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1

一、現狀與成效

近年來,我市通過調整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統一城鄉學校佈局、加大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校舍安全工程、開展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推廣名校集團化辦學、城鄉學校教師流動等舉措,實現了城鄉基礎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一致,生均佔有教育資源基本一致,教師專業水平大致相當,學校管理水平同步提高,同類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基本接近的目標,全市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早在20××年,我市所有縣(市、區)就已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是全省最早實現“滿堂紅”的地級市,標誌着義務教育發展均衡度居全省前列。

二、推動舉措

1.城鄉學校老師輪崗交流

近年來,我市又大力推動城鄉學校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已經實現了輪崗交流的市域和學校全覆蓋,教師流動試點得到劉延東副總理兩次批示,並在全國得到推廣。

2.全力推進學校新一輪標準化建設

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學校的達標比率直接影響各縣(市、區)教育現代化的創建,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指標,所以xxx市人民政府、xxx市教育局和各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學校的創建工作,近兩年來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通過加大財政投入、撤併民工子弟學校、撤併非法托幼機構、新建公辦學校和公辦幼兒園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的比率,經過全方位的努力,我市20××年又有14所學校通過了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學校的認定,使我市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學校的比率升至93%,為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3.啟動義務教育階段零返校工程

我市堅持以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劃區招生”原則,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每一所學校為目標,以構建面向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的教育服務體系、維護中國小生的合法權益、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為原則,依法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每年頒佈文件,規範招生工作,例如20××年下發了《關於做好xxx市本級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x教基〔20××〕59號),主要工作原則是:堅持陽光招生和零擇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堅持户籍與居住地一致優先;堅持控制起始年級班額。並堅持信息公開制度,所有學校必須將預錄取名單向社會公示,無異議後報各縣(市、區)教育局備案再予以錄取。

4.加強督導檢查工作

為了督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所轄區域內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教育局多次組織專家組就有關薄弱環節進行專項督查。例如:

20××年上半年,為進一步貫徹《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41號)和《xxx市促進學前教育優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x政辦發〔20××〕120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我市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順利實施,瞭解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在開展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重視程度、政策措施、規劃實施、經費投入、無證幼兒園整治、內涵提升和隊伍建設等七個方面的情況,xxx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專家組進行了專項督查,專家組人員在市政府王偉榮副祕書長和教育局周建新局長的帶領下,聽取了各縣(市、區)政府領導的工作情況彙報,查閲了台賬資料,就有關數據進行了核實與瞭解並實地查看了兩到三個鄉鎮的一些幼兒園,在彙總各方面材料的基礎上,專家組撰寫了督查反饋報告,報告中肯定了取得的成績,也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

20××年上半年,為全面瞭解《xxx市國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x教基〔20××〕111號)貫徹落實情況,進一步推進和規範我市各級中國小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挖掘和推廣各地成功經驗,切實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導向和育人功能。xxx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了四個督查組,於四月中旬開始對各縣(市、區)國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開展了專項督查。督查組聽取了各縣(市、區)教育(文體)局工作彙報,查閲了相關台賬,隨機抽查了21所國中學校,並通過學生座談、家長電話徵詢,廣泛聽取學生、家長和教師對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建議。並形成了詳細的書面督導報告。

三、其他説明

教育部關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6號)是今年4月19日印發的,7月28日我省發文《xxx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申請認定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有關工作的通知》(x政教督辦[20××]18號)佈置此項工作,我市正積極動員推進此項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正在開展自查、整改和創建工作,首批將與12月31日前申報。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2

根據《xx區迎接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評估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校按要求進行了認真自查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市第二十三中學,是一所隸屬於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辦、以高中文理科教育為主體,兼有精品藝術教育和精品國中教育的綜合型完全中學。

全校現有教學班70個,在校生2869名,教職工358人。我校於1975年建校,前身是xx中學,坐落於xx路xx路口;1996年秋整體搬遷至xx會戰大街;20xx年夏遷入現校址。

新校區位於東城區蘭德湖畔。交通便利北倚北環路,南靠蘭慧路,東臨經三街延長線;是一所“功能分區科學、環境靜雅優美、人文氛圍濃厚”的現代化、花園式、數字化學校。

我校國中部現有教學班11個,在校生513名;在編在崗教師57人,專任教師54人。

二、主要工作情況

(一)、政府重視支持保障均衡發展

1、建設用地和校舍建設面積達標。學校佔地面積189518平方米,生均66.06平方米;建築面積 64314 平方米,生均22.42平方米;國中部教學埔助用房1679.71平方米,生均3.27平方米;校園綠化用地面積60000平方米。

學校校舍基本能夠滿足正常的教學和生活需要,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辦公用房、生活服務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學裝備基本滿足教學需要。我校按國家標準建有夠用的普通教室,建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計算機室、語言教室、勞技教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動室、理化生實驗室、書法教室、多媒體教室、合班教室、圖書室、體育器材室、衞生保健室、心理埔導室、傳達值班室等教學輔助用房。有足夠的教師辦公用房和滿足師生需求的食堂、開水器、廁所等生活服務用房。我校國中理、化、生實驗室建設符合國家有關要求,教學儀器設備達到教育部《國中理科教學儀器配備標準》規定的要求。我校根據xx省《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及《中國小衞生室器械與設備目錄》的要求配備了體育衞生器材。

