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教案彙編15篇

傳統文化教案彙編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文化教案彙編15篇

傳統文化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專題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與發展演變的脈絡。這一過程共分為四個歷史階段,各有時代特色。本課為第二個歷史階段,漢武帝時代形成儒術獨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滅學之禍”的儒學,經過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的系統改造,形成適應大一統時代需要的新儒學。

董仲舒“倡導儒學”的建議被漢武帝採納,儒術取得獨尊地位;太學的建立,標誌着儒學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漢武帝時代起,儒學思想逐漸被確立為我國封建社會長達二千年的正統思想;隋唐開始的科舉制,使儒學思想全面影響了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漢代儒學興起的相關內容,分析其對中國文化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關知識,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並學會用獨立思考與同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相結合的方法,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教師要予以適當的指導與及時而準確的評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發展路程的認識,弘揚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現象的恰當評價,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儒學在漢代的興起及其發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難點:對“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太學興起及科舉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幾個問題形成客觀的評價。

四、教學建議:

可採用以下方式導入:漢武帝時代,是中國古代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徵是秦代“焚書坑儒”後大受限制的儒學思想,逐漸成為正統思想。結合相關知識思考:漢武帝時代儒學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問題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填寫預習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學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從“無為”到“有為”講兩個問題:

1、漢初“無為”的時代背景、目的、措施及評價。

2、從“無為”到“有為”的原因和目的。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要講述儒學獲得獨尊地位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講授時,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和“學習思考”,回答這兩個問題:漢武帝時代儒學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1)漢武帝時代中國政治“大一統”局面得到鞏固。

(2)儒學大師董仲舒對儒學進行改造,為儒學獲得獨尊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3)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獻策,從而完成了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文化體制和文化政策的轉變。

傳統文化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單姓、複姓及百家姓的含義。

2、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姓氏的認識,認真傾聽他人的觀點。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萌發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幾姓氏卡片、教師姓名卡片,《百家姓》音樂、水彩筆。

2、偉人、科學家、運動員等名人的圖片,《我愛你中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瞭解自己的姓氏,激發幼兒對姓氏的興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兒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是姓。提問:老師姓什麼?名字中的哪個字是老師的姓?

(2)出示幼兒姓氏卡片,讓幼兒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擺成一排引導幼兒讀一讀自己的姓。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瞭解百家姓的含義。

(1)點數黑板上的姓氏並與幼兒人數作比較,引導幼兒發現有人同姓。提問:數一數黑板上有多少個姓?姓x的小朋友有幾個?

小結:一般來説,家中的爺爺、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妺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導幼兒討論: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親人?小結:傳説很久以前,中國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3.引導幼兒找一找不同的姓,進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義。

(1)請幼兒説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教師將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寫在白板上,請幼兒點數姓氏數量。

(2)播放《百家姓》音樂,請幼兒閲讀《我愛你中國》第4頁,讀一讀《百家姓》

中的前20個姓。提問:姓氏會傳下去嗎?傳給誰?你還知道其他哪些姓?

小結:《百家姓》裏記載了500多個姓氏。我們的姓氏會傳給子孫。

4.瞭解單姓、複姓。激發幼兒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國名人的圖片,請幼兒説出他們的姓和名。

(2)結合司馬光的照片,引導幼兒初步瞭解一個字的是單姓、兩個字的是複姓。

(3)請幼兒説説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讓人們記住他們的名字。

傳統文化教案3

設計意圖

新年快到了,老師在教室裏掛上了中國結。古樸而又漂亮的中國結給教室增添了節日喜氣的色彩。小朋友們不認識中國結,他們好奇而又熱烈地討論着“老師,這是什麼呀?真漂亮啊。”“老師,我家裏的牆壁上也有這個東西的。”“老師,為什麼要掛這個東西呢?”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別小看這小小的中國結,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我想,既然孩子們對中國結有這麼濃的興趣,何不組織一次這樣的主題活動,以讓幼兒從小了解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國民間工藝的多姿多彩,從而萌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關於中國結的初淺知識,喜愛中國結。

2、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及民間工藝的獨特魅力,萌發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準備“年年有餘”等有特殊意義的中國結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

1、這幾天,小朋友們都拿來了中國結,那請你把自己帶來的中國結是什麼樣的介紹給你的好朋友,好嗎?

2、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中國結

3、説説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麼?

4、小朋友拿來的中國結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樣的呢?

為什麼中國結是紅色的呢?

引導幼兒討論

二、欣賞感受

1、老師也帶來了中國結,看看和你們帶來的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2、着重欣賞中國結中的魚(年年有餘)、如意結(吉祥如意)等作品,説説這些中國結的圖案代表什麼意思。(幼兒自由討論)

三、引導想像

1、除了我們帶來的中國結,想想我們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中國結呢?

2、教師小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會編出這麼多美麗漂亮的中國結,而且連外國人都非常喜歡我們的中國結呢。

傳統文化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自強自立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明確成功要靠自己,克服好逸惡勞,處處依賴別人的行為;對自己表現出來的依賴性感到害羞。

2、引導學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樹立自強自立信念。樹立報國志向,培養回報社會的美好願望和信念

3、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獻身國家,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強不息,自強自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難點:由認識自強自立到持之以恆,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教學方法:情景體驗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強

通過觀看《20xx年國慶大閲兵》視頻、圖片,讓學感知中國人民子弟兵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國防取得成就正是國家在自強不息的奮鬥中取得的。

二、品味自強

通過學習教材內容:

(1)孫臏身殘志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對兵法的學習和研究,他對前途充滿信心,就是在這個信心的鼓舞下,孫臏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終於消滅了龐涓,並最終寫了《孫臏兵法》。

(2)司馬遷忍辱著《史記》,讓學認識《史記》是偉大志向和自強不息精神的結晶。

(3)“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充分體現了徐悲鴻那自強自立的精神。

(4)“輪椅作家”張海迪,五歲時因患病,下身癱瘓,她卻以殘疾之軀,完成了許多健全人都無法做到的事。用鏡子看書的故事更充分説明榮譽的花環屬於自強者。

讓學生認識教材中人物的自強不息精神,並引起思想上的共鳴。

三、深層感悟

1、從古今自強不息的人物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教育學生要努力學習,立志成材,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欣賞歌曲《愛拼才會贏》

四、凝聚昇華

讓學生認識要自強自立,做生活的主人

1請同學們聯繫實際,説説生活中自強自立的一些表現。

2説説自強自立的一些名言警句

3做生活的強者,你準備從哪做起?

