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實用]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

[實用]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1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宏偉的.古代建築,如故宮、長城;有美麗的神話,如女媧補天……

下面我要為大家介紹一下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重陽節,又名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我國古代把九定為陽數,農曆九月九日,月日並陽,兩陽相重,兩九相疊,故名“重陽”,又名“重九”。

每到這一天,人們出遊登高,賞菊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着這種風俗。政還把重陽節定為“敬老節”,向老年人表達敬意之情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等。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3

內容摘要:中國猶如是一棵有着五千年曆史的古樹,而它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數年不倒就在於它的根。它的根博大而精深,藴藏着華夏民族無數的瑰寶,令人歎為觀止——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可是面對這樣博大雋永的文化,卻有無數的青少年對此無動於衷,而是身陷於那些所謂的主流文化的泥潭之中,更有甚者將其抹上本不應有的色彩。如此種種,如何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青少年;教育

一、傳統文化青少年的關係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唐詩》、《宋詞》、《論語》、《孟子》等都是其中出類拔萃的經典作品。因為它們是文明的精髓,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化身,不管經過多少年風吹雨打的磨礪,它們永遠站在時代的最前沿,永不收斂它們奪目的鋒芒。正因為如此,對於今天的青少年而言,它們的意義仍是極其深遠的。

這些傳統文化是一種寶貴的精神給養,它們本身就有很深很濃的古典韻味,能陶冶我們的情操,休養我們的品性,對我們自身素養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可以這樣説,這些散發着沁人清香的傳統文化,離我們越近,就越能給予我們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們應選擇把屬於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帶在身邊,種在心裏。

而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的傳統文化必定要經過它們的雙手代代相傳。如何才能讓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融入今後每個國人的靈魂,也與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有着密切的關係。

二、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

一日,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了一個句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同學們在台下茫然的看着老師。老師問道:“你們知道這個‘子’是誰嗎?”大家面面相覷,一陣交頭接耳的唏噓聲後,仍是無人應答,只有一位同學似乎略有所思地喃喃道:“是孟子還是莊子?”老師見此情此景,幾乎無言以對,只好大吼:“是孔子!”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似的“哦”了起來。老師呆在那裏,半天説不出話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所中學的七年級課堂上。

或許你會認為是這所學校的教育質量太差,但是,《新聞週刊》曾於20xx年5月4日在《當代青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態度》一文中公佈了一組數據:“當被問到”對於古代經史子集“的閲讀情況時,有79%的人答”偶爾翻閲“,13%的人答”敬而遠之“,表示”深惡痛絕“者有2%,只有6%的人説”愛不釋手“。而對於四大文學名著,答”都看過“的有27%,”多次看過“的15%,而只”看過其中一兩部“的卻高達48%。”在對於傳統藝術的喜愛程度這方面上,“有42%的人表示對於京劇或其他某個地方劇種”可以去看看“,與表示”不感興趣“的一樣多(42%),還有4%的人表示”非常討厭“,只有11%的人”非常喜歡“。”

儘管這已經是20xx年的事了,可直至今日,這種問題並未隨着時間的年輪而銷聲匿跡,反而又“重出江湖”了。近日,我在網上偶然看到了《紅樓夢》的“非主流”版。圖片中的林妹妹剪着碎髮,頹廢地坐倚在闌干上,死氣焉焉的樣子;薛寶釵也染了發,一臉的盛氣凌人。這還是昔日的古典名著《紅樓夢》嗎?這簡直是在褻瀆,在糟蹋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是曹雪芹先生還在世,看到這些,必定要失聲痛哭了。

全世界被翻譯成最多語言的書,第一本是《聖經》,第二本就是中國的《老子》。國外的大街小巷中到處都是人們捧着《聖經》的影子,而在中國,又有幾個人曾翻開過《老子》的扉頁呢?

這些所有,都向我們極其嚴肅的揭示了一個問題,並督促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

三、如何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有問題就要想方設法去解決,在這裏,我僅提出我的幾點建議。

1、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教育課程。讓青少年認真學好一樣東西的前提就是興趣。因此,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應竭力做到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在課堂上,老師要儘可能繪聲繪色地向同學們講述一些關於諸子百家及中國古代各派名人的故事,可配有觀動畫、看電影等多媒體娛樂活動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讓他們能津津有味地聽課。

