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育的隨筆(彙編15篇)

教育的隨筆(彙編15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的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的隨筆(彙編15篇)

教育的隨筆1

户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裏。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夥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一隻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脱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帶着他,牽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脱,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説:“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特別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説:“偉偉,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説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終於鼓起勇氣,對老師説:“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應該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集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知道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知道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教育的隨筆2

晚年梁實秋在給女兒文薔的一封信中説:“孩子長大了,如果一切事都肯坦白地和父母商談。實在是最好的事。倒不一定是父母的指導就好,是孩子與父母建立互信的關係,這實在是真正的健全的倫理……”另外一封信中説:“×××哭訴兒子不孝順。頭腦落伍。‘孝順’二字早該棄置不用了。如果孩子態度不好,那是做父母的教養之道有毛病,除了自責,別無話説。周作人説過一句話,‘五倫其實只有朋友一倫而已’。我深以為然。”

這段話道出了梁實秋的教子之道,即,把孩子當作一個正常的人,當作朋友來對待。此雖非什麼驚天哲理,但能以之為原則堅持下來,也不是易事。尤其是梁實秋生活的年代,尚在傳統向現代過渡階段,不將孩子看作私有財產已是先知先覺,走在了前面。

梁實秋本有三女一子,其中二女早天,剩下大女兒文茜、兒子文騏、小女兒文薔。在兒女們的記憶裏,梁實秋是一個慈父,而不是嚴父。他喜歡講故事,兒女們很愛聽,每天晚上都要湊到他的卧室裏來纏着他講故事。他常常即興發揮,妙趣橫生,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説到傷悲處,孩子們也會潸然淚下。一次,他講一個孩子走丟了,找不到媽媽了。文薔哭起來。梁實秋的妻子就責罵他總把孩子逗哭,於是梁實秋接着講,後來有人在那孩子的額頭上貼了一張郵票,把他寄回了家,文薔才破涕為笑。聽故事過程中,孩子們有時困極了,蜷縮在他的身邊睡過去。粱實秋輕輕地把他們抱回牀,給他們蓋好被子,舔犢之情殷殷至深。

梁實秋夫婦不對孩子聲色俱厲,他們採取以身作則,無為而治的辦法。文薔國中時留級,自己感覺很慚愧,但梁實秋只是歎了口氣,並沒責備她。文薔回憶,當時只感到僥倖,日後才悟出父母對自己的慈愛、體貼和諒解。

1949年後,文茜和文騏因為要繼續上學,留在了北京,小女兒文薔則跟父母來到了台灣。對身邊惟一的女兒,在性教育方面基本上是缺乏的。其實這也是該時代的總體特徵。文薔小時問的有關性的問題,都沒得到回答。後來漸漸悟出這是不能提的事。因此,到了十二三歲仍糊里糊塗,不懂人事。等到她上了大學,有一天回家,看到客廳茶几上放着一本有關生理衞生的雜誌。她很奇怪,因為這種雜誌是從來不進家門的,哪兒來的呢?她好奇地拿起來翻閲。一看,恍然大悟,裏面有男女生殖器官的基本知識。文薔看完後也不作聲。過了幾天,家中又出現一本,是第二期。這時她才明白,這是父母有計劃的預謀,要給她一些必要的知識。這種神祕的雜誌出現了幾次之後,叉神祕地在家中消失。於是她的性教育也就圓滿結束了。文薔説,這種教法雖然不夠理想,但是媽媽爸爸居然想到了,盡力而為了,已是不易。

不過,作為慈父的梁實秋也有極少的暴力的時候。在文薔記憶中,有一年冬天大清早,她不肯穿褲子就要到院子裏去玩兒,誰勸也不聽。父親火起,把她抓起來,猛扔到一大堆棉被上;然後再抓起來,再扔,把她扔得頭昏眼花。棉被很軟,摔上去一點也不疼,但是父親的盛怒和暴力卻讓文薔難忘。她説自此以後。她就學會了穿了褲子才能出門。這聽起來有點好笑。我們當然不提倡父母對孩子使用暴力,但若辨證地看,似乎也有其事半功倍的一面。

大女兒文茜也有類似的經歷。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一天梁實秋正在午睡,文茜一個人在樓下客廳裏描紅模子練字。她低頭看到墨極黑,抬頭看牆很白,幼稚的她就想,如果在白白的牆上塗一個黑黑的十字,一定很好看。於是,她端起小凳子,站上去畫了個十字,黑白分明,十分耀眼。正在獨自欣賞的時候,梁實秋午睡後從樓上走下來,看到塗黑的牆,勃然大怒,打了女兒几杖,並令她罰跪不起。文茜嚇哭了,哭了半天也沒人理她,直到跪地沉沉睡去。後來,還是外婆替她把黑十字颳去,此事才作罷。文茜説,自己一輩子始終不敢在牆上題××到此一遊的墨跡,“看到別人亂塗,也會下意識地想到父親的竹手杖。此之謂家教。”她對父親的責打沒有怨言,甚或還有感激。

無論採取什麼方法,只要因人施教,把孩子引上正途,這種家教就應該是成功的。

教育的隨筆3

又是一個月,這個月我的收穫頗多。很開心我們班的孩子又進步了,老師是愛你們的呢!你們要加油哦!