3、經費到位,確保師生合法權益。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按政策保障義務教育學校經費預算編制落實到位。加大了師資培訓力度,按照義務教育管理新機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將公用經費的5%用於教師的培訓工作;對領導崗位培訓、骨幹教師培訓、以及城鄉教師交流待遇、優秀教師獎勵政策、學科教師參加各級培訓等全部落實,經費得到了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教育教學管理及質量考核投入不斷增加,極大的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

4、落實資金,促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按規劃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資金,努力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確保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配備到位。目前,全校有計算機教室3間;建有校園網;實現了“班班通”;學校圖書室現有圖書8萬餘冊,國中生均25.6冊。

(二)、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為均衡發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師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現在崗教師數額按核定的編制配置,實行了教師內部交流。

2、教師實行考核制。對教職工師德修養、工作量、 考勤、教育教學工作、業務研修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

3、優化教學導向。利用職稱政策導向。對申報職稱人員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考評,作為教師職稱晉級考核的重要依據,成為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的有力抓手。以教研促技能,通過組織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夯實內功,提高教學技能,開展“課內比教學,課外訪千家”活動,全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左校長提出:向頂層設計要質量、向學生狀態要質量、向科學評價要質量、向信息技術要質量。

4、強化校本培訓。對培訓的內容、方法、考核評價、責任落實等方面進行了規範管理。國中部構建“5×5”新課堂精準教學模式。

5、教師待遇不斷改善。教師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按月直達教師個人工資賬户。本月普調了工資。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3

均衡教育體現了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反映了社會主義教育本質要求,代表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強教育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現將我校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總結如下:

取得的成績

1、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校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有明確的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

2、辦學條件均衡。

3、教師隊伍均衡。建立較完善的教師定期流動制度。

4、受教育機會均衡。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普通兒童少年入學率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控輟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鞏固率100%。為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積極推進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切實提高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確定義務教育的內涵與外延發展走向,堅持高水平高質量辦好學校,持續加快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步伐,有力促進我校義務教育由弱變強、跨越發展。一年以來,大力度地進行了佈局調整加強校容校貌美化、綠化工作,今年我校對食堂宿舍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學生能住在温暖舒適的宿舍裏生活學習,為實現基礎教育的不斷髮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辦學條件相對均衡。我校按標準配置,現代化設備設施加快了教育思想、發展水平、教學體系、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育管理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了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相對均衡。

三、關注弱勢羣體,讓每一個孩子受到良好教育,關注弱勢羣體,使每個孩子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讓每一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及更高層次的教育,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體現。學校高度重視貧困生入學工作,採取“幫困助學”等措施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同時,也保障了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和殘疾兒童少年的生活待遇,使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

四、不斷強化教師培訓工作。深入開展全員培訓、校本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和各類專項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促進了師資力量的相對均衡發展。以上是我們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今後,我們將虛心學習先進單位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理清改革與發展思路。在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跨越式發展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推動我校教育再上新的台階。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4

xx國小始終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開足開齊課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學校發展。現將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自查情況彙報以下:

一、基本情況

學校佔地面積19675平方米,現有3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xx人,班均額67人。教職員工105人,其中省級骨幹教師5人,荊門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9人,39名教師在省市優良課比賽中獲獎。20xx年10月,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公安部聯合授與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稱號。同時,學校前後被湖北省教育廳評為湖北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國小語文改革與創新先進單位,被荊門市教育局評為首屆教育宣傳先進單位,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關愛留守生教師訪萬家工作先進單位,德育先進單位,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招生服務範圍觸及皇城門社區、莫愁湖社區及子胥台社區部份街道。隨着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增加,學校的辦學環境不斷改善,軟、硬件建設都得到了長足地發展。學校嚴格依照市教育局招生計劃弄好招生工作,嚴禁擇校。一年級新生招生嚴格按教育局要求嚴把關;轉學經學校核實確屬我校服務範圍後,經基礎教育科同意方能辦理轉學手續。學生的入學率為100%,停學率為0。

二、完成工作情況

(一)領導機制我校根據上級制定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成立了以校長鄭興高為組長的領導機構並進行了公道的分工,做到各項工作有人抓,各項工作有人管。同時,建立學校及周邊綜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和警校經常性聯席制度,學校周邊環境和治安狀態良好。

(二)管理機制學校所轄服務範圍學生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到達100%。每學年向社會公佈學校招生範圍及招生人數。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

(三)教育經費上級財政部分對我校的教育投入嚴格按有關政策撥付,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及時到位,義務教育免收教科書費全部落實到位,並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無擠佔、平調、截留題目,無亂收費現象。

(四)師德建設學校十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經常性地展開師德師風教育,堅持抓好每週例會制度的落實,教師遵紀遵法,愛崗敬業,幾年來無體罰學生和違法犯法題目。

(五)比訪活動比教學、訪萬家工作實現全覆蓋,工作構成常態化。學校校長帶頭參與比教學、訪萬家工作,每名教師都能做到比教學經常化,聽課、評課常態化。每位教師每學期能做到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家庭最少走訪一次。比訪專項檔案資料齊全。我校制定了《教師績效考核制度》,教師績效考核程序規範,考核結果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鈎。

(六)、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依照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開好課程,落實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紮實展開大家唱、大家跳活動,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強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沒有開設重點班,特長班。學校教師沒有在校內、校外任何地點、任甚麼時候間以任何情勢給學生有償補課,或變相逼迫學生參加社會上各種家教補習班的現象。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5

在“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奮鬥目標指引下,從學校佈局調整着手,從結構優化着力,從擴大優質資源着眼,走出了一條教育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創新之路,打造天津基礎教育發展歷史上的“黃金十年”,全市義務教育跨入一個加快發展,促進均衡新的發展階段。

