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1

“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有一個“禾下乘涼夢”,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中國人順應自然,發現自然,於自然中尋找天人合一之道,袁隆平秉承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大膽創新,累計增產糧食4000多億公斤。

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神農氏製造耒耜(lěi sì),傳授五穀種植之術時,一定想不到,他的子孫們在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依靠農耕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文明古國。在這個國度裏,人們每天都在遵循先祖的教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至今日,終於實現了“五穀熟而民人育”的太平盛世。

《典籍裏的中國·天工開物》,正是從年輕的袁隆平在田野間找到一株優良的種稻開始的。在稻香飄逸的原野上,袁隆平與他的前輩宋應星跨時空相遇。這一瞬間的相逢,不是偶然的,它是歷史延續的必然。這是中國人給予土地裏的聖賢們的最高禮讚,書寫了一部關於糧食的偉大篇章。

“讀書人心懷天下,讀書與功名無關!”這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崇高的價值觀。袁隆平做到了,三百年前的宋應星也做到了。

一部《天工開物》,凝結了《尚書》和《易經》的哲學思想,在人與自然的實踐中,遵自然天工,循人力開物。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圖。

書名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繫辭》“開物成務”,“蓋人巧造成異物也”。

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煅》、《燔石》(煤石燒製)、《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麴櫱》(酒麴)和《珠玉》。

《典籍裏的中國·天工開物》,依舊以著名主持人撒貝寧為歷史見證人,走進老年宋應星在鄉間教書授藝的私塾,撒貝寧拿出現代電子設備上的《天工開物》展示給宋應星看,並告訴他,這本書在三百年後依然被中國人所尊崇,此時學童們一起誦讀書中經典片段:“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一幕鏡頭預示着,中華文明的種子將永遠撒播在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心中。

撒貝寧尊稱宋應星為“奉新明儒,田間老人。”這讓我不由得想起袁隆平的形象,他們是如此的相似。他們像土地一樣平凡,也像土地一樣的偉大。宋應星和袁隆平們是神農氏的化身,是中華之福。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2

大年八年級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閲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裏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打開愛奇藝app搜索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説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着書。這樣的解説很明朗的説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裏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寧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麼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

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幹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複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通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閒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裏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於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着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着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3

20xx年2月12日,央視一檔全新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開播了,開篇第一期講述的便是“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裏的故事,識讀《尚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節目設置了三個大舞台與甬道相連、採用多空間沉浸式戲劇,穿越古今,當代讀書人與古代華夏先賢對話的方式,講述典籍裏的故事,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這是一種“全新的創作理念,帶給觀眾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尚書》在整理、流傳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如果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後來看到的《尚書》,他就是伏生,“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

在秦朝末年,兵亂大起,項羽火燒咸陽,國藏的《書》化為灰燼。為逃兵火,伏生與妻兒帶上一車《書》回山東老家,卻遭遇兵劫,兒子護《書》,被亂兵殺死。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兒也幾乎凍死,要燒書簡取暖的時候,妻子卻阻止了,最終在他懷中病亡。待天下初定,伏生回家破壁取《書》,發現書簡已朽毀,完整篇目僅餘28篇。伏生咆嚎大哭起來:“我一生護《書》,未曾想《書》卻因我殘缺大半,我愧對先人,愧對我死去的妻兒。”

伏生對《書》那份崇敬之情,那份傳承的期盼,全家人都捨命護《書》,這最是感人的情節,看着戲劇,眼淚忍不住就湧出來了。跟着節目走進《尚書》,感受到中國有着遠古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

伏生跟當代讀書人講《尚書》中的《禹貢》篇目,大禹除了治水,還有更偉大的功績是定九州,為華夏劃分土地疆界,他順着山勢行走,砍削樹木作為路標,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大禹13年來歷經磨難,“禹跡”踏遍華夏,“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

一篇《禹貢》又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撒貝爾:“中華兒女能不敬愛大禹嗎?”全場觀眾都激動地跟着吶喊:不能,不能,不能。

晚年的伏生在山東老家一帶傳授《書》,後來漢文帝知道了,他想要伏生到朝廷講《書》,但那時候伏生已經九十多歲,經不起舟車勞頓,漢文帝便派太常使掌故晁錯到伏生家學習,聆聽教誨。

伏生同晃錯講書完畢,充滿了期翼,語重心長地説:“今日借君之口,將《書》帶回都城,望上古先賢之美德,傳於天下,民本德政,福澤後人。”

伏生對《書》那份傳承的期盼,深深地感染着中華兒女。

《典籍裏的中國》以演繹為主、解讀為輔的戲劇,用“歷史空間”和“現實空間”,多舞台展現形式,每個場景的精湛演繹讓我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住了,被震撼住了,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後來,我又帶領孩子一起看《典籍裏的中國》,一起學習、傳承我們的中國文華。每一遍都讓我感覺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淚下。

節目中還有很多感人的,值得我們一看再看,認真學習與傳承。感謝祖國,感謝央視,我要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4

