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史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

這次我參加了20xx年國中歷史科義務教育新課程培訓。在培訓中,先後聽取了幾位骨幹老師關於新課程課標改革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國中新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同時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着諸多思考。

一、改變觀念,樹立全新人才培養觀。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創新精神是“新課標”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激活學生的情感,營養學生的德性,並用自己的航標之燈,去照亮學生的希望之路。從客體走向主體,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三、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慾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為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教師應力求應用新穎獨到的藝術方法,調整認知策略,儘量讓學生參與,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於課堂中去,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善於挖掘教材內容中與學生思想實際相吻合的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我要學”願望的驅使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調整自身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學的預期效果才能達到。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式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並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四、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

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把握時代的脈搏”是這次歷史課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2

新鄭市歷史研討活動於9月20日在苑陵中學舉行,我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教研活動大致流程:一是,教研員趙老師介紹了本期的教研活動計劃,二是,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

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但歷史教學的樂趣是無窮無盡的,需要我們和學生共同挖掘。為此,我對如何開展國中歷史教學進行了反思。

結合這次教研活動和平時的教學實踐我發現:歷史課常被學生被視作“副”課,他們認為學歷史是難記難背難思維、枯燥無味的,很多學生寧可多做一道數理化題目,也不願意花時間在歷史學習上。其實歷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讀性較強,但學生卻對對學歷史心生厭倦,興趣索然。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育的功利性,一方面學生覺得歷史學科只有50分,不及語數外重要;另一方面,教師為了會考而講,只講考點,這就割裂了歷史的連續性,整體性,湮沒了歷史的趣味性,使歷史成為片段式的索然無味的知識點。所以要開展好歷史教學工作,教師首先就要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起來。我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探討歷史

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重心是關注學習過程,促進學生髮展。每節課給自己定下三問:課程要達到什麼目標?通過什麼途徑達到目標?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了嗎?從設計課程開始注重過程,精心構思,巧妙設計。

二、組織有意義的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設計,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與歷史對話,師生共同探討,互動學習。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可以營造出一種能夠使學生心情愉快、無憂無慮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可體會到角色的轉換,還能培養學習興趣。置身於課堂,學生不僅不會感到緊張、沉悶,反而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特別是對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在這種融洽的學習環境中,可以增強他們學習和克服困難的信心,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大膽嘗試,從而有效促進能力的發展。

三、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1、教材內容的問題化

國中生有着好奇的心理,因此我們可以“順水推舟”,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將各知識點轉化成一個個問題,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找出答案,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

2、教材內容的結構化

很多學生認為歷史知識比較繁,導致學生厭學歷史,這就需要我們對教材進行重組,將歷史知識簡單化、直觀化,因此教師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某一課或某一單元歷史知識教學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教師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3

我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我參加了歷史遠程教育培訓。在學習中,先後聽取了多位專家關於歷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國中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同時對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着諸多思考。以下是我對歷史課程的體會和感悟:

1、要確立新觀念、轉化角色。更新觀念、轉化角色、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發展。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發展為中心、以自主學習探索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的創新人才。

2、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3、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係。傳統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慾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式教學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並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4、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

通過半年多的網上緊張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使我對歷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以更好的促進農村中學的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4

這次集體培訓和第一次有所不同,這次集訓更具有挑戰性,展示的成果更具有特色,最重要的是更有助於平時的教學。

緊張而富有挑戰的第一天

今天是歷史學科第二次培訓的第一天。今天成果展示的形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上一次,先抽學校展示成果,再由展示老師抽題叫本校的一位年輕老師回答。我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怕抽到較難回答的問題,回答不全面,當着全縣歷史老師的面出醜;興奮的是如果被抽到我們學校就有展示的機會,可以讓大家知道我們精心準備了。雖然我心裏很清楚:培訓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業務得到提高,而不是顯擺自己的成果,但我心底裏的那點虛榮心還是盼望被抽到。很幸運我們學校真的被抽到了!作為被抽測到的最後一名,時間有限,我沒有展示對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和線索的整合,而是向大家彙報了精心設計的一節課。當我懷着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抽出問題時,我急忙掃了一眼,問題是“解釋辛亥革命的影響”,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想韓老師和鄭老師對這個問題解釋應該是遊刃有餘的。果不然,韓老師精彩的回答,讓我心底的那點虛榮心好生膨脹。

