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1

就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時,Motorola還是世界上技術最強勁的公司,它在模擬無線通信方面有任何公司都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並且創造出多項世界第一。在數字信號處理和計算機處理器領域,它也是世界上技術最強的公司。能夠在這樣三個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領域同時處於領先的公司,那個時代可能絕無二致。但是,短短的30年,Motorola同時在這三個領域全部敗落,如今它早已沒有了當年領導科技浪潮的雄心和勇氣,只是追隨着一場新的技術大潮充當着裏面的一個成功參與者。這30年裏,到底發生了什麼?Motorola這個昔日的雄獅,為什麼會落魄如斯?如下分市場進行説明。

1、計算機處理器市場:

這個市場的成敗,在講述Intel的成功時,已經提及。只強調一點,Motorola並輸於技術,而是輸在了市場和商業模式上。

2、移動通信市場:

作為移動通信的領導者,摩托羅拉自然地壟斷了第一代移動通信市場。Motorola在模擬信號技術上,有着非常深厚的積累,直到今天在這個領域,它的技術依然傲世羣雄。但是,一個領域的發展必然會不斷降低進入這個領域的門檻(我在《小璐公司興衰記——記一個新興科技產業鏈的始末》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第二代移動通信採用數字信號,使得摩托羅拉幾十年來積累的模擬技術變得無關緊要,市場的優勢蕩然無存。

在這個領域,因為Motorola是第一代移動通信的最大受益者,它不可避免的抵制即將到來的數字通信,推遲數字手機的普及。Motorola對模擬手機生命期的高估,使得它一開始就在數字手機市場落後了半步。

當然,以摩托羅拉技術上的優勢趕上這半步照説應該不難,但是,Motorola另一根基因使得它很難適應新的市場競爭。長久以來,Motorola的成功都得益於它的技術和產品質量,這使得它身體裏流着高貴的血,講品質,卻忽略了方便性,外觀等其他用户體驗。而移動終端卻又是一個非常重視用户體驗的市場,對於一款手機,甚至換一個外殼就能變成一款新的手機。Motorola顯然對於這種變化感到不適應,可能還略帶一些不屑。最後的結果卻是輸給了這個領域沒有太多積累的諾基亞和三星等公司。

Motorola在數字手機市場上的失利,説明了摩爾定律的重要性。但是,在商業界,並不是一項技術走得越早越超前就越有希望。當年北電的事例最有説服意義:20xx年以後,北電由於在光通信領域的受挫,開始將目光放在了新興的熱潮3G上。這可以説是北電的押寶產品線。但3G的發展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快。特別是中國市場,北電曾預期中國很快就會上3G,但中國的3G由於要重組、發牌,這個過程中需要平衡各方面的關係,中國3G市場的週期往後拖了很久。一直等到最後,北電實在拖不下去了,以3、2億美元的價格將3G部門賣個了阿爾卡特(這件事,阿爾卡特一直沾沾自喜,為自己20xx年以後依然正確地堅持GSM而歡呼)。所以,在新技術不斷湧現的這個時代,技術路線的選擇並不是技術越先進越好,更重要的是技術的選擇要與市場合拍。

值得一提的是,Motorola對於移動通信市場的`另一次嘗試是著名的銥星計劃:由77顆低衞星組成一個覆蓋全球的衞星系統,每顆衞星有三千多個信道,可以和手機直接通信。因此,它可以保證在地球任何地點實現移動通信。計劃的失敗是因為這個計劃耗資太過巨大,沒有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可以將其維持下去。摩托羅拉由於把精力分散到了銥星上,不僅失去了和諾基亞競爭的最佳時機,而且還把一些市場丟給了三星、LG等更新的電子公司。

3、數字信號處理器市場:

在這個領域,Motorola遭遇了德州儀器,同Intel的競爭一樣,它和德州儀器的差距也是一天一天的拉大,一直到最後變成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到20xx年,其半導體部門被迫分離出去,就是現在的Freescale。而Freescale在德州儀器和高通的雙重擠壓下,業績也是不佳。

掙扎:

20xx年9月,愛德華詹德(EdwardZander)臨危受命。他上台後做的事和大多數臨危受命的繼任者一樣,先是對公司重組,大規模裁員,保住公司的利潤和現金流。把半導體部門分離上市,以便於可以專心於手機業務。但是,不幸的是,在管理公司方面,他並沒有顯示出過人的本領。辦事效率依然不高、內鬥明顯,產品開發速度上居然趕不上後來居上的三星公司。之後還有幾次嘗試,比如Motrola在7,8年前就想要整合手機操作系統平台,可是依然不成功。最後,Motorola採用價格戰,使得自己也是大吃苦果。

