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論語》讀書筆記(15篇)

《論語》讀書筆記(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論語》讀書筆記(15篇)

《論語》讀書筆記1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或許在現代漢語中它含有一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説的中庸,或者説我這裏所説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金山詞霸?高級漢語大詞典)。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為: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該説,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有人説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

所以,我主張這樣讀論語:僅僅把它當作一部書,不帶歷史偏見地來讀。

這樣讀一讀,我覺得,《論語》本身並不是框框條條道德規範。它是鮮活的生活。

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角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所以顯得十分自然。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普通民眾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論語》讀書筆記2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②,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註釋】

①善道:正確的學説,引申為真理。②見:同“現”。

【譯文】

孔子説:“堅定信念,勤奮學習,堅持真理至死不渝。

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動亂的國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實現抱負,天下政治黑暗就隱退。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貧賤,這是恥辱;國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卻富貴,也是恥辱。”

——這幾行字,讀了很多遍。第一眼讀這字句,便不能忘記。過一段時間想起,閲,思,拂卷無言。

再過一段時間想起,再閲,再思,再拂卷無言。如此反覆。今又翻閲,感慨萬千,卻仍不能語盡。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可以理解為莊重,也可以理解為自重、自尊心、信心。

威就是有威儀,有威信,有威風。沒有自信就沒有威信,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看現在的“重”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份量”,引申為“內涵”。也就是説,君子沒有份量,沒有內涵,沒有能力和水平,也就威不起來。這個時候,説明他的學問也就不穩固、不牢固。

忠信是多次涉及到的詞彙。

對上級、對人民態度忠心,言而有信。這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信”是根本,因為失去“忠信”,仁愛之心亦不真實,“仁”就成為一句空話,所以要“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有很多人理解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先生的講解是: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們既然要自尊,同時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尊心。”我是頗為贊同的。以孔夫子的高貴人格,絕對不會如此勢利眼,只和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他的“有教無類”便證明了他的一貫立場。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因為看到了每一個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不要怕改過。

過是過失,“憚”就是“怕”。比如肆無忌憚(放肆而不忌諱和害怕)。

下面一節,又是曾子的話: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有兩種解釋。

查詢成語詞典: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只有這樣,民眾的道德品性就歸於仁厚,社會風氣也就厚道了。我們的潛意識中一直是這樣理解的。不過南懷謹先生有不同的解釋,他説:

“終”就是結果,“遠”就是很遠的遠因,用現在觀念的一句話來講就解決了,“一個人要想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

”欲慎其終者,先追其遠,每件事的結果,都是由那遠因來的,這裏我們可以引用佛學裏的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這種解釋主要是把“學而”全篇作為一個整體文章來理解的,把每一個段落大意都和學問掛鈎,所以才這樣解釋。不能説沒有道理,但是仍然覺得比較費勁,有些牽強。

——見仁見智吧。

反觀自己:

做人首先是要自信。如果沒有自信,凡是悲觀失望,對未來沒有信心,説話就必然底氣不足。哪裏還能談得上有威望和威信呢。要有自信,首先必須對掌控的事情充分了解其規律,做到成竹在胸。這個方面我很有感觸。由於現在從事教育技術工作,這個領域又是更新換代特別快的,稍稍不注意加強學習,就會落伍,就會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力不從心。

而個人的力量又有限,所以要充分注意:發揮別人的作用,加強合作,用人所長。

在用人的時候,對待周圍的人,都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即使是自己不太同意他的某些做法,甚至在周圍的評價都不太好的人,我們也要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無友不如己者,他們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對他人的人格給予充分的尊重,對他們的優點要經常表揚和鼓勵(現在不是時興賞識教育麼)。

我有時候就有些不能容忍下屬不能做好我認為應該幹好的事情。覺得我這個外行都能幹,你們是專業,為什麼還幹不好?有時候在公開場合説話就太沖,輕易就得罪人,讓聽眾的心理受到打擊。

其實術業有專攻,我會的別人不一定要會,別人有很多會,甚至他們也認為“是人就會”的我也往往不會。

人不是不能幹,而是沒有放對位置。每個人都有適合於他們的崗位,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記得禹明主任曾經告誡我們:深圳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即使是今天在深圳掃大街的清潔工,也不要輕視他們,説不定哪一天他就找到了適合的位置,甚至比你更成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一定是不會錯的。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意思是説:“讀書人如果有志於真理,卻又以吃粗糧穿破衣為恥辱,便不值得同他議理了。”