一、調整學校佈局,均衡配置教育資源

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原因,學校之間、地區之間教育質量和水平的差異是客觀存在並在一定範圍內有逐漸拉大的趨勢。其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是教育資源配置水平的差別所導致的學生教育機會的不公。解決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問題,不僅需要從戰略策略、政策層面,針對公共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問題,制定有效方針政策,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政府行為對教育資源配置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努力縮國小校之間教育資源配置水平的差異,實現教育機會的均衡。因為,在影響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多方面因素中,最根本的是教育資源的合理、均衡配置問題,直接影響教育機會的公平。其中,從政府角度來看,首先是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為前提,為社會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這是初步實現兒童、少年受教育權利平等和公平的基本要求。

1993年10月,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響亮地提出了“教育興旺,天津興旺”,這一城市發展的戰略指導方針,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1994年實現“普九”達標後,市委、市政府提出“普九達標不停步,提高標準上水平” 的工作要求,並把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新目標。

1994年12月,全市教育佈局結構調整首先從農村開始。這不僅是為了從易到難、探索經驗,更主要的是因為農村中國小校的辦學條件相對薄弱,廣大農村地區更加迫切需要改變教育的落後面貌,實現“農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這個歷代農民的願望,目的就是實現農村與城市教育的均衡發展。經過6年的努力,到20xx年,共投資25億元,新建規範化學校974所,新建學校的建築面積達到404萬平方米,1300所薄弱學校被撤消。除部分村級國小外,農村地區中國小布局調整基本完成,期間市財政從兩個方面對新建學校給予專項補助。一是基建補助:國小每校20萬元,國中每校30萬元;二是設備補助:國小每校4萬元,國中每校10萬元。這次調整校舍設施基本達到規範要求,教學裝備也有所改善,初步改變了農村中國小在辦學基本條件上落後的面貌。

在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取得顯著成績的基礎上,1999年1月,市政府全面部署和啟動市區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計劃結合全市成片危陋平房改造用5至7年時間將原有的570所中國小調整為390所規範化學校。市區佈局調整不僅是為了解決部分學校辦學條件不規範的問題,還結合工業結構調整和老城區的大面積改造,結合城市建設規劃以及街道社區建設和居民小區建設,把中國小校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進行安排,以教育發展帶動城市的文化建設,使教育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到20xx年,市區中國小布局調整取得重要進展,60%以上的中國小在校園校舍、教育教學裝備、生活設施等方面達到規範化要求,有的區,像河西區規範化學校建設進度達到90%。經濟條件好的區,如塘沽區、大港區按市頒標準將所有學校改造一遍,全面完成了中國小布局調整任務。隨着中國小布局調整的推進,特別是一批薄弱學校的撤併,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基本辦學條件的差距明顯縮小,校容校貌煥然一新,學校的管理水平顯著改善,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國小布局調整有力地推進了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為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奠定了基礎。

二、大力推進“雙高普九”,實現高標準的均衡發展

20xx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占人口35%的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要在20xx年實現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即“雙高普九”)。天津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務院要求,於20xx年11月召開了全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會上頒佈《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若干意見》,把全面完成中國小布局調整作為深化教育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明確提出了到20xx年義務教育要基本實現“雙高”的宏偉目標。

為此“十二五”期間要完成三項任務。一是在基本完成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基礎上,將農村地區現有的1280所村辦國小,調整建設成450所規範化國小,二是全面完成城區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三是頒發“雙高普九”標準,制定分年度推進規劃,拿出逐步實現“雙高”的措施、紮實推進“雙高普九”。到20xx年,讓全市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都能享受較高標準、基本均衡的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工作會後,天津義務教育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教育佈局結構調整由於滿足了人民羣眾“上好學校、找好老師、受好教育”的需要,得到了廣大市民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民心工程”。各區縣黨委和政府都把學校佈局調整列為本區縣的“一號”工程。各有關部門主動支持、簡化程序、減免收費,減輕了學校負擔,保證了工程進度。到20xx年底,農村撤併村小569個,新建規範化的村小191所,總投資7個億。為促進村小建設,市財政提高了補助標準:基建補助每平米300元,設備補助每校10萬元,進一步提高了這些學校的建設水平和裝備水平。與此同時,城區中國小布局調整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xx年4月,天津市政府批轉《天津市關於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意見》和《天津市關於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標準》及其六個附件。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進“雙高普九”,明確了20xx年至20xx年的三年實施計劃,以確保“十二五”末實現“雙高普九”任務。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6

一、自查自評工作組織實施情況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我區與市政府簽訂的責任書目標如期實現,區教委組織開展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評自查工作,並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工作部署。中教科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根據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文件和區教委會議精神,依據《20xx年豐台教委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評工作方案》,專門召開科務會研究落實,組織科室人員學習《評估辦法》,嚴格把握評價要素和標準,按照職責分工,將科室日常工作與自查自評相結合,認真做好本科室自評自查工作。

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績

(一)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質量

1、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開足開齊所有課程。

(1)進一步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管理與監控提高中學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要求幹部、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學上,狠抓教師基本功,規範教學行為,按照確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2)建立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審查制度。新學年開學前,對各校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及學校作息時間安排進行逐一審查,確保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3)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學校聯合視導。在開學視導、專題視導和其他常規視導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科教學聯合視導,有效促進學校管理的規範和課堂教學的改革。