滿載而歸的第二天

如果説昨天精彩,今天更是青出一藍。上午陳户三中的顧秀紅老師是這樣解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民承包的土地是國家和集體的,保證國家和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權責利

這個難解釋的問題經顧老師這麼一分解,就很好理解了(問題分解法)。下午,杜金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設計更巧妙,杜老師是這樣設計的:1、以什麼單位“承包”?(家庭)2、“承包”什麼?3、向誰承包?這樣學生就非常容易解決了,這時再設問“承包是要有報酬的,這報酬是什麼?”杜老師把學生不易理解的問題生活化、簡單化,讓人耳目一新(問題簡單化生活化)。當大家對“鄧小平理論”的設計一籌莫展時,魏禮堂老師通過舉具體事例形象概括,隻言片語讓大家恍然大悟。……

對於今天的收穫,我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概括。今天我真正懂得“教學是一門藝術”這句話。老師的智慧是無窮的,而這無窮的智慧是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探索、反思、提煉的結果。我很慚愧,慚愧自己平時教學的膚淺,羞愧自己心底的那點虛榮。我想這次培訓不僅對我的教學業務有很大幫助,也會使我在教學態度上更加踏實。集體培訓,我感謝您!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

今年的暑期教師培訓,採取的是參與式教師培訓,把教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看作重要的資源,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經驗,達到新的認識,

從而實現自我提高。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學國中化學資源網經驗,他們之所以採取某些行為而不採取另外一些行為有自己的理由。如果培訓內容和方式與教師們的日常工作和已有經驗沒有聯繫,就不可能被他們理解和接受。參與式培訓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已有知識和經驗,為教師分享他們的經驗提供了機會和空間。參與式培訓過程中,教師們會感到自己使受尊重的,自己的經驗使有價值的,他們不僅會對自己過去的經驗重新評價,而且能夠從別人那裏獲得其實和靈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知識和經驗。教師培訓中使用參與式方法,其目的使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地學習熱情、已有經驗和發展潛力,使他們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如今天的培訓,老師們不僅對八年級下冊歷史教材進行了教材處理、知識框架的構建,還勇於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大家共同交流,像寨郝中學的老師向我們出示了三個問題:“如何理解一五計劃中的工業化和三大改造的關係”“怎樣理解新中國的外交關係”“如何讓學生理解鄧小平理論”,我認為這三個問題是大多數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所以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老師們積極參與到討論中,集集體智慧,使問題得到解決,老師們像撥雲開霧般茅塞頓開。

參與式教材培訓可以使教師親身體驗新課程倡導地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方式。參與式教師培訓中,學習不再盲目地相信權威,而是通過自己地思考和與同伴交流選擇並形成對自己有意義地知識。參與式培訓為教師體驗、實踐新課程的理念,研討新課程教學問題,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了氛圍。提高了老師們積極研究教材的熱情,為取得最大的培訓效益奠定了基礎。最後我以詩歌的形式為我今天的培訓畫上圓滿的句號。

我以激情挑戰自己,

我以微笑面對同伴,

我的心屬於我的學校

我的智慧屬於身邊的團隊。

沒有負擔,沒有抱怨,

只有真誠的交融和體驗,

我參與所以我進步!

我努力所以我提高!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6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家組織的教師培訓。這一個月來,我認真收看視頻,積極參加論壇的討論,撰寫新帖,發表文章,積極完成當天的作業。通過學習收穫頗豐。同時也為下學期的新課程語文教學做了一定鋪墊。我通過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要把課堂參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為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參與是創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在這種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中,既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激活了思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從而調動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真正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課堂教學的主題策略落實到實處。

二、課堂上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我這裏“更多的時間”指的是讀書,因為我們教學的內容是語文。語文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記得有位教育家也曾説過:“語文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因此,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儘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並在這樣的氛圍中,吸引學生融入情景,

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藴的意味深長,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不斷的練習中薰陶情感,發展智力,增強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智慧的生長。讓我們的學生充分體會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真正含義。

三、我認為師生關係的民主、平等、融洽、親和也是加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又一個重要而且關鍵的問題。我們當老師的以前也曾當過學生,回想當年的我們,是否因為喜歡某個老師從而喜歡上這個老師教學的課程。今天的我們是否也應該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師生間溝通的橋樑和紐帶,讓我們可愛的孩子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讓師生之間彼此感受到溝通的快樂、心靈的愉悦。