每個人都有其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如果一個人追求了一輩子的真理,最終卻搏了個惡衣惡食,由此可見此人並不足以為謀真理之君子。

既然有志於道,必然為推動社會的進步而苦苦探索,並最終將探索的真理奉獻於勞苦大眾,這樣的人能夠成就其偉業,最起馬也是豐衣足食。何以惡衣惡食呢?是謂志於真道者,必錦衣美食;修於偽道者,必將惡衣惡食也!

人間正道是滄桑,人在年輕的時候,由於自己能夠養活自己,有力氣,豐華正茂,所以在同齡中似乎沒有多大差別,可到了40歲上下,便會愈加感覺到志與道與反之者之間的差別。

早年風流酒色之人,到了人生的中後期又有幾個不是苟顏殘喘?因此,我們從生活中也不難悟出這個一個道理,即:四十歲以前有福不算福。這句話也能夠更好地給孔子之方言以延伸。志於道,也不僅僅是為社會多做貢獻,從廣義的社會角度準確地講,無過即為貢獻,且能豐衣足食,是謂謀求萬日幸福生活之本也!

上述是我對孔子這句的話的一部分理解,而另一部分也是這句話的後半部分,我對此有異議。

子曰:“志於道者,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的言行對中國人的影響幾千年,自古以來眾多讀書人都是按照孔子之言以行之,本人愚見:孔子應該負中國彼此看不起之部分責任。何以謂之?君子應有廣仁之心,四海播愛,一視同仁。即然人家有志於道,並修於道,最終落得惡衣惡食,其修於之道一定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恥惡衣惡食是人之常情,有誰不願意過上美好的生活呢?追求美好生活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前提。作為君子不為其指明方向,而是未與議也,此舉何以論為君子乎?由此可見,我們在學習孔子的學問時要注意勤與思考,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拿來主義的思想千萬要不得,否則,真道有可能會真得變作偽道。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國學,關注中華文明的燦爛文化。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子張學習求祿位。孔子説:“多聽,保留疑問,慎重地談論其餘的,就會減少錯誤;多看,避開危險,慎重地實行其餘的,就會減少悔恨。

言語減少了錯誤,行為減少了悔恨,俸祿就在其中了。”

這則論語適用於仕途,《朱子家訓》裏就曾説過“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個人話多並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而惹來殺身之禍。做學問,有了問題能夠及時地提出來,這是很好的習慣,可是也並不表明這同樣適用於官場。

有了疑問,馬上提出來,只會讓你顯得很無知,讓別人以為你好欺負。

在官場上,你需要一雙慧眼,來辨別誰奸誰忠,找好自己效勞的對象,學會察言觀色,同時也要量力而行,懂得“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的道理。

凡事當謹慎再三,力求做過的事都不會後悔。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那麼你就已經離踏上仕途不遠了

《論語》讀書筆記3

一本好書就好比一座礦山,只要你不斷地從中挖掘,反覆品味,就能受益無窮。

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和書的作者談話,因為書是作者內心所見,所感,所思。而我第一遍閲讀一本書往往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但在深入的瞭解,思考,你就會發現一片好比天空和海洋一樣讓你寧靜致遠的世界。《論語》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一本站在諸子百家頂峯的作品,其中包括了政治,人文,禮儀,道德等許多方面,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而這部經典之作在當下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

走進《論語》,跨越時空的障礙,何其有幸見到了和藹可親的孔子和他那些勤勉好學的弟子。我聽見了孔子對我説“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看見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學術討論,互相交換自己的志向,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自身嚴格的要求。我便向孔子提問説:“怎樣才能做一位君子呢?”孔夫子一縷鬍鬚,呵呵笑道:“君子不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與孔子交談一番後,又看到了他的門生曾子,他一邊走一邊吟誦:“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誦完後微笑着看着我,我猛然醒悟,他是在叫我每天反省自己過錯並加以改正,我謝過曾子,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正坐在路邊若有所思,心想此人一定是顏回了。便不由得低吟起孔子的那句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情此景,孔子之言不虛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拋諸腦後,只想着去提高自己的學識和學養,我暗暗記下這一幕,不去打擾顏回。遨遊在仁愛的海洋裏,我不能自已。