3、教師寄語:(要求同學們作到“五要”)

1)、要有為國家、為民族奉獻青春年華的遠大理想;

2)、要有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3)、要有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真才實學;

4)、要有文明守紀、嚴於律己的素質修養;

5)、要有敢於拼搏、勇於爭先的競爭意識;

五、教學總結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有益於後代的優秀文化。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其內涵包羅極為廣泛。從內容上來概括,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

六、教學後感:

這節課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學習着,從古代就有了許多自強自立的説法,可是隨着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這種美德逐漸被我們遺落了,我們不但沒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輩的傳統,反而還有許多人忘了本,這次的班會正好提醒了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老一輩留下的傳統,也正式的宣告了我們新學習態度的良好開端。

傳統文化教案5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與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思想成果一脈相承。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整個教學環境中是促進者、組織者、發起者,學生能利用各種條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建構。

【教學內容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是通過傳統文化進行涵養的。本節課力求用中華傳統文化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在全面理解友善內涵的基礎上,首先用儒家關於仁和人性善惡的探討解讀為什麼要踐行友善,之後在體驗身邊的友善基礎之上,用儒家學説中的知行並重和宋明理學中的知行合一探討怎麼樣踐行友善。

【教學對象分析】

我校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友善有着基本的體會和感悟,對於善惡已經具有了基本的判斷和辨別能力,但還不能全面、辯證地看待和分析這個問題。與此同時,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對於友善為何成為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以及中國價值觀的傳承並未進行深入瞭解,在實際生活中的修身善行方面尚且存在不足,不利於“友善”價值觀的踐行。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悟到友善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熱愛並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能力目標: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增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的主動性,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主動踐行友善。

3.知識目標:知道友善的基本內涵;瞭解中國歷史上關於人性善惡的基本觀點;知道“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理解“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知道“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理解“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2.難點:理解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增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動性。

【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主探究法、情景感悟法、啟發式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六尺巷》。

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呢,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桐城,大學士張英的府邸與吳姓庭院為鄰,兩家庭院是共用一堵牆,平日裏也相安無事。一日,兩家因重修府邸時所用的宅基地的院牆起了爭執,怎麼辦呢?去縣衙讓大人評評理吧,可兩家都是官宦人家,縣衙大人兩方都不敢得罪,也絲毫不敢偏袒,於是爭執數月也難以定奪。可這麼耗下去也不是事兒啊,於是張家人想了一法兒,不是咱京城有人嘛,派人快馬加鞭給張英送了一封家書,張英閲罷,立即給張家人寫了信並寄回。

設問:“大學士張英是怎麼回的信?”學生思考並回答,可能直接把那首詩回答出來。

教師將回信進行展示並設問:“你們猜,今天這地兒還在麼?”學生猜測並回答。師:沒錯,今天這地兒還在,不僅在,而且成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成為了安徽桐城一張響亮名片。

通過六尺巷的故事以及恰當的提問,引起學生對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關注,激發學生對我國倡導正確價值觀的態度。

2.釋義友善。

設問一:“同學們,你們是怎麼理解友善的?”

設問二:“同學們剛才針對友善都談了自己的相關見解,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辭海關於“友善”是如何註釋的?”

設問三:“咱們學校剛剛結束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班會的評選活動,大部分班級都選取了友善作為班會主題,同學還記不記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關於“友善”是如何界定的?”

通過聊一聊、説一説,拉近學生與上課內容的距離,幫助學生認識友善,使學生明確友善的內涵。

過渡:友善不只是今天提出的,它有着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的道德體系,而這個道德體系是以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為主要內容的。

3.追溯友善。

設問:“儒家有一個關於道德標準的‘五常’,誰知道這五常指什麼?”

學生思考討論並回答。

師:“仁義禮智信”是儒家的“五常”道德標準,那麼老師考考你們,這儒家五常裏哪個最直接的包含了關於友善的道德要求?

學生討論後可能大部分都説仁,也會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師:到底説得對不對呢?咱們一起來看看關於五常是怎麼解釋的?

師:首先結合學生的現實體驗進行“五常”內涵的釋義,最後指出,在這五常裏,仁是最基本、最普遍、最高的道德標準,它的內涵也比我們剛才説的豐富,它最直接地包含了關於友善的道德要求。至於是否準確,咱們同學回去查閲一下相關的材料,我們下節課再進行探討。

通過儒家的五常的道德要求切人,使學生能對儒家的至善“仁”有最基本的認識,從而看到儒家道德體系中善的影子。

鋪墊:觀點羅列並碰撞。

通過學生熟知的《三字經》引入到本課,接下來探討的主題“人性本善”,以及與孟子的“性本善”相對應的觀點——荀子的“性本惡”。

設問:現在老師想聽聽咱們同學的看法,你們是如何理解這兩種不同的觀點的?你們更傾向於哪一種觀點?

學生在小組探討之後,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的認可“人性本善”,有的認可“人性本惡”,有的認為“人性既善又惡”,有的認為“人性既非善也非惡”(詳細回答略)

師:補充明代王陽明“非善非噁心之本”的觀點與同學們進行分享。補充説明,剛才同學針對人性善惡都談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老師想補充一點,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人性既善又惡以及人性非善非惡並非完全對立的,這是歷史上存在的關於人性探討的幾種基本觀點。

使學生在分析和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通過觀點的衝擊碰撞,再加上老師的追問和引導,能夠明確關於人性善惡的基本體會,進一步增強辨別善惡的能力,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去,併為下文理解孟苟的基本觀點以及增強修身養性主動性做好鋪墊。

探討一:性本善

引導:孟子究竟是怎樣説明人性本善的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首先得了解孟子所探討的人的本性或天性是什麼啊?

師:人生下來就需要吃飯、睡覺滿足各種生理慾望,但這不是人之本性,而是人之本能,因為動物也有這些追求。那麼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什麼?

同學思考並回答,可能大部分同學指出意識、思考和發達的大腦……順勢進行引導:在這個基礎上,孟子認為最根本的區別是人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並且在他看來,這四心人皆有之,若沒有,便不能稱其為人。而這四心便是人之本性,孟子稱之為“良知”,人性之善,也就體現在這四心上。

創設情境:我們突然看到一個小孩兒掉進了井裏面,我們會產生什麼心理?那麼你們的這種同情和憐憫是為了討好小孩兒的父母嗎?是為了在社會中獲得好的名聲嗎?

因為這完全是發自於我們每個人的本性,這也是我們人性之善的體現。所以孟子認為:人性是本善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自然,人的本性沒有不善的,水(在自然狀態下)沒有不向下流的。

追問一:既然人性本是善的,那麼為什麼社會現實中還存在惡行?

