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手工DIY >

桂東普樂手工製陶技藝探祕散文

桂東普樂手工製陶技藝探祕散文

桂東縣人談起手工製陶,會想到普樂,就如外地人談起瓷器,立馬會聯想到景德鎮和醴陵一樣。桂東縣的手工製陶作坊稀稀落落分佈在普樂鄉的矮排和小江兩個村莊。樸素的手工製陶,這其中隱藏着什麼祕密呢?怎樣把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桂東普樂手工製陶技藝探祕散文

  一、歷 史

清朝乾隆丙辰(1736)年的一天,安仁縣一位叫“九隆”的陶器師傅來到桂東縣,他發現普樂鄉是一塊 “寶地”——盛產粘土,最適宜制、燒陶器,隨即與當地人合夥,在一個叫“涼傘埂”的地方,破土動工,搭棚製坯,辦起了陶器廠,優質陶器銷往桂東和周邊縣及毗鄰的江西、廣東各縣。

泥巴可以賺錢,消息傳出,一下子就吸引着遠近的村民前來學藝,手工製陶作坊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普樂成了“陶器之鄉”。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手工製陶達到鼎盛,龍窯20個,從業人員三四百人。傳統手工製陶業自開辦至今有276年的歷史了。

有民謠道:“壕裏(貝溪鄉)人吃石(石材加工),全溪(大塘鄉)人吃席(編‘席子’),水莊(沙田鎮)人吃管(稻草,打草鞋),普樂人吃泥(泥巴),大塘人吃餈(餈粑)。”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村一品”,一個鄉一個特色。陶器的收入成了普樂村民的重要來源。

在普樂鄉矮排村,有一條綿延的鄉村水泥路直插普樂陶器廠,廠門口,大坪裏,屋檐下,棚子裏,作坊間,貨架,樓上……到處堆滿了琳琅滿目的陶器。

吐露泥土芬芳的陶器,都是些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日用品——盛米的陶米缸,釀酒的酒罈,裝茶油的油壺,醃製臘菜、浸酸菜的“佐塔”(菜壇),吃飯的飯缽,烤火的`火爐,裝水的水缸,還有藥罐,漿缽,大窟,花盆等。

  二、製作

“我12歲就跟着父親在普樂學做陶器,除了中途幾年搞鄉企業辦和擔任村支書,一輩子都在與泥巴打交道。”66歲的方忠德老人説。傳統制作,雖説落後,但它的製作方法卻充滿着人類的智慧,學會製作一件符合要求的陶器,並不是容易的事。從泥巴到製成陶器成品,要經過很多的程序——採泥,曬土,碾末,篩選,淘洗,除雜,提煉,踩泥或揉泥,漚泥,拉坯成形,晾乾,上釉,晾全乾,進窯,焙燒,出窯。

採泥要挑粘性好,可塑性強,耐温的泥巴。在普樂,泥巴不成問題,田野、山坡到處都是。挖好了泥,要配方,配方按比例,一般是一半的田泥,一半的高嶺土進行配製。配方還要因“陶器產品”制宜。高嶺土含鋁,耐温。黃泥含鐵,耐温性能差一些。做低檔次火爐、飯缽等陶器可以加一點黃泥,如果是做酒罈,做醃製用的菜壇,黃泥就用少些,做瓷器根本就用不上黃泥。

採好了泥,配好了方,第二步程序就是曬土。曬好之後,放到水車碓臼去搗碎。視線裏,佈滿滄桑的水車碓臼,一排排擺在窯廠平地,它們就像遠古時碾米,或榨油的碓臼一樣。踩碓臼搗碎泥巴很辛苦,搗碎泥巴之後,用一個200目的篩子篩,滌除粗沙及雜物,然後,聚攏在一堆,放到水池裏淘洗,提煉出好泥。

為了泥巴軟硬勻稱,就得踩踏,過去有人用牛踩踏。踩好了泥,最好漚上3~5天,因為泥巴還會發酵。漚了的泥,水分勻稱,粘性更好。泥巴不精細,就會導致以後生產出的陶器有沙眼,甚至還會開裂。

方師傅是制、燒陶器的“好把式”,為了滿足我的好奇,他拿了一坨泥巴,嫻熟地演示了一番。

陽光下的他,躬腰使勁搓、揉木板上的泥巴。一舉一動,看上去就彷彿平常我們生活中搓麪粉一樣。反覆多次後,他把搓好的泥巴,放在轆車(也叫“陶車”)旋轉盤中間。用腳劃拉一下,轉盤就轉了起來,他彎腰勾頭,用那雙巧手捏住泥巴,邊捏邊慢慢往上提,往周圍擴,泥巴螺旋似的往上慢慢成形,旋到口沿,他用手抹平,一隻陶罐就呈現在眼前。用一根絲線(也可以用馬尾鬃毛)從陶器底部一劃,器物就可以搬走了,搬到您要擺放的位置。

看看器物,像模像樣,既規整、厚朴也勻稱,外表還留有圓形的環形紋呢!

