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語文教育教學

語文教育教學

語文教育教學1

從生活中寫起,從細微處入手

語文教育教學

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當然離不開作文教學,不過我的作文教學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很突出的指導,一般以學生自己寫為主,然後從生活中,從細微中着手,讓孩子們樂於表達,樂於寫作,我常對孩子們説:“我們的作文寫下來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只是為自己的成長留下一點記憶,等我們稍大一點,拿出它來讀時,會覺得自己那時候多有趣,達到這一目的就好了。當然如果有寫得好的,與同學與老師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這一思想,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學生自由寫、多寫為主。 讓他們每天寫日記,記下當天最有趣的事,有則長,無則短。每天選出幾篇較好的,讀給孩子們聽聽,有時會把孩子們的作文收集彙編成冊,在班級中傳看。他們聽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學寫進了作文那是一種幸福。那麼寫作的興趣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抓住各種機會滲透寫作方法 剛開始要求寫日記時,每天放學,我會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今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説説聊聊,一方面幫助孩子們回憶,也拉近自己對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對當天發生的事進行一個梳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可以寫些什麼。 經常給孩子們讀到一些好文章,我們會共同探討哪些地方讓你感動了,他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它給了你什麼啟發。如果我們碰到這樣的事,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説呢。這都是我在給孩子們創造的一些機會。 其實這樣滲透,對國小生們來説暫時是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用處的,可是我想,如果長來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學習方法,寫作技巧,對提高孩子們的習作興趣,習作能力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三、關於評價 一般來説我對孩子們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勵為主,發現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會加以表揚,所以我讀的作文有時只讀一句,有時會讀一段,當然全篇好的,我絕不會吝嗇時間,通篇全讀,以此來調動孩子們的習作興趣。 總之,我覺得作文我們在定位時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只説是寫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時再注意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多寫,老師多鼓勵,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作文的。

語文教育教學2

國小教育的關鍵是什麼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_x願意回答你的提問。

首先,是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國小生剛剛進入學習階段,培養興趣比獲得能力還要重要,因此在知識的設置上有趣,能激發孩子們積極探索知識的興趣是最成功的的教育。興趣是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就不會覺得學習枯燥,就會願意學。所以,現在有些地方大力減輕學生負擔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其次,是養成孩子認真學習的習慣。

形成一個好習慣,對於學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養成什麼習慣呢?認真的習慣包括,做事認真,聽課認真,書寫認真,做作業認真,寫方方正正的字,做堂堂正正的人,一個認真的人,無論將來做什麼,都不會太差。而這種習慣,一般都是在國小階段去培養。

再次,是幫助學生積累基礎的知識。

數學的問題,識字數量的積累,背誦的詩歌的數量,國小的知識越是鞏固,到了中學階段學習就越是輕鬆。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講的就是一定要把基礎打牢的話題。

第四,是督促孩子鍛鍊自己的體質。

身體是將來學習和工作的本錢,小的時候,一般孩子都沒有什麼問題,但也有一些孩子由於過度的肥胖,而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國小的時候,孩子是養成一種鍛鍊身體的習慣,有自己的一種愛好。這樣比較好一些。

總之,國小教育是關鍵,力爭在這個階段多關注一下孩子,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語文教育教學3

在國小高年級語文課本中,收錄了部分根據歷史題材或小説編寫的課文,五年級語文《草船借箭》一課便是對小説《三國演義》草船借箭章節的改寫,這類課文的教學效果往往受限於教師對於歷史或歷史題材小説理解是否全面而深刻。教學中很多教師把講讀的重點只是停留在對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的講解上,忽略了小説中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深入刻畫,沒能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往往會顯得流於文章表面而蒼白無力。

語文教參中敍述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掌握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對於這三個目標,表面看較簡單,也比較容易達到,因為這篇課文的故事梗概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甚至連我們五年級甚至更低年級的學生也是一樣,對於三國裏的故事,特別是對三國裏諸葛亮的事蹟瞭解得最為全面。但細細品味這一課的目標,就感覺並不能簡單處理,試想學生只瞭解故事情節梗概,而不瞭解人物性格特點以及對話語境對於人物刻畫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感情的把課文讀好,也不可能真正深入瞭解這個故事把故事講好。

作為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從文章的表面走向文章的背後是我們的責任,因此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大可不必再拘泥於對故事情節的分析和講解,雖然是五年級課文,課文也極簡單,教參也沒有刻意要求體會人物特點,但我認為教師還是要把教材“講厚”,不妨從人物分析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審視這篇文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課題,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文章的興趣,點燃學生對名著的閲讀渴求,真正發揮語文學科對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促進作用,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得以更好的體現。

一、人物背景分析

文中共有四個人物,其中按照主次順序和文中的分量來説,應該是諸葛亮、周瑜、魯肅和曹操。

這時的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出山後,作為劉備的軍師僅僅指揮並取得幾次較小規模戰鬥的勝利,在劉備軍中的威信還沒有真正確立,又在實力不強的情況下新敗於曹操,迫切需要一次大的勝利來確立地位的情況下,勸説劉備聯吳抗曹得到應允才來到江東,想借東吳之力與曹操抗衡,為實現三足鼎立打下基礎。而諸葛亮清楚的知道周瑜定會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有加害之心,因此,表面親如一家,私下裏早已周全安排,巧妙應對,處處提防。

周瑜是當時東吳主戰派中武官中的實力派人物,掌管東吳軍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二十幾歲任都督,心高氣盛、桀驁不馴,開始時從心底裏瞧不起諸葛亮,但諸葛亮舌戰羣儒、主張火攻等情況又不得不使其歎服,並想殺之而後快,但迫於孫劉兩家結盟,要害諸葛亮必須有兩全之策,否則有破壞結盟之嫌。因此,諸葛亮和周瑜之間形成了藏在內心裏的鮮明的矛盾鬥爭,周瑜始終在謀劃加害諸葛亮之策。