中華泱泱大國,上下歷史5000年,長江,黃河,遼闊中原,孕育了深厚的古代文化,它是《論語》,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積澱;它是《論語》,是華夏璀璨文明的結晶;它是《論語》,是國家乃至世界的瑰麗寶藏。而《論語》讓我最受用的是它告訴了我生活中許多處人為事的道理:腳踏實地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學習、誠實守信地交友、孝順地對待家人,這樣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完美。這就是論語的智慧,它像一劑良藥,治癒着我們的心靈,它是一盞明燈,點亮我們勇往直前的道路。

《論語》讀書筆記4

孔子一直在追求做一個道德上完備的人,以至於後來被尊稱為聖人。然而世界上並沒有聖人,孔子也是人,只不過比我們更加懂得道德之於我們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堅持。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政治上,唯有以德治國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使百姓順而趨於正道。當子禽問夫子聞其政的奧祕於子貢時,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由此可知,孔子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德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一個人,並逐漸內化為一個人的氣質,從而影響着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孝悌

“孝”,這是永恆不變的話題。天下之大,“孝”字當先。古今中外,“孝”都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第一標識。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之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如果給你時間,去想一想我們父母的年紀,你會不會突然感到心頭一振?“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還記得那首歌裏寫道: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每次的動容應該化作積極的行動才有意義,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需要的也只不過是兒女的陪伴罷了。樊遲問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然而,我們並不希望等到他們再也感受不到了,我們才想到要好好盡孝。盡孝要趁早!

二、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是中華傳統美德。從小到大,無論是教科書,還是電視劇,我們都一直被鼓勵着要學會助人為樂。那時候的我們還不懂,但是越長大就越能明白,幫助他人是真的能令我們實實在在感到快樂的一件事。

但是助人為樂有時也會演變成為另外一種極端。助人為樂本是一件值得宣揚的好事,它是施善者出於自己的好心,主動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達成某種目的或願望的一種行為。然而如今卻存在一種社會現象,有些人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判他人的行為,對他人造成“被道德綁架”的困境。讀到這裏,你難道還會相信“助人為樂”是一個人人都能懂得並能學會的道理嗎?看似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卻仍被我們中的一些人所褻瀆。國民素質提高、教育發展的道路仍是任重而道遠,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有所擔當。

三、好學

《論語》中的“學”字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做人,二是學知識。好學、善學、樂學也是一門藝術。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吃東西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卻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好學不僅是好學知識,更是好學如何做一個道德完善的人。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對於學習學問來説,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是最重要的要素。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思考就會有所迷惑,得不到任何收穫,更不能轉變成自己的實力。

四、誠信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證”,民無信不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誠信是立身之本,是處世之寶,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護身符。沒有誠信的人,猶如一片荒漠,即使是一片廣闊的土地,也只是荒蕪一片,沒有生機。正如孔子所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言必信,行必果。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個人要經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以誠信待人處世,才能少一點欺騙、少一點冷漠。承諾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願望、要求答應後進行實現的過程。但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出承諾,因為只要已經作出承諾,我們便承擔起了一份責任。承諾既出,就一定要親力親為地努力去做,即“言必信,行必果”。經驗告訴我們,唯有人最本真的東西才最讓我們的生活感到輕鬆幸福,唯有靠自己的努力與汗水換來的果實滋味才最甜美。人的一生,不忘初心,才方得始終。

《論語》讀書筆記5

《論語》為四書之一,經典之一,過去考取功名的教科書,這個過去指的是科舉時代,明代起,還必須用朱老夫子的註解。在我,所謂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只聽過半部《論語》治天下,至於《論語》是個什麼樣子,沒有讀過。覺得那是舊的東西,沒用的東西,如果去看是個搞笑的事情。

這是南懷瑾老師講解《論語》的書,南老謙虛地稱為《別裁》,原來自己曾經那麼多耳熟能詳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論語》,如: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

後生可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

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

南老師娓娓道來,用平直易懂的語言,親切地述説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於挑戰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權威,重新詮釋被誤解的儒家思想,引領着我去解讀儒家真正的意義。讀來不枯燥,不是老學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釋一句,那樣肯定會打嗑睡的。

