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

《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

《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1

書中在第二章第13頁中寫道:從現在開始,我將用“正念”這個詞來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其實我也是一開始不理解“正念”這個詞,以為是什麼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堅定的信念之類的意思。後來我慢慢地瞭解了,舉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洗碗就是洗碗: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着接下來要喝的那一杯茶,並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那麼我們就不是為了洗碗而洗碗。更進一步來説,洗碗時我們並沒有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蹟。

如果我們不懂洗碗,很可能我們也不懂喝茶:喝茶時,我們會只想着其他事,幾乎覺察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就這樣,我們被未來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着,甚至連一分鐘都做不到。”

這個例子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一章中,很有意思,很通俗易懂。放下書,轉念想想自己現在讀書的狀態,頓時面紅耳赤:現在讀書,看到一些好的句子要麼馬上找出手機拍下來,要麼折個邊角留印記,有時候還會突然翻到最後一頁,看看還要多久才能讀完這本書,原來,這些都是為了讀完後可以寫讀書筆記!(捂臉!)

基於這樣的認識,促使我在後來的讀書過程中努力保持一種“不要為了趕任務做事”的狀態,而是以一種放鬆的狀態,全神貫注地讀書,享受讀書的過程,與它合一。

關於“呼吸”:

書本的序言二(英譯者序言)中講到了一個事件,是一行禪師對一名美國男子尖刻嘲諷的迴應。讓我印象深刻的文字描述是“做完迴應後,一行禪師快步走了出去,站在教堂停車場邊的人行道上。他就快喘不過氣來——像是一個潛入深水,很久沒有浮出水面換氣的人。我第一次瞭解人的呼吸方式與他如何迴應周遭世界存在着某種關聯。”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當你準備上台表演時、當你即將主持一場大型會議時、當你要和領導或是你崇拜的偶像面對面交流時、當你面對挑釁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時“,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

我們會在這樣的場合”深呼吸“,是因為在這種境遇下,只有“深呼吸”可以讓我們的心逐漸平靜。這應當是大多數人的認知,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書中第二章《奇蹟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中這樣描述到:

有覺知地呼吸: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亂,是一個自然且極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樑,讓你的身心合一。不論何時,心念一旦遊離不定,都可以用呼吸做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在佛教寺院裏,每個人都要學習以呼吸為法,止住心念的散亂,以此修持定力。定力是藉由修習正念獲得的能量,能夠助人開悟。當一個普通人有知覺地呼吸時,他就已經開悟了。”

在書中第八章《32個正念的練習》中,每個練習都提到了“呼吸”。

如果你的心散亂了,就要先看好自己的呼吸!

這讓我想到,兩年前我開始請私教健身時,第一節課教練就叫我如何“腹式呼吸”,並告訴我它的重要性。這個很好,每次做完後就會覺得渾身很放鬆,很舒服,建議大家可以試試。

其實,書中圍繞正念、當下、呼吸,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比如“生死問題”:生和死是生命的兩面,沒有它們,生命不可能存在,就像一個銅板必須有兩面才能存在一樣。只有在當下,我們才可能超越生死,才可能知道怎樣去活,怎樣去死。又比如“聖人出,河水清,草木綠”,有一座花園,由一個活在正念中的僧人照管。那裏的花兒總是清新翠綠,僧人從正念湧出的平和與喜悦滋養着它們。再比如,我們談論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人類服務、為遠方的人服務、為世界和平盡力。但是我們常常忘記:我們首先要為身邊的人而活。

《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2

本書的作者一行禪師,是一個留在法國的越南人。他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整個戰爭期間都在歐洲、美國奔波,“越戰“期間號召大家要停止戰爭。後來他在法國建立了一個機構叫梅村,是專門收留全世界想要去修煉的人,他們去梅村修煉自己的正念。

那麼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我們常説的“活在當下”,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保持全然的覺知,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召回我們渙散的心,使它恢復完整,重建自我,這樣我們就可以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讓我嘗試解釋得更清楚一點,借用本書開篇的例子:洗碗就是洗碗。當你洗碗的時候,你的思緒會遊離到哪裏呢?如果我們在洗碗時只想着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急於加入朋友們的聊天或者遊戲,或者想着尚未完成的工作,那我們就會匆匆忙忙地進行,好像洗碗是一件讓人討厭的事情,洗碗本身變成了一種討厭的活動,我們被未來吸走了,不能實實在在的活在當下。但事實上,洗碗的過程也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焦慮和痛苦能讓你不去洗這個碗嗎?顯然不能。用佛教的説法,這叫做“因緣註定“。保持正念要求我們在洗碗時只專注於洗碗,為了洗碗而洗碗,對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試着感受一下,當你的手觸摸到碗邊時,意識到“我正在洗這個碗,這個碗正在變得越來越光滑“,感受泡沫的光滑和水流的温度,同時,你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覺察到自己的心念和動作。這就是正念,這是正念的奇蹟所在。

