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5篇)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5篇)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

在國小階段,對於學生音樂基本功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音準。二、節奏。這兩個方面的學習應該是一直伴隨學生的。教師在這方面工作做的如何將直接影響自己的課堂教學。一直以來,我堅持訓練,在教學中也嚐到甜頭,看着學生饒有興趣的學習,同時對識譜能力的加強,我覺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今天音樂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一首六拍子的.新歌《種子之歌》。在常規的發聲練習後,我們進入了歌曲學習部分。由於這首歌是六拍子歌曲,在幫助學生分析節拍節奏的基礎上,我把歌詞帶入到節奏中去練習,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加上情感的處理,例如;x x x,xx。歌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諸如此類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節奏,在聽幾遍音樂旋律後,學生進行了集體演唱,從唱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都掌握的比較好。為了更好的表現歌曲,也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把打擊樂器引進到歌曲中,沒想到效果還出奇的好,學生伴唱的伴唱,演奏的演奏,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音樂會,特別是有的學生害怕自己表現不好玩不到樂器,這個時候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了,爭着表現好點讓老師能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

在這節課中,有兩點是可以去探索的,並完善以後可以再用:

1、歌曲的學習注重歌詞節奏練習,而且要把情感放在一個重要位置。

2、打擊樂器在歌曲展演中的運用,包括學生自創伴奏節奏型的探索。其實,音樂課中的歌唱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值得探索的領域,單一的歌唱教學是不能適合新課標下的音樂歌唱教學要求的。形式的多樣性,實效性,趣味性,知識性等缺一不可。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2

參加工作已經十多年了,原以為當音樂教師相對於其他職業來説壓力會小點,可現在看來不然,當音樂教師也並不輕鬆。當然,在壓力背後也有快樂。

一、教學中最大的特色或經驗

這麼多年的教學,也有了很多經驗。比如,在各個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我不會僅僅侷限於課本中的素材,而會盡可能、大量的去尋找課外的與本單元或本節課有關的知識、音樂等等,我希望結合課外的知識讓學生們有更廣闊的視野與更加豐富的體驗、感受。在課堂上,當教學生演唱時,我會去主動關注學生的聲音,學生演唱時,有時他們會偷懶,在學生心裏沒有“什麼叫好聽的聲音”的概念。我認為,好聽的聲音必須聲中帶情,把情和聲融合在一起,我很多次在課上模仿學生懶惰時的聲音,讓他們自己去比較,這時基本上學生都能領悟到什麼叫有感情的聲音,也能很快的改過來。

二、教學中最大的困惑

在教學中,尤其在教學欣賞課時,我有時無從下手,我到底讓學生在欣賞課裏學點什麼?分析曲式,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説猶如聽天書,根本聽不懂。所以一到欣賞樂曲時,很多學生不能去關注樂曲,我想原因出在我身上,我不能帶領學生很好地聽,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所在。

最後,在教學上,我最大的願望也跟其他音樂教師一樣,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面對學生,面對教學能得心應手;面對學生,能教給他們更多的音樂知識。音樂課能給他們帶來無限的快樂,這也是我做教師最大的心願。

國小音樂老師教學隨筆4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歌曲《陽光牽着我的手》為主,教學設計中我將體驗樂曲蓬勃向上、健康活潑的情感作為學習重點,請學生能夠和着旋律即興創作肢體語彙,表現出可愛、活潑、積極向上的少年兒童形象。

《陽光牽着我的手》是首4/4拍的歌曲,旋律活潑、跳躍。我班的學生表演慾望強烈,表演大膽而充滿活力。特別是女同學的表演,表現力強,肢體語彙多,對於樂曲的情感充滿自己的理解與想象。

在本次教學中,我採用了“小老師”的`學習策略,請學生在“小老師”的幫助下,能學會一些簡單的肢體語彙,並隨樂曲表現出健康向上的少年兒童形象,較好的體驗了樂曲的情感。