《論語》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前後連貫,不可分割。都在説明一樣東西: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完善自己的品格修養。

南老師以自己半生修習佛法的經驗,從“體、相、用”上來解釋儒家思想的“仁”,也説了宋代理學家盜用佛、道家的觀點來解釋儒家學説,最後又打擊佛道的不應該,讓人心中一亮。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個“學”,原來不僅僅是學習,而是“學問”,這個學問不是通常的知識,是做人做事的修,這一點是始終貫穿整部論語,也是孔子的偉大之處,這是南老師的觀點,讓人信服。

書中這樣被先儒們誤讀的詞還很多,“裏”、“命”……

儒學能夠流傳幾千年,孔子能夠尊為聖人,聽了南老師解讀才覺得原來他是名至實歸的,原來這位聖人竟如此地被冤枉過。看來一種學説或思想流傳久了也有流弊,後人總是以自己的認為來解釋前聖先賢,傳統文化離我們竟漸行漸遠。

《論語》讀書筆記6

讀了《論語》,儒家思想讓我倍受感觸。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我剛讀時就能領悟其中的含義: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書上記載:有一次,孔子在東遊途中,被一位小孩攔住了去路。孔子從車中探出頭來,問這位小孩的姓名,並告訴他自己的身份。小孩聽到後便得知他就是那博學的人——孔子。問道:“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上有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聽後大驚,羞愧得搖搖頭。小孩洋洋得意起來:“告訴你吧,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薦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孔子聽後不得不佩服,連忙下車行禮,對小孩説:“知識是無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一個人不論學問有多高,都要謙虛,知識是無止境的,世界上哪兒都是一種學問,千萬不可因為對方閲歷淺而嫌棄。因為孔子謙虛好學,所以他的學問不斷增大,尊敬他的人越來越多。

《論語》中也有這樣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一句話充分地表達了孔子好學、知趣與豁達大度的胸懷。對於我們來説,光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就足夠讓我們去刻苦學習。孔子的品德一直處於世人所説的“最高境界”,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事父母幾諫”可謂是個經典,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的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得輕微婉轉地勸阻。我們何嘗做到?我們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大大咧咧地喊叫父母這您們做錯了。這不僅損害了和父母的關係,還會使家庭氛圍緊張。我覺得這是孝敬父母的常規知識。

還有一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易懂,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當今社會,“孝”的本義是好好侍奉父母,晚輩侍奉長輩。每個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有所成,過上繁榮的生活,但他們的內心更需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能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年邁的父親與女兒的對話,父親都説在家鄉過得很不錯,不用女兒回家陪他,其實,他的雙腿已經不靈便了,他的老伴患了重病,醫藥費都壓在了他的身上,而女兒卻渾然不知。這則廣告看哭了多少人。陪伴,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人都會逝去,但是人的一生不在於活的時間是否長久,而是在於這活的時間裏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沒有價值,有沒有讓自己後悔。做一個道德的人,展放出人生的生命力,讓自己活出精彩,活出價值,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論語》讀書筆記7

《論語》的編輯者不止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人。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被世人視為至理。它以極具典範意義的語言。《論語》中所記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其中不少對話場景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論語》成功描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變,顏回的温雅賢良,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讓我知道了,孔子是個十分守禮節,連顏回死後,他都還守着禮節,不肯把車子賣掉,可見孔子多麼深明大義啊!

《論語》是國學經典,涉及到人們生活諸多方面,如:如何從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與人交往,堪稱中國傳統智慧的源泉和寶庫,千百年來一直指導着人們修身養性,治國安邦。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精論,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展現。

讓我們慢慢的開始背《經典》,從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從世代相傳的經典中,學習到人生的哲理,豐富自己的人生!

《論語》讀書筆記8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註》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

我所看的《論語》是被後人分為二十章的。並且以每一章頭兩個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學而”,就是本章第一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其實,我細讀《論語》也是初次,粗讀有些時候了,但是畢竟自己沒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這次的任務卻是又一次讓我捧起了《論語》,由於要記筆記,並且要進行交流,所以逼着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細讀。想要説明的是,既然是《讀書筆記》,裏面會有好多的東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爾加上點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二)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學習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那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有遠方的朋友來拜訪,不也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當別人對自己不瞭解時,自己也不會生氣,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種品質嗎?

