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演講稿

歷史演講稿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歷史演講稿

歷史演講稿1

歷史,不僅是人類過去的足跡,更閃爍着未來智慧的光輝。國中歷史教學,不是隻需要劃劃、背背、記記的,而是鮮活的、靈動的、有智慧價值的。通過歷史教學的實踐,先是新課改的高效課堂的要求,還有最近的歷史新課程標準的修訂與學習,讓我既看到了可喜的變化,又在思考應該用怎樣的方法來應對國中歷史教學。

首先用音樂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再現當時的歷史情境

音樂是沒有時空界限的。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中閃爍着歷史情節,讓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感到思想上的共鳴,而青少年最容易被優秀的音樂作品所感染。在講述元朝歷史時,可以選取騰格爾的《蒙古人》導入新課,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元朝。

然後用詩詞構建歷史課堂,加強文史學科之間聯繫,讓歷史增添文彩。

在講到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我用了“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著名的讚頌左宗棠收復新疆並治理新疆的詩句,是符合新課標精神的。我提出問題:“大將”是誰?”新栽楊柳”説明了什麼?在講渡江戰役時,可用毛澤東渡江戰役時所作的那一首著名的詩句“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這樣引用的效果,一方面增加了渡江戰役的氣勢,另一方面,也能增強學生對戰爭的理解與感悟,加深對歷史的印象。

第三,善於用成語典故、俗語和俚語點綴歷史課堂,增強學科的知識性與趣味性,使歷史與生活貼的更近。

歷史不是枯燥知識的堆積,而是生活的活化石。在學習古代史的時候,有許多成語和典故都為歷史的學習增加了趣味性,比如“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這句話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説的,巧妙地揭示了埃及和尼羅河的關係。還有”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僅説明了羅馬帝國的強盛,是當時世界的大帝國之一,也説明了羅馬交通的便利。最後也是關鍵的一點:聯繫現實,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在學習了歷史交往的兩種主要方式:和平交往與暴力衝突之後,我們都能認識到和平交往的重要性,結合我校和美國麥德菲爾德中學國際交往的實際,我啟發同學們做一名國際交往的使者。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們天天都在做什麼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回答。除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呢,有沒有其他方面的語言學習?——還要努力學好國際通用語言(英語),以便更好地與美國人溝通。想一想,除了這些,你們還學習一些文化課的作用是什麼呢?——瞭解本民族文化,以便更好地介紹給外國人,讓他們也

瞭解中國,尊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這不就是我要的教育效果嗎?就這樣結合歷史,注重聯繫實際,我達到了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順理成章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記得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教人去發現真理。”國中學段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時光,校園生活主要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好的歷史課、有效率的歷史課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舒展頭腦、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我們要點燃學生頭腦中思辨的火把,讓學生能從歷史課堂中獲得精神享受和多種收穫,並在潛移默化中完善精神的境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歷史演講稿2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勿忘國恥》。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起,開始了一段漫長的屈辱經歷。那時,我國疆域遼闊,實力富強的國家,許多周邊的國家都想與我國交好往來,但英國首先向中國發起了挑戰,其他蠢蠢欲動的國家也都一個接一個的向我們發起了進攻,使我們的國家遍體鱗傷,四分五裂。

《南京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舊中國與侵略國家簽訂的種種不平等條約讓新中國站起來了;琉球,澳門,香港......失去又重歸的土地讓新中國站起來了。

南京大屠殺,讓我們牢記當時的懦弱,不忘死於敵國鐵蹄下的同胞,同時也不要忘記那些死於自己人暴政與強權之下的同胞,不忘人類歷史上那些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同類。“咸豐皇帝驚慌失措,急忙帶着眾位王公大臣,王子王妃們進行“大逃亡“,連夜從圓明園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只留下恭王爺和英法聯軍講和。”圓明園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無奈。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會經受一次又一次的鍛鍊,邁開沉着而堅定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繼續前進。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歷史演講稿3

塞舌爾羣島的首都、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瀑布、英屬哥倫比亞的首府、澳大利亞的兩個州、香港維多利亞港等,都以我的名字命名。是的,我就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歷史上稱呼我為維多利亞女王。

作為英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君主之一,我的名字,卻象徵着一個空前輝煌的時代。1837年~1901年,我的64年統治時期,是大英帝國全方面的巔峯時期。

我即位時,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為了滿足尋找原料地和銷售市場的要求,我發動了無數場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便是個例子。來自中國的醇美的紅茶,柔滑的絲綢以及剔透的瓷器無不使整個國家陷入痴迷,而中國的自給自足使得我們的工業革命的產品毫無用武之地。為了挽回貿易損失,傾銷鴉片開始了。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他還向我寫信,想讓我出面停止鴉片貿易。真是無稽之談!相反,我在議會上發表演説,呼籲“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向中國發動戰爭。我的號召自然是一呼百應,戰爭由此爆發。憑藉着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軍事力量,勝利到來的格外容易,掠奪也隨即開始。不只有中國,我也在蘇伊士運河及新西蘭等眾多地方插上了米字旗。侵略與掠奪是帝國建立的根基。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地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祕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羣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

種植園。全球四分之三的人是我的子民。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殖民地的白銀,充盈了我們的口袋,用來推動英國的社會發展。英國的經濟迅速成長,成為世界第一。我登基的時候,全國只有幾條鐵路,但之後,一個連接各大城市的發達鐵路網已經出現。倫敦的污水排放系統徹底杜絕了困擾市民們的疾病,街頭出現的白熾燈取代了原來的魚油燈,更加明亮——我們成功地建造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大英帝國的'心臟,乃至被視為是宇宙的中心。為了展示工業革命後英國的昌盛和強大,第一次萬國博覽會於1851年在倫敦開幕,成為當時的舉世盛事。尤其是會址是當時被譽為建築奇觀的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築,我起名叫它"水晶宮"。博覽會進行格外順利,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英國的財富和技術成就,標誌着英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繁榮和昌盛。看着博覽會上,我們所展出的一件件極其富有科技含量的發明,我不禁在日記中自豪地寫到:我們什麼都能做!

這便是我的時代,除了上述的大英帝國在政治、外交、軍事、科技領域的卓著成就,文學、文化、藝術、建築、服飾等方面也引領着世界潮流,例如英國文學、英國紳士文化、下午茶、維多利亞式服裝。英國國民空前團結,英國成為一個強大的日不落帝國,並不斷壯大發展。我也被子民所愛戴,冠上了“最偉大的女王”的英名。

其實,論個人能力,我可能不如那個帶領英格蘭走上大國崛起之路的伊麗莎白一世——我甚至無法像她一樣拋棄個人幸福,一心為國。但是我之所以享有盛譽,這不是因為我做出了什麼轟動的事業,而是因為我什麼都不做,而僅僅恪守一位立憲君主的本分,做我那個時代君王的表率——只是單純的成為國家精神上的領袖,引導國家走上正軌。在我的正確引領,而不是鐵腕統治下,大英帝國走向巔峯,這是身為君主的我最喜悦最自豪的事了。

但太陽終究是要落下的。遺憾的是,不知何時,社會的革新腳步停滯了,我們被遠遠甩在了以美國為首的新世界的後面,自傲的我們,就要敗在對現有制度的極度讚美上,敗在固步自封對技術革新的缺乏上。何時,手下敗將大清的壞毛病也傳染給了我們。新世紀的曙光,將在新世界的地平線出現。如果只是一味地自大,就會被歷史潮流所捲走,最終走上可悲的大國衰敗之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gqm4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