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讀古詩有感

讀古詩有感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説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古詩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古詩有感

讀古詩有感1

我相信任何一箇中國人,即便讀過再少的書,擁有再少的文化,談起“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古詞佳句來,也會覺得如生活中的尋常話語,更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時最易湧上心頭的感慨。

就像一輪明月,映在中國人眼底的會是生命的陰晴圓缺,會是嫦娥的嫵媚相思,會是長久別離的深情遙望,但很難是一個只會反射陽光的黑暗球體;

再如那抹夕陽,映在中國人的心底,撩起了人生暮年的未解惆悵,渲染了邊疆戰事的壯懷慘烈,描繪了漁樵晚歸的靜謐温馨,但絕不會是地球自轉的日日交替;還有那春夏秋冬,高山流水,花鳥魚蟲,一切的一切在中國人的世界裏從來多是豐富多情的,人心總與自然交融,總與萬物輝映。

現代生活的忙碌、嘈雜、無序快要將我們吞沒的時候,感謝于丹老師的《重温最美古詩詞》為我們適時奉上了一方清心靜氣的良藥,那些曾經在我們課本里沒被好好感悟的詩歌,那些每天出現在生活中卻被我們麻木忽略的美好事物,全被重新精心梳理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隨着于丹老師的循循善誘,欣賞着書中意境深遠的古代畫作,細細品味祖先穿越千百年的隨想或是感念,每個人的內心都像多了一雙温柔的手在撫平心頭的哀愁,每個人的耳畔亦似多了一個知己能體諒所有的心事。

我想這本書,除了能幫助孩子、學生們更生動地理解古代詩詞外,更有幫助的應該是我們這些成年人。心理學上説,人的生命在14歲之後,就進行了一半。因為14歲之前的`兒時記憶,佔去了大腦的大半,此後餘生,都是光陰似箭。我想,這不外乎人越長大,對生活中的意象越發熟悉,從而變得寡淡索然,沒有了那麼多的發現和驚喜,也沒有了能夠和值得被記憶的事、物。所以,我們急需古人的深思和細膩喚醒我們對生活景象的珍視,就像于丹老師在書的最後説的那樣:人的年歲越是增長,就越需要一種温暖,需要生命年華中的浪漫,讓我們在現實的糾葛之外找到一種掙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年華有限,但詩意無窮”,生活的黯淡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心靈不再有發現美麗和驚喜的能力,我們期待生活能夠永遠熠熠生光,其實古人眼中的那些美好,正透過亙古不變的月光鋪灑在我們心頭,不信,就請你捧起這書,定會真切觸摸到生活中那滿滿的詩意。

讀古詩有感2

歷史的光影旋轉散射,許多驚豔的光,轉瞬即逝,不留痕跡。而唐詩宋詞卻是那温和不變的橘紅色的燈光,我坐在燈下,與詩人們在心靈最深處相逢,而後開始學着詩意的生活。

我跟隨橘色的燈光,溯回到盛唐,那個詩情洋溢的時代,頓悟自己原來和盛唐人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兩樣。小時候,我們也揹着“牀前明月光”,卻不知何為思鄉,稚嫩的聲音起起落落,澄澈明朗,如撒了一地的月光。長大後,自己情竇初開,回想起“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那種隱祕的情愫,通過詩中的意象,得以釋放和寄託;參加工作後,會有更多憂愁與感傷,誰不會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吟着詩句,彷彿望見寬闊的江面,自己的愁緒也沿着滾滾江水,慢慢沖淡。當終將老去的時候,我們也會吟着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輕歎一聲回眸一笑,想起自己一生的美好。品着人們的詩句,也才最終明白,詩是每個人心靈的寄託,其實我們身邊處處有詩意,只是我們不懂如何詩意的生活。

我想,這也是于丹最想告訴我們的吧,生活中不乏詩意,只是紅塵喧囂,人們總是被時間的洪流裹挾着奔跑,漸漸忘了生活的初衷,遺失了靈魂,在國人幸福感越來越低是,詩意與恬然應該被拾起,做我們精神上的富翁。

或許我們知道的詩句不多,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看見斜陽晚鐘的時候,我們看見田園林泉的時候,我們看見千古明月和旭日長虹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有所思考,有所感觸。無論是大悲大喜,還是大起大落,都要去吟首詩,伴着平平仄仄的`音調,伴着熟記於心的韻腳,也定會有一種況味。一首詩中所濃縮的恰是作者的感情,即詩能美好定人生也會美好,從某種意義上説,詩不再是一種寄託,而是你對生活的態度。

