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實用的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必備)

實用的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必備)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必備)

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每年春節,我都要隨爸爸媽媽回到故鄉都江堰,那裏不光有秀麗獨持的巴蜀風光,還有甜在我心裏的糖畫。

清晨,淡淡的薄霧還沒從村莊上飄散,糖畫爺爺就推着小車走街串巷的吆喝起來:“糖畫喲,糖畫,快來買呀……”,聽到這一嗓子,屋前房後立刻就有小孩竄了出來,扯着爺爺奶奶的手,拽着媽媽的衣襟,從四面八方聚集,緊緊的圍着糖畫爺爺。

小孩咿咿呀呀地嚷着催促着,糖畫爺爺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停穩小推車,從車下櫃子裏端出一個白磁板,又掏出一個小鐵鍋,慢悠悠坐下,開始用煤氣爐熬起糖稀來。眼看小鐵鍋裏的糖稀色澤越來越紅豔,誘人的麥芽糖香勾走了圍觀者的魂兒,火候差不多了,糖人爺爺一聲令下:“轉轉盤咧”,混亂的人羣頗像得到號令的士兵一樣,立刻在那畫着色彩豔麗的十二生肖轉盤前排起一條整齊的.隊伍。小孩踮着腳,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牢轉盤上最大的龍,撥動一下指針,攥緊拳頭連聲喊着:“轉,轉,轉,大龍、大龍!”指針晃晃悠悠掠過蝴蝶,掠過花籃,終於擦着大龍的邊兒停下,人羣中頓時暴發出一陣歡呼。

“好,轉到個大龍,新年好運一條龍!”糖畫爺爺笑着祝福,?子一擼,便從小鐵鍋裏舀出一大勺糖稀,腕子一斜,那琥珀般的糖汁順勢流淌到白磁板上,糖人爺爺手速如飛,時而輕輕抖動,時而快速滑行,那糖流得或慢或快,慢時如琥珀滴珠落玉盤,快時細若遊絲不斷絕,人們看得目不暇接,眼睛便隨那鐵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轉個不停。最後,糖畫爺爺手輕輕一收,那糖稀如踩剎車般停滯住,一條金燦燦、亮瑩瑩的大龍便平躺在白磁板上。糖畫爺爺拿根竹籤往龍身上一按,輕巧地一提,轉到大龍的小孩挺胸抬頭,滿面紅暈地在周圍一片豔羨中接過竹籤,卻怎麼也不捨得下嘴。

不多時,走在街上人人手中都像捧寶貝似的捧着一隻糖人,他們如金色的蝴蝶徜徉在故鄉的大街小巷,編織起濃濃的鄉間年味。

每年回到都江堰都要品一品甜蜜蜜的糖畫,才知道印在糖畫裏的年有多甜。

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春節、燈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節日。

這些節日,包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這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眾多的節日中,我則獨情於春節。每年的春節,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親戚朋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為的只是吃上這一年才有一次的.團圓飯。飯桌上,大人們的講述則是這一年的所有經歷, 而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吃着、喝着、玩着、鬧着。我最喜歡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等到十二點整時,千家萬户會拿出早已準備了許久的煙花,隨着“轟轟”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隨着着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瞧,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熱鬧,充滿了人情味的春節。

啊!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説:“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説:“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説:“好!”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着東西,又來到裏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説:“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説”壞話,呀!

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團圓、幸福、平安。新年新氣象,我最喜歡過春節,因為可以穿新衣服、收紅包,放鞭炮,太有趣了。

早晨起來,各家各忙着貼春聯,我家也不例外。媽媽還買了一個大“福”字貼在大門上,客廳掛着中國結,燈籠也也掛好了,屋裏屋外一片喜氣洋洋。中午,爺爺準備了豐盛的飯菜,有雞、魚、肉等美味佳餚。接着奶奶會包餃子,我和姐姐也去幫忙。我們包好一盤又一盤,餃子像一個個元寶,圓鼓鼓地擺列着,代表我家今年財運打開。心裏簡直樂開了花。

我們是大家庭,每到過年親戚朋友來來往往。送禮、拜年、串門、吃糖果......非常熱鬧。我們家族的習俗是“圍爐”。擺一張大桌子,中間放一個爐,旁邊準備好多菜,,大魚大肉蔬菜瓜果......看着就叫人嘴饞。當夜幕籠罩大地,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團圓飯。

午飯後,小朋友們更開心啦!身上穿着新衣,兜裏揣着紅包,

我們迫不及待來到空地上放棄鞭炮,五顏六色的'焰火飛上高空,夾着噼哩啪啦的鞭炮的歡笑,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現在,我又盼望過年啦!

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除夕真熱鬧。家家户户都忙壞了,趕着做年菜,準備在今晚大吃一頓。家裏的男女老少都參與了,一會兒殺只雞,一會兒宰只鴨,一會兒有拔毛,一會兒大食物一鍋煮了。酒肉的香味、忙碌的情景、歡笑的聲音,無處不在。門外貼上了紅紅火火的對聯,屋裏也有不少年畫。有的正着貼,有的斜着貼,有的歪着貼,也有的掛着的。把家裏裝飾得紅紅火火,別有一番喜慶。無論怎麼貼怎麼掛都寓意着吉祥如意,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有好運。

吃團圓飯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説説新年的願望,聊聊各自的事業,談談各自的成敗之類的。飯菜也十分豐富哦,有雞、鴨、魚、青菜……都是大鍋菜。吃完晚飯後,有逛花市的習俗,花市裏人聲鼎沸、人山人海。在花市裏轉上一兩圈,看看哪束花合心意,聞聞花的芬芳,再買幾束稱心如意的鮮花。插在客廳上,有一番祥和的.氣息。富貴竹表示富貴大吉;百合表示百年好合;水仙表示吉祥如意。無論什麼花,都有各自的寓意。如果放一盆桔子,再在上面掛上一些小型的利是,顯得可愛、喜氣呢,大吉大利嘛。

到了凌晨12點,鞭炮聲、煙花聲響成一片,這已經是大年七年級啦。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噼裏啪啦——”大年七年級,我們習慣到處去玩,如逛逛街、參加一些春節活動、與朋友聚聚會。到了年八年級才開始相互拜訪,一直到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了。

正月十五的光景與大年七年級截然不同,按我們的習慣,是要吃湯圓的。揉好面,在下一小塊,揉成球形的。再把餡放進去,包好一個湯圓咯。自己做的內陷更豐富,花生、黃糖、蓮蓉。想吃什麼就有什麼,一頓吃個飽。嫩嫩白白的湯圓讓人陶醉欲滴啊。一咬下去,餡迸出來了,立刻脣齒留香。甜蜜一直蔓延到心裏。不及吃出甜蜜,説不定還吃出好福氣哦。“湯圓湯圓,團團圓圓”這一頓迎新送舊的湯圓,當然要一家人吃咯……

新年的顏色是紅火的;新年的味道是甜蜜的;新年的聲音是“噼裏啪啦”的。過了正月十五,男女老少都過會平靜的日子,新年也就結束了。學生照常上學,大人也照常做事。大家不會有年前的忙亂,也沒有過年的熱鬧了。一切都淡化下來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0wk7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