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優]認識乘法評課稿集錦3篇

[優]認識乘法評課稿集錦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認識乘法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優]認識乘法評課稿集錦3篇

[優]認識乘法評課稿1

今天的兩節課都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學習、反思的地方。以下我就陳xx老師執教的《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發表自己幾點淺薄的看法。如果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首先我認為這節課陳老師很成功的落實了這樣幾個問題上: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為什麼要用乘法。

2、什麼樣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樣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寫法和讀法。其次,陳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讓學生在童趣中學數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陳老師根據低年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利用數學小精靈並藉助多媒體呈現的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熟悉的“遊樂園”情景中。同時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創設有價值、有意義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動機,為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知識搭建一個有力的“支架”。

二、讓學生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數學

學習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為了讓學生主動建構,理解乘法的意義,陳老師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活動:

如在課的伊始,教師創設遊樂園裏“飛機圖”的情境,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和數一數、圈一圈、説一説等數學活動,從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兩方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數量相同於加法算式中加數相同的特點,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加法算式的書寫,為理解乘法的意義積累感性經驗。教師提出“觀察這個加法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又一次針對本質特點進行提問,充分釋放了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和才華,通過概括表述相同數連加算式的特徵,滲透乘法的意義。

三、讓學生在需要中學數學

從過山車的7個2相加,到8個2,9個2,10個2,再到,如果我們全班都去坐過山車,就有20個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標準地列出了,2+2+2+2+……通過寫連加算式讓學生體驗到用加法表示多個數相加的繁瑣,促使學生不滿足於現狀,對相同加數的連加產生強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種想創造簡便寫法的慾望,再一次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發展的過程。這時陳老師適時地引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後,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同時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四、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在練習環節,陳老師也頗費苦心,她以挑戰的形式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分層練習,通過寫一寫、分一分、改一改的練習,既重視了基礎訓練,同時又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陳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

當然,課堂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在此我也想提幾點自己覺得疑惑的地方:

1、如何能更好體現乘法的簡便

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數相同)太繁瑣時產生的一種簡便運算,因此這節課應該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陳老師在這節課雖然有所體現,但是學生卻感受不夠深刻,如何設計才能讓學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夠在這裏設置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然後再引出乘法算式,學生或許能夠對乘法的意義理解更加透徹。

2、在3+3+3+2=11與前面算式的比較環節,學生感受還不是很強烈。

3、關注學生還不是很到位。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究,才可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逐步豐滿起來,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請大家多指正。

[優]認識乘法評課稿2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了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後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因此這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知識水平,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

我認為楊雲麗老師在課堂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教師把“遊樂園”設計為本節課的.一條主線,用這情境串起了整節課的內容,為學生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願意合作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2、教師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提煉數學模型,並能運用這個數學模型去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教師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師生互動中提煉出“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運算可以用乘法表示”。在擺小棒的過程中列出乘法算式,然後出示乘法算式。

3、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生成因素,對學生髮表的不同意見,進行提升,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究,才可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逐步精彩起來。

[優]認識乘法評課稿3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後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因此這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要落實到讓學生理解這樣幾個問題上:

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為什麼要用乘法。

2、什麼樣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

3、怎樣用乘法表示。縱觀這節課,我認為李老師在課堂上有以下三個方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一、在教學中善於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以此為切入口進行有效的教學

在課堂中讓學生經歷了連加計算的繁瑣,老師在出示了5個3用加法計算後,怎麼辦?然後教師適時介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後,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讓學生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的呈現過程,瞭解新知產生的由來,既有利於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教師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提煉數學模型,並能運用這個數學模型去解決問題。

在課堂上,教師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在師生互動中提煉出“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運算可以用乘法表示”。在課的最後教師讓學生看圖,列乘法算式,然後出示乘法算式5×3。平時在課堂上教師進行的練習,往往比較關注學生會不會列乘法算式,而李老師把練習反過來,讓學生逆向思考,這樣的練習比重複機械地列乘法算式更能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三、教師在教學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評價語言

課堂中的動態生成,學生的回答,教師的評價往往都是一閃而過,但李老師很注重自己的評價語言。李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生成因素,對學生髮表的不同意見,進行提升,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學習了7個2的乘法算式後,教師提出:黑板上哪些算式和它很像。學生回答:3+3+3+3+3。教師追問:為什麼?學生的回答是直白樸實的:因為都有許多一樣的數字。這時李老師及時用數學語言加以提煉:是啊!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加數相同。“加數相同”這幾個字並不一定非要從學生嘴裏説出來,學生只要理解就可以了。教師這句簡單的評價,既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了肯定,又提升了學生的回答,恰到好處。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究,才可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逐步精彩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oqdw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