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關於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關於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古代文學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與中國文化的命運息息相關,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國古代文學與當代文化重塑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閲讀參考。

關於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摘 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其核心應指原則性的思想和一種特殊的精神,即人類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成果和載體,中國文化的復興是時代的需要。挖掘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使命。在“文化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古代文學工作需要進行理念轉換、迴歸元典、強化基礎等,才能真正解決現代人教育經歷的缺陷和傳統文化與現代性價值的相悖,服務於當代文化的重塑。

關鍵詞:中國文化 價值認同 古代文學

當下中國,文化是傳播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識不斷升温的同時,文化概念的內涵卻顯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又藴藏着豐富的文化資源,正期盼着現代人去重新認識。

一、文化的概念與中國古代文學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賁卦》的《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陰陽二氣的交錯氤氲,反映的是季候變化;人文與天文相對應,是天道運化在人身上的顯現,也是人依照天道進行教化的社會規則,即禮樂制度。在《周易》中,文明與文化並無本質區別,指的是“文”所顯現的內容或變化的結果,既包括精神層面,也包括制度層面和器物層面。

嚴格來説,文化與文明是有區別的。在西方語境中,文化一詞最初由“培養,自然的成長”類推為人類訓練的過程。這種含義與中國《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業革命興起,文化的意藴發生了變化。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與社會》中將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語言、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等,而文明則往往指物質成就,諸如科學技術成果、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以及各種物質建設。中國當代學者張汝倫先生將文化解釋為“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創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國傳統精神的產品形式之一,是中華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標準的重要載體,學習、鑑賞古代文學作品,就是接近、探尋古代文化的過程。因而,古代文學教學不僅要重視文學特性的分析,更要透過文學本身,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經有位學者説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文學性,我們將不會找到民族詩性的生產軌跡,而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緣,它就不會再有未來的出路。”然而,時代一去不復返,在當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發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國古代文學在高校教學中也已顯得尷尬和悖論。

二、中國文化的命運與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

古代文學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與中國文化的命運息息相關。古代文學在當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機的表徵。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為中心,注重激發受體的興趣。然而,興趣的培養不能只靠“戲説”形式的鋪染,而是要建立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上。現代中國的年輕人與傳統文化之間,缺少的正是這種價值認同。中國文化經歷了漫長曆史長河的積澱,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來文化常常被消化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內化為禪宗。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處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認為中國最終的出路在於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複製。在這種意識形態下,西方近現代的的文化價值全面取代了中國原有文化的精神內涵。再加上改革開放後一次次商業文化的侵蝕和衝擊,中國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當代年輕人,基本是在現代性的文化條件下長大,天然地容易傾向現代性的邏輯,會覺得與傳統中國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國人心的社會進化論的集體無意識,人們很容易用現代性的邏輯去改造和包裝中國文化。於是“反英雄主義”的思潮興起,顛覆權威、褻瀆神聖的“軾父”情結猖獗。同時,大眾文化又為這種潮流推波助瀾,顛覆快感與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樂主義相映成趣。經典被解構,聖賢被搞笑,真理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任意與狂放。古代文學作品的解讀,似乎成了“對牛彈琴”,或者説是一種不求深刻、只講形式的譁眾取寵。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大眾分析能力、鑑賞能力培養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談。

三、中國文化的重塑與古代文學

張汝倫先生在《當代中國的文化命運》一文中,稱當下復興中國文化是天命。人類需要中國文化,是因為中國文化具有普適價值,張汝倫先生説這種普適性在“德性”,在“克己復禮的人生態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圖景”。這種“德性”便是責任,要擔當起這份責任,需要立足當代重新解讀和建構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也需要藉助新型媒介再造傳統文化的開發和傳播人才,這是時代賦予中國古代文學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學服務於當代文化重塑,必須從學習到傳播再到服務運用走出困境,進行標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興趣到意志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學習者要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和課本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因此,學習者的興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興趣關聯娛樂,而意志指向勤奮。目前的教育理念強調興趣,為引起觀眾、聽眾、讀者、學生的興趣,不惜花大力氣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主旨內容。在實際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學生在內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養仍至關重要。從價值角度告知他們所學習、傳播內容的重要性,然後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應該是當下教育理念調整的方向。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共存共榮,價值比興趣更重要。

2.精選學習內容:迴歸元典 傳統文化中,對社會和人類具有普適意義的精華部分,需要繼承,對由於時代變遷變得腐朽的部分,必須摒棄。只有這樣,社會和人類才能不斷完善。立足當代對精華和糟粕進行甄別,重塑中國文化的形象,是增強中國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當下信息氾濫,魚目混珠,網絡、影視,甚至主流媒體,歪曲元典思想的現象時有發生。

重塑傳統,挖掘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必須迴歸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中強調的那樣:“文學史著就應立足於文學本身……文學創作才是文學史的根本,文學理論、文學鑑賞,批評是文學史的輔助方面,文學傳媒是文學史的另一輔助面。文學本位就是指強調文學創作的中心位置和緊抓另外輔助的兩個方面。”以文學為本位,就要以經典作品為本位。藉助網絡資源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查閲元典,是正確解讀傳統文化的良方。

3.立足傳播基礎:注重語言分析 針對由於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閲讀、傳播困難的情況,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應該把漢語語言學與文學鑑賞相結合,增加語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掃清閲讀障礙,另一方面又使文學風格、情感意藴找到依託。例如,駢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過句式和語音來表現;《左傳》描寫戰爭前的遊説所體現的禮樂思想;用典對詩文典雅、簡約之風的作用;詩歌意象間的意脈邏輯與哲理及詩風的關聯,等等。相對枯燥的語言與相對空泛的文學、文化互相補充,相長相生。另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古訓是萬萬不可廢的,配合元典閲讀,強化背誦名篇、名段,加強寫作訓練,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綜合水平,促使當代中國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視服務實踐:加速成果轉化 在古代文學服務於當代文化重塑中,現代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合理地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價值。首先,要堅持把影視、網絡、多媒體作為傳播的輔助設施的原則,切不可拋開主旨內容而片面強調形式,造成喧賓奪主。其次,針對不同的接受對象要區別對待。對社會大眾,在娛樂過程中要正確解讀歷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戲説”或講“野史”。在高校中,對理工學科可充分藉助多媒體文學進行素質教育;對中文、新聞等人文學科來説,應強化分析、讀寫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必要時輔以多媒體;對理論性較強的人文學科,鼓勵將傳統文化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及時創作出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適應社會需要,這也是人文學科服務社會的重要環節。

綜上所述,我們要充分利用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促進其在大眾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的應用,促進中國當代文化的重塑。

參考文獻:

[1] 張汝倫.中國文化的命運[N].上海:文匯報,2010-08-28.

[2] 高方.雙重文化視閾下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

[3] 帥澤兵.論“80後”文學的當代資源與精神傳統[J].山西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01).

[4]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3-4.省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jd7l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