這裏的第一句是告訴大家一個學習方法。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學”就要時時的温習,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換個思路想過來,這個“習”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實踐”或者“應用”、“體會”的意思。就是説要懂得去印證你所學的東西。比如説你今天學到的東西,真正應用到生活當中了,並且應用之後回過頭來看你所學到的理論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你感覺得到學有所用了,學習的時間沒有白白的浪費,你才確實感到是件很高興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説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國不愧為禮儀之邦。換個思路再去理解,先看“遠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還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領域的“遠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對你有成見、對你不認可或者對你有誤解的人,經過了解而認可了你,從思想的遠方和你拉近了距離,而成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有朋”的“朋”,那就是雖説你們思想上有隔閡和距離,但你卻是一直以“朋”來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敵對的態度,那是不會“有朋”又自“遠方”而來的。

再來看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説的是君子之道,在這裏我想還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見打破常規來説。我們再回過頭來先看前兩

句。第一句,學而??你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增加了自身的閲歷以及修養,然後有朋??就從“遠方”來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之後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説你裝腔作勢,如何如何??而這個時候呢,你也不生氣,必定人們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樣。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給予理解。並且還當他是‘朋’。這樣你在學而??慢慢他也會從‘遠方’來到你的身邊的。到那時難道不是‘不亦樂乎’的一件事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這句的意思:一個做人非常講究孝悌的,則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歡作亂那是從來都沒有的。要成為君子,則要從根本出發,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修來。孝悌是什麼,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這個‘弟’是‘悌’。從字眼上理解,孝講的是對長輩的感情(不單單是父母),悌是兄弟間的感情。這句話雖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讀懂這句話就必須深究。

有子(孔子的學生)稱‘孝弟’是‘為人之本’。就是説,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實上中國人在幾千前年的潛移默化當中也確實把他作為自身修養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們現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這個人孝順不孝順嗎?如果一個人不孝順,大概也沒什麼可做朋友的地方了。連和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什麼感情更別提什麼‘外人’了。所以,只要一個人“孝悌”了,那麼“本”就立了,這個人在外就不會亂惹事了,不會亂惹事的人就不會做出謀反叛亂、投敵賣國的勾當,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認為,這句話對現今社會還是很有用處的,“孝”之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們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於孝子之門”之説,那麼,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麼我們不都應該檢點自己並認真地按照去做嗎?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了,我們的尊老愛幼不就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了嗎,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了嗎。

3、學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嫡傳了孔子的事業,著了《大學》,然後孔子的孫子子思又傳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後子思又傳道於孟子。四個人雖然同出一門,但思想卻是有所不同的,性格與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話容易理解,不過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隨便説説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給人辦事進不進心那,對別人有沒有講信用啊,今天是否學到了東西,有沒有仔細體會啊。雖説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我認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與聖人也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讀這句話的體會是:最偉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當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論語》讀書筆記9

對於《論語》,我們並不陌生,可是真真正正坐下來閲讀它還真的是第一次,可能我們對於《論語》中有很多經典名句很熟悉,但是你從深處挖掘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這些最簡單的句子裏面藴藏着最深刻的道理。

《論語》是一本記錄聖人孔子言行的書。在讀了之後,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負,而且書裏面也記載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並且他也十分嚴謹的規範自己,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後人稱為聖人,就是因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成了我們現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孔子的言論很多,而我在這裏只是把讀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觸的話想要拿出來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比如説:飢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着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這句話其實説着很簡單,但是在我們做起來總有一些困難,可能我們現在強加給別人的不是有形的物體,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在無形中把一些情緒強加給別人,就像我們經常説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想這個是不可取的,所以這句話依然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態度。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幹出政績不要急於求成。任何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在學習上我們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在工作上我們同樣要這樣,很多人都想着我們做到怎麼怎麼樣的業績,可是光想着怎麼樣能夠快點的完成目標,做出成績,卻忘記了很多事情基礎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只想着快點到終點,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風景,我想這並不是成功。很多時候,我們要放平心態,規劃好,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實現,這樣才會看到更美更長久的風景。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喜歡享受生活,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吃喝玩樂上面,等到年齡大了,才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有實現,心裏就有很多後悔,可是時間卻在也回不去了。看着孔子説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社會,孔子都有如此感觸,説明無論世界怎麼樣發展變化,真理的東西還是永恆不變的,而我們也要時刻謹記這句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來後悔。