追問二:後天環境的外在影響當然是存在的,但是外在環境的`影響就一定會出現惡行嗎?

師總結:所以由此可知,不管一個人是否做出了惡行,內在的善心和善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孟子提出,人可以通過“存其心、養其性”,保存自己的善心,涵養自己的善性而實現善。

探討二:性本惡

引導:我們探討完了人性本善,那麼荀子是怎樣説明人性本惡的?

師:荀子認為:“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人性本惡,他的善,是人為的。(對於學生理解“偽”可能是偽裝進行糾正)

追問一:既然荀子説人性是本惡的,那麼社會現實中就是惡行遍地了,是這樣嗎?

追問二:那我們該怎麼做才不至於出現惡性外化於行,導致惡行遍地?

師總結:雖然苟子認為人性是本惡的,但是人可以通過“明禮儀以化之”,通過後天的禮儀教化實現善。

誘導性設問:通過剛才關於孟子和苟子人性善惡的探討,我們是否可以總結出,儒家的倫理道德的主流觀念是什麼?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師總結:不管是孟子還是荀子,還是後代的其他的儒學思想家,大多是向善的。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體會友善。

咱們同學有沒有聽聞社會上的或者發生在你身邊的友善的事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下?

學生互相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友善的體會和感悟。

師講述“光頭行動”的故事,江西宜春學院有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大三女學生,她的身邊出現一羣充滿友愛的同學,為了讓玉梅不因為光頭而尷尬,他們班26個男同學集體剃了光頭。假設説一個因白血病而成為光頭的女學生在咱們班,我們如果是作為她的同學該怎麼辦?這個故事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友善有什麼啟發?

學生自我反思

師總結:踐行友善不僅需要善心和善性,還需要善行,需要方法。

過渡:除了我們前文中所探討的善惡問題,知行問題也是儒家經常討論的話題之一。

5.踐行友善。

思考:知是什麼?行是什麼?

師:一般情況下,知指認識和知識,行指行動、行為,但儒家最重視的問題是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的倫理秩序。在儒家看來,知是: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行指人的道德行為和倫理實踐。

思考討論並回答:知和行誰在先誰在後?誰更重要?

學生針對知行關係紛紛給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知先行後,行先知後……

師:至於知行關係,實際上,歷代儒家大都主張知先行後,但這並不是説輕視行動,恰恰相反,儒家非常重視道德知識引導下的道德實踐,並且中華傳統文化在整體上也具有實用主義色彩,強調學以致用。對行動的重視在孔子那裏表現尤為突出,子日:“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是強調知行並重的,甚至是更加註重“行”。關於知行關係的討論,到了宋明理學那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代的王陽明,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思想。只説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真正的道德觀念,必然會引發道德行為,而每一個道德行為,一定同時包含着相應的道德觀念,知行在本質上是合一的。

6.總結提升。

今天,我們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這個主題,回溯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最後的落腳點——友善的踐行,便是我們今天探討的善惡問題和知行問題結果的融合,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也應該做到的仁心善行,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便是友善,它也是我們當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課堂反思】

收穫:在這節課中,學生會有一些收穫,不僅是知識上的認識,更多的是對友善這一價值觀的思考。作為學生應該意識到,友善不僅僅是今天才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它是自古就被社會倡導的,因此在現代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具有了民族根基和文化認同。相信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會更加關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且在本堂課中我主要採取開放式探究討論和啟發式誘導,關於人性善惡以及知行關係的思考會使學生不僅在知識上受益,還會在思維上有所收益。

不足:因為本堂課是將當下倡導的核心價值觀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友善溯源,因而文章最終落腳點是思想品德課程還是傳統文化探究課我沒有進行明確界定,最終使得本堂課的定位不夠準確。

傳統文化教案6

教學目的

1、領悟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認識白居易詩歌的藝術特色。

3、進一步瞭解唐代詩歌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領悟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2、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

一、導入新課

《問劉十九》(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寒冷的冬夜要下雪了,我備了酒,生起了火爐,你能來喝一杯嗎?

“綠蟻”是酒上泛起的泡沫,酒是自家新釀的,還沒有經過清濾,“紅泥小火爐”是用來温酒。沒有金樽清酒,也無玉盤珍饈,“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不是宴大賓的陳設,但卻最適合二三知己圍爐夜飲,酒不酣而情濃,不醉於酒卻醉於情。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對朋友的邀請,也是對温暖與友誼的需求,能來喝一杯嗎?雪夜圍爐,清談小飲,非知音者,何能為?質樸簡單的言語,如新釀和紅泥火爐一般沒有半點矯飾雕琢。

今天看來,用這樣美妙絕倫的詩歌寫封邀請函實在太奢侈了,而在古人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接受這張便條的人或許眼睛一亮,卻也並不驚駭萬狀。於是,一種包括書寫者、接受者和周圍無數相類似的文人們在內的整體文化人格氣韻,就在這短短的書信中泄露無遺。”在這裏,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相溶相依,詩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不是為賦新詞強説的愁,而是坦坦然然地點化了整體生活的美的精靈。

不僅詩歌如此,同樣擁有這般自然而誠懇的美麗的還有散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二、整體感知

王維官至右丞,天寶三載,朝政由奸丞李林把持,有才能的人和敢諫諍的人,紛紛受到壓制、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王維早年經國濟民的心志開始冷淡下來,於是他便在藍田購買了輞川別業,每到休假之時,就來到這裏,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裴迪曾是王維輞川別業的常客,也是他寄情山水的同道。他們經常一起“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品嚐山林隱逸生活的樂趣。天寶三年的臘月末,裴迪在家中温習經書,準備去應科舉考試。王維居住在輞川別業頗有孤獨之感,便寫了一封信給裴迪,約請他明年春天來這裏與他同遊。這封信就是《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1、讓學生藉助工具書,註釋及印發的參考資料,閲讀全文。

2、學生朗讀,教師正音並糾正錯誤的斷句與節奏。

三、品讀課文,理解“文中有詩,詩中有畫”的風格

1、請學生朗讀課文並思考這一問題──小組探究──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闡述,可結合繪畫的構圖色彩等結合文章做適當引導點評

2、學生自行朗讀,在朗讀中請學生品味“文中有詩,詩中有畫”的風格與韻味。

四、深入閲讀,感悟以“深趣”融貯禪趣

1、學生較難理解,以老師講授為主,作此拓展意在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王維作為“詩佛”的獨特風格:

⑴由於受到母親的影響,王維從小與佛教、尤其是與禪宗的深厚緣分,心靈浸染了佛教清靜無為的色彩,其詩作或直接闡釋禪理,或滲透禪趣。

⑵《山中與裴秀才迪書》中的禪趣主要表現為王維所極力營造的一種得意忘言的“深趣”,意象空靈,境界清幽,呈現出一種閒澹冷寂的氛圍:

2、請學生欣賞朗讀視頻,感悟文章以“深趣”融貯的禪趣。

3、學生朗讀,教師小結:

五、佈置作業

傳統文化教案7

活動設計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背景音樂:(用輕快古風的音樂,營造古代場景氛圍,可參考附件音樂)教師提前將幼兒分好組,提前10分鐘引導孩子入場,安排好座位並協助主持人組織好現場秩序。分組以方便之後分批次到指定場景參與體驗活動。)

二、教師引導全體幼兒用輕快的律動熱場。

1.古詩新唱(幼兒古詩誦讀)地點:操場

2.墨舞丹青(幼兒畫國畫、寫書法)地點:國藝室

3.韓信點兵(幼兒圍棋)中庭

4.清耳悦心(古箏)地點:中庭

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潛在資源,配以適當的有效的活動形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底藴與魅力,從而激發愛國情感。

傳統文化是中文化的傳承,也是中國源遠流長的象徵,它更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他們只是覺得好玩而已,並不瞭解其中所藴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開展此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通過大膽交流中瞭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民俗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樂於交流自己的發現。

2、大膽探索並發現傳統文化琴棋書畫的特徵和種類,體驗張貼活動的樂趣。

3、初步瞭解漢字的演變。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各種傳統文化活動的照片。

2、宣紙、毛筆、硯台等。

經驗準備:

1、幼兒有寫毛筆字的經驗

2、瞭解漢字的由來和傳説。

3、聯繫會寫會書法和國畫的家長助教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琴棋書畫的照片,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引導語:看看這些照片都有什麼?漢字書是怎麼演變來的?國畫要怎麼畫呀?

圍棋要怎麼下

二、多媒體展示這些活動的照片:引導幼兒一起了解。討論:他們在做什麼?漢字到底是怎麼來的?

請個別幼兒起來講述漢字的由來,教師小結。

三、出示各種各樣的漢字照片,探究漢字的種類。

1、請小朋友觀察這些漢字的形狀一樣嗎?它們區別在什麼地方?

師小結:漢字有好幾種,就好像小朋友,他們都有自己的座位,每個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紹春聯的種類和名稱。

漢字的種類很多,每個朝代不同的演變形成的字體不一樣。四、暢所欲言——我看到的字體。

展示小朋友寫漢字的照片,請小朋友向其他幼兒介紹照片裏的他正在寫的人字。

五、體驗畫國畫。

1、教師現場表演畫國畫,並請小朋友觀察。

2、幼兒體驗用毛筆畫國畫。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小朋友們還可以繼續用毛筆畫國畫寫漢字,下圍棋。

傳統文化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

2.學習包粽子的技能。

3.體驗包粽子的樂趣,感受端午節的濃厚民俗氛圍。

活動準備:

1.請幼兒事先調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完成調查表。

2.《端午節》課件。

3.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或長方形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談,説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組織幼兒交流調查結果,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講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那天為端午節。

(2)交流調查表: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課件,瞭解端午節時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1)組織幼兒一起開展包粽子活動,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和棗包緊, 然後用繩子捆紮結實。

(2)也可以組織幼兒用長方形紙折粽子,折成六稜形並進行裝飾。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與父母一起分享, 也可以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進行分享活動。

附故事:《端午節來歷》

有一個楚國人叫屈原,楚懷王見他聰明能幹,很看中他,便封他為三閭大夫。

屈原當上三閭大夫後,和他一起做官的人嫉妒他,就在楚懷王的面前説他的壞話。楚懷王便慢慢的討厭他了。後來楚懷王死了,他的兒子聽了壞蛋的話,就把屈原趕出楚國的京城。

不久楚國和秦國打仗,秦國把楚國的京城強佔了。屈原看到楚國的老百姓受苦受難, 自己又沒法出力,心裏很痛苦,寫了很多詩,然後就跳進汨羅江裏自殺了。

屈原跳江後,楚國的老百姓怕魚蝦咬壞屈原的遺體,就用竹筒裝上米丟進江裏去餵魚蝦,又划着小船沿江尋找他的遺體。

從那以後,每逢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許多地方都要吃粽子、賽龍舟,人們以這種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統文化教案9

教材分析:

通過孔子語錄,讓孩子們遵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在理解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讀背誦本文的任務。

教學重點:

通過多媒體、活動等多種教學手段在一堂課的各個環節中反覆強化學生的朗讀和背誦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在教學各環節銜接中對教師指令的準確把握並努力突現其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本學期我們已經學了《熟讀精思》中古人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請同學們回顧一下。

老師明確:學習方法是:熟讀和精思。且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全班齊聲背誦全文)肯定其背誦的熟練度後引出今天將學的課文。(導入)

2.請同學們不要翻書,先放鬆一下腦神經,讓我們先來看幾幅漫畫。看看畫的都是些什麼?比比誰的觀察力最強最準確。

a.展示課件中第一幅漫畫。在同學們開動腦筋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回答後,為該圖配上相應的説明文字------“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老師示範性地帶讀,學生跟着朗讀一遍。

b.同樣的操作方法:放圖---思考----回答---文字---帶讀---朗讀(共5幅)

初步目標:學會流利地朗讀每一段文字。

3.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老師將給出每段話中生字的解釋,請同學們自告奮勇起來翻譯句子。(老師點評並給出規範的翻譯方法,隨後通過課件切換,回到相應的每張漫畫,請同學們通過朗讀及時鞏固一遍。)

在翻譯中老師需要適時補充拓展的內容:

a.古人的“學”包括哪兩方面內涵?

老師明確:學分國小和大學。國小---詩辭章句;大學---修齊治平(板書)

b.為何古人會因“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而“不亦樂乎”?

老師明確:古人倡導“遊學”傳統。通過學識的增長道德素養的提高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並以此為樂。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遊學”有些接近於現代的學術交流。(板書)

c.學和思的辯證關係是怎樣的?

