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優)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優)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優)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升入中班以後,幼兒要學習許多新的生活技能,進餐時引導幼兒主動嘗試使用筷子就是其中的一項。接了新班後,我們發現陸瀚做事動作較慢,動手能力不太強,每次總是最後一個吃完飯,而且飯粒、菜葉掉得滿桌子都是。於是,我們沒有急於讓全班幼兒同步學習使用筷子,而是給包括陸瀚在內的幾名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了勺子。起初,陸瀚確實比以前吃飯快了,桌上的飯粒和菜葉也掉得少了。當老師鼓勵他吃得又好又快又幹淨時,孩子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興奮地説:“老師,我每天吃飯都要得第一名!”陸瀚終於體驗到了吃飯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乾淨帶來的自豪和快樂。當時,我欣慰地認為是由於老師細心觀察並承認了幼兒間的能力差異,為幼兒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支持和幫助,致使孩子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們為自己教育措施的成功感到高興。

但是不久我發現,陸瀚吃飯又像以前一樣吃到最後,磨磨蹭蹭了。老師怎麼鼓勵、督促也不管用。一次,我激勵他説:“你瞧,別人用筷子吃飯你用勺子吃飯,你一定比他們吃得又快又好,咱們爭取得第一名,加油好嗎?”誰想陸瀚卻説出了一句讓我意想不到的'話:“老師,我早就會用筷子了,我在家吃飯就是用筷子的,我也想在幼兒園用筷子吃飯,我不想用勺!”聽了孩子的話我十分吃驚,原以為他用不了筷子才為他提供了勺子,可是孩子的心裏卻不喜歡再用勺子,而是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使用筷子。我半信半疑地將一雙筷子拿給他使用,沒想到陸瀚用筷子吃飯一點問題也沒有。

我與家長溝通了解到,陸瀚在家吃飯確實使用筷子,而且已有很長時間了。接下來的幾天觀察中,我發現陸瀚吃飯時使用筷子的技能同其他孩子一樣好,只要老師多在他身邊鼓勵他、督促他,他就能很快、很好地將飯吃完。但是,老師一離開他身邊他就會東張西望,一邊玩一邊吃,結果飯菜撒了一桌子,別人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一半。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吃飯的問題是精神不集中、邊吃邊玩,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至於孩子的生活技能――使用筷子的能力一點兒也不差。原以為讓孩子使用勺於吃飯是尊重孩子的能力差異,可實際上,我卻沒有真正瞭解到孩子到底需要什麼,真實水平是什麼。老師用自己的判斷善意地為孩子創造着認為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與條件,片面地認為自己已理解和尊重了孩子之間的個別差異。但恰恰相反,就是因為這個老師主觀認為的“差異”,致使孩子沒能自己主動地選擇使用筷子還是勺,老師的片面與武斷使孩子的合理意願沒有得到滿足。

這件事讓我體會到,教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以及家庭成長環境都要有充分的瞭解。老師要細心照料幼兒的生活,但更要尊重他們的獨立要求,辨別幼兒真實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麼,鼓勵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使幼兒生活習慣培養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為了使自己的業務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了生本教育之後,我覺得我們在過去的教學中目光僅僅是停留在教師如何去教的問題上,對學生如何高效的學考慮得不夠,可以十分欠缺。

學習了郭思樂教授的全新的理念,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許多新的認識與理解。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揚生命為宗旨而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學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上。

生本課堂裏,精彩的是學生,不是老師。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蒐集回來的資料。學生站起來表現自己的機會很多。我們為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機會,而老師是要努力做到“不現自我”。老師上課要做的不是講解課文,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組織學生交流他們的預學所得。我們經常外出聽課,感覺老師是站到一邊,但其實對老師觀察課堂,適時點撥,駕馭整個課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課堂是學生生長的地方。在生本課堂上,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可點燃的“火把”。

總而言之,我們的教學,停留在教師“教”上的居多,關注學生“學”的過少。“生本教育觀”的提出,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我很榮幸的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在這一個多月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着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有責任心就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要有高度責任心。其原因很簡單,教師的職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其培養的“產品”是人,理想的目標是培養出要符合國家教育的目標的人。最好不出廢品,更不能出危險品,教師沒有高度的責任心,怎樣作到對學生有愛心,又怎能對學生的思想、學習、身體、生活去主動全面關懷呢?

