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常用(9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常用(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常用(9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1

前不久,嬸嬸生了小侄子。姥姥的賀禮中竟有一件花花綠綠、用零碎布頭做成的小衣服。(用零碎布頭給小孩子做衣服,這確實奇特,吸引人的眼球。)媽媽告訴我,那是兒童百家衣。(點出“百家衣”。)

百家衣源於漢族育兒風俗,表明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長,需要託大家的福,吃百家飯,穿百家衣。(介紹“百家衣”的來源。)當一個孩子出生後,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並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的人家,老人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因為“劉”“陳”“程”諧音“留”“沉”“成”,是吉利的話,對於保佑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作用。

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的為最好。因為“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了。(“百家衣”的.講究。傳統文化,顧名思義,既有“傳統”,還有“文化”。)百家衣做工講究,不同色彩、質料、形狀的布片經過精心選擇、摺疊、縫合,最後做成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做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完全縫好,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叫作“藏魂處”。等到孩子滿月後,再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説明孩子的魂靈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為孩子操心了。(“百家衣”的製作很有説頭,這也正是“文化”的體現。)事後,我特意去看了“藏魂處”,果然看到衣服的下面有一個口子。

我也曾經問媽媽,衣服真的能留住魂靈嗎?媽媽付諸一笑,她告訴我,隨着社會的發展,這種保護兒童的習俗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了,現在只是作為孩子逗樂的一種形式,也能聯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通過這件百家衣,我彷彿看到了人們那種樸素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美德。(傳統也是在變化的,漸漸地,新的傳統新的文化就會出現,新俗就成了舊俗。傳統文化寄寓了人們豐富的情感,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2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3

我不是很喜愛喝茶。但是,我的老爸很喜歡喝。我偶爾也會偷偷嘗一下老爸的茶,總覺得有一股苦澀的味道。可老爸卻説茶是香的。直到我喝到了長興的紫筍茶時,我才真正體會到老爸口上一直説的茶香。

這天,我閒來無事。就在家裏邊看書邊吃菠蘿。突然,有股苦味從舌尖傳到了舌末,難受的我眼淚直流。我飛快地衝進廚房,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就把水喝了個精光。忽然,有一股温和的茶香讓我感到身心舒爽。我向杯子裏望了一眼,看見一團綠色。我恍然大悟,原來剛才喝的是茶。什麼茶這麼香?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個茶芽色帶紫,芽形似筍加上精湛的工藝,簡直是一件完美的工藝品。

不知老爸什麼時候站到了我身後説:“是不是你把我的紫筍茶喝光了?”

“什麼茶?”

“紫筍茶,這種茶消脂減肥,健體美容,提神醒腦,增進思維,消除疲勞,解毒利尿......”他像繞口令一樣説了個沒完。我迫不及待地説:“那老爸,我帥氣的老爸,你再泡一杯如何?”“沒問題!”老爸爽快的答應了。

只見他從冰箱裏拿出一個罐子,用一個專業的鑷子從茶罐裏取出適量的茶葉,輕輕地放在玻璃杯裏。再衝入80度左右的'開水,這時茶葉就像一個舞者,開始在杯中翩翩起舞。大概過了5分鐘,一杯香氣撲鼻的紫筍茶放在了我面前。我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其茶淡雅清香,茶味甘甜,真是色香味俱佳。老爸又打開了他的話匣子:“陸羽曾在《茶經》裏説過‘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説的就是紫筍茶。”

我國的茶文化真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茶以芬芳的香氣,甘美的滋味,給人帶來了無窮的生命活力。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4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在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

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

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上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5

這個寒假,我有幸上了三節公益茶道課,瞭解了不少茶藝知識。

進入一個古色古香的茶室,穿上中國風的茶服,坐在擺滿了精緻茶具的茶席旁,一種獨特的莊重感覺油然而生。在這種氛圍下學習茶藝應該很有趣吧,可是茶藝並不僅僅是一件有趣的事。

陸羽的《茶經》中説,茶是高尚的,沏茶、品茶亦要以禮相待。於是,我們首先跟着葉老師學習茶禮。“行李十式”,坐姿端正十分重要。從初習的彆扭到最後的款款而自然,還有“手容恭”、“口容止”,看似一板一眼,熟練之後,卻從容別致有趣。這種莊嚴的的氛圍應該會浸潤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從此不再過於不拘小節。

學好了“行茶十式”,又反覆練習了多遍泡茶順序,我們終於要大顯身手,自己泡一杯雲南的古樹白茶了。佈置好一桌茶席,調整好心境,行茶就即將開始了。輕柔的古典音樂緩緩流出,若有若無的蒸汽伴着一縷縷茶香在半空中迴盪,瞬間縹縹緲緲,宛若仙境。温完杯,潤完茶,我終於把茶湯倒進品茗杯中了。白茶的工藝是最少的,所以茶色淡黃透亮,好似一塊琥珀的精華融入了茶湯似的;這種香又是渾然天成的,該是大自然中花朵與青草的芬芳吧,還帶着甜甜的露水的味道……小心翼翼拿起品茗杯,細細品嚐,滋味清純,沁人心脾。此時,我們臉上該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吧。

茶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一種飲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內涵。“黑白紅綠青黃普”,多種多樣的茶,我們每種都品嚐了一遍,味道各不相同:紅茶的醇香,綠茶的清香,白茶的自然香……我們也細細品味着茶文化。茶文化以茶德為中心,重視修養,提倡尊重,這不得不説,就是我們人生重要的文化素質。

幾節茶藝課,自然領悟不透茶藝茶道的精髓,但茶文化已經開始影響我了,這不僅僅是一件趣事。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6

中國傳統書院歷經近百年的沉默後開始悄然復興。正在湖南衡陽講學的中國知名作家餘秋雨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書院是中國文化傳承至今的一把鑰匙,它的象徵意義比教育意義更重要。

最近幾年,中國傳統書院開始悄然復興。一方面,中國文人開始致