我讀了《論語》後,知道里面很多道理放在我們現今社會還是經典,而且也是我們要做到的,就像于丹老師説得:《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它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讀書筆記10

本書講述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這告訴我們現在的老師應該學習孔子這一點。

對於學習,我們要做到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學到的知識,按時去温習它,不也是很開心嗎?因為在温習的同時,我們把學過的知識不斷的鞏固,也許還能獲得新的東西,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複習完所學過的知識,就再也不用懼怕考試了,更別提説掛科了。

從《論語》中,我還知道了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學問的好壞,主要不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看他的道德修養,這好比當今社會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並不是看學歷,也不是看文憑,而是看他的言談舉止與品質修養。也就是説,即使一個人沒有學習過什麼,但他能做到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這也不能説他沒有文化知識,沒有道德修養。殊不知她所擁有的這些道德修養結石就是最大的財富了。

《論語》共20篇,其言語精練,內容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我感受到了《論語》擁有強大的文化底藴。每一位學子都應對其進行品讀

感悟及求索。書中有着豐富的知識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有愛心,要以賢德的人為榜樣。把這些作為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思想。

《論語》讀書筆記1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幾句話出自春秋時期的孔子及其弟子之手的流傳千古的一本著作—《論語》。這本書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大的影響。在中國,這本書是家喻户曉的,還被尊稱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這本書中的道理被後人延用至今。孔子的學説也流傳出中國,傳播到國外。

謙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別人的言行舉止,必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你是多麼學識淵博的學者,還是萬人敬仰的科學家,你都要虛心向別人請教。你可知《程門立雪》的故事,故事中的學生為了請教老師一些問題,在老師門外,冒着大雪,冷得哆嗦,依然等着,我們要虛心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大名鼎鼎的皇帝唐太宗,他虛心接納魏徵的建議,居安思危,戒驕戒奢。沒有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向下臣學習,而是向魏徵學習。最後,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這一盛世局面。

讀了孔子的言論,我知道了一個人無論是有多少成就,你都要虛心請教別人,做到謙虛為人,謙虛好學,這樣,你才會有更大的成就。

反省

《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堅持反省自己在為人,與朋友交往和複習知識等方面的做法,從而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昇華。這是人有所成就的重點—堅持反省自己的行為。

《子張》篇中記載的,子夏所説:“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這就是一個人修身的根本,不斷反省,做得更好,不斷昇華自己!

孝順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言道:“百善孝為先。”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夫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君子專注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就是‘仁’的基礎!

子曰:“弟子,凡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你可聽過《扇枕温衾》的事呢?東漢江夏安陸入黃香,他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蓆;在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温暖被褥。父親十分感動,鄰居們都誇讚他孝順。

傳承中華美德,做好仁德之人。

仁德

讀了《論語》之後,我更欣賞孔子的“仁德之道,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中,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這是孔子對“仁德”的理解。《論語》可謂是把“仁德”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啊!孔子正是做到了“仁德”,他的芳名才會流傳千古。如何做好一個偉大的人—首先要做到“仁德”,“仁德”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仁”則為善、剛、毅、省……“德”則為謙、讓、助……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所以,我們要做個仁德之人。

書中有許許多多的道理,久久回味,仔細咀嚼,像是親自聆聽了孔子的教導,品味《論語》,對話聖賢,“仁德”之道,顯於其中。《論語》中的道理不僅指導着當前人們的行為,而且引領人們走向更文明的生活。它使我們終生受益。

《論語》讀書筆記12

今天是我讀《論語》的第三天,雖然剛開始讀此書有些內容讓人難以理解,不過好在有註釋和譯文,我也覺得這本書簡單了一些,在這本書裏面我也很喜歡一句話“子日: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君子安詳舒泰,而不盛氣凌人;小人盛氣凌人,而不安詳舒泰。”