你有沒有陪孩子睡覺的經歷?有沒有想着寶兒啊,快點睡着,好讓老母親刷~會兒手機。用本書的`觀點,我們要專注在陪孩子睡覺這件事上,全心的輕輕拍着或者哼着搖籃曲,感受孩子的呼吸......這好像有點難,不過我今天洗鞋的時候嘗試了一下,會容易很多,感受到了洗鞋時從未難受到的喜悦和平和。偶爾思緒也會飄走,但是我知道我的思緒飄走了,又回來了,關照了自己的感受和念頭。

摘抄一段:至少花半小時洗澡,在正念中慢慢地洗。洗完的那一刻,你會感到輕鬆且煥然一新。洗完澡,你可以做做家事,例如洗碗、打掃、擦桌子、拖廚房地板、或整理書架上的書。不論做哪一樣,輕鬆從容地做,安住正念中。不要為了趕任務做事。要下定決心以放鬆的狀態,全神貫注地做每一項工作。享受你的工作,與它合一。過好真實的這一刻。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來的俘虜,不要煩惱你未來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着開始或擺脱什麼,不要想着 “離開“當下。

也許有人會問:禪修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放鬆嗎?事實上,祥修的目的遠不止於此。然而放鬆卻是禪修必經的起點,一個人如果懂得放鬆,就能有顆寧靜的心與清澈的頭腦。為了收攝與平靜我們的心念,我們必須還要練習觀照自己的覺受(受)與念頭(想)。若要掌握自心,就必須練習覺照內心。你必須知道如何觀察,識別心中浮現的每一處覺受與念頭,觀察與辨識與心有關的一切。

關於練習正念,本書講的最多的就是呼吸,這個我沒有經驗可以分享,摘抄一段大家自己體會: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亂,是一個自然且極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樑,讓你的身心合一。不論何時,心念一旦遊離不定,都可以用呼吸作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

輕輕地深吸一口氣,覺知到你正在深呼吸這一事實。現在,呼出肺裏所有的氣,整個呼氣過程中保持覺知。

你的呼吸應當是輕柔的、和緩的、順暢的,像流過沙土的小溪一般。你的呼吸應該非常寧靜,靜得連坐在你身邊的人也聽不見。你的呼吸應當温和地流動,一如河流,也如水蛇遊走水中,而不是像一行行崎嶇不平的山脈或是馬兒的飛奔疾馳。對我們的呼吸運用自如,就是對我們的身心掌控自如。每一次我們發現自己心神散亂,或是用盡方法也難以自我控制時,都應當運用觀照呼吸的方法。

在你坐禪時,開始觀照自己的呼吸。首先,像平常那樣呼吸,然後漸漸緩和下來,直到每次呼吸都變得平靜、和緩且綿長。從你坐下到呼吸變得深細無聲的期間,覺知自己所有的起心動念。(要一直覺察發生在身上的一切。)

就如《正念經》的開示:

吸氣時,覺知你在吸氣;呼氣時,覺知你在呼氣。

深深地吸進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吸進一口氣。

深深地呼出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呼出一口氣。

淺淺地吸進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淺淺地吸進一口氣。

淺淺地呼出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淺淺地呼出一口氣。

吸氣,了了分明地覺知整個呼吸,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呼氣,了了分明地覺知整個呼吸,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吸氣,讓整個呼吸平靜下來,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呼氣,讓整個呼吸平靜下來,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大約十到二十分鐘之後,你的心緒就會沉靜下來,寧靜得像一個池塘,水面上甚至連一絲漣漪都沒有。

本書還通過一則小故事,回答了人生的三個問題。

做每件事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與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誰?

