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無聲告白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是無聲告白的開頭,作者以極其平淡的語氣宣告了莉迪亞的死亡。

事實上,正是莉迪亞的死亡牽引出這個特殊家庭的過往,也讓我們一步步在作者的指引下找出莉迪亞的真正的死因。

讓我們回到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和父親詹姆斯相遇的時候,瑪麗琳是哈佛的一名學生,而詹姆斯是歷史課的助教,兩人相互吸引並墜入愛河。這看似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愛情故事,實則暗含深意。

首先,詹姆斯是隨父母偷渡到美國的華人,儘管他成績優異,但始終不被周圍環境所接納,而這一切都源於他那黑頭髮黃皮膚,可他卻十分渴望融入美國社會融入人羣,於是他選擇了瑪麗琳來作為他實現這一目的的跳板。

其次是瑪麗琳,她對當時社會倡導女性迴歸家庭的思想不屑一顧,她追求與眾不同並夢想着成為一名醫生,於是自見到詹姆斯起她就被迷住了,只因他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但一切並未向他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瑪麗琳懷孕了,由於當時法律禁止墮胎,她不得不放棄學業與當醫生的夢想轉而成為一名家庭主婦。

與此同時,這個奇特的家庭也似乎與周圍的鄰居格格不入,詹姆斯的追求也沒能實現。

兩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他們悲劇性的人生也對三個孩子,尤其是莉迪亞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莉迪亞是三個孩子中最像母親的也是最懂事的,她小心翼翼的按照母親規劃的為成為醫生而努力,同時她也為父親的要求而努力多交朋友。

她似乎寄託了父母全部的期待,她是家裏的網連接着每一個成員,並努力讓這個早已支離破碎的家庭維持穩定。

但她活得太累,事實上她並不喜歡化學和當醫生,而平時與她交往的那些朋友也是為了抄她的作業才在詹姆斯面前裝裝樣子。

她的生活是扭曲的,沒有希望的,但她仍想通過自己努力克服對水的恐懼來獲得新生,但最終她還是在水中失去了生命就如墮入期待的泥潭裏越陷越深。

本書的主題就是開頭的那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終此一生,不能讓愛捆綁住飛翔的心靈,我們之間的愛,是託舉你飛得更高,讓你去做更好的自己。

莉迪亞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生於期待,死於期待。我們每個人都理應擁有繁花似錦的人生,這個繁花似錦不是他人眼中所謂的美好,它只能是純粹屬於我們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2

最後一章是哭着看完的。

拋開“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按圖索驥的人生不會那麼順利”,我想談談這個家庭。

我同情瑪麗琳,但也只有同情。我覺得她並不是為了與眾不同而去追求詹姆斯的,而是一見鍾情吧,而且在後來她也是為了家庭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同時在自己丈夫出軌後表現出來的沉穩從容與智慧令我刮目,她痴情——“哪怕只是為了生下莉迪亞,我也會嫁給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為此自責”,她選擇了原諒。我覺得她是那個最累的人了。

相反,詹姆斯——一個虛榮,沒有安全感的黃種人,他所想要的呢?猶猶豫豫,瞻前顧後,拼命想融入集體的種種行為令我鄙視(但從他小時候留下的陰影來看我又十分同情他)。而且一有困難就尋找別的女人當作發泄的出口也着實是一種懦夫的行為。

莉迪亞是這個家庭的犧牲品,她自殺的源頭是母親出走,她害怕隨時都可能缺失的母愛,所以母親説什麼她都會順從(如果不是這種恐懼感,莉迪亞完全可以大聲反抗“我討厭物理生物化學我討厭當醫生”,媽媽也不會誤以為她對這方面一直是感興趣的)。

內斯就比較幸運了,誰説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呢,在不被父母關注的情況下生活着,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並一直堅持着,如果説唯一的一絲絲缺憾,可能就是缺少父母的一點點關心和對妹妹深深的無能為力吧。

漢娜是那麼招人憐愛,這個家庭卻不肯給她留出一丁點的關心留意與疼愛,不過看結局,希望她能被温柔以待吧。

希望每個家庭的幸福都不要那麼脆弱,希望家人之間都能夠坦誠相待,多交流,多傾訴。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3

終於讀完了這部壓抑的小説,本來只是試着讀讀看,但是慢慢地被小説扣人心絃的故事吸引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邏輯思維以及細節的描寫,如此沉重的主題竟然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越來越想讀下去