因為君子和小人內在的心靈、思想和修養不同,自然他們的風格也不相同,就如君子就算很有學問、懂的很多,他們也很安靜坦然,不驕傲;而小人就是傲慢無理,不安靜也不坦然,總是想讓別人知道他自已多有文化,多厲害,但其實品格與品性卻與真正的君子差的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懷着一種平常心,腳踏實地,謹慎謙虛的面對各種複雜變化的情緒,用寬容坦率的心態,心平氣和、鎮定自如的去學習。這樣,君子與小人這一差異也可謂是可見一斑了。

君子的心中有仁義道德,不會浮躁,君子也不會去貪圖私利,也當然不會去計較得失,在名譽的面前也依然是心平氣和,坦然自若。而小人卻恰恰相反,計較得失,心中只有自己,一點風吹草動,他們便浮躁,緊張,完全沒有一點像君子的地方。通過這本《論語》自己也會時不時在讀到某一章時而羞愧不已,去反省自己。然後再看看解釋,讓偉大的教育家教你怎麼去做才是正確的。

讀論語教會我們很多道理,每篇隨筆裏用到的一句話就是自己最喜歡的一句,通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也能分辨出君子與小人了,喜歡誰(指君子或小人),想向誰學習,想必大家心中也都有了答案。

《論語》讀書筆記13

第二篇:心靈之道——人生百年,孰能無憾。《論語》報告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本身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所謂“予人玫瑰,手不足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滿盈幸福感。————關愛他人,便是仁慈;瞭解他人,便是伶俐。(於赤心語)

客歲年底,于丹在百家講壇開講《論語心得》,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一下飆升,一時網上談論的沸沸揚揚,一月份我去買這本書,就已經重印了七次,看後以為內心剋制了好久的東西本身表達不出來,但是書中表達出來了。對付《論語》,書店的書更多的是學者壓人式的講法,而《論語心得》這種密切的講法一下將讀者拉近了,我們好像便是孔子席前一個平靜的學生。正如書中説,論語差別與勵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誨,而是一幕幕場景,像話劇一樣來看最故意思。

《論語》當中孔子是一個温良恭儉讓的形象,和學生探究問題總是平易近人,是商量的語氣,只管孔子比他的學生要大許多多少歲。想想現在的課堂,老師在下面講,學生又要看幻燈,又要做筆記,忙的不亦樂乎,真是感歎良多啊。

第二篇:心靈之道——人生百年,孰能無憾。

仁是《論語》當中出現許多的一個字眼,但是《論語》當中並沒有給出界説,只要兩句克己復禮為仁和仁者愛人,其他的表明是針對差別的學生給於差別的答案,這便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對付小人,書中也沒有給出界説,而是將其與小人做了多次對比。比如“小人開闊蕩,小人長慼慼”,“小人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總是將答案留給學生,現在又把答案留給了我們這些讀者。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敷之處,並經過本身的高興去補充這種不敷,這便是《論語》報告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招致什麼樣的後果呢?“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了星星了”。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制止,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十分重要了。心態差別,也許會帶來完全差別的生活質量。

什麼是真正的大膽?它和血氣之勇有怎樣的區別?——做一個大膽的人,用生命的氣力去化解那些遺憾。(於赤心語)

“小人義以為上。小人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

沒有道德束縛的大膽是這個天下上最大的災禍。大膽偶然間體現為一種感性制約下內心的自大與冷靜。小人之驕,驕傲的是外在的氣;而小人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於赤心語)

自己以為:從《論語》與于丹的品味加上本身的重複研讀中又一次感悟,可以收穫差別。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行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論語》讀書筆記14

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閲讀了《論語》,它像一個無聲的智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讓我深受啟發。它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還知道了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知之為知之》,它是這麼説的: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識是:孔子説:“子路啊,我告訴你,知道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關於知道的真諦。”這就是孔子教給我們的,一種實事求是對待問題的科學態度。敢於對自己不懂的問題説“不知道”,不僅僅是一種氣量,一種品格,也是一種境界。知其不是,才能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説過:“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是最謙遜的,這也正是他們偉大的地方。

