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飲食男女》觀後感

《飲食男女》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飲食男女》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飲食男女》觀後感

電閃雷鳴的週六午後,靜靜地欣賞一部經典老片,不可不謂之是一種享受。早就聽聞李安的成名作之一《飲食男女》,終於可以在這個無所事事的週六下午欣賞。片子細膩動人,入情至深。

鏡頭定格在海報上的這一個瞬間,讓人意猶未盡。這一刻,一直心有間隙的老父親(老朱)和二女兒(家倩)終於找到了通往彼此心靈的橋樑。曾經的一代名廚老朱退休後逐漸喪失了味覺,終於在最後嚐出了家倩熬的湯的滋味;在愛情裏兜兜轉轉的家倩到最後開始一個人快樂而自在地生活。老朱要賣的老房子終究被家倩留下了,父親和新結婚的妻子一起搬出去了,孤單了十幾年的大姐也快樂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小妹也離開閨房當上了媽媽,只有家倩一個人留在了老房子裏,和當年的父親一樣在廚房裏忙忙碌碌,準備着家裏多年未曾改變的星期天晚餐,等待着一家的團聚。這彷彿是一代一代的延續,人老了,人走了,廚房裏的煙火卻不曾熄滅,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還在不緊不慢地流轉着。這個細水長流的故事彷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導演卻在這裏結束了故事的敍述,只留那餘音裊裊繞樑三日。

人生如戲也如夢,誰也想不到貌似垂垂老矣的老朱卻勇敢地迎娶了和她女兒差不多年紀的年輕寡婦錦榮,過上了幸福而滿足的日子,彷彿重獲新生;誰也想不到三姐妹中最小的家寧卻第一個走出了閨房;誰也想不到一直活在謊言裏的大姐家珍勇敢地面對降臨的愛情,跟隨着小妹的腳步離開了老房子;更想不到的是最早吵吵嚷嚷着要搬出去住的家倩最後一個人守在了老房子裏。一家四口的人生在一次次的星期天晚餐中畫出了屬於迥異的起伏線。

很喜歡星期天晚餐的情節,不斷地穿插在影片中,一次次地把故事情節打開。雖然這樣的穿插用意很明顯,但是也扣足了飲食男女這個題。在傳統的中國文化裏,民以食為天自古有之。而家這個概念在中國人的血液裏也是深入骨髓的。家和美食疊加在一起,便是老朱每個星期天晚上都固執地要堅持的家庭聚餐。而每次家庭聚餐上的宣佈都把故事情節往深推進了一步。家倩要搬出去住了,家寧未婚先孕了,家珍閃電結婚了,老朱要黃昏戀了。不變的宴席,流水的生活,充滿了不可思議,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影片拍得很有生活氣息,不僅是因為這一桌桌美食,更是因為那些源自於生活的細節。片子裏的一家四口,每個人都是一種生活的典型。老朱退休賦閒在家的百無聊賴,人過中年的各種力不從心,至交的猝然離世,黃昏戀的猶疑,這是那些曾經叱吒職場到了晚年的老人們生活的折射。大姐家珍因為一場痛苦的單相思而關上了自己的心門,卻還是被小妹的經歷驚醒了,開始走出自己刻板的`生活,打開了心門,也迎來了屬於自己閃閃發亮的愛情。二姐家倩很現代很時髦,在愛情裏來去自如,獨立而強勢,本以為她是最早離開這座老房子的人,卻未料到最後是她留在了老房子裏一個人過充實而美好的日子。小妹家寧看似文靜,卻是她在三姐妹中第一個勇敢去追逐自己的愛,朝幸福的方向飛去。三姐妹的愛情,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影子,為愛執着又為愛瘋狂,看似灑脱實則沉重的愛情,單純美好無所畏懼的愛情,不就是我們周遭生活裏愛情的模樣嗎?

最值得人回味的還是影片背後的那個“家”的觀念。家在中國文化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國的節日很多,大抵都是圍繞着家展開的,中秋要閤家團圓吃月餅,重陽要親朋好友一起登高望遠,除夕夜的那一頓年夜飯是一個都不能少,元宵節的湯圓煮出的是團團圓圓。如今,一家人坐下來歡歡樂樂吃頓團圓飯都是不易的事了。片中的星期天晚餐才會格外令人豔羨。從一開始家倩想搬出去住到最後一家四口變成了一個有着十幾口人的大家庭,始終不變的是維繫着家人之間的那一份親情。家珍和家倩洗碗爭吵的情節讓人印象深刻。母親走後,大姐就自覺擔當起了照顧妹妹的職責,卻在無形之中建立起了權威感,兩個姐妹也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一幕很讓人心痛。但是那次爭吵過後彼此吐露心跡,才發現誤會了那麼多年,心裏的圍牆在瞬間倒塌。家珍從家裏搬出去的時候,姐妹倆親密的對話和之前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時候溝通真的比什麼都重要。還有一個爭吵的情節是老朱的老同事温叔叔過世後,酒店經理。

片子的另一大亮點就是美食。細緻的刀工,精心搭配的菜,色香味俱全的佳餚,無不刺激着觀影者的味蕾。酸甜苦辣鹹,人生百味不過源自於此。陰陽調和才能煮出一道好菜,熟能生巧才能造就名廚,慢工出細活,真心出珍品。中國美食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言,美食的背後是對家人濃濃的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4m0d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