2、將傳統文化作為學生學業考核項目。這是通過考試來引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但又必須區別於其他考試,否則豈不是又要讓學生們叫苦連天了?因此,我們要採用不同的形式。考試時,只需回答最基本、最簡單的填空選擇題,而想獲得高分,就得靠平時的努力。老師將根據你平時在課堂上的認真積極程度進行主要評分,此外將測試你的古典作品閲讀量來作為另一個評分要點。而這門課的總分值又佔得不是很大,以20~40分為最佳。這樣就能達到既不給學生施加太大壓力,又能更好實現傳統文化教育的完美目的。

3、利用假期組織學生舉辦夏令營活動。在夏令營活動中,帶領學生參觀孔廟、名人故居或歷史博物館等具有傳統文化教育意義的地方,還可以舉行演講傳統故事、誦讀經書、詩歌、唱戲曲等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讓學生們進一步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更細緻的瞭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在實踐中思考,在娛樂中學習,與傳統文化零距離接觸,讓傳統文化滲入他們心中。

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老師、家長、學校,更是整個社會,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將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延傳下去,發揚光大!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日新月異、氣象萬千,這紛紛擾擾的城鎮化氣象何如?我覺得心中有一點堵。

改革開放的成就令人矚目,三十年的時間,中國從青瓦紅牆走上了高樓大廈。極目遠眺,鱗次櫛比的樓羣拔地而起,一層層,一幢幢,一圈圈,一片片。從多層到高層,一路造來,挨挨擠擠,蔚為壯觀。然而,如此千遍一律,如此高發達的物質經濟追求,如此的城鎮化建設讓人困惑,文化的精神訴求又在哪裏呢?

我們不可否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更認為城鎮的發展不能偏了方向。

深圳,一夜崛起的都市。它的地位和成就不容忽視。可去過那裏的人,在不瞭解歷史的情況下,怎能聯想到她曾經小漁村一個呢?現在除了高樓大廈,還留下了什麼?那裏似乎早已失去了一些本地的傳統,一些特有的漁村文化正在消亡。川流不息的行人車輛,喧鬧繁忙的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人目不暇給,一羣羣市民被關進了一個個小區的各個樓層的某某室,“當”的一聲,早已隔絕了交流,隔絕了親情,隔絕了友情,隔絕了傳統,更隔絕了世代承襲的農耕文化。南北間的建築差異,只在課本上才能發現,現實中的,盡是高樓。

這就是城鎮化的雄偉氣象嗎?非得要拆去傳統重鑄現代文明嗎?城鎮化,你的`利弊究竟孰輕孰重?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是否就是將小屋建成一棟棟樓房,磚路澆成一片片水泥呢?想看看窗外自然的風景,卻只看到比你高一層的飯店。“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田園生活還有幾人記得?更有誰能奢侈地領略?曾經隨處可見的畫面,如今只能到風景點尋覓,或從掛在牆上的一幅幅畫面裏去聯想與想象。此情此景,喜歡戀舊的人心中是何等的淒涼!中國的城鎮化建設的大氣象,是在用無價的文化底藴,換來日益增長的利益數字。我們只看到了GDP在上漲,看不到歷史的痕跡正慢慢消褪。那些往昔的景象,逐漸成為後代欣賞的紀錄片。我們一旦丟失了自己的文化,將不斷與其他文化趨同,最終失了特色,最終也將失去了民族自己。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環顧周遭,我們還是找到了一點希望,捕捉到了一些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承。

首先,區域化的整體保護凸顯城鎮化發展良好效應。江南水鄉烏鎮,是一個少有的保留了歷史文化韻味的小鎮。如今依舊是青石板、小溪橋、瓦檐矮屋扁舟搖。傳統文化的韻味浸染在釅釅的水波中。慶幸烏鎮市長當年的力排眾議;也慶幸還有人未被利益矇蔽了雙眼;更慶幸我們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還未泯滅殆盡。

其次,點塊狀的保護與恢復銜接着小城的過往。我來到姜堰這個城鎮生活已十三年了,遊遍市區,感慨城市化進程太快,有許多我未來得及去記憶的,就已經在歲月的河流中消逝了。十三年間,家門前的那條小河,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填平,成了路。白求恩橋沒有了,曲江樓不見了,壩口廣場消失了。除了當年我邁過的國小大門,東嶽萬年台還在!可是她在現代化建築中顯得極不和諧。儘管這樣,路過今日的北大街,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區,重建的復古的小平房,整潔整齊寂無喧鬧。然而,樣子那麼熟悉,感覺卻陌生了許多。