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母親瑪麗琳是美國本土人。現在的美國開放包容,而那個時候的異鄉人的確與眾不同。所以他們倆的結合也是衝破各種束縛,瑪麗琳不顧母親的勸説找一個“和她更像的人”,而毅然決然嫁給了一個哈佛教授詹姆斯李。理所當然,他們的孩子也承受了更多的本不屬於他們的外界的壓力,因為他們的與眾不同。

瑪麗琳在組建家庭並擁有倆個孩子的情況下想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於是她不辭而別,然而這樣的選擇是不理智的。顯然可以看出,一個結婚後的女人再想做出點成績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割捨的太多。

莉迪亞受盡父母的寵愛,享受這種愛的代價是承載父母的夢想,按照他們規劃的人生去實現所謂的夢想。這種愛是自私的,他們只是在彌補自己人生的遺憾而已。“如果你不願意笑,就不要笑。”書中描寫過幾次利迪亞的笑,淡淡的,有超出同齡人的成熟,這種成熟也讓她為了整個家庭的平衡做出犧牲。以至於最後徹底崩潰選擇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而傑克卻是截然相反的,他肆意的活着,是小説裏最自由的靈魂。“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面對隱晦禁忌的感情不懼怕,用花心的外表來隱藏自己內心深處純真的眷戀。

不談關於這本書中的關於種族和性別這麼嚴肅的主題,只是想説説關於教育和成長的自己的一些看法。前段時間看的電視劇《小別離》中的朵朵也是國中生,喜歡寫小説。而媽媽確是很要強的女人,唯成績論者,朵朵成績簡直就是家庭晴雨表,一言不合就可能來一場母女大戰。還好朵朵有個明智的爸爸,然而還是躲不過虎媽的步伐。備受壓力的朵朵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僵,甚至恨自己的媽媽,媽媽當然也很委屈。這是中國家庭常見的模式,只是通過電視劇表現出來就更加激烈。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並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不需要繼承所有的東西,比如夢想。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能做到的都是勇士。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4

特別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關於我是誰的哲學問題,回答好真難,於是我們一直在從別人口中知道自己是啥樣的人,在社會中有什麼樣的價值和地位,其實00後10後他們更勇敢,知道自己的價值並不僅是單一的為社會做貢獻,在多元文化中他們更有自信, 他們的小宇宙中有各種華麗閃耀的可能性,做各種自己想做的事情。

無聲的告白不再是語言,那些小心翼翼遵守父母的話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其實內心心思細膩而敏感,他們為了不讓父母師長同學失望,一直乖巧聽話,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軌道走,而一旦出現了較大的偏差,他們會非常恐懼,如果再失去了外界支持,結果會有些糟糕。書中的小女孩莉迪亞在窒息的家庭環境中,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要實現父母無法實現的夢想,儘管她不喜歡,她一一按照母親的吩咐,努力的想當一名醫生,一直以來,她都只是為了讓父母開心,守護一家人脆弱的幸福,一個不敢説出拒絕的女孩。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水裏,當一直託着她不讓淹沒的哥哥內斯去上大學了,她最後的支持也失去的時候,她選擇了沉溺,用無聲的方式向父母傾述自己的內心,真相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誰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但有時也會過於沉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想把世間最好的一切給你,無形之中我們就有了沉重的負罪感,一種道德的枷鎖,而朋友同學之間的情誼是不一樣的,他們有時會比我們的親人更理解我們,那些一起度過的荒唐歲月似乎都有了鍍金的色彩。

今天收到好友的坦白説,説我心思敏感細膩,其實我有時候神經也很大條,很多事情都是後知後覺。畢業即將分離前,那些温暖的擁抱,那些善意的囑託,都值得用一輩子來回憶。畢業了,看着同學朋友們的刷屏照和視頻,越看越揪心。用朋友的話説,有一條路只能往前走,那就是青春。青春縱然有些遺憾,但我們都有很認真的告別。感謝青春的那兒可愛的人兒,和你們的點點滴滴都讓我原本單調的生活有了繽紛的色彩,有了前行的動力,讓我知道原來青春還可以這麼活。原本的生活枯燥無味,而你們就像一束光,像黑夜中明亮的星光。

無論我們的青春歲月是荒唐,還是充滿奮鬥的色彩,那些都將成為回憶,前行的路上會帶着彼此給的鼓勵和勇氣,這些是無堅不摧的盔甲,擋得住風吹雨打,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再擔心前路的未知和迷茫,到時定會如期赴約。