2、實施區域義務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建立對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督導機制。

(1)在原有學年考試統一命題、會考研討會、一二模分析會等教學分析和監控的基礎上,實現國中年級期末考試統一網絡閲卷、建立豐台區中學考試分析系統,進行數據不同層面的考試數據使用、分析等相關培訓,實現數據的科學和充分的使用,為相關部門、學校、教師進行分析監控使用發揮積極的作用。

(2)通過持續開展“四級”(教研室、學科組、個人和針對性)視導聽課,實時關注中學課堂教學質量,每次視導通過聽課-交流-診斷-反饋等環節對教師個人、對備課組、對學校校長及教學幹部三個層面進行反饋,有效地促進了中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自20xx年以來,我區中學教研室已經建立了包括學期末對全區中學進行統一質量監控測試及視導的中學教育質量監控制度。從xx—xx學年嘗試的九年級期末一模質量監控統測,到10—11學年國中全員期末質量監控統測,再到11—12學年進一步深化為全員期末質量監控統測,國中教師全員分學科分析。完善解決了第一年數據中心下發數據表格多、雜,需要幹部教師二次加工等不便,教師應用數據分析前期教學質量參與度不高,教師分析過多重視成績而忽視教學質量分析對改進教學的作用等等問題,目前我區的教學質量分析系統日趨完善,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大量詳實細緻的數據,教研室對中學明確了質量分析的要求,每次測試後組織幹部、教師對學校年級、班主任、備課組和教師個人所任課班級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進一步召開全體教師分年級分學科參加的分析會,由各層面代表進行質量分析。我區質量監控分析工作開展到目前,絕大多數國中教師都能通過細緻的教學質量分析,給予學生個性的指導,幫助其找到自身問題,

通過每次質量監控統測後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學校幹部教師普遍認為通過國中期末質量監控所得到的數據非常豐富,可以充分滿足學校教學幹部、年級組長、班主任、備課組、任課教師、學生和家長等不同羣體對教學及學業情況的分析需求;同時通過組織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年級進行教學質量分析可以有效促進教師應用數據精確的指導教學,進一步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實效性。

國中期末質量監控及教學質量分析會是豐台分院中教研近兩年來新增的一項教學管理創新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顯著提升了國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會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xx年我區會考文化課總平均分超過上一年30分以上,首次超過北京市平均,優質生源的增加使我區公辦高中校錄取線平均提高25分以上,各高中校生源差異進一步縮小(最高錄取線和最低錄取線差距從近年來的148-207分縮小到了123分),同時國中教育更加均衡,所有國中校都有考生成績超過500分,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國中教師的信心與幹勁。今後待硬件條件(主要是機房與網絡的承載能力需大幅度擴充)成熟時將會擴展到國中全科開展。質量監控工作通過教師分析各種數據指明瞭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具體思路,為全面提高豐台區國中教學質量、促進我區中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國中期末質量監控及教學質量分析會是豐台分院中教研近兩年來新增的一項教學管理創新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顯著提升了國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會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質量監控工作通過教師分析各種數據指明瞭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具體思路,為全面提高豐台區國中教學質量、促進我區中學的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3、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積極開展社會大課堂建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區是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建設實驗區,自20xx年9月正式啟動社會大課堂建設工作以來,共建有市級資源單位26家、區級資源單位61家,不斷拓寬交流途徑,建成社會大課堂資源信息指南平台,並召開北京市社會大課堂建設現場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社會大課堂信息平台建設工作,並組織相關案例評選活動。

(2)20xx年9月,啟動了全區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並邀請市專家對學校進行了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的培訓。

(3)開展國際理解教育項目,豐富學生課程。國際理解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擴大、延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台區國際理解教育項目自20xx年6月啟動以來,一直作為區級重大項目在全區整體推進。在全區中國小組織了近20次項目培訓及交流活動,僅在20xx年上半年就組織各校項目組負責人及教師先後走進趙登禹學校、長辛店第一國小、北京市大成學校、芳草地麗澤分校、豐台第一國小,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項目交流活動。20xx年5月3日-6日,北京市中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系列活動之“英國文化周”在大成學校開幕,這次活動以課程共建為主線,輔以“社區點亮生活”實踐活動,開放的課程,多彩的實踐活動為中英學生深入開展合作與交流活動搭建更為寬廣的平台。

我區將實施“五個計劃”推進國際理解教育:一是國際理解教育分層培訓計劃;二是義務教育階段國際教育理解課程實施計劃;三是項目研究基地校建設計劃;四是實施年度“主題展示交流周”計劃;五是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學科滲透計劃。國際理解教育將成為我區中國小的地方課程,豐富學生的課程體系。

(4)開展學生領導力項目,完善優秀學生隊伍建設和培養項目。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完善學生評價機制,注重發揮學生成長過程性評價的激勵作用,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制度,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健康成長。

4、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以各種名義在校內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把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得以各種名義在校內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等內容,作為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的重要監督檢查項目,並將此項目列入對學校的年度績效考核中。

(二)完善幫扶弱勢羣體和薄弱學校

落實減免和資助政策,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將“兩免一補”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並認真抓好工作落實,確保減免費用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符合標準的學生。

20xx年國中免借讀費7187人,免359.35萬元;免書費4035人,免38.5萬元,免雜費12885人,免149.6萬元,發放助學補助768人,11.52萬元,生活補助81人,8.52萬元,高中人民助學金387人,33.22萬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5445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47262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390474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共計111890元,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302595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5920xx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33015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1517089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共計93000元,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307935元。

