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15篇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15篇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説》讀書筆記

去書店走走,翻翻書架上琳琅滿目的學前教育書籍,雖然有很多優秀的書籍,但是很難有心動的感覺,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該何去何從。忽然看見了這本書,本想着這就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是某個孩子的母親寫的與孩子在一齊的成長事例。但是翻開後,看到裏面的插畫和那些簡潔明瞭的對話、推薦,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畫上正反兩面的比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的家庭以及幼兒園老師多多少少都會有相應的不恰當的語言。也許那些語言在平日裏我們感覺很正常,但是在比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讚賞性或是接納性、共情性語言的力量。即便我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也更願意聽到這樣的語言。當然書中所説的不僅僅僅是語言,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

讀了這本書,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當我每一天讀了一點點後,我會充滿期盼,期望第二天的到來,我覺得我找到了恰當的和幼兒交流或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我想要儘快的用這些珍重的方法和孩子們快樂、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園的完美時光。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見一些問題。書上看似簡單的對話,在實施的過程中並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發生的情境不一樣,書中的語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認為這些簡單的語言很好“説”,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真的很難,正如書中提到的,我們生活中很多説話的方式已經成為定性,想要改變很難,老師或是家人需要練習。其次,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態度。生活只有一次,時刻只去不回,孩子們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們有一個美麗的童年,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他們,去傾聽他們的每一句話,去發現他們的開心或是難過的瞬間。我們是師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瑣事很多,有時我們難免會不耐煩。但是你的一點點疏忽,都可能讓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傷痛”。如果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能夠和孩子們説一説,他們能夠感受到你的難過,但請你不好以此為藉口推開他們。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雖然對於本書的領悟還不是很透徹。但是其中關於“學會讚賞孩子”讓我有了一點小小的“驕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讚賞的力量。

禾禾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幼兒,又是男孩子,相對別的幼兒而言,他各個方面潛質的發展都比較慢,加上他之前沒有上過託班(託班下學期轉來,但是由於經常生病,很少入園),對於幼兒園的生活適應性不是很強,不大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每一次吃飯都要老師喂,即便老師喂,他也不大吃,有時候吃幾口就吐了。他的脾氣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飯不會吃,無論老師怎樣喂都不吃。由於他剛生下來就做過心臟病手術,老師也總是給予他個性的照顧。這學期開學後,他各方面潛質的發展都稍稍提高,但是吃飯仍需要老師喂。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師表揚了他,他很開心。第二天吃飯的時候我發現他很願意吃飯,雖然有是仍需要老師喂,但是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飯的時候都會“悄悄地”表揚他。有一天我看見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飯,我立刻走到他的身邊稱讚他,“我們禾禾吃飯越來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點了幾下頭,我伸出大拇指給了他一個“大拇哥”。我發現他不僅僅吃飯主動了,在別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看到老師主動笑眯眯的叫老師好,園裏的老師都稱讚我們班的“小不點”長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點進步我都很開心,我意識到了“稱讚”的力量。但是稱讚並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詞語來評價幼兒的言行的。孩子們對於這樣的詞語並不受用,他們很可能認為你是在敷衍他。剛入園的時候,由於缺少實踐經驗,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稱讚他們,在區角遊戲的時候,我看見幼兒搭出好看的房子,我總會對他們説,“xx搭的真好!”起初孩子們還很開心。但是兩三次後,孩子們就對我的稱讚不給予迴應了,有時只是沒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讓我覺得很“尷尬”。對於孩子們這樣的迴應,我開始反思,是他們不在乎老師的稱讚,還是對老師的稱讚“麻木”了?在和孩子們的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老師的稱讚、表揚還是很在意,只是老師不恰當的“稱讚”會讓孩子產生懷疑,比如在搭積木的時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揚孩子們搭得好,而沒有指出好在哪裏,孩子們對於這樣的稱讚,會產生懷疑“老師是在誇我嗎?我搭的真好嗎?沒有具體指向性的稱讚會讓他們“疲憊”。因此,我會練習如何有指向性的稱讚孩子,我會在平時的活動中靜靜的觀察他們的表現,然後去想一想該如何去稱讚她,在下一次的活動中能夠有效的對幼兒進行稱讚。

讚賞是完美的,是孩子們喜愛的,並且用心想要得到的,但是我也糾結過,徘徊過:稱讚是又次數限制的麼?要有怎樣的度呢?

