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音樂教學反思合集15篇

音樂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教學反思合集15篇

音樂教學反思1

一年級小同學唱歌的熱情高,興趣濃,但具體在學唱的過程中卻缺乏持久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興趣需求,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環節,營造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總能處在一種亢奮階段促進教學進程,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報春》這首歌曲時,我首先以模擬布穀鳥的叫聲進入教室,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於是我抓住時機展開教學,同學們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中途,部分同學注意力又發生了轉移,我馬上把歌曲內容編成適合兒童口味的小故事,再一次激發他們的興趣。歌曲唱會了後,他們就有一種完成任務的感覺,各自幹着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為了使課堂教學始終如一,我就根據所編故事中的小動物讓同學們分角色表演,然後相互評價,並頒發優勝獎,給予表彰鼓勵。因此學生始終興趣濃厚,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反思2

音樂科組:周蕾蕾

中國歌劇,本身就是一個博大、多彩的領域。要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對其詳細介紹,讓學生對“中國歌劇”有全面的認識,不太現實。因此,只能從本課的中心——“音樂與戲劇”的關係入手,挑出要點,讓學生對中國歌劇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並盡力培養學生對這一藝術形式的興趣,帶他們入門,讓他們日後能主動地進一步去探索“歌劇藝術”的魅力。

在課程一開始,先以提問得形式幫助學生們回憶一下上節課得內容,讓他們對上節課“京劇”的相關知識作個回憶,聯想京劇的特點,有助他們這堂課的學習。

接下來進入正題。先通過師生的一些對答、互動,將中國地方劇種、中國新歌劇與歐洲歌劇三者連接起來,在看他們相同之處的同時,引導學生去探尋它們的區別。為了進入“中國新歌劇”這一主題,我將本課的切入點放在中國新歌劇的里程碑——歌劇《白毛女》上。因為本身這部作品,以前的課堂中欣賞、分析過,學生比較瞭解。為了把握每個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設計了一個類似智力搶答的形式,由我給出關於《白毛女》得相關提示,逐個給出得同時,同學們搶答出這部歌劇的名稱。通過這一環節,課堂的學習氛圍明顯活躍了許多,也提升了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

接下來一個環節是關於音樂體裁知識。剛剛觸及歌劇這個領域,大多數學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緒,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將詠歎調、宣敍調、合唱三者先從概念上分析,讓學生們學會分辨、理解三種不同的體裁形式,再從具體作品上讓學生聽辨、鞏固。在選用作品方面,我們引用了歌劇《江姐》的幾個著名選段,因為本身《江姐》這部作品學生們比較熟悉,對當中的人物比較瞭解,這樣有助於學生們在聽賞過程中將音樂與劇情聯繫起來理解。

a.在講解詠歎調時,我引用的是《江姐》中的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聽賞的同時,請學生們留意它與西方歌劇、與中國地方戲曲所存在的異同。其中,關於它與中國地方戲曲的關聯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説相對比較有難度。我在最初設置問題的時候,沒能恰當地考慮到如今高一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課堂氣氛較為冷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因此,在課堂教學設置問題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時非常重要的,對於相對難答的問題,教師應該給出明顯的提示,輔助學生完成問題。

b.在講到宣敍調時,引用的是歌劇《江姐》中江姐與特務頭子在牢裏的對話。

由於在前面那段聽賞中已經和學生們探討了音樂中沿用了川劇中的音調和打擊樂,因此在這裏對學生們稍加提示,他們就能留心去聽音樂中藴含的戲曲元素,通過聽—分析—再聽這樣的步驟,讓學生們通過實踐,把中國新歌劇和中國地方戲曲很好地聯繫了起來。在課堂上,仔細地引導學生們聽賞一部歌劇作品,培養他們的欣賞習慣,等到以後學生們自己聽賞的時候,也就在潛意識中遵循了這樣的欣賞途徑。

c.在講到合唱時,引用的材料時《江姐》中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一個選段—《紅梅贊》。在這一環節中,音樂上的東西講得少了,我們把重點放在了情感體會上。讓學生從音樂和表演者的表演上,展開聯想,把江姐與紅梅聯繫在一起,引導學生圍繞一個“贊”字,感受整部作品的這一高潮。