以上是我點滴收穫和建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將繼續關注國培,在國培中學習理論,汲取經驗,使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7

到華南師大參加學習培訓,儘管非常累,但是收穫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給大家共同來分享。

  一、提高了參加培訓的認識。

我們參加的此次培訓是一種脱崗培訓,而不同於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在華南師大搭建了一個難得的教育空間,在這樣的學習環境裏,我們除了能接受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0距離的接觸到一些名師、專家的授課,觀摩各種類型的優質示範課,還可以通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共同學習,加強學員之間的聯絡和交流。同時,參加培訓的學員不但可以集中學習,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所以説通過培訓進行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一個教師來説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如果我們教師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談不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因此,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並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讓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地得到調整和改善。現代社會,各種知識更新換代快,舊知識迅速老化,新知識飛速生成。假如我們教師仍然堅持自己的傳統觀念,不願意學習,勢必跟不上形勢,因而隨着新一輪課改的進行,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落實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要求。

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傳統的傳授教學為主,這在我們農村中學中更為普遍,中學生採用的仍然是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點的歷史學習方式。這種注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嚴重製約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新穎性、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這也是我們的課題研究中圍繞的中心話題。

  四、轉變理念、勇於創新。

新課標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觀點。發揮歷史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創新型學生。

  五、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

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善於培養質疑意識,形成創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專業能力,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同時,也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我有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8

  (一)一個平台

今天,學習培訓換了展示平台,各單位在展示的原有基礎上,還需要抽一名年輕老師起來回答問題,隨機抽取,不能有絲毫的準備,現場回答,要不是對教材特別熟悉的話,真的是很難回答全面。看着很多抽到的`老師對答如流,各有特點,有的講得有廣度,有的講得有深度,共同點是來自課本,高於課本,體現了他們的學識淵博,平時善於積累。魏老師的點評甚是精彩,其深度和高度更是令我敬佩不已。在這個平台上,我們不僅收穫更多知識,而且收穫了珍貴的友誼;在這個平台上,沒有世俗的爭鬥,有的只是一個個渴望得到欣賞的心;在這個平台,拭去往昔的煩惱,增添了久違的舒適。可以説是“一棵樹,四粒果”。

  (二)兩種感受

在培訓的過程中,精神有點緊張,但是每個單位的發言精彩部分和自己隨時產生靈感,我都如獲至寶的做了記錄,每分每秒都不敢懈怠生怕丟失了珍貴的東西。今天,是我收穫最多的一天,在研討過程中,很多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分析,真的是“獻出自己的想法,取得集體共贏”,今天的感覺是緊張並收穫着。

回想以前也參加過不少各類培訓,但今天最主要的不同點在於它的實用性,這也許就是理論的重要性吧。只有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才擁有生命!

  (三)三粒收穫

一、良師:在這次培訓中,孫雪峯、張齊慶等老師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次培訓為年輕教師提供一個成長的舞台。

二、益友:在這個舞台我們有了共同奮鬥的經歷,我們互相辯論,互相欣賞,彼此相識,共同提高。在課間休息時並結識了很多的同仁,為以後的專業成長儲備了人脈資源。

三、成長,為了秋的收穫,我們不斷的勞作着,人們都説炎炎的夏日是莊稼生長最快的季節。在這個七月,我們吸足了養分也不斷的成長着。

  (四)四個“多”

人們常説:“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今天的培訓更多的使自己有了更清理的定位,在以後的工作中,應努力的做到:

一、多讀書,增加自己知識庫的深度和廣度。

二、多交流,與全縣的歷史老師多交流、溝通豐富自己。

三、多用心,要想做好教育工作你必須用心的喜歡這項事業。通過培訓我發現凡是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們都已經把教育工作作為了一項事業,用真心去呵護自己的事業。

四、多展示,不管自己的水平有多差,只要敢於展示,就會有更多的“空瓶”反思自己,以容納更多信息。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9

20xx年7月14日,我參加了“20xx年寧夏部編國中歷史教材培訓會”活動,主要學習了張靜老師《部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和丁丁老師的《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經驗介紹》。通過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兩位老師的講座充分結合歷史課堂及教材的實用性,並結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學案例加以闡述,給與會者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具體的實施建議,尤其是丁丁老師給我的震撼,她的敬業讓我有些慚愧。培訓對於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説具有更好的指導意義,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回顧對部編教材的學習,我以下幾點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變化 。