面對氾濫不絕的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對紂王慘無人道的暴政統治,武王攏民心,順天意,英勇作戰。這些家喻户曉的歷史事蹟,在《尚書》中有詳細記載。如今,我們捧起《尚書》,瞭解其背後的故事,是文明力量的代代傳遞,更是中華精神的深入學習。讀《尚書》,瞭解中華文明,瞭解任何一份文化的傳承都來自於世代堅守,來之不易。

典籍經典的流傳,源於它本身不朽的價值,無法複製的成就,以及難以超越的貢獻。讀史書讓我們明白我們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去向何方;讀《尚書》,也讓我們“知先賢治國之本,知朝代興衰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的個體由一個個小的個體組成,而本國的民眾則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影子。《尚書》中的思想,與我們當今治國理政之路有許多相似之處,不論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還是“敦睦九族,協和萬邦”的民族團結,甚至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的節儉節約,都能為我們當今國家建設所學習。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當我們於一輪皓月下品讀典籍之雅韻,於一輪青影中品味典籍之內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價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經典的流傳,依賴於從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視與守護。孔子刪述六經,親自親自整理編纂《尚書》內容以便後世解讀學習;伏生一生獻於《尚書》,年逾九旬仍傳《書》授學;孔子後人孔安國視《尚書》如命,用盡其力促使《尚書》的傳播。幾千年的歲月,幾千載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災難突降,多少次的戰火滿天,穿越幾輪年歲,攻克多少困難,多少人為此堅守付出,《尚書》這部典籍不減此前風韻,還能款款立於我們眼前。不論是精選《書》中精髓的孔子,還是捨命護《尚書》的伏生全家;不論是宣揚《尚書》價值使其廣泛流傳的孔安國,還是當今仍在研究《尚書》的史學專家們,他們懂瑰寶,敬文化,珍文明,他們視傳承全人類的經典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華文化國庫的一隅天空。

典籍經典的流傳,更在於當今人們的學習與肯定。《典籍裏的中國》中,當伏生看到,《尚書》在如今明亮的圖書館中展覽,聽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澈的聲音熟練的誦讀“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一定是震驚、感動又無比欣慰的。如今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典籍於生活中展示自身的智慧與價值;如今高科技的產品,讓典籍不在一書難求,《尚書》也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篳路藍縷,代代傳承。我們學習文化元典,典籍經典,內化於心,實踐於行,繼續對此的傳承與學習,繼續構築輝煌的華夏文明。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尚書·牧誓》中這樣描述武王伐紂前的立誓場面。新時代的我們,也應立下傳承文化經典,傳遞文明薪火的誓言。畢竟,有典籍才有中國;畢竟,典籍經典輩輩讀,文明薪火才能代代傳。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5

在親戚家拜年時看到《典籍裏的中國》的預告,覺得央視出品的質量應該不錯,看完覺得不只是沒讓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過程中有幾次看的我淚流滿面。

節目通過古今讀書人對話的形式講述,通過戲劇的形式再現歷史。

節目演繹了多個場景,老戲骨們演技炸裂,羣演也各個演技在線,加之舞台效果多種加持後,給人極強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書》中經典部分的誦讀,看得我熱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強烈的華夏兒女自豪感。

是什麼讓華夏文明的精粹綿延不絕?

我們從何而生,為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

每一部華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傳的過程給了我們答案。

整個節目中,最打動我的還是伏生跟晁錯講述自己和家人護書的部分。

秦焚書以後《書》僅剩國藏和伏生家藏兩部,後又遭遇項羽火燒咸陽,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歷史大潮中,任何一個個體都顯得微不足道,無比渺小。

可是伏生卻視《書》如命,憑一己之力用生命護《書》。為逃兵荒伏生帶着家藏的《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途中他的兒子為護《書》死於兵劫,妻子為護《書》病故。

老戲骨倪大紅飾演的伏生在回憶這段坎坷時欲哭無淚的陳述,將伏生以命護《書》之艱難刻畫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淚流滿面。

雖後世發現了《書》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對他來説,華夏文明的傳承的重擔壓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詮釋了“薪火相傳”。

是什麼給了他們如此決絕的力量?一定是《書》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書》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後人評價:“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其義。”

所以,與其説是伏生和家人以極強的願力以命護書,這又何嘗不是華夏文明在一個微小個體身上所展現出的驚人生命力?

能夠綿延五千年曆程,這是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真理。

時間所限,節目不可能把《尚書》所有的內容全部展示出來。

但這已經足夠。她讓更多人認識了《尚書》,瞭解《尚書》對華夏兒女意味着什麼,引導更多人去關注《尚書》,學習《尚書》所藴藏的華夏智慧。

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雖然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們還遠未超越古人。

歷代後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過是為古聖先賢智慧做的註腳。

希望可以藉由這一個欄目開始,自己能夠對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個基本認知,學習構建起自己的華夏文明知識體系,不斷學習體悟古聖先賢的深邃思想和無窮智慧。

此刻,很多問題,已有答案。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

歷史長河未息,時間長流不止,中華文明伊始的文化寶藏卻仍薪火相傳,絃歌不輟。《典籍裏的中國》這檔節目就由中國古代典籍入手,以跨時空對話的舞台劇形式,帶領我們跨越上千年曆史,溯源華夏文明,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內核,體會其中綿續至今的文化精粹。