作為教師要有事業心、平常心。從平凡的教學工作中看到培養下一代的重要意義,教師只有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對教育事業產生深厚的感情,才會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自豪感、光榮感。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一、鑽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提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二、 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三、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並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

教學工作非常繁雜而豐富。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為什麼要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大家也都會説,就是改革落後教育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完善培養模式是教育教學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理論與實踐統一,知識與技能融合,這就是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若想真正讓學生動起來,必須教師要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把課堂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景預設出來,把每個細節,每個環節都要設計的周密,才不至於在課上浪費大量的無必要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比我們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效果要好得多,課堂氣氛也能活躍起來,學生更愛學了,興趣有了,效率當然就高了。關於教學方面,,我個人的心得簡略如下:

一、引導。俗話説“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個人的發展過程中教師僅僅是其引導者而不是攙扶者的作用,學習的主體應是學生自己。因此,學習的主體應是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和探究活動中去。教學應着手如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進行主動探索。

二、啟發。學習活動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智力活動,而思維則是學生學習中主要的智力活動,教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而更應是方法,正確的靈活的思維方法是教師應傳授學生的重要方面,它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從培養能力和素質出發,確立明確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要善於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學會正確思維,這就要我們改“灌輸式”、“填鴨式”為啟發式教學,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活動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啟發學生學會分析現象,學會從現象推導出一般性結論,再引導學生學會將一般性結論具體化。

三、參與。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科學的適當的師生間共同的活動,才能促進課堂教學信息的流通和反饋,才能增強師生的情感、意志等的相互溝通,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相應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由傳統監視人轉變為參與者,應十分注重換位意識,定位於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輕鬆愉快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相關的知識結構的形成和學習的遷移過程。

四、倡導。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獲得探究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學過程應是教師培養學生如何用智慧的鑰匙去開啟知識大門的能力,決不是機械地傳授教材知識,更不能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機器。

五、診斷與評價。按照教育控制論的觀點,教學過程中的雙邊活動也是師生間教學信息流通與反饋的過程,在教學中流通和反饋的信息多種多樣,其中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診斷資料對學生來講是極其重要的反饋信息,教師清楚地認識這一點,自覺地加強診斷和反饋,必然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總之,在課堂中教師應注意把握好引導性和開放性,堅持讓學生自己唱主角。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去思考探索,順着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去感知、去思索,從中領悟和形成運用各種方法解題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領略科學知識的真諦。同樣,作為新進教師的我,更應該努力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4

金風送爽的九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同時對於我來説,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因為20xx年9月1日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一轉眼我在教師這個崗位工作了快一年了,在這一年裏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並快樂着”,因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處處都充滿着陌生,身心都要受到洗禮,但是看到我可愛的學生又使我充滿着愉悦。我慢慢的喜歡上了這種感覺,這裏有我可愛的學生,有關心我的同事,對於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關心,我是深深的受到了感動,我真心的想對他們説:“謝謝你們了”。下面就是我工作以來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首先,教育教學方面——認真備課,注重積累。

一是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一開始每備一篇新課時,我最苦惱的就是如何尋找備課的思路。因為第一年教學,沒有任何經驗,那這一學期該怎麼安排授課內容?成了我思考的問題。於是,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對照自己定的.單元進行學習要求,找出重點、難點,進而組織安排上課的思路。此外,在備課的過程中,除了準備課本上要求的內容外,還儘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遊戲作為補充,提高學生的上課的興趣。

二是重視課堂40分鐘的教學實踐。辛苦的備課歸根到底還是為上課作準備的。我非常重視課堂的40分鐘,在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做到內容豐富充實,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生動活潑,並且每天都以愉悦、飽滿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舒適的氛圍。在上課過程中,應留心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變更教學的方法,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身教勝於言教,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

其次,學習上——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和業務水平,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學習教育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本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強科研意識和改革意識,積極參與教育實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現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年代,我們不能滿足現狀,而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於在教學過程中實踐。還有就是我們每週都要寫讀書筆記,這對我們提高自身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一個新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快速的成長。在09年的11月份和寒假,教育局組織我們新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我十分感謝教育局和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教師理論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

最後,思想方面——積極進步,有責任心。

作為教師,責任心是工作成敗的關鍵,也是良好師德的具體體現。沒有高

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幹不好工作的,所以時刻要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來約束、鞭策自己,緊記自己是教師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熱愛和關心學生。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來到鹽城中學已經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一個月內,雖然不敢説自己兢兢業業,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中學教師個人工作——我的一點教學感悟。把以前在大學中學的教育的理論現在搬到時實踐中來,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發現不足只有努力彌補,進一步學習,學習之餘便是反思,這樣才能有所突破。