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立足時序,建立時空觀念;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的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當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一般來説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是:確立學習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識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新教材為構建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奠定了基礎。

隨着學習的逐漸深入,我們逐漸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因此,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漸釋然。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

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圖片、材料、活動探究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蒐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鍊學生查閲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

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關於這點,丁丁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對教學的鑽研和思考,如指南針、司南、羅盤的區別,自己製作指南針,包括對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對一些資料信手拈來,如澶淵之戰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學中給學生引入,即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也增加課堂生動性。所以説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方式、方法操作應用的基礎。還有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靈活編排內容,以新穎的形式,製作精美的課件,增強教材內容的直觀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總之,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不斷實踐和探索,不斷學習和研究。向丁丁老師等優秀教師學習,最大價值的發揮自己作為歷史教師的作用。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0

20xx年2月23—24日,我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工作以來的首次有關歷史學科的培訓學習,雖然時間短,但對我來説確確實實是受益匪淺。因為參加工作28年來從未聽過其他學校任何學科教師的講課,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在本校我儘量聽各學科教師的講課,包括英語課,從中借鑑一些好的方法,然後自己不斷探索,從未有人説我的課講得不行。但通過這兩天的教材教法分析培訓,我確實感覺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

對我來説,參加培訓的機會很少,所以,我很珍惜這兩天的培訓學習,也認認真真地聽了四位老師的講座,我覺得李秋雲老師和李仲林老師講的特別好。她們講的教學方法,有些我在語文教學和歷史教學中都用過,但沒有堅持下來。如李秋雲老師講的跟蹤提問法,我很早就用過,也很有成效。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一方面,自己要花費很多很多的課餘時間來監督學生完成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忙的焦頭爛額,另一方面,我也佔用了學生的一些課餘時間,引起了其他老師的不滿,於是就慢慢放棄了課餘時間的追蹤督促法,而主要利用課堂時間完成上課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平時只要有空堂課,我都去上,特別是到放假前一個月,不統考的課都停課了,我就抓住時機加課,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成績也總是在不斷提升,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20xx年以前,歷史還沒有列入會考範圍,除了歷史老師之外的

人都不重視歷史,儘管這樣,我依然經常在課堂上強調歷史學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學生的重視。20xx年曆史列入了會考範圍,漸漸引起了學生的重視,但現在又定為開卷考試,讓學生又放鬆了,如果老師不抓緊,學生就學不到多少知識了。在培訓討論中,有位教歷史17年的老師説他上課的方法是:先讓學生看書他板書,學生看完書後就讓學生上黑板做題,然後完成課後作業,課後什麼作業也沒有,他很輕鬆。但學生能學到什麼呢?純粹是為應付考試。在我近30年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對知識現狀不滿足,因為在我上國中時,教我的歷史老師每節課都是把課本啃啃巴巴地念一遍,實在是無聊,我什麼也沒學到,高中上的是理科,畢業後就參加教學工作了。在具體教學工作中,除了教科書和參考書外,什麼資料也沒有,有時連參考書也沒有,自己一直是現學現賣,就這樣教了幾十年。

這次培訓,時間短,我認為很有必要,其他老師不知怎麼想的,第一天下午的培訓,共20人蔘加,就有8人整整睡了一下午,我都替他們不好意思。以後若有類似的培訓,我覺得應挑選最好的老師授課,並有示範課一同進行,效果會更好。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1

為提高自身的管理專業技能,培養創新經營和現代管理意識,促使在工作中進一步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我從20xx年X月開始參加了杭州年代學校開設的國際工商管理班的學習。在一年時間裏,通過到杭州面授和課後的温習與自學,先後學習了市場實務、企業戰略管理、電子商務、企業財務等課程,掌握瞭解了國際工商管理的主要知識,使自己在工作和管理上上了一個新台階。