第一期講述的是有“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之稱的《尚書》。《尚書》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被後世代代傳誦,離不開一個人——伏生。

從小讀《書》的他深知其中好處,秦起焚書之火,伏生家藏一本《書》。不久戰亂,他攜妻子帶着滿滿一車書簡逃難。路遇兵劫,愛子捨命護書被亂兵殺死;天寒地凍,妻子嚎哭哀求,寧願受凍也不願燒《書》取暖。幾經輾轉,來到家鄉的伏生不得已將負載着妻兒性命的《尚書》藏於古宅壁中。顛沛二十年,再尋書時卻已殘缺大半,只剩二十八篇。耄耋之年的伏生又開始講學傳授,被晁錯記錄下來,才逐漸成為現在的《尚書》。

為什麼《尚書》值得伏生一輩子守護?為什麼典籍值得我們傳承?從《尚書》中,我們看到周武王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豪情壯志;也能體味民意即天意,順民心者得天下這條顛撲不破的歷史鐵律;我們汲取“滿招損,謙受益”的'修身之道;也能收穫“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樣永不隨時間流逝褪色的治國之理。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感受到的“大禹定九州”的華夏兒女的自豪與驕傲,是我們能從中找到的連接着每一個人的文化紐帶,牽動着每一顆心的民族認同。就如錢宗武所説,“讀《書》,知先賢之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又如蒙曼老師所言:“什麼是中國?中國不僅是孔子、伏生,還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敦睦九族,協和萬邦。”

“典”即規範、典範,傳承這種規範才能照亮未來。餘秋雨曾説過,一個民族的終極目的。不是軍事的國家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典籍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是現代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文化基礎。它指導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激發藴藏在骨子裏的文化血脈。文化溯源。我們只從何而來;典籍研讀,我們知未而來;投注當下,我們知去向何方。

古典是晦澀難懂的,文化是深沉深刻的。但我們必須要挑起承載中華文明的這根大梁,像伏生一般傳其書、明其義。除此之外,還要守正創新,守護文化遺產不僅需要情懷,更需要看穿歷史的智慧和創新求變的勇氣,讓典籍的內核以現代的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進而傳承。這也許就是《典籍裏的中國》之意義所在。

讓我們懷揣着對先賢聖人的崇敬,對華夏文明的熱愛,踐行君子之道,攜一縷古典芬芳駕文化之舟駛向未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7

大年八年級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閲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裏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打開愛奇藝app搜素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説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着書。這樣的解説很明朗的説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資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禺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裏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黃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寧所答:自古是一體。

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錫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資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麼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幹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複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通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閒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裏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於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着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着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

《典轄裏的中國·尚書》在牛年大年七年級的晚上八點在中央電視台一台出,這一弘揚中華文化的重磅節目,可以説是近年來少見的好節目,一開始就被節目新順的形式,豐富的內涵深深的吸引住了!節冒採用戲劇、影視、訪談相潔合的方式,既有演員生動形象的表演,又有專家嚴謹專業、深入淺出的解讀,真正做到了“讓典籍裏的文字活起來”,使得深庭難懂的中國第一部更書《尚書》的中華文化的精隨得以精準地闡釋,使觀眾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尚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綜合性史書,古稱《書》,也是儒家經典的五經之一。歷來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也可以説是有文字記靚以來的中華文化體系的源頭。它分為《濱書》、《夏書》、《商書》、《周書》,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西晉永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敢失了,東置初,豫童內史梅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筒,該以伏生向晁措傳接《尚書》的歷史故事為主線,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兩幹多年,與西漢的伏生交談,形象傳神地闡釋了《尚書》的文化內酒。

例如,《禹貢》筒記載了大要治水,吸取父親堵塞治水失敗的救訓,採用疏導治水的方法欺得成功的故事,“屬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賈。夏敷土,超山刊木,美高山大川”,面面演繹惟妙惟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大屬治水的場景,解釋了華夏九州從何而來,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無所畏懼,堅強不屈,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華夏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歷經六千年而不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這種精神卻是隻有不到三百年的“美麗賤”“日已潛”帝國所不能理解的,在當今強大的中國面前,仍然用燃艦來中國家門口炫耀,企圖來展憬嚇唬中國人民,岜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子其誓。”周武王收野誓師,以五萬精兵一條心面對般時王七十萬七十萬條心的流散大軍,一舉勝之,深刻地證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賽助”的真理,今日中國能夠經過改革開放繁榮量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國力強盛,讓那些西方列強忌憚,讓“美麗賤”帝國極力退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結果嗎?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是頓撲不破的真理。

電視畫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敍説了徐生一家為保護《尚書》捨生忘死,失去親人的艱難經歷,他這種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重淚,肅然起敬,後人管這樣評價他的功績:“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具意,“歷代學者稱具為“尚書再造”。

一部好的電視片,就應當有這種正能量,讓中華文化的精隨植入現代年輕人的心靈,這才是現代傳爆的應有之意,在這一點上,中央電視台的這部電視鉅作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試和示範,希量後面的內容越來越精彩。

標籤: 觀後感 典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em3y2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