上了中班以後,男孩子們的脾氣也長了。他不開心不樂意或者是難過的時候,不管和他説什麼,他都會哭,會和你頂嘴,讓老師也跟着長脾氣。有時候真的覺得,我們是為他好,為什麼他不要聽啊?我一定要和他家長好好交流一下了!這樣的想法會時不時的從我腦子裏跳出來!

其實當我靜下來,仔細去分析一下他們的情緒就知道那是情有可原,那是有辦法解決的。

已經有半個學期了,可我們班上的一個男孩子時不時上學來要哭鬧,離園活動時不好好玩玩具,等媽媽來接時,他又使勁玩,怎麼也不肯回家。每次與他對話,他都岔開話題。

一天晨談時,他又在門口哭鬧,保育老師就去哄他了,我並沒有去哄他,如果一直這樣做的話,他仍舊改不了這個習慣,於是我請他媽媽和保育老師都回避,請他站到我身邊,所有的孩子也都坐着。

我對他説:“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如果是女孩子我可以允許你對我撒嬌。”

他説:“我是男孩子。”

“那好,既然你是男孩子,劉老師説過,無論男孩子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掉眼淚,只能堅持住去解決困難。”

他點點了頭,我又繼續説:“你現在要解決一些問題,最近你來幼兒園總是哭,其實媽媽走了以後你就不哭了,很勇敢的。然後到了下午放學你又不肯回家,老師和你説話,你還和老師頂嘴,那麼我想問問你對不對?”

他搖搖頭,有點難為情。我又説道“既然是不對的,那請你把你做的不對的事情想一想,然後和全部的小朋友説一説到底錯在哪裏,從現在起怎麼改正錯誤。”

於是他想了一會,認認真真的把自己不對的地方説了一遍,然後保證了以後再也不哭鬧,不和老師頂嘴了,媽媽來接時就乖乖的回家。説一定會做到的。

我問:“小朋友都記住他的話了嗎?”小朋友都説:“記住啦”

我又對他説:“現在全班小朋友已經都記住你的話,那你就要做到,男子漢就是要這樣頂天立地,要堅強,説話要算數哦!”於是我請全班孩子給他鼓鼓掌。接下來的日子,他真的有明顯的改變,時刻記住自己的承諾,進步很大啊。

還有幾個一貫調皮的孩子,我也用了這個方法,發現他們真的有這個意識,真的能去改正一些錯誤。

我一直強調他們是男孩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以後也許他們要肩負起很多責任,不光是在幼兒園,學校,還是在家裏,或者社會,我希望我們班的孩子會很棒,很勇敢!老師為你們加油哦。

教育的隨筆4

揮別已經過去的20xx年,全新的20xx年在冬日暖陽的陪伴中悄然來到。看着孩子們一天天成長,我開心於與他們一起走過的每一天。有了他們的陪伴,每天都是充滿了美好和幸福。

記得有一次區域活動,孩子們正沉浸在區域有趣的氛圍中。觀察他們的活動時,我看到窗户上的裝飾掉了下來,就準備用膠槍重新粘緊,但是它的貼放位置太高,我便順手拿來一把小椅子站了上去,進行添補。剛準備把吊飾往上固定住,耳邊就傳來“好高啊”“老師小心點哦”的聲音,當時聽到孩子們關心的話語,心裏還是蠻開心的,但轉念一想,我又慚愧了。我們一直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可以站在小椅子上。可我自己呢?並沒有規範自身言行舉止,我深知孩子們的模仿力很強,而我卻做了個錯誤的示範。之後我沒有進行添整工作,而是從椅子上下來,很認真地向孩子們承認錯誤:老師剛剛那樣是不對的,你們一定要記住:不能站在椅子上哦!孩子們一邊聽着我的“悔過”一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事後,我就自己太過隨意的行為舉止進行了反思和檢索,我要求自己謹記:時刻要記住自己是一名幼師,是孩子們心中的導航標。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積極引導孩子。