面對上上下下的城鎮化氣象,保留也好,改造也好,應該是大勢所趨吧?是否每座城市都應該留下一塊地方?它不用於房地產規劃,只是單純地保留,保留着去追尋歷史的一種方向。

讓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始終縈繞着氣象萬千的中國城鎮化吧!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説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着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6

重陽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古有王維的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對重陽節習俗的詮釋。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的'習俗。傳説在重陽節,家裏有災難,需要登高,才能躲過災難。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傳統文化—重陽節,你像老人的一塊寶,像一個珍貴的紀念。我愛多姿多彩的重陽節,愛它的美麗,愛它豐富的習俗,愛它尊敬老人的精神!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今天是元宵節,“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我們一家人在這個晚上去賞花燈。

夜幕降臨,不一會兒,已經皓月當空,一輪明月在漆黑的天空中將縷縷銀輝灑向大地。小巷裏,一隻只燈在空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但人卻絡繹不絕,都是來賞花燈的。我們擠進了波濤洶湧了人潮中,只為看一眼那五光十色的花燈。我心潮澎湃,總算要見到那日夜夢寐以求的五彩花燈了,簡直太棒了!

在一片摩肩接踵的擁擠中,我們終於見到了那朝思暮想的花燈了。我不禁瞠目結舌,被這壯觀而又鮮豔的景象而歎為觀止:有的通通是淺紫色的,它在天空中搖曳着自己那無比婀娜多姿的身體,彷彿一朵朵綻放了牽牛花,沉魚落雁;有的像粉紅色的窈窕淑女,飄浮在半空中,極目遠眺着下方,好似天女下凡,整條街道瞬間多了幾分仙氣;有的三五成羣,散發着五顏六色的.光芒,放眼望去,猶如飛在空中的幾座五彩繽紛的島嶼,詩情畫意,惟妙惟肖,令人浮想聯翩。我愜意地徜徉在這一片栩栩如生的“燈海”裏,身臨其境,好像自己也是一盞明燈,放射着光芒,照亮了明年和睦的光景。一個接着一個了花燈宛如連串的繁星,把整個蒼穹都給點燃了。一團一團五彩斑斕的火焰,把新年的氤氲沁入每個人的身體。我們一家人圍在一個角落,默不作聲地觀賞着花燈,一絲絲温暖也鑽進了我們的心扉,對新年的無限憧憬在不知不覺中也變得更加強烈了。

我們又繼續隨着川流不息的人羣向前走着,我瞥到了前方美不勝收的景色,頓時目瞪口呆——前面的花燈竟然更加多姿多彩:那數不勝數的花燈明晃晃的,光彩交織在一起,引人注目,顯得流光溢彩。那闌珊的燈火灑在人們的頭顱上,我也如醉如痴地凝視着它們——這一切就像在進行一屆選美大賽似的,人們就是裁判,來決定誰是最耀眼的。一隻只花燈倘若一位位閉月羞花的妙齡少女一樣,亭亭玉立,個個都風姿綽約。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我眼泛淚光,卻微微一笑,也有一句禱告在心頭油然而生——新的一年但願全家人都健康幸福!

“袨服華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這一個元宵節,我們一家人就在這一片燈海中悄然度過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片燈火,新年的鐘聲已叩響了未來的門,把一切美好的記憶全都存在了腦海裏。我真想用相片來把這一刻定格啊!可惜時間已匆匆逃去,溜進了另一片海域。別了,過去!別了,花燈!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8

中國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生活中處處能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如:精美的民間剪紙、有趣的皮影戲、高超的'雜技表演、美妙動聽的京劇、黃梅戲和逗人的東北二人轉,還有節日民俗、國畫、陶瓷……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春聯。

貼春聯又叫貼對聯、貼門對、貼對子,是中國人過春節時的風俗之一。每逢春節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大門上,貼上用毛筆寫在紅紙上的春聯。

傳説在上古時期,有兩位神將:神荼、鬱壘,他們住在東海的仙山上。山上有一株大桃樹,枝幹垂到地面,形成一座拱門。山上一些惡鬼經常從拱門下穿過,殘害人間的老百姓。玉皇大帝就派神荼、鬱壘把守拱門,惡鬼就不敢到人間搗亂了。老百姓每到過年為了鎮邪伏惡,就在門上或兩邊,掛上一個用桃枝刻的小人,並把畫的老虎貼上。

明朝的朱元璋為了微服出行,就讓老百姓春節時都貼上春聯,既熱鬧又辟邪。

從此,春節貼春聯便成了一種風俗,流傳至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dg4w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