其實,每個國人身上都有詩意,伴着生命的成長,我們就越需要温暖和美好,來於外界的冷漠與殘酷對抗,我們就越需要一種激情,喚醒自己疲憊的心靈,我麼就越需要一種力量,引領我們掙脱世俗的牢籠,走向真正的成熟與強大。

我們需要的這一切就是詩意。

年化有限,詩意無窮,讓我們享受着詩意,詩意的生活,成就自己最美的人生。

讀古詩有感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古詩以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生動地描繪了清明節在他鄉的詩人心中的苦悶。當時,天陰沉沉的,詩人在急急地趕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劇了心中的苦悶。於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詢問何處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日記

讀完這首古詩,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着朦朦細雨,來來往往的掃墓人,他們或三五成羣,或形單影隻,前去為故亡的親人掃墓。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青山遠望,雨洗青草,風吹柳擺。好一個傷感的行旅,好一幅悽迷彷徨的圖畫。

詩人只用了“欲斷魂”寥寥三個字,便將掃墓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亡者哀悼的心境躍然紙上了。

“斷魂”,本是形人們悲痛欲絕的心境,意同痛斷肝腸。逝者已去,當時那種哭天搶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對親人的懷念卻是永遠難於割斷,一個“欲”字,又使掃墓人此時此刻懷念逝者的那種斷魂般的傷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灑上一杯酒,寄託哀思。環顧四周,唯見一片煙雨茫茫,不見人家與炊煙,何處沽得一壺酒?忽見一牧童騎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來。上前打聽,牧童遙指着遠方的杏花村。全詩至為此,凝固成一幅靜止的圖面,給人留下無限遐思……

杜牧這首古詩已成了清明掃墓的千古絕唱,短短二十八個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襯托着人們對遠逝親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處,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意境深遠,寂寞空曠。

讀古詩有感4

暑假裏,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拿回家後,我愛不釋手,讀得津津有味。

其中有一篇是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我非常的喜歡。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首詩寫的是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

古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對時事、對生活、對大好河山的一種深刻情感的抒發,體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

古詩韻律優美,詞句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喜歡讀古詩,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通過讀古詩,讓我瞭解到了許多人文地理知識,陶冶了情操……我以後將會更加喜歡讀古詩。

讀古詩有感5

飄飄灑灑,淅淅瀝瀝,醉人的小雨跳躍起靈動的舞蹈。我獨倚窗前,靜聽冷雨,記憶似乎開始變得縹渺,思緒最終定格在古詩中的雨上……雨天是最適合讀古詩的日子,尤其是讀古詩中的雨。

打開窗,清新的泥土芳香中夾着淅瀝的雨聲飄然而入。呵,此情此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説不出的愜意,説不出的怡人。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約,三分東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薄,一段納蘭的心緒,湊成十分的愜意再來傾聽自然的雨聲。

雨是有靈性的,在“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時節,雨飄飄灑灑地下了起來,似乎為逝者悲泣,替生者哀傷。她似乎還順從人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帶給人們無盡的欣喜。雨同樣是温柔的,不見“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不見“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麼?

我的思緒飄過窗外的細雨,飄過時光的隧道,飄到古時的每一個牽動詩人情懷的雨天。我看見王勃曾在滕王閣上痴看“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卷暮西山雨”的美麗;我看見蘇軾曾在望湖樓醉聽“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活潑;我還看見李攀龍曾在廣陽山道中靜賞“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峯來”的壯觀……

欣賞雨的詩情畫意,感悟雨的自古多嬌,品味雨的百年滄桑。古典的雨像飄飄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時空,芳菲着閲讀的心事。

而今,我喜歡一個人在夜裏傾聽古詩中的雨的聲音,和着自然的旋律,醉心於遠離塵世的優雅從容。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便多一分優雅從容。我寧願做一個與世無爭毫無心機優雅從容之人。

噢,雨天讀古詩,讀古詩中的雨,讀得清清爽爽,讀得恍恍惚惚,讀得輕輕鬆鬆,讀得沉沉重重,讀得歡歡欣欣,讀得悲悲慼慼,讀得分不清哪是現實中的雨,哪是古時的雨。

雨天讀古詩,讀古詩中的雨,把自己也讀成一首雨中的詩,飄逸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天街上,只聽見“淅淅瀝瀝,淅淅瀝瀝”……