20xx年春季我區中學免收借讀費共計3849000元,免收學雜費共計1230820元,免收教科書費共計2700851元,對城市低保生和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共計153860元。20xx年秋季我區發放高中人民助學金共計276595元。

(三)依法保障區域內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機會

為深入貫徹《北京市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和《市教委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的通知》精神,保障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本地平等接收義務教育,並以公辦學校接收為主。

近年由於我區區域功能調整,農村改造等工程,部分學校撤併,造成了學位緊張,我區外地來京務工人口眾多,為確保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每年8月底,區教委為符合借讀條件但還未聯繫好接收學校的隨遷子女集中安排登記入學工作,9月初,中小教科牽頭,再次為符合借讀條件的學生安排入學,各校克服困難積極接收,保證隨遷子女與本地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四)創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體制機制

1、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對口支援,促進區域內義務

教育學校特色優質發展,擴大優質資源供給。

(1)擴大優質資源,發揮示範輻射作用。

推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質校建設工作,提高學校辦學水平。通過素質教育優質校、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實驗校等建設,培育總結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經驗,促進學校發展及示範輻射作用的發揮。

(2)提升學校品質,彰顯學校特色。

通過國中建設工程,學校硬件與軟件建設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將繼續推進“豐台區中學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計劃”,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彰顯學校特色。近兩年來分院教研室指導了十二中一部、十二中二部、豐台一中、實驗學校、麗澤中學、北京十中、雲崗中學、槐樹嶺學校、看丹中學、東鐵營二中等9所學校開展專題研討活動,通過教研員的一對一指導,有力的促進了學校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其中很多所學校提煉與形成本校特有的學校特色。

2、積極探索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教育聯盟、學區化辦學等方式,建立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輻射和帶動機制。

按照“政府主導、學校協作、資源共享、學段銜接、特色發展”的原則,推進方莊地區型、東高地單位型教育集羣化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開展區域共享課程、小初高銜接課程和集羣特色課程建設。逐步實施五個項目暨實驗基地建設項目、教育資源共享項目、教師隊伍建設項目、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項目和特色發展項目,形成教育集羣內良好的教育生態,探索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和區域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縱向學段銜接,橫向資源共享。

20xx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修改完成了《方莊地區教育集羣化發展實驗區規劃方案》;開發建設具有方莊地區特色的課程及以棋類為主要項目的益智類校本課程,打造教育集羣課程體系;加強方莊教育集羣學校學生社團,搭建學生個性特長髮展的平台;組成集羣學科工作室,開展集羣內不同學段教師的培訓活動;組建方莊教育集羣家長培訓中心,組織方莊地區隨遷子女家長培訓。

3、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試驗項目

20xx-20xx學年度,我區制定了“豐台區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實施方案”,中、小教科牽頭負責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建設工程。其核心點為“探索區域教育管理機制建設的實踐研究”和“教師發展共同體的實踐研究”。確立了中國小實驗校,制定了區、校兩級實驗方案。今後將進入實驗的全面推進和深入研究階段,一是發揮8個學區工作坊、2個發展共同體、2個聯片教研組的帶動作用,鼓勵學校探索出經驗,並適時召開研討會,總結階段性研究成果,加強不同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分享;二是探索區域內教師流動和共享制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三是建立集網絡、電視等多種信息化手段為一體的遠程教學體系和教學資源平台,開展網上教研、網上備課等活動。通過三年的努力,建立完善我區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形成有效的途徑和實施策略,有效減小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五)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

1、落實教育部和北京市“減負增效”的有關要求,科學安排學校作息時間、設置學校課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1)制定並下發豐台區《關於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通知》,明確減負工作各項指標,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通過建立機制督促減負落實到位。將減負工作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體系中,通過規範辦學行為,有效引導義務教育向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

(2)近三年來,中學教研室在我區國中持續開展增強課堂教學時效性、促進學科能力發展的課題研究。每年11月中旬,都要在多所國中校同時召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如20xx年11月在太平橋中學、實驗學校、豐台八中、航天中學、趙登禹學校、雲崗中學、長辛店一中等七所學校召開了主題為“深化聯片教研增強教學時效性促進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展示與交流活動,用兩天的時間國中各學科集中展示了77節研討課,其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體育等會考科目研討課達到了43節,參與聽課學習的國中教師達到20xx餘人。

通過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有效推動了我區國中教師對課堂教學時效性及學科能力培養的深入研究,為更多的國中教師提供了發展、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今後此項工作會作為我區“減負增效”的一項常規工作持續地開展下去。

2、通過項目推進培育和推出一批示範學校和典型經驗。

(1)實施豐台區教育研究資助計劃,提高教師科研能力。隨着一些教育研究項目的紮實開展,教育研究資助計劃項目設立的初步目標已經實現。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教育研究資助計劃的有效實施,不斷完善中學教育研究資助計劃的申報、管理、監控、推廣、應用等諸環節,依託學科工作室定期舉辦研究成果推廣發佈會,使優秀的研究成果得以廣泛借鑑和應用,發揮研究的實效。

(2)加強課程管理,促進我區中國小全面落實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計劃”,建立並不斷完善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時期,我區將把北京市“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和“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評選,與本區的校本課程獎勵扶持、區級課程建設論文、案例評選活動結合在一起,開展豐台區“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和“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評選工作。在學校總結校本課程開發、開設、管理、評價等有效辦法的基礎上,將調整獎勵方案,推出並展示一批典型的優秀的校本課程,按照校本課程門類進行獎勵扶持,優化資金的使用效率。