老師明確:學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而不學---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而會產生“罔”和“殆”的狀態。(板書)

4.同學們逐句翻譯和朗讀得很好。下面我們把所有的畫面和文字串起來,請同學們抬頭看着課件和老師一起圖文並茂地朗讀全文。(對學生的朗讀給予肯定和點評)

接着再請學生在沒有老師領讀的情況下,獨立地邊看邊讀。(同樣給予點評)

5.聽了同學們流利的朗讀,老師對你們的能力非常自信。下面老師要加大難度,只給同學們看圖片,而隱去了文字。看行不行?

a.哪位同學自告奮勇先來試試?(給予表揚和鼓勵)

b好。現在請全體同學一起來看圖背誦。(給予表揚和鼓勵)

課堂檢測:

6.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剛才背誦的內容,結合課本,歸納一下文章教會了我們哪些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總結:老師明確:

一、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學而思、思而學。擇善而從、擇不善而改

二、學習態度:

不亦説乎、不亦樂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經過了一段緊張的操練,下面讓我們回到生活場景中輕鬆一下,完成一個情景對話。(展示課件)

要求:用文中剛學到的原話填入對話的空白處。

過程:老師先介紹對話的背景,再請同學踴躍舉手填空。

8.同學們活學活用的能力很強。不知道表演能力如何?下面老師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情景對話中的人物。

(強化熟讀背誦又能學以致用的目的基本能夠達到。最後以掌聲和全班再次流暢地背誦全文作為這一環節的結束。)

9.小競賽------名言/故事、語錄大串聯

規則: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從老師課件中顯示的6幅卡通畫中選中其中之一。每幅圖都隱藏着一套題目。每套題目中都包含着兩個成語故事或名言,抽到題目的代表可以在規定的3分鐘時間內和全體組員進行討論。討論圍繞兩個問題展開:

第一:這兩個成語或名言分別與文中哪句相對應?

第二:你為什麼要將兩者關聯起來?説明理由。

凡是答對一道的代表都可以為本組贏得1分。

過程:在討論時老師及時到各組瞭解進展,並控制好時間。在交流討論結果時,如有代表答錯的,老師給出正確答案並解釋其中的原因,同時對其答對的部分給予肯定。最後以得分的高低確定各組名次。

傳統文化教案10

教學目標

1、瞭解傳統文化、文化傳統等概念的含義;

2、學會寫內容提要;

3、學習關係性議論文的寫法以及正反議論、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説理方法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如何運用正反議論、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説理方法寫作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解題:

學生談對“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理解,教師進行點撥。

二、作者簡介:

龐樸,生於1928年,江蘇淮安,漢族,現代學者。

《沉思集》

《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

三、總體結構:

總——分——總最典型的關係性

傳文議論文

(傳統)統化(兩重性)

文傳

化統

四、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討論

(1)“一個多世紀”從何時開始?

鴉片戰爭以來

(2)“社會實驗”指什麼?

救國圖存運動:洋務運動、變法維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仁人志士)新民主主義革命直至社會主義革命

(3)“徹底決裂”“徹底砸爛”“在白紙上描繪未來”

(五四時期對於傳統否定過多,一直延續到60—70年代)

強調不可利用“過去”(“傳統”),構築“未來”

2、第2自然段——討論

傳統是什麼?(強調“形成”“作用”)

3、第3自然段——討論

“傳統”與“文化”是什麼關係?

提出“……”差別。(比喻)

全文總起,闡述什麼是傳統。

引出問題: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俚俗進入學術層面。

五、學習“傳統文化”:

1、第4自然段——討論

對“傳統文化”概念進行界定。

(什麼是文化傳統?)

全稱、落腳、對應(時空界定)、內容、成分(例如)

2、第5自然段——討論

“傳統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時代性、民族性

3、第6—7自然段——討論

(1)“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哪幾種情況?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遺響”

理解圖片(p65)

六、學習“文化傳統”:

1、第8—9自然段——討論

對“文化傳統”概念進行界定。

(什麼是文化傳統?)

全稱、落腳、特徵(比較)、產生、成長、形成、實質

2、第10自然段——討論

(1)什麼不能成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這種生活裏……思想”

(2)什麼能成為“文化傳統”?

“為這一民族生活……物質力量”

3、第11自然段——討論

“文化傳統”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説它是“惰性力量”?

“制約看……關懷”“一種……象徵”“沒有……鞏固”

4、第12—13自然段——討論

(1)“文化傳統”變化的特點是:

緩慢的、漸進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傳統”受外界影響是如何進行的?

接觸——交流——變化

(3)外來文化中如何才能成為傳統中的一個部分?

“經過自己文化傳統……整合”

七、學習“財富和包袱”

1、作者稱“財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從頭開始……生存本領”

“具有……層面”

2、我們説如何辨證地瞭解和掌握兩重屬性?

“運用它……千里之外”

3、現實中存在哪幾種簡單化的理解?

“一種人……財富”

八、小結

本文既是學術性議論文(文體角度),又是關係性議論文(表達方式)。作者在保持學術研究嚴肅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議論文的辨證性的同時又饒有風趣。

傳統文化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同學們瞭解宋玉這個人.

2.增強同學們為人處世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對於文章的把握

教學課時:

1課時

1、作者

宋玉,又名子淵,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漢族,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

2、朝代

所屬文學時期:先秦文學

所屬朝代:春秋戰國時代

原文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故鳥有鳳而魚有①鯤。鳳皇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②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崑崙之墟,暴③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④,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註解:

①鯤:古代傳説中的大魚

②鷃:小鳥

③鬐:魚的背脊

④鯢:小魚

譯文:

楚襄王問宋玉説:“先生也許有不檢點的行為吧?為什麼士人百姓都那麼不稱讚你呢?”

宋玉回答説:“是的,是這樣,有這種情況。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允許我把話説完。”

“有個客人在都城裏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裏跟着他唱的有幾千人;後來唱《陽阿》、《薤露》,都城裏跟着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的時候,都城裏跟着他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後引其聲而為商音,壓低其聲而為羽音,夾雜運用流動的徵聲時,都城裏跟着他應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鳳凰展翅上飛九千里,穿越雲霓,揹負着蒼天,兩隻腳攪亂浮雲,翱翔在那極高遠的天上;那跳躍在籬笆下面的小鷃雀,豈能和它一樣瞭解天地的高大!鯤魚早上從崑崙山腳下出發,中午在渤海邊的碣石山上曬脊背,夜晚在孟諸過夜;那一尺來深水塘裏的小鯢魚,豈能和它一樣測知江海的廣闊!

“所以不光是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士人之中也有傑出人才。聖人的偉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獨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為呢?”