有一次,我們一個孩子的奶奶來對我説;“老師,這天下午你能給我們家淇淇發一個小貼畫嗎?我們家淇淇已經唸了好幾天了。”淇淇是一個很乖巧的女孩子,各方面表現都很好,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愛她。她經常得到老師的稱讚或是小貼畫,但是在經歷了一件事情以後,我開始思考要不好高頻率的稱讚她。一天早晨來的時候,孩子們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和小朋友撞在了一齊,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沒有出現破了青了的狀況,看着淇淇有點怕怕的眼神,我只説了句,“慢點哦”。中午吃飯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濕濕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請她回來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對於這樣的狀況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時在幼兒園老師全是正面的稱讚,她不能理解老師指出的不恰當的地方,是不是要進行挫折教育呢?於是在稱讚幼兒的時候,我“故意”忽視了她。每當看到她渴望得到老師稱讚的'眼神的時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糾結,她的確做的很好,我要繼續忽視她麼嗎?在一次次的糾結中,我發現自己錯了。正如大人們願意得到別人的稱讚一樣,我們渴望別人稱讚我們新買的裙子漂亮、新剪的頭髮好看一樣,孩子們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讚,尤其是老師。每一個孩子都就應被稱讚,他們每一點進步、每一

點好都期望老師看見,而老師的稱讚正是老師對他們的“反饋”。對於淇淇的這種狀況是我做的不夠好,由於淇淇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因此平時她有一點點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都會假裝沒看見,正是老師這樣的行為才讓淇淇“哭”了。因此,對於幼兒不恰當的行為也應當及時給與回饋,不能應為她是乖乖女,就“放縱"她,這樣對於別的幼兒不公平,對於她也不公平。老師的稱讚或是指出幼兒不恰當的地方,都只是針對幼兒當下的行為,而不是針對幼兒本身。

看到孩子們一點點的進步後,我開始了了一個計劃:每一天一稱讚。一個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稱讚或許能讓孩子興奮一天或是好一陣子,我們不就應吝嗇我們的稱讚,孩子們每一天用他們甜美的微笑來温暖我的心靈,我也就應用我的眼睛去發現他們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稱讚他們,為他們的每一天都帶來一絲甜蜜。每一天對每一個幼兒進行稱讚可能對於一個新老師有一點困難,但是我想發奮的一點一點的做好,也許從此刻開始,我一天只能關注到10個幼兒,慢慢的,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仔細的發現幼兒的每一點細變化。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恰當的有針對性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孩子們是能夠感受到老師發自內心的稱讚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2

與孩子共同成長

《指南》雖然細化描述了幼兒在五大領域的學習與發展,具有指向性和顯示可操作性,但是它並不是就簡單的“説明書”,《指南》同時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正確明白其教育理念是幼兒教師和家長學習。運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補教師專業空白,開啟家長固化思維的工具。

一、快樂地玩,有效地學。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則中將珍視幼兒生活的遊戲的獨特價值放在首位,是經過多方論證和考量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兒童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然地構成自我決策的潛質並實現自我的價值,遊戲會使得兒童體驗成就尤其獨特的價值,同時也有着強有力的法力支援,《兒童權利公約》中明確規定: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從事於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

二、放慢腳步,慢慢成長

“教育即生長,教育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要儘可能讓兒童在充裕的時刻自由發展,成長雖緩慢卻發展徹底。

三、揚起所長,補齊縮短。

每一個兒童有自己的獨特學習風格,只能所長各不相同。引導幼兒教師和家長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改“揚長避短”為“揚長補短”,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並最終實現面向全體、全面的和諧發展。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3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明白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一樣於舊式教育裏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説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期望他們安靜。但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説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正因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因此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因此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閲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正因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因此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就應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因此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教師

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爭吵,有利於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潛質的提高。在幼兒園裏,爭吵、告小狀,是一種常見現象,有時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點兒小紙片兒也會爭起來,教師應對這種現象,常常是採取簡單的阻止方法。從表面上看,教師是在制約幼兒的不良行為,似乎充當了正面施教的主角,其實教師這時就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現象的發生。正因對於幼兒來説,爭吵、鬧糾紛並非都是壞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好處。教師就應透過孩子們的爭吵和糾紛,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瞭解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從而幫忙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質。