講完了音樂體裁知識後,就該選用幾個典型的選段,讓學生們把理論和實際聯繫起來鞏固一下,因此選用了《繡紅旗》、《沒有眼淚,沒有悲傷》、《紫藤花》三個作品。在欣賞過程中,我從音樂理論、體裁形式、情感等幾方面不斷髮問,抓緊學生的思路。最後留給學生一點討論的時間,讓他們歸納出中國新歌劇、中國地方戲曲和西方歌劇三者間的關聯。通過學生對這些方面的總結,讓他們在感受了中國新歌劇的魅力的同時,使這堂課在這個單元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節課進入西方歌劇做好準備。

在這堂課中,我沿用了國中教學中那種問題不斷的方式,對學生們不斷髮問,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時刻抓緊學生的思路,鼓勵他們參與,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選用段落欣賞上,對材料沒有進行很好的篩選,使得聽賞部分過多,佔用了學生們互相討論的時間,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對課堂程序、環節的把握應該再仔細斟酌一下。

音樂教學反思3

情感體驗是我們音樂活動進行中不能忽視的要素。在今天的音樂活動《老師,再見了》活動中,我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讓孩子們充分地感受到歌曲中歌頌“老師與孩子們”之間濃濃的情誼,激發孩子們更加投入地學習和演唱歌曲。

1.談話活動,情感的首次注入。

我問孩子們:你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留念我們的幼兒園嗎?你們想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們的感情呢?孩子們的就會以非常多的回答來回應,很自然地引發了對幼兒園和老師的熱愛。

2.感受旋律,加深情感的共鳴。

播放歌曲的旋律的時候,孩子們能隨着旋律自然地擺動身體或者雙手,他們對整個歌曲的性質有了第一次的感受。抓住這個機會,我順勢讓孩子們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聽到這曲子感覺怎麼樣?”“你有什麼樣的心情?”孩子們也會非常動情地訴説自己的初步傾聽感受。接着的重點則讓孩子們感受一下三拍子的旋律,並鼓勵幼兒用拍手錶現歌曲節奏。

3.聲情並茂,充分激發情感的流露。

我藉助圖譜,結合動作與表情將歌詞內容朗誦一遍,示範一遍後,又繼續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片和給出的動作,再一次學習歌詞內容。孩子們能做到安靜傾聽,並能説出聽完這首歌曲後很感動,很捨不得老師等情感。學唱過程中幼兒積極性高,表演慾強。或者這羣孩子們已經有一點點感受到和小朋友、老師分離的意思,他們所表達的真是對老師的戀戀不捨。通過歌曲的學習和演唱,激發了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敬愛、依戀之情,個個表達要做一名遵章守紀的國小生。

4.結伴表演,昇華相互的情誼。

孩子們學得投入,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在後面結伴表演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些孩子已經很動情了。為了安慰可愛的孩子們,我讓小朋友在歌曲的動作創編的時候,加上擁抱的動作,和好朋友、老師互相表達自己的情感,大家都非常感動。

音樂教學反思4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同一部音樂作品,識譜的人可以欣賞;不識譜的人也可以欣賞;本國的人可以欣賞;外國的人也可以欣賞。它可以超越種族、語言、信仰的界限,與人類的心靈發生碰撞,產生共鳴。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感知音樂中的情感,從而去激發他熱愛音樂的情境。

把“過程與方法”設為課程目標之一

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學過程與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從教學過程講是“重結論,輕過程”,從學習角度將是“重學會、學好,輕會學、好學”。而新《課標》站在“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角度,明確指出:音樂教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點,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音樂本質來看,他具有愉悦性特點。人們通過聽覺產生一種“審美情趣判斷”。他是審美經驗積澱的心理反映,是一種美感的享受

因此人們需要音樂,他是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國小音樂教育教學過程的趣味化和遊戲化,不僅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快樂,而且會使他們對音樂發生濃厚的興趣變“要他學”為“他要學”,進而產生持久的音樂學習動力。因此音樂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精心設計富有情趣的音樂教學情境。讓學生帶着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參與音樂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愉悦,使音樂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家園:

1、體驗:

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悦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2、模仿:

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探究:

音樂教學反思5

音的強弱是國家課改教材音樂第二冊的內容,我將教學流程分為三塊。第一塊:敲一敲,感受強弱;第二塊:找一找,探究強弱;第三塊:唱一唱,表現強弱,在第三塊中,我這樣做:

“同學們找找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強弱的聲音?”

