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學國學作文錦集十篇

學國學作文錦集十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國學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國學作文錦集十篇

學國學作文 篇1

今天,我們開了一次中隊會,對會的主題是《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這個中隊會我覺得是最成功的一回,但是中途出現了一些小差錯。

看完學校播放的視頻,我們就開始展示自己小組排練的關於國學的節目。我們組表演的是唱關於國學經典的歌《厚德載物》,只有王世哲沒有唱,因為他唱的不好,只讓他在最後説怎麼做美德少年。一開始上去,我們唱的非常順溜,也很有感情,沒有跑調,我們在心裏也暗暗佩服自己:我原來唱得這麼好!可是到了最後一句,不怎的,竟然忘詞了!我們全都忘了,這可怎麼辦呀,多尷尬呀,看來是要栽到台上了,幸虧有老師提醒,才緩解了尷尬的場面,最後一句終於唱下來了,真是不容易啊。然後我就説:“在這個世紀裏,要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美德少年呢?首先在學校,要尊重老師,愛護同學,團結互助,那麼在家裏呢?”説完就該趙佳碩説了,他説了在家裏應該怎麼做,然後左萬鑫説了在公共場合的做法,最後由王世哲總結:“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合格的美德少年吧!”然後台下一陣掌聲,其他組都表演了,可是我覺得他們的太沒意思了,沒我們組好。

這次的中隊會真是太棒了!

學國學作文 篇2

我相信同學們對“國學”這個字眼兒都很熟悉吧。我們從國小習的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這些都是國學。

説到國學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告訴人們為人處事的方法、人生的哲理、做人要遵守的禮儀。

我也與國學有着一段不解之緣……上學期,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其中也包括趣味叢生、緊張激烈的國學知識競賽。我和其他兩名同學代表我們班參加了高年級組的比賽,並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第一名。之後,我和其他幾名同學一起組成代表隊,代表學校參加豐台區國小生國學知識競賽。

本次比賽可謂高手如雲。來自全區的8支代表隊展開了一番龍爭虎鬥;比賽開始後,賽場氣氛緊張而凝重。選手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全神貫注、躍躍欲試。憑藉着紮實的基本功和一點點的運氣,我們在比賽前半段一直保持領先,同學們的臉上都開始出現了笑意。

不料,賽場上風雲突變。隨着幾道風險題的失利,我們的領先優勢化為烏有,還被其他隊拉開了一段距離。我和同學們的心裏有些焦急,但大家都在互相鼓勵:彆着急,彆着急。沉住氣

最後一道決勝題!我們和另外一隊積分相同,鹿死誰手馬上就要見分曉了!負責按搶答器的我,心跳驟然加快,手心裏濕漉漉的,眼睛緊盯着主持人的口型。隨着主持人一聲“開始”,我以閃電般的速度按下了搶答器!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指示燈卻在對手的台上亮起……

雖然我們與冠軍失之交臂,但這也讓我對韓愈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有了更深的理解。“學而時習之”應該是我們堅持不懈的學習態度。國學知識是華夏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凝結着人們世世代代總結出的道理與規律。我們所熟知的國學知識還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國學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人們對它的探索也永無止境。希望大家都能沉浸在國學的廣袤海洋中,感受國學知識帶來的無限魅力!

學國學作文 篇3

我愛學國學去年暑假,爸爸給我請了一位國學老師,這位老師知書達禮、平易近人。她戴着眼鏡,眼睛大大的,笑眯眯地看着我説:“你好,小朋友!”我害羞地躲在爸爸身後,也向老師問了好。

那天沒有正式上課,我乖乖地坐在旁邊。老師告訴我,學習國學能幫助我成為一個像謝道韞、李清照那樣才思敏捷、有教養有素質的好女孩。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老師教我學習了許多古代孩子要學的東西,《弟子規》《千字文》《大學》、《中庸》,還學了一點《周易》和《楚辭》,很有意思。不過我總覺得離我的生活有點遠。轉眼到了冬天。一天早晨,我和平時一樣早早就起了牀。

