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1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是什麼?她由那些文化符號組成?她的主要外在表現在哪裏?都值得認真摸索。

不久前,一位知名教授説,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道和術,道家之道,儒家之術。從內容上看,很難判定他説的對還是不對。

説他對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確切包含着道家、儒家思想,也有着關於道家之道、儒家之術的闡釋。

説他不對,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絕不僅僅是道家之道和儒家之術。其中還有更博大精神的內容和對人文、自然、宇宙萬物的精準解讀。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內容是包含了道家、儒家、佛家最高精神凝練而成的抱朴守拙、清靜無為、天人合一,自然圓融、和而共生的精神境域。那是一種豁達、達觀、捨得、放下、循天理、重人倫、崇尚普惠、雨露均沾、包容、恩養、果報大善之念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本質區分在於棄鬼神,而信人倫。將一切付諸神話色彩的信仰斥之為“怪力亂神”而崇尚自然。西方文化講以人為本,上帝造人。中國傳統文化講以家為本,家和萬事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伏羲、女媧人文初祖造人,人類造人。

中國傳統文化中釋道儒是其中主要內容。但道家之道是有的,儒家之術就不準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何謂中庸?中庸之道是為中庸。中正、公允、公平、公道,秉承天地之德是為中庸。而道家的道,是事物安穩之法,陰陽調和之術。也有着融和、平抑、取中的意思。我們中國的中,不是隨便叫的.,這個中字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肯定位,持中守正。

易經把事物形成乃至發展進程用一個周圓表述。數數成像的概念12345是生數,67890是成數。生數和成數的契合點分別是5和0,恆居中位。河洛圖笈,白馬、神龜數據。頭1、6,尾4、9,左3、8,右2、7,唯獨沒有0和5。0和5在哪裏?居中。中為土,中土即此域中之國——中國。

易經説明世界講境域生成。原生態世界是虛、是無。無不是沒有,而是隱含無數生命體、生命基因、元素符號、各種成像因子。進入適當的土壤、遇到諸多適宜的温度、濕度、營養、水分、各種氣候環境誘因,這才促成生命的產生,完成從無到有的生命創造。就是無中生有。即:從無極到太極,然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從而生生不息。所以老子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着名萬物之母。從無名到著名的進程就是一次生命創造的進程。從着名到繁育生息乃至無窮,即是母體孵化繁育的浩渺進程。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這兩個進程。將這兩個生成進程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和”。與天地之和;與環境之和;與氣候條件之和;與生命基因之和。然後,和而共生,和而不同、和而共榮,世界乃成。

這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宇宙觀、世界觀。天人合一,是和天之德普惠世界,雨露均沾。和地之德包容萬物,恩養生命。和人之德,靠近天地、靠近自然、靠近生命。人類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承前啟後。

中國傳統文化講和之道就需要遵守道家的剛柔相濟、陰陽互補。

中國傳統文化講和之道就需要遵守儒家的中庸之道,公平無私。

中國傳統文化講和之道就需要遵守佛家的圓融一體,捨得、放下,慈悲為懷的博大胸襟。

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之德、義之理,奧妙就在於此。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2

通過我院開課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過去我一直認為文化是一種飄渺虛無的東西離我們很遠,通過學習我瞭解到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生活創造形成的產物。是指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民族小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生活方式、行動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怎能不瞭解自己的文化呢?雖然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被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但我們仍有必要系統地學習我們的文化。由於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們生活中如今許多的年輕人為了尋求時尚、尋求特立獨行,在人生進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哈韓、哈日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我們現在有些年輕人能夠流利講出國外的衣飾歷史以及飲食文化能夠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卻對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不深,乃至不能流利的朗誦一篇孝經。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給後代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沒有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會變得蠻橫、愚昧,缺少了對傳統的瞭解和認識,我們將變得淺薄、無知。但是在現代中國人的身上隨着一代一代更替,這種傳統精神的影子越來越模糊了。提起傳統文化,成擅長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楚的概念。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文化氣質,開闢我們的人生境域,並能啟悟生命的智能,發揮理性的功能。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應了中國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的一些高尚品質,是應當得到繼承的。

有段時間,我學習了關於《孝經》的知識,父母在最初的時候給予了我們生命,然後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我們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我們穿衣服、綁鞋帶、扣扣子,教我們洗臉,等教我們學會了所有東西時候,我們第一回報給他們的是頑皮和頂撞,我們忘記了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裏那些日子,我們忘記了父母是怎樣把畢生的血汗一點一點的傳輸給我們。所以我很慶幸能在這個時候學習到傳統文化讓我學會了感恩。