在《論語》裏,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過則勿憚改》,裏面是這麼説的: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我理解為:孔子説:“君子如果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和威望,而且學問也不會牢固。行事當以忠厚誠信為本。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錯不要害怕改正。”我心想:如果一個人要交朋友,那麼他一定會交一個比他好的朋友,但優秀的人就會因為他不夠好而不和他交朋友。想來想去我得出一個結論:這麼做會導致人們不再有朋友!這麼大的發現,怎麼能不告知媽媽呢?二話不説,我立即飛奔到媽媽面前,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她。聽我説完我的發現後,媽媽笑着告訴我:“傻兒子,孔子其實是告訴我們要學習別人的長處,要和自己自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我這才恍然大悟。

《論語》中,還有許許多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讓我受益匪淺,它讓中華民族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滲入我的血脈,伴隨我茁壯成長。

《論語》讀書筆記15

從前,《論語》對我來説就像站在諾大的圖書館裏,在很高很遠的地方有着一種自己總也觸摸不到的,別有天地的古老神祕感。

可是終有一天我們面面相覷。帶着小時候在語文課本“日積月累”那一板塊瞭解到的零星,再次進入孔子的世界。

原來,它在神祕而古老的面紗背後藏住了這世上最簡單而深刻的故事,在宇宙的某個角落默默訴説着最質樸的“大道理”……其實《論語》在告訴我們,這個世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月亮總是會陰晴圓缺。

它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説:“就是要學會像君子那樣的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不只一味地追求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處在聯繫之中的,每個人都與世界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君子就會保護自己與周圍環境的聯繫狀態,保持謙和穩定,但不會被同化,依然保持自己的閃光點和態度。就像每個班級裏各種各樣的人雖然做着幾乎同樣的事情學習着同樣的知識,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運用都努力着出不一樣的彩,才會有五彩繽紛的情感和感動。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汲取自己的那一份光輝,這樣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光芒,又何樂而不為呢?學習這樣的道吧,和周邊的環境和諧相處,人與人也好人與自然也好,和而不同。幾千年的話語,我們今天不也在努力追求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理解,可其中的道理卻是相同的,和而不同啊!

它説:“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説:“是啊是啊,語文課上老師才講過關於‘恕’的故事,原來在今天也可以是改變一生的道啊”。

語文課上老師分享過一個關於饒恕“敵人”的故事,女主的經歷和做法令我久久感懷也不禁使我再次思考孔子的話: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於別人。可是感覺並不夠解釋“寬恕”,再想想,翻翻書,問問老師……噢,還有另外一種角度:自己想要得到一些事物的時候也要想想別人幫助別人達到他所想的。再看回來,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故事中的女主角最終原諒了曾經自己心中最最痛恨的人,那個“永遠都不會原諒”的人……過程很艱難,像“割肉”一般煎熬,可換來的也是自己心靈上的寬慰與寧靜,多麼偉大的一場“抗爭”啊。孔子教會我們,有時候,事情真的有很多種處理方法,就看這個人願不願意追尋並實踐。

它還説:“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與之比”。

我説:“君子對於天下事,不會刻意強求,不無故反對,沒有遠近,沒有親疏,一切按道義行事”。

這就又使我想起,當長沮、桀溺庸庸碌碌迴避紛擾世俗的時候,孔子卻懷抱不滅的理想,面朝着相反的方向踏入這人間。有人問長沮桀溺的做法有合理之處嗎?回答當然。但那只是一味地逃離,囿於自我。而孔子理想主義的衣袂飄揚在亂世的風裏,無論多少風雪,無論多少冷眼,也要遵從內心道義的指引,正是這心中的義,讓他成為歷史暗渠中一束驚人的光。

正是孔子心中義的堅守,才給了他看到不同人情冷暖的反思與獨到的眼界。也正應了莊子的話:“井魚不可以語於冰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沒錯,君子有了義便更加堅定了通往仁的腳步,才會有其獨立的思考和感悟,這也是道啊。

落到實處的體驗才能是真理的發源地。

然而歷史所銘記的,永遠不會是光線奪目的外在才華,而難以窺伺的道德與人格,方才似玲瓏剔透的琥珀,在人類精神的長空中熠熠生輝。

端視我們所處的時代,正如一片波浪洶湧的汪洋,而我們不過是一鰭鰭小魚,想要乘風破浪談何容易。萬幸,孔子智慧的光輝在遠方指引着我們,他啟示我們:以仁義作尾,以謙遜作鰭,以平等為鱗,定能搏向那裂海颶風,沐浴蔚藍的光明!

標籤: 讀書筆記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g4lm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