走到窗邊,突然看見窗外雪花飛揚,樹枝都披上了雪白的衣裳。我想起了老師不久前教我的岑參的詩,就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爸爸走過來,學着謝安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問:“白雪紛紛何所似”?我想了想前不久讀的《世説新語》,回答爸爸説:“紛紛柳絮因風起。”爸爸摟着我笑了,説:“今天是週末,爸爸媽媽帶你去湖心亭玩,讓你看看張岱筆下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樣子。”我高興地説:“好呀!好呀!”

到了西湖邊,我們租了一條小船來到湖心亭小島。島上就我們一家三口,和《湖心亭看雪》裏描寫的情景非常相像。我大聲背起了這篇短文。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國學其實離我並不遠,它就在我的身邊。從這一天起,我開始喜歡上國學,也越來越喜歡我的國學老師了。

學國學作文 篇4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是我們的中隊會,我們中隊會的主題是《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

中隊會開始了,首先看紅領巾廣播站的節目,裏面介紹了一些名人的書,比如:《大學》、《論語》等,裏面也説了有一位小孩兒,為了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就在學校裏裏開展了一支小隊,他們用課餘時間做了一些工藝品,拿到外面去買,然後把得到的錢,捐給有困難的人。然後一步步進行着,慢慢的就到了小組討論,在討論中,我知道了一些關於國學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鑿壁借光……,還有一些有關國學的名言,還有一些有關國學的詩歌等。

在這次中隊會,我明白了應該怎麼做才是一個美德好少年,要懂禮貌、講文明、樂於助人、尊敬長輩、懂團結等,我知道了見到長輩要問好,在家裏要為家人分擔一些家務活,看到別人有困難就要幫助他們,在學校的時候,要團結合作,互相幫助,還有見到垃圾就要撿起來,在公共場合的時候,不能隨便吐痰,在電影院的時候,不能大聲喧譁,要保持安靜。

着這一節課裏,我懂得了很多,我要最一個美德好少年。

學國學作文 篇5

記得那時候,我因父親的文學學習的薰陶,慢慢接觸了《三字經》,只因那不是像《三國演義》那樣精彩的故事,而是每句三個字的話,所以我沒有絲毫的興趣,父親瞭解到,《三字經》都是古人們積累下做人處事的道理,所以為了我能夠學到這一點,父親煞費苦心想了個遊戲---“對暗號”。

父親説:“今天爸爸要去上班了,我跟慧慧玩一個遊戲,叫做對暗號,就是今天慧慧在家裏聽三字經,明天爸爸回來就跟慧慧對暗號,我説一句你説一句,要是你對不出來,爸爸就不喜歡慧慧了”,聽到這話,我心就急了,要是爸爸不喜歡我怎麼辦,那我就沒有棒棒糖吃了,沒有洋娃娃玩了,不可以和爸爸在一起做遊戲了,於是我就乖乖的跑到錄音機前聽着《三字經》,媽媽反覆的給我播放,我的小腦瓜子飛快就記住了,那時候只是為了能夠贏這個遊戲,那些內容的意思我一概不知,直到後來這些話在我慢慢理解後對我的生活和學習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天,爸爸悄悄地推開門進到客廳裏,悄悄放下公文包,腳步又輕又慢的走着,我正在忙着搭積木,媽媽正在廚房做飯,平時爸爸下班回來都會給我一個熱情的擁抱或者依據親切的問候,今天爸爸什麼温馨的話也沒説,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

