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槓桿教材範文

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槓桿教材範文

導語: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自感知,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是通過簡單的説教和講授給學生。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槓桿教材範文文章,僅供參考!

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槓桿教材範文
  五年級下學期科學_槓桿教材範文

◆教材分析

本課是工具和機械單元第2課,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從課本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並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槓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槓桿。從生活中的撬棍引入槓桿,與今天的課堂對接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通過分析生活中常見的槓桿,如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上的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分析出槓桿的特徵,從而讓學生能夠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鈎碼才能使槓桿尺平衡呢?

認識一些生活生產中的槓桿。

第二部分:研究槓桿的祕密。

這部分內容是本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通過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還是費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如果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小於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省力的; 如果支點到阻力點的距離大於支點到用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並讓學生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槓桿現象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説是屢見不鮮了,但孩子很少對其進行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書籍或電視上對槓桿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並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不是科學認識。本課的教學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分析使用撬棍的過程,觀察撬棍工作的特點,從而認識槓桿類工具。並通過讓學生親自設計實驗進行科學探究,認識槓桿這類簡單機械可按省力情況分成三類:省力的槓桿、費力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槓桿。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槓桿有三個主要位置: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槓桿有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三種。

過程與方法

1.利用槓桿尺的模型做實驗,研究槓桿的省力、費力和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情況。

2.學會正確收集實驗數據,通過正確收集實驗數據和結果的分析與分類,得出科學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科學實驗中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

2.養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學學習習慣,並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認識槓桿的作用,通過對槓桿尺的研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

瞭解槓桿的簡單原理,利用得到的實驗數據解釋生活中的槓桿問題。

◆教學突破

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自感知,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是通過簡單的説教和講授給學生。本着以科學課標的精神指導科學教學的原則,遵循課標中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論,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可以對教材內容做適當處理。在學生探究時,教師有扶有放,在教學活動中將講解與指導相結合。在學生分組實驗之前,老師先和一名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目的是讓學生看清實驗步驟,明白實驗的注意點。在師生合作完成示範實驗之後,引領學生分組合作,經歷這麼一個科學探究過程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初步結論、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教師:木棍、大石塊、撬棍撬石頭圖片等。

學生:簡單機械盒、支架、槓桿尺、鈎碼盒、槓桿尺的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複習機械和簡單機械。

2.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一個學生上來也搬不動)

哎,總得想個辦法呀!能不能用我們學習的簡單機械來幫我們完成這件事呢?用什麼工具呢?

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鬆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槓桿。

板書:槓桿 二、新課探究

活動一:認識槓桿。

什麼是槓桿?

1、出示撬棍撬石頭圖片。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槓桿”。

2、示範用槓桿撬講台。

3、結合撬棍撬起講台和教材內容,分析槓桿各個部分的名稱和定義。槓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着槓桿,使槓桿能圍繞着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第四頁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學生畫三個點,老師巡視指導。

6、小組交流,最後全班交流,找出三個點的正確位置。

7、分辨槓桿

觀察第4 、5頁的這些工具,説説哪些是槓桿,哪些不是槓桿?並説明理由(分別找出三個點)

8、學生通過逐一的觀察分析,説出哪些是槓桿,哪些不是槓桿,並簡單説明理由。

9、集體交流,最後老師總結同學們的回答,給出正確答案。

活動二:研究槓桿的祕密。

1、剛才我們用槓桿輕鬆地撬起了講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槓桿都是省力的呢?

2、教師對槓桿尺的構造和使用方法進行介紹。

3、教師提問:如果我在槓桿尺的左邊第六格掛上一個鈎碼,要使槓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槓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鈎碼 ?還有其他方法嗎 ?

4、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六格掛了一個鈎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鈎碼才能使槓桿尺平衡呢?

5、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數據記錄在第6頁的“槓桿尺的記錄表”內。

6、學生動手實驗,並按要求記錄數據。完成實驗之後再把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填寫: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7、學生對所得的數據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後回答表格下面的問題。

(1)在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

(2)在什麼情況下,槓桿費力?

(3)在什麼情況下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8、學生分析數據,説出大體意思,但表達不夠簡潔和完整。

9、師生一起對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的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即槓桿的規律:

(1)用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則槓桿是省力的;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

(3)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

三、拓展活動

1、思考: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2、學生思考,各組回答自己的操作步驟。

3、老師引導發現:左邊鈎碼個數×左邊格子數=右邊鈎碼個數×右邊格子數。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總結。

教師補充完整:1. 槓桿的三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槓桿的規律:

(1)用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則槓桿是省力的;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

(3)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

3.發現槓桿尺:左邊鈎碼個數×左邊格子數=右邊鈎碼個數×右邊格子數。

五、課堂練習

◆課後作業

閲讀資料庫“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回答下面的問題。

阿基米德説:“只要給我一個_______,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板書設計

2.槓桿的科學

活動一:認識槓桿

槓桿的三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活動二:研究槓桿的祕密

槓桿的規律:

(1)用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的支點的距離,則槓桿是省力的;

(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

(3)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的距離,則槓桿是費力的。

發現槓桿尺:左邊鈎碼個數×左邊格數=右邊鈎碼個數×右邊格數。

◆教學反思

優點:在導入的時候,特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整堂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在突破難點的時候,通過“左邊鈎碼個數×左邊格子數=右邊鈎碼個數×右邊格子數”的方法,使學生突然就明白了,這種“一點擊破”的感覺很開心。不足:學生做實驗不能在我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在分析與歸納時不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做準確的表達。改進: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要把時間安排好,把時間留給學生,做到教師的引導作用。