在學哲學的時候學習了矛盾的理論,現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論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寫出來,不怕貽笑大方。

教學中也有矛盾,教學的矛盾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一個就是教的矛盾,一個是學的矛盾。教的矛盾實際上也是教師的矛盾,學的矛盾也多是學生的矛盾。

教師現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博與專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種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兩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對於一個體育教師來説,博就是了解各種相關的知識,如地理學、人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等,專就是在專業領域內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譬如説是民俗體育,民俗體育本來就是體育的一個部分,屬於體育的範疇,但是民俗屬於社會學的內容,一個體育教師想要透徹地瞭解民俗體育就必須對社會學有所瞭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體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體育教師有相關的地理學的知識。就是有個專業內容,要求博的積累。這是博和專的統一。但是對於一個體育教師來説,專業出色,必然要經歷千錘百煉,花大量的時間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無論博和專的知識都是無限的,這樣的一個矛盾就出來了。解決的方法只有教師個人勤學苦練,趕在時間的前面。

二、師道尊嚴和融入學生之間的矛盾。

師道尊嚴是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別重視的一個部分,所以又説天地君親師這樣的排序。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裏,還要不要提倡師道尊嚴?當然要,這是促進教學工作的一個良好的條件,當一個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惡劣威信感,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師的行為和活動,這樣我們的教學目標就很容易實現。同是也提倡教師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學生中去,才有惡劣對學生的瞭解,瞭解以後才可能會因材施教。師道尊嚴是在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實現的,但是矛盾就是過分融入學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師道尊嚴。尊嚴在一定的意義上講也是在一定的神祕感上產生的,除非是聖人,但是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不代表每個教師也是神聖的,教師是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解決這樣的問題的關鍵就是在一個度的問題上,如何把握這樣的一個度,就是要求教師在實踐中漸漸地摸索了。

三、師逸和師勤的問題。

我們知道有各種不一樣的風格的教師,有的教師的風格偏向逸型,這裏的逸不是懶惰,而是對學生採取一種相對來説是讓學生感覺能夠比較自由發揮自己的特長,就是教師的控制少了。而令有種教師是師勤型的,這樣的教師勤勤懇懇地工作,一絲不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對學

中學教師教育心得體會(2) 生的培養盡心盡力,這樣的教師的風格當然也提倡,那麼什麼樣的風格更適合學生,恐怕也要看學生的整體風格了。

四、人格力量和社會陋習的矛盾

往往教師很辛苦地教育學生,尤其是道德教育,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效果也很好,但是社會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的影響,使學生的概念發生了碰撞,這樣學生選擇了怎樣的一種概念教師卻很難有辦法控制,這就是教師的人格力量和社會的一方面陋習的矛盾。

教的過程中存在矛盾,學過程中也有矛盾。

在學習的過程中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主課與非主課的矛盾

主課的學習一直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的組成成分,非主課的內容以調節的身份出現,既然是調節,自然不可以喧賓奪主,也不能完全沒有,這樣學生學習的選擇也成了一種矛盾,非主課,經常因為本來壓力比較小,而且相對競爭不是那麼激烈而成為學生的興趣趨向。

二、多和寡的矛盾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這樣中的多和寡就是一個矛盾。多,就是學習的內容多了點,多確實是件好事情,但是往往很多時候貪多嚼不爛,這樣就有可能要減少學習的量而提高學習的深度,同樣,少也是一種失,太少,思路則窄,不能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決定了多和寡。相對體育教學來説,選擇籃球的學生非常多,因為興趣所在,也是專業的特質決定的,相對來説,選擇排球的學生就少了很多,這樣既是興趣決定

了多寡的問題,同時也是易和止的問題,因為排球的技術要求相對比較高一點,對學生來説,不容易掌握,這樣才會停滯不前。

三、易與止的矛盾

同樣,易和止也是一種矛盾,有人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學習上就不肯用心深入鑽研;有的`畏懼困難,一遇到疑難就停止不前。這樣的兩中矛盾要解決就要看學生的對學習的認識水平的問題,同時也在提醒教者注意,讓學生來學習學生能夠解決的問題和尚未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範圍或者能力所不能達到的內容。就是舉上面的例子,學生喜歡籃球打得好的卻是並不多見,因為學生覺得籃球容易打,只要會把籃球扔到藍框中就算會打了,這樣,容易使學生不會深入鑽研,更不會積極主動用物理的力學的角度來分析和解決部分問題了。