學生對於這種“小老師”的教學形式非常喜歡,因為要推選出來做“小老師”的同學,在表演上肯定要非常好的、突出的才行,所以他們在自己積極創作的同時,會認真細心的觀察,尋找出優秀的、在表演上有特長的小夥伴。這樣的一個觀察活動,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這樣的一種學習形式,既可以保護部分表現力較弱學生的自尊心,為那些具有表演特長的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展示的舞台。

奧爾夫説過:“讓孩子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就是創造,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潛能的過程,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實踐教學的反饋,我發現了班級中在肢體表現方面較強的學生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學得非常快樂,他們都能從“小老師”那裏學到自己喜歡的動作與本領,很投入地和夥伴進行表演互動。而且,在隨後的節奏創編活動中,大家有伴奏、有舞蹈,在音樂中開心地表現了一回,情感也得到了盡情的宣泄??

在音樂教育方式上,教師更應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正視和反思自我,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髮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並促進評價的內在化,教師應該善於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的潛能和指向,幫助學生樹立表演的自信心,充滿信心的學好每個知識點,不斷豐富個人的音樂表演能力。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3

今天的音樂課,我和學生一起學唱了《山娃娃音樂會》這首歌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大原野、大自然是農家孩子活動的廣闊天地。讓我們用藝術的形式表達我們的快樂心情。通過教學,我深刻感受到,一位好的音樂教師除具備一定的技術外,更重要的則是瞭解學生,為學生設想,這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例如,就興趣而言,我們知道,“興趣”作為一種對周圍事物或現象表現出來的喜愛情緒,對人的各種實踐活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人類從事活動的內在動力之一。而音樂教學本身便充滿了趣味,因此要做到音樂課對學生來説是有興趣的這一點並不難,只有最麻木的音樂教師才把音樂課弄得呆板無趣。

《山娃娃音樂會》這首歌曲曲調優美,琅琅上口,再加上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的樂器嗩吶的音色引入,可以説從曲調一開始放,學生的'注意力就已經被音樂牢牢的吸引住了,全課學生是聽了還想聽,唱了還想唱,在學生初步學會後,讓他們起來為其他同學唱唱時,踴躍舉手的同學舉不甚舉,沒有輪到表演的同學的懊喪之情溢於言表。

《山娃娃音樂會》這首歌為什麼會如此受學生的歡迎,試分析如下:

1、課前,我自己把歌曲作了比較好的練唱,所以在為學生教學時範唱的效果還是可以的,學生從老師的範唱開始對歌曲第一印象可説不差吧;

2、歌曲本身對學生的吸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曲調容易上口,很好唱,又很詼諧、活潑、輕鬆。加上民族樂器的配合,很能打動人;

3、教學安排比較合理,學生聽的歌曲次數也比較多,安排了三次,可以説學生對歌曲的感受比較深,但又不是特簡單,一下子就聽會了,還得經過集體的學習,才能達成對歌曲的掌握,可以説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被牢牢掌握着......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4

在祖國生日到來的時候,大道縱橫,羣山如浪,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生日,對每個人來説是最值得慶賀的,漸漸長大的孩子每一次生日都寄託心中每一個渴望,每一次生日,都映照着祖國母親美好的明天。

《祖國有多美》這首歌曲旋律優美,選材適合,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內容簡單,適合四年級的學生演唱。同時也給學生設計了創編的條件,與教學目標十分貼切。這一課安排了三個基本環節,從音樂律動導入,創設良好的音樂課氣氛,帶入歌曲的.學習。學會歌曲後,通過教師的範唱,讓學生通過比較初步感受不同的速度。

然後通過音樂活動,將知識溶入其中。有了這些鋪墊,再進行創編活動,並滲透了音樂要素的表現,最後在音樂中結束了這節課。應該説,整堂課不管是從基本環節的安排,還是音樂要素的學習,都是根據學生認知規律設計,循序漸進,井然有序。並用談話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語言親切、兒童化,有很強的親和力。在課堂教學中,還採用多媒體展示法,用生動的電腦課件展示祖國美麗風光的畫面,讓學生快樂主動的學習,達到教學目標。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5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學校,課堂常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常規訓練,這對以後的音樂課非常重要。

