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勇士觀後感

勇士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勇士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勇士觀後感

勇士觀後感1

如果説,世界上有條鮮紅色的河,那一定是紅軍戰士用鮮血染成的;是堅強的“信念”激發着紅軍戰士越來越勇、毫不畏縮,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奮勇向前。

世界上有座廣為人知的橋,那一定是紅軍曾奮鬥過的瀘定橋!從何説起?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勇士》……

《勇士》將飛奪瀘定橋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讓我們走進那段驚心動魄的征程中。拉開大幕,電影開頭就是紅軍戰士們戰鬥的場景,他們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一次次扛起槍,瞄準,射擊,即使子彈穿過胸膛、爆炸,讓自己遍體鱗傷,只為那鮮紅的旗幟高高飄揚,自己的心也能盪漾。“呯!”竹林裏的紅軍被嚇了一跳,剛在吃竹子的大熊貓也怔住了,一動也不敢動,日本鬼子開火了!一枚枚炸彈似雨點,密集且威力大,紅軍戰士個個身懷絕技,沒活動開就把他們制服了,帶頭的成了俘虜,可他不是日本人,還一嘴當地方言哩!時間緊,任務重,紅軍藉助村民的幫助,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化解危機,成功渡過金沙江。更加危及又下命令,2天內要趕到瀘定橋,如今,1天又過去了,還有240里路呢!都説紅軍跑得快,可畢竟要在1天1夜的時間裏,我還不大相信,但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他們在日軍“九九八十一難”中奮勇向前,到達了瀘定橋,只是許多人還沒能看到。真正的好戲在後頭,22位勇士在橋上匍匐前進,為後頭的'戰士開路,只聽到炮彈的轟鳴聲,還有鼓舞人心的小號聲,“譁——”雖然這場仗勝利了,但免不了有些戰士的犧牲,比如老餘。1935年5月8日,紅軍繼續北上,朝向新中國、新社會努力向前。

紅軍不怕危險,即使遇到了也嚇不了他們,阻擋不住他們向前的腳步,我卻和他們相差甚遠。我聯想起幾年前,一場厚厚的大雪籠罩整個大地,我跟着媽媽走路去上班,我一邊走一邊想:這麼遠的路,走到那肯定會累壞,於是就跟媽媽説“我們在家歇着吧,這麼大的雪,怎麼走啊?”然而媽媽並沒有被我的話語嚇住,反倒説“你要想想,當年的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就是靠着堅韌不拔的鬥志和信念,堅持到最後的勝利!相信這點小事難不住我們,我們一定能堅持走到單位”。經過媽媽的開導,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單位,我們歡呼雀躍!雖然有點累,但我們還是靠着頑強的信念,堅持了下來!可想而知,當年,紅軍過雪地時,還穿草鞋,雙腳磨出血泡,也不喊一聲疼,心中裝了滿滿一筐——信念!

信念,堅定而不可磨滅;紅軍,不朽而千古歌誦!

勇士觀後感2

《鎧甲勇士》系列在第一部剛推出時看過幾集,後來覺得實在不是自己的菜就放棄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特攝總是用成本低的實景進行拍攝,完全沒有日本特攝裏那種怪獸與城市的大小對比,沒有從建築腳下仰視巨人的那種特殊鏡頭感,也沒有建築被怪獸摧毀時的那種暢快淋漓。或許是日本特攝在進入假面時代後,也完全摒棄了那種擬假為真的美學吧,新的特攝片也基本上是COSPLAY式的表演秀,只能看看俊男美女們擺POSE了。

所以對影片背景的《鎧甲勇士拿瓦》系列,我幾乎完全不瞭解。但是這一點也不掩我對影片劇情的理解,反而激發起我看拿瓦系列的興趣。拿瓦在最後一集中,雅塔萊斯遇到了真正終極的困難,即細菌被釋放,城市中每個人都有中毒的危險。在這部電影中,雅塔萊斯遇到的挑戰顯然要小很多,影片一直在渲染終極病毒多麼強大,卻沒有讓它真的傳播,最後的比拼依然是一對一。這略微顯得不過癮。

馬青山一直致力於對歐克瑟的人道支持。但是,影片卻並沒有給出一個他這樣做到底正確與否,到底值不值得的評判。而這實際是我比較期待的一個觀點闡釋,比端木後來理解到的做人要謙卑要深刻得多。