一年來,雖然課程多、時間緊,與同學之間面對面的交流、研討的機會也不多,但是本人能儘可能的通過網絡、電話等現代信息工具,與同學開展研討與交流,並及時請教有關教師專家。通過學習交流,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認識。認識的提高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自我的認識,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和職業素養;另一方面是對企業管理的認識,以前主要停留在本職工作和本部門管理的認識。通過學習對管理的認識上升了一個層次,現在經濟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還有更新的提法“知本經濟”時代,因此學習無論對於個人、單位還是企業都至關重要,而且非常之必要。企業和個人必須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增強競爭能力。最先進的組織是學習型的組織,只有不斷學習,對單位的所有員工進行管理培訓,全面普及管理知識,一部分人通過培訓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為本單位提供全面的加強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決方案,只有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綜合競爭能力的加強,才能適應這個“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的社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我作為一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雖然從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但是通過高級工商管理課程的學習,可以説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管理執政能力。像我們街道有工業企業300多家,年納税超億元以上,如何引導企業創優做大,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是擺在我們執政者面前的一大課題。通過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企業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

首先是要制定好發展戰略,戰略制定好後,主要是在管理上貫徹執行,當然也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管理活動支持經營的決定,因而戰術性的意義較大,企業的管理有執行和決策兩部分,工作不外乎就是想和做,想是決策,而做就是執行。像客户訂單的承接、採購、驗收、付款、出貨、收款、記帳等一系列活動都是執行過程,“執行管理”就是我們對各項交易做記錄、分析應用,並設法提升其效益的活動,因此,執行的對象也就是一般所説的企業職能。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現在大部分企業不是沒有決策,沒有制度,而是決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貫徹執行,各企業、企業各職能部門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職能,而且制度在落實過程中隨着層面的增加偏離程度越遠。制度不能很好貫徹,管理有很多不規範行為,考核制度滯後,不能完全監控企業的行為,更不能達到事前稽核的功能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通過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如何引導啟發企業藉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執行能力,以達到執行的規範與快速。像可以用erp來整合企業的職能,使企業需要它的協助來使交易和數據管理都上軌道,提高執行速度,降低信息處理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競爭力,還可以用erp來提升決策管理的能力。其實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企業管理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考慮。在執行方面,是可以直接尋求erp的協助的,只要把數據整理清楚,把單據內容正確地錄入,erp的整合功能自然可以替企業帶來省力、正確、及時等自動化的好處。若學習了足夠正確的觀念,erp還可將許多“事後”的管理工作提前為“事前”的管理,因而強化了事前稽核的功能。

在學習中,同時我們遇到了一些難題,希望學校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予以提高、改善。

一是適當增加導師課堂的授課時間。可以説,國際高級工商管理的學員基本上是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學習的。雖然,參加的學員具備了較高的文化素養,但是由於課程多、時間緊、任務重,無形給學員的知識消化帶來了一定難度。

二是創新學習的方式。由於參加高級工商管理的學員來自全省各地,統一到杭州參加一定時間的面授,無可非議,但是來自全省各地的學員是非脱產學員,身後還有大量的工作。如何解決工學矛盾,是擺在杭州以外的學員所面臨的實際困難,我認為可以採用遠程網絡教育的方法來實施,這樣既可以解決學員赴杭來去匆匆的“趕集”之難,又可提高學員的學習效果。

三是選用教材應更符合實際。國際高級工商管理的課程,選用的是香港的教材。由於香港與大陸的文化差異,有些教材、作業題的詞語在閲讀上難以理解,無形給學員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我認為,應該把香港的教材與大陸的教材進行統一修編,更有利於學員的理解與消化。四是加強實踐交流。學校可以通過開展研討會、主題班會的形式,不定期的組織學員進行研討交流,加強學員之間的友誼,提高學員學以致用的能力。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2

20xx年7月13-14號,我參加了寧夏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培訓,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講話視頻;聆聽了張靜老師有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同時學習了丁丁老師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案例展示及評析。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瞭解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教師的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

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 “以學生髮展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正文、資料、“史料研讀”、“相關史事”、“課後活動”、“課後知識拓展”。

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

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

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部編歷史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爭取將部編歷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3

緊張充實的暑期培訓已經結束了,回首走過的十幾天,我們感慨萬千,收穫頗多,讓我們回過頭來一起享受那風雨、艱辛、歡樂與幸福吧!