除了對學生站、坐、行、排隊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對音樂課的常規訓練也是不能忽略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它能夠通過旋律帶給大家喜、怒、哀、樂。所以我認為音樂課也應該用音樂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常規。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進行師生問好,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旋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説話的常規訓練。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練耳能力,還能達到常規訓練。以形成音樂課堂的特點。

同時,對於一年級的新生而言,我認為要學習豐富的音樂知識並不是重要的,應該以:讓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級音樂課是通過教師的情感投入,心靈的感悟來完成教學目標的。如果不能讓學生獲得好的心情、好的'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活動中教師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做學生的大朋友,讓學生對你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説、敢做來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另外,從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來説,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着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着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6

本學期我精心設計了一年級《過新年》音樂綜合課,並在一年級(一)班授教。在本課中我有一些小小的感觸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過新年》一課是人教版小音第一冊第六課,要根據這一學段學生身心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等特點,安排《過新年》這一課,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節奏明快的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反覆模擬了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分別是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1、認知目標: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過新年》,初步認識鼓、鑼、打擊樂器,逐漸熟悉掌握歌曲中出現的鑼鼓節奏。

2、能力目標:能以體驗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唱歌曲《過新年》,能主動參與小組創編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

3、情感目標:能在活動過程中,體驗過年、合作學習的快樂,學會熱愛今天的'幸福生活,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注重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學唱歌曲《過新年》,表達對新年的愉快心情,能夠大膽的進行歌表演。

本課的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句 ,以及出現的鑼鼓節奏。

本着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為本,把“情”貫穿始終,尊重學生的獨特情感與創造體驗,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對音樂充滿信心和濃厚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和自我學習的能力。這將體現在我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師生的每一次評價、課件的每一頁界面和課堂的每一處聲響中。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7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實施養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修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在聽覺、感受、聯想、表現、創造等方面,它具有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勢。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開展創新教育的渠道,新課程實驗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手法。下面,我就本課的教學來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讓孩子們愛上音樂課。

著名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説:“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先決條件。”的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為興趣是培養人們確立奮鬥目標的潛在動力,只有產生了濃厚興趣才能使人產生學習探索的.慾望。本課教學,我將“福娃”作為小客人,自然引入。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巧妙地滲透情感教學目標。接下來,“福娃送禮物”將本課的學習重點《健康歌》引入。在每個教學環節的評價,鼓勵學生參與、創新、組織教學,獎勵“福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學生在小福娃的激勵下,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

二、給孩子們一片想象發揮的空間。

想象是思維活動中最見活力的一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離開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在課堂教學中給孩子們一片想象發揮的空間。在本課的教學中,律動環節,我儘量不示範而是選擇融入學生羣體,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演,勇敢地跳。在演唱環節,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運動填入,“創作”了一首首新的《健康歌》。巧妙利用歌曲中數節拍的樂段,設計了小組合作健身操的環節。

三、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音樂創作,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合作學習是最佳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合作中交流,交流中形成合作的意識,培養與人共處的能力,從而激發起學生創新的火花。在本課教學中,我把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學生編成小組,這樣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啟發,便於交流,便於團結協作。

以下是學生在課堂的小組合作創編的其中一首《新健康歌》:

(略)

總之本課教學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穫就是,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讓孩子們愛上音樂課;在輕鬆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敢於創新,為學生創新思維提供一個明朗的空間;用你充滿陽光的評價激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創新思維。充分利用音樂學科的優勢,乘着音樂的翅膀放飛創新的雛鷹。

最後我想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8

國小音樂課教學是國小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音樂知識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國小音樂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音樂家,如果單純的技術訓練就會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音樂的厭煩心理,喪失對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所以我認為作為音樂教師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使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凡是國小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我所教的是國小四年級的音樂課程,四年級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活潑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指導學會聆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萬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課前指導學生多聆聽幾遍歌曲,掌握基本的旋律和節奏。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學唱歌曲也跟快些。

二、指導學生熟讀歌詞,並做情緒處理。

在聽一遍歌曲之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講述歌曲大概內容,表達的的思想內容和活動情節並進行愛國、愛黨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遊戲、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遊戲和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同他去》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也是一首遊戲歌曲。歌詞簡單易懂,就是要求小朋友們邀請別人來玩。