最後只想真誠的説一句:有像你們這樣的同學真好啊!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5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目錄翻後的一頁,寫着"獻給我的家人",以為是作者通過文字來表達心裏對家人的真摯愛意。沒想到開篇第一章竟是個死亡通告——瑪麗琳與詹姆斯最器重的女兒莉迪亞突然一個微笑離去。

孩子永遠是最像父母的。莉迪亞的出走與她的母親如出一轍,在一個平靜的時間,不作再見,就消失在眾人眼裏。可瑪麗琳是幸運的,她安全地回到家中,擁抱温暖。莉迪亞卻在寒冷的水中被魚蝦吞食。我是同情莉迪亞的。

作為讀者,我站在上帝的角度,傾聽着他們心中的聲音,感受着他們對自己人生的憤怒與不安,理解他們因此而採取的行動。但眼睛不會泄密,家人不懂彼此真正的訴求,大家默默應許,過着happyending的平靜生活,但所有人的背後都是鮮血淋淋的。

來自下層階級的父親,詹姆斯。他一生都在追求本地人的認同,極力想要擺脱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佬"的標籤;瑪麗琳是位很普通的美國女孩,她討厭自己母親對她的教導:女人一定要成為最會打理家事的賢妻良母。因此她不甘平庸,要與男人們一爭高下。

兩個人都想改變,在一間公寓裏,他們恩愛纏綿,互訴心意,以為彼此是拯救自己的天使。可時間告訴他們,這也許不是個好想法。所以瑪麗琳與詹姆斯把期待對方的心情壓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會搬重物的駱駝也是需要休息的。莉迪亞卻是一刻不歇,盡力迴應父母的目光。這種關係形成了一個閉環。內斯與漢娜無法參與其中,得不到父母的注視。彼此之間的信任與依賴隨着這樣的聯繫變得稀薄。

家庭失衡。所有人的內心動搖,言語之外的自己蠢蠢欲動。烏雲籠罩在莉迪亞一家,雷電打在莉迪亞心上。家門口的碼頭,在夜晚,異常吸引人。

我不想認為莉迪亞是自殺。在描述中,能感覺出來莉迪亞的放下,及對過往的總結,也看到她對新生活的嚮往。她投身於湖中,這個曾經落水的碼頭,她盼望着自己的重生與轉變,想好明日的見面,但浪漫理想主義者往往忽於現實,莉迪亞最終沒能掙脱水的束縛。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6

《無聲告白》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會比《島上書店》多很多,為什麼要拿這兩本書對比?因為看的時間很接近,也因為有人説這兩本書類型相似。

像亞馬遜編輯推薦所説的那樣,這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關係,而是瑪麗琳的夢想與家庭羈絆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也付出了許多,特別是處在女性的地位還比較低的社會時,她是有多大的勇氣要做到“與眾不同”。

可是,她遇到了他,一個與她不同國籍的教授,在她看來他是多麼的“與眾不同”。後來因為懷孕結婚了,婚後她或許暫時忘了她的夢想,後來她意識到自己沒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親去世了,想起了母親過的生活,她對自己發誓,決不能活得像母親那樣。

她想去實驗室當助手,那個人卻笑着回覆她説,不知道她是認真的,因為她還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顧。看到這裏,我為她感到悲哀,同時我也恐懼我可能的婚後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縛,自己的追求怎麼辦?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去做嗎?因為就算在現代,多半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並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後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覺得不可思議,她覺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實施她原計劃的時候,我為她感到高興,覺得她做的特別棒。可惜最後,她卻因為懷孕等束縛放棄了她的計劃,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託在了她女兒身上。我想,這很悲哀,卻很現實。

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你曾經愛的那麼深,懷有那麼多的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後只剩下你自己,還有空蕩蕩的房間。”這很淒涼,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種狀況,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只有空蕩蕩的房間,我也要過的快樂、愉悦。可能因為這個跟我生活比較相關,所以印象最深刻。

對於家庭關係,我想的比較多的是以後對於孩子的相處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為我的家庭關係比較和諧,沒有這麼多的危機,我一直覺得很温暖,只是我們比較缺乏交流吧。當然,我也不是沒有不滿過,因為可能存在的“重男輕女”和他們的傳統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讀大學是出自於我自己想讀,還是由於他們想讓我讀。其實我想過放棄的,可現在卻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可能這也有利有弊吧。