其實你很難説是病毒導致了歐克瑟的誕生,還是被寄生的人擁有某些特殊體質才導致歐克瑟的`出現。我們當然不能簡單地把歐克瑟比作惡的東西,但確實是每個人心底有這個惡的基因,才讓細菌有了寄生之所。從這個意義上説,敵人不是來自外部,而恰恰是出自我們內部。

這時就不能不提影片中那個個性很鮮明的局長角色,他其實就是這種惡的基因的完美表現。私心、虛偽、佔有慾、狠毒等等,勇士們表面上在和歐克瑟戰鬥,實際上是在和局長戰鬥。和前者的戰鬥是被規則允許的,可以用各種大招的,而和後者的戰鬥是被規則本身限制的,處處被動。一方面,外戰再暢快淋漓的戰士,在面對本國體制時也得憋氣,另一方面,人們內部矛盾的無法解決最終要靠外部矛盾來當出氣筒。

局長被歐克瑟王子拉姆達處死了,看着很痛快,卻也失了一個更有趣的變數,就是這個人類惡的基因的終極代表,如果被感染了病毒究竟會怎樣。他其實是個最合適的宿主,理應成為超過拉姆達的雅塔萊斯的最後對手。這時候再配以馬青山的道德觀,影片將會呈現出非常精彩的戲劇矛盾。

影片中很多橋段很有政治諷刺意味。一個是對一心想往上爬的局長這樣一位政治家的淋漓盡致的描寫,另一個是對軍警用槍對準前談判的馬青山的後背時,那種用國家機器對付一個平民百姓時的震撼。這些情況都不是不可能在生活中出現的,而且它們也都真實地出現過和出現着。在虛擬的故事背後,影片有很多真實的東西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勇士觀後感3

看過很多戰爭片,像《地道戰》,《鐵道游擊隊》,《雞毛信》,《小兵張嘎》等等,這些堪稱時代經典的影片,至今重温都覺得很好看,也很震撼,對革命先輩奮勇殺敵,不怕犧牲,完全忘我的精神所觸動,也是從那時起特喜歡看戰爭片,被紅軍精神感染至今。時過境遷,由導演寧海強執導的《勇士》作為在新時代的主旋律電影,用很現代的語言和鏡頭,再一次書寫了那個偉大時代的紅軍故事。

《勇士》是由寧海強執導,李東學、聶遠、于小偉,林妙可等主演的一部主旋律電影。故事跟我們課本里學過的《飛奪瀘定橋》是一回事兒,通過影像的力量再次展現了那個偉大時代的紅軍精神,還原了80多年前那場艱辛的戰役,紅軍戰士穿着草鞋一晝夜徒步240裏,沒有先進的武器,也沒有足夠的`裝備,卻以鋼鐵般的意志,贏得了最終的勝利,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這座歷史的豐碑。

影片中,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其間還要穿過高山和原始森林,氣温變化差異較大,沿途道路崎嶇艱險,拍攝過程極其艱辛。面對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有限的裝備條件,穿梭在槍林炮雨中的一幕幕,不禁腦補起當年紅軍戰士們克服重重難關的場景,那種堅持,對勝利的信念,不怕犧牲的精神,無不令人熱淚盈眶。正是他們80多年前的付出,才有了80多年後十四億人的安穩生活,時光苒在,感動依舊。

演員方面。李東學、聶遠,于小偉,宋佳倫不僅是影片的顏值擔當,更是鐵血硬漢的典型代表,完全刻畫出了紅軍精神的那種男兒氣魄,分別以十八勇士隊和二十二勇士隊成員接受了革命的洗禮,是久經考驗的好戰士。林妙可作為本部電影中唯一的女紅軍,也是絕對的女主角,同男紅軍一起上刀山下火海,未曾想到小小年紀卻演的有模有樣,表情豐富自然,當仁不讓的巾幗女英雄形象躍然銀幕之上。

和以往戰爭片不同,當下動作,特效盛行,在高科技得包裝下,戰爭故事顯得更加真實且接地氣。在羅禮賢的動作指導下,影片增加了一些現代元素,紅軍林裏跑酷,竹間穿梭,對戰遊擊都具有極佳的藝術觀賞性,加上奪目的視效和大氣磅礴的山水背景,以及直擊人心的配樂,儼然就是商業戰爭片的成功典範。