我們需要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會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才會給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奉獻,才能是個有精神有信仰的有靈魂的人……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3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孝是儒學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孔孟時期,顯現了闡發儒家孝道觀的經典著作《孝經》。歷代儒學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為自己的統治服務;這二者的協力在民間的影響就是《二十四孝》的產生和流傳。邯鄲學院聽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邯鄲的講座之孝道後,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孝是一棵從人的心靈深處生長出來的道德之樹的根,根正才能大樹強健,根深才能枝葉繁茂,根蒂堅固才能花果飄香。沒有這個根,學什麼都不會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禽獸不如了,所學所做只能是沽名釣譽而已。人之根本在孝,本就是本性,也即是人性。這個根、這個本是情感最原始的生髮地,一旦觸動,便如閃電一樣照亮那個地方,最能

搖其心、動其志、利其行.也就是説最能幫助人回來本性,回來人性,複本來善。孝是眾德之根,諸善之源,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是民族認同,民族團結、民族振興的基礎。提出的以德治國方針,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實則都包涵了中華傳統的孝道。

孝關乎着人們的精神生活,它讓人的內心充滿暖和,並把人提升到一個莊重和神聖的境域。百善孝為先的古訓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準則。

今天,孝敬父母不僅要養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這是行孝的三個含義。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説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供養父母,就算盡到了孝道,養狗、養馬也同樣是養,如果我們僅僅是供養,而不尊重父母的話,怎麼能夠把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區分開來?

在兩千五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很多人對孝的認識仍舊還停留在

能養這個在孝行裏面排在最後的層次上,認為只要滿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順父母了。這是我們時期的'不幸,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不幸。當然。能夠滿足父母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處,也算是一種孝行。可悲的是,有些人在這個層面的孝也做不到。養父母之心,第一是不能讓父母為你的健康擔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就是説,我們身上最小的器官毛髮,最表層的皮膚都來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體,怎麼敢毀傷呢?

所以今天我們學習《孝經》也好,《論語》也好,《弟子規》也好,就是要把先人那裏的孝轉化為現代孝的智慧,與時俱進,融入到現代生活中,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把孝化的習俗作為時尚,上升為信仰。孝心不能等,從現在開始;孝心不用説,從做開始。以孝為本,以孝為榮,以孝為樂。跟風就跟行孝風,追星就追賢孝星,成績我們的孝道人生。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4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當以身作則,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改壞習慣的進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進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第一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各自擇,天心腸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少説抱怨的話,多説寬容的話;少説諷刺的話,多説真誠的.話;少説命令的話,多説尊重的話;少説批評的話多説鼓勵的話,家裏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

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養,又親爹、親孃可以叫,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後悔事。

我們中國人的孝並非愚孝,舜的故事告知我們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受,傷心,“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心靈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揚名於後世。

中華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範文5

在公司李總關心和組織下,我參加了傳統文化的學習,這次培訓我的感受非常的大。

陳老師講得深入淺出,環繞着五倫、五常、四維和八德還有很多課程,真的是培訓內容豐富,讓我一直停留在感恩和激動中。培訓中第一講到的是孝,所謂百善孝為先,中華文明五千年孝子的故事比比皆是,但當今的社會,人們在日益繁忙的生活中,漸漸的將父母給遺忘了,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和照管我們的孩子。全部培訓對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王希海大哥的感人事件,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王希海大哥為了照管他植物人的父親,捨棄了出國工作的機會,為了讓自己家裏的哥哥姐姐安心工作,他一個人全心全意的照管父親20多年,每天幫他父親搽身、換褲、牀單等,還每天幫他父親吸痰,摳大便,這不是一樣人做得到的。他不愧為真正的.男人,他的事蹟將永久留在我們的心中,也成為了我們的學習榜樣,在參加培訓前,我也一直認為我是個比較孝順的兒子,但經過這次培訓,比起王希海的感人事蹟,我覺得我做的太不到位了,太不稱職了,我相信通過以後的學習我會做得更好。

通過這次培訓的課程中,我知道了只有每個人都知福、惜福,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工作,把責任進到位,和諧的環境就會顯現在我們的眼前。公司給予了我這次培訓的機會,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家庭和親人相處也有了新的意識,作為偉宏的員工更是教會了我如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去對待我的每一位學員,認認真真去教好他們。

標籤: 範文 講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7ljk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