戲,小孩子表現欲強,這堂課中能積極參與,並且能訓練他們的反應能力,叫到誰誰就來比賽,為自己組爭光,既能活躍課堂、小孩得到鍛鍊,而且在輕鬆快樂的遊戲中學會了歌曲,又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運用已有條件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目前來説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還做的不足,音樂新課標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學理念,實施新課標,這要求我們更善於總結,經常回顧,以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我們也會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結合實際情況去更好地開展我們的音樂教學,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9

新課標明確提出: “音樂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應寓思想教育於音樂藝術之中”。音樂教育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展開的,音樂教材中還教育學生愛家鄉、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尊敬師長和團結友愛等,從多種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音樂教學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於美育之中,不斷髮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把德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和道德修養,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德育滲透在歌曲教學中

國小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以優美的旋律,豐富的演唱形式來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還要讓學生在歌唱中去認識人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教師應緊緊抓住音樂形象,通過歌曲的演唱、表演、創編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自然的情感。

例如:《國歌》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樂曲,表現了處於三十年代國家民族深重危機下的知識分子,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衝出書齋奔赴抗日前線的主題。首先我通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加深對歌曲的理解,然後再讓學生聽歌曲,學生立刻感受到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戰鬥的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的精神,在表現歌曲的同時,也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樹立起時代責任感、使命感。

二、德育滲透在欣賞教學中

欣賞教學是以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感知及聯想等輔助手段使學生對作品形成一種全身心的審美體驗。教師應緊緊抓住旋律、節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樂形象,引導學生進入歌(樂)曲的意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樂海洋裏。

例如:在欣賞歌曲《鼓浪嶼之波》時,引導學生堅定“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學生通過感受、體驗、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內容,在聆聽歌曲的同時感受到同胞雖然生在台灣卻遠離了故土,盼望台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盼望親人早日團聚的一片真情。這種滲透式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音樂知識,還接受了思想教育 ,從而培養起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立志學習。

三、德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內容應根據每堂課的教育目標展開,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滲透於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安排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強化學生的德育意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觀,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因勢利導,設境悟情,使德育內容生動活潑,讓學生在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同時,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薰陶。例如:在欣賞《義勇軍進行曲》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戰歌時,我轉錄了天安門前升旗儀式鼓舞人心的壯觀場面,激發了學生振興中華的`愛國熱情,使學生體驗到愛國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薰陶。

四、德育滲透在課外活動中

德育作為一種教育過程,是永恆不變的,而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其途徑又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説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陣地,那麼課外活動則是育人的廣闊天地。教師可以通過合唱、合奏、舞蹈等興趣小組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為配合學雷鋒樹新風活動讓學生到街頭義務掃地、到敬老院幫老人洗衣服等,通過教育教學和公益活動的結合,使學生懂得怎樣去做人,要做雷鋒那樣的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這些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寓教育內涵於藝術和實踐活動之中,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的距離,幫助學生進一步養成“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行為習慣。

德育是一項重要的育人工作,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這樣一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音樂教師不容推辭的一項重要職責。我們應充分利用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恰當處理好教育與教學的關係,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在受到美的薰陶的同時,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達到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 完美世界。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0

由於特殊原因沒辦法在音樂教室中學習。我帶着"怎樣能使學生在班內上得輕鬆自在呢?"這個問題走進二(1)班。歌詞按照節奏會讀之後,剛一打開錄音機聽範唱,一個孩子聽到音樂後就脱口而出:"開始唱戲了!"隨後使勁地在"咚咚咚咚嗆"這一句"嗆"的字音上用鉛筆在他的文具盒上敲了一下。這一舉動提醒了我,何不讓全班同學一起來?這樣既可以掌握旋律,又可以增添興趣。於是我提出了:大家認真聽音樂,當你聽到"嗆"字時,就用鉛筆敲一下文具盒。這一來教室沸騰了,又很快靜了下來。第一次沒有按要求做到,所有的襯詞"咚咚咚咚嗆"全敲了起來;第二次在教師強調了要求之後,95%的學生能夠作到。學生的興趣極度濃厚,每個學生都特別投入地聽着音樂,嘴裏唱着歌詞,惟恐再漏敲掉一個"嗆"字。下課鈴聲響了,學生還再要求"再敲一遍"。