教育的隨筆5

豪豪是我們班“調皮大王”,小紅花評比欄內連一朵小紅花也沒有得到。漸漸地,他產生了一種自暴自棄的念頭,變得更加調皮了。課間還搶小朋友的玩具,大家越來越討厭他了。

這樣下去怎麼行呢?為了幫助豪豪,我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週末的評比會上,我對小朋友説:“今天我們只評優點,不評缺點。”在小朋友們一片嘰嘰喳喳的議論聲中,連老師和豪豪都沒有發現的優點,被小朋友們發現了。評比欄內豪豪的名字下面終於貼上了一朵小紅花。雖然只有一朵,但他的眼中已經閃出喜悦的光。

我想這次評選活動一定會成為豪豪自我更新的動力。

小班教育隨筆三:純真的臉

孩子們是那樣的天真無邪,那樣的單純可愛,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的臉,讓人快樂的感覺充滿心田……昨天下午,我和楊老師帶孩子到户外活動,由於天氣熱,我們不想讓孩子劇烈運動,所以帶了一桶玩具到院子裏。孩子們都整齊的坐在圈圈上,等老師給他們分玩具。孩子們一拿到玩具,就高興地玩起來。孩子們玩的是那麼認真,而且嘴裏還嘟囔着什麼……

我坐在旁邊看着他們玩,突然張鑫昊跑過來説:“老師你看,我插了個飛機。”我説:“真好!你去玩玩吧。”只見他高興地拿着自己飛機在天空轉啊轉,嘴裏還説着什麼。這麼一個小玩具就讓孩子這麼開心,孩子真是天真可愛。我再看看別的孩子,有的孩子説“老師你看望遠鏡”“老師您看城堡”“老師你看火箭,嗚——”——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此豐富,看着每個孩子都玩得那麼盡興。看着孩子們那高興勁,我笑了,心想:這就是孩子,無憂無慮,天真可愛,太羨慕你們了,真想回到童年……

有人説,快樂是人的一種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它會使人變得開心是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是愉悦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是滿足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是最幸福的媽媽!

教育的隨筆6

今日孩子們的早點是圓圓的芝麻餅乾和方方的薄餅乾還有小饅頭。説實話,孩子們每一天的早點都差不多,所以孩子們吃這些餅乾的時侯興趣都不太濃,異常是小餅乾,好多孩子都不要吃了,對於方方的薄餅乾孩子們是最喜歡的,所以都盯着方方的餅乾吃,動作較慢的孩子有時吃不到。

孩子們開始吃了,看到他們興趣不高的樣貌,我也拿起一盤餅乾説:“我吃小小的饅頭”説完就吃了一個小饅頭,我又説:“我吃圓圓的芝麻餅乾。”就這樣我按順序邊説邊吃,把三種餅乾都吃到了,孩子們看到我吃餅乾的樣貌,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也開始一邊説一邊吃,並且也把三種餅乾都吃了,平時不愛説話的悦悦也邊説邊吃。待孩子們吃完點心後,我發現今日的盤子裏沒有留下以前一向吃剩的小饅頭,個盤子裏的所有餅乾都吃完了,並且今日吃餅乾的速也快了很多。雖然他們説説、吃吃,但在這過程中他們也會到了“安規律排序”領。其實一天的工作中,有時隨性很強,但都充滿了教育性。

善於發現,善於思考,經驗和知識會更加豐富。有時我們教師動一下腦筋,孩子才會真正在玩玩中學到本領!

教育的隨筆7

教育,不是隻有愛心就夠,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教育的智慧從哪裏來》一書中,王曉春老師點評100個國小教師提供的案例,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管理問題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地剖析。讀着書中的一個個案例,似乎走在熟悉的行徑,自己的影子在其中若隱若現,不禁一次次自問,教育的智慧從哪裏來?

一、教育的智慧來自於不斷地反思

教師應該成為一名思想者。一名教師如果不斷地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研究學生,並尋根究底地思考,就會不斷地產生新思想,這些新思想會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吸引着學生,影響着學生。書中《這個班主任到底怎樣當》的案例中,老師敍述自己的班級經常上學期好好的,下學期卻鬧翻了天,得出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太善良,因而困惑班主任該怎麼當?王老師第一次的回覆是給這個老師出了幾招,其中最觸動我的是這個班級之所以會如此,是自己動腦筋不夠。建議老師到學生中徵求學生意見,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做法。這個老師再次回覆,卻是為自己找推脱的理由,王老師直言不諱:您這種思維方式令人擔憂,總是傾向於把事情弄不好的原因歸結為別人,這樣如果形成習慣,會嚴重阻礙您業務水平的提高。之後第三次回覆,這個老師的思路是漂移的,鏡照自己,深覺作為一個老師,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素質,而不是完場自己眼前的任務,應該反思自己的工作,學到新的視角和思維模式,同時不自我譴責,而應該對自己進行冷靜觀察和分析,多審視自己的思維模式,才稱為擁有教育的智慧。智慧源於思考。學會思考,善於思考,習慣思考,這是教師的必修課,也是教師走向成熟的標誌。