(學生尋找,然後舉手發言)

“那我們能不能用具體發出強弱的聲音呢?”

(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與生一起探究能使身體發出強弱的聲音方式)

“讓我們在教室裏找一找,拍一拍,敲一敲,有哪些不同的強弱聲音,找的時候,可以與同學合作。”

(學生尋找,拍拍,敲敲)

魯迅曾説:“紙上得來膚淺,心中悟出始覺真。”建構主義也告訴我們:知識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有得知識和經驗主動加以建構。本課中,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得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感受――表現――探究――體會音得強弱,特別是上述描述的環節,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習的合作者、積極的旁觀者。教室成了自由的天地,歡樂的海洋。探究中,同學與同學,同學與教師之間在交流,學生在獨立思考,在不斷反思。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探索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與別人交流看法能力,以及思想的開放性均得到了培養,這便是新的學習方式所帶來的變化與收穫。

音樂教學反思6

最近發現,自己在上大學時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來唱歌,聲音渾厚,有穿透力。而一旦自己當了老師,來教自己的學生唱歌時就不用方法了,歌聲蒼白無力,不能感染學生。聲音不好聽,歌詞再好,學生也不願意學。整個音樂課堂就會顯得沒有一點生氣,枯燥而無味,把音樂課的特色給淹沒了。但在音樂課本中很多歌曲用民歌方法唱很不舒服,這也是事實。所以我想我們音樂老師應該用有方法的通俗唱法來進行教學,然後全身心去演唱,這樣聲音好聽了,學生覺得好聽了,才會願意去學。

音樂擂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人們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雖不是一種能力,但是一種能激發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動力。針對當前獨生子女大多思維活躍、喜愛表現的心理,音樂擂台不失為一種“激趣”的有效手段。

(1)在音樂擂台上學生可採取按學號輪流表演的形式,自由組合表演隊伍,人數不限;

(2)要求從嚴,評比從寬。要求節目能較好地表現情感,或唱、或舞、或奏,形式要多樣化。對集體節目和進步較大的同學評比可放寬。

(3)總結及時。每次表演完老師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先讓學生自評或者互評,教師的總結語言注意親切自然,簡潔精練,並帶有啟發性。

(4)措施得力,保持興趣。凡參加展示的同學在表演後,都要進行民主投票,超過半數同學認同的可以登“小小音樂家”表揚榜。音樂課上的“閃亮登場”我已經進行了兩年,通過這項活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大大促進了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並且加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豐富了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開闊了視野,一些不同風格的音樂被學生帶進了課堂。

音樂教學反思7

《悉尼歌劇院》是要讓學生知道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悉尼的標誌,它不僅外型獨特,美麗,而且內部結構科學。同時要求學生能收集自己喜歡的建築物的圖片,並配上文字,向同學作介紹。根據課文的結構、語言以及教學重點,我採用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在課前,我就向學生布置語言直播廳的作業,要求收集有關澳大利亞的資料以及自己最喜歡或自己最想了解的各國的建築物的圖片或文字,而我則利用網絡資源收集了有關的“悉尼歌劇院”和悉尼風光的影音資料,然後根據自己的教學思路製作了演示文稿。

在教學時比較注意引導學學生主動積極地朗讀語言。描寫悉尼歌劇院美麗、獨特的外形的這三個比喻句,我先利用媒體讓學生體會到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之處,再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反覆誦讀,結果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文本,學生讀得聲情並茂,潛移默化中積累了語言,為語言的運用作了鋪墊。