四、創新和規則的矛盾

規則是一種學生必須遵守的傳統的條文,創新很多時候就是要的打破傳統,建立新的規則,儘管不是每一樣創新和規則都是有劍拔弩張的矛盾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創新和規則之間也存在矛盾。這樣學生在創新的時候是是否需要遵守規則也是一種矛盾。有的餓規則是可以打破的,有的規則卻是不容易打破的,好在這是一個提倡創新的時代。

五、勤勞和方法的矛盾

在教學中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學生,有的非常勤勞,學習也很刻苦,但是成績提高不是很快,有的學生表現得不是特別積極,但是學習的效果卻是很好。這樣就要讓做教師的人發生感慨,如果將兩者完美糅合在一起有多好。而事實的情況存在是兩者依然是獨立的羣體現象。歸納原因就是學習者的方法的問題,一部分的學習者找到了學習的方法,就懈怠下來,反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的方法的學生,仍然埋頭苦學。這樣就是一個需要為師者來正確引導的課題。

教學中處處都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和發展必須需要的條件,因此,矛盾並不可怕,相反,瞭解和掌握了矛盾,對於進一步來發展教學工作,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我想,我在教學中的 任務其實就是推動這些矛盾動態平衡地向前發展。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李琪瑞因為家的緣故作為插班生來到小三班班上。他是個機靈開朗的男孩,但遇事有些急躁。他很喜歡交朋友,卻不善運動,一旦遭到困難,由於鍛鍊,往往會選擇放棄。這使得他對體育活動不太感興趣。接下來的一件事充分為我們和瑞瑞媽媽的深入交流和探討提供了契機。

一次體育活動中,我們讓幼兒選擇同伴自由分組。由於怕小組人數太多會影響交往,我們對人數作了限定。瑞瑞和班裏幾名同伴同住一個小村,所以想和他們分在一組,誰知其中一名女孩同馨潔拒絕了他,並試圖向他説明他們組人數夠了。可是瑞瑞一聽説被拒絕,氣呼呼地轉身就走,根本不聽同馨潔解釋。回家後,瑞瑞傷心地告訴媽媽分組時被拒絕的事,還説:“同馨潔自己不同意,還叫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同意。”瑞瑞媽媽聽了很生氣,覺得孩子受了委屈。之後,她就把事情經過告訴了我

我想,瑞瑞作為插班生,客觀原因確實存在,然而,瑞瑞自身存在的不願意參加體育活動問題,以及自由分組對孩子發展的價值,瑞瑞媽媽也需要了解。於是我對她説:“這件事讓您感到很難受,我們非常理解。瑞瑞作為插班生由於和同伴不夠熟悉,在户外活動方面確實存在難度。我們希望這件事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千萬不要影響到您和樂樂媽媽的關係,畢竟兩家住在一個小區裏會經常見面,孩子們也會經常在一起玩。其實成人之間良好的交往會給孩子樹立榜樣,不但能給孩子創造更多交往的機會,也能引導孩子學習如何獲得別人的認可。”

我試着從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孩子的交往需要人手,為她作進一步分析。我説:“不用等到國小,瑞瑞現在就有交往的意願,而只要他交往,問題自然會擺在他面前,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如果失敗了就放棄,以後他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到了大班,這樣的自由分組活動會越來越多,每次都被拒絕可能會使他失去交往熱情。其實你已經發現了他的不足之處,如,他的表達方式很外露,多用行為代替語言,這樣容易讓別人不舒服,從而被排斥。要避免孩子因為失敗而受傷,一味逃避是沒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機會引導他學習。我們讓孩子自由分組就是出於這樣的.目的,看看孩子會遇到什麼問題,他怎麼解決,需要我們怎樣的幫助,他能積累哪些交往經驗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碰壁中能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進行自我調整。最近我們發現瑞瑞已經注意控制那些讓同伴感到不舒服的動作了。”聽到此,瑞瑞媽媽笑了,説:“是嗎?那太好了!”“如果我們將這些經歷看作是孩子不斷學習和發展的過程,孩子從中獲得的是對今後有益的交往經驗、交往方法,我們是不是就不會太焦慮了呢?”為了進一步緩解瑞瑞媽媽的焦慮,讓她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我這樣説道。