二、教育的智慧來自於學會研究

書中《找罵》這個案例令人心碎,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因為得不到媽媽的愛,便故意在教室裏製造各種契機,目的就是為了要各科老師罵自己,看見老師罵自己,就好像媽媽還在自己身邊一樣。這個孩子用這種方式尋找失去的母愛,恐怕是很多老師始料不及的。每一個老師都領教過這個孩子,卻沒有人去研究他,因為大家沒有研究的習慣,而是更習慣於“教育”這個孩子,而所謂“教育”者,批評也。然而,批評並不是一種研究方式。

“沒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緒化的教育,是教師素質提高的最大障礙。”王老師的話字字敲在我心。在平時的教育中,遇到問題時我會提醒自己首先要想為什麼,再想怎麼辦,並且嘗試着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學生的家庭,然後採取一些相應的辦法,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思考着,實踐着,明白了要想做一個智慧的老師,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種種案例,不是以粗暴、簡單的方式加以歸因、干預和壓制,而是重在發現和研究,積極探求學生表現背後的深層次的本質原因。瞭解和思考過程藴涵科學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實際的問題解決的結果,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三、教師的智慧來自家校雙方的合作

在《指導家庭教育,教師義不容辭》一文中,王老師説,指導家長,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甚至不是你做沒做的問題,而是你怎麼做得更好的問題。拒絕指導家庭教育的老師並沒有剩下力氣,恐怕正相反,他們會更勞累。窮與應付,疲於奔命,被動之極。他主張家長開成“專題指導”型的。班主任少説那些應試主義的話,給家長講講如何培養孩子良好性格是正經。要少説空話,多支招。

家庭教育真的非常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教育的完善,它的社會性的深化,並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增強。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全面的發展。”但實際中不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長又佔了很大的比例。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有這份責任來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家教。這就要求我們自身必須勤學善思,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只有我們自身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和實踐水平了,我們指導家長才能遊刃有餘。但我們不能去埋怨家長不會教育孩子,而是要去指導他們如何教育孩子,教給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家長地全力配合和信任。讓教師與家長的關係變得融洽、和諧。

因此,我認為,作為教師,要擁有教育的智慧,也就是要擁有科學的精神,研究的態度,反省的能力,實踐的技巧,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教育的隨筆8

我今天早晨起牀後異常興奮,毫無睏意。因為今天就要和新一屆的孩子見面了。據同事介紹説九年級4班在七年級、八年級的時候非常穩定,班風正、學風濃。由於特殊情況原來的班主任離開了這個集體,我想對於孩子們來説是一種打擊,對於我來説更增加了壓力,責任重大呀。但我相信自己能夠很快和大家融合在一起,讓4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相信所有的孩子能夠和我戮力同心共創輝煌。

首先感謝周俊瑤、楊威、朱露露三位女同學,上午八點多到校後打掃教室,一直忙碌到十一點多,而滿臉塵土、渾身是汗的三個孩子毫無怨言,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勞動,打掃完畢後,走進教室讓人感覺煥然一新,對於孩子的付出我會銘記肺腑的。謝謝你們!

下午,同學們陸陸續續的來了,整個下午,我始終和在大家一起,給我的感覺這個班的孩子太好了,訓練有素。雖然有遲到的,但有的孩子在遲到後不好意思的説老師我遲到了,我想這樣的孩子真令人稱讚,雖然遲到,但對老師的態度特別誠懇,所以我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説:我最欣賞尊重人的人!尊重才能營造和諧,在和諧的環境中生活與學習才會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對於一個普通的班級來説,有喜必有憂,有令人值得驕傲的地方,必然也有令人憂慮的地方,因此,看到可喜的一面的同時,我也看到了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對於這些,我有心理準備,也有應對策略,因為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更何況是把優生提走的情況下。

其實,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課題,當把問題當成課題來研究,會發現工作並不是那麼枯燥乏味,麻煩事兒也能讓生活多姿多彩,更何況還有這麼多活潑可愛的孩子支持我、幫助我。

曾經的輝煌已成過去,新的挑戰已在眼前。既然緣分讓我和4班的孩子們今天相識,我相信明天就會相知。

一路高歌,一路凱歌!輝煌永遠我們--九年級4班!

