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育教學十大理論

教育教學十大理論

傳統的教學,以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知識為特徵,勢必導致教師中心論,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忽視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師生之間的合作。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學十大理論,歡迎參考!

教育教學十大理論

教育教學十大理論

一、結構主義教學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魯納(er)

產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蘇聯衞星上天,美國的教育改革受到影響。

理論要點:1.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教學過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學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獲得廣泛新知的基礎;“結構”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聯繫。

學習有兩種遷移:特殊遷移與原理和態度的遷移。

用簡化的方式儲存在記憶中,可使記憶具有“再生性”特徵。

2.提倡早期學習。

任何學科都可以用某種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給處於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學生。

以困難為理由,把重要的教學往後推遲,

往往浪費了學生的寶貴時間。

3.教學原理方面的四個原則:

A動機原則——滿足社會需求願望的外來動機作用短暫,而內在動機能起長效作用。

學習的好奇心、勝任感、互助欲是學習的三種基本內在動機。

在實施方面要做好三點:

激活工作:設計“具有最適合的不確定性”的學習課題。

模稜兩可的情況最可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維持工作:探索活動被激發出來,就要維持,這取決於對教學過程的控制。

要使學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過失敗,

要培養學習的自信心,和獨立做出決定與行動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學習項目的主要方面。

B、結構原則——將知識組織起來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的再現形式有三種:

表演式:一組動作;

肖像式:簡化的圖解、知識樹、系統圖;

象徵性:符號。

以上分別體現出結構的再現性、經濟性與有效性。

C、程序原則——學生學習知識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學的序列。

處理好教材的內在聯繫和學生智慧發展二者關係,

以確定最有效的序列。

決定學習序列的因素:

學習速度(要考慮認知的緊張度)、抵制遺忘的作用、

舊知識遷移到新情況的可能性、知識再現的形式、

有利於經濟和有效地掌握知識。

D、反饋強化原則——沒有反饋就沒有教學。

基本要求為:

(1)時間及時:過早則增加記憶負擔,過晚則無指導作用;

(2)具有不在思維定勢和焦慮狀態的條件:

先退出狀態,方可進行矯正,否則矯正性信息無效;

(3)處理方式:矯正不超出學習者的能力範圍。

4.發現學習。其教學模式為:

(1)帶着問題觀察具體事實;

(2)建立假設;

(3)形成抽象概念:

組織討論和求證,以形成結論,提煉一般性原理或規律;

(4)把原理應用到新的情景中去:

運用於實際,接受檢驗和評價的過程,

也是運用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二、掌握教學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魯姆(m)

產生時間:20世紀60年代末期

理論要點:

1.教學目標就是通過教學使學生髮生行為變化的期望。

教學目標分類的內容:

A認知領域

知識:描述、認出、界定、説明、列舉;

理解:轉換、舉例、摘要、歸納、重寫;

運用:證明、解決、修改、發現、預測;

分析:判斷、辨別、分解、指出、細化;

綜合:設計、組織、籌劃、創造、整合;

評價:比較、支持、批判、評論、鑑賞。

B情感領域

接受、反應、價值判斷(態度、重視其價值性)、

價值組織(人生觀)、價值個性化(價值觀內化、成為其個性的一部分)。

C動作技能領域

知覺:感官刺激、線索選擇;

準備狀態:心理、身體、情緒;

引導的反應:模仿、嘗試錯誤;

機械練習:由熟練而成習慣;

複雜的反應:複雜的動作行為;

創作:新的行為方式及動作。

2.教學評價理論:(1971年)

診斷性評價:發現錯誤,提出矯正方法。

形成性評價:評價目標和重難點。在教學中、單元、學年都可進行,

通過測驗和矯正達到形成性之目的。

終結性評價:評價達標情況及教法、學生學習結果,評定等級、寫出説明。

3.掌握學習理論:

期待全體學生都能學好,而不是上中下各三分之一。

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不在於他們掌握學習內容的能力,而在於學習的速度。

只要輔以“個別化教學”,即確保一部分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

並根據自己的需要得到適當的矯正教學或輔導即可。

矯正手段包括合作性的小組學習、個別輔導、教師針對性地解釋有關內容,

“對未中目標再射一箭”。

要點:(1)為掌握而教(2)信心(3)全體

對教師的要求:

調動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

講解準確、清晰、吸引人,明確學什麼?怎麼學。

善於使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掌握知識。

“目標教學”步驟:

診斷性測驗,確定學習基礎。(5分鐘)

單元重組教學,制定雙向項目表(內容、程度)

亮標及實施

形成性測驗(百分制、互批、合格要求達到80%及以上)

矯正學習(小組、小先生、個別化)

終結性測驗(等級制)

三、非指導性教學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美)卡爾.羅傑斯

產生時間:1960年,他把自己長期在心理治療上所積累的經驗,

推廣和應用到教學領域。

理論要點:

1.“非指導性”教學的特徵及原則:

(1)極大地依賴於個體的自身成長,

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種障礙。

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學習得以容易地開展。

如誘導學生獨立思考、澄清問題、幫助組織已被學生認可的經驗。

節制自己的發言。

(2)情調情感因素,具有真誠、理解、接受的氣氛。不掩飾,坦誠公開。

(3)學生是以維持自己的構造或是強化自己的構造心理來學習的,

因此要注意以“同化”來影響學習過程。

(4)作為自然發展狀態而互相接觸。教師不是教學生怎樣學,

而是提供學習的手段,由學生決定怎樣學。

教師已不是指導者,而是顧問。

學習的促進者: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含教師本身,

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氣氛,使學生知道如何學習。

2.教學模式:

(1)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的氣氛。

(2)開放性探索,學生不受束縛,毫無顧忌地發表觀點,

教師只應學生要求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看法,

不對學生觀點作任何評論。

(3)個人或小組鑑別。教師提供資源,對探索結果進行反思和討論。

可能沒有結論,這並不重要,因為探索的過程已經存在了,

學生已經創造性的學習和工作了。

如果學生希望教師講授,可針對討論內容進行講授,但不作結論和總結性發言。

3.備註

(1)氣氛——強調學習過程中個體自我實現的心路歷程。

良好的心理氣氛看作比教學技能更為重要的教學因素,

因此,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的氣氛、

培養具有洞察力、創造性、建設性、選擇性的人。

氣氛要真誠、理解、接受、不掩飾、坦誠公開,

學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開,從而促進學生潛能的實現。

(2)開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佔有的時間,強加在學生身上。

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問題形成學習目標。

“希望討論什麼?”或“做什麼?”

個人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形成全體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從而確定學習目標。

在探索中,教師作為促進者

(提供資源、知識、自身經驗、氣氛、鼓勵、誘導、澄清、組織被學生認可的經驗),

確定目標,引導軌道不偏移,

並且不約束、不評論、不結論、不總結,

但可針對性地提供信息。

(3)鑑別——

對探索的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討論。

重過程、不重結論;

重愉悦,不重技能;

重潛能,不重形成;

重學生,不重教師。

四、範例教學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德)H.海姆佩爾產生時間:20世紀50年代

主要理論:

1.基本思想

(1)精選教材,使教材變為本質的、典型的、原則性和結構化的知識和規律。

(2)教學不是再現和傳授知識、技巧,

而是啟發、引導、輔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通過思考進行學習。

教與學的目的不是獲得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獲得良好的學習態度

和認識批判、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繼續學習的能力。

總之,範例教學就是提高學習者獨立能力的教養性學習。

2.實施程序

(1)範例性地闡明“個”,即通過個別典型特徵説明其整體。

範例性地闡明“類”,即對在“個”的階段獲得的知識進行歸類。

範例性地掌握規律,即探究歸納出規律性的認識。

範例性地獲得經驗,即獲得有關世界經驗和生活經驗。

3.主要原則

(1)三個性質

基本性:體現在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基本規律;

範例性:精選知識,起示範作用

基礎性:體現在教學內容;。

(2)三個統一

問題解決與系統學習的統一:即解決了問題,又掌握了學科知識;