(3)通過素質教育優質校、學校特色發展行動研究實驗校等建設,培育總結學校發展的優勢及經驗,促進學校發展及示範輻射作用的發揮。

3、加強學區內學校和家長的聯繫,宣傳介紹學區內學校的質量、特色和條件,引導家長就近入學和理性選擇。

加強家長學校、教師家長協會制度的建設,深入瞭解家長的需求,正確引導家長理性擇校;重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將家長評價納入學校檢查評價指標體系中,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

通過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對區域內素質教育優質學校、特色學校、教學質量優質校等學校進行宣傳介紹,加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通過召開辦學研討會、舉辦校慶、承辦和參與市區活動等方式,讓校長談辦學、名師談育人、家長談感受、學生談成長,大力宣傳以優質資源為重點的我區學校辦學條件、質量和特色,通過宣傳讓百姓瞭解豐台教育,引導家長理性選擇,得到社會普遍認可。

三、存在問題

(一)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差異客觀存在,部分家長仍存在“要上名校”的觀念,導致擇校現象未根本解決。

(二)儘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課業負擔的滿意度調查中反映,個別學校存在課業負擔較重現象,減負工作還需要逐步推進落實。

(三)對於特殊教育兒童,社會參與層面還不夠廣泛,還未形成全方位的長效關愛體系。

四、改進措施

(一)針對擇校現象依然存在的問題,一要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科學劃分學校服務區域,加強招生管理。通過引進區外名校辦分校,增加區內優質資源,公辦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得到有效緩解;二要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的軟硬件建設,縮國小校之間的差異;三要加大對學生及家長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家長就學思想的引導。

(二)針對減負工作,一是要加強課堂教學的教研指導,開展高效課堂項目研究,提高課堂效率;二是要學校要加強對學生作業情況檢查力度,控制作業時間、數量;三是要通過視導、抽查、調研等方式加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監督檢查,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三)對於特殊教育兒童教育,建議政府牽頭建立由殘聯、婦聯、計生委、教委、街道等部門組成的特殊教育關愛保障機制,及殘疾兒童教育跟蹤的指導機制;教委建立學校、教研、體衞中心、心理中心參與特殊教育關愛機制,針對殘疾兒童情況及工讀學生建立教育關愛成長檔案及制定教育方案,對未入學殘疾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制度;同時加強特殊教育教研室的建設。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7

近幾年,我市加快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步伐,目前,全市12個縣(市、區)均接受了省教育督導團組織的“兩基”年檢覆查和縣級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得到全面鞏固和提高。20xx年秋季,全市國小在校生達71.5萬人,國中在校生達33.9萬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較20xx年提高0.22個百分點,國小輟學率控制在0.75%;國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45%,較20xx年提高1.27個百分點,國中輟學率控制在2.06%。我市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宏觀統籌力度,科學調整學校網點佈局

近幾年,我市加大了義務教育規劃統籌力度,重新調整了一批中國小校。20xx年同20xx年相比,國小由2352所減為2224所,減少128所。國中由360所增加到372所(扣除新增民辦國中,實際減少55所)。通過調整,減少了學校數,精簡了教師,教育資源得到整合,薄弱學校建設得到加強,實現了結構、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具體做法是:

一是分別制定了城市中國小布局規劃和農村中國小網點調整規劃。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上饒市中心城區中國小布局規劃(20xx—20xx年)》,已經市政府審批,開始正式執行。各縣(市、區)也制定了中長期城區中國小布局規劃,並且,同時,適應城鎮化發展、農村人

口減少和鄉鎮撤併的'需要,各縣(市、區)制定了新的農村中國小調整方案。這些規劃和方案,為整合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提供了基本構架。二是將教育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之中,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之中,避免了教育規劃空白,教育規劃簡單,從政府政策層面和規劃用地等方面給予了良好保障。

三是開展了中國小自身的規劃。我們要求每一所學校都要編制中長期建設和發展規劃,以適應人口變化的需要和學校建設標準的要求。20xx年,我們先後多次發文,要求在中國小開展“一劃兩化”工作,即:學校發展規劃、校園文化、校園綠化。上饒縣實施的學校發展規劃(SDP)管理,突出體現了學校發揮內在動力、不斷追求均衡的實踐過程。

四是在統籌調整過程中,我們突出了兩個方面的要求,即:城鎮要儘快增設國小、國中網點,滿足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降低“擇校熱”;農村要合理撤併條件差、效益低的教學點和村小,加強中心國小和國中建設,推進寄宿制國小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近幾年,通過實施“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工程”、“中西部農村國中改造工程”、“新農村衞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及“特教工程”等一系列項目,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9億元,新建、改建及維修校舍面積近200萬平方米,不僅使庫區、雷擊區、移民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學校得到整體搬遷,基本消除了D級危房,而且使其他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也實現了大跨越,除了教學、辦公等校舍條件得到改善,食堂、廁所、圍牆以及實驗室等設施,也都得到改善。全市共投資1.4億元,使2680所農村中國小實施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全市改建了300餘間中學標準化實驗室,更新了計算機設備1.5萬台、添置多媒體教學設備800餘套,建成了城市中國小局域或校園網絡,新增教師電子閲覽備課系統設備100餘間,新添圖書200萬餘冊,使全市中國小教育技術裝備總額達到5.6億元,開展教育技術應用的學校達3000餘所。與此同時,加大了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學設施的配備,促進了農村薄弱學科的教學。辦學條件的`整體改善,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三、採取切實有力措施,強化改造薄弱學校工作

