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高中語文下冊暑期作業卷:文學類文本閲讀練習

高中語文下冊暑期作業卷:文學類文本閲讀練習

  一、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的題目。

高中語文下冊暑期作業卷:文學類文本閲讀練習

冬 天

朱自清

説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着,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裏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薰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着洋燈,也還是陰暗。圍着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着臉,覷着眼睛,從氤氲的熱氣裏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裏。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説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鍋,等着那熱氣,等着熱氣裏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裏坐小划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説:我們要遊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划子。有點風,月光照着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説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着了。P君餵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伕問要不要上淨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裏,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唸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着信,P君聽説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税局裏收特税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説在一個大谷裏。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户裏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裏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隻的鳥影。夏末到那裏,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着大路;路上有人説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説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裏坐着。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着。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裏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着,並排地挨着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裏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温暖的。

1、文章主要寫冬天生活的幾個片斷?分別抒發了什麼情感?請概括説明。

2、文章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以第二段為例作簡要分析。

3、文章以冬天為題有什麼作用?

菜 花

孫 犁

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貯存下來的大白菜,都近於乾枯了,做飯時,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葉,根部一大塊就放置在那裏。一過清明節,有些菜頭就會鼓脹起來,俗話叫作菜懷胎。慢慢把菜幫剝掉,裏面就露出一株連在菜根上的嫩黃菜花,頂上已經佈滿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剷平,放在水盆裏,安置在書案上,是我書房中的一種開春景觀

菜花,亭亭玉立,明麗自然,淡雅清淨。它沒有香味,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異味。色彩單調,因此也就沒有斑駁。平常得很,就是這種黃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見不到這種黃色了。

今年春天,因為忙於搬家,整理書籍,沒有閒情栽種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孫給我抱來了一個大旱蘿蔔,家鄉叫作燈籠紅。鮮紅可愛,本來想把它雕刻成花籃,撒上小麥種,貯水倒掛,像童年時常做的那樣。也因為雜事纏身,胡亂把它埋在一個花盆裏了。一開春,它竟一枝獨秀,拔出很高的莖子,開了很多的花,還招來不少蜜蜂兒。

這也是一種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帶一點紫色,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它的根莖俱在,營養不缺,適於放在院中。正當花開得繁盛之時,被鄰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韻,人的欣賞之情,差不多完全喪失了。

今年春天風大,清明前後,接連幾天,颳得天昏地暗,廚房裏的光線,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發現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從菜心那裏長出,而是從橫放的菜根部長出,像一根老木頭長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經開放,耀眼地光明。我高興極了,把菜幫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裏。

我的案頭,又有一株菜花了。這是天賜之物。

家鄉有句歌謠: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見到的菜花,不是一株兩株,也不是一畝二畝,是一望無邊的。春陽照拂,春風吹動,蜂羣轟鳴,一片金黃。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樣的。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從延安回到家鄉。經過八年抗日戰爭,父親已經很見衰老。見我回來了,他當然很高興,但也很少和我交談。有一天,他從地裏回來,忽然給我説了一句待對的聯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他説完了,也沒有叫我去對,只是笑了笑。父親做了一輩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戰事期間,照顧一家大小,艱險備嘗。對於自己一生掙來的家產,愛護備至,一點也不願意耗損。那天,是看見地裏的油菜長得好,心裏高興,才對我講起對聯的。我沒有想到這些,對這副對聯,如何對法,也沒有興趣,就只是聽着,沒有説什麼。當時是應該趁老人高興,和他多談幾句的。沒等油菜結籽,父親就因為勞動後受寒,得病逝世了。臨終,告訴我,把一處閒宅院賣給叔父家,好辦理喪事。

現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園如夢。面對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遠虛無,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悵。

人的一生,無疑是個大題目。有不少人,竭盡全力,想把它撰寫成一篇宏偉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寫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頭菜花一樣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為文章的題目。

1988年5月2日燈下寫訖

1、作者由菜花及父親,進而想到自己,從中悟出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哲理?請作簡要概括。

2、文章在寫父親時用了什麼表達技巧?寫父親的事有什麼作用?

3、《菜花》是一篇借物抒情,因事説理的優美散文。文中的菜花有什麼作用?