魯肅在文中的分量雖不多,但起着異常關鍵的作用。在東吳的文官中,魯肅是堅決的極少數的主戰派,受到孫權的重用,起着孫劉聯合使者的作用。一方面為維護東吳的利益,不得不幫助或脅從周瑜做陷害諸葛亮之事,比如把諸葛亮的行蹤、話語傳遞給周瑜等等,另一方面,又出於聯合劉備抗曹的大義出發,暗中為葛亮傳遞消息,還為諸葛亮提供草船借箭所需,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起到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在赤壁之戰的成功中,魯肅之功不可磨滅。而且魯肅為人也並非只是表面上的諾諾之人,其實此人胸懷廣闊,審時度勢,對後勢的判斷相當準確,這也是後來周瑜死後,它能夠接替都督一職的原因。

曹操在三國裏是一個有着雄材偉略的軍事家,卻在草船借箭這一故事裏表現為生性多疑,不肯冒險,學生初讀會感覺他很愚蠢,其實不然,曹操身上具備的軍事才能在三國中只有少數人可以企及,在大霧天不肯出兵,恰恰反映出軍事家的品質,這一點從他後來敗走華容道幾次大笑諸葛亮不會用兵,但都中了埋伏這件事上能夠看出來,其對地形、排兵佈陣的老道與諸葛亮還有一比。其實,諸葛亮也是非常瞭解曹操的性格和才能,才敢於冒險,不然遇到個愣頭青,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時便被活捉了。

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讀懂文中的人物,瞭解人物的背景,有些內容雖文中未提及,但教師要給學生以準確的、全面的信息,不能只從情節和文章表面理解人物,要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立體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性格分析

諸葛亮在三國中的地位異常突出,也被後世奉為智慧的化身。其智慧一方面表現為知識淵博,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知曉陰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在來東吳之前,便已經算計好聯吳必然成功、必用火攻,哪天大霧、哪天東風、哪天火攻、何時接應自己。因此,在東吳的事態變化中,諸葛亮始終能夠處之若泰,從容面對,收放自如。另一方面,他在識人方面有着深厚功力,在此文中,他就巧妙地利用了魯肅周旋於周瑜之間、利用曹操的心理取得了十萬支鵰翎,利用草船借箭以及後面的借東風打擊了周瑜的氣焰,真可謂古代的心理學家。

周瑜在教參中定義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人,我認為這一定義過於片面。周瑜相對於諸葛亮確實略顯被動,每一項計策都被諸葛亮事先察覺,一一化解,周瑜只能見招拆招,始終落後一步。但試想周瑜一定要想方設法除掉諸葛亮,其原因只是因為他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嗎?我想,作為周瑜年輕好勝,永不服輸的性格確實表現的很突出,但僅憑與此,便説其心胸狹窄,這樣分析周瑜確實有冤枉之嫌。周瑜曾不止一次對魯肅講“諸葛亮不除,早晚為東吳大患”,這説明,周瑜想除掉諸葛亮還是從東吳的將來長遠出發的。再者,試問一個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都督能夠指揮好千軍萬馬嗎?能夠有黃蓋、甘寧等大英雄甘心為之效力嗎?因此説,周瑜也並非常人所説的心胸狹窄之輩。只是,他認為留下諸葛亮為東吳留下禍患比連劉抗曹更重要罷了。

魯肅在教參中定義為忠厚守信之人,但我覺得只是這樣理解略顯片面。我認為,魯肅相比周瑜,便是一個更加深謀遠慮之人了。首先,魯肅周旋於周瑜和諸葛亮之間,傳遞信息並非是被迫之舉,相反多是主動為之,表面看是為化解諸葛亮和周瑜的矛盾,從他為諸葛亮提供一切借箭之需可以看出,其實是在維護聯劉抗曹的大計。是不是魯肅看不出留下諸葛亮將來會有後患呢?我想並不是這樣的,而是魯肅深知赤壁之後曹操的根基仍然深厚,殺掉諸葛亮後,東吳必然只能獨自面對曹操,那時並沒有十足把握保全東吳,而留下孫劉聯盟,鼎足之勢必成,可更好地保護東吳。因此説,魯肅的角色在文中的作用是突出的,而並不只是被動的唯唯諾諾之人。

曹操的心理特徵在文中沒有突出體現,教參裏只是定義為謹慎多疑,在不知道敵人虛實,又是大霧天氣的時候,謹小慎微,只是讓弓箭手逼停敵人不讓其靠近。實際上,曹操並非是愚鈍之人,二十條戰船即便有再多的戰鼓能打出百條戰船的聲勢嗎?而且要突襲何必擂鼓呢?曹操不可能不想到這點,曹操定然知道是小股敵人在虛張聲勢,借大霧來探聽軍情,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眼裏。因此,曹操在這件事中並非只是謹慎多疑,應該還有自滿持重吧。

因此,我覺得教師解讀文章不能停留於表面,也不能唯教參為“真理”,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雖然是五年級學生,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教師應該善於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尤其是學會多角度思考。

三、對話理解分析

記敍文中的對話最能反映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因此,教師不能只停留於對故事發展過程的描述,而要抓住對話中反映出的人物心理變化體會人物性格特點。這篇文章中,通過對話,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特點表現最突出的當屬周瑜了。