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的統一:即實質教育與形式教育的統一;

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既要熟悉教材(客體),又要了解學生(主體);

4.主要特點

(1)不是複製性地接受細節知識與技巧,

而是主動掌握具有普遍意義的知識、能力、態度。

解決相同或類似的問題,進行繼續學習與探討。

例子應與學生經驗有關,使之覺得重要和有趣,從而激發動機。

(2)教師具有高度的耐心,不能趕時間,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從觀察現象出發,追溯其發生的原因與道理。

五、多元智能理論

一.主要代表人物:1983年由(美)霍華德.加德納

(HowardGardner)提出。

二.提出的背景:追求平等教育、追求優質教育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

美國普通教育改革的兩大主題。

而多元文化教育成為美國改進現有教育的主要方向。

傳統的智力測量從19世紀80年代始,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到20世紀80至90年代,已呈多元化的趨勢。

主要理論:1.智力的結構:

(1)言語——語言智力:聽説讀寫的能力,

用語言流暢地表達思想與人交流。如演説家、作家。

(2)音樂——節奏智力: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如音樂家。

(3)邏輯——數理智力:運算和推理的能力。如科學家。

(4)視覺——空間智力:對結構、色彩的敏感和通過平面圖形

及立體造型表現出來的能力。如畫家。

(5)身體——動覺能力:運用肢體和軀幹的能力。如運動員。

(6)自知——自省能力: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如哲學家。

(7)交往——交流智力: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

如教師、律師、管理者與社會活動家。

2.智力的本質:

(1)智力是情境化的。

只有考慮到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

(2)智力是多維的。

不僅每一個個體都有多種智力潛力,而且每一個個體智力發展也是多樣的。

(3)智力是發展的。

任何年齡段、任何層次的人,都可以通過學習,使智力得到發展。

六、發展性教育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蘇)贊科夫(1901——1977)

20世紀60年代產生該理論。

產生的背景:20世紀50年代中期,

蘇聯在總結教育科學時指出:“教育學中無兒童”,是蘇聯教育學的主要缺點之一。

60年代初期,蘇聯教育面臨科技迅猛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嚴峻挑戰。

主要理論:1.發展的三個方面

(1)觀察力。觀察對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果具有很強的觀察力,則會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很多的知識。

培養觀察力,就是啟發了求知慾。

(2)思維能力。知識和發展之間有某種“剪刀差”,

要始終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3)實際操作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2.教學原則

(1)高難度教學的原則。

如果教材與教法在學生面前都沒有他們應當克服的困難與問題,

學生就不會有緊張的腦力活動,就得不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應有的發展。

掌握科學知識,需要艱苦的勞動,適當的壓力引起一定的心理緊張,

也是導致學習的一個必要條件。

(2)高速度教學的原則。

在教學中,多次單調的重複、複習,形式主義和機械地練習,

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而且拖慢了教學進度,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講新教材時,包含着舊教材;做新練習時,包含着舊練習。

這樣學生總覺得在學習新東西,保持着較高的學習興趣。

“以知識的廣度,達到知識的鞏固性。”

(3)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

不僅會運算,還要掌握運算的規律。

如果兒童僅停留在表面的、孤立的現象上,就很難形成抽象的概念。

(4)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的原則。要求學生注意的是學習過程本身,

即是教會學生怎樣學習。

(5)全體學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

人們往往把補課和佈置大量練習當作補救學習差的學生的主要手段,

而不分析產生落後的原因,沒有在學生的發展上下功夫,

結果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加劇了他們的落後狀況。

要提供真正的智力活動,使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所以教學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發展上盡最大的可能性取得最大的成果。

七、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蘇)巴班斯基(1927——1987)

20世紀70年代初期提出。

產生背景:隨着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人們越來越感到需要尋求一種教學與教育的最佳方案。

“尋求新的教學途徑”,“教學過程積極化”是當時蘇聯教育界流行的口號。

主要理論:

1.教學最優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取得最大的可能效果

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

耗費最少的必要精力

花費最少的經費

2.教學最優化方法:

(1)綜合規劃和具體確定學生的教養、教育、和發展任務。

(也即我們新課程所説的三維目標:

不僅有知識與技能、還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使教學內容符合於教學任務,突出主要環節,掌握最本質的東西。

(3)選擇最適當的課堂教學結構。選擇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有三大類:

組織學習認知活動的方法、激勵學習認知活動的方法、

檢查學習認知活動的方法。

(4)對學生採取區別對待和個別對待的方法,

選擇全班的、小組的、個別的教學形式。

(5)為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物質條件、

衞生條件、心理條件和環境條件。

(6)選擇最優的教學速度。

(7)分析教學效果和時間用量。

八、合作教育理論

主要代表人物:(蘇)阿莫納什維利

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

產生背景:蘇聯20世紀80年代後期教育思想大辯論。

主要理論:

1、建立合作的師生關係:要使學生從學習的內部獲得學習的推動力,

使每一個學生感到成功和進步,使學生得到與教師交往的快樂、認識的快樂、

發展的快樂和成長的快樂。

2、教學論原則:

(1)相信學生的原則。使每一名學生相信,他將獲得成功。

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及尊重。

(2)師生合作的原則。師生處於平等的地位,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自由選擇感”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可能達到的能力出發,

運用巧妙的教學藝術,使必需的學習任務變為學生內在的自覺要求。

請求幫助、仔細傾聽、嘗試練習、有意反駁、學生找錯、作出答案。

九、建構主義教育理論

(一)主要代表人物:(美)馮.格拉斯菲爾德(VonGlasersfeld)

20世紀80年代提出。

(二)產生背景:最早源於(瑞士)皮亞傑“同化”與“順應”理論。

波普爾“經驗證偽原則”經驗不可證真,但可以證偽。

(三)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

1.認識是由主體主動建構的,而不是從外界被動地吸收的。

2.主體在認識過程中,不是去發現獨立於他們頭腦之外的知識世界,

而是通過先前個人的經驗世界,重新組合,且建構一個新的認知結構,

認識具有建構性。

同化: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

順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無法同化時,引起的認知結構發生重組和改造的過程。

(四)理論要點:

1.建構主義學習觀

(1)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

(2)學習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

(3)學習應該是一個交流和合作的互動過程

2.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

支架式教學:

這種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的框架,

而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學習者進一步學習所需要的。

支架式教學環節:

搭建支架:按照“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支架。

進入情境:引入問題情境,提供獲得的工具。

進行探索:啟發引導、分析探索、適當提示、沿框架發展。

合作學習:小組協商、討論。達到全面正確地理解,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效果評價:自主學習能力、對小組合作的貢獻、是否完成任務。

(2)情境性教學:

要求,內容要選擇真實的問題情境,不能對其做過於簡單化的處理;

教學過程與現實的問題解決過程相類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隱含於情境之中;

不需要獨立於教學過程的測驗,具體問題解決過程本身就反映了學習的效果。

教學環節:

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效果評價。

(3)隨機進入教學

十、後現代主義教育理論

產生背景:80年代以來,西方進入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

主要特徵:

1.“非哲學”。否認永恆不變的知識基礎,

倡導異質性的、多元化、多視角、開放性的思維方式。

2.非中心化。人不再是構成一切客觀性的主體。

3.反基礎主義。認為不存在任何指導我們的永恆的、

中立的、超歷史的知識基礎。

4.非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的情感和直覺方法的重要性。

教學觀:後現代主義對教學目的採取寬泛的態度,

不要侷限於單一的教學目標,不強求每個受教育者“全面發展”,

也可以培養“片面發展”的人。

課程觀:(4R)

豐富性;每門學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解釋豐富性。

循環性:與螺旋式課程的概念內涵是一致的,

循環性旨在發展能力,其框架是開放的。

關聯性:教育與文化

嚴密性:概念的重新界定,是與詮釋、不確定性相聯繫的。

標籤: 教學 教育 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2e7e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