還有好多好多感觸寫不完,就再續吧。很晚了。晚安。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7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擺脱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是此書的開篇語,這句很有哲理,説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裏狀態,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們大家的。書中一個最大的寫作背景就是“種族歧視”,由於想擺脱這種歧視,把整個家庭融入到人羣中去,莉迪亞父母把全部的期望寄託在莉迪亞這個混血且漂亮的特殊的孩子身上,因而她是特殊對待的,她的哥哥與妹妹是被父母全然忽視的,這個家庭環境就是畸形的,而父母對莉迪亞的厚望與寵愛最後卻成了一道催命符。

其實,莉迪亞是痛苦的,不快樂的,她孤獨,不合羣,沒有朋友,學習成績一次不如一次,外界的影響與父母的厚望讓她不堪重負,最後選擇了自殺。

莉迪亞的死亡救贖了家裏所有人,家裏所有的人開始自省,開始坦然活着,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對親情,對周邊環境開始有了最新的詮釋,也就是無聲的告白。此書文筆細膩,把人物內心的掙扎描述得很清晰透徹,此書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示,別給孩子太大壓力,別讓孩子因對父母的愛失去了自由與自我。當真是很不錯的一本書!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8

從昨天到現在,我花了所有空餘時間,看了你所有的博客。才覺得你的涼薄是漫長的歲月堆積出來的,並不只針對某個時刻某個人。看着那些冰冷的文字才明白,一個人可以涼薄無望至此。可是又是那些涼薄將你支撐着走到現在。看着那些消極厭世的思想,快要被你帶進暗流。站在懸崖的時候,你享受那一刻的寧靜與釋然,之後決絕地轉身,你始終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所以並不擔心你會飛身而下。你那厚重的殼保護你不受傷害,只是也隔絕了所有温度。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傷害,讓一個人早早獨立變得沉穩與淡漠。該怎麼形容呢?彷彿一杯冰水放在了一桶熱水裏,當拿出來喝的時候才發現,這杯水只有外緣這一層是暖的,喝到胃裏依然涼。那種涼,比直接喝一杯冰水要更寒心。不能長時間地看你的博文,看多了心會結冰。可是好奇心又驅使我看了一篇又一篇,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開始覺得神祕莫測穎悟絕倫,後來才知道把自己的內心包裹起來,努力想變得優秀得到認可的人,他活得有多累,多冰冷。不過是想要一點點温暖,結果依然活在冰冷的世界。

我在看《無聲告白》讀到寫內斯的部分,心裏全是你。在看張愛玲的短篇小説《年輕的時候》時,卻又覺得潘汝良跟你也有相似的地方。我拼命地想要你感受這個世界的温度,可是卻發現你身上的刺,正在一點點地戳傷我。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9

這本被稱為“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説是懸疑類小説,不如説是一本有關愛和教育的傑作。每一個看完了《無聲告白》的人,心底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先對這部小説作一個簡短的介紹:

小説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麼死的?隨着作者謀篇佈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注、在她死後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她的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希望與眾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儘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隻言片語離開這個家,希望繼續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棄。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迪莉婭要努力地扮演好一個讓父母滿意的角色。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被期待着的,她的興趣,她的交友,她的未來都是被期待着。而正是莉迪亞過於成熟的心智,讓她不能擺脱這種期待,以致於發生了之後的悲劇。

我以為在開放民主的美國很少有這種事情,後來才發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家長習慣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爸爸覺得應該學珠算,媽媽覺得應該學舞蹈,沒有人問孩子喜歡什麼。看到書中有一處這樣描寫“她每次都是真心徵求女兒的意見,但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開口的時候緊張地屏住了呼吸,在聽到女兒的是的之後,呼吸才會恢復正常。”不得不佩服作者,沒有任何一處的落筆是粗疏的,用詞精準而剋制。

看似幸福的這一家,其實並沒有表面的如意,所有人的隱忍和退讓都是為了維護這個家的平衡。

“我的大腦裏總是憧憬着另一種生活,但實際情況事與願違。”這是瑪麗琳第一次離家出走時留下的字條,後來自己又撕碎了,可以説所有軌跡的正是從這件事情開始偏離。她希望和自己很像的女兒可以過得和自己不一樣,可以與眾不同,所以給了女兒很多期待。而詹姆斯則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如此與眾不同的特質一直活在自卑中,他渴望和周圍的人一樣。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彌補自己不善交際的弱點,廣交好友。所以莉迪亞就擔任了這個平衡家庭裏面各種需要的主角。