在本堂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以講代練,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手、眼、腦、口等齊動,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掘,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網絡上有關悉尼的影音資料畫面優美,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一下子對悉尼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同時課題也由出示的畫面引入十分自然,有生活氣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比喻句和“巧奪天工”這個詞時,能配以多媒體演示,從不同的角度悉尼歌劇院的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理解三處比喻句的貼切。

音樂教學反思8

親身經歷了轟轟烈烈的課改,老師們都積極努力的改進自己教學觀念與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可以看到:教學的方法多樣了,課堂的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致也變濃了。近幾年來,課聽了不少,其中不乏讓人眼睛一亮的優秀課例,可大多數總叫人覺得有種説不出來的感覺,怎麼説呢,就是不夠實在,幌子太多,其實自己在上公開課的時候也存在着這樣的誤區,先想的是怎樣才能上出新意不落俗套。靜心下來想一想,新課程的理念沒有錯,是我們的理解太簡單。在這裏談談對某些課堂現狀的一些反思。

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只見一個個學生爭相舉起了小手,很正常,因為問題實在是不難,但是老師還是説:小組討論一下,我們再交流。

反思:新課程倡導合作探究,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裏的協調能力,可是並不是每節課任何環節都需要小組討論,在課堂上也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圍在一起大聲討論起來,似乎很熱鬧,可是隻要你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並沒有生生間的互動。這樣的討論有必要嗎?我想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應追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合作該多一些實在,且在小組合作中,小組內的每個同學都應該有明確的任務分工,有小主持人,有督促員……讓他們每個人有都有事可做,讓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發展。

音樂教學反思9

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用心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根據學校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

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電子琴鋼琴音色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一樣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一樣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教學反思10

有些孩子很喜歡音樂,在做某些動作時,嘴裏會自發地哼些調子,其中有些調子是學來的,有些調子純粹是即興地創作。當然,對這種小年齡的孩子不可能期盼他們創作出多麼完美的兒歌,很可能他們所編歌曲中有幾個音似乎與某首熟悉的歌相似,某些節奏又和大家聽過的歌相同。但不管怎樣,這些創作的歌曲畢竟是他們自己重新組織加工而成的,是他們用來表達自己感情的一種方式,這一活動不能不説是創造性活動的表現之一。

對這樣一件在教育上極有價值的活動,我們千萬不能對孩子叫嚷:“煩死了,閉嘴。”而應對他們的創作表示欣賞。應為學生創造條件,並及時將他們創作的歌曲錄下來,記下來,在適當的時候放給或讓他們唱給大家聽,用這種方法不但可以起到交流作用,還可進一步調動、提高學生對唱歌和自編歌曲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願意更多地開展這項對促進創造力發展具有特殊作用的活動。

音樂教學反思11

一、主題與背景

課改以來,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尤其是公開課上,大量引用了美術、影視、戲劇等姊妹藝術與非藝術學科內容輔助音樂教學,使音樂課堂變得更生動也更豐富了。然而其中也不可否認地存在濫用、泛用、為形式而用等運用不當的問題,這從根本上忽略了音樂一、主題與背景課改以來,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尤其是公開課上,大量引用了美術、影視、戲劇等姊妹藝術與非藝術學科內容輔助音樂教學,使音樂課堂變得更生動也更豐富了。然而其中也不可否認地存在濫用、泛用、為形式而用等運用不當的問題,這從根本上忽略了音樂教學的“音樂本質”。因此,該如何合理、適當地運用姊妹藝術等學科綜合的內容,便成了教育工作者急需反思的問題。

二、案例描述

在一節學唱歌曲《過新年》的公開課上,其中的一個教學目標是學唱歌曲並能歌表演。就這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綜合彙報表演”,為了上出新意我特意安排學生分不同的小組進行剪窗花、畫新年、做賀卡、詩朗誦、編兒歌等活動。由於形式多樣豐富,學生興致勃勃、激情高漲。

忽然,我看到有一個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眼睛裏充滿了疑惑。我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問道:“小朋友,你有什麼事嗎?”小男孩眨了眨大眼睛,皺着眉認真地對我説:“老師,我們是在上音樂課嗎?”“是啊!”我好笑地看着他。“為什麼音樂課會人那麼多人畫畫、剪紙,還有做賀卡的,我覺得這像一節美術課呀!”我半蹲着的身子,因為他天真、樸實的話頓時僵在那裏!