  意料之外的驚喜

十幾天以來,全縣的歷史老師,在指派的優秀歷史老師的主持下,集中進行了培訓。剛開始,首先由來自縣、不同鄉鎮的教師,分別對七、八、九年級的歷史教材進行梳理,然後把每單元的知識結構、複習課的設計、教材的梳理、知識體系的構建等進行了精彩展示,各種類型課的設計環環相扣,教材梳理線索清晰明瞭,重難點突出。我認為他們展示給大家的不僅僅是一節優秀的教學設計,重難點的突破技巧,更是展現出了一個團隊精誠合作的精神,也體現出了教研室領導對老教師們的重視,更為年輕教師創造了鍛鍊的機會,搭建了成長的平台。

  大浪淘沙始得金

老師們在緊張的展示着,展示着他們的精彩,忙碌的記錄着,記錄着他們的收穫,生怕別人的優秀成果,成為劃過天空的流星,想努力在自己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地痕跡。特別是問題回答環節,老師們妙語連珠,是那樣的有條理,那樣的讓人佩服。還有教研室魏禮堂老師的恰如其分的點評,表現出一個歷史老師豐厚的專業歷史知識,和一個學校、一個團隊的文化特色。

暑期培訓已接近尾聲了,可歷史老師們的熱情仍高漲如潮,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同仁們的質疑,引來陣陣掌聲。最讓我難忘的是亮點展示場景。當魏老師問道,誰還有更精彩的內容需要展示時,老師們爭先恐後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師講到參加優質課評選時的精彩片段我們更是受益匪淺。講“和同為一家”時她設計的幾個問題:“松贊干布為什麼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願意嗎?”;“當時有願意嫁給松贊干布的嗎?”。一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她設計了三個問題:“農民承包什麼?”;“以什麼單位承包?”;“向誰承包?”。我們認為,這三個問題把難懂的問題簡單化了,明瞭化了,使學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為此,魏老師還總結了什麼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

一、有實效;

二、有興趣;

三、有活力;

四、有新意;

五、有美感;

六、至少不能有常識性錯誤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誤。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4

今天是集中培訓的第二天,一場夜雨帶來的清爽很快就被白天的悶熱所取代,就在這份浮躁中我們聆聽了幾個學校的工作展示,每個學校都是儘量把自己的精彩呈獻給大家,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有兩位老師的發言卻讓我體會到了成功之道,浮躁的心也日漸沉靜,又充滿了繼續前行、追求成功的勇氣。

一位是來自龐家中學的老師,他的語言可謂樸實無華,開頭的故事卻引人深思,這個故事出自於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講,故事告訴我們: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另外一種動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頂端,那就是蝸牛。蝸牛隻能是爬上去,從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作為我們來説,雄鷹式的人物畢竟是少數,我們在羨慕他們的同時,所做的就要像蝸牛一樣,從點點滴滴開始,失敗了、跌倒了、爬起來、站起來、重新再來,最後到達勝利的彼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古訓這樣來教育我們,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用心工作,這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另一位是我身邊的同事張齊慶老師,他的語言充滿着睿智,他以淵博的知識贏得了滿場的喝彩。教研室魏老師在總結時提到:張老師的深厚功底來源於平時的積累,而積累就在於不間斷的讀書學習。可以説張老師的表現是成功的。過去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學生會的老師必須會,學生不知道的,老師也應該知道,只有這樣才會走向成功。

有人説成功的道路不盡相同,但成功的人永遠行進在路上!

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5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讓我真正瞭解和認識了全縣的歷史老師,我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優秀團體,老教師們的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高瞻遠矚的境界和年輕教師的積極開拓進取的精神,激勵我必須重新定位,不斷提高。

培訓時,在魏老師的指導下,老教師把多年來積累的處理教材的途徑、分析教材的方法、教材在教學中的應用技巧和管理學生經驗,都毫不保留的傳授給全縣的教師。他們把久遠的、與學生毫無聯繫的知識,通過設置情境、巧妙設問,把學生融入到歷史中,想盡各種辦法、採用多種方式,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歷史活靈活現,提高歷史的趣味性,達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歷史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和活動中,學生就順其自然的掌握知識,體驗了歷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順利完成歷史教學中的三維目標。年輕教師他們抓住培訓過程中,敢於對教材質疑,爭先恐後的提出許多問題,以包容的心態囊括教師的各種答案,並進行整合。每天我們都是幾個培訓學科中結束最晚的,他們都沒有怨言,老師們臉上的喜悦就是體現。

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在以後教學中注意從積累歷史知識、課堂教學和課後活動中,勇於從不同角度研究教材、研究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學生特徵,改變以前只重視教學形式,不重是分析教材內容的缺點,努力讓好每一節課,讓學生能從我的課堂上學到真正的知識,學會真正的思考,學會創新,提高學生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4223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