相同的是,戰爭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就像影片最後所説,只有具備堅持,民族,信念等,就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勝利才能屬於你。如今講來,也極具現實意義。

當然,故事還告訴我們:每個紅軍都是勇士,他們用血印開闢出的道路,所取得的每一場勝利都值得我們銘記。

勇士觀後感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的這首《長征》承載着長征路上千難險阻、歌頌了紅軍們英勇作戰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今天我就看了一部以紅軍長征為背景的電影,片名叫做《勇士》。看完這部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勇士》這部影片講述了1935年5月紅軍飛奪瀘定橋驚心動魄的真實革命歷史事件。影片再現了紅軍勇士們與敵人鬥智鬥勇,團結合作,捨生忘死,最後戰勝敵人的情景。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情節是,當敵人拆除了橋上的木板,紅軍的二十三名突擊隊員,靠着必勝的'革命意志,頑強地飛奪了光禿禿的十三根鐵鎖鏈的天險,勇士們一個個扒在鎖鏈上交替匍匐前進。儘管炮火聲震耳欲聾,我們的紅軍依然冒險奮勇向前,最終成功奪下了瀘定橋。令人震撼的故事情節,入木三分的細部刻畫,突出了“勇士”精神的主題。

勇士們為了戰爭的勝利,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看到這裏,我的眼淚濕潤了臉龐。勇士們因為心中有理想,有信念,他們痛恨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痛恨他們讓我們同胞家破人亡,顛沛流離。所以,勇士們滿懷着對戰爭勝利的決心,為了準時到達瀘定橋頭,他們一個個穿着草鞋在崎嶇的山路上跑步前進,晝夜兼程奔走二百四十里,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打破了敵人的美夢。正是由於他們心中有必勝的信念,所以勇士們一直堅持着,他們勇敢地和敵人做鬥爭,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深深的打動着我。

勇士們這種捨生忘死、鍥而不捨、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深深的思考,值得我們青少年認真學習。在和平年代,我們同樣應該弘揚長征精神,用在學習上,面對困難,遇到難題和挫折時,需要我們像影片中的勇士那樣勇往直前、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時我們也應該像勇士那樣抱定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學習,刻苦努力,堅持把每門功課學好,長大為振興中華出力!

這部影片更使我們反思:勇士們的不怕犧牲,都是為了祖國的解放,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平時爸媽常説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聽着但是沒有深刻的體會,但是我看了這部影片,今天終於明白了,正是紅軍和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付出了鮮血和生命,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社會的和諧、幸福的生活。紅軍戰士,你們是真正的勇士!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開學典禮上的誦讀聲彷彿依然迴盪在我耳邊。讓紅軍勇士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讓《勇士》激勵我們前進。我們作為青少年有義務為國家為民族,奮發圖強,好好學習。因為,只有把每個青少年變得強大,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會實現!

勇士觀後感5

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它描述的是長征故事中的《強渡大渡河》,與考研熱點“長征精神”有聯繫;

二是作為一個“青馬”學員,電影主題引起了內心的責任感和強烈的共鳴,我應該去支持它,瞭解它。

為了不辜負看這部電影犧牲的學習時間,我利用午休的時間把中國近代史綱的長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電影情節。

這部電影裏面有幾個主要角色。

首先是作為部隊主心骨的紅四團團長,在關鍵時刻統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領隊友們穿越槍林彈雨的圍剿;

其次是作為部隊智多星的政委,及時準確地做出決策,儘量減少部隊損失並完成任務;

小紅軍王冬宇,是最讓我感動的,他一心為了戰爭勝利,最後為了學習到打炮技術,犧牲生命;

第四個人物是狙擊手廖大強和餘振中,他們在任何危險時刻都是做最危險的“斷後”工作;

第五個人物是從為了錢財成為炮兵到願意投入不給發福利的田生才,

第六個是那對因為戰爭而成為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

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職不同,卻互相關心,平等對待,因為他們心中都有恨意,因為心中都有理想。他們恨帝國主義侵略了中華大地,恨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恨不斷有人阻礙祖國統一路線,恨自己不能保護親人。

