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讀守望教育有感

讀守望教育有感

讀守望教育有感 1

在空閒時候讀了《守望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

讀守望教育有感

《守望教育》是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劉鐵芳所著的教育隨筆。書中不少篇章,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到轉化後進生的問題。劉教授所説的,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治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説也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

音樂學科的後進生,一般先天資質較差或對音樂不感興趣,且行為習慣差。在我今年教學的五個班裏面,每班或多或少都會有音樂學習的後進生。我總是仔細觀察他們,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多方面鼓勵,對他們,我常掛嘴邊的話就是:“孩子們不管是唱歌還是學樂器,老師只要你自己跟自己比。不管別人唱多好,樂器學多好,只要你一節課下來,有所進步,那麼這節音樂課你就是成功者”。

輔導他們常常要用到愛心,耐心,恆心。還要學會容忍並克服他們太多的反覆。四年級有個男同學,對音樂反應遲鈍,學習興趣不高,不願開口唱,怕大家笑話他。看到這種情況,在下課時,我常常把他叫到身邊與之談心,鼓勵他樹立信心,並用琴帶着他一句一句地唱。慢慢地他能跟着琴唱出幾句歌詞。接着在課上,我抓住時機,請一名能力強的同學與之合唱,讓全體同學欣賞,聽完後大家掌聲鼓勵。這使得他非常高興,自豪和激動,逐漸他有了自信心,主動要求演唱並受到全體同學的支持。就這樣在每節課上我都給他們演唱的機會,並給予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對音樂的表現力。學生漸漸有了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讀到第五輯“教化的困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正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看到了,劉教授想要闡明的道理,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

書中提到的,以美德教育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侵潤着的。閲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於學生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願我們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閲讀。留給學生閲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讓我們以一顆平凡,摯愛,理性的心靈來守望教育,守望我們心中的教育夢想吧!

讀守望教育有感 2

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範,道德願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的`。閲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閲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閲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恆。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敍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於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範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於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温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範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讀守望教育有感 3

利用課餘的時間看了劉鐵芳教授的著作《守望教育》這本書,就在想如何守望教育,帶着疑問和困惑,我仔細地讀了這本書。作者在書中提及到我們的教育現實,為了提高學生自己的知識與技能,許多學生奔波於各種學習班,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對於他們成了負擔。這學期我教八年級英語,這段是時間注意觀察了學生早讀的情況,看着他們背得那麼辛苦,以為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內容。

但是等到上課提問的那一刻你才發現,雖説他們背了一早,死記硬背,效果並不明顯。我應多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要把學習當做負擔,而是他們的好朋友。要尊重每個孩子,激起他們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時利用各種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積極引導他們,讓他們享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的快樂。要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換意見和建議,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下能夠好好學習不斷髮展自己。期會考試過後,成績超過某些學校,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太理想。

作為新教師就要從提高自身教學質量開始,要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遍發生的教育現象的進行反思,善於從中發現問題,學會總結自己的不足,汲取其他老師的經驗,善於思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做一個優秀的老師。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只不過有的開得早,有的開的晚,有的絢麗,有的樸素,然而無論如何都是不一樣的。

只要我們這些園丁的不斷教育和培養,在經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都你能成為一朵美麗的鮮花,綻放奪目光彩。

讀守望教育有感 4

從許新海《守望新教育》這本書裏,可以感受到海門市學校發展和堅守換來了豐碩的收穫。其中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有了思考、啟迪。新教育倡導師生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並思索和回答了新教育的彼岸是什麼,彼岸是一羣又一羣長大的孩子,從他們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財富是有汗水的,科學是有人性的,享樂是有道德的。

新教育人堅信:行動就有收穫,堅持才有奇蹟。新教育人正是在行動中進行着最美好的言説,正是在堅持中實現了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新教育的十大行動,就是最真切的行動和堅持: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