我市一直重視薄弱學校改造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薄弱學校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我們調配了數百名能力強、責任心強的校長到薄弱學校任職,加強了薄弱學校的班子建設。在教師調配上,實行城鎮教師到農村支教,中心國小教師到邊遠村完小支教制度;幾年來,每年新進的教師全部到農村缺編鄉鎮任教,有力地支持了農村薄弱學校的教學工作,使農村薄弱學校師資隊伍不斷得到加強。

二是開展城鄉學校對口支援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近年來,我們每年都要開展城市中國小與農村中國小對口幫扶活動,通過學校捐贈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教師送教下鄉、支教,學生自願向貧困學生捐獻課本、文具、衣物,家長向貧困學生開展“一幫一”資助等形式,向農村薄弱學校無償提供了極大的智力支持和物質支援,促進了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的共同發展。

三是改革了招生辦法,重點中學統招計劃拿出一部分實行均衡招生,提高了薄弱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幾年來,全市共有幾百所薄弱學校得到改造。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師資力量均衡配置

幾年來,全市向社會公開招聘新教師4000餘人,落實特崗計劃教師1733人,定向培養農村中國小教師2264人,基本解決了數量不足、年齡老化、學歷偏低三大結構性問題。同時,健全了教師的培養培訓體系,下大力氣優化教師專業知識和學業技能結構。三年多來,先後遴選了456名校長參加國家級、省級提高培訓,組織了675人次進行市級校長培訓,參加縣級校長培訓的多達1800人次;組織了2.5萬餘人次參加省、市、縣三級班主任培訓4.2萬餘名教師參加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師德建設”為主題的全員培訓,同時利用遠程教育平台,組織了2萬餘名教師參加網上專業化業務培訓。教師補充機制和培訓機制的完善,使全市教師隊伍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高中、國中、國小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81.96%、97.1%和98.65%,比20xx年各增加了10.23、3.39和1.67個百分點,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師資保障。

五、健全“保學控輟”責任制度,提高義務教育普及程度

我市各縣(市、區)建立健全了義務教育入學通知制度、定期家訪制度、流失學生跟蹤報告制度、重點鄉(鎮)和學校督查制度、包乾責任制度等。同時,通過創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義務教育法》,提高了家長對義務教育的認識,促進了“控輟保學”工作的開展。對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一視同仁,全部按就近入學的原則落實就讀學校,享受城鎮人口同等待遇。我們十分關注農村“留守學生”、單親家庭學生和困難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採取切實措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保障弱勢羣體義務教育權利。20xx年,召開了“留守兒童”流動現場會,有力推動了這項工作的開展。啟動了“社會愛心助學工程”。近幾年,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動員各單位、各部門、機關幹部、個體工商户等積極為困難學生捐款。幾年來,共募集了資金8000多萬元,先後解決了20多萬貧困兒童和少年入學的困難,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做好了民生工程工作,幾年來,共募集了資金8000多萬元,先後解決了20多萬貧困兒童和少年入學的困難,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做好了民生工程工作,近幾年,全市每年免雜費人數達到103萬人;免費提供教科書的人數103萬人;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人數92981人,金額6142萬元。這些助學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普及程度。

六、努力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是端正辦學思想,堅持劃片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多年來,我們實行農村以鄉鎮劃分學區,城區按街道劃分學區,嚴格實行就近入學,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嚴格執行“免試入學”的規定,不得拒收學困生,不得開除學生。鄱陽縣對劃片入學實現“三公開”,即:學區、學生住址以及入學結果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清理義務教育重點班。針對少數國中設置重點班的現象,幾年來,堅持開展了整治工作,轉發了省教育廳《關於堅決清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舉辦重點校、重點班和實驗班的緊急通知》,組織幹部對有關情況進行了督查,對履教不改的,予以通報批評,直至給予校長處分。

三是改革考核辦法。全市學校取消了“百分制”的學生評價制度,統一實行等級制,對國小、國中考試成績,教育局從不進行公開排名,也嚴禁學校用分數對學生進行排名。從20xx年春季開始,全市實行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促進了廣大少年兒童更加健康成長。

四是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負擔的有關規定,嚴格規定學生用書和練習冊由新華書店統一徵訂,其它教輔資料由學生自願購買,學校不得組織徵訂;嚴格規定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嚴禁利用節假日對學生進行集體補課。

五是要求開齊開足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積極創造條件,幫助農村中國小開好英語、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課程。

我們將適應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調整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布點,在加快城市擴充城市義務教育資源的同時,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集約發展,規模發展;認真實施《義務教育法》,確保各級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不得降低投入標準,不得剋扣和挪用義務教育經費;義務教育經費向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傾斜,繼續加大改造薄弱學校的力度,完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堅持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師素質;建立中國小校長、教師城鄉雙向交流機制,選派優秀的校長、教師到農村中國小工作。同時,建立城鄉學校一體化幫扶制度,加強合作交流。努力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降低輟學率,繼續做好教育民生工程工作;繼續發動社會各界支助貧困學校、貧困學生;全力做好殘疾少兒、流動人口子女、農村女童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構建城鄉學生共同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平台,進一步實施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與此同時,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加強教育管理,努力提高農村中國小教育質量,努力實現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均衡。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8