傳統文化教案12

一、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

(一)本框題的地位與作用

本框題所處的第二單元《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按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從地域角度介紹文化的橫向傳播,即世界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交融與傳播;另一條線索則是從時間順序介紹傳統文化縱向繼承和發展;最後對兩條線索進行整合介紹文化創新。本框題主要是介紹第二條線索的內容,重點學習傳統文化的含義、作用和繼承。它向前承接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如何尊重和培育自己的傳統文化,向後又為今天如何發展創新傳統文化做了鋪墊,是承前啟後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將對學生提高辨析先進與落後傳統文化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對於本框題,《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目標為:“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闡述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教材對本框題教學內容的體現主要有:在第一目《體統文化面面觀》中介紹傳統文化的內涵、表現形式;在第二目《傳統文化在今天》中介紹傳統文化的特點;在第三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介紹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內容要求,在教學要求這樣掌握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的特點;明確傳統文化的作用。

2、能力目標

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地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掌握辯證分析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師情感的引導,讓學生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樹立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題教學主要應集中精力解決“現實作用”和“對待態度”兩個問題。為此,對教學的重難點是這樣設想的:

1、重點:傳統文化的表現和作用

傳統文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平常都接觸過這一概念,但其具體內涵是什麼都不太清楚。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闡述來介紹,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中只有通過對其表現形式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並通過傳統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來概括傳統文化的特點,讓學生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作用。因此傳統文化的表現是教學的一個重點。

在文化生活日漸多元化、多種文化相互激盪的今天,學生對為什麼還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問題理解不深,原因在於學生沒有看到今天的優秀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繼承關係,沒有看到傳統文化中與時俱進的文化對社會發展和個人進步的促進作用。同時,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十分重視,但教材中只有簡單的理論闡述而沒有分析,有必要加以補充。學生只有認識了傳統文化的作用,才能明確今天我們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因,才能從情感上形成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觀念,同時只有認識其雙重作用,才能形成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因此,傳統文化的作用是教學的又一個重點。

2、難點: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由於絕大多數學校的政治必修課開設順序是按照教材順序進行的,所以學生還沒有學習過哲學常識,認識和對待事物還不能自覺地做到一分為二、全面辯證。從學生方法上看,正確對待不同的傳統文化是一個難點。同時,要真正做到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分清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需要掌握判斷的標準,即它對現實生活的積極作用。對於這個標準和作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從價值觀形成上看,要引導學生形成一個科學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只有突破這個難點,才能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併為後面的文化創新與發展、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教學打好基礎。

(四)教材處理和教學資源的利用

1、教材處理

(1)教材各個目的標題設計得比較輕鬆活潑,但對教學內容的反映似有不足。為此,在教學要點設計和板書設計上,我進行了提煉:對第一目“傳統文化面面觀”,我提煉為“傳統文化的表現和含義”;對第二目“傳統文化在今天”,我提煉為“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對第三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提煉為“正確對待傳統”。這樣做有利於使學生明確不同的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繫。

(2)教材上的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要求不太一致,增加了傳統文化的含義、表現和特點,特別是有大量幅在介紹傳統文化的表現。這對於學生更好的瞭解傳統文化的作用和如何對待傳統文化是必要的。但敍述的順序改變教材從傳統文化的概念出發的做法,而是從傳統文化現象入手,通過分析概括出含義和特點,遵循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從個性到共性、從感受到認知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認識順序,讓學生在更熟悉的輕鬆的學習環境下達到教學目的。在傳統文化的幾種表現中根據福州地方傳統文化的實際情況,新增添一種表現形式——“傳統工藝”,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

(3)在傳統文化的特點這部分,教材只介紹了“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由於本課主要講文化的繼承,所以我增加了“歷史繼承性”這一特點;同時,利用傳統文化教學的時機,將後面將要涉及的“時代性”提前放在這裏,幫助學生較為全面地認識傳統文化的特點。

(4)在分析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之後,學生能夠初步懂得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但判斷一種傳統文化是先進還是落後,是精華還是糟粕卻相當困難。因此在這部分內容處理上,我把教材中“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突出出來,目的在於讓學生掌握判斷的標準,學會明辨是非善惡,進行科學文化選擇。

以上對教材的調整和處理比較多,目的是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更加突出,教學程序和教學邏輯更加清晰。

2、教學資源利用

根據新課程強調生活化、實踐性和倡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新理念,本課以學生生活地福州的閩都特色地域文化作為主要課程資源,以課本上的案例為輔助材料進行教學,運用了學生課前調查探究、課中展示討論的教學方法,自始至終圍繞福州相關地域文化來展開教學。這樣做使學生更加明確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意識,產生於客觀的社會實踐之中,又將對社會發展起反作用,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二、教學手段和教法學法

(一)教學手段

我們學校的教學條件較好,我儘量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並適時上升為理性認識,達到知識、能力、情感的統一和全面發展。

(二)教法學法

1、學情分析

從知識能力上看,關於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和作用,學生在第一課中已經學過,具有一定的認知、思辨和實踐能力,為理解傳統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礎。從學習心理上看,作為高二學生,他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敢於提出問題,對事物具有新鮮感,同時,他們又具有這一年齡段學生的普遍不足,由於缺乏社會文化知識和生活經驗,看問題容易產生片面性,被現象所迷惑,認為傳統就是過時,就是落伍,就要被淘汰。

2、理論分析

美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教育觀強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認知、情感、興趣、動機、潛能等內心世界的研究,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説:“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呼喚、鼓勵。”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傳承文化的意識,我秉承了我校“兩情兩主”的教學模式,即創設情境,激發情感,主動發現,主動發展的教學模式,重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發現。

3、教法學法

(1)教法

設疑激趣法:陸九淵説:“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在教學的四個層次中層層設疑,讓學生帶着疑惑去學,時時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激發好奇心,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行為。

情感引導法:激發學生內心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結,引導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陶冶性情,以達到知、情、行統一的最佳效果。

情境教學法:將視頻、圖片、音像、時事等資料有機整合,將學生帶入到濃厚的傳統文化的氛圍中,圍繞着傳統文化讓學生去體會、去感受、去討論、去運用,使教學中的內容、學生、教師較好地融為一體,師生共同在教學中獲得新知。

(2)學法

合作探究法:課前的實踐調查、收集資料,培養學生的共同協作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的能力。課堂上合作探究討論,對教師提出問題的思考分析,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辯證認識事物的能力。

對比分析法:從不同地域傳統文化的對比,得出福州傳統文化的內涵;從傳統文化的不同作用表現的對比,得出辯證看待傳統文化的正確價值觀,突破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立足實際,發揮學生實踐調查和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根據本模塊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前準備的分工安排,在課前就佈置四五位學生分別就福州特色民俗、工藝(福州三寶、榕城三絕)、藝術(閩劇、評話、十番)、民間傳説(陳靖姑祈雨、林則徐放鶴)、三坊七巷等傳統文化的產生、發展歷史、現狀,進行探究活動收集資料。