雨 前

何其芳

最後的鴿羣帶着低弱的笛聲在微風裏劃一個圈子後,也消失了。也許是誤認這灰暗的淒冷的天空為夜色的來襲,或是也預感到風雨的將至,遂過早地飛回它們温暖的木舍。

幾天的陽光在柳條上撒下的一抹嫩綠,被塵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滌。還有乾裂的大地和樹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卻遲疑着。

我懷想着故鄉的雷聲和雨聲。那隆隆的有力的搏擊,從山谷返響到山谷,彷彿春之芽就從凍土裏震動,驚醒,而怒茁出來。細草樣柔的雨聲又以温存之手撫摩它,使它簇生油綠的枝葉而開出紅色的花。這些懷想如鄉愁一樣縈繞得使我憂鬱了。我心裏的氣候也和這北方大陸一樣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淚在我枯澀的眼裏,如遲疑在這陰沉的天空裏的雨點,久不落下。

白色的鴨也似有一點煩躁了,有不潔的顏色的都市的河溝裏傳出它們焦急的叫聲。有的還未厭倦那船一樣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卻倒插它們的長頸在水裏,紅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後,不停地撲擊着水以支持身體的平衡。不知是在尋找溝底的細微的食物,還是貪那深深的水裏的寒冷。

有幾個已上岸了。在柳樹下來回地作紳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勞。然後參差地站着,用嘴細細地梳理它們遍體白色的羽毛,間或又搖動身子或撲展着闊翅,使那綴在羽毛間的水珠墜落。一個已修飾完畢的,彎曲它的頸到背上,長長的紅嘴藏沒在翅膀裏,靜靜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間的小黑眼睛,彷彿準備睡眠。可憐的小動物,你就是這樣做你的夢嗎?

我想起故鄉放雛鴨的人了。一大羣鵝黃的雛鴨遊牧在溪流間。清淺的水,兩岸青青的草,一根長長的竹竿在牧人的手裏。他的小隊伍是多麼歡欣地發出啁啾聲,又多麼馴服地隨着他的竿頭越過一個山野又一個山坡?夜來了,帳幕似的竹篷撐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這是怎樣遼遠的想象呵?在這多塵土的國土裏,我僅只希望聽見一點樹葉上的雨聲。一點雨聲的幽涼滴到我憔悴的夢,也許會長成一樹圓圓的綠陰來覆蔭我自己。

我仰起頭。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霧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臉上。一隻遠來的鷹隼彷彿帶着怒憤,對這沉重的天色的怒憤,平張的雙翅不動地從天空斜插下,幾乎觸到河溝對岸的土阜,而又鼓撲着雙翅,作出猛烈的聲響騰上了。那樣巨大的翅使我驚異,我看見了它兩肋間斑白的羽毛。接着聽見了它有力的鳴聲,如同一個巨大的`心的呼號,或是在黑暗裏尋找伴侶的叫喚。

然而雨還是沒有來。

1、作者在本文中有充滿靈性的意象描寫,主要描寫了哪些意象?請作概括説明。

2、本文中作者大量運用的一種手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3、請分析文中加點詞語的作用。

臘 八 粥

冰 心

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就給我們煮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成的。乾果裏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乾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

母親説: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院煮來供佛的十八種乾果象徵着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因為借這機會,清理廚櫃,把這些剩餘雜果煮給孩子吃,也是節約的好辦法。最後,她歎一口氣説:我的母親是臘八這一天逝世的!那時我只有十四歲。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後,趕忙到廚房去給父親和哥哥做早飯,還看見灶上擺着一小鍋她昨天煮好的臘八粥。現在我每年還煮這臘八粥,不是為了供佛,而是為了紀念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九三○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農曆臘八!那時我已有了自己的家,為了紀念我的母親,我也每年在這一天煮臘八粥,雖然我湊不上十八種的乾果,但是孩子們也還是愛吃的。抗戰後南北遷徙,有時還在國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們幾乎連個家都沒有,也就把臘八這個日子淡忘了。

今年臘八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見我的第三代幾個孩子,圍在桌子旁邊,在洗紅棗、剝花生,看見我來了,都抬起頭來説:姥姥,以後我們每年還煮臘八粥吃吧!媽媽説這臘八粥可好吃啦。您從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這些孩子們真饞。我説:那是你媽媽們小時候的事情了,在抗戰的時候,難得吃到一點甜食,吃臘八粥就成了大典。現在為什麼還找這個麻煩?

他們彼此對看了一下,低下頭去,一個孩子輕輕地説:媽媽和姨媽説,您母親為了紀念她的母親,就每年煮臘八粥,您為了紀念您的母親,也每年煮臘八粥。現在我們為了紀念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爺爺,我們也要每年煮臘八粥!這些紅棗、花生、栗子和我們能湊來的各種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羅漢,而是象徵着我們這一代準備走上各條戰線的中國少年,大家緊緊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團結在一起他一面從口袋裏掏出一小張疊得很平整的小日曆紙,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農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樣。他把這張小紙送到我眼前説:您看,這是媽媽保留下來的,周爺爺的忌表,就是臘八!

我沒有説什麼,只泫然地低下頭去,和他們一同剝起花生來。

1979年2月3日凌晨

1、本文的主題什麼?請概括説明。從原文找出與之相關句子。

2、本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色?請作簡要分析。

3、文末所注的寫作日期有凌晨二字,這兩個字有什麼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17rd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