本年度市政府重點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已全部完成,就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3月中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對惠民縣、陽信縣進行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市級評估驗收,核查了兩個縣20xx-20xx年的教育經費帳表,實地抽查了惠民縣46所中國小、陽信縣37所中國小。3月底,兩個縣向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上報了申請驗收的相關材料並通過審核。沾化區於5月下旬通過了省級複查。陽信縣、惠民縣於6月下旬接受了省級督導評估,8月中旬通過了省級複查。

11月14日-1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督導檢查組,對我省今年申報驗收的10個市的21個縣(市、區),進行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檢查。督導組共分為7個小組,其中,第三小組一行4人,對我市沾化區、陽信縣、惠民縣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期間,檢查組分別聽取了三個縣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脱稿工作彙報,就財政投入、校長教師交流、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進行了現場工作質詢;查閲了相關的檔案、資料和賬冊,召開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等4個方面的座談會。分組實地抽檢了9所國中,10所國小,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個教學點共26所學校,重點核查了有關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校際間均衡狀況以及縣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工作情況等,並開展了公眾滿意度網上問卷調查。督導組對我市三個縣區的工作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指出:今年以來,縣區對照市級、省級督導檢查指出的問題,嚴格按照標準,大力進行整改,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11月18日上午,國家督導檢查組在濟南向省政府和受檢市和縣反饋了督導檢查意見,反饋會上,我市三縣區有六項工作受到了表揚:

1、努力拓展資金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標準化學校;

2、實施平安校車工程;

3、校園天網工程;

4、實施教師隊伍建設“三名”工程;

5、體育2+1工程;

6、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四個方面的問題:

1、部分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存在大班額問題,部分學校佔地面積不足,教學用房面積不足;

2、運動場地建設相對薄弱,部分學校運動場地面積不足,學校運動場地材質偏低。

3、教師存在結構性缺編問題,主要是音、體、美、外語及信息技術專業教師數量不足,教師交流有待進一步加強。

4、部分學校辦學條件和生活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在兩個月內將整改情況上報國務院督導委員會。督導檢查組認為,我省本次申報的21個縣區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任務目標,所有縣區已全部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實現了全市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滿堂紅”。

20xx年,全省17個市已有濟南、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照、萊蕪7個市所屬縣(市、區)全面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認定。通過這次督導檢查,濱州、泰安、東營、淄博、臨沂五個市全面通過國家評估認定,進入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第二方陣。還有德州、聊城、菏澤、棗莊、濟寧五市23個縣區沒有通過國家認定。

下一步,我們打算從三個方面抓好這項工作:

一是明確認識,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國家的驗收,只是認定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只是義務教育發展的基本均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提出,到20xx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我省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到20xx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要實現教育現代化,義務教育必須在基本均衡的基礎上,達到高位均衡發展目標。沒有高位均衡發展,我市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就會在全省落伍。

二是繼續推進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的均衡。對國家驗收組提出的問題要盯住不放,抓好整改落實,繼續補齊義務教育短板,努力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繼續加強辦學條件建設。黨委政府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確保義務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足額徵收兩項教育附加,並及時撥付教育使用;落實土地出讓收益計提10%用於教育的政策。結合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足球進校園、教育信息化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學校佈局調整和辦學條件的改善,同時均衡配置城鄉教師資源,着力解決專任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

三是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的均衡。教育均衡的最終目的是教育質量的均衡,只有質量的均衡,才能保證少年兒童平等地接受義務教育。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滿堂紅”目標之後,及時把工作重心轉到推進高位均衡發展上來,按照“抬高底部、縮小差距、豐富內涵、提升質量”的思路,以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堅持“大氣魄謀劃教育發展,大投入保障教育發展,大氛圍推動教育發展”,構建“政府辦、部門助、學校抓、社會評”的教育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城鄉同步、服務均等、力促公平、質量引領、社會滿意”的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良好態勢,努力做到教育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自查報告9

近幾年來,我校在市教育局、分水中心國中領導下,始終把義務教育均發展作為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辦學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教育質量有了明顯提高,辦學水平正在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促進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發展,確保順利通過省政府驗收認定,我校依照《省義務教育均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及權重》和《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進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結合實際深入剖析,查找不足,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現就我校有關迎評工作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位於,服務範圍為和個村。屬於農村國小,現有在校生名,其中專任教師名,門衞名。學校始建於19年,至今已有年的歷史,在長期發展中積澱了豐富文化和人文精神。近年來,上級主管部門、學校一直把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作為普及義務教育奠基工程來抓通過努力,目前我校辦學條件已基本適應義務教育要求,近年來,我校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加快學校建設步伐,努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發展。

二、自查情況

近幾年來,我們加大了工作力度,把“義務教育均發展合格學校”的創建工作確定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據漢川市教育局相關的會議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義務教育均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並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召開了義務教育均發展迎評工作動員大會,深入調查研究,及時瞭解並解決創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召開了教師會,及時傳遞相關信息,安排部署各項創建工作任務,穩步推進了全校創建工作的開展。自查中,我們依據相關指標體系,堅持邊督查邊指導,及時糾正學校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及時整改,力保全校義務教育均發展工作全面達標。

三、義務教育均發展工作達標情況

(一)統籌管理

我校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印發《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試行)》的通知的精神,制訂了我校的義務教育均發展、實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機構並進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項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訂義務教育均發展相應的評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經費

上級財政部門對我校的教育投入嚴格按有關政策撥付,並逐年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及時到位,義務教育免收教科書費全部落實到位,並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無擠佔、平調、截留問題,無亂收費現象。教師的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能按時、足額發放。我校的硬件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p34r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