至於哥哥內斯和妹妹漢娜也有着很多不能説的祕密。在父母面前,他們顯得有些多餘。所有的愛和温柔的注視,親吻都是屬於莉迪亞的。他們的心裏肯定都這樣想過。但是沒有一個人跑去和父母説希望你能多看看我,注意到我的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要什麼。至少我不恐懼。”對於局外人傑克,我一直很佩服。我覺得他是整本書裏面活得最自由的一個人。或許有人會反擊因為他從小缺少管教,不用承載父母的夢想,也就活得肆意。但有些事情生來就是不公平的。

這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家庭以及個人道路,而且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糙的,但我不喜歡這本書,因為太過壓抑了。最後用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作為結束: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0

無言的告白,無聲的訴説,一個悲傷的故事。

小説《無聲告白》以花季女孩莉迪亞的死亡開篇,在作者細膩的文字裏,層層撥開莉迪亞死亡的原因,有的人從中看到了移民融入環境的艱難、有的人從中看到了少數族羣的孤獨、有的人從中看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敏感,而我想談談其中瀰漫的難以承受的父母之愛。

一心想要做醫生的哈佛女孩瑪麗琳,在大三的選修課上認識了華裔歷史教授詹姆斯,他們陷入愛河,很快有了第一個孩子。接下來的幾年,瑪麗琳中斷學業,開始養兒育女,操持家庭。想要成為醫生的瑪麗琳怎麼會忘記自己的夢想呢?母親的去世,使瑪麗琳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她決定奮起一搏,為自己為夢想努力一回。她不知如何向丈夫詹姆斯説出自己的想法,或許是怕丈夫不理解、或許是怕遭遇反對,總之她不辭而別,就那麼悄悄地離開了丈夫詹姆斯、兒子內斯和女兒莉迪亞。她將自己關在一間小公寓了,重拾課本埋頭學習,就在臨考前的幾天,她心力憔悴昏倒在地。不幸的是,這次不光光是暈倒,她懷孕了,她的第三個孩子漢娜再過幾個月就要出生了。這一回,她不得不再一次跟她心愛的物理、化學告別,重新迴歸家庭。作者從丈夫詹姆斯的角度、從兒子內斯的角度、從女兒莉迪亞的角度分別描述了妻子母親瑪麗琳出走他們的感受,唯獨沒有提及瑪麗琳自己的看法,或許她太想要與眾不同,或許她太想要成為一名醫生,總之作者沒有説。

瑪麗琳的出走,到底在兩個孩子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影響呢?瑪麗琳離家出走,不告而別,深深地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童年有過這種經歷的人,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孤獨、害怕與憤怒。安全感的缺失,有的人需要用一輩子來彌補,莉迪亞的安全感,在媽媽出走的那一天遭到嚴重破壞。莉迪亞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讓媽媽出走,她在心裏默默許下一個心願,只要媽媽回來,她希望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媽媽回來了,莉迪亞認為是自己的祈禱起了作用,她開始行動,媽媽希望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他開始迎合媽媽以媽媽期望的樣子生活。小小的莉迪亞為討母親歡心,或者説懼怕母親再次離開,她開始討好媽媽,迎合媽媽,凡是媽媽希望她做的,凡是媽媽想要她選擇的,她都默默地按媽媽的想法來。她看醫學解剖書、她努力學習物理、化學,她收下一本本媽媽希望她讀而她卻並無興趣的書籍。

父親希望莉迪亞融入羣體,不必像自己童年那般孤獨。母親希望莉迪亞繼承自己的心願,成為一名真正的女醫生。莉迪亞努力滿足父母,活在父母的期望裏,從來沒有問過自己這是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東西?隨着學業難度的增加,莉迪亞開始覺醒,她開始意識到繼承父母的夢想是多麼艱難。

到底是誰將莉迪亞推向了死亡邊緣?莉迪亞的故事,是成千上萬家庭的縮影,多少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有條件地愛孩子。幼小的孩子,敏感而多疑,他能清楚地感知到父母想要什麼,聰明的孩子開始討好父母,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到了青春期,開始自我意識覺醒,想要成為自己,又怕傷害父母,會感激父母,也會惱恨父母,糾結、憤怒、委屈、埋怨全部襲來,有朋友的孩子能與朋友分享發泄,孤獨的孩子只能自我糾纏。

