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君子和而不同的哲學理解

君子和而不同的哲學理解

在重温經典的今天,尤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非常流行。

君子和而不同的哲學理解

“君子和而不同”原話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對這句話,歷來有不同的註解。

比如,何晏《論語集解》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就是説,君子內心所見略同,但其外在表現未必都一樣,比如都為天下謀,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則教書育人,這種“不同”可以致“和”;小人雖然嗜好相同,但因為各爭私利,必然互起衝突,這種“同”反而導致了“不和”。

在何晏註解的基礎上,宋儒更明確地以義利觀來解釋“和而不同”,認為君子的“和”是“義”的結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驅使。

這種解釋思路一直延續到清末,比如劉寶楠《論語正義》所説的“和因義起,同由利生”,與宋儒一脈相承。

孔子的本意是否如此,或者説,孔子是否認同後人的解釋,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從哪方面對它進行註解,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經典的意義在於,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時俱進地對它進行重新詮釋。所以,今天我們以孔子的言論來為“構建和諧社會”探尋理論上的歷史淵源,這是可能理解的`。

同樣,我也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從哲學的角度來理解孔子的原話。

在哲學的理論原理中,“矛盾”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學生特別難於理解的概念,所以,在給學生講解“矛盾”這一概念的時候,我試過採用很多種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給學生作通俗的講解,但學生的理解還是比較困難。

但是,在我用了孔子的這一思想來解釋之後,問題好象變得簡單多了:

從哲學的理論角度來講:矛盾指的是“對立統一”,即任何一個事物都存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存在於一個統一體中。

用孔子的思想來解釋:“和”是指和諧、統一,“同”是指相同、一致;“和而不同”,就是在一個統一體中,存在不同的東西。“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指任何事物(即使是君子)都存在矛盾(有不相同的地方),矛盾中所包含的對立(不同)又是統一的(和)。

所以,用經典的東西解釋事物,真的是既準確,又簡略。

標籤: 和而不同 君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172m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