文章第二自然段講到,周瑜請諸葛亮議事,説:“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當諸葛亮説用弓箭最好時,周瑜説:“對,先生和我想的一樣……”,這説明這是周瑜早就設計好的計策,在周瑜問諸葛亮用什麼兵器最好時,他的心裏是忐忑的,擔心諸葛亮會不會順着自己的圈套走下去,結果不出所料,在諸葛亮回答用弓箭時,周瑜應該幾乎是脱口而出“先生和我想的一樣”,隨後又拋出了“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退卻”的咄咄逼人的計策。當諸葛亮説“當然照辦”時,周瑜一定得意的認為諸葛亮已然上當,當諸葛亮提出三日內可以造完時,周瑜應該是既驚訝又蔑視,驚訝諸葛亮竟然會提出用三天完成,蔑視其不懂是計,自取滅亡。當諸葛亮簽下軍令狀時,周瑜定然沾沾自喜計策得逞。在諸葛亮走後,他對魯肅説:“是他自己説的,我可沒逼他”,顯示了他很為自己的計策得意,同時他又讓魯肅去探聽虛實,説明其還是為諸葛亮會那麼容易上鈎而疑惑。後來聽魯肅説諸葛亮不要造箭之物時,心裏變得更加疑惑,但仍然堅定的認為自己的計策萬無一失。只有對這些心理變化真正的理解,在文章最後才能體會到周瑜自己原本認為很得意的計策,原來都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而悵然若失,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最後一句“周瑜長歎一聲”中周瑜長歎時的心情。

讀書要讀懂人物,讀懂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用語言表達人物心理變化和人物特點的方法,對於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很高的價值。

四、人物對比分析

在此篇文中,教師可以創設人物矛盾情境,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對於學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和人物特點有突出的作用。比如,討論文中的四個人物,哪一個最聰明,為什麼?絕大多數學生一定認為諸葛亮最聰明,那麼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體會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尤其要體會他是在來東吳前就設計好了一切,起碼是準備好了一切,而且他藉助魯肅和曹操的特點為己所用,從而體會三國是一部講究智慧和謀略的書籍,激發學生進一步讀書的興趣。並且還要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周瑜、魯肅、曹操有沒有聰明之處,各是什麼?從而多角度的分析人物的特點,不至於片面的理解和分析人物。

綜上所述,教師是學生讀書的引路人,這條路應該是思想之路,因此,教師要先行一步,深入的讀懂教材,能夠客觀、正確、全面的體會教材的人物特點和性格特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開闊學生讀書的視野和思考的深度,才能少出書呆子,培養出思維活躍、多元發展的學生。

語文教育教學4

前一段時間讀《有效課堂管理:方法與策略》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教授課堂管理技巧。本書最突出的特點是實用性強,接地氣。全書基於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收集很多課堂管理方面的數據。是實證性和實踐性的研究成果。討論內容聚集於課堂管理中的真問題、真情境,遵循一定理論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課堂管理策略和方法。既有對班級的整體組織管理,又有對學生行為的引導和指點。如:有效管理的課堂是什麼樣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支持合作學習的策略和要求。特殊羣體的管理和要求等等……涉及中學課堂管理的方方面面,着眼於課堂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如合作學習,問題學生的行為管理,設計和管理教學,交流技巧和教學等等。

課堂管理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管理,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遵循一定的規則,有效地處理課堂上影響教學的諸多因素及其之間的關係,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髮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是課堂管理的關鍵。

一、備課是課堂管理的重要部份。

1、備學生。

全面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有良好的互動。

2、用心專研教材。

教師要把教材吃透,才能站在知識的至高點,才能夠很好的引領課堂。

3、設計教學模塊。

改變原來一層不變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做到充分的互動,為學生的活動留出時間,甚至有時可以設計多個教學模塊。

二、上課是關鍵。

1、課上關注學生。

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和關愛,讓他們愛上老師,愛上學習,從而享受學習這個快樂的過程。

2、注重知識的啟發。

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運用啟發式教學,尤其是數學,靠灌是灌不出來的。

4、注意因材施教。

5、注意分層教學。

有效課堂管理的理念要求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內容:首先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學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能力的進步與發展;其次,關心在教學中師生的互動狀況;第三、關注管理的效益,這種效益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行為結果與過程的變量;第四、關注策略的使用,策略是教師在課堂管理過程中使用的解決問題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新課程為依據,在課堂上力達高效,為學生的終身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語文教育教學5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強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是當前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不懈的追求。倡導自主學習已成為新的課程教學與學習的基本要素,也是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一大亮點。在《水鄉歌》一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一、創設生動活潑、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可見,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不盛氣凌人,居高臨下,才能在師生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樑,才能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和諧民主的氣氛環境。

二、鼓勵質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

在閲讀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積極啟發學生的思路,熱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疑促思,以思釋疑,把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在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再經過教師的精心引導,讓學生讀、思、議,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思中有所認識,在思中找出問題的所在,在思中理清問題的脈絡,使學生在議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議中尋得解決問題的門路,在議中得到共同提高。這樣,我們的教學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閲讀質量

學習是學生的內部行為,因此不但要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我們的教學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真正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充分、自主、全面發展。