對啊!這是節“音樂課”,怎麼讓我上成美術課了。回過神來,我迅速走到講台邊,對已經準備了好一段時間的學生説:“小朋友們,你們都完成了嗎?如果沒有完成的,請下課再去完成好嗎?”“老師!還沒畫完呢!讓我們再畫一會兒吧!”“老師!等會,兒歌還沒編完!”學生都堅持不懈地想要使自己的作品完美無缺。不忍打斷他們,我就焦急地等了一會兒。

過了幾分鐘,他們總算基本完成了。在成果展示的時候,學生個個滿懷欣喜。在音樂聲中,他們有的表演着,有的捧出自己的的作品得意地展示着。“小朋友,老師和同學們都已經欣賞了你的優秀作品,現在請把你的作品等放進去。最後,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歌曲吧!”説着,我就彈起了鋼琴,可很多學生還沉靜在欣賞作品成功的喜悦中,難以回過神來。七零八落地開始表演唱以後,我發現學生裝唱的時候,感情還不夠到位,沒有真正的融入歌曲;表演的時候,很多人的動作不夠協調,也不敢放開地大膽地跳起來。

三、問題討論

以上綜合彙報表演這一課堂環節,雖然教師運用了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各種實踐形式剪窗花、畫新年、做賀卡、詩朗誦、編兒歌等,多樣的形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這樣的綜合教學,並沒有完成本課“學會歌曲《新年好》並能歌表演”這一基本教學目標,導致了教師執教的有失偏頗。從本質上説,該教學環節的內容安排與音樂沒有密切聯繫,脱離了“以音樂為本”的基本原則,脱離了“音樂”這一課堂的“主線”。

新課程提倡各類學科的綜合以後,音樂教學尤其是欣賞教學中出現了音樂與戲劇、音樂與影視、音樂與美術、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各科綜合的運用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也是課改帶來的新成果。《新課標》同時也指出“在實施中,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若綜合教學佔用過多的時間,引用過多的形式而脱離音樂主線,阻礙教學目標的達成,就會偏離《新課標》,成為我們教學的敗筆。因此在實施綜合教學時,我們必須注意各科運用的“時機”、“程度”和綜合教學的“運用目的”。

《新課標》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們所設計的音樂課的任何一個教學環節,都應該為音樂“審美教育”這一核心內容“服務”。加教師在具體安排以上歌曲的綜合彙報課時,可以安排成舞蹈編排小組、樂器伴奏小組、合唱演繹小組等與音樂有密切聯繫的教學環節,另外再加入個別非藝術類的教學環節,沒必要用則不用。我認為教師要注意不管綜合教學能引起多大的教學效果,在需要的時候才適時地用;與音樂聯繫不太緊密的環節不能安排太多的時間;教學設計更應該圍繞教學的目標、圍繞音樂的目的進行展開,不能為了使課堂看起來光彩奪目而喧賓奪主。

音樂教學反思12

中專高職的音樂課和國中有所不同,中專高職的課以欣賞為主。通過欣賞,讓學生綜合的感知音樂,理解音樂。但是如果只是純粹的放幾首名曲讓學生欣賞,有的學生還能認真聽下去,有的學生就當催眠曲,甚至有上課説話,玩手機的現象。這一點確實令人懊惱。老師在上面講音樂知識,學生是聽得昏昏欲睡。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讓學生自己先憑第一感覺來講解音樂,感受音樂,然後我再告之學生所欣賞的音樂實際的情感表達,曲作者要表達的真實內涵。當然,音樂是沒有固定的含義的,有的時候學生説的雖然和實際情感有衝突,但也很有他的觀點,這就要求老師一分為二的來講解了。這樣學生在欣賞的時候有了事做,有了自主性,下意識他們會認真去聽音樂,避免了一些因為無所事事而説話的現象。另外,剛欣賞的時候,我儘量找一些有強表現力、感染力的音樂,讓學生根據音樂自編歌詞、自編舞蹈。或伴着音樂朗誦。這樣學生參與了進來,欣賞時也就有了積極性。