無論何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答:

最重要的時刻永遠只有現在。

最重要的人就是當下和你在一起的人。

最重要的事是讓你身邊的人快樂。

除了正念,書中也提到了無分別心,無常,無我,空性。“空”不是沒有,“空”的核心含義叫作“法無自性“,這個東西沒有確定的本性。比如説這個桌子一定是個桌子嗎?此刻它因緣和合,所以在這兒放着的是個桌子。但是如果它過兩年因緣消散了,它被劈成柴、燒成灰,灑在草地裏,長成了植物,被動物吃下去變成了動物的一部分,它就又變成了另外一種狀態,這叫作“法無自性“。

了悟一切事物皆無常,沒有永恆的實體。

了悟雖然事物無常,沒有永恆的實體,然後它們卻絕妙非凡。

希望看到這的你寧靜而喜悦,安定又美好。

《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3

最近一個月,我多半時間都在聽樊登讀書會,樊登講書。有的書要多聽上幾遍,每次聽都有新的體會;有的書覺得好就直接買來,透過文字中再去深刻地思考,哪怕只是一點點的覺悟。《正念的奇蹟》一書,是較早聽得。來自越南的一行禪師所著,一部心靈感悟的精典書籍

樊登講書最大特點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將身邊他所經歷以及所見的事情,分享和提煉,恰與書中的某些觀點契合,聽下來,便會結合實際更多檢視自身。《正念的奇蹟》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句話是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奇蹟?“不是能夠騰雲駕霧、踩風火輪,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專注於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狀態。”樊登講到,所謂“正念”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相關的,他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你當下的念頭沒有跑,專注正在做的事情。

最近我連續看牙數次,很是疲倦。打小牙就不好,所以很怕看牙,尤其一聞到醫院裏充斥着牙的味道,但每次都強忍下來。昨日看牙,趟在牙牀上,直視再熟悉不過的燈,與帶着大口罩的.醫生近在咫尺。忍字要繼續發揮作用。可這次不光要忍,把近期聽書學到的“正念”法用上了,雖然還是很粗淺的瞭解,但是保持當下的狀態,直視面對就好。

正念是你接受現實的樣子,享受當下的片刻,念頭思想沒有跑。腦海裏開始注入這個想法,讓自己體驗看牙的過程,而不是過多思慮它的痛苦,雖然它本身是很痛苦。這樣就是在慢慢修行,慢慢接受,不擰勁,不過慮。當張開大嘴,調整呼吸,閉上眼睛,配合醫生,保持平穩,心心念叨:此刻我在看牙,如果看好牙,就能保持更好的健康;不再為之前沒有保護好牙齒而自責和抱怨,而為今後更好地保護牙齒而努力,便釋然和放下了。

書中還提到了,無論好的情緒或者負面情緒,我們都要關照好它。因為它們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照顧好它們,這些情緒就會越來越懂事。修煉自己,不要成為情緒的主人,而成為自己的觀察者,名副其實的主人翁。當頭棒喝啊!

這本書來得剛剛好,樊登的講解也正逢其時。用“正念”去指導自己工作和生活,是修身修行路上的一盞明燈。負面的情緒我們不一定要剔除,也許也剔除不淨,和平相處,有對待轉化的方式。接受實相所呈現的本來面目,本來沒有那麼重的負擔煩惱,也許是我們看待的它的信念決定了事物本身的結果和發展,找到事物的源頭,或者就不那麼糾結了。

讓我們再次體會幾個關鍵詞:全然的覺知、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我的心念與動作、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可修行、身心收斂到體內、明白此刻的狀態、以下摘錄書中部分正念的練習、早晨醒來時,輕輕的微笑......

在天花板或者牆上掛一根樹枝或其他標示,甚至是“笑”這個字,好讓你一張開眼就能看到。這個標示有提醒你的作用。利用起身前的片刻掌握好呼吸,輕輕地吸進並吐出三口氣,同時輕輕的微笑,隨順你的呼吸。

發怒時,輕輕的微笑,當你意識到你自己在發怒,立刻輕輕的微笑。安靜地呼吸、吐氣三次,保持微笑。談話時,隨順你的呼吸。深長的、輕柔地、平穩的呼吸。在聽朋友説話以及自己的回答時,隨順你的呼吸。

想象自己是一顆鵝卵石,靜靜地坐着並緩緩的呼吸時,將自己想象成是一顆將沉落在清澈河流的鵝卵石。下沉時。沒有任何目的引導你的動作,朝着河牀柔軟的沙地啊完全地休憩處沉落。繼續禪觀那鵝卵石,直到你的身心得到完全地休息,就如那顆在沙地上休憩的鵝卵石。

正念日,做自己的主人。從一星期中抽出一天來,哪一天都好,只要能配合你的狀況。忘掉其他天要做的工作,不要安排任何聚會,不接待任何朋友來訪。只要做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打掃房子、做飯、洗衣服和清掃灰塵。

一旦房子整潔乾淨,東西也都各歸其位,就慢動作洗個澡。之後,準備泡茶、喝茶。你可能會讀讀經文或寫信給好朋友。然後,散散步來練習呼吸。睡前別再讀任何書,而是練習徹底放鬆五到十分鐘。

做你的呼吸的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dgwl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