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1

1、榜樣示範——向“班級小明星”學習

榜樣示範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思想品德和語言行為的一中方法。其原理在於學生的模仿性。

以前,教室的牆上都貼着偉人、英雄、學者的像或名言,這些榜樣給學生以無窮的力量,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但仔細想,我們平時教育學生經常是拿自己班或學校的優等生做比較的。為何不以他們這些為榜樣呢?

有了這個想法,就在班上開展了活動——評比“班級小明星”。學生依據提出的標準,認真、公正地評出了四位班級小明星”,統一做成掛牌(配有照片、自我介紹)後掛在教室裏,讓他們做大家的榜樣。為了提高實效性,就根據學生的表現臨時更換。

2、目標激勵——評比“xxx之星”

無論老師或是學生都應該要有一種積極向上,勇於進取的精神。我經常對學生説的一句話是“不求你們人人考優秀,但求你們人人得進步。”老師的鼓勵是學生進步的一劑良藥。有時候,簡單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卻傳遞了豐富的信息。它傳達着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信任、肯定和支持,同時也傳遞着教師對學生所寄予的期望。它使學生從中受到鼓舞,並化為奮發向上的力量。

許多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善於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學生的進步,那麼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將不在是理想,而將成為現實。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2

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肖老師的講座,雖然只是一部分,時間也短,但他獨特的語言魅力,含藴豐厚、深刻獨到的見解,給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記憶。之後我又自己找了一些他的資料看了看,感觸頗深。

一、對於幸福的詮釋 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擁有幸福感?肖博士認為幸福人生需要“四個有”:首先是心中有盼頭。就是心中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師能夠不斷去喚醒學生對於未來的憧憬與嚮往,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有美好的期待和美好的渴望去成長,能夠不斷強化他們的自我評價,強化他們的自尊與自信。

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可做,意味着社會需要你,有實現人生的價值的機會。“職業”一詞在西方的英語中有宗教的背景,是“上帝的召喚”的意思,所以愛崗尊教是一種信仰的表現。

第三是身邊有親友。人是社會的動物,有歸屬的需要,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接納、認可。因此我們要思考怎樣使得學校成為温暖的家,我們怎樣去支持別人,欣賞別人,使我們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第四個有是家中有積蓄。經濟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們經常説富貴吉祥,首先是“富”然後才是“貴”。當我們在經濟上富有的時候,就會顯得大氣,不會過分地斤斤計較,不會過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所以,我們要向貧窮宣戰,建設一個富裕的社會。因為讓所有的人都富裕起來,也是好社會的追求目標和重要特徵。 日常生活中,因為工作的瑣碎、因為任務的繁重、因為收入的低微等等原因讓大部分身為教師的同行對自己的工作頗多怨言,幸福指數很低。肖教授從影響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三個緯度出發,以決定幸福感的心態為重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一個個精彩生動的比喻,一個個充滿哲理、閃爍智慧的故事把講座一次次推向高潮。是呀,境由心生,環境是由你的態度生長出來的,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思想就是你的處境。世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痛苦與快樂,成就與失敗,寬容與緊迫,其實全在於我們怎麼看。因為我們是通過自己的觀點去看世界,所以態度決定一切。多麼睿智的見解呀,它宛若一碗心靈的雞湯,讓迷茫的我重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它讓我明白了該以怎樣的態度去工作,去生活。接下來的日子,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心態,用積極的心態悦納自我,用積極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努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二、教師要真實教育 引用肖川教授的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着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既然教育是讓不完美的人去追求完美,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做到完美,教育的完美,需要教育回到真實中去,讓課堂真實,使學生更富有真實情趣。如何才能做到教育真實呢?就要明明白白教書,追求課堂的實效性。語文教學要回歸本真,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追求課堂的實效性,要做到實效,課堂就得有效。有效教學是師生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最優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獲得整合、協調、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有效課堂要做到的五點:教學目標有實效;教學交往有實效;教學知識處理有實效;課堂管理有實效;教學時間安排有實效。課堂要真正的落實這五點,課堂才真正做到有效。 讓更多的人成為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成為我們全社會努力追求的一個目標。“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命運的改變就不僅僅是那些作為弱勢羣體的人們個人的事情,改變的將是整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改變的將是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品質。我們更有理由相信,用良好教育成就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温暖的、我們夢寐以求的陽光普照開滿鮮花的'未來。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3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必須的提高。現把自我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曬曬”,期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忙。

在我個人認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還記得我上國小時就經常在語文課堂上“溜號”或睏乏了。可是,如果能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遠比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巧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聯想空間,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元素,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就不僅僅能調動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如:在教學《鋤禾》這一課中,我教學生改讀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繪畫加深直觀認識。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並且美術在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性,並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資料。例如:在教學《雲房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印象畫出心中的“雲房子”,加深了學生對“雲”的直觀認識和這一課的理解。

三、即興表演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孩子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分主角進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課堂的資料如果換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將會更地深刻留在學生腦海。

教育呼籲創新,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加強語文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聯繫,把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並且能夠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4

新課程改革,使國小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教師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國小語文教學,眾説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筆者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國小生來説,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衝: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説話,説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範、整潔寫字的習慣。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説,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範、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習慣是具有遷移性的。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範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

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一、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二、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脣、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三、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四、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閲讀量的達到。(課外閲讀量,課程標準有個“不少於”的界定。應當説,這只是個保底的要求。)這些,就應當説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5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影響深廣。良好的閲讀習慣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大都把聽、説、讀作為訓練的重點,習慣於動口不動手 ,比較重視讓學生讀書、思考、議論,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書,積極地思考,熱烈地討論,卻很少讓學生在課上寫。課堂上學生讀、思、議,整節課顯得熱鬧非凡。語文的知識點多,字、詞、句、段、篇,樣樣都不能忽略,課堂上學生動筆的機會很少,主要是怕耽誤時間。學生偶爾動動手,也只是寫寫筆記,打打符號,造成學生“眼高手低”。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想一想説一説好象都會,寫起來卻感覺吃力。這樣一來,造成成績測試中閲讀題普遍失分較多。