語文教育教學6

教育敍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敍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敍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語文課上的問題主觀性都是比較強的,答案並非唯一。教師不能用參考書上的現成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而要鼓勵他們積極地獨立思考,要求他們不人云亦云,不唯書本、唯老師,敢於發表獨到的見解,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學生就能掙脱標準答案的束縛,展開想象的翅膀,閃現智慧的火花。只有這樣,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得到訓練,創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詩詞賞析課上,同學們賞析柳宗元的《江雪》,一個同學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麼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啊,不是在釣魚又是在幹什麼呢?教室內鴉雀無聲,學生開始了深思。一分鐘之後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説:“老人感到十分孤獨,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有的説:“老人是在獨自欣賞雪景。萬里江山,粉粧玉砌,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雪景之美也。”還有的説:“這位老人看起來很清高。”詩人那種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跡不正隱含其中嗎?最後一個學生説:“他在釣一個春天。”是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在經受重重打擊之後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來嗎?學生的詮釋獨具慧眼,精彩至極。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敢於提出自己發現或設計的問題,其思維更具挑戰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位老師指導學生閲讀《皇帝的新裝》,有個學生説,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來寫的,我也設計了一個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想象創新能力。問題是:皇帝最後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出於皇帝的尊嚴,還不好承認。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麼高明的辦法來治服騙子?(這只是一個假設,並不是這篇文章的繼續,學生討論交流)幾分鐘之後,有同學發言,我有一個辦法:先以賞賜這兩個騙子為由,把他們招進宮。然後宣讀聖旨:“皇帝為了答謝兩位織師,又特意請人設計了一套衣服,這件衣服也有一個特點,就是誠實的人穿上這種衣服用鑽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會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覺,特舒服。請馬上為兩位織師更衣。”兩個騙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鑽刻刀刻花的過程中受盡折磨……還有同學説,我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騙子招進宮後,皇帝以衣服輕飄為由,讓兩個騙子在衣服上鑲上寶玉,如果三柱香後鑲不上,就要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騙子自然被治服。同學們聽了這高明的辦法,立刻總結出了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這裏學生的思維源於教材而不拘於教材,其創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發展,這就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確立“人人發展”的理念,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新”的慾望,提供“人人蔘與”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師在學生求異思維過程中善於推波助瀾,往往能掀起辯論的高潮。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辯論中才能不斷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所以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氣氛,寬鬆和諧的氛圍,創造討論爭辯的環境,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每個同學都是課堂的主人,對於同學的看法、課文劇的編排、老師的見解要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敢於否定,讓學生在質疑爭辯的過程中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

語文教育教學7

中職語文教育作為中職公共課程,其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語言工具的掌握,同時“負着傳承民族文化、張揚人文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等多項重任”。遺憾的是,當前中職語文教育面臨着被邊緣化的趨勢,學生厭學情緒強,學生普遍更注重對專業課的學習特別對熱衷於考級、考證,而不予重視作為基礎課程的語文課程。這一現象引起了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導致語文教育被邊緣化?本文主要從導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發,探討以人文素養培育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體方案。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一、中職語文教育導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導向型教育改革的內涵

導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確定一定的目標,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標是否達到、方向是否偏離作為教育改革成敗的衡量標準。導向型教育改革的意義在於,能夠明確改革思路與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執行性,而不至於缺乏明確的改革目標。

(二)當前語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導向

當前大學語文教育亟待改革,這是大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認識。一般來説,常見的建議有如下幾種:第一,教育改革應以就業為導向;根據這一觀點,中職語文教育改革也應以就業為導向,滿足學生將來的就業需要;第二,以專業化為導向;第三,以培養語文應用能力為導向;教育改革應遵循“以培養學生閲讀欣賞、表達交流等語文應用能力為核心,以語文實踐活動為載體”的基本路徑。

可見,語文教育工作者已經就語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導向型教育改革為基礎,體現了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育改革方法論上的提升。

 二、中職語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養為導向的必要性

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應以人文素養培養為基本的改革導向,以人文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必要性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

20xx年教育部頒佈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強調語文教育應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強調了人文素養的培育。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現有機制上的反思與完善,突出人文性並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養培養與實踐能力培養之間尋求平衡,併為中職語文教育探尋到良好的切入點,提高中職語文教育改革的成功機率。

(二)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需方特點。

中職語文教育的接受對象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正處於青少年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逐漸趨於成型。中職學生們存在提升人文素養的主客觀需求,做一個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個僅僅有技術的人,應符合多數中職學生的心理。

(三)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

以人文素養培育為導向的語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職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片面強調語文教育應服務於中職學生的就業或專業,會導致語文教育承載過多、過度的其他職能,導致語文教育揹負過於沉重的壓力,強化了學生的厭學情緒。相反,語文教育應建立在對語言文學的審美基礎之上,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快樂、心得、體驗,而不應使語文教育過於工具化。

 三、中職語文教育人文素養導向改革方案的落實

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應以人文素養培養為基本導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圍繞人文素養培育,確立基本的改革路徑與方案。結合中職語文教育工作實踐,筆者對以人文素養培養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育改革之推進突出如下建議:

(一)增加學生的閲讀量並拓展閲讀面

閲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終生閲讀的習慣。閲讀在中職語文教育中應居於核心地位,一方面,語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閲讀材料的內容,另一方面,閲讀不僅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過濾、消化、反饋等階段。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當前中職語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對語文教科書中相關文學作品和篇章的解析與審美上,忽略了對學生自主閲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教育的過程固然需要對一定的數量的美文進行解析與評價,課堂教育中教師所提供的分析範本是有限的,學生必須掌握自主閲讀能力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做一個有文化品位的人。

(三)注重教育過程中的人文關懷

中職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其目的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內外兼修的文化人。課堂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後,則應通過角色轉換,由學生作為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成為傾聽者,師生之間可以自由地暢談有關國家、民族、社會、生命、愛等一切話題,使學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發,使學生從“學”到“説”,從“接受”到“表達”,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人文體驗可以得到增強。

總之,導向型教育改革應作為當前中職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夠使中職教育改革目標明確化,更有利於達到改革目標。在此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閲讀量的提升、閲讀面的拓展,並在課堂教學、課後交流等場合,增強師生互動,教師應倡導、鼓勵學生在大量閲讀的基礎上,交流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人文體驗,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並保持終生,真正做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