我的教研專題是"低年級音樂教學中以動激情的實驗研究",就是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動起來,通過讓學生身體、情感、思維等等多方面的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教學之中。我在實驗研究期間,儘量運用一些可以讓學生都能參與的形式。如:説,動,表演等等。

《過新年》一課,我的教學思路的設計是通過發現問題的方法來引入教學→教唱1、3、5樂句→學唱全曲→學生自由表現你聽到的歌曲內容→在盡情的表演中學生不斷的重複歌曲的.旋律,讓歌曲在不知不覺中學會。

分析:課後,仔細想想這節課,我覺得非常有收穫。它讓我在認為最適合自己實驗方法之外又發現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身邊最普遍、最簡單的事物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教學方法可以隨着環境的改變而靈活變化,兩種教學方法的得出,使我的實驗方案中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得到補充和完善。同時也使我知道了:只有適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的他們的興趣愛好,他們才樂於接受,音樂課才能讓學生喜歡。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1

現在我的經驗就是讓學生知道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用處。像有學生不喜歡英語,我就問他們,最起碼你們身上衣服寫了什麼你們知道嗎?那他們就會慢慢注意英語了。而且我喜歡把日常生活中有英語的東西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直觀認識到學英語的用處。不能讓學生有那種學來又沒用的想法。在句型教學方面,我經常用guessinggame進行趣味性操練,這種方法其實用於各種時態的鞏固練習,只是方式變了一下,但每次做的.時候孩子們都興趣盎然。有些時候是比較沉悶的,有些時候就可以考慮一下用小組比賽。這兩天我試用了一下,效果比前幾天有所好轉了。低年級的孩子學習興趣還可以,但是理解能力相對較弱。而高年級的孩子們呢,對英語沒有興趣,感覺很厭煩。其實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還是有些小小的方法的。我們在課堂上採取輕鬆活潑滑稽的教學也是一種好方法。比如單詞的變聲讀,以及作個比賽性質的遊戲等等。語法這方面我採取學生為主體來練習,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多練習。表演啊,兩人對話啊,開火車啊等等。在六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考慮把國小階段的英語知識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複習。如果滲透進平時的教學中會比較好,基礎差的同學也可以重新學點。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2

一年級新生剛進入學校,各科老師都要對同學進行課堂學習的常規訓練,音樂課也不例外。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能有計劃地對同學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對以後上好音樂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同學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同學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同學分組進行編創或扮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同學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3

國小音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同學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同學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身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小朋友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同學對教師發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同學敢想、敢説、敢做。從而讓同學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扮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扮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同學都是我的小朋友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同學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同學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同學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溢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同學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4

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國小音樂實施反思性教學是教師自覺探索解決音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教師自我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對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悦,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雞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繫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烏龜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2、通過創編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3、通過創作表演第二次龜兔賽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通過反思,圍繞着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具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學生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

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教學策略進行反思。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國小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15

蘇霍姆林斯基説:“音樂乃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我愛音樂、孩子們更愛音樂,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薰陶、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

音樂是由音高、音質、音色等有組織、有規律地構成的一種美妙的,能夠反映現實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有利於幼兒全面發展。然而,很長時期以來,幼兒園音樂教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不太科學的模式:教一首歌曲,先讓幼兒死記硬背歌詞,然後跟着教師一句句的學唱;教一個舞蹈,也只是讓幼兒機械模仿老師的舞蹈動作。久而久之,壓抑了幼兒的創造才能,這是很不利於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的。因為如此,我對幼兒音樂教育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改革,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要全面領會,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的與要求。

幼兒園教育新《綱要》對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教給幼兒唱歌、舞蹈粗淺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力等;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四個方面的任務和要求。其中關於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情趣和智能,提高其音樂素質等方面,則是目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我們要把《幼兒園教育綱要》中關於音樂教學的任務與要求的規定,作為我們進行音樂教學改革的主要依據。