爭吵或鬧糾紛,使幼兒的語言表達潛質有可能得到鍛鍊,一次户外活動,我將孩子帶到放有輪胎的教學樓頂玩滾輪胎。輪胎只有十一個,孩子卻是幾十。這時許多行動慢一點的孩子空着手跑過來找我説:琨琨、星星有輪胎都不讓我玩,我笑着説:是嗎?想個好辦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辦法吧!有的孩子聽我這麼一説,就跑去從別人手上奪,力量強的仍能玩着,弱一點的便被奪走了。這時不斷有老師,某某搶我的輪胎的叫聲,琨琨也跑過來大聲叫着:老師,雨桐把我的輪胎搶去了!雨桐小小的個子,敢奪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説:他玩好了,都流汗了。琨琨不服氣地説:我沒玩好,還要玩!雨桐説: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會兒!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辯不止。這時有孩子喊老師,有人打架了其實,從我對他們説想個好辦法時我就看在眼裏,聽在耳裏,只是為了鍛鍊孩子們的交往潛質,有意讓他們自己去玩到輪胎。當看他倆爭執不下,才決定去處理的。我心平氣和地問:雨桐,你為什麼搶琨琨的玩具?雨桐見我先讓他解釋理由,就得意地説:老師,你看琨琨玩得頭上都出汗了,還不讓我玩玩。之後我又用商量的口氣對雨桐説:雨桐,琨琨和你一齊玩好不?這時雨桐想將輪胎送給老師,老師接過輪胎做了個向他們方向滾的動作,倆孩子咯咯笑着

追輪胎去了。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4

很榮幸能參加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並得到學校贈與家長的書。在拿到書的那一刻,我被封面上的10個問題所震憾!你是不是替孩子做了他本該做的事?你是不是總逼着孩子學習,自己卻很少讀書?你是不是不管孩子樂不樂意,還讓他上各類輔導班、特長班,還要求他總是考第一,將來上清華北大?你給過孩子面子嗎?你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你知道他在想什麼?等等,作者好像是看到平時的我,這不就是在寫我嗎?

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這本書,一口氣看了很多。自認為自己是個“合格”的爸爸,從她媽媽懷孕,我就忙着胎教、營養搭配、聽音樂、做運動。孩子出生後,從嬰兒期的撫摸,到上學時的引導,我喜歡看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可是説的輕鬆,做起來難。雖然我從不打罵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講道理,可這些卻被家人當做是“溺愛”。溺愛和教育是有個“度”的,很難把握。以身做責是最重要的吧!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工作壓力常常讓我放鬆對孩子的教育,假如我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些時間,一定會對孩子有更大的幫助。

在這個社會,孩子的壓力很大,教育孩子的壓力更大,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為了祖國的花朵開的更豔!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5

開學之後,天氣漸漸變得涼爽,人的心境也漸漸變得平靜。閒暇之餘隨手拿起餘秋雨的《行者無疆》看了起來。作者用詞華麗,語句質感十足,其實磅礴,終於越看越愛不釋手。於是每一篇文章細細品味,暢遊其中,全然一種享受。

今天讀到了《流浪的本義》這篇文章,突然覺得想寫點東西了。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個主題,而巴塞羅那的`主題則是流浪。因為該城市的中心大街的內容沒有別的,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者在這裏賣藝賣物。作者説“有人把生命侷促與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與大地長天、遠山滄海”。於是流浪成了一種開通,成立一種高貴。這讓我很有啟發。中國有句俗語“知人知面不知心”,這種觀念在廣大老百姓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在日常行為準則中時時將它搬出來告誡自己注意提防,於是到處充斥着窺視,猜忌。這是社會的悲哀。為什麼我們不能學學流浪者的精神,把思想放駐於高遠,讓心境馳騁於開闊,不去因為一點小小的個人利益而過於費神於瑣碎問題。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生活態度。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6

最近看了一本叫《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這本書裏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一個一線教師務必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忙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夥伴。教師有職責幫忙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構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向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刻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刻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能夠讓家長和教師持續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能夠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能夠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一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類型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個性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學校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聯,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説,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於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着必須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難?我認為就應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一天與家長接觸時刻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説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刻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説。於是有時當着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取了教師,就意味着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7

大學畢業後感覺自己是幸運的,來到了現在工作的幼兒園,雖然自己選擇的工作和自己的專業不一樣,但感覺每天過的`很是充實。有最天真的笑臉,最童真的孩子們,在他們眼裏我看到了很多單純簡單。

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片段記得很明顯。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當孩子説老師等我長大以後送一幢房子給你,送一輛汽車給你,看到日阿門説話時認真嚴肅的表情,老師心裏是暖暖的,那時一種欣慰的喜悦。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自己剛剛接觸這個工作,很多地方都需要慢慢去學校,孩子學習的同時我也在學習,有很多時候自己忙起來可能對孩子要求也就嚴起來,不允許他們亂跑,亂鬧,遇到不聽話的孩子,自己也會去指責。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會計較太多。記得上週給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們班段俊澤小朋友因為表現好,所以我表揚了他,他高興地抱住我説,老師我們家有好吃的,我想給你吃。這或許是孩子感覺到自己能給老師的最好的禮物,我心裏暖暖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可能讓他們做一些超出他們年齡段應該完成的事情,他們就是喜歡玩喜歡鬧。