讀古詩有感6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是一位少年才子,但是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王勃年未及冠就出仕為修撰,但是不久因寫了《檄英王雞文》觸怒了皇帝而被革職。后王勃遠走蜀中,得到機會補為虢州參軍,但是又在任期間犯了死罪,雖饒幸被赦免與一死,可是他的父親因此受到連累改任交趾令。王勃在前往探望父親的途中因溺水受到驚嚇,竟然在驚悸中死去,時年僅二十七歲。王勃才華橫溢,作品題材廣泛,詩風中帶着豪邁之氣昂揚的情感,更因在詩句中巧妙運用韻腳,開闢了唐代詩歌寫作的.先河,因此被稱為初唐四傑。《全唐詩》裏收有王勃的兩卷詩作。

這首詩寫出了王勃的感受。他認為四海一家親,真正的好朋友無論什麼時候都近如鄰居。這也是王勃在和朋友離別時所寫的,表達了他和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

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樣在和友人離別時所寫,但也表達和友人感情深厚的詩很多,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前我有很多好朋友,有了她們在我身邊,我就會非常的快樂。即使她們都陸續轉走了,可我總覺得她們還在我身邊,陪着我。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也是令人羨慕的。也許這就應證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話了吧!

通過這首詩,讓我明白了:友誼比路寬,比海深,比天高。

讀古詩有感7

古有鑿壁偷光、螢囊映雪,近則有宋濂求學之苦,就讓我們走進這篇藴意深刻的古文,開啟學習的另一扇成功之門。

《送東陽馬生序》是作者宋濂對前來拜訪的馬君則所寫的贈序。文中提到了宋濂自己的求學歷程。他自幼因家境貧寒而無書可讀,但這並不是他放棄他最大的愛好——讀書的理由。在嚴寒的`冬天,筆墨都已經結冰,他為抄向別人借的書一刻也沒有怠慢,並從未違約。直到成年,他對學説更加仰慕,不遠百里去求師,遇師叱咄未曾灰心,堅持不懈地詢問疑難。最後,求學之路的艱辛和同捨生的華麗衣飾也沒能動搖他對學習的熱愛。作者通過這段曲折的求學經歷來勉勵馬生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勤奮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令我觸動的當然不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在當時那個年代,窮人家的孩子註定沒有出息,可宋濂憑着似乎天生就具備的熱愛讀書的精神,和後天的勤奮與不畏艱辛,獲得了應有的成就,也成為一名“先達”。他所擁有的這些可貴的精神,是我們現在缺乏也是最應該學習的。我們生活在今天這個幸福的年代,書籍對於我們來説不是奢望,可我們有好好珍惜嗎?沒有磨難的生活反而造就了我們的慵懶,我們的學習勁兒是遠遠比不上宋濂的,除了學習他,還是否有些慚愧呢?學習還應有技巧,例如宋濂的多問才能多學,謙虛地向他人請教,與老師和睦相處,也是學習之路關鍵的一步。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讀古詩有感8

我愛讀古詩,因為它詩句優美高雅,富有哲理; 我愛讀古詩,因為它意境深邃,無處不閃耀着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愛讀古詩,因為它是中國燦爛文化中的一束嬌豔的`花,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麼美麗的詩句呀!每當我讀到這句感人肺腑的詩句時,就會想起小時候讀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讀,背古詩的情景。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背誦了越來越多的古詩,我開始學會去領悟古詩的意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讓我聯想到農民伯伯在強烈的陽光下辛勤耕耘,揮汗如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又激勵着我們要懂得珍惜時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我聯想到瀑布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落自九天。

從此,我和古詩成了不分不離的好朋友,因為我愛古詩,更愛讀古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古詩的魅力吧!

讀古詩有感9

開始拿到這本書時,滿心的喜悦。隨手翻閲,四下裏都透着智慧與靈氣。充斥着佛家的思考、覺悟。作者林清玄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在我經歷“挫折”的時候,捧起他的書時,頓時有了一種思考。接着是清心。對着面前的書,我只想用陳之藩先生的一句話來説:“我每讀此書時,並不落淚,而是想為自己洗個澡,我感覺自己污濁,因為我從來沒有過這樣澄明的見解和這樣廣闊的胸襟。”這同樣是何等的開闊,大仁大義之人。這本書對我或者我們來説很實用,我們現在是在橋上看風景的少年,會經歷挫折、風雨、失敗。走向另一段驕傲,是在樓上看風景,視野更加開闊,到老來,還會站在山上、雲上、天上,接着欣賞風景。這風景是不同的,那是因為我們愈來愈高,看的愈來愈遠,愈來愈遼闊。

在當我們還年輕,還是在橋上看風景時,有挫折,而我們所看見的風景告訴我們,生命需要更多的包容和智慧。我們的心要往更高的地方走。這些成敗不過爾爾。有人會追求境界。但境界卻是無邊無際的。我們要回歸自己的內心,我們內心在呼喚着什麼,我在想什麼,這樣在追求的`過程中,就能更歡喜自在些。這世界可以是美麗的、善良的,但它也可以是陰晦多變、暴躁的。沒有超人全盤掌控着所有。我們要靜下心來,靜觀其變。仍堅定的走自己的路。風雨來臨,請記住,告訴自己,這算得了什麼!