聽見這昨天念過無數遍的三個字,於是我推開積木,好像有潛意識的反過頭來立馬接上話,奶聲奶氣的回答:“性--本--善”。

爸爸把頭靠到門邊來,好像欣慰的微笑了一下又點點頭,咳嗽一下:“性相近”。

我跟着記憶的腳步對上:“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爸爸聽見了我這流利的三字經背誦,於是笑着衝到我面前一把把我摟在懷裏,不停的親吻着我説:“乖女兒,爸爸和你一起學習,中國老祖宗的東西,我們要牢記,記住,可別再讓中國人丟臉哦”,我似懂非懂、傻乎乎的點點頭。

學國學作文 篇6

寒假裏,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學習國學,要求每天背誦《論語》、《詩經》、《大學》、《中庸》各一篇,並參加杭州網上的中國小生國學網絡知識大賽。

一放寒假,我便開始背誦國學,不到10天,我就把老師佈置的背誦任務完成了,但背誦的內容只佔了四本書的一點點。於是後面幾天,我仍然努力地堅持背誦,又過了一個星期,我又背了不少文章。心想:背誦了這麼多,應該可以參加網絡比賽了吧。

於是,我迫不及待地登錄杭州網,開始第一次比賽,剛看到跳出的題目,我頓時傻了眼:這些題目怎麼這麼難,只有一小部分是背誦方面的題目,其他都是要理解文章意思的,唉,都怪我只顧着背誦,沒有去注意詩句的註釋和譯文。沒辦法,不會做的題目只好翻書,結果題目都沒做完,考試時間便結束了,第一次只考了39.5分。有了這次的教訓,我又開始重新學習國學四本書,不光是背誦內容,還增加了對字詞意思的註解和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的成績也不斷提高,46.5分、66分、第四次考了88.5分,已經排名第二了。成績的提高讓我很開心,也放鬆了對國學的學習,看到杭州網國學網絡競賽排行榜上,不斷有人考出好成績,我的排名也漸漸地很下滑,我很着急,便突擊了二天國學,又開始了第五次考試,但還是有一些題目我做不出,結果只考了84.5分。爸爸媽媽看到我失落的神情,鼓勵我不要泄氣,要堅持下來,繼續努力。並告訴我一個辦法,就是考試時把題目抄下來,幫我一起分析題目,看看哪些題目做錯了,對那些不會做的題目一起翻書,上網查,把那些難題攻下來。又通過一個星期的強化學習,我基本上能把題目都做對了,我便信心十足的再次參加競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8次考試中,我考出了滿分的成績。

由於決賽並不是那預賽那樣有多次機會,也不可能會有時間給你去查答案,因此,我要更加努力的去背誦、理解國學,爭取在決賽會考出好成績。通過這次國學比賽,讓我懂得了有付出就會的回報的道理,不光是比賽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讓我學習了國學,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將使我受益終生。

學國學作文 篇7

5月20日,我們在端午節前迎來了一次特殊的主題班會。説它特殊,是因為這次主題班會上有遠道而來的英國朋友與我們一起學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之前,老師先為我們講了一些端午節包粽子、佩香囊、喝雄黃酒的習俗。講完這些之後,老師説:“今天,我們要學習包粽子。在之前,先請家長來為我們示範一下。”話音剛落,一位家長站起身來,説:“包粽子,首先把兩片棕葉疊在一起,隨後折成漏斗狀,再把口折上,最後用繩子紮好,就包成了。”

包粽子活動正式開始了。我按平時的方法包了起來,可是塞米的時候,不是太少,就是乾脆從漏斗的底部漏光,弄得桌布上全是米。再看我們這組的英國朋友,雖然語言不同,但在我們幾個的“Chglish(中式英語)”和手勢下也明白了大概。瞧,他在我們組家長的指導下,已經包好一個了,而且包得還挺好呢!看着英國朋友的出色表現,我們也不甘落後。我在多次失敗後終於折出了不漏米的漏斗。雖然小了點,但至少能裝米了。在我扎繩子時遇到了些困難,我怎麼也扎不上去。後來,我想到了用嘴咬住繩子的一端,這樣扎就方便多了。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終於包出了一個粽子。相比之下,英國朋友的表現倒是好得多,又獨立完成了第二個粽子。我們組的其他同學也都包了許多粽子,平時紀律不太好的同學也創下了包13個粽子的紀錄……

就這樣,我們包粽子的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了。在老師作了幾句簡單的總結後,我們依依不捨地與英國朋友道別。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包粽子的本領。

希望這種有意義的活動我們能多多參加!