語文教育教學8

當上班主任才一年的時間,所以當上輔導員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不過説起我們班的那幫孩子還是很可愛的,他們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在你的講台上放上幾顆糖,要不就你下課的時候幫你把講台理乾淨;可是他們也有不聽話的時候,在上課時有一些小朋友不專心,玩一些不是上課時能玩的遊戲,有時講過好幾次的作業題目還是錯的……這一切都讓作為班主任的我很生氣,不過想想他們的年齡,還有他們那一些可愛的地方,真是讓我又想氣,又想笑,所以就想讓他們也擔心一下,和他們約法三章,只要他們一個星期乖乖的,不出現什麼大的問題,我就讓他們好好的玩一節課。當然這裏的玩不是去室外玩,而是在教室裏玩有意義的事。沒想到他們都同意的。

這個星期他們還是很聽話的,沒有出現什麼很大的問題,所以他們來要求是不是可以上班隊課。我同意了,可是想不出什麼可以上的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準備,真得不放心,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弄好,可是讓我來定吧,他們也不一定會喜歡,所以班幹部要開個小會,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他們想進行一次背詩比賽。想想也不錯,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主題就這樣確定下來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去準備去了。我們接觸到的詩,李白和杜甫的比較多,所以讓全班分為兩大組,一組是背李白的詩,一組當然是背杜甫的詩咯,讓他們自己去看書吧。

時間過得還是很快的,一下子就到了上班隊課的時候了。看到黑板上那些不是很好看的字,就知道他們很重視這次活動。當我正式宣佈活動開始的時候,兩組小朋友已經沉不住氣了,想要把對方壓倒,你一句,我一句,根本就聽不到,現場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這樣是不行的,你們這樣讓評委怎麼評呢?”我的一聲大喝讓他們安靜下來了,於是我只好讓他們派出代表,讓代表説出題目,組員進行集體背誦。這個法子果然有效,活動就這樣下去了。

兩邊都不服輸,一邊的聲音響了一點,那邊的聲音就更高。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熱鬧,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們班的小朋友的聲音還是那麼響的哦,真是人不可貌相哦!平時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就沒有這麼響了,哎,還真是要靠興趣的。

時間在他們熱鬧的背誦聲中逃走了,很快時間就到了,要評比結果,因為比賽不能沒有結果啊,可是發現兩邊背的一樣多,所以兩邊都是冠軍。小朋友們還是意猶未盡,我們約定下次在玩這個遊戲。

我想他們應該知道要上這樣的課需要他們什麼樣的表現,果然在以後的幾個星期,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聽話,讓我以為他們都一下子轉性了呢,不過想想也對,對於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一定會做得很好的,對於他們還不是很感興趣的事,想得到他們的青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哦。

這個就好像我們的學習一樣,只要讓讓學生對讀書有興趣了,那再多的事情他也會做,如果他們還沒有興趣,那麼不管你説什麼、做什麼,他們也不會來理你的。所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他們的天性還是很可貴的。

從那次班隊課以後,我就在找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每找到一種,就讓他們去試,現在我和他們是走得越來越近了。慢慢的,我想總有一天他們會對學習感興趣的,到那時就不用我操心了,希望這一天快快來臨!

語文教育教學9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一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認真落實課程標準,抓好教學常規工作,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為了能從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回顧總結:

一、指導思想

1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

2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

3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4力求為教學帶給便利;

二、努力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為此,我用心向組內的教師學習。課堂上用心發揮每一名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悦。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説敢為,引導學生能説會做,不斷促進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備課、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每一堂課都儘量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學生願學、樂學。

三、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潛力的主要陣地。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形式,激發他們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簡單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踴躍發言,構成羣言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潛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帶給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依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

在教學中針對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我充分激發他們的古詩文誦讀用心性,每節早自習和午讀時間,我都堅持和學生一齊誦讀優美的古詩文,激發學生背誦古詩文的興趣。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朗讀、理解潛力,我一向要求學生多讀多想,並且要求學生在日記中寫學完古詩、課文後的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用文字或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五、存在的不足

在自身的素質上自己還將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在各項活動中多理解別人的意見,平時的教學中還注重潛力的提高。

這學期雖然我重視了學生知識的積累,但都沒有要求學生把本學期積累的知識完完整整的記錄在積累本上。以往的教學中我都要求學生記錄下來的,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記錄並不翻看、積累、消化的話也都是白搭,所以本學期我就沒有要求孩子們統一記錄,零散的記錄在語文書上。在下一學期中,不但要注重積累,還要注重書寫,將積累真正落到實處。

還有,本學期的特色作業不夠豐富。特色作業也做過一些,但沒有統一的整理,也是一大遺憾。

總之,經過一個學期的辛勤努力,我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課堂教學方面也有一些進步。但我明白我還存在着不足,今後我將繼續努力,勤於學,努力鑽,以期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語文教育教學10

現在語文教學必須有:創新性;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得出適合時代生活的國小語文教學策略。活動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離不開活動,生活化離開活動,也就失去了基礎。主體性;生活是學生的生活,國小閲讀教學生活化研究主張尊重生活,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整體性;在開展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時,要堅持整體性原則,使語文素養和人的整體素質和諧發展。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有激情。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的語感,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

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古詩和散文、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象等。我覺的只有在教語文中朝這方面來發展,才能把自己的學生教好。

語文教育教學11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語文教育教學12

時間飛逝,一轉眼這學期已結束。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回顧這學期的教學工作,思緒萬千,現總結如下:

一、我在語文教學中,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取知識的地方。在本學期我認真做好“備、教、改”工作。為了上好每一節課,為了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我做好每一節課課前準備,深鑽教材。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運用輕鬆愉快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平時我積極參加新課改,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貫徹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敢説敢想,做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注意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我還特別關注學困生。給他們以最大的鼓勵,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也能學而有趣,有所進步。語文知識是掌握各門知識的工具,是學習和閲讀各種材料的武器。正由於自己的不懈努力,現在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比較濃。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四年級是知識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我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好勝心強的特點,實行競爭機制,一週一小評兩週一大評。評選出學習認真的好學生,獎以花朵,以此促進學生自覺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每天在早讀和中午讀書的時間裏,安排一位學生當“小老師”負責早讀和中午的讀書情況。以此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朗讀能力。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生上課的熱情高漲,也鍛鍊了自我組織能力。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課外書籍的習慣。首先定時定量的訓練,師生定時檢查。以使他們逐漸養成習慣,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打好基礎。四年級是學生正式開始學習寫作文。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我從閲讀入手,讓他們讀優秀的作文選和童話選。把他們讀的興趣,又慢慢引到寫的上面來。如:由喜歡讀童話到自己動手去寫童話,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編故事寫出來……

3、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在語文實踐課,注意指導他們觀察周圍的事物,並當場叫他們用學過的好的詞語或好句子來形容周圍的事和物。説得不好的,我就耐心的幫他們一一糾錯,告訴他們應該這樣而不能那樣,説得好的、準確的就及時表揚。這樣既養成了他們觀察的習慣,又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為寫作收集了素材。這樣,學生的觀察習慣基本養成了,學生的收集材料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4、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注重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在教學生字時,很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從這些生字中去發現問題,並想想,它的偏旁、結構、意思、用什麼辦法才比較容易記住它,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課堂上和課外都注意指導他們認真書寫,分批的上黑板書寫,寫得好的可以為自己爭得一朵花。如此這樣,漸漸的我班良好的書寫習慣基本養成,也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三、加強培優補差的工作,全面促進學生髮展

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着重“抓兩頭,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同時,還在班級裏開展“一幫一”的活動,激勵學困生樹立信心,做到課外輔導,課內多給他們創設機會,以此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在班裏掀起一股,先進幫後進,後進學先進,先進更先進的好的風氣。這樣,全班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

四、積極參加學校各類教科研活動,提高自身素質

為了提高自身素質,我積極參加校內外的一切教科研活動。虛心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不斷得到提高,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不斷增強。

綜上所述,我在本學期裏,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汲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儘量做到最好,努力完成學校各項教學任務。

語文教育教學13

摘要:我國素質教育具有時代性和開放性的特徵,而語文素養是作為一個人全面發展根基,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本文將通過對素質教育的概述,探究國小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以及國小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國小;語文;素質教育

1素質教育概述

1.1基本概念:

素質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各個方面的素質為目標的一種教育模式,稱之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給我國基礎教育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國家更加註重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模式中更加註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等,通過加強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最終使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1.2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關於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教學目的來看,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是素質教育的目標,而語文作為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要想落實素質教育就需要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在國小語文教育中實施語文教育,正確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國小生良好品質的形成,通過素質教育幫助豐富國小生的內心世界。

2國小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

2.1教育觀念方面:

通過轉變教育思想以及更新教育觀念,是提升國小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之一。國小語文素質教育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性,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

2.2教學目標方面:

在國小語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學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正確處理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中的教學方向,以及對教材內容準確理解,制定符合素質教育發展的教學目標體系。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要注意讓學生能夠明確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盲目性。

2.3教學規律方面:

國小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還體現在教學規律方面。教學活動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教學規律,國小語文素質教育中的規律具有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等特點,通過掌握國小語文素質教育教學的規律,優化課堂教學,加強教學的整體性。

3國小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3.1創設教學情境:

國小語文素質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與作者產生共鳴。教材中的文章都是通過時間挑選出的經典文章,積澱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師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才能更好的將文章的文化內涵傳遞下去。

3.2強化學生語感:

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學習對於文章的理解,這就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朗讀是其強化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和方法。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3培養學生能力:

首先需要明確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相對應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而國小語文素質教育教學則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能力以及增強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首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採用複合學生髮展規律的教學模式,這針對學生的發展特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發掘學生的潛質才能,採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

3.4加強人文關懷:

國小語文素質教育教學不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體現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語文教學就是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發展,注重加強人文關懷。國小生的心理變化十分豐富,教師要時刻關注國小生的心理變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加強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臧桂英.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7):79-84.

[2]劉洪鳳;胡長德.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79-84.

語文教育教學14

新課程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他們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而教學方式最突出的改革亮點,是由教師居高臨下的傳授轉變為師生之間民主平等的對話;至於教學內容則醒目地增加了引導積累、組織綜合性學習等要求。

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我們根據區教研室《國小語文學科教學建議》,擬定了下面這些規範,希望能夠更加清晰的突出學科的專業要求,為廣大教師提供一種相對客觀公正的工作及評價尺度,規範教學行為,向監控要質量。

缺乏常規的教學,質量底線必將失守。但是,常規也不可僵化,過分嚴格的監管,也可能並不利於教師的職業發展。因此,此規範僅供我旗廣大國小語文教師參考。

一、課前準備

[教師]

1、上課前必須認真、充分備課,至少超前三課時備課。

2、教案書寫一般內容:

(1)教學目標(全面、準確、可操作、可檢測);

(2)教學重點、難點(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兩方面確定);

(3)教學準備(教具、學具、蒐集資料等等);

(4)教學過程(鎖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注重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5)板書設計(簡明準確,富有創意);

(6)課堂或課後練習(有針對性、層次性、典型性);

(7)教學反思(每單元至少一篇)。

3、備課類型包括識字課(低年級)、閲讀課、習作(寫話)課、口語交際課、語文綜合性學習等。教案應分單元按課文、按課時撰寫,課時數以教學參考用書相關規定為參照。教案設計以個人鑽研為主,提倡集體超前備課,提倡按單元整體備課。