(二)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必須統一於學生的發展。從形式上説,以學生展示、思考、討論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在一定的情境與社會文化背景下,獲得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內容上説,主要以福州地方傳統文化為素材,圍繞海峽兩岸同時舉辦的“元霄燈會”為主線,迴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更有效地激發起學生情感,並將生活世界與知識世界銜接起來,在實際情景中分析傳授相關傳統文化的知識,提高學生認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和價值判斷。

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傳統文化,分為“激趣導入——活動感悟——探究思辯——昇華導行”四個層次,環環相扣,逐步推進,幫助學生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1、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德國的普克朗認為:“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因此,一開始,我就運用對比方法,進行設問,福州和西安、南京、北京一樣也是歷史文化名城,你們同意嗎?(有的學生會表示同意,有的學生可能會表示驚訝並質疑。)然後再設問:“為什麼説福州是一個文化古城?”進一步製造懸念,引發學生思考,由此開始新知的學習。

2、活動感悟

緊接“為什麼説福州是一個文化古城?”的懸念,要求學生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展示,並與教師經典點撥相結合,使學生產生對傳統文化的濃厚感情,並從中悟出傳統文化的真正含義。

播放視頻:元霄燈展。

要求學生圍繞着教師的元宵燈會的傳統習俗、製作工藝、節日活動、舉辦地點的建築等方面,以圖片影音資料等方式進行展示,然後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評議。

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首先,要引導學生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比如,對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燈展的思考,讓學生認識到,同根同祖的傳統文化習俗,源遠流長,説明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突現了政治學科特色。再如,通過文化現象的分析,讓學生對福州傳統文化產生情感共鳴:她雖沒有寵大恢宏的氣勢,卻具有好似茉莉花一般清淡精緻的南方閩文化特色。如此,使學生看到了福州傳統文化的內涵,她在於:追求和合、圓滿,追求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產生這樣的情感,能為後面重點知識的突破基礎。其次,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歸納提練,通過所展示的材料進行歸納,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的幾種表現形式。第三,引導學生思維延伸、昇華,通過引導學生從認識福州傳統文化延伸到認識中華民族,從福州地方傳統文化上升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達到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從而增強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通過學生的展示活動,和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讓學生在點評中思考歸納傳統文化的含義。然後,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傳統文化的特點。這些特點教材中介紹了“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此外,對於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關係,學生容易簡單將二者直接等同,教師應抓住契機,引發課堂討論,讓學生明白傳統文化產生於歷史,具有很深厚的民族歷史淵源,又在歷史實踐中不斷髮展創新。所以歷史繼承性和與時俱進應該是傳統文化應有的特點。這樣,師生在課堂中通過討論、探究,產生共識,在疑中思,思中辯,辯中悟,悟出傳統文化的特點:歷史繼承性、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應有的時代性。

3、思維探究

(1)問題探究,培養能力,突出傳統文化的作用。

繼續運用燈會的案例,進行遞進式設問。設問一:福州市政府為什麼要舉辦燈會?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設問二:是否所有的傳統文化都能起促進作用?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設問三:為什麼同是傳統文化但作用不同呢?以陳靖姑祈雨故事(見資料)中包含的積極與消極作用的對比分析,温習第一課中學習的“文化與經濟政治的辯證關係”的道理,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藉助問題的探究和學科知識的支撐,突出傳統文化作用雙重性的這一重點,為實現難點突破基礎。

在認識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時,要突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反映課標。

(2)案例探究,把握標準,突破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難點。

通過對傳統文化雙重作用的學習,學生能較容易看出相對應的態度:對先進的傳統文化要繼承;對落後的傳統文化要拋棄。

明確了對待先進與落後的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可是如何判斷傳統文化的先進與否呢?引導學生圍繞着“如何評判福州傳統節日“拗九節”這一案例,掌握辨別傳統文化精華與糟粕的標準尺度:是否與時俱進,是否促進社會個人的進步發展。由這一判斷標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傳統文化的價值觀。

4、昇華導行

(1)延伸:教師運用講述法,配合多媒體展示板書(見附一),點出傳統文化“是什麼”,“為什麼”要繼承,“怎麼樣”繼承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和行動上的昇華。

(2)昇華:作為中華子孫有義務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個追求進步的現代人也必須藉助先進傳統文化的力量促進社會和個人的發展。

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是根植於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所以,繼承發展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既是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題中之義,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3)導行

思考:福州地方傳統節日民俗活動豐富多彩,但在洋節盛行的今天,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請你結合自身實際從傳統節日這一角度,談談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四、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緊扣課標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地方特色,我引用福州地方傳統文化進行教學,對於其他地域的人來説可能比較陌生,感受不深,但對於福州本地學生來説觸動很大,在實際教學中效果不錯。但要取得預期的效果,需要老師對當地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瞭解,同時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於缺少多媒體設備的學校,本課也可以以豐富的圖片、文字、幻燈片等材料來輔助教學。

本節課,我以福州閩都文化為平台,以元宵燈展為線索,將生活現象與學科知識緊密結合,通過情理上的引導,讓學生在範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衝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鑑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進而提升學生認知、分析和應用能力,使學生知我福州,愛我福州,通過認識感受地方文化,進而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和傳承。但由於廣泛引用學生身邊的文化現象,課堂生成不斷。因此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使預設與生成有機統一起來。

這堂課中涉及的地方傳統文化的內容在課後還可以延伸引用,如組織學生就其如何發展,某種具體文化形式如何創新等活動進行課後探究,撰寫學生小論文,同時也為下一課教學做好準備。

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指導!

附一:板書設計

傳統文化教案13

教學目的:通過聖賢的教誨,啟發培養孩子的孝心,讓他們知道怎麼具體去做!

教學內容: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提問內容:上節課留的家庭作業,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説做了哪些?反覆強調,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講解內容: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好:喜歡惡:厭惡父母親喜歡你做的事情,你要儘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經心。力:是盡我們的力量。父母厭惡的事情,你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壞習慣。例如;父母喜歡讓我們好好讀書,將來有能力做事。可我們不願學習,一心貪玩,這就是不夠孝心。還有父母不喜歡我們出去和別的小朋友打架,那我們就儘量不讓家長為我們操心。做什麼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會不會高興我去做?用心體會父母對我們的教育,要使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自己來講家長喜歡自己做什麼?同時老師也要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確的老師要幫助指正。如;某個小朋友就説:“我爸爸説:‘在外邊,誰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時代不同,人的素質不同,結合今天的社會,進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古人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見古人對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我們不敢隨便毀傷,即使是手臂上劃一個口,父母都會擔心的,何況大病父母會難過傷心的。現在社會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順心的麻煩事,就要自殺,跳樓。沒有替父母雙親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大,還沒有報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會怎麼樣呢?身體有傷,只是讓親人為你擔憂。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會跟着你蒙受恥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孫。你要想到;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對得起生養我們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大,我們雖不能給他們更多的物資享受,可我們也不能讓他們為我們傷心,為我們難過。為我們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沒有禮貌、不敬師長、破壞公物、打罵同學、偷盜,或者做出了不該做的事情,你的家長會為你感到自豪嗎?