我意識到了自己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看待孩子的角度,對他們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愛。經常表揚一下他們,吃飯時候能自己吃完不用老師餵飯了,就是進步,説句真棒!孩子可能需要的就是表揚和鼓勵。少指責一點,多關愛一點!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8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一書中,作者尹堅勤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變,經歷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漸完善的過程。書中以豐富的案例闡述了一個幼兒教師怎樣通過讀書、參與園本教研、與他人對話、與自己對話等途徑,逐漸走出職業發展的困惑,不斷掌握教學技巧,提高專業發展水平,成為骨幹型教師的過程。

本書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節順序暗喻教師專業成長的`不同階段。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別針對新任職教師的崗位生存與專業起步、發展中教師的積累與學習、骨幹型教師的探索性研究與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同時就幼兒園學習型組織的環境創設、豐富多元的園本教研、參與式園本培訓、多元化教學反思、教師專業信念的改變與發展以及專業行動改善的過程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指導。書中運用大量的生活化案例,通過呈現情景、描述過程、表達觀念、傳授經驗,與我們分享了作者在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最後一章《冬之篇》則主要就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路徑、影響因素、組織機構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描述。書中的第一段講述了作者的職業生涯規劃,讀着作者為自己從稚嫩階段的規劃一直到逐漸成熟成熟後的規劃,都值得我們的參考與學習,尤其是剛入職或年輕新教師,規劃是對自己前進方向的引領,它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積累過程,也是一個非常磨練人的意志的過程,所以為自己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是非常必要的。

這本書之所以吸引人的是,它主張在不斷積累教育故事的過程中,讓教師體驗真實情感,獲得教育智慧,提升專業素養,明晰科學的兒童觀以及教育的內涵。書中包含作者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會讓同樣在教育崗位工作的我們產生思想的共鳴。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9

新學期開學,會有很多變化。孩子轉進轉出,老師調進調出。最近,因這些變化引起了一位家長的訴求,着實讓我對我們家長無度的愛而感慨萬千。

事例描述:因教育局人事調動,xx班兩位帶班老師均離開本園至外園工作,在即將開學的日子裏,園長室對這一班級的孩子發了一個前期預告,告知家長這一變動,希望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在報名這一天,班中一家長還是以孩子不能接受兩位新帶班老師找到園方,反覆針對園方的這一決定表示不滿。這位家長如此的着急和處事的態度,不禁讓我深深感到如今家長工作的難做,同時也讓我想到了在《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中的一篇文章:要合理處理“家長投訴”。確實,現在的家長,在對待自己寶貝的獨苗的教育中,往往因為知識的缺乏或過於溺愛,導致產生家園教養的不一致。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站在科學教養、為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上可以這樣處理:

1、正面應對:對於園方不能規避的情況,明確答覆家長回到原來狀態是不可能的。我們成人能做的`就是儘快幫助孩子適應變化,而不是一味地埋怨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2、科學教導: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突然發生的事件,並快速地適應,這是孩子今後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當然,首先,在做到這一點前,家長要學會運用這一技能。如果家長都不能適應這種必然的變化,談何教育引導好孩子。

3、曉之以理:如果孩子確實因為這一變化而產生強烈的不適應,那麼説明孩子缺乏一定的新環境交往能力、耐挫能力較弱、面對困難的解決能力較差,這些狀況都會影響孩子健康全面發展,教師有必要與家長在今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加以關注並多進行適應性教育,而不是讓孩子迴避一些變化。

4、動之以情:從情感角度上理解家長焦慮的心情,並與家長共同承擔起幫助孩子的責任,多關心幫助孩子,使其儘快適應新環境、新老師。

讓家長理解教養孩子需要有技巧、需要懂方法,一味地包辦、過度地溺愛,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老師專業的眼光和科學的教養方式,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0

去書店走走,翻翻書架上琳琅滿目的學前教育書籍,雖然有很多優秀的書籍,但很難有心動的感覺,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該何去何從。忽然看見了這本書,本想着這就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是某個小孩子的母親寫的與小孩子在一齊的成長事例。但翻開後,看到裏面的插畫和那些簡潔明瞭的對話、推薦,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畫上正反兩面的比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的家庭以及幼兒園老師多多少少都會有相應的不恰當的語言。也許那些語言在平日裏我們感覺很正常,但在比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讚賞性或是接納性、共情性語言的力量。即便我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也更願意聽到這樣的語言。當然這本書所説的不僅僅僅是語言,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