現今:

當Motorola不在是一個王者之後,他更願意追隨技術的潮流。而居詹德之後的技術出身的CEO嘉哈敏鋭的感覺到智能手機可能是一個方向,他果斷的加入Android聯盟,並且只開發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機(一開發就是20多款一起開發)。由於不需要自己設計芯片,採用高通或者博通的就好,也不需要開發操作系統,大大縮短了手機開發週期,成本也大大降低。20xx年,Motorola成為全球業績最好的手機公司(20xx年底,在智能手機市場,Android手機銷售量增長了888、8%,市場佔有率達到22、7%,超過蘋果iOS,僅次於Symbian。當年摩托羅拉在Android市場佔有率已超過50%)。但是這個新Motorola是否可以因此獲得中興卻很難説,因為Motorola沒有過增值服務的經驗,這限制了它在這個領域轉向服務的可能性。同時,Android聯盟中,真正的主導者是Google,它相當於過去的微軟;聯盟中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芯片製造商高通,它相當於過去的Intel。

總結:

從Motorola的事例,我們可以感受到領導人的水平對於一個公司的重要性,Motorola精力過於分散,對於一個高手,比如通用電氣的韋爾奇,或許有能力操控這個超級公司。但是一個平庸之輩,很難保證三個方向的高效率的運作,能夠專注於一個領域就很不錯了。

另一個方面,想要領導一個技術潮流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需要有很多的嘗試,如果恰好眼光不是這麼獨到,可能所有的嘗試都毀於一旦。然而,如果只是一個浪潮的追隨者就會容易很多。正如過去的華為,一直都是一個技術上的追隨者,它的發展也幾乎是直線式的一路上升。而今,華為已經沒有誰值得去追趕了,以後的路必須靠它自己去走,相信會艱難很多。

再者,從Motorola在數字手機戰場的失利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個大公司中,那些有可能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部門,因為不盈利,或者利潤比較低下,和公司正在掙錢的部門比,往往是最沒有發言權的(很多大公司內部都是山頭林立,所有部門之間競爭也是非常激烈),所以公司的資源很難會向那些代表未來趨勢的部門傾斜。包括微軟在內,微軟90年代末就成立了MSN部門,一度決心進軍互聯網。可以説,一開始這個部門是受到重視的,但是前期和雅虎之戰中,微軟對於互聯網免費提供服務的商業模式不適應,加上自己的一些失誤,錯過了進軍最佳時期。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微軟收縮了自己的擴張步伐。於是這個一直不掙錢的MSN部門,越來越低調,越來越不被關注,如今它依然是個不掙錢的部門,而微軟已經很難在互聯網行業有所作為了。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2

吳軍是理性佔90%,感性佔10%的一個作者。

“科技的進步,不可能通過房地產泡沫,或者股市泡沫來實現。”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候,湧現了大量在人類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發明家:愛迪生、貝爾、福特、萊特兄弟。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產生了壟斷,大量的工業鉅子洛克菲勒、卡內基、杜邦興建了實業帝國。而中國的富豪榜有幾個是像貝爾、福特那樣的發明家,又有幾個是像洛克菲勒、卡內基這樣的實業家呢?國內的人們似乎不需要依靠科技的進步和實業來獲取財富,所以這也是中國誕生不了世界品牌和跨國公司的原因吧!

而曾經圈圈閲讀過的某位作家的觀點:羅斯柴爾德家族控制了美聯儲、控制世界及該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祕家族的內容,被吳軍澄清,時至今日,這個家族對世界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

浪潮之巔裏提到的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聯合體——GE公司,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新的行業,而我們的目光僅僅停留在創新產品上。行業與產品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個著名公司由大家熟知的通用電氣公司為起點,到如今發展成為一個涉及整個能源和工業工程相關行業到製造品類齊全的家電,以及是全球飛機發動機的主要生產商,它的發動機用於波音747/767,空中客車很多系列,以及美國第四代主力戰鬥機F35。上世紀70年代起,GE搶先投入巨資開發核磁共振機。GE的核磁共振機才是真正高端的設備,而西門子和安捷倫(原來的惠普)相比就要低一個檔次,而日本品牌可能又要再低一個檔次。其他類似GE的世界知名企業,它們的興衰也在書中一一提及。