學國學作文 篇8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

而在這個“全球化熱潮”席捲全球的時代,英語,成了一種國際化的語言。理所當然的,各個國家都將英語這門語言搬進了課堂,正在努力融入國際社會的中國也自然不會例外。更甚者,視英語重於語文。

而中國的不少學生也認為,學語文不過就是讀讀背背,應付考試的。好在,中國已有許多學者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促使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有的學校專門開設了“國學”這門課程,或者將英語的分值壓低等。但是,只靠學校和有關部門的努力,那也只是讓“國學”重新成為一種選拔優等生的課程,學生們只會像重複英語單詞那樣來回唸叨那幾句固定的詩詞,心裏只想着通過考試。

那麼,“學國學”的關鍵就是是我們了,中國的新一代青年。如果我們肯稍稍將應試心情降低一點,或者在圖書館中習慣性地翻幾頁中國古典文學的書,那我們自然會漸漸培養起閲覽國學的愛好。想一想那種畫面,清閒的下午,暖暖的陽光瀰漫在房間中,捧起一本封面古樸的《詩經》,領略那民風質樸的《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於心中女子的愛慕之情,毫無遮掩地在紙上展現出來。感受將士們保家衞國時所作的《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將士們離家出征遠方時,楊柳飄揚春風蕩,如今歸來路途中,卻已是雪花紛飛漫天揚。

《詩經》的韻味有一些是在它的描寫中展現出來,但更多的還是在誦讀吟唱時給人更深刻的感受。同樣的,《楚辭》、《論語》等經典詩詞,當我們試着誦讀時,我們才真正能體會到當事人的萬千思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當我們誦出此句千古名句時,是否也能體會到荊軻為國家獻身時的剛毅、壯烈!而如今我們的祖國,正面對着嚴峻的國際形勢,卻仍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想,這時候,沒有比一句激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有震撼力的斥責了。

再回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雖有諸多不如意,但當我們豪邁地誦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心中的鬱結之氣便蕩然無存。當我們在西湖河畔漫步或是在沙洲中前行,是否會聯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或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對美景細緻描寫的千古名句?吟詠詩歌似乎在何時何地都能讓我們陶冶情操,開闊胸懷,並能站在古人的位置看事物,賞美景,論天下。

長久在這樣濃郁的中華詩詞的薰陶下,我們的話語便會不知不覺沾染上那清雅的“淡香”,但若想整個人都德藝雙馨,那就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美德是個“高大上”的詞,只有文人雅士,知識分子才能擁有它。其實不然,我們與父母交談時,更心平氣和一些,為他們考慮一些,便是“孝”。我們與他人相處時,要禮貌待人,尊重他人,這便是“禮”。對於我們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保護好自己,便是“自愛”。我們做的各種助人小事,便是“善”……如此,你還會覺得美德遙不可及嗎?

但俗話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換句話説,我們還要將中華之美德,傳給其他人。那些接受過我們幫助的人,那些關注我們的人,那些有心人,他們,會從我們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那春風般的美德,並會努力使其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上生根發芽,直至開出和我們一樣的“清香素花”。我想有一天,我們在街上漫步的時候,隨處都可聞到那清幽淡雅的“香氣”。

有人説我們的傳統文化正在被遺忘,有人説我們絲毫沒有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還有人説……當聽到這些流言蜚語時,我們不禁想厲聲反駁,但那反駁似乎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會被認為是狡辯,因此,我們要用行動來告訴他們: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並沒有被遺忘,我們的美德也仍舊“存在”着,它們,在我們中國新一代青年的`手中,會重新生根發芽。待它綻放之時,即是我中華民族美德與文化的濃郁香氣散播到世界各處之時。