經歷了這次事件,我體會到及時瞭解家長的觀念和態度對於家園合作來説非常重要。最初我們在發現瑞瑞的問題時,曾嘗試和家長合作,但是一直沒什麼效果。現在想來,當時更多的是我們告訴家長有關孩子的問題,並沒有好好去了解家長的想法。而我們把問題説得越多,越讓家長對孩子的進步失去信心,放棄努力。而這次事件給了雙方一個深度交談的機會,我們誠懇傾聽的態度讓家長能放開胸懷坦陳自己的想法,使我們瞭解了她之前消極配合的真正原因。這可以説是一個意外的收穫。這更讓我認識到,平時要與家長保持聯繫,要給予家長充分表達的機會並耐心傾聽,敏感地捕捉其中有用的信息。相信這樣做會讓我們在家園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實、更遠。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最早看到葉瀾教授《新基礎教育》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些迷茫,什麼是新基礎教育?為什麼要着重強調新基礎教育?帶着疑惑,我開始慢慢研究起了葉瀾教授的這本書,逐漸意識到“新基礎教育”的重點不僅僅是“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體現“新”,“新”不是簡單的替換,也不是盲目的追求新穎,而是體現在師生關係的進步上,體現在教師教學的角度以及方式上,在“新基礎教育”的影響下也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新教學方式”理念。

我是一名音樂老師,很多人認為音樂課很簡單,把歌曲唱會不就可以了嗎?其實不然,通常把歌曲學會只是音樂課中很小的一部分任務。在“新基礎教育”的影響下,我認為學生能夠在一堂音樂課中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學生們的編創和想象能力得到發揮,並且從歌曲中意識到德育本質,才算全部的任務。

音樂課如何能做到“新基礎教育”的要求?如何體現“新”?我在讀到“一年級學生成長需要”這一章節的時候,突然有了思路。恰好自己還是一年級的班主任,所以對一年級的音樂教學慢慢有了新的想法。在葉瀾教授的影響下,我慢慢意識到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不再是“你講我聽”的原則,而是輔助和引導的關係,教師要把腦子裏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要採用引導的方式,也就是拋出問題,學生自己動腦思考,這樣一次次的循環。帶着這樣的思想和過去一年級學生課上的表現,我重新分析了一下學生學情:

1.一年級學生處於幼小連接階段,面臨的是生活空間的變化、個人身份的轉變以及新環境的適應。2.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而音樂課本中大多數的歌曲屬於兩段歌詞內容,光在歌詞的掌握上就給一年級的學生增加了很大的任務,並且要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3.一年級的學生沒有接受過正統的訓練和學習,所以在課堂中對於節奏、識譜的學習,難免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和適應。

經過初步分析後,我開始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既要提高一年級學生音樂課上的效率,還要儘可能的順應一年級學生的成長變化需要。所以我先從師生關係上改變,捨棄老師講,學生只負責接收知識的模式,用啟發和引導來代替。比如《數鴨子》這一課中,針對几几拍的問題,我提出“這首歌曲你認為是活潑歡快的4/4拍節奏?還是優美的3/4拍節奏?”這樣的引導,一年級的學生就會聽懂老師的意思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來選出自己認為的答案。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僅僅是告訴學生這是一首4/4拍的歌曲,一年級的學生很有可能記不住,也達不到自己動腦思考的能力。

對於歌曲的節奏,同樣採用引導的方式,另外我還採用了模仿的方式,教師示範節奏,學生來模仿,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在無形之中,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解決了引導等的問題,還面臨着歌詞的硬性問題,歌詞多,段落多,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又少,在正常課時之內完成教學目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觀察到一年級的`學生非常活潑好動,並且想象力特別的豐富,所以腦海裏浮出了一個想法,就是“用動作記歌詞”。同樣以《數鴨子》這節課為例,每一句歌詞我都和學生們探討如何用動作表示出來,最初的想法是通過貼合歌詞的動作來幫助學生記憶,沒想到學生們特別喜歡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還加快了記憶歌詞的速度,連平時不愛説話的同學在每次全班表演的時候都非常高興。當然,這個環節還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歌曲內容方面本身的需要來定,做到每節課有每節課的特點,才是符合大的“新教育”理念。