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場關鍵性戰役,戰士們在兩天之內長途跋涉了兩百四十里山路。連夜的.兼程,戰士們穿着草鞋都磨破了腳。一路上,中央軍前後夾擊,山路崎嶇泥濘,等戰士們歷經艱險到達了瀘定縣,有的終於疲憊地倒下了,倒在了瀘定橋的西岸,永遠地與之為伴。敵軍拆除了橋上的木板,紅軍戰士們一個個扒在索鏈上交替匍匐前進。兩邊的炮火聲震耳欲聾,我們的戰士在槍林彈雨中衝鋒前進,最終奪下了瀘定橋。電影真的很震撼,戰士犧牲的片段讓我們看得抹眼淚。前人浴血奮戰的歷史,我們要牢記在心,有了他們的奮勇殺敵,才有我們的現在。這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應激盪在我們每個人的心懷。

原來我一直不懂“民族”的概念。曾私以為民族只是同一片土地孕育的碰巧生長在一起的一羣人罷了,各種過活,各取所需。但原來,民族是信仰,民族是理想,民族是堅持,民族是在千萬的炮火中也要衝出一條血路的執着,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個人替我活下去的決心,是錚錚鐵骨下的款款柔情,是雖然畏懼但義無反顧往前衝的勇猛,是一場歷練,也是一段成長。電影讓我動容,讓我震撼,讓我開始想要作為“民族”概念下的人而活着,讓我為我們的偉大民族而驕傲,而自豪。

勇士觀後感6

  《勇士連》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紅軍長征時期,搶佔虎陽崗,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戰鬥故事。
  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在中央紅軍的正確領導之下,紅軍主力部隊決定撤出根據地,開始了戰略轉移。在經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重狙擊,槍林彈雨,狂轟濫炸之後終於來到了大渡河。在面臨缺少渡船和大量敵人的窮追不捨,中央紅軍決定從瀘定橋過河轉移,紅四團作為先頭部隊,需要提前奪取瀘定橋,他們需要在一天一夜完成二佰四十里的路程。當時已經人困馬乏,又沒有吃的,又缺少戰鬥物質,在途中還要面臨敵人的重重埋伏狙擊,可以説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團長的一句“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後,同志們異口同聲地吶喊出了驚天動地地轟鳴聲“前進!前進!”
  在急行軍中,來到了一個叫虎陽崗的地方,快到虎陽崗的時候派出的兩名偵察戰士卻很久沒有回來,突然在前方聽見了動靜,戰士們立馬都舉起了槍,後來發現是兩名偵察戰士,他們已經奄奄一息,他們用最後一口氣提醒戰友們前方有埋伏。突然子彈像無數道會轉彎的閃電朝我方打過來,戰士們開始了激烈反擊,戰鬥在慘烈中進行着,突然對面冒出了兩挺機槍,威力甚大,我們的神槍手成功狙擊到了對方的機槍手,但是他自己的'位置卻暴露了,很快他被敵人的狙擊手打中了。他忍着劇烈的疼痛,向旁邊一個新兵示意,只見他敏捷的站了起來,此時他連中數槍,鮮血散滿了整個戰場,同時新兵舉起槍把敵人打倒了。
  經過慘烈的浴血奮戰終於到達了瀘定橋,下午四時開始搶佔瀘定橋,對面早已經架好了機槍,大炮,此時衝鋒號響起,22位勇士連戰士,左手拿着用來燒飯的鐵鍋,右手拿着槍,在其他戰士的掩護下,他們利索地爬上了鐵索,奮不顧身地向對面快速地爬去,後面的紅軍戰士扛着木板往鐵索上鋪,一塊木板就是一個紅軍戰士的生命,經過最慘列的戰鬥,一個個紅軍戰士用生命鋪滿了鐵索橋,最後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紅軍在戰場上英勇奮戰、、不怕犧牲、忠於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和平安寧的生活,也讓我聯想到有國才有家的真實道理,讓我感受到現在的美好生活和幸福的來之不易,此時此刻我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勇士觀後感7

作為紀念長征勝利的80週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自然有着重大的意義,同時相較於現在五花八門的青春片和動輒超級英雄拯救地球的神片,《勇士》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價值觀的傳承對當下信仰缺失的中國社會不啻為一種醍醐灌頂的心靈震撼。現在的年輕人太需要當年戰爭歲月中的那種精神信念了,如今的我們之所以能如此安逸自在極盡享受之能事幸福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呼吸自由的空氣而不用擔心是否還能見到明天的太陽,這全靠革命先烈們英勇無畏的忘我犧牲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的.艱苦奮鬥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也許今天的你我將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的苦難中哀鴻遍野。

