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篇1

進入中學時代,一門新鮮的課程——歷史,在我心裏逐漸紮下了美好而快樂的根,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幸福。

開學後的第一節歷史課,一位身材不高的中年老師走到我們眼前,他的那雙有些凹陷的大眼睛像是兩盞探照燈,又彷彿是兩個深潭,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他向我們提出的問題,像是能把我們心中的乾柴點着的火炬,他問我們説:“為什麼不把元謀人稱為元謀猿呢?北京人為什麼不單獨生活呢?”老師請我們自己閲讀、思考,分組交流,得出結論,並推選小組代表發言。最後,老師又問:“同學們,你們心中還有什麼疑問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北京人的食物為什麼要平均分配?對貢獻大的人公平嗎?”老師請大家進行了討論,並提示我們用反證法,假設北京人不平均分配食物,結果會怎麼樣?大家開始思索、討論,最終,發現了北京人平均分配食物的奧祕——如果不平均分配食物,每天都可能有人捱餓,時間長了,北京人的人數就會逐漸下降,甚至會滅絕。

歷史課真有意思,我的大腦可以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裏;歷史課也使我不斷產生新的疑問,我的好奇心逐日俱增。我越來越愛問“為什麼”。比如:“鄭州為什麼被稱為商都?真的有姜子牙這個人嗎?秦始皇姓什麼?為什麼武則天能夠成為我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岳飛是民族英雄嗎?有沒有穆桂英這位女英雄?”

曾經聽他人説,歷史課就是“貝多芬(背得分)”,我反對這種觀點,我覺得,歷史是需要動腦筋思索的。我產生的各種疑問,有的請教老師,更多是自己尋找或者合作探究出答案。我常常用百度搜索引擎找資料;也去查找專業書籍。找到了材料,我進行閲讀與篩選,之後,經過思索,我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接着,我利用課堂討論的機會,與同伴交換觀點,相互碰撞,產生新的靈感。

如果大家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觀點,老師就組織大家進行課堂辯論,比如:我班先後進行了“秦始皇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秦始皇與漢武帝,誰的功勞更大?唐太宗是暴君嗎?”等辯論會,同學們脣槍舌劍、短兵相接、高潮迭起。我們通過辯論,完善了自己的觀點,明白了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初步掌握了“史論結合”的論證方法。

俗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文物古蹟比比皆是,怎麼能放過這些寶貴的學習資源呢?當我想知道戰國編鐘的知識時,我就去了河南省博物院,親眼看一看戰國編鐘的結構,聽到一聽編鐘的演奏。當我親耳聽到用編鐘演奏出的美妙音樂時,我彷彿穿越了時空,看到了我們的先人,高冠長袖,在舒緩地起舞。我們還組成課外興趣小組,利用假期考察了鄭州商城。我們沿着商城遺址走一遭,親手撫摸一下商城遺址寬厚的土牆,想象着我們的祖先,在3600年前,用簡陋的工具,比如籮筐、小推車、青銅鏟、石夯等,建成了這座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城牆的土層,不僅留下了祖先夯土的印記,也記載着我們祖先的智慧。

歷史課最終的.目的是引領我們去發現的。這個學期,我參加了河南省歷史小論文的撰寫活動。老師先為我們講了一些相關常識,引導我們閲讀了一些範例,指導我們分析了寫作的基本要素。接着,我就開始了第一個步——選題。我生活在鄭州,每逢汛期,鄭州的街頭就變成河流,大小車輛泡在水裏,我想知道,中國古代是怎麼解決城市內澇的,我通過互聯網,知道了江西贛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內澇的城市,原因是宋代建設的“福壽溝”。我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於是,我選擇了中國古代城市防洪的題目,我開始查找資料,走訪專業人士,我計劃利用假期,親自去贛州進行實地考察,我還有到法國巴黎考察學習的心願,我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城市地下管網規劃師,讓“鄭州、鄭州,天天挖溝”的歷史永遠成為“歷史”。

好奇、思索與發現,就是我學習歷史的方法。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篇2

歷史新課改,使我深深的感悟到:一切盡在參與,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若為學習也,成敗皆可拋。

歷史的改革中,我覺得自己的聯想空間開始逐步的“升級”。抬頭仰望天空,一隻鳥兒掠過,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天空沒有鳥兒掠過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無數個疑問盤旋在頭上:為什麼鳥兒能飛,而人卻不行呢?不由得想起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魏源的《海國圖志》、林則徐、晚清資本主義的產生、19世紀末的發展、20世紀初的短暫的春天……要想得內容真的太多太多了,思維轉動起來了,學什麼都開心,不是嗎?又如,當老師説到清政府統治黑暗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黑洞”。黑洞並不黑,這我也知道,可是仍在聯繫,想起了“黑洞”一詞的最早發明才,美科約翰?惠勒,想到了光的微粒説和光的波動説兩種光理論,腦海中呈現宇宙、大量的氣體緊緊地吸引到,聚成恆星。原子裼猛烈碰撞,氣體升温,……我也有點不相信自己了,這麼小的腦袋怎麼會能裝下“宇宙”呢?真是“智慧是無窮的,宇宙萬物悉在此也。