朗讀課文:請小朋友打開書,進行指讀訓練。從總序複習到這堂課的內容,每天爭取邊讀邊認,天長日久不但會背誦,而且也會認字。個別的字老師也可以寫一寫,加深印象。

作業:回家詢問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麼?不喜歡自己做什麼?自己家的家教是什麼?父母希望你長大做什麼?

傳統文化教案14

【設計意圖】

民間美術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信仰、傳説、風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凝聚了一個地方世代相傳的民風民俗,它是由人民羣眾根據生活的要求而創作,又為人民羣眾所廣泛使用,其濃郁的鄉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和迴歸,成為人民羣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人類的精神家園。為了傳承這一文化,我們開展了民間美術這一幼兒喜愛的活動,在活動中尤其是民間剪紙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可以用剪刀在彩色紙上任意的剪出自己喜愛的植物、動物、人物造型等圖案,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發展了孩子的思維,又對孩子進行了民間美術的薰陶和民間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力,隨着年齡和知識水平的增長,他們對這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設計了“剪紙”這一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所在,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交流,啟發幼兒瞭解剪紙的用途。

2、培養幼兒剪紙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及創造性。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彩色臘光紙若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十二生肖剪紙範品、籃子、鉛筆每人一把、毛線若干條、膠水、棉籤、紙盒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12生肖剪紙)範品,提問:

這是什麼?上面有什麼?他是怎麼做的?請你學學小動物的叫聲,看看小動物身體上的圖案是什麼花紋?

二、出示剪紙書籤,它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出圖案,把圖案貼在襯紙上,再繫上緞帶)

三、出示剪紙圓盤做成的門箋,它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成漂亮的圖案,把剪出來的紙貼在圓盤中心,在上面粘上繩子,再在下面粘上穗子)

四、出示剪紙燈籠,這是什麼?有幾個面?是怎樣做成的?

(先用剪刀在臘光紙上剪出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貼在正方形紙的中央,然後把正方形紙的四個角向中心折,再把六張紙的每個三角形貼在一起,給上面粘上帶子,給下面貼上穗子)

五、幼兒分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六、互相交流、觀賞、講評作品,佈置教室和幼兒園環境,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結束。

傳統文化教案1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飲食着手,初步瞭解傳統節日中相關的飲食,學會觀察生活和蒐集資料,體會飲食中藴含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口語交流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引導學生在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使用正確、得體的語言把自己想説的話説出來,做到聲音響亮,條理清楚;學會合作,促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發展語言。

3.在交流中學會傾聽,鼓勵學生能具體、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活動成果。

4.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發現生活中隨時隨處包藴的傳統文化,牽引學生愛國情愫,激起學生的自豪感與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從生活中的飲食着手,引導學生樂於交際,並把要説的內容條理清楚地敍述明白。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口語交流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會使用正確、得體的語言把自己想説的話説出來,做到聲音響亮,條理清楚。

教學準備

課件生活照食物頭飾調查表相關的兒歌童謠、妙語佳言等桌椅分成四大組,呈方陣黑板佈置

預設過程

一、激趣導入,話飲食。

同學們,咱們浙江可是個“魚米之鄉”,美味佳餚數不勝數。那麼,你平時都喜歡吃些什麼呢?請學生各抒己見,並表演一下吃自己最喜歡的食物時的樣子。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非常的重要,不僅如此,許多食品都包含着特別的意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板):飲食的傳統文化。

從日常生活引入,讓孩子們通過已有的經驗、感受來説一説自己喜歡的食物,力求在課一開始就打開學生的話匣子,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激發起學生心底的期待與好奇,引發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他們感到有話可説,有話要説,讓他們帶着情感,懷着興趣,走進交際情境快樂表達。

二、重現生活,選飲食。

活動(一):觀看飲食訴衷腸。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豐富的食品,充滿了誘人的香味。請同學們一邊看一邊選一選自己最鍾愛的食品。(課件播放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及品嚐的情景)

每播放一種食物就讓學生搶答訴説,如:這是什麼食品,曾在什麼時候吃過,味道怎樣等。組織評議,給予及時地鼓勵。

2.自由選擇剛才課件中播放的一種食品,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3.展示若干生活照(班中孩子在品嚐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的情景),讓學生認一認照片中的主人公、食物,請學生調理好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後指名説一説。

選擇播放學生自身品嚐過或見到過的感興趣的飲食,讓學生在情境中互動起來,有利於幫助學生找到交際的金鑰匙,感覺有話可説,為體會飲食文化作鋪墊。

活動(二):分組互動悟傳統。

1.出示四種傳統食品,分別為粽子、湯圓、月餅、清明果,放於四大組,請學生選其一種並迅速坐到那一組當中。結合發下的討論提綱組織各大組討論,

參考內容:

①本組的食品通常在什麼節日裏出現?

②能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嗎?味道怎樣?

③你們組覺得這種食品中藴含着什麼意思?

④你們組蒐集了哪些與這種食品相關的資料(如兒歌童謠、成語、故事、格言等)?

⑤你們組還有哪些新的發現?

2.指名帶着本組的食品上台介紹,共同評議,評議參考內容:可以按提綱把本組食品介紹清楚,説話有條理,能讓人聽明白,聲音響亮,口齒清楚等。

3.請學生出示自己的調查表(一),各組結合剛才的點播再次進行組內交流,取長補短。表格預設如下(為機動題):

4.各組選派1--2名組員進行組間調換交流,師巡視加入學生活動,並將學生的調查表展示於黑板上。

小組內及組與組之間的口語交際過程,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聽話、説話的機會。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無拘無束地進行聽與説的訓練,真正實現了“聽與説的雙向互動過程”。這樣,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合作交際的能力,還能為一些不敢發言的學生消除恐懼心理,使大家都變得敢説、願説、樂説。而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以“參與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組中指點、協調,起到了“幕後導演”的導向作用,關注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促進學生的感情昇華。

三、集思廣益,贊飲食。

除了我們剛才所説的,正如同學們蒐集的,生活中的飲食文化氣息還相當豐富。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都在讚美着我們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有許許多多的人通過食物來寄託自己的思念,訴説自己美好的祝福。

標籤: 教案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em2m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