所以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無論在任何時代都不能忘掉血與火的歲月中勇士們的慷慨悲歌和他們所書寫的偉大事蹟。佛教中有“上報四重恩”的偈頌,其中有一條就叫作“國家恩”。革命先烈為了什麼可以不顧一切投入血與火的抗爭,不就是為了國家的和平、民族的興盛嗎?有些影評人本着高人一籌的思想境界不經意間指摘着內戰的大不韙,打着和平主義的旗號反對內戰的諸多不仁不義,甚或舉出美國和韓國的一些影片作為佐證。對於這種觀點,我並無異議,但凡事都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內戰都是非人道的,有些內戰是順勢而為,替天行道,比如“辛亥革命”,有些內戰則是迫不得已,比如“長征”。評價一段歷史應該客觀公正地評判,而不應該站在理想主義的制高點上進行論斷。

言歸正傳,回到電影本身上來。影片以1935年5月紅軍飛奪瀘定橋這一著名的真實革命歷史事件為原形,基本上真實演繹了當年紅軍勇士兩晝夜行軍320裏、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全貌,較之80年代的老版電影《飛奪瀘定橋》更加身臨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推波助瀾,各種場面的戰鬥如叢林伏擊戰、搶攻戰、炮戰、羣戰、對壘戰都呈現得格外壯觀,不僅子彈橫飛清晰可見,甚至濃濃炮火或偷襲的子彈的呼嘯都能讓人緊張得喘不過氣來,看着紅軍戰士在敵人的偷襲下無聲倒地,一陣無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戰士沒能跑完240裏的山路就陸續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況還有瓢潑的大雨和敵人的圍追堵截,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壯舉,也幾乎是不可能創造的奇蹟,每一項都足以載入世界紀錄,每一項都值得全世界肅然起敬——這精神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國籍,謹是對勇士發自內心的歎服。

勇士觀後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對於我一直都是寫在語文課本上的故事。作為教育系列活動的一部分,信息學院黨總支組織大家觀看了再現這一歷史壯舉的史詩大片。紅軍萬里長征的艱難險阻,軍令大於天的革命信念,飛渡瀘定橋,13根光禿禿的鐵索和下面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一部英雄兒女的革命讚歌讓紅軍長征的歷史從未如此震撼過!

1935年5月下旬,紅軍來到大渡河畔。27日清晨,中革軍委令黃、楊率紅4團從安順場出發,沿大渡河西岸向瀘定橋奔襲,全程320裏,3天趕到。部隊一天一夜走完240裏,29日凌晨6點,準時到達指定地點。跑完了這240里路,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是光禿禿的13根鐵索和一場以死相搏的惡戰!終於體會到“飛奪”的意境。面對僅剩下13根鐵索的瀘定橋,由22名戰士組成的敢死隊,冒着守軍的炮火,一邊鋪橋板,一面向前逼進。黃開湘站在橋頭坐陣指揮,楊成武帶着第2梯隊緊跟在敢死隊後面。經過激戰,終於奪取了瀘定橋。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通過觀看以史實為基礎的飛奪瀘定橋驚心動魄的長征故事,感悟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從長征精神中汲取了前進的力量,努力拼搏,奮勇向前。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俗話説,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們應把這種敬意落實到行動上。只有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對得起革命先輩的付出,才能讓長征精神得到傳承和弘揚。自覺用長征精神砥礪意志。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充滿波折和坎坷,當遇到困難和波折時如何克服,尤其需要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行。用長征精神來砥礪意志,會讓自己的意志更堅,心理承受能力更強,對於克服困難,經受挫折考驗都裨益良多。所以,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善於用長征來照一照,用長征精神來振奮我們的精神,鼓舞我們自己的士氣。千方百計走好新的長征路。

長征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們國家所進行改革開放事業其實就是在走新的長征路。同樣,新的長征路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各種困難交織。正如我們通常所講到的,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後,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些難啃的“硬骨頭”其實就是新長征路上要戰勝的困難,要跨過去的坎。把對長征的敬意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要在長征精神的感召下,不畏艱難、披堅執鋭、勇往直前,在的新長征路上不斷創造新業績,取得新勝利。