讀了這本書,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當我每一天讀了一點點後,我會充滿期盼,期望第二天的到來,我覺得我找到了恰當的和幼兒交流或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我想要儘快的用這些珍重的方法和小孩子們快樂、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園的完美時光。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遇見一些問題。書上看似簡單的對話,在實施的過程中並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發生的情境不一樣,這本書的語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認為這些簡單的語言很好“説”,但在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真的很難,正如這本書提到的,我們生活中很多説話的方式已經成為定性,想要改變很難,老師或是家人需要練習。其次,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態度。生活只有一次,時刻只去不回,小孩子們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小孩子們有一個美麗的童年,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他們,去傾聽他們的每一句話,去發現他們的開心或是難過的瞬間。我們是師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瑣事很多,有時我們難免會不耐煩。但你的一點點疏忽,都可能讓你的小孩子留下小小的“傷痛”。如果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能夠和小孩子們説一説,他們能夠感受到你的難過,但請你不好以此為藉口推開他們。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雖然對於本書的領悟還不是很透徹。但其中關於“學會讚賞小孩子”讓我有了一點小小的“驕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讚賞的力量。

禾禾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幼兒,又是男小孩子,相對別的幼兒而言,他各個方面潛質的發展都比較慢,加上他之前沒有上過託班(託班下學期轉來,但由於經常生病,很少入園),對於幼兒園的生活適應性不是很強,不大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每一次吃飯都要老師喂,即便老師喂,他也不大吃,有時候吃幾口就吐了。他的脾氣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飯不會吃,無論老師怎樣喂都不吃。由於他剛生下來就做過心臟病手術,老師也總是給予他個性的照顧。這學期開學後,他各方面潛質的發展都稍稍提高,但吃飯仍需要老師喂。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師表揚了他,他很開心。第二天吃飯的時候我發現他很願意吃飯,雖然有是仍需要老師喂,但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飯的時候都會“悄悄地”表揚他。有一天我看見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飯,我立刻走到他的身邊稱讚他,“我們禾禾吃飯越來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點了幾下頭,我伸出大拇指給了他一個“大拇哥”。我發現他不僅僅吃飯主動了,在別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看到老師主動笑眯眯的叫老師好,園裏的老師都稱讚我們班的“小不點”長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點進步我都很開心,我意識到了“稱讚”的力量。但稱讚並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詞語來評價幼兒的言行的。小孩子們對於這樣的詞語並不受用,他們很可能認為你是在敷衍他。剛入園的時候,由於缺少實踐經驗,我不知道如何和小孩子交流,如何去稱讚他們,在區角遊戲的時候,我看見幼兒搭出好看的房子,我總會對他們説,“xx搭的真好!”起初小孩子們還很開心。但兩三次後,小孩子們就對我的`稱讚不給予迴應了,有時只是沒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讓我覺得很“尷尬”。對於小孩子們這樣的迴應,我開始反思,是他們不在乎老師的稱讚,還是對老師的稱讚“麻木”了?在和小孩子們的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小孩子們對於老師的稱讚、表揚還是很在意,只是老師不恰當的“稱讚”會讓小孩子產生懷疑,比如在搭積木的時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揚小孩子們搭得好,而沒有指出好在哪裏,小孩子們對於這樣的稱讚,會產生懷疑“老師是在誇我嗎?我搭的真好嗎?沒有具體指向性的稱讚會讓他們“疲憊”。因此,我會練習如何有指向性的稱讚小孩子,我會在平時的活動中靜靜的觀察他們的表現,然後去想一想該如何去稱讚她,在下一次的活動中能夠有效的對幼兒進行稱讚。

讚賞是完美的,是小孩子們喜愛的,並且用心想要得到的,但我也糾結過,徘徊過:稱讚是又次數限制的麼?要有怎樣的度呢?

有一次,我們一個小孩子的奶奶來對我説;“老師,這天下午你能給我們家淇淇發一個小貼畫嗎?我們家淇淇已經唸了好幾天了。”淇淇是一個很乖巧的女小孩子,各方面表現都很好,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愛她。她經常得到老師的稱讚或是小貼畫,但在經歷了一件事情以後,我開始思考要不好高頻率的稱讚她。一天早晨來的時候,小孩子們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和小朋友撞在了一齊,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沒有出現破了青了的狀況,看着淇淇有點怕怕的眼神,我只説了句,“慢點哦”。中午吃飯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濕濕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請她回來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對於這樣的狀況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時在幼兒園老師全是正面的稱讚,她不能理解老師指出的不恰當的地方,是不是要進行挫折教育呢?於是在稱讚幼兒的時候,我“故意”忽視了她。每當看到她渴望得到老師稱讚的眼神的時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糾結,她的確做的很好,我要繼續忽視她麼嗎?在一次次的糾結中,我發現自己錯了。正如大人們願意得到別人的稱讚一樣,我們渴望別人稱讚我們新買的裙子漂亮、新剪的頭髮好看一樣,小孩子們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讚,尤其是老師。每一個小孩子都就應被稱讚,他們每一點進步、每一