我們還要往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呢。縱然,從容百倍。這本書可能沒有小説情節的跌宕起伏,可能沒有詩歌的浪漫舒適。但睿智深沉,為讀者敞開胸懷,點燃心燈就是它獨有的美麗。我將它推薦給所有的人。無論你在哪,橋上,樓上,山上,雲上。

讀古詩有感10

古詩,包涵了古代詩人的智慧,包涵了古代詩人的感情。社會中的風氣,思念家鄉的哀傷,美麗景色的舒寫等,都可以成為古詩的內容,簡潔的語言,結合內心的思想,爆發出一種強烈的情感,這就成為一首詩。

陸游是我最尊敬的愛國詩人。一首《示兒》令我難忘,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知乃翁。這首詩是陸游臨終前給兒子的遺言,表達了詩人因為沒有收復失土,連去世也不安穩。第一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詩人説的是死去後本是萬事皆空的。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表達的是詩人悲哀有生之年沒有看見祖國統一。第三、四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各乃翁,寫出了作者的遺言,希望等到失土收復的那天,後人祭祖時別忘了告訴他。整首詩反映了一個愛國詩人強烈的愛國之心。陸游另一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同樣強烈反映出詩人盼望儘快收復大好河山,統一祖國的願望,流露出了對南宋統治者長期未能收復失地的悲憤的心情。

除了陸游,我還喜歡李白。他的詩又別苟一格。他寫的《古朗月行》,充滿着童趣。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這四句話寫出作者小時候的幼稚可愛,看見了月亮,好奇心十足,把它比作天宮裏的明鏡。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這兩句又寫出了作者小時候美好的猜想,月中的仙人是垂着雙腳的嗎?月中的`桂樹是長得圓圓的嗎?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描寫了作者年幼時的心情,真想問問小白兔,做完了藥給誰吃呢?這首詩把李白小時候寫得天真爛漫,充分表現了兒童的單純可愛。

陸游,我最敬佩的人,我最喜歡這種愛國詩,真沒有想到,幾個字就能使人感動。李白,偉大的詩人,富有激情,充滿着無窮的想像力。古詩詞只有中國有,可想而知,我們的古代人民的智慧有多高,詩——就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偉大瑰寶。

讀古詩有感11

今天,我讀了杜甫寫的《春夜喜雨》和孟浩然寫的《春曉》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春雨的,因為春節剛過去。但是,我讀好後發現這兩首古詩的意思不一樣,杜甫寫的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寫春雨下的好,滋潤了萬物,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正需要雨。它就下起來了。詩人用擬人手法稱讚春雨善解人意,似乎知道人們的心願一般。而孟浩然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寫花被春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情感。同樣是一場春雨,兩位詩人對它的`感受截然不同。

由此,我發現同樣一個事物對不同的人來説感受是不一樣的。正如:同樣一杯茶,我喝起來覺得很苦,而爸爸喝了卻覺得很好喝,我在看動畫片覺得好看,爸爸覺得不好看,再比如輪滑吧!我覺得一點兒也不難,對爸爸來説他覺得很難!所以,我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不要害怕,如果這樣的話,爸爸也可以把輪滑學會了!

讀古詩有感12

第六首詩《竹石》是清代詩人鄭燮寫的,詩的主要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讀後感然還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承受的的住,還會依然堅韌不拔,頑強的生存着。本詩作者借竹子表達詩人堅強、頑強、不畏艱險的`精神!

第七首七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的主要意思是: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出聽這個消息驚喜的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回過頭來看妻子,平日的憂愁不知道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的舉起書高興地幾乎要發狂,白日裏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鄉,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欣喜若狂、愛國的情感!

第八首詩《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所寫的,本詩的主要意思是:只有風雪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束一定規格降下更多人才。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願望。

第九首《浣溪沙》詞牌名,是宋代詩人蘇軾寫的,本首詞的意思是:山下蘭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間小路清淨無泥,傍晚細雨中布穀鳥陣陣啼,誰説人老不可再年輕?門前流水還能執着奔向西,不必煩惱歎年老,感歎時光得到流逝。從本首詞中可以看出詩人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第十首《卜算子.送鮑浩然之逝東》本首詞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王觀,本詞的主要意思是: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樣清亮,山像美女微微着眉。朋友要去哪裏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麗眉眼之間風情萬種的地方。才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的話,千萬要把春光留住。

欣賞這一首首詩,每首都是這麼美妙啊!