二、以趣引趣:

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舞蹈家,而是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陶冶性情和品格。因此,必須強調興趣第一。另外,興趣也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於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活動本身就有着更為直接的聯繫,因此,我經常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我在選擇教材時,總是儘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經過改編、加工以後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來五段歌詞最後兩小節的節奏都是┃××┃×-┃,就顯得很枯燥,經過改編,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節奏,如“媽媽洗衣服┃譁-┃譁-┃”;“姐姐拍皮球┃嘭嘭嘭 嘭嘭┃嘭嘭嘭┃”等,孩子們感到十分有趣,這樣既是唱歌,又有遊戲,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設計趣味化。

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往往決定着這次活動的成敗,因此我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這樣就能使幼兒從一個音樂意境走向另一個意境。

通過透析幼兒的心理、生理特徵,不難看出這些特徵和音樂之間有着諸多的聯繫。幼兒活潑好動、愛玩的個性與幼兒音樂鮮明的律動感以及遊戲性是一致的。因此,在活動設計時將音樂與遊戲緊密結合,以活潑有趣的音樂遊戲貫穿於整個的音樂教學過程,孩子們隨着老師簡練和遊戲性的語言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在音樂意境中感受音樂,並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同時幼兒表現音樂的積極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兒的心理特徵,“形象”是幼兒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我的教育方法力爭生動形象,充滿情趣。

三、以情育情:

達爾克洛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説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説是情感過程”。因此我將音樂教育的重點着眼於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那麼,怎樣利用音樂手段達到情感交流、讓幼兒輕鬆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呢?我認為關鍵是一個“愛”字,因為老師的感情對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我接觸過的人都説我非常愛笑,確實我是個很快樂的人,尤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我在事業、孩子和生活中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在音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鬆、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比如説在活動中經常看着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如:當孩子們很興奮時,我就説:“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並帶頭假裝睡覺。)同時,我還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我不僅僅是老師,還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鴨媽媽、小鳥、風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了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樂活動前,我對教材都要做詳盡的研究和分析,領會每首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如:在《娃娃家》這首歌,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達的自豪、温柔、高興、自信等幾種感情。由於我對教材的感情做了詳盡的分析,並將這些感情充分表現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歌曲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使一首較為平淡的歌曲顯得耐人尋味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師説輕就輕、説響就響,通過反覆練唱來把這些要求強化下來,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四、以新帶新。

奧爾夫體系的核心觀念之一就是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的生命力。對!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在自我探索中獲取知識,在自我探索中增強創造力。作為老師,就要做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掘者、引導者。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注意啟迪幼兒的形象思維來創造性地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當孩子們會唱後,我就問孩子們:“怎樣才能把這首歌唱好呢?”有的孩子主張,第一段要唱得快,因為小烏鴉急急忙忙趕回家啊;第二段要唱得慢點,因為小烏鴉的媽媽年紀大,小烏鴉呀要一口一口地喂媽媽,所以這部分要唱得慢些,要唱出小烏鴉很喜歡媽媽,小心地喂着媽媽。這首歌我就是根據他們的構思引導他們進行表演的。在充滿稚氣的童聲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愉快的情緒中我也給以技能技巧上的指導,如發生、咬字、口形方面的指導、示範,但這些指導的目的是讓幼兒更好地按自己的意願表達音樂。

其次,我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既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也有利於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如針對中、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編時需要的有關生活經驗等事先要在其它活動中進行準備,以便幼兒能將注意力集中於音樂的要求和創造的樂趣上。

在創編歌曲中幼兒的“求異思維”得到了發展,孩子們常常會叫“老師,我又想出來了”。他們不模仿別人編的,也不滿足自己編的,這種創造性,就需要老師去發現、鼓勵培養和發展。

綜上所説,幼兒音樂教學改革工作不是一日之功,不但需要幼兒教師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瞭解幼兒音樂教學情況和新信息;還需要幼兒教師努力學好音樂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順應當前素質教育的潮流,探索出一條適合現代不同年齡的幼兒音樂教育體系,為塑造新世紀具有較高音樂素質的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drm2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