上冊主要介紹了IT業的發展浪潮,從AT&T公司,IBM公司,喬布斯和蘋果公司等與IT業相關的著名公司,這些公司的.故事都非常精彩。下冊涉及了風投、投資銀行、金融危機等,被普及了許多知識,有許多內容都是補了我這個文科生的盲點。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斷斷續續讀完,66.3萬字。

有人問吳軍為什麼能寫出那麼生動的文章?吳軍的回答是一感謝中學的語文老師要求他用樸實的文風表達自己的體會。二感謝美國導師訓練了他講話和寫作的邏輯性,怎樣立論,怎樣用新穎有力的論據支撐自己的論點。在公眾場合説話的時候,不多説一句廢話,也不落掉任何一句關鍵的話。做到這一些都需要持久用心的學習。

那麼我要學習的下一本書是英文版《富蘭克林自傳》。

最近追美劇西部世界,目前一共兩季,快看完了。劇集很精彩,但有些鏡頭也是相當暴力,18週歲以下慎看。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3

近日斷斷續續閲讀完此書,由於時間跨度較大,相較前面的部分已印象淡薄,但總體來説,給我的感覺還是挺深刻的。

此書以近些年在IT領域高速發展的幾個大型跨國企業:AT&T、IBM、Microsoft、Intel、Yahoo、Mac、Cisco、Google、Facebook為範本,簡單敍述了各個企業的成長曆史及發展歷程,透過其發展壯大的過程,揭示了其在各個領域真正取得飛躍性突破的本質:一個企業的要真正尋求長遠的發展,必須要發掘出自己獨特的盈利模式,必須具有創新的精神、長遠的.眼光、戰略性思維,必須能夠不斷的適應或引領社會的發展。真正的優秀企業應該是改變一個時代甚至是創造一個時代的新鋭先鋒!

“對任何人來説,時間是最大的財富,每個人都應該把他的時間投入到最有意義、最有影響的地方去。經過多年的學習、思考和實踐,我認定這樣一個規律,就是:科技的發展不是均勻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現。每一個人都應該看清楚浪潮,趕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的確,身為在這個時代生活的IT從業人員,我們無法逃避生存的現實,在這樣的浪潮之中被裹挾前行。如果沒有清醒的認識,沒有果斷的抉擇,我們只能被潮流所左右。唯有充分的認識自我,看清形勢,準確的把握機遇,才能在這個時代的潮頭做一個勇敢而不敗的弄潮兒,創立一番驚天偉業!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4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涉及範圍很廣。給我這個IT產業盲看來是極好的科普性質的著作。不僅有美帝IT企業列傳還有硅谷、沙丘路、斯坦福面面觀。從技術、資本、制度三個維度,很全面的介紹分析了每個企業為何興或衰。

“不過,吳軍博士並沒有在技術或者其它的行業細節上着墨太多,而是着力於給讀者呈現整個行業的藍圖與興衰,着力於將這種興衰與整個技術、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浪潮”契合起來,以向讀者傳達本書的核心理念:企業乃至行業的興起與衰落在於是否能夠把握新的“浪潮”或者成功的轉型於浪潮之中,從而站在浪潮之巔。在這其中,技術與市場的結合、商業模式的選擇、團隊的執行力、管理者的遠見、金融及學術的配合……都是重要的因素,而這些點,才是吳軍博士在本書重點着墨的地方。因此,它並不是一本小眾或者專業的技術類書籍,相反的,它是一本更適合非專業人士的'Guide Book。”——引用來自豆瓣

沒有用流水賬的方式記錄企業的發展,也沒有對於企業家的過多描繪,而是站在客觀的角度用數據講案例,理性地分析,説這是一本TMT行業史記也完全不為過...

不過因為最近幾年又趕上互聯網漲潮的時候,整個行業變化太快,有些地方略有些過時是個遺憾...但是恰巧可以看到作者的好些預測都成了真,膜拜大佬...(土下坐)

浪潮已起,遠未及巔....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5

這是一個傳奇的人和傳奇的公司,他可能是美國工程院唯一一個沒有在大學讀過完整一年書的院士,在大學期間只是作為一名旁聽者的身份學了點書法,但最後他把這些美麗的字體運用在設計Macintosh計算機。

他在車庫裏開創了自己的`蘋果公司,但又在數年後被自己公司的董事會開除,但傳奇的事情是十三年後又被蘋果邀請回去執掌。當上世紀其實年代Apple-I個人通用電腦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蘋果走的是一條低端廉價的路線,而如今無論Mac book ,還是iPod,還是iPhone,眾多汽車商製造商、音響企業都會迎合蘋果的產品生產出為其服務的設備,顯然他步入的是一個非常高端的市場。Jobs是一個極富創新和把握時代脈搏的人,在Sculley當權的時候敵不過IBM-PC和微軟的同時也給整個蘋果公司的經營留下了很大的窟窿。當然,JOBS的崛起也要感謝互聯網泡沫時代的來臨,要知道無論什麼電子產品在互聯網沒有到來的時候他們的市場都會很窄。