點好都期望老師看見,而老師的稱讚正是老師對他們的“反饋”。對於淇淇的這種狀況是我做的不夠好,由於淇淇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因此平時她有一點點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都會假裝沒看見,正是老師這樣的行為才讓淇淇“哭”了。因此,對於幼兒不恰當的行為也應當及時給與回饋,不能應為她是乖乖女,就“放縱"她,這樣對於別的幼兒不公平,對於她也不公平。老師的稱讚或是指出幼兒不恰當的地方,都只是針對幼兒當下的行為,而不是針對幼兒本身。

看到小孩子們一點點的進步後,我開始了了一個計劃:每一天一稱讚。一個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稱讚或許能讓小孩子興奮一天或是好一陣子,我們不就應吝嗇我們的稱讚,小孩子們每一天用他們甜美的微笑來温暖我的心靈,我也就應用我的眼睛去發現他們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稱讚他們,為他們的每一天都帶來一絲甜蜜。每一天對每一個幼兒進行稱讚可能對於一個新老師有一點困難,但我想發奮的一點一點的做好,也許從此刻開始,我一天只能關注到10個幼兒,慢慢的,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仔細的發現幼兒的每一點細變化。站在小孩子們的角度,恰當的有針對性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小孩子們是能夠感受到老師發自內心的稱讚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1

最近整理櫃子,翻閲幾年前的日記本,看到最近記錄的一則教育故事,感覺很好。

秀哲是個比較懂事,並且很聰明的孩子,但也有調皮不聽話的時候。這天離園前,他故意用外套去揮打別人來取樂,我二話沒説就收了他的衣服。

他爺爺來接他了。只見他一聲不響地從我面前走過,徑直到走廊上,看他沒有絲毫認錯的意思,我故意不把衣服還給他,看他回家如何交代。

秀哲爺爺知道了這件事,想讓我把衣服還給他,我就跟他説:“這天衣服不還他了,誰讓他做錯事了。”沒想到這句話惹得秀哲一屁股坐在地上,臉漲得通紅,“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好一個瀨脾氣的孩子。我就過去拉他起來,一邊拉他起來一邊告訴他:“我這天這樣做是讓你記住以後不能用衣服去打別人,懂嗎?”看他乖乖地點頭了,我才把衣服蓋給他。

從日記中看到,自己三年前的`教育經驗還很不足,教育理念也很幼稚。但是此刻也在不斷的學習。當我看到孩子用外套揮打別人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生氣,處理的原則是決不容許、好好管教。其實這是典型的教師權威的表現,你不乖,我就沒收你的衣服,讓你急,讓你哭,讓你尷尬。但是如果是這天,我絕不會這麼做,我會先了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然後因勢利導,透過引導他體驗,而不是説教的方式,讓他明白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這天是我已經認識到,教師就應和風細雨般地去絲潤孩子的心田,而不是暴風雨般地去打擊孩子的自尊,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反思,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2

這學期讀完了朱校長贈給我們的有一本書《不做教書匠》,當時我剛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疑惑:“一名教師,不做教書匠,那做什麼呢?”但當我認真去細讀的時候,我覺得收穫頗多!

對於才工作一年多的我,對於教師這份工作的理解還是膚淺,覺得教師這個職業沒多大前途,感覺人們對教師不重視等等。讀完這本書以後,我重新思考了這些問題,所以把這個感想也寫出來,好讓我時刻牢記着當初選擇教師這份工作是一個無悔的決定,我要做一名有責任有愛心的教師,積極探索未知,永不放棄學習,這將是我一生的追求!在《不做教書匠》這本書中,管建剛老師提出了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奮鬥感、專業感、親和感、智慧感的老師。這為我們剛到教師崗位的教師提供了方向和目標,為我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教師提供了一種參考。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卻可以使自己高尚,生活可以沒有燦爛,但不能失去執着。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時間在自己手中,我們要向成功奔去。