中專高職的學生,上課也很好動,靜不下心。所以在欣賞課的同時也穿插一些歌曲的教唱,或者把課交給學生自己,讓他們上台表演。讓學生在表演時鍛鍊自己,表現自己,讓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增強自信心,感受到學校大家園的歡樂及温馨。

音樂教學反思13

一、學生基本狀況分析:

1、學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2、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必須的興趣。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每班有70多人。由於班級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又由於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較多,所以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會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用心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3、提高音樂審美潛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羣眾主義精神。

三、教材特點:

1、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資料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3、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這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説、爸爸媽媽對我説。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説,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悦和潛力。

2、要用心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3、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發揮自己的特長,用心探索、努力鑽研。

五、教學進度安排:

六、各方面要求:

(一)、發聲基本要求:

1、培養練聲的興趣。

2、歌唱姿勢要正確。

3、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唱歌。

4、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唱歌。

5、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u韻母。

(二)、讀譜知識:

1、明白音有高低。

2、明白音有長短。認識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狀,明白各唱幾拍。

3、明白音有強弱。

4、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換氣記號。

(三)、視唱:

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節奏。

(四)、練耳:

1、聽辨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統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

2、聽辨音的長短,比較全音符與二分音符、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長短。

3、聽辨並説明音的強弱差別,比較ff與pp、f與p的強弱差別。

(五)、欣賞:

1、初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欣賞音樂的習慣。

2、發展音樂聽覺潛力、記憶潛力和想象力。

3、使他們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潛力。

(六)、唱遊:

1、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兒童對音樂多種要素的感知力。

2、透過歌唱、律動、表演、舞蹈等活動來感受音樂的美。

音樂教學反思14

《獵人合唱》。雖然教研員和各位音樂老師給予了我很高的評價,可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就《獵人合唱》這一課,我做一下教學反思。

《獵人合唱》我作為兩課時講解,在公開課之前,學生們已經學完第一課時,第二可是主要是《獵人合唱》的合唱部分。

其實本節課的導課是本課的一個小失敗,我用了一小段歌劇導入新課,其實在第一課時就應該用的,我用到了第二節課,失去了課件的作用。

整個教學活動,我採用了師生合作的教學方法。同學們在學會二聲部的時候,我讓學生變換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例如:一半同學唱一聲部,一半唱二聲部,又或者男生唱歌曲的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第三段分兩個聲部合唱等等,這一部分的活動全部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出謀劃策的,同學們想出了很多演唱方式,並一一嘗試。這樣,不僅把課堂自主權還給了學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演唱興趣。

合唱之後,我又加入了一個小環節,用樂器代替人聲的合唱。同學們都會一樣統一的樂器——口琴,我們共同選擇歌曲的第三部分演奏,同學們演奏第二聲部,教師用電子琴演奏第一聲部,師生共同合作,鍛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整體的演奏之後,再分小組以比賽的形式與老師演奏。我發現這一部分很有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效果,同學們每組都想超過對手組,於是演奏的時候分外賣力,這也充分的體現了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

通過本課,學生們不僅體會了音樂帶來的歡樂,教師也成功的完成了一節以學生為主的音樂課堂,並且進行德育滲透。在今後的教育事業中,我還會更加努力,把最快樂的音樂課堂帶個每一個學生。

音樂教學反思15

我在9月25日上午第二節課,講了湘版教材六年級第三課《猜調》。學習目標是:一、能學會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有韻味地演唱《猜調》,感受和體驗少兒天真活潑的生活情趣;二、能主動參與聽賞《金風吹來的時候》、學跳傣族舞等活動,瞭解和喜愛雲南音樂及文化。學習重難點: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有韻味地演唱《猜調》。