教育的隨筆9

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成為家庭中一件大事。之所以這樣,原因很多,憑藉大學聯考改變命運後的家長有意無意地感受到學習帶來的生活改變,希望自己孩子有更好地改變,同時擔心已有的改變也會因為孩子的學習而失去;一部分學校轉嫁教育責任,家長承擔了越來越多課後作業監督與檢查的任務;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學校補課,課後輔導等氛圍給家長帶來無形壓力;競爭的環境給教師與家長無形壓力,這些壓力轉嫁到家庭教育中……

在如此這般的境遇之下,很多家長犧牲了自己,為了孩子的學習辭掉工作做了全職媽媽;有的家長放棄職業規劃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長甚至陪讀;陪考……

是的,父母能夠陪伴孩子的關鍵期沒有幾年,這種陪伴的缺失會給孩子成長帶來較多問題。但是這不能成為父母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充足理由。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與家人和社會的認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體會不到價值感,多數人會焦慮、失望或者煩躁,這樣的狀態對家人和孩子來講都不是好事。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滋味母親帶着一雙兒女要去跳樓,原因是丈夫出軌。我不知道這位媽媽是不是全職媽媽,但很顯然她把重心完全放在家裏,才會出現遇事後用這種極端方式威脅來解決問題。

我見過,也聽説過很多做得特別好的父母,尤其是媽媽。為孩子包攬一切日常事務,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課餘時間,為孩子學習自己重新學習中國小內容,還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不惜夫妻分離……昨天聽到一位學習很好的孩子,每週額外做八套試題,中學生考試和滿分差一分挨一巴掌……這樣的孩子心理負擔有多重!

我不是説,父母不要管孩子,適度地慢慢放手,在孩子嬰幼兒階段,陪伴很重要,家長要抽出較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但國小以後,家長就要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退出,給孩子越來越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和機會,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在不同狀態下去調整自己心態。

同時,家長的自身發展是很重要的,家長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長自己,發展自己。用自己積極的狀態、上進的工作態度和獲得的社會成就激勵孩子,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和工作作風。

另外,學習成績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家庭裏有爸爸媽媽,有爸爸的擁抱和幽默,有媽媽的嘮叨與微笑,有爸爸媽媽相互支持、相互欣賞帶來的幸福温暖的感覺會伴隨孩子成長,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温度、有責任感的人。

教育的隨筆10

今天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説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但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麼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老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説:“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老師嗎?”“願意。”“好,現在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老師就給你戴上小老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着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積極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來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教育的隨筆11

常聽老師們説: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回首這兩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確感到當一名國小班主任的辛苦,這其中有苦也有甜,沒什麼經驗可談,或許這只是自己對班主任實踐工作的幾點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把讚美還給學生。

教師的讚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作為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我班的xx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在我教他的這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幾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課間操,由於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台上,維持着秩序正好門後面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着擠,好象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這時,**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着點,別拌倒。然後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同學,並盡力讚美了他關心集體,為他人着想的好行為。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裏發現他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他變了,上課特別認真,作業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件事給我啟示頗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請多給學生一點讚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藴藏在你的讚美之中。

感悟二:用愛心為後進生撐起一片天空。

我們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陽,那麼後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小心的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了一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後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為一名,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後進生,是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展現自己獨特的風采。在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第一學期裏,我的班級裏**和**,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愛做家庭作業,導致他們兩個的學習成績很差,幾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課堂上,我仔細的觀察他們兩個,課下,我找他們兩個談話,發現,他們並不是那種學習成績較差、無可救藥的學生。看來是思想問題,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沒過幾天,***病又犯了,我很生氣,同時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們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那麼他們也許就會越來越放鬆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動腦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兩個叫到辦公室一邊陪他們做作業,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幾天之後,我發現**已經能夠自己按時完成作業了,於是,我及時對**進行表揚,,沒過幾天另一個也開始自己完成作業了。當時我雖然很高興,但是真的很害怕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又不能堅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興奮的是,他倆不但能按時完成作業,而且作業的質量也很高,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不忘加上一句批語,有時是:你能按時完成作業,老師真高興;有時是:你可要堅持哦!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的單元自測每次都是考“優”。我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因為,我沒有放棄他們。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於後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老師一定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温暖,給予他們的信心,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這樣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想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會為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感悟三:請耐心等待一會,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傾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瞭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説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缺陷。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犯***病,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裏的孫*還沒來,我焦急的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課文,“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他,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經常遲到,我昨天找他談話時,他保證説再也不遲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師,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我沒等他説完,便接過他的話頭訓斥了他一頓,然後就讓他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他了,課後才瞭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給奶奶拿藥,所以才來晚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後,我後悔自己沒有聽完他説的話,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並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説:“老師,這沒什麼,誰讓我以前老愛遲到呢。”反思一下:作為教師,有時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該,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説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説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教育的隨筆12