4、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認真通讀教材,熟悉任教年級、上下銜接年級的教材以及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編排特點,理解教材編排意圖,準確地把握每單元教材的特點。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定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備、六結合。一備《語文課程標準》;二備教材(教師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三備學生(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結構、學習需要、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四備教學資源(教材背景資料,生活體驗等與實現教學目標相關的所有信息);五備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教法和學法;六備作業設計、學具、教具(要體現個人特色及課型特點)。六結合是指課程標準與教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主導和主體相結合;教法與學法相結合;預設與生成相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

6、提倡電子備課、多媒體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益。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第一學段:預習課文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圈出生字新詞,按序標段;不懂處做上記號。

第二、三學段:預習課文能借助工具書讀通課文,大致理解生字、新詞意思;具備一定語感,能夠抓住重難點句子,聯繫上下文提出問題,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學會從不同途徑蒐集相關資料。

 二、課堂教學

[教師]

(一)、教學過程和方法:

1、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提問富有啟發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進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意識和傾聽能力。

2、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運用語文規律。

3、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4、尊重學生真實的學習起點和個體差異,既要充分預設,又要恰當運用課堂上的生成資源。

5、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的良好習慣。

6、體現語文課不同課型的特點:

識字教學:

重視識字方法的教學,加強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閲讀教學:

加強朗讀的訓練:起始階段朗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講析中的朗讀要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總結課文時的朗讀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

口語交際教學:

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

習作(寫話)教學:

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綜合性學習:

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7、充分運用插圖、教具、學具和板書,優化各種手段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教學基本功:

1、教師要具備紮實的學科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素養。

2、教態親切、自然。

3、能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1、上課鈴響,保持安靜。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積極思考,主動交流,認真傾聽他人意見。

3、大膽質疑、勇於求異、敢於創新。

4、講普通話,吐詞清楚,聲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內容向人請教。

 三、教學輔導

1、學習輔導

①因人而異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針對性幫助,使其達到學習目標;對成績優秀、學有餘力的學生給予指導,使其在學習深度和廣度上有所發展。總結優生好的學法,向全班推廣,或採取“一幫一”的形式,請優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②講求實效

無論個別輔導、小組輔導,還是全班輔導,教師都要細緻、耐心,關注和調節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要把教給知識和輔導學法結合起來,一次輔導解決一個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不加重學生負擔。

2、活動輔導

①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調查、實驗、朗誦競賽、演講會、辯論會等。每月不少於二次。

②保證學生的課外閲讀量達到課程標準的規定要求。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訂閲的優秀少兒讀物以及網絡資源,對學生課外閲讀的質和量提出具體要求,實施切實有效的方法指導,利用早讀或其它時間檢查課外閲讀效果;要督促並指導學生做好讀書摘錄卡或讀書筆記,堅持每週交流評比一次,定期開展讀書知識競賽,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③結合班情組織實施有效的漢字書寫輔導,切實提高書寫質量。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1)第一學段:

不懂就問,請教老師;虛心傾聽,認真練習;班級活動,積極參與。

(2)第二、三學段:

①自我分析,查漏補缺;主動請教,勤思善學;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②熱愛閲讀,開拓視野;勤動筆墨,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學有所成。

四、作業佈置與批改

作業佈置:

1、課堂作業數量適當,難易適度,符合課標精神和教材要求。課外作業總量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得超過有關規定要求。

2、課堂作業設置要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思考性,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落實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有利於學習方法的遷移應用,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化與提高。

3、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除書面作業外,還要適當安排一定的口語訓練、課外閲讀、觀察記錄等實踐性作業。

作業批改:

1、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避免出現思想性、知識性錯誤。

2、作業批改時,要多就少改,慎用否定性詞語,尊重學生原意,肯定點滴進步,指出主要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作業批改可以採取老師面批,學生互批互改,學生自批自改等。批改符號要規範統一。

3、要重視作業反饋,對學生作業中有創見的解答要及時表揚鼓勵;對存在的共性問題要進行綜合分析,集體講評訂正;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採取個別輔導。做好作業評講記錄,以便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1、先預習後動筆,認真獨立完成作業。

2、作業書寫工整,格式規範。

 五、教學評價

(一)、評價內容

1、知識和能力評價。包括語文知識(如字、詞、句、段、篇等相關知識)、一般能力(如語言積累、語感、會聽、會説、會讀、會寫等)、發展能力(如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學會討論分析問題、敢於創新解決問題等)。

2、過程和方法評價。包括課堂參與、學習習慣和方法、課外學習等。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包括熱愛語文、關心文化、參與實踐、學會合作等。

(二)、評價方式

1、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筆試的主要內容是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檢測,包括識字寫字,語言積累,閲讀和寫作等;口試的主要內容是語言背誦積累和口語交際水平等。檢測中,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獨立完成與分組討論完成相結合。綜合性學習能力的評價應以開卷和分組完成為主要形式。

2、分項與綜合相結合。在檢測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時,既可分項測試,更要綜合測試,將字、詞、句、段、篇等基礎知識滲透於聽、説、讀、寫語文能力的測試中。命題應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準繩,注意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題量與難度適當,面向全體學生;試題儘量體現趣味性、開放性。

3、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每學期一次;形成性評價重點是平時作業、課堂表現和小型測試(如單元檢測),全面反映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進步和發展的情況。

4、教師評定與多主體評價相結合。確立教師在評價中的“首席”,同時關注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還應參考家長的評價意見。

5、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實行等級制,以定性描述為主,採用激勵性評語,從正面引導學生。

(三)、評價要求

1、認真做好閲卷和成績登記工作。

2、要進行試卷分析和講評,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行為。避免只給學生一個籠統的分數或下一個簡單的結論。

3、認真評定學生的語文成績等級,不排列名次,不公佈分數。評價結果應及時向學生和家長反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改進學習。