比爾蓋茨在十多年前就預言音響製品將數字化,任何特殊需求下載在一個服務器中,這個服務器可以管理和控制家裏所有的家電,而Apple TV的誕生卻搶先了一步,在家庭娛樂中心的市場上蘋果擁有最大iPod用户羣,微軟有最強的技術儲備,Sony有領先的藍光技術,沉沉浮浮,硝煙再起!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6

久聞此書盛名,一次偶然的機會買了回來,趁着15年讀書計劃的開啟,打頭陣讀了此書。

讀完此書,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驚訝於信息浪潮下的弄潮兒,更驚訝於作者吳軍對信息產業瞭解的如此透徹,説故事一般將各領風騷的硅谷公司的傳奇娓娓道來。

作者在上冊主要介紹了AT&T公司、IBM公司、蘋果公司、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甲骨文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羅拉公司的崛起、興衰,讓我實實在在領略了它們當年的風騷。對公司的帶頭大哥,如比爾蓋茨、喬布斯、埃裏森、楊致遠等人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欽佩他們橫溢的`才華和超人的膽識。當然要想成功僅有這些是不行的,對成功的飢渴,對目標的執着,對時事的把握,以及好運氣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説世界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思科公司,它早期成功的關機在於它的兩個創始人在最合適的時機創辦了一個世界上最需要的公司、思科剛創建一年正好趕上NSFNet開始和商業網絡對接,對多協議路由器的需求一下子產生了。正在這時,也就是1986年思科推出第一款產品,連市場都不用開拓,就用在了剛起步的互聯網上。假如思科早創立兩年,它可能在市場還沒有起來時就燒光投資而關門了,反過來也一樣,如果它遲了兩年,就可能被別的公司佔了先機。在思科還是一個小公司時,各大計算機公司各有自己很大的市場,它們首先想的是在網絡市場上打敗對手而不是研製兼容其它公司網絡產品的路由器,因此,沒有公司和思科爭奪多協議路由器的市場。而等互聯網興起時,思科已經佔據了路由器市場的領先地位。

IT行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在這個行業中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中有幾隻看不見的手在左右着行業的發展。

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會翻一番;或者説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每18個月價錢會降一半。

安迪—比爾定律:英特爾處理器的速度每十八個月翻一番,計算機內存和硬盤的容量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長。但是,微軟的操作系統等應用軟件越來越慢,也越做越大。所以,現在的計算機雖然比十年前快了一百倍,運行軟件感覺上還是和以前差不多。

反摩爾定律:一個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個月前賣掉同樣多的、同樣的產品,它的營業額就要降一半。

70—20—10定律:信息科技領域,主導者佔70%市場份額,老二佔20%—30%,小企業佔10%。

諾維格定律:一家公司市場佔有率超過50%後,就無法再使市場佔有率翻番了。

基因決定定律:一家在某一領域特別成功的大公司一定已經被優化得非常適應這個市場,它的企業文化、做事方式、商業模式、市場定位等已經甚至過分適應傳統的市場。這些使得該公司獲得成功的內在因素會漸漸地、深深植入該公司,可以説成了這家公司的基因。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7

《浪潮之巔》是最近我看到的最好看的一本書。相信只要是IT人,看這本都會引起很大的共鳴。這本書無疑涵蓋了很多內容,各個著名公司的變遷,通信、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歷程,各種新的技術概念,金融,等等。不同職位,不同追求的人都會有所收益,但收益的東西會截然不同。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從我的視角説説自己的感受吧。

無論是何種變遷,瞭解公司或技術的前世今生都是有益無弊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為什麼會存在呢?比如一種技術,瞭解了它目前的概念、框架、應用等等。但是它為什麼會出現而流行呢。因為前面的技術碰到了無法逾越的.障礙,或者説社會環境變了。是的,歸根到底,多麼高深的技術最後都是為人類服務的。人類的需求是什麼?就是你我這些常人的需求。作者在這方面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讓人對很多技術概念有了通俗的理解,更關鍵的是,雖然通俗但是專業。

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夢想就是找對行業,找對公司。如何找到,大的方面從這本書裏能夠學到不少,特別是從公司和技術發展領悟到很多。正如書中所説,人這一生,能趕上一次浪潮,跟上浪潮,就很幸運了。