自從開展新課改以來,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我感悟最深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寬容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一個寬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孩子心靈上的陰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可以緩解孩子身上的壓力。寬容不等於放縱,對孩子適度的寬容,可以拉近教師與孩子的距離。

我班有個學生叫王成,他可以説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學生。從我剛接這個班開始,就經常聽到關於他的告狀聲,一會兒聽到他打同學了,一會兒聽到他把班裏剛打掃好的衞生灑上墨水了,一會兒又聽到他磕破別人的頭了,一會兒又聽到他把班裏的窗簾弄壞了……總之,來給他告狀的同學絡繹不絕,真是把我搞得手忙腳亂,一時找不到任何方法來管好他。

這天自習課上,我剛走進辦公室,就有同學跑來告訴我説,他把某某女同學打哭了。我聽後,頓時火冒三丈,氣沖沖地走到教室,把他揪到辦公室,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並告訴他應該怎樣做,只有怎樣怎樣才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好學生,説着説着我突然想起前不久聽的“知心姐姐”的報告來。對孩子首先要賞識他,只有放低自己,感受孩子,走近孩子的心理,才能與孩子融為一體。想到這裏,我便把他叫到跟前,心平氣和地和他談心,談他的生活、學習等等,慢慢地,我發現當我的聲音變平和時,他的臉上不再是那種不服氣地表情了,並且把眼光也投向了我,怯生生地問:“老師,你還喜歡我嗎?”我當時心中一驚,我還以為我的談話他不當回事呢?他接着又説:“老師,同學們都告我的狀,我怕你不喜歡我了,所以我就故意搗亂,引起你的注意。”我聽到這裏,頓時明白了,多單純的孩子啊。我便對他説,老師怎麼會不喜歡你呢?任何一個學生都是老師喜歡的好孩子,老師是不會因為他有缺點,犯錯誤就不喜歡他的,相信老師,我和同學們都是喜歡你的。聽到這裏,他便説:“老師,我以後不會再搗亂了,你就看我以後的表現吧!”從那以後,他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各項活動中也表現得非常積極。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在感情上對學生多一些寬容,多一點尊重,多一份關愛,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教育的隨筆13

那天,班上的一個小男孩哭的滿臉通紅,跑到我這告狀:某某同學掀他四個巴掌!當時一聽,表示震驚!掀他的那個孩子在我面前表現一直很好,雖長的人高馬大,卻很是可愛,還品學兼優。更為震驚的是眼前的這個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也是個不錯的人才。這兩個人,怎麼會發生磨擦!

古人有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按捺心中的怒火,找來當事人。平日裏温柔的小男生此刻異常淡定!面對我的和顏悦色不言不語。我想該是氣到了極致吧?!

被打的男生顯得躁動不安,連哭帶嚎:我就説他考英語的時候,抄書了啊!他就打我!!!我目問,他沒有否定,也不説話,我再追問的時候,他再勉強説:是!但我沒有作弊!那個被打的男生最終承認:他也沒親眼所見,聽別人説的。

那麼問題清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了。首先我對這個被打的男生進行了幾語句語重心長的點拔:對於一個一度品學兼優的人來説,你説他抄襲,這對人家的自尊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傷害!況且你還是道聽途説,他打你是給你一個教訓,人不可以口無遮攔。有時候語言的傷害力不比武力差。他打你,你疼的是臉,而他傷的是心!這一點你懂嗎?

好像我是默許了那個甩人耳光的同學,身邊一羣看熱鬧的小孩子,個個七嘴八舌都説某某該打,他就是不會説話,他説話就是讓人生氣,想抽他。

然後,我對這個仍然不言不語的孩子説:你的怒火老師可以理解,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得學會尊重別人,想想你的老師,你的家長,有沒有哪個人因為生氣給過你耳光?打的是臉,傷的其實也是心啊!

在這場是非中,他們倆個都有錯,錯在我們在説話做事的時候,沒有顧及到對方的感受,因而言行舉止失去了分寸。激怒的別人的方法有好多種,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不尊重。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們倆個互相道了歉,算是結束這場風波了!

第二天,他們倆個又在一起開心的玩耍了!