老師從小都教過我們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讀書我們要學的是珍貴的精神,要學的是一種執學的精神。在《不做教書匠》中,我們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樣熠熠發光的思想做教師,我們不期盼從書中可以搜尋到黃金,但是我們要追求一種精神,讓我們能夠不斷成長,思想能夠昇華,也能夠更好地教導學生們。如今的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地發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才能讓教育教學煥發出

生命的活力。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的.小故事,這些故事中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我覺得應該借鑑一些故事或者去找到一些適合的時候讓學生能夠明白一些道理,小故事,大道理,教育到學生,同時也告誡着自己。同時我們也要充實自己的閲讀,只有給自己不斷充電,積極掌握各個方面知識才能在工作中得心應手。比如書中的這個故事: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裏行走,並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隻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説“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於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就如管老師説的: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了教育就意味着告別了富貴立身,那麼就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緊握自己手中的麥穗”,明白自己是幹什麼,這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方向感。”

作為去年才踏上工作崗位的我,我覺得管老師的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為此,我要做到: 1、多閲讀,與書籍為友。2、勤練筆,與思考對話。3、多思考,與思考為伴。

我現在印象最深是書中所説z;“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把握未來。”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那麼我們都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從而獲得一個充滿自信,永遠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

用激情和思考點燃生命,放飛夢想的地方。每個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激情,來點燃學生的靈魂跟生命。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3

《幼兒教育觀新論》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虞教授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數據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本書從兒童觀、教育觀、活動觀、課程觀、環境觀、生活觀、遊戲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十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論述與講解。主要闡述了幼兒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和這些問題在現代的新發展,對於教師重新認識幼兒教育基本問題,改變教育的觀念的方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有着很大的幫助。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教師與幼兒遊戲有着直接的關係,在幼兒遊戲中扮演着許多角色,從時間的規劃,到環境的創設,到行為的觀察、活動的指導,無不體現了教師的支持與參與。

讀了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七章“遊戲觀”,不僅個別小案例是我們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還提供了遊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我仔細閲讀着每一字每一句,從中獲得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信息和經驗。

書中的第七章第三節“幼兒園遊戲情境創設與觀察指導”的闡述內容令我感觸頗深。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觀察者、記錄者,更重要的還應該是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引導者。

該章節中重點講解了對幼兒遊戲的觀察與指導,出了三種最常見的觀察記錄遊戲的方法:整體掃描法、定點觀察法、個人追蹤法,通過各類記錄表和觀察實例,對幼兒遊戲中教師的參與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指導。作者用了一些發生在幼兒園的真實的師幼互動案例,描述性的記錄了孩子的幾多歡樂、幾多愁!走進教師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場域,走進了他們進行行為往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微小空間。在這些案例中孩子們具有獨特的內在尺度、動機、意願、需要與衝動,以及老師是如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知道他們的思想,把握好與幼兒互動的節奏,運用恰當的方法介入、指導等等。作者以關注者的身份對師幼互動行為發表種種先見,以白描的手法展現師幼互動行為的現實所在。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幼兒園遊戲中也摸索出了五種促進師生互動的方法:擬人法、情景再現法、拋磚引玉法、媒體輔助法、問題設疑法。

如:巧用“擬人法”,遊戲時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賦予小木偶、玩具小動物等以人的口吻,引出交流話題的一種方法。運用擬人化的教育,將抽象的道理説得簡單,通俗易懂,複雜的説教變得形象,易於幼兒接受和認可,其效果遠比單純的説教效果要好的多。此方法特別適合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可以在短時間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激起幼兒與“小動物”一起説説、做做的願望,師生間的互動自然產生了。

再如利用“情景再現法”,這是一種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生動具體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參與遊戲分享討論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我覺得情景再現的方法還是比較適合的。情景再現法的使用是讓幼兒在一種直觀、積極、愉快的情緒下參與分享討論,有情感的參與,幼兒自然會投入這樣的情境中,與教師的互動討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幾種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自主性遊戲,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結合使用。

以上是我在粗淺的翻閲這本書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還將再細讀書中的許多案例,感知它深刻的涵義,體會身臨現場與孩子發生的一切……相信通過我進一步細緻地觀察、全面的瞭解,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定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工作之餘,捧讀一本自己所喜愛的書是一種最美好、最温馨的休息方式。並非因為緣自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才讀書,只為從中尋求一份心靈的寧靜,感受書中作者所抒發的情懷。

自從園裏開展了“五個一”讀書活動以來全園上下掀起了讀書熱,大到名著、小到詩歌,每讀一本書,都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營養,豐富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在唐詩宋詞中可感受那純正的古風古韻,體味作者那種懷才不遇,志向高潔的清高,看一本世界名著,時常也被作者那近乎完美無暇的塑造方式所感歎。