這本書還講了很多與技術完全無關的東西——金融,特別是風險投資。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尤其是google,讓人對風險投資有了很生動的理解。一個技術人員雖然不做金融,但是還是要知道些基本知識的,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辛苦錢稀裏糊塗的打了水漂。記得以前工作的公司曾有財報123的培訓。雖然現在已經忘了大半,但想來還是有益的。

整本書,講述的技術是如此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辭藻,厚厚的一本書,卻一點兒也不妨礙讓人看的欲罷不能。作者顯然是技術人員裏罕見的語言表達能力超強的人,讓人佩服。多麼希望能重新學習語文,最好能讓作者的語文老師教浪潮之巔讀後感。

盡信書不如無書。書裏很多東西總結的不錯。然而對於將來的趨勢,就不一定了。一切都在變化,誰也不能預言將來。每個人還是要獨立的思考問題。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8

這本書是一本科技史的書籍,對於這本書的接觸式在去年暑假八月份時,期間在家裏用手機看微博,發現薛蠻子老師的一條微博是關於這本書的一個評論,我對於這個記得還是很清楚的。原意是這樣的`,這本書在豆瓣讀書的評分已經在科技互聯網分類中已經是首位了。

對於這本書的好奇,我就上亞馬遜找這本書。當時我是想買紙質版本,但是當時是在鄉下,圖書購買不是很方便。所以後來我在電腦上找一下原來我找到了,我的電腦太神奇了,功能真的很強大。

我要謝謝我的電腦,找到了電子版本的,pdf版本的,我就好好地閲讀了一下了。

這本書記錄了一大批公司的興衰史,由於我學的是文科類專業,所以對於歷史也是興趣很濃,對於科技歷史的興趣也是一步步培養當中。

來説説作者本人吧。吳軍,以前在google中國公司擔任工程師一職,平時對於科技行業有很深入的認識。後來這些都是在google中國黑板報上發表了。當時李開復就鼓勵吳軍可以把這些集成一個集子寫成書,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後來在20xx年這本書在中國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了。以前的pdf版本在網絡上傳的很開。

後來吳軍來到了騰訊公司擔任副總裁一職。

首先寫的公司是美國電報電話公司,惠普,AT&T、IBM、Microsoft、Intel、Yahoo、Mac、Cisco、Google、Facebook等公司的興衰。

《浪潮之巔 》讀書筆記9

現代的科技飛速發展,作為IT屆的各個領頭羊,不得不説他們在演繹着一個個的企業傳奇。

AT&T,其實對這個企業一直都不瞭解,一直沒有去過美國,當然也就沒有用過美國的通信了。直到去年,看TED的時候發現是AT&T公司贊助的,此時我才明白,一家企業真正的能過存活100年以上,是因為他的策略時刻在變,是因為他總是能創造出好的東西。

貝爾實驗室,任何搞學術的人都會聽過這個名字,他們是出諾貝爾的地方。我一直好奇為什麼一個科研的.實驗室可以接連不斷的出諾貝爾獎獲得主,也一直為此欣賞美國的教育制度。在反壟斷法的限制性,這家公司仍然可以不斷的成長,在幾次被拆分後,仍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這就是傳奇。

IBM,這個對於我來説比較接近。至少在中國可以瞭解到它。從一個機械公司,到計算機公司,再經過百年後的洗禮,現在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公司,第二大軟件公司,第二大數據庫公司。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轉變。

Apple,這就不用説了,到今天為止,它還是引領的潮流。而且在讀過《喬布斯自傳》後,更加的瞭解蘋果公司。它的技術,它的創新,讓它走在了今天的舞台上。

微軟,和蘋果一樣,在IT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比爾的傳奇,更是讓很多人敬仰。

還有google,英特爾,思科,雅虎,惠普,摩托羅拉,諾基亞,facebook等等,這些公司都曾經輝煌過或者現在正走在了浪潮之巔,有的這在走向了衰敗,而有的在未來也可能衰亡。這就是競爭,這就是生存。

有時候會羨慕他們,總是在世人的關注之中。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不僅僅是在改變的我們的生活,更多的是給予我們人生的指導。

敏鋭的洞察力,不斷的創新力,是走在浪潮之巔的元素,也是我們成功的要素。

時間在變,世界也在變,今天的巔峯不代表明日的朝陽。

不斷的讓自己保持學習的態度,不斷的讓自己在變化中成長,這才是生存之道。

標籤: 讀書筆記 浪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0edm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