反思:

教書已有不少年頭,習慣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只要不是罪大惡及,無法無天,都是小事,都值得寬容,都值得理解。我是一個不太厲害的班主任,很少與孩子生氣,也可以説這些年的生活,我已經學會不再生氣了。

英語老師説小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有道理!有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淚水與汗水呢?成長不都是在一次次淚水的洗禮下才變的越發茁壯的嗎?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沒有人會能感同身受!那個口無遮攔的孩子也許會被幾個巴掌覺醒,會懂得説是一種能力,而不説才是一種智慧,不道聽途説該是一種原則!那個打人的孩子,看着平日裏燦爛陽光的孩子哭的死去活來,最終也會明白:巴掌的傷害不亞於一顆子彈。

懂得尊重,應該是青春期裏孩子教育的第一課!

走向青春期裏的孩子,容易燥動。德國的專家説:你能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教育靜下來,你就成功了!面對一羣燥動的孩子,我們為師者該做的,我想不應該是煽風點火,不應該是火上澆油,若能似春風,温柔吹過耳畔,化作幾滴春雨,浸入孩子心田,注入幾滴成長的養液,也許我們就真的能看到滿園花開的温馨,我想:這也應該屬於尊重的範疇吧?

教育的隨筆14

讓小朋友自主閲讀,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模式。但是對於中班剛開始如何更好地推動這種方法,也確實值得我們來思考。以下就是我碰到的問題:一天又到了圖書閲讀時間,幼兒正在自主閲讀。突然,仔仔(一個幼兒的小名)急衝衝地跑過來説:“戴老師,拉拉搶我的書本。”當時的我馬上就過去看拉拉,只見他還笑眯眯地拿着小書準備要看,問他為什麼要搶書?自己不是有本小書嗎?他一見我就説:“這本書不好看,這本好。”於是我又説道:“好看的書要大家一起看,但是這本小書本來是仔仔的,你不能去搶,這個行為不好看,還給仔仔。”邊説邊把拉拉手裏的小書拿過來給了仔仔。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當時的我並不在意。直至在類似的自主閲讀時,這種情況時而發生,也有許多幼兒來我地方告狀,誰搶了我的書。讓我想到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而且有些幼兒是教育過之後還是存在這種問題,我知道也許是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後來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篇有關幼兒搶玩具的案例及原因,想到也許在閲讀時幼兒搶書也是類似的原因:

1、自我中心化。從幼兒心理髮展特點來説,1歲半到3歲的孩子都是從自己的感受與需要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也就是説他們認為自己需要的物品都是自己的,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也就是不會移情。

2、具體化的思維,他們在搶玩具時只關注到自己要的書本,就是直接採取行動,就是搶。

3、語言能力的有限性,對於中班的年齡,幼兒的語言發展有限,不會適當的表達,而是直接的行動。

4、交往策略的缺失,對於中班的幼兒更多的是模仿,且缺少相應的社會交往技能。也許他們的搶書只是他們想交新朋友的一種方式。對於查找到的原因,讓我回憶那些例子,確實符合他們的行為與想法。

但是這個案例又如何解決,也許才是有價值的探討點。翻閲《指南》,看到社會領域裏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裏的教育建議中有一句説到:“當幼兒與同伴發生矛盾或衝突時,指導他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衝突。”這給了我一些靈感,也許今後碰到相關的問題可以用以下的方法來教育也許會更適合。

1、輪流看。在以上案例中,對於拉拉,教師要協助他先理解這個行為的不正確,接着在教他方法去仔仔地方拿書。可以建議拉拉觀察仔仔,看他什麼時候看完,露出不想看的痕跡或可以耐心的等待幾分鐘,在去拿書,也許成功率高。

2、交換,讓拉拉學會適當的等價交換,拿仔仔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去換他手裏的小書,成功率也高。

3、協商,讓拉拉會禮貌性的去表達自己的意願,我可以看你手裏的書嗎或我們一起看好嗎?這個辦法一般的幼兒都會接受(嘗試過幾次)。或者可以説下次我帶來好玩的玩具給你玩,今天你借我下這本書。讓幼兒通過這些方法來解決閲讀中的衝突,也許會好些。

總之,教師要學會思考什麼知識和技巧給了幼兒之後,他們可以在做“平行相關”的同時又能做“垂直相關”,這樣的方法才是更好得給幼兒帶來益處。

教育的隨筆15

一、什麼是教育隨筆

隨筆是文學體裁中散文的一種。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短小活潑。

二、寫教育隨筆有什麼好處

1、能真實地記錄身邊世界。如果你要問我:你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麼,留下些什麼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寫教育隨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讓我們的老師只留下模糊的記憶,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隨着年齡的繼續增長淡出這個美麗的世界。

2、用教育隨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為要寫,所以要閲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寫作,是一種拉動自己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託。