在歷史改革中,我覺得我學會了總結(只是皮毛而已),“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一部完整的歷史,也就是一個完美的總結。牛頓也曾説過:“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確是: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雖然吾資不聰也,但是隻要我留心地總結,那麼道路雖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我覺得“學習”的學問很深,它是由一個鎖鏈環環相扣,然後向四面八方輻射,四周的向中間聚攏,環環相輔,好比“天網恢恢”中的“天網”,越來越大,無邊無際,牽一動全,仰望茫茫大地,我乃如此渺小也。吾欲強,必學也。

分組合作,同學們相互溝通,團結一致,生活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我覺得自己地幸福的,同學們精彩的講解,流利的辯答,不覺發現自己身邊有如此多的人才。當自己站在講台上,八十雙眼睛望着自己,心開始慌了,但隨着講課的投入,又慢慢沉着了,一節課下來,我覺得自己勝利了,自己進步了,“人應該學會戰勝自我”,敢於超越,敢於創新。

我學習,我快樂。我在歷史考試之前的大約兩個星期就已經開始複習了,第一遍的複習要特別仔細的看書,要細到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不是正文的內容也要看,如“歷史縱橫”,邊看邊記,然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架構和知識的輪廓。當然,看一遍書就把所有的點都記下來幾乎不大可能,所以我一般還會進行第二遍的閲讀,鞏固記憶。

以上的任務在考試前兩天就應該完成,那麼考試前幾個小時複習什麼呢?應側重在對大題的梳理上,每一個問題的條理都要很清晰明瞭,能一二三四地列出來,在答題時也要注意表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歷史學習心得體會篇3

通篇閲讀並認真學習了《國中歷史學習方法》,作為新崗教師的我有很深的體會,下面就結合我所任教的七年級年級特點以及自身經驗,簡要談談我的幾點感悟:

 一、學好歷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以趣引學”應該就是此道理,所以在七年級新生第一堂歷史課上並沒有急於上新課,而是根據七年級新生的特點量身而定做了一堂課,通過講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例,引導他們對歷史有正確的認識;用他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歷史故事帶動課堂氛圍,讓他們對歷史產生好奇心,讓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歷史課堂。只有有了如此的推動力才有日後的勇往直前。

二、預習、聽課、複習,三個音符三重奏,匯成魅力音樂。

課前預習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説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可是對於七年級新生卻成了一個難題。他們沒有找到預習的方法,只有一遍一遍耐心的反覆重複叮嚀才有效果,所以説只要方法得當,長期堅持定能有所收穫。

課堂聽課,這個環節尤為重要九年級,很多七年級新生因為環境、學習的改變課堂上無所適從,總感覺慢半拍。今後的教學中,多和學生探討如何聽歷史課,正如學習方法中談到的可分為“讀”、“聽”、“思”、“記”四個方面。“讀”,即在老師指導下,自主閲讀有關教材內容,掌握基本歷史知識和線索。“聽”,即在聽課時要抱着認真的學習態度,集中注意力,及時和準確地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尤要關注要點,把握重要之處。“思”,即在聽課時要主動進行思考,一方面要對聽到的歷史內容等進行辨識,對所傳達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一方面還要對信息加以篩選,以吸收有價值的信息。聽課的思考也包括考慮是不是聽懂了,有沒有疑問等自我質疑。“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它可以幫助我們理清聽課的思路、抓住聽課的重點,並且為日後複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們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閲讀的方式有很多種,像語文式、提綱式、問題式、地圖式、線索式等等,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勢所在,選擇方法時應該根據內容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閲讀的最好方式。

記筆記是聽課過程當中的有效輔助形式,很好的利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記筆記之前,心裏要打好鋪墊,做好預習工作,有針對性的記錄重難點、疑惑之處。能讀懂老師的講解意圖,把握時機記錄。記錄的形式和內容要有規律可循,乾淨、整潔、有條有理。整理過程中要敢於提出質疑,時時問個為什麼,提出問題的過程也是思考的延伸。

充分運用複習的手段,鞏固學習效果。温故而知新,及時回頭望望,看的次數多了遺忘的就會逐漸減少。複習方式多種多樣,但都要求學生真正去落實,去行動。

三、運用科學有效地方法,將枯燥地背誦歷史變成有趣味地快樂學習歷史。

學習方法中講到的數字代表、提取字頭、諧音趣味、順口溜、講解記憶等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將已有的歷史常識經過人為地加工處理,會收到驚喜的效果。比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讓背誦一段歷史很難,但是如果將這段歷史合上音樂的節拍,變成歌曲,我相信會是另一番景象。

通過學習方法指導,也給我自己上了一堂學習歷史課的方法,簡言之,要想學好國中歷史,要先愛學,有動力才能走的更遠;然後還得堅持走自己的路,半途而廢,永遠都到不了理想的彼岸;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懂得了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裏創造出最大價值的人,才能潘高峯,賞無限風光。作為新教師一定繼續認真研究方法指導,並嚴格落實,用方法指導自身業務水平提高,在教學實際中指導學生更好的掌握歷史,相信持之以恆,定能有出色的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dqqk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