新基礎教育當然不再是僅僅侷限於課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課本內容更深層的含義,比如《兩隻小象》這節課,在學習完歌曲相關內容之後,我把這節課的情感目標定為“愛護動物”,在課程的最後,讓學生觀看了一小段視頻,講解了有關象的知識,當我講到大象現在面臨種種殘害之後,一年級的學生一起參與到“抵制殺害”的話題中,王梓衡同學説“為什麼我們不把大象買回來?這樣它就安全了”…..一年級的學生用他們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着,在課堂上我也深受啟發。

在葉瀾教授的思想下,我意識到,身為一名教師,我們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學生,師生關係不再只是傳授關係,更多的是一種特殊的朋友關係,一種平等的關係。在良好的信任背景下,進行的教授關係,才會更順利,更有用,更有效率。

“新基礎教育”,讓我慢慢認識到教師這份職業的根本,也讓我慢慢摸索到新的教學方式,我相信,隨着經驗的積累和葉瀾教授思想的幫助下,會有更多的教學方式來適應學生學習的成長,我也因此而繼續努力!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瞭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介紹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和清貧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髮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説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説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複雜。

在孩子中間,那種放鬆、無拘無束、融洽的氣氛,是多麼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時賴皮、有趣的遊戲,時而天真、時而深沉的交談,又常給我無窮的回味。當孩子們有進步時,所體驗的那種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無法比擬的,慢慢地,我便愛上這份職業。這種愛,是我最好的教師,這種愛,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是的,是愛,使我對這項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應手,孩子們也在愛中與我溶為一體了。久而久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段音符,孩子們都和我好象有了默契,都能心領神會。當我辛勤的汗水澆灌在孩子身上時,當我汗流頰背,口乾舌燥時,我發現孩子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聰明瞭,“老師你坐一坐,我幫你錘錘背吧”突然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感到無比的欣慰:我驕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無比神聖,無比偉大。不少家長,看了我們的工作後,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聽你們上課,才知道幼兒教師有多辛苦;看你們教孩子,才讓人明白什麼是細緻,怎樣才算耐心。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着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着孩子,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佈置環境,週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餘時間非常少。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對幼兒園來説是幾百分之一,但對一個家庭來説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不管您信不信,幼兒教師的工作用“忙、累、雜”三個字才足以形容。每天從早到晚,耳邊裝滿了孩子的説話聲,想安靜一會兒都做不到;整天繃緊了全身的神經,唯恐孩子有一丁點閃失;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即使閉上眼睛,腦海裏仍裝滿孩子們的影子……這就是許許多多平凡的幼兒教師平凡的一天,不管多忙、多累、多煩,只要看到孩子快樂、健康地度過每一天,她們就悄悄地把辛苦留給自己,把愛心留給孩子,把笑臉留給家長。當聽到一句句“老師,謝謝您!”“老師,您辛苦了!”時,湧上心頭的第一感覺就是——當一個幼兒教師真不容易呀!

如果説,每個孩子都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幼兒園老師就是那忙碌的園丁,天天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花朵燦爛的笑容;孩子是富有愛心的童話世界,老師就會變成美麗的白雪公主,為他們捧出悦耳動聽的童話。

我們不奢望在孩子的記憶裏有我們永遠的影子,但我們付出的愛心是最美麗的,歲月會記住我們的,歲月抹不去這份永久的美麗!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9

為了提高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我參加了由莆田市城廂區進修學校組織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學習。重點學習了教學媒體與資源利用、探導型教學設計、探究性學習的設計、教學實施計劃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探討和成果展示等內容。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無論在教育教學理論水平還是在信息技術的操作上,都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對現在和今後的教育教學有較大的指導和幫助。通過學習,我感受良多,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惑:

1、本次繼續教育,改變了以往的繼續教育的模式,全程通過網絡來完成,並且有主講教師評價和跟蹤學習,只有認真對待才能夠通過課程。通過學習,我已經慢慢熟悉了平台的操作,討論、作業和測試都能夠遊刃有餘,對於課程的學習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2、通過一個星期的交流與學習,我與其他同行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次培訓,於我而言,更多的應該是學習。培訓雖然很累,但是能與同行們進行大量的交流,從而促進我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變和提高,我覺得收穫遠大於付出!