從中我知道了新教育要做的,就是給教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其中第三輯中有這麼一段話,讓我有了深深的觸動:“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學校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或創造豐富多彩的發展平台,讓每個教師與學生在他生命潛能得到充分引爆,呈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生長狀態。”這話説的太好了!我所教的孩子天真無邪,身上有陽光與泥土的氣息,正應該呈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生長狀態。可班裏有一大部分的孩子見生人就臉紅,甚至講不出話來。如果讓我們這的孩子和城裏孩子在一起比較,不難發現我們農村的孩子差的不是長相,不是衣着,而是氣場,就是沒有自信,讓人看起來拘謹。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們沒有鍛鍊的平台!甚至整個國小階段都沒有機會上台一次,可想而知,他們的膽量怎樣,心裏素質怎樣,更談不上好的精神狀態和成功體驗了。

許新海院長認為,新教育更加註重對學生的責任教育,責任是一種善良的心態,學校的每一個學生、教師及學生的父母都應有的心態;責任是一種自覺的行動,是個人自覺表現出來的行動;責任是一種博愛的境界,責任的源頭是愛,是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自然、對社會的一份深沉的愛。學校通過文化濡染、課程研發、活動體驗,將公民“責任”的種子埋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新教育人對教室有着獨特而富有生命意識的理解:朱永新先生曾説,教室是根扁擔,一頭挑着課程,一頭挑着生命。新教育堅持讓教室成為美好事物的集聚地,成為傳播正能量的中心,成為朝向完美的生命場。而每一個在教室相遇的師生,都應該彼此為對方的生命祝福,彼此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做出承諾,共同創造一個完美的教室,共同書寫一段生命的傳奇。

行動就有收穫,新教育在新教育人的行動中收穫着生命的成長與幸福,堅持才有奇蹟,新教育在新教育人的堅持下創造着每一個生命個體可以過一種幸福而完整教育生活的奇蹟,相信新教育在行動與堅持中一定會到達理想教育的彼岸。以後,我會用更多的時間,創設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得到鍛鍊,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的潛能。

讀守望教育有感 5

這是一本關於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劉鐵芳教授的教育隨筆《守望教育》,在一個喧囂的時代裏,還有人以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

隨着社會發展,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得到關注,關於教育的問題層出不窮,關於教育的爭論也是眾説紛紜。《守望教育》讓我能在泥沙俱下的現實中保留一份清醒,也讓我在一個喧囂的時代裏堅持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教育理想,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種久違的感動。

在這裏,有一種安靜的狀態。他的人生經歷跟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學習成為他的人生常態。在《守望教育》一書説道:“我所夢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書櫥之中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與此同時,又能時刻把心靈的觸角伸向人間社會的冷暖,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這樣的狀態能夠讓他保持一份清醒和安靜,能夠在泥沙俱下的時代保持一份獨立的思考。

在浮躁的社會裏,教育需要一種安靜的狀態,在安靜中讓我們深刻反思,生成思想,這樣才不會盲從,不會搖擺。

在這裏,有一種詩意的情懷。在作者的筆下,教育不是枯燥的,教育理論不是灰色的,而是充滿了生機,沸騰着生活的氣息,洋溢着詩意的情懷。教育是富有詩意和理想的事業,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教育事業之所以富有詩意,就在於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靈魂推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過程。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但只要我們相信它們‘在’,我們就能一直走在路上,就有抵達的可能。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守望教育,僅僅是大學教授的事情嗎?不,教育跟大家息息相關,跟我們的民族復興休慼與共。只要更多的人願意接近教育,對教育心生敬畏並滿懷詩意,正如劉教授所説的,“讓我們在心繫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

所謂“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依筆者之見,就是對教育的複雜性保持一種敬畏,同時對教育的應然狀態懷有一種詩意的期待和浪漫懷想;所謂“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就是以敬畏和詩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

教育是創新之基,人才之要,和諧之源。深感自豪的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高度重視並優先發展教育,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形成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素質教育強力推進、教育惠民加快提速。我也堅信,作為校長,雖然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會堅守理想,守望教育,並影響身邊的眾多教者,共同努力,一定會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實、和諧與高貴。

標籤: 有感 守望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lgr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