3、通過教育隨筆,讓每個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成功實踐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這麼多實質性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邊做邊思,邊思邊寫,邊寫邊做,螺旋前進,每個老師肯定會把新課程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本領。勤於筆耕教學小論文,有助於培養執筆教師的教研意識。尤其是此類小論文被報刊錄用或獲獎時,更能促成該教師在教學上乘勢而上,提升境界。

現代的教學形勢,要求教師有傳統的“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化。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教師”必須會進行學術研究,教學小論文為載體的教研是鋪就學術研究大道的“基石”。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踩着一個個的腳印,隨時記錄着這一軌跡,向教育更深處漫溯,教而時研之,不亦樂乎。

三、教育隨筆的特點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長,多則千字左右,少則百十來字。它不用經過縝密的構思後再動筆,而是像寫日記一樣,興之所至,一揮而就,把教育實踐中最有意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歷鋪展成文。比如有個教師在備課時查看資料,對“歷”與“‘厲”的區別頗有感受,就寫了一篇百十來字的短文《“歷”與“厲”辨》發表在教學雜誌上。上海市特級教師於漪在上課時,學生就《畫龍點睛》一課中“點之即飛去”議論紛紛,於老師寫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發談了“備課要深人才能講到點子上”的體會。總之,教學隨筆短小精悍,是教育應用寫作中的輕騎兵。

2.迅速及時

教育隨筆像新聞體裁一樣,有較強的時效性。教育實踐中的見聞、體會、意見、看法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若不及時記錄,再回首時就會失去神韻。當今世界發展較快,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追上世界發展潮流。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體會及時反映出來可以供別人借鑑,教訓反映出來可供別人吸取,問題反映出來可引起人們的注意。總之,及時反映教育實踐的情況可以使教育少走許多彎路。

3.取材廣泛

教育應用的其他文書取材受一定條件限制,教育隨筆則不然,可以説沒有任何限樹。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寫教育方針、教育思想、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論方面的問題。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寫一件事、一個字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點感觸、一個問題等教育第一線最具體的東西。總之,選材只要扣住一個“新”字就可以入文。

四、幾種隨筆形式

教育感悟是教育隨筆一大類型。師生共寫隨筆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屬於教育感悟。這種類型內容廣泛,與教育有關的一切隨感隨想都可能列入其中。很多教師目前的寫作停留在這個階段。

教育敍事是近幾年中比較熱鬧的一個話題。所謂教育敍事,是指教師真實地,儘可能客觀地記錄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自己親身參與的富有價值與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包括個人的教育自傳等等。這是另一種意義的“講故事”,這種故事應該包含一定的情境,問題,意義,並且一定是親歷的。許多的教育感悟之所有不能稱為教育敍事,是應該其中有着想像,虛構,以及想當然的評述。更重要的是,許多教育感悟缺乏敍事自覺,往往在敍述過程中遺漏了許多重要的信息,凸顯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從而導致了真相被遮蔽或改寫。

教育案例也可稱為德育案例,是指對包含着教育問題或者教育困境的德育事件進行恰當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從而獲得對此類教育事件更深入的理解,由此提升專業化水平。現有的隨筆中教育案例極少,絕大部分是不包含問題或者一望而知。教育案例寫作和研討有助於教師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案例是指通過案例形式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許多教師寫了大量的教學隨筆,但是不能稱之為教學案例的原因,在於要麼不包含真問題,要麼討論的是假問題,要麼缺乏自覺的反省。許多教師缺乏自覺的反省意識,只是通過教學隨筆來展示自己的成功的教學技巧,因此這其中大部分可歸到教育感悟中去。

師生共寫案例主要是指通過師生通過隨筆、書信等方式來進行互動交流。師生通過文字進行不斷的對話,從而彼此更深入地理解地對方,不斷地達成共識,共同走向幸福完整。師生共寫隨筆是發生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最常見的行為之一,通過此案例的研究,旨在使教師更為自覺,更為專業化,更為持久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學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質教師,教育隨筆對教師素質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願撰寫教育隨筆能夠成為每一位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

一位教育家曾説過:“只要對教育決策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隨筆來源於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每一次對學生的成功談話、每一次對教育的失敗與教訓、每一堂課程設計與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方面,許多中國小教師對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實對於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而言,通過思考並改進每一天的教學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隨筆記錄着教師的生命價值。教育科研並不深奧,它就在教師身邊。鍾情於教育隨筆的教師,對一次創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經過思索,都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幫助,因此教育隨筆是一線教師特有而實用的教育科研。

標籤: 隨筆 彙編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mq1w3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