3、為了真正使自己在理論和微機操作水平有較大的提高,為了今後的教育教學,除了保存有《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培訓教程》、《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説明》、《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備考指南》,培訓時所做的筆記,講課教師的課件,我還從網上下載了很多教育技術的相關資料,以供今後學習、教學使用。

4、這次培訓是一次有意義的務實的培訓,是一次有壓力的培訓,使培訓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習的`理論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及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轉變,體現了教師能吃苦、守紀律、愛知識、愛學習的精神風貌。培訓中有新舊教育思想觀念的碰撞,有新舊教學方法的碰撞,有守舊觀念和鋭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時還有新教法的快樂有趣和傳統教學方法的紮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大融合。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高低將決定教師對新課程實施的適應能力,此項培訓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他是教師終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將成為教師終身學習新的起點。如果有了培訓期間這樣愛學習的教師隊伍,中國的教育事業必將掀開嶄新的篇章。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轉眼間,擔任託班老師已有1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裏,我深深地感受到託班寶寶的不同之處,心裏不禁地為天下的母親產生欽佩之情。

我們班的寶寶都是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裏來到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起點。寶寶的各項能力都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這也讓我對託班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生活就是教育。

剛開學不久,寶寶在入園時的情緒波動較大,個別幼兒哭鬧的很厲害,還有寶寶會掙脱老師的手跑出去。為了保證孩子在園的安全,我們都會隨手關門。記得在一次教學活動時,我剛把門關上,劉蘇暢就哭着喊起來:“老師,別關門!”隨後,她跑到門邊,用小手將門推開,站在一邊哭了起來。再看看其他的孩子,他們也跟着哭起來。我趕緊説道:“好,不關,老師不關門!”我一邊安慰着孩子們,一邊將門打開。

為什麼孩子怕關門?我在區域活動時問劉蘇暢:“為什麼不讓老師關門呢?”“奶奶”他的小手指着門説道。我恍然大悟,原來在孩子們的眼中,門關了,媽媽進不來了,就不能接他回家了。

看到孩子們關門後的這些反應,我不禁感受到慚愧。所以在平時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裏,我會更留意孩子們的語言和舉動,常和孩子們抱一抱,親一親。讓孩子對我們產生信任和依戀,讓孩子們喜歡上幼兒園。這樣就算是他們看着我關門也會覺得習以為常了。

我自己認為託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託班年齡小,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老師都需要耐心的引導,託班孩子理解能力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這時老師要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問題,不能冷落了某個孩子,要把温暖送給每一位寶寶,特別是對於剛入園哭鬧的寶寶,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她,多和他們交流,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玩的開心,這樣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幼兒情緒穩定下來,再慢慢引導他,培養其規矩和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寶寶。作為託班教師需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寶寶的表現。總之,作為託班教師必須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細緻、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讓每個寶寶得到更周到、更細心的照顧。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經過兩個月的暑假,孩子們終於迎來了新學期。面對中班的新環境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孩子們似乎並不陌生,我們中一班三位教師沒變,孩子們沒變,只有一個插班中(是寄宿班調到我們班上的),開學初再也不像原來有那麼多哭鬧的幼兒,幼兒而是很快的適應了中班的環境。

我們通過牆飾公示欄資料,宣導各種育兒信息,如生病幼兒多喝水,超重幼兒多鍛鍊多吃菜等,潛移默化地繼續強化孩子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園互育教育平台。

中班了,我們增強了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及教育,如用餐後自己收碗筷、午睡後自己疊被子等,孩子們都很樂意做那些事情,看到孩子們生活自理能力之提高,我們又創造機會與條件請孩子們為他人服務,逐步培養其責任感。比如,設立值日生,還負責發學習、生活用具。婷婷小朋友上學期上幼兒園總是會鬧情緒,上了中班的她,有了很大的`變化,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來園,還主動的幫教師做事情,為小朋友們發東西,他們似乎真的感受到自己長大了、會做許多事情、更能幹了,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教師們心裏很有説不出的高興。

通過這四周愉悦的開學第一個月的幼兒在園生活,我們欣喜地看到,生活在相對陌生的中一班的孩子們並不緊張,搬了新家卻一樣開心,面對新學期的新生活常規並不忙亂。他們對插班的新同伴關心備至,在付出愛心的行動中體會着升班的快樂。他們不僅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不少,還能為他人服務,並能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滿足和驕傲。看着孩子們自信、快樂地度過了升班適應期,作為教師的我也特別欣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2gkl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