在語文課上,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讓學生寫。讓學生準備一個可以“隨便寫、隨便畫”的本子。讓學生隨意性地“亂寫”。記生字時,讓他們把易錯的字寫寫,多少不限;課文中有些不易講解的詞句,用筆畫一畫,教師講十句不如學生畫一畫印象深刻。教師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用最簡短的句子寫出來,老師巡視檢查,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閲讀教學中,課前預習要質疑,有些問題可以用問號表示,就直接標在書上,有些問題無法用問號標出的,可以寫在本上;結束一篇課文的學習後,可以寫出自己的收穫,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寫下來,通過各種方式解決。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有疑而問”,養成隨時留意問題的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的是,閲讀課上的寫,絕不能等同練筆。一方面它形式自由,學生完成時,只要自己認識,能描述出來,用符號替代,用詞串聯,寫關鍵字,都可以。另一方面,它的內容不受限制,凡是能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都可以寫。但要避免寫的內容過多,老師讓學生寫的內容必須經過仔細推敲,要以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不能什麼都寫,要有目的,有計劃。

語文課堂上學生動口又動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地閲讀能力,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地提高。同時,還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的主動性,既強化綜合訓練,又促進學生讀、寫、思的有機結合。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教育隨筆6

《鯨》、《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沒有灰塵》四篇風格迥異的説明文組成了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一説起説明文的教學,相信很多老師會跟我一樣,下意識地想到説明對象、説明方法、説明語言這些再熟悉不過的教學要求,又或者不得不面對將一篇篇或給人美感或給人啟迪的文章分解的支離破碎,使得説明文的教學枯燥乏味的教訓。在教學本單元之前,我心裏明顯有些底氣不足,擔心歷史的一幕會再次上演,所以查閲了大量的資料,讓自己鼓足了在課堂上嘗試改變的勇氣。

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前有效鋪墊

本組教材的幾篇課文是在四年級學習説明文的基礎上,延伸與發展的。四年級下冊“大自然的啟示”通過《自然之道》《蝙蝠和雷達》等課文的學習,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本學期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學習説明方法,體會作者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並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對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要求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在教學《鯨》這課時,我有意識地做了如下鋪墊,為本單元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課伊始,我開門見山地揭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鯨》。就在我拿起粉筆轉身準備板書課題之際,我忽作思考狀,自言自語道:“這小小一支粉筆,外形其貌不揚,用途簡簡單單,哪一天外星人來到咱們地球,對它產生了興趣,我該怎麼介紹它呀?”我的一番突發奇想果然在學生中引起軒然大波,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這看似無厘頭的問題給吸引住了,他們爭先恐後地要給“外星人”當“翻譯”。不等我點名,一個淘小子就迫不及待地指着我手裏的粉筆大聲嚷道:“粉筆是白色的,又細又長!”淘小子的回答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認可,教室裏安靜了下來,這一句簡單的回答可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急忙不服氣地追問道:“白色?什麼白?米白?乳白?還是雪白?又細又長?有多細?有多長?”面對我連珠炮似的發問,大多數學生陷入了沉思中,但也不乏少數“智者”躍躍欲試,我興沖沖地點到課代表的名字,她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粉筆通身雪白,約有七釐米長,和人的手指頭差不多粗,主要用於老師板書。”聽完她的發言,我和其他的同學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很快我把課代表的發言一字不拉地板書到黑板上,讓同學們具體説説她的介紹好在哪兒,也可以在她的基礎上繼續修改。接下來的評價與修改讓學生欣然懂得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的説明方法,也為這個單元的學習做了一個有效的鋪墊。

教無痕,學有跡——課中巧設情境

如果説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那麼我覺得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是不留痕跡的教。記得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曾這樣描述自己追求的“智慧教學”:“語文教學要緊緊圍繞‘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這個任務,把目光聚焦在語言文字上,走‘帶着學生學語文(學知識長能力)’的路子,真正擺脱‘跟着課文內容跑’的怪圈。《鯨》、《新型玻璃》這兩篇課文都寫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如今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對鯨的認識已經越來越全面了,越來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問世,因而我們必須拓展課程資源,引導學生上網蒐集有關的最新資料,擴展學生的視野。

在教學《鯨》這一課中,我從學生課前蒐集到的廣泛的資料當中刪選他們感興趣的,課文中沒有的知識製成幻燈片。課上,我讓學生自由組合,以“鯨的自述”為話題,自己命題,用課文中的説明方法來介紹自己感興趣的有關鯨的知識,學生的學習激情被這種生動活潑的情境給點燃了,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又如在《新型玻璃》一課的教學中,我不僅帶領學生暢遊“神奇的玻璃王國”,還讓他們充分體驗了一把“玻璃推銷員”的職業。在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創設中,學生主動地把書捧在手裏讀,積極地與身邊的同伴交流,熱情地向大家介紹各式各樣的新型玻璃……而這一切,都不需要老師的指令和要求。

學以致用方為學——課後練筆鞏固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現行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按照專題組織單元,這為我們的“讀寫結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學生能從課文中汲取有用的、有效的寫作方法。在我看來,説明文教材更是如此。因此,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在課後要求學生模仿課文進行“小練筆”練習,用語言文字來鞏固課堂上的“習得”,並通過“小組推薦”的方式評選“優秀小練筆”。這樣一路走來,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也變得興味盎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k4r7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