一言蔽之,對長征表達敬意,不僅要心動,更要行動。只有真心行動起來,長征精神才能幻化成現實中的強大力量。

勇士觀後感9

這周,我看了一個名叫《勇士》的電影,以前總聽説長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完後才明白了長征有多麼感人、多麼偉大,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大圍剿,在反圍剿失敗後,紅軍進行了戰略轉移,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震驚中外的壯舉——兩萬五千里長徵。

整個長征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苦,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國民黨部隊的攔截追擊,但是紅軍戰士排除萬難,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勇敢的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鬥,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延安,取得了勝利。在整個長征的戰鬥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國民黨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後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着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着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衝,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衝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他們知道他們只能前進,在他們身後有毛主席,有黨中央,有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最後剩下的勇士們衝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牆,衝進了瀘定城,和後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徹底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這次戰鬥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為長征的勝利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長征的路上象這樣的戰鬥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蹟;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其實從一開始紅軍就勝利了,因為他是正義之師。紅軍深得民心、團結奮戰、保衞祖國。無論是大渡河還是金沙江;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無論蔣介石的部隊有多少炮彈;也無論多麼少的食物和多麼惡劣的天氣。這一切都無法阻擋紅軍的步伐。

勇士們的偉大不僅僅是他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長征讓我們感到了正義的力量,長征忘我的大無畏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的感動着我們每一代人。

勇士觀後感10

電影《勇士》描述的是紅軍長征中的一次特別重要的戰役——飛奪瀘定橋。此次愛國主義教育影片讓我經受了一次非凡的精神洗禮。就是這樣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曾在國小課文上學過的故事,當它以血肉身軀活生生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心中不禁緩緩升起信仰二字。

這是一場關係到紅軍生死存亡的戰役,只有拿下瀘定橋,紅軍才有繼續北上的希望,也才有後來中國革命的勝利。當然,在飛奪瀘定橋這場戰鬥中最為世人稱道的,也是載入了世界軍事史的,便是紅軍用一晝夜奔襲240裏,完成了這個真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而成為世界著名的`奔襲戰例。這其中,步行一晝夜行軍120公里,相當於跑了三個馬拉松,而且紅軍還揹着炮彈藥,不要説在過去的生存條件下,即便是在現代,也被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為了達到這個極限,無數戰士活活跑死。這也是電影最感人之深的地方。這場行軍簡直堪稱“神蹟”,就是這些有血有肉的人,創造了這段傳奇。

烈火與鋼刀,大渡江與寒寒鐵索,生死之間命懸一線。如果你已經不喜歡現在社會的物慾橫流,總感覺時代的信仰缺失,那麼返回八十年前看一看——飛奪瀘定橋,僅一個戰役就會讓你對生活重燃希望。多少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才造就今天我們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所以,《勇士》代表的正是這種精神和信仰。因為信仰,他們無所畏懼;因為信仰,他們勇往直前。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戰士們行軍時,會各自背上寫着字的木牌,來讓大家相互間識文斷字,共同學習。在他們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愛可敬的紅軍戰士身上,我們看到了“成長”、“勇敢”、“未來”、“信念”、“剛強”、“堅持”、“信仰”。是的,我們也會把這部影片,這個故事,這些詞,刻在自己內心的木板之上,時刻警醒着自己,今天來之不易,明天更要珍惜。

站在老一輩先烈走過的地方,完成“長征”這樣艱鉅的任務,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們缺乏對社會的責任感,我們缺乏對他人的寬恕力,每個自我緊緊的保護自己,迷失茫然形成一股氣流穿越在夢想現實之中。

作為21世紀的青年,同時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生活在這樣一個安寧祥和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更應該要珍惜當下。抱着感恩的心態,踏實做人,紮實工作,切實履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將一言一行滲透到對工作、對人民羣眾的熱愛和服務當中。感恩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輩打下的江山,感恩和平年代賦予我們的權利,感恩父母養育,感恩自己。

勇士觀後感11

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描述的是長征故事中的《強渡大渡河》,與考研熱點“長征精神”有聯繫;二是作為一個“青馬”學員,電影主題引起了內心的責任感和強烈的共鳴,我應該去支持它,瞭解它。為了不辜負看這部電影犧牲的學習時間,我利用午休的時間把中國近代史綱的.長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電影情節。