《猜調》是一首表現兒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調,是雲南兒童遊戲時對唱的歌曲。結構短小、旋律簡單、節奏鮮明,單純質樸。全曲最高音i,最低音5,一氣呵成的九小節,似乎想難倒對方,但對方卻脱穎而出、對答如流。整首歌曲明快、活潑,富有情趣。《金風吹來的時候》是一首由葫蘆絲與小樂隊合奏的樂曲,優美、悠揚,與展現雲南少女婀娜身姿的“傣族舞”,共同表現了雲南人民的幸福生活。

為了呈現完整而有效的音樂課堂,我整合了本課的內容,設計了以演唱歌曲《猜調》為主,感受雲南為輔的目標。通過聽賞葫蘆絲主奏樂曲《金鳳吹來的時候》和學跳傣族舞活動,來感受、體驗雲南的風土人情,瞭解雲南富有代表性的樂器“葫蘆絲”,傣家的“孔雀舞”(舞蹈);再通過歌曲的自主學習和深入瞭解,知道當地“街(gai)、小乖乖”等方言以及一氣呵成的曲式結構特點,培養起學生對雲南的音樂及文化的興趣、愛好。有主有次、循序漸進地走進雲南,瞭解雲南,乃至喜歡雲南。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分成初識雲南、歌唱雲南和雲南尋蹤三部分展開教學,即先聽賞、學跳“傣族舞”,再學唱歌曲,最後拓展到課後的查找三大環節。第一部分,請同學們猜一個“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的地方,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大家主動參與聽賞和學跳傣族舞活動。聽賞中,通過目標出示的引領,在“主奏樂器,給人的感覺想象到了什麼?”的聆聽指導下,聽辨出了主奏樂曲“葫蘆絲”;學跳舞蹈中,又以“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人們生活得如何?邀請你來參加”等問題,主動參與體驗、領略了雲南的典型舞蹈。從樂器葫蘆絲和孔雀舞等信息中,得出是“雲南”的結果,從而“初識雲南”,留下美好的、愉快的印象。第二部分,由聆聽指導“歌曲唱了些什麼?模仿一句”帶學生初聽,再教師範唱學生復聽,瞭解歌曲“情緒和演唱形式”。對歌曲有印象之後,開始學生的自主學習。圍繞“歌曲中有哪些雲南地方特色?”分四步學唱歌曲。即(1)熟讀前十六、後十六、連續十六分音符節奏;(2)用“da”唱讀節奏;(3)用“唻”聽唱旋律;(4)試着填唱歌詞。通過小組展示、評價,學生髮現問題來突破學生的難點。在師生合作、互動的鞏固後,以演唱指導“遊戲中帶着什麼心情來唱的?問着什麼口吻,答者什麼語氣?”引領學生思考和表現、評價,突破本課演唱的難點。第三部分,先回顧本課主要內容,詢問“雲南印象”;再佈置課後拓展作業,查找有關“納西古樂保存地—麗江、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故鄉—玉溪、傣族音樂歌舞集中地—西雙版納”的位置,以及更多的雲南民歌的收集、模仿。

在教學中,第一部分基本按我的設計和想法順利完成,但有一個小疏忽,由於找不到源文件,通過網絡下載,好不容易找到的是伴奏音樂,不是原曲,缺少了主奏樂曲“葫蘆絲”,及時口頭調整解決。第二部分在整體環節順利進行的同時,課後聽到齊媛和大家的提醒,才知道沒有及時處理到座位靠後學生的難點,今後需做到照顧全體。另外,趕上了學校演練,提前5分鐘下課了,最後的環節沒能如期進行,學生走後向大家空講説明了結尾環節。整體最有收穫的地方,就是在內容的設計,環節的銜接和問題的呈現上有了條理、進步。能較準確、清晰地把握、表述,流程更暢通和簡潔,不那麼糾結了。不足就是,仍需在解決學生的難處時,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細緻。今後會朝這個方向努力,爭取更好的實現課堂自主與高效。

標籤: 反思 教學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jnje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