  五年級下學期科學_槓桿教材範文

一、教學內容分析

《槓桿的科學》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中的第二課時。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是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中的一部分。它分為兩部分:1、認識槓桿;2、研究槓桿的祕密。其中第二個活動是重點,活動選擇了槓桿尺作為研究材料,採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經歷運用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通過觀察、實驗、記錄,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來認識槓桿省力與不省力的規律,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學生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本課教材的安排正體現“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理念,教科書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槓桿的工作規律,而是要求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分析等,這就為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提供了開放的探究空間,有利於學生自由地、創造性地展開活動,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得以提高。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在生活中,學生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也是很多的,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在學習本課前,通過前一節課《使用工具》的學習,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但學生可能並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課教材利用槓桿類工具在生活中運用最廣泛、最直觀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節課的研究,學生有類似的'生活經歷,利於學生觀察並引發思考。書中示意圖對槓桿的用力點、支點、阻力點較直觀,很清晰。兩個活動安排有梯度。一是認識槓桿,先由撬棍引入槓桿的概念,然後分析槓桿的三個重要位置,接着引導學生分析了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工作時發揮作用的位置,並標出它們作為槓桿的三個點的位置,而後利用書中的圖,對於身邊的常用工具進行觀察、分析,使學生對槓桿類工具有初步的認識能力。二是研究槓桿的祕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礎後,利用槓桿尺研究槓桿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學生通過實驗,對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槓桿工作的規律也就水到渠成。

三、設計思想

《科學課程標準》提出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理念。因此,國小科學課堂應以探究為基礎,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不斷激發學生的活力,引導他們理解、認識、探索、發現,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本課的教學設計由生活入手,巧設疑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儘早進入學習狀態。接着由學生的發言自然地引出撬棍和槓桿的概念,通過觀察、尋找槓桿的三要素,從而初步認識了槓桿,通過辨別變形槓桿和尋找生活中的槓桿,加深對槓桿的認識。然後通過認識槓桿尺、調試槓桿尺、分組實驗、統計數據、分析數據等系列活動,得出槓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最後通過“長短不同的兩根槓桿撬石頭”的

討論,進一步加深對槓桿省力與費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應用科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水平。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槓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2)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3)利用槓桿解決身邊的事情。

2、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整理數據,發現槓桿省力的原理。

教學難點:(1)槓桿在生活中的變形應用;(2)能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據中,通過分析整理,發現槓桿省力的原理。

六、學具準備

給每組學生準備:槓桿尺、鈎碼一盒、實驗記錄表

給全班學生準備:撬棍撬石頭的圖片、槓桿類和非槓桿類工具35種。 給教師準備:課件。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疑引入

1.如果遇到大石頭擋在路中央,你有什麼辦法把它移開嗎?

學生思考,發表自己的做法。

設計意圖:由生活入手,巧設疑問,激發興趣,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二)、認識槓桿

1.引出概念:

(從學生的描述中引出)像這樣的棍子人們叫它撬棍,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槓桿。

讓學生認識撬棍和槓桿。

2.認識槓桿的三要素:

(1)出示撬棍(課件展示撬棍的使用過程)。

(2)師生歸納:槓桿三要素---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找一找在圖中的位置。

學生觀察,尋找,彙報。

3.認識變形槓桿:

出示搖水裝置和蹺蹺板,思考:它們也是槓桿,三個點在什麼位置? 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槓桿的三個點。

4.辨別:出示羊角錘、老虎鉗、剪刀、天平、錐子和擀麪棍等。

它們是槓桿嗎?為什麼?

學生思考、辨別。

5.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工具也屬於槓桿?

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從撬棍形式的槓桿到生活中變形、組合後的槓桿,有助於學生了解槓桿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應用。

(三)、研究槓桿的祕密

1.認識槓桿尺:

出示槓桿尺,問:它是槓桿嗎?找一找支點,觀察一下,它還有什麼特點。 學生觀察描述。

2.調試槓桿尺:

在兩端相同的位置掛相同的鈎碼。

討論:什麼樣的情況能説明用槓桿做事能省力,什麼樣的情況下不能省力?在試驗中應該收集哪些數據來説明問題?

學生嘗試。分組討論交流。

3.分組實驗。

學生實驗,自主決定兩端掛鈎碼的位置和數量(只在左右各選一個位置掛鈎碼)。當槓桿尺靜止不動時(用力的一端剛好將重物一端撬起來),要把槓桿尺掛鈎碼的位置和數量記錄下來。

4.統計數據,彙報結果 。

設計意圖:通過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

5.分析數據,得出規律。

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數據,交流結果,得出規律。

(1)用力點距支點遠,阻力點距支點近,這種槓桿是省力槓桿。

(2)用力點距支點近,阻力點距支點遠,這種槓桿是費力槓桿。

(3)用力點距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距支點距離,這種槓桿是不省力也不費槓桿。

6.思考: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設計意圖: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現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出示長短不同的兩根槓桿撬石頭的課件,討論:用短的這根能撬動嗎?為什麼?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實驗數據來解釋這個為題。

設計意圖:加深對槓桿省力與費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

八、教學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做到科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走向科學,讓科學回歸生活”,生活是科學教學取之不竭的資源庫,也是一本學生具有親身經歷的活生生的教科書。在本教學設計中,教師由生活中常見問題“如果碰到大石頭擋在路中央你有什麼辦法把它移開嗎”入手,巧設疑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再從學生的討論發言中順勢引出槓桿的科學概念;在認識了槓桿的三要素之後,讓學生認識生活用具中的變形槓桿,出示部分生活工具讓學生辨別是否屬於槓桿,再到生活中找槓桿;在認識了槓桿的省力與費力的原理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這些活動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資源,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

二是重視在實驗中學科學。槓桿現象對六年級學生來説是屢見不鮮的,但孩子很少對其中進行過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生活中對槓桿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並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經驗而不是科學知識。本教學設計讓學生通過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學生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3q34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