這部電影裏面有幾個主要角色。首先是作為部隊主心骨的紅四團團長,在關鍵時刻統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領隊友們穿越槍林彈雨的圍剿;其次是作為部隊智多星的政委,及時準確地做出決策,儘量減少部隊損失並完成任務;小紅軍王冬宇,是最讓我感動的,他一心為了戰爭勝利,最後為了學習到打炮技術,犧牲生命;第四個人物是狙擊手廖大強和餘振中,他們在任何危險時刻都是做最危險的“斷後”工作;第五個人物是從為了錢財成為國民黨炮兵到願意投入不給發福利的田生才,第六個是那對因為戰爭而成為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職不同,卻互相關心,平等對待,因為他們心中都有恨意,因為心中都有理想。他們恨帝國主義侵略了中華大地,恨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恨不斷有人阻礙祖國統一路線,恨自己不能保護親人。

帶着這股恨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心,為了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他們在崎嶇的上路上跑步前進,糧食帶也成了他們前進的負擔而不得不扔掉,晝夜兼程奔襲240裏,這是堅持。

紅軍利用敵人留下的破船,穿越槍林彈雨的生死關口,強渡大渡河,佔領對岸,紅四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突破瀘定橋天險,知道前途危險,依然不怕犧牲,勇往直前,這是勇敢。

為了部隊能夠順利前進,清除伏兵對前進的阻撓,廖大強和餘振中每次都擔任最危險的“斷後”任務,與隊伍走散後,堅持前行,按時到達與隊伍約定的匯合點,這是信念。

為了戰爭勝利,王冬宇立志學會打炮技術,以至於在疲憊的時候堅持揹着田生才前進,把自己累得永遠不能起來,團長為了救小女孩而炸傷了小腿,小女孩的一句“哥哥”,讓小紅軍心裏有了親人的感覺,因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堅持,勇敢,信念,民族大義,這是紅四團的精神,也是長征精神,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如果你沒機會重走長征路,沒有時間去閲讀長征書籍,沒有途徑去感受長征精神,我建議你去看看《勇士》。

勇士觀後感1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句詩詞時刻印在我的腦海中,紅軍戰士那種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國慶假期裏,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勇士》這部電影。來到影院剛一入座一想到一會兒就可以看到紅軍戰士“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激烈戰鬥時,我的心情就不由得激動、興奮起來。

突然,影院裏的燈全都熄滅了,周圍瞬間暗了下來,人們也電影開始了!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紅軍長征時經過金沙江和瀘定橋的時候和敵人周旋的故事。當時,紅軍戰士們經過竹林時被敵人的“熊貓計劃”誘騙,損失慘重,不過,紅軍戰士們也救了一個小姑娘,巧渡金沙江結束後,紅軍戰士給她取名為“大渡河,”這莊嚴的名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小姑娘,還是紅軍戰士順利渡過大渡河時喜悦的心情和紅軍戰士那不怕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電影中的人物特點被演繹的淋漓盡致。其中,我覺得最鮮明的人物就是紅四團團長了。在竹林時為了救“大渡河”,他自己的腿疾又復發了,他為了不拖累部隊,想要自己留下來孤軍奮戰為部隊開通殲滅敵軍的道路。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令我無比的敬佩。

電影中“飛奪瀘定橋”的部分最為驚心動魄,可惡的敵軍把瀘定橋的橋板給拆除了,紅軍戰士抵達瀘定橋時,橋上只剩下幾根鐵鏈孤零零地掛在橋的兩頭。無奈之下,紅軍戰士只能派出突擊隊員順着鐵鏈爬過去,後續部隊跟在他們身後搭上木板,然後,紅軍部隊再從橋上過去一舉殲滅敵軍部隊······這一仗極為慘烈,死傷無數。無數次,我的眼角都盈滿了淚水,我被戰士們勇往直前的勇氣所感動,我為那些死傷的壯士們悲痛不已。正是他們衝鋒的號角,向敵人發起了衝擊,正是他們無畏的身影,迎來了最終的`勝利!

勇士”,這不就是在指戰場上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軍戰士嗎?“五星紅旗為什麼那麼紅,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它!”這部影片讓我再次意識到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英雄的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歷史銘記着他們,我們銘記着他們!紅軍戰士那種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必將一直傳承下去!今年是我們新中國70歲華誕,在這舉國歡慶之際,我們更應該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作為當代國小生,我們一定要樹立志向,牢記自己的初心,為了夢想不斷的追逐、拼搏。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肩負起國家富強的使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wwge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