六、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投身教學研究。

1、積極參加教研組、校、旗(區)、市等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教師參加教研活動要具有合作意識、整體意識、反思意識、發展意識。教師要按時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討論、反思,實現理念的刷新,行為的改變。有條件的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台參與教研討論。外出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應及時向學科教師全面準確地傳達教研信息。

2、堅持參加校內評課活動。聽課前要認真鑽研教材,應在響預備鈴前帶凳子進教室。聽課中認真做好聽課筆記,不與其他教師談話,不做任何影響學生上課的事,認真寫好評語。聽後積極參加評課活動,實事求是地提出優點、不足和改進建議。

3、認真參加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活動按“個人自備——集體交流——形成教案——反思修改”的基本程序展開。即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備課組的交流研討,集思廣益,對原先的備課思路、內容進行調整,形成個性化的教案,教師要服從備課組的分工。

4、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校本教研活動按“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程序運作。即學年初根據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和學校辦學理念確定教學研究課題,每學期每人至少有一項教改科研課題,有明確的研究思路和具體實施計劃,學期中按方案開展研究工作,學年末寫出較高質量的課題成果(教育教學論文、經驗總結、實驗報告等至少1篇)。已解決的問題將解決的辦法及時推廣;未解決的問題下一學年繼續研究。

5、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實驗,上好校內研究課或公開課。教研組長每學年還應至少在校內開設1次學科教學講座、學科知識講座或競賽輔導講座。

語文教育教學15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20xx年課標頒佈以來,教師的定位更加準確,師生關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變為合作者、探究者。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一改過去課堂的沉悶、死板,變得充滿活力。而靜下心來品味,一些問題暴露無遺,如:課堂成了好學生的舞台,差等生依然停步不前,忽略了學生對字詞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教師朗讀指導不到位……以上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國小語文教學的效果。深入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學三維目標,關注學生成長,成了我們小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組建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

高效課堂合作學習的高效,關鍵在於學習小組的高效,建設、培訓好學習小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課堂的靈魂。合作學習小組一般由6~8名學生組成,要求小組成員的性別、學習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徵、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異,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進行分組,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班內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選擇培養小組長,一名好的小組長能夠對合作小組成員在課內進行調控,在課外精心管理。再有小組成員合理分工,達到人人蔘與、共同完成任務的目的。各小組分別制定了組名、口號、組訓、組規等。

二、建立科學評價機制

課堂評價採取小組捆綁式評價方式。小組捆綁式評價能調動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發揮每個成員的最大潛力。班內設立積分表,組內有記分員,分別給每個小組成員編號(成績越好號越小),每位學生的編號不是固定的,根據表現、成績進行調整,進步學生能得到及時肯定,形成積極向上的組內競爭風氣。小組成員得分與各自的編號對應,目的是鼓勵大號同學多發言,得分都加在小組名下。小組共同探究成果展示交流加小組集體分。各小組得分每週一彙總,作為小組評價的依據,選出周冠軍組,不單獨對個人進行評價,增強團隊意識。資料入檔,下週數據清零,重新開始,這樣各小組都看到了奪冠的希望,組間競爭風氣形成。

三、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實用高效

結合外出學習所得、教研組交流所感和自己的課堂教學所悟,我擬定了一份“語文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經教學實踐,老師們一致認為它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體現新課改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使課堂教學高效有效。第一環節:預習我能行,收穫大家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預習所得和預習疑惑(在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在展板上展示出來,供大家評閲、學習、交流。重點解決字詞,豐富學生的積累性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第二環節:讀書眼、心、口,流利入情境。時刻提醒學生讀書時做到“三到”,只有這樣讀書才有效果,才能進入情境。展示小組用各自喜歡的方式朗讀展示,請其他小組的同學或老師評價指導,學生的挑戰讀,更激發了學生個性化朗讀的積極性。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了,提高了朗讀水平,凸顯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第三環節:析句品文,情感昇華。理清文章脈絡,解讀重點詞、句、段,學習寫作方法,揭示文章主題,聯繫生活實際,昇華表達的情感。以學生獨學、對學、合作學習為主,班內交流,教師點撥。學生親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分析、概括、表達能力,豐富學生情感。第四環節:學以致用,拓展人生。汲取文本中的營養精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出所學、所思、所感。提升、內化知識積澱,整理自己的思想變化,提高寫作水平,指導今後的生活和學習。第五環節:達標練習,鞏固提高。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練習題,整理所學知識、技能,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四、閲讀交流課,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開設閲讀交流課(每週一節)的目的: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學生的各種學習途徑資源,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閲讀,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增加閲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開闊學生眼界。閲讀交流課的上法:

1.課前學生根據閲讀主題,完成閲讀,寫出收穫。

2.交流閲讀收穫。課上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閲讀收穫,再選出優秀者班上交流。

3.教師、學生評價。

4.學生當堂寫出交流收穫。

5.教師推薦書目,佈置下次閲讀主題。語文閲讀指導課要充分發揮合作小組作用,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更多的內容。

五、校本教研日———教師交流的平台,課改的保障

為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校內自身的各種資源和潛力,充分發揮學校優秀教師的優勢和作用,落實校本教研製度,打造團結互助的教研團隊,學校將每個週四定為我們的校本教研日,教導主任每月初制定好本月的校本教研日活動安排表,明確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地點、參加人員等,活動以聽課、議課、專題研討為主要形式,教研組成員積極參加活動,在一起交流研討,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有效促進了課改的不斷深入,同時也深化了同事間感情。課堂教學改革,有利於落實課標要求,有利於新的教學理念的應用,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有利於學生潛能的開發,有利於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的優化,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腳下的路還很長,作為國小語文教師的一員我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標籤: 語文 教學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3ejg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