學國學作文 篇9

國學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與學術;是從古至今無數代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是受無數世人所矚目與敬仰的高尚學術;是經受歷史的錘鍊打磨與自然的甄選淘汰所匯聚而成的文化瑰寶。大到治國安邦,小到智慧啟迪。讓我們一起來學國學,品國學,用國學,讀有所悟,學有所得。讓我們一起來領悟國學的魅力吧!

——題記

阿柴折箭教子這一典故讓我感悟頗多。吐谷渾的國王阿柴身染重病時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召集在一起,他拿起一支箭給自己的大兒子讓他將其折斷,大兒子不費吹灰之力輕鬆的將箭折斷了,接着他又讓大兒子將剩下的箭全部折斷,大兒子這次卻無論如何也折不斷。兒子們終是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在阿柴去世後,他們團結一心,致使吐谷渾王國日漸強大起來。

即使自己是一顆星星,也應明白一星獨亮不算壯觀,浩瀚星海才最耀眼;即使自己是一塊石頭,也應明白一石之大不算雄偉,高聳入雲才最巍峨;即使自己是一艘遊船,也應明白一船入畫不算風景,千帆競發才最壯麗。一滴水微不足道,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一粒沙卑微渺小,散落風中便會吹落遠方,可匯聚成沙漠卻綿延萬里;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很難有大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奇蹟。阿柴折箭教子這一典故正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

曾有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幹?”哲學家回答説:“把它放進海里。”這句話同樣簡短的揭示了一個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互助的集體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團結,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會枯竭。

團結是什麼?我認為團結就是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同心協力;團結就是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的眾志成城;團結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同甘共苦。團結是五指緊握的拳頭,是細線擰成的一股麻繩,是最美的音符彈奏出最動人的旋律。這就是這則典故所帶給我的啟發。

團結,有的時候不需要長期的合作,但它一定要有瞬間的默契;團結,有的時候沒有完美的結局,但它一定需要辛勤的汗水;團結有的時候不需要精湛的技藝,但它一定需要堅定的信念。這就是我通過這則典故所延伸得來的心得。

國學如海,團結作舟,泛舟於海,方知海之深邃。國學如山,團結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國學如歌,團結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悟其深理,學有所得。

點評:正如小作者筆下的描述,國學深邃如海,值得我們細細品讀,悟其深理,作者由折箭這件典故談到團結的重要性,論點清晰深刻,結尾處集中點題,既照應開頭又總結全文。首尾連貫,一氣呵成。是一篇難得的議論散文佳作。

本文三大成功之處:首先形散而神不散,其次用詞準確,第三文章結構緊湊。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散文。

學國學作文 篇10

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這是我們今天中隊會的主題。經過了本次中隊會我頗有感觸。

首先先説“學國學經典”我在本次中隊會我知道了原來中國國學經典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例如:《大學》《老子》《詩經》《中庸》《論語》……並非只有平時的《弟子規》《三字經》。我知道了許多國學的小故事、和一些國學經典裏的名句、一些國學經典歌……我這次對國學經典有了深入的瞭解,我要學習國學經典!

接着説“做美德少年”我也懂得了許多的美德好少年該有的習慣與行為:在學校裏遵守紀律、不打鬧,聽老師的話,講誠信懂禮貌,積極回答問題,老師講課不可以在底下玩,説話,搞小動作、要團結,不以自己為中心,要以團體、班級為中心、在公共場合不喧譁,不隨地吐痰,講衞生,聽父母的話,不讓父母太操心……這些道理我都懂,不過很少落實到行動,我現在要落實到行動上。

我對本次中隊會真是頗有感受。

標籤: 錦集 十篇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m6vp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