所謂對話即教育,教育當中家庭教育又尤為重要,為人父母,自己的心願自己完成,你對自己的成全就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榜樣,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好,還是少做一些、少説一些、少干涉一些,讓出一點空間給孩子吧。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1

《無聲告白》這本書通過講述一個家庭的故事,來説明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是一個混血家庭,父親詹姆斯·李,中國人,小時候隨父母偷渡到美國,頂替他人的名字讀書求學,成為優秀的哈佛畢業生,在大學教授美國曆史。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融入美國社會,成為真正的美國人。母親瑪麗林,美國白人,她一生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渴望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在這個家庭裏成長着三個孩子,或者可以説一個孩子:大兒子內斯和兩個女兒莉迪亞、漢娜。三個孩子中莉迪亞最特殊,一張中國人的臉龐,一雙藍色的眼睛,加之聰明過人,吸引着父母的注意力。瑪麗林在成為母親、迴歸家庭之後就失去了追求夢想的天地,詹姆斯即便成功拿到了終身教職,卻依然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莉迪亞的獨特,使得夫妻倆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女兒身上。詹姆斯希望女兒求同,多交朋友,成為受歡迎的人;瑪麗林希望女兒日後可以成為一名醫生。父母將自己的夢想移植到女兒身上,關心她,愛護她,重視她也要求她。他們將自己的期許滲透進女兒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父母的愛,就像是一片片飄落的白雪,看似輕盈,日積月累終於壓垮了孩子。所以這本書開篇就是莉迪亞死了,接下來在對莉迪亞死因的探尋中展開了這個混血家庭的故事。

莉迪亞的死因是什麼?是自殺。她無法承受父母沉重的愛,無法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夢,無法擁有真正的自己。這些痛苦令她難以再生存下去,她只好選擇死亡。生前莉迪亞最大的願望就是父母可以説一句,做你想做的事情。沒有,一次也沒有。父母以為自己很瞭解女兒,他們從不問莉迪亞的想法,自以為是地規劃着、主宰着她的人生。莉迪亞看懂了父母的心思,她隱藏真實的需要,迎合父母的期許。如同父親一樣,她沒有朋友、孤獨無依,但卻假裝與朋友通電話、看電影;如同母親一樣,她學習優秀、與眾不同,打算今後學醫。這樣的莉迪亞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卻不是莉迪亞本人所期望的。但是她愛自己的父母,為了父母她選擇隱忍下去。

在這個家裏,內斯和漢娜是被父母忽視的存在。儘管內斯很優秀,拿到哈佛的錄取通知,卻依然引起不了父母的注意;儘管漢娜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似乎應該備受寵愛,然而她也是被忽視的角色。因為他們長着一張中國人的臉龐,因為他們兩個身上寄託不了父母的夢想。在這個家庭裏,內斯和漢娜像是旁觀者一般,清醒的羨慕着莉迪亞,同情着莉迪亞。只有他們懂得莉迪亞內心的痛苦與畏懼。在莉迪亞的內心,內斯是最懂她的人,也是支撐着她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當發現父親出軌,當內斯要離開家裏遠走哈佛,莉迪亞心裏的兩根支柱轟然倒塌。她所堅持的,她所守護的都不存在了,心裏的孤獨與恐懼迸發出來,無法抑制。自始至終,莉迪亞都是沒有自我的,支撐她的始終都是對父母的愛、對家庭和睦的期待和對哥哥的依賴。在這三者不復存在之後,莉迪亞迷失了。為了找到自我,她選擇結束生命,重新開始。

但願在“天藍色的彼岸”,莉迪亞可以找到自我,做自己。但願每個人,不要綁架他人的人生,不要讓他人為自己的夢想買單。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2

《無聲告白》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會比《島上書店》多很多,為什麼要拿這兩本書比較因為看的時間很接近,也因為有人説這兩本書類型相似。

像亞馬遜修改推薦所説的那樣,這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關係,而是瑪麗琳的夢想與家庭羈絆的矛盾。她一向都有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也付出了許多,個性是處在女性的地位還比較低的社會時,她是有多大的勇氣要做到“與眾不同”。

但是,她遇到了他,一個與她不同國籍的教授,在她看來他是多麼的“與眾不同”。之後因為懷孕結婚了,婚後她或許暫時忘了她的夢想,之後她意識到自己沒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之後她母親去世了,想起了母親過的生活,她對自己發誓,決不能活得像母親那樣。