方師傅説,手工製作陶器,是一項熟能生巧的事兒。要根據製作器物的大小,選擇用多重的泥巴,20釐米的陶罐,3斤泥巴就行了。成形,靠手感和眼觀來把握,腦殼裏要 “有的放矢”,心裏要有“形”。有了“形”,就可以隨心所欲。捏,要捏住泥巴的中心,旋轉時,兩手要慢慢往上拉,慢慢往外擴。生手拉坯最易出現陶器厚薄不均勻:底部泥巴多,上部泥巴少;底部泥巴少,上部泥巴多。這,都不能成器。

製作茶壺類的陶器,可插一根塑料杆(過去是“大葉芒杆”)到陶器腰身,泥巴捏塑好後,把杆子抽出,壺嘴就出來了。

大凡製作圓形的陶器都可以這樣捏塑而成。小件一次大功告成。大件就得分幾步走,有時要幾天才能完成。第一步幹了之後,往上接,直接到滿意為止。遇上其他方形,六邊、八邊或多邊形,就靠石錘、木槌敲打陶器外圍,或採用灌漿法。

灌漿法就是把和好的泥漿,灌注到石膏的模子裏,石膏吸水,一天基本上可以幹,把模子打開,就成形了。如果想要花紋,可在模子上雕刻花紋。

器皿制好後,就是晾乾,一般要晾到陶器只剩2?的水分。天晴二三天,下雨要一個禮拜。

上釉,有人稱“陶衣”,也有人叫“色衣”,就是給晾乾的陶器上紅、白、棕、藍、綠等各種顏色,根據自己或客人需要而定。

方師傅説,早先的釉,就是毛灰,配江裏的潮泥,顏色單調,燒出來的陶器黑黑的。後來,人們追求美,把石英、鉀長石、瓷土、方解石4種頁巖磨細,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就成了基礎釉,配上化工染料,就形成五彩繽紛的“陶衣”。

方師傅拿了一件晾乾的陶器,將棕紅色液體釉淋在了陶器上,陶器就穿上了棕紅色“陶衣”。在坊間,還可看到不少陶罐穿上了天藍色、紅棕色的衣裳,正等待着送入窯內煅燒。

  三、焙燒

燒製陶器,是將晾乾了的陶器裝進窯龍。

窯龍,還真的像一條長龍,30米長,內空,寬高各1.5米,土磚建,鼓起,上面有小青瓦蓋住,防雨。

見到的窯龍,雖説是上個世紀70年代建造的,但技術卻還是遠古時期的。

裝窯,陶器器皿要裝正,要大小搭配。窯龍,分成了好幾格(或叫“倉”),每一格兩側留有一個比拳頭大一點的 “孔”。燒陶的叢茅、需要添的顏料就是從這個“孔”裏丟進,因而窯裏的這個區段會留5寸的空間用來燒火。焙燒時,從窯頭點火,起火之前,作坊裏的手藝人會打狗祭祀,祈禱一“燒”成功。“每燒好一格,就點下一格。那些沒有點火的“格”,即使陶器不焙燒,也在預熱,這既節省了燃料,又節省勞力。龍窯的尾部,有幾個出氣孔,他們叫“踺子眼”,那是用來燒窯時排氣、排煙的。焙燒陶器要燒到1200℃,這完全憑經驗。點火到出窯5天左右。

焙燒陶器,也有忌諱。當人家燒窯時,您千萬不要説:“我來您這撿一個爛‘鬥煨’(陶器罐)”。當看到窯內紅火炎炎,不要説:“窯內紅唄了”。可以説:“燒得很旺”或“燒得很亮”。

焙燒之後,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出窯。

隨着時代的發展,為提高產量,古老的傳統手工製陶也在享受工業文明的成果——原料處理用“球磨機”搗碎,篩泥用“電篩”。陶泥之後,不再用人去踩踏。攪拌、注漿成形、制泥漿用“攪拌機”和“練泥機”。拉坯用“旋坯機”。燒窯,也在更新,用循環窯。燒陶器的循環窯有點像我們平常見到燒紅磚的循環窯。只不過燒紅磚是從上往下,而燒陶器是平行的,推動頂車上的頂板,頂板上放置陶器,從前往後,或從左往右進行,在居中位置進行焙燒。

手工製陶大多是普樂方姓村民。陶器產品古樸、環保,也為人們所喜愛。如今,製陶原料(柴茅)貴,程序繁瑣,利潤薄,守住這一老傳統技藝的人不多了,技藝後繼乏人。與製陶這一行業結下了感情的方師傅憧憬着未來説:“在單位上班的兩個小孩都叫我不要再幹這麼辛苦的差事。要幹,就乾脆到長沙去辦一個‘陶吧’,賣門票,讓城裏的小孩子玩泥巴,找樂子,做遊戲,啟迪智慧,感受古老神奇的‘陶’術。或者為那些懂藝術,搞創作的人提供平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ougong/yym6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