讀古詩有感13

寒假裏,我讀了《中華經典古詩詞誦讀》分級讀本,我深受啟發,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讓我漸漸地成長起來。這本書內涵豐富,意境深遠,每一首都令人心動,每一篇都妙趣橫生,意味深長,讓我深深地感受了古代文人豐富的情感。

這本書告訴我做人要有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於向別人學習……有時想想,我平時有很多不禮貌的地方,大人總是教育我,可我總是不聽他們的話,動不動就和他們頂嘴吵架,有時太任性了。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我卻不聽話,不自覺學習,讓他們操不完心,真得太不應該了。現在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爸爸媽媽之所以囉嗦,那不都是關心疼愛我嗎?現在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一定好好學習,聽他們的.話,我也要理解他們。

特別是讀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時,讓我深深地明白了學習要勤學多思,不能不懂裝懂,不會裝會。在學習生活中,有時遇到難題就繞着走,怕動腦,怕麻煩,不想問老師和同學。看了這本書我現在明白了,如果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對學習成績是有多麼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學習中我一定記住這句話。

這本書歷經千百年,讓人百讀不厭,今後我一定要用心讀它,讓它陪伴我長大。

讀古詩有感14

于丹説“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箇中國人生命中的深處都蟄伏着詩意,不要對此不屑,不要認為這些風花雪月知識少年痴談。”我認為想喚醒中國人心中那份詩意是很難得,至少在現在這個時代是很難得。雖説現在的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

愛學習的`你們,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單詞的習慣吧,那要不要考慮下每天背上一首詩詞呢?為了不再 “難過”,我更樂意每天來上一首。希望等到讀完部分唐詩宋詞後再來讀這本書,我想那時我會是幸福的。

其 實,詩意一直都在,只不過我們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詩意隨時會醒來,但在它醒來的時候,我要準備好一顆中國人的“詩心”來迎接它。

讀古詩有感15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初秋的夜晚,繁星點點,葡萄藤下的微風如絲如縷,輕柔細微。我手中捏着一朵野花,口中含着一片薄荷葉,邊感受着微微的涼意,邊體味着點點的星光,如水的夜色。斜斜地倚靠着葡萄架,不覺吟誦起了杜牧的《秋夕》。我便霎時間置身於唐朝,挽着雙環髻,坐在石階上,悠閒地搖着小扇,被螢火蟲的星光所包圍,被夜空中的明亮所照耀。

那便是我的童年,在田埂中觀星,在葡萄架下吟詩。我身處一個美妙的環境中,精神也被一個古色古香的世界所包圍。温暖的春天,我會揚起小臉,望着湖邊的楊柳,淺道一句“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炎熱的夏天,我會立於梧桐樹下,傾聽那頗為聒噪的蟬鳴,附和道:“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涼爽的.秋天,我會步上小山,踏一地金黃,拾起落葉直抒胸臆:“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寒冷的冬天,我會走上白雪覆蓋的小徑,道“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明星稀,難得的月光披於肩上。我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身旁是稀疏的竹叢,感受着微涼的月光,我淡淡吟誦起李白的《月下獨酌》。彷彿來到了盛唐時期,繁華中偶有的一處寂靜,或許是在深山,抑或是在湖畔,在月下長嘯,在美景中孤獨。

我悄悄走進少年,在書桌前感受閲讀的快樂,在學習中發現知己的美妙。我在書籍的陪伴下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在墨香中遇見一位位與我一路的旅行者。閲讀時,我會同五柳先生一般“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會盡力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每逢摯友,我會喜上眉梢,悠悠道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畢業時分,我會忽然豪情萬丈,忍住不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我愛她,她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她無時無刻散發着無窮的魅力,而又高潔傲岸,如蓮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她時而典雅,時而大氣,時而動人,時而冷清,時而悲哀,時而歡喜。她就如我心中的一棵古樹,深深紮根,她古樸的枝幹,古老的葉片,隨着風輕輕搖盪着,在我不安時撫平我的焦躁。她散發着幽幽的香氣,薰陶着我,感染着我,使我慢慢靠近她,被她同化,能夠慢慢獨立於塵世,在洶湧的波濤中佇立,作瀰漫的塵沙中的清波。

她,便是遺世獨立的,古詩文

標籤: 有感 古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kdw4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