她想去實驗室當助手,那個人卻笑着回覆她説,不明白她是認真的,因為她還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顧。看到那裏,我為她感到悲哀,同時我也恐懼我可能的婚後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縛,自己的追求怎樣辦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去做嗎因為就算在現代,多半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並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後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向追求的事情,她覺得不可思議,她覺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實施她原計劃的時候,我為她感到高興,覺得她做的個性棒。可惜最後,她卻因為懷孕等束縛放下了她的計劃,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託在了她女兒身上。我想,這很悲哀,卻很現實。

文中有一段這樣的話“你以前愛的那麼深,懷有那麼多的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後只剩下你自己,還有空蕩蕩的房間。”這很淒涼,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種狀況,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只有空蕩蕩的房間,我也要過的快樂、愉悦。可能因為這個跟我生活比較相關,所以印象最深刻。

對於家庭關係,我想的比較多的是以後對於孩子的相處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為我的家庭關係比較和諧,沒有這麼多的危機,我一向覺得很温暖,只是我們比較缺乏交流吧。當然,我也不是沒有不滿過,因為可能存在的“重男輕女”和他們的傳統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讀大學是出自於我自己想讀,還是由於他們想讓我讀。其實我想過放下的,可此刻卻很慶幸自己沒有放下,可能這也有利有弊吧。

還有好多好多感觸寫不完,就再續吧。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3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為要送給別人做禮物於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筆跡。

它講的是一個混血家庭的故事,説起來比較複雜:詹姆斯李是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從小就害怕別人覺着自己和周圍人不一樣,極度自卑;瑪麗琳是她的妻子,純正美國人,夢想是當醫生,在當時的美國社會醫生大多是男人,極少數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尋夢想,可以説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與別人不一樣。然後他倆結婚了。其實我一直在懷疑兩個人之間的羈絆到底是不是愛,李娶了一個美國人,這證明他跟周圍人沒什麼區別,因為純正美國人娶得也是美國女人,這是我認為他被瑪麗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瑪麗琳之所以選擇李,我覺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與眾不同的感覺。這樣想就覺得很可怕:瑪麗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許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與眾不同,可瑪麗琳看上的也許就是他的與眾不同。多諷刺!

瑪麗琳的媽媽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婦女,一輩子圍繞着廚房。她不同意這段感情但瑪麗琳一定要嫁,於是瑪麗琳結婚之後,他們再沒聯繫直到瑪麗琳的母親去世。這個家庭一共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內斯、二女兒莉迪亞和小女兒漢娜。前兩個孩子出世之後都很順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個孩子之前瑪麗琳的母親去世了,她去母親家裏整理遺物,發現母親這一生什麼都沒留下來,算是受到了刺激,她決定繼續以前的夢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學業。她把母親的家當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飪書,本意是來提醒自己不要向母親那樣過一輩子。

回到家之後,她收拾了行李不辭而別去追求她的夢想。兒子在這期間迷上了天文學,當他忘記了母親的離開而興高采烈的告訴父親自己的興趣愛好之後,李給了他一耳光!忘了説這幾個孩子除了二女兒的眼睛是藍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兒是這個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兒子自此決定以後一定要離開這個家。二女兒在這期間發現了媽媽帶回來的烹飪書,她誤讀了瑪麗琳的意思,決定只要媽媽回家她什麼都聽媽媽的。

在外求學的瑪麗琳因為發現自己懷上了第三個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繼續她的醫生夢了。然而機緣巧合之下,她發現其實自己可以培養二女兒,更巧的是二女兒早就在心裏許下了“她什麼都聽媽媽的”諾言。於是,這個家庭的悲劇自結婚起始到現在已不可挽回。

長期為了迎合母親而學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課程的女兒,同時還要在爸爸面前營造出一種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親長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圍環境的心態使得他無比在意女兒的人際關係,不堪重負的女兒最終選擇了自殺。而給了二女兒致命一擊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經在母親回來之後的一天裏,將這個妹妹推進了湖裏,那一瞬間哥哥明白了自己對於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沒有責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這個家中,眼前這個男孩和自己一樣痛苦,只不過她負擔的所謂的愛太重,而他則正好相反。後來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離開這個家,莉迪亞失去了一個瞭解她懂她的人,她無法在這個家裏獨自負重前行,選擇了自殺。