《幼兒教育》這一雜誌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從“研究與探索”中學習到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從“經驗薈萃”中吸收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從“保育與健康”中體會如何使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靈。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更是一種提高自我的途徑,也許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書中藴涵着多麼強大豐富的營養,滋補着你的精神世界,讓你的知識層次漸漸增高,總之,我會診視我讀的每一本書。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4

近期,我認真研讀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它從一種專業的角度剖析了作為一位幼兒園教師應該具有的一種標準,非常全面、非常專業。讓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從而明白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作為一位有着二十幾年齡的幼兒園教師,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的專業理念。

作為一位專業的幼兒園教師,要真切地熱愛幼兒教育這份光榮的職業。既然當初選擇了這份陽光下神聖的職業,我們就要努力認真地去踐行自己最初的'選擇。幼兒園的孩子只有3-6歲,他們純潔、可愛、天真、活潑,他們小腦袋裏有着諸多的“為什麼”,他們的習慣各不相同,他們的能力高高低低,他們的發展有快有慢。當他們第一次踏入幼兒園的大門,他們會害怕、茫然、哭鬧、又對你似乎有一份依戀。因此,我們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耐心傾聽、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把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用我們的愛心、耐心和細心去呵護我們孩子、教育我們的孩子,把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我們孩子。

第二、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專業理念。

俗語説要給孩子“一杯水”,我們必須具備“一桶水”。一位幼兒園教師,要能科學地培養幼兒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學會博採眾長,多閲讀相關的教育雜誌、教育學、心理學,跳出幼教看幼教,這樣才能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和規範日常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真正擔當起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促進者。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此為鏡,不斷前行。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5

童年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完美的歲月,也許長大日後他不會記得童年發生的事情,哪怕僅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會記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長經歷都會影響他未來的認知、情感、思維方式。在現代一個高負荷的信息時代,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是孩子們所渴望的,是家長、社會應當給與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應當配合的。

讀了虞老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並結合工作這幾個月以來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關於幼兒園的表演區

一位學者説過,幼兒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練。對於這句話我並不贊同,但是我認為幼兒需要透過表演來感受、認知、明白這個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會以及其中的各種行為規範和準則。因此,幼兒園有為幼兒創設表演的機會和條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兒園比較注重幼兒的表演,在此過程中,我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動中?小班幼兒年齡尚小,語言、動作、表情等發展尚屬於初始階段,我認為該階段幼兒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夠分為兩大類:一是根據教師帶給的素材進行表演。教師能夠透過準備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劇本,讓幼兒去感受,從而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在這類表演中,主角的選取應當尊重幼兒的自主選取,並且隨着活動的進程能夠進行轉換、改變。一個劇本是否好,就應觀察幼兒的表現。如:我們班有一個劇本大約一個月沒有進行表演了,一個幼兒問我,“老師,我們怎樣不表演XXX啦?好久沒有表演了。”我問:“你還想表演那個嗎?”幼兒很用勁的點頭,説,“恩!”因此,我覺得,一個經典的劇本就應讓大多的幼兒想要去表演。

二、關於課程設計

書中提到“在觀察和了解幼兒的基礎上,設計貼合班級和幼兒園實際的課程,就應是未來課程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課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認為課程設計的關鍵是關注幼兒的反饋。一個好的課程設計的基本範疇就應是幼兒喜愛的、樂於參與的課程。然而,對於課程設計中,有效反饋和無效反饋是教師應當去思考的。作為一名新教師,在這個環節中仍有許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關於幼兒教師知識

虞老師覺得,幼兒園教師知識具有廣博性,但並不是淺顯的。幼兒園課程所涉及的領域很多,音樂、美術、體育、語言、數學、自然、科技、社會、健康等方面的資料都是幼兒老師的必備知識,但這並不意味着幼兒教師的知識就是淺顯的。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説,務必對這些資料進行深究,才能夠將深奧的知識簡單化、複雜的語言明瞭化。我剛入園的時候,在與幼兒交流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卡殼”的現象,和幼兒説着説着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怎樣的表達方式才能夠讓幼兒明白我的想法。這些看似“淺顯”的語言其實是需要老師去思考、錘鍊的。

學前課程的主體是幼兒,關注幼兒才是學前課程的重中之重。學前課程應以遊戲化的方式融入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其中感受快樂。但並不是説就放任幼兒,任何的活動都就應有相應的常規需要幼兒去遵守,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夠更好的參與活動。並且,幼兒園的所有活動都需要家長、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夠給幼兒一個幸福的童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n599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