小女兒漢娜的出場不多,但是她在這個家庭裏面算是一個相對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這個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姐姐離世導致母親崩潰的時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媽媽,儘管她非常想這麼做,但她不會。

大概的故事情節就是這樣。巧妙的是書上是從女孩的死亡開始揭開這一層層真相的。

讀完之後我就是覺得很恐怖。一個病態的家庭!其實它也涉及到真實的做自己還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書籍的宣揚理念中,甚至是現今社會的所謂雞湯都在宣揚活出自我!而《無聲告白》看完之後你會發現,無論做自己還是合乎所謂規範都沒有好下場:媽媽瑪麗琳堅持做自己,結果非但沒有成功還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兒莉迪亞一心活成媽媽希望的樣子,最後竟然自殺了。

所以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環境成了一個引申出來的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我們每天都在重複相同的動作,甚至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也別無二致。和所有人一樣,沒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麼?我以前是這麼以為的。可是有時候想想跟這個世界相處就得去習慣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所以趨同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趨同不代表被同化!趨同僅僅是為了跟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平穩地活下去。但是心底裏永遠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麼?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麼?我最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變什麼或者能達成目標,但是最起碼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頭。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4

終於看完這本書,這期間情緒上有些許波動,看到中間部分有些許氣憤,集爸媽寵愛於一身的莉迪亞,和與爸爸很相像的羅斯,和被忽視的漢娜有着不一樣的歸宿。

在美國這個所謂平等的國度,種族歧視存在着,平等只是針對於白種人。

心疼莉迪亞的同時,也有點怒其不爭的感覺,一直掩藏真實的自己。爸媽的期望與焦點聚集在她身上,這種過度關注其實給她帶來極大的負擔,為了自己許下的諾言,一直按照媽媽的期望活着,明明是不感興趣的醫學類書籍,卻也嘴上迎合着,為了母親開心,而終有一天這種狀態終將崩潰。我作為一個個體,首先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而不是活成按照別人期望中的自己。

莉迪亞的死對於她自己來説是一種解脱,對於這個家庭來説,是一種警醒,為爸媽敲響了警鐘,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另外一點比較受感觸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有太多相像的地方,無論是從外貌來説,還是性格什麼的,都受父母的影響,這種相似度令人震驚,但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處理這種複雜的關係,令人深思。

想起之前在少年説裏,聽到的主持人講的一句話,很有感觸,媽媽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你的母親,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他首先是個個體,其次才是你們的孩子,每個人都有活成自己的權利,不畏他人眼光,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後盡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好。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是寫在封面的文字。很簡潔,卻很犀利。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生活在愛的“牢籠”之中,卻渾然不知……

期待

曾經我一直認為“期待”是個褒義詞,是對未來某種美好的嚮往和憧憬。殊不知,期待也會變成一個可怕的夢魘。莉迪亞的失蹤和死亡,點醒了這個畸形的家庭。但是付出的代價,太讓人感到惋惜。她在最後一刻想明白了,她並不想變成媽媽期待的那樣,她決定去告訴媽媽,她喜歡什麼,她不喜歡什麼,她並不想死……但是如果沒有死亡,她的父母會被喚醒嗎?我不知道。

期待是個偽命題,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瑪麗琳是單親,詹姆斯是亞裔,他們作為父母本身的成長背景,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的下一代。瑪麗琳成為母親後,由於自身的夢想沒有實現,而把這種期待移嫁給了自己的孩子——莉迪亞。瑪麗琳和詹姆斯把莉迪亞視為掌上明珠,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以為他們給的,就是她想要的,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本身的想法,從來沒有問過莉迪亞到底喜不喜歡。

家庭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包括我們自己成長的家庭背景對我們的影響,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我們自己身上很多的脾氣、秉性,其實都會有父母的影子。有時候,我們看到了父母的缺點,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父母一樣的人,然後用力想要擺脱。但是終其一生,在我們骨子裏流淌着他們的血液,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們能做的,是學會坦然和成長。坦然面對自己的一切,拋棄固化思維。試着把自己性格里好的一面發揚光大,把不好的一面通過不斷的學習讓它越變越小,算是一種修煉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會愛

期待必然會有,但重要的是我們懂得如何去平衡期待,包括對自己和孩子。平衡期待的根本是懂得如何去愛。學會傾聽、學會承擔風險、學會面臨衝突、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性,這才是愛,而不是以一種自以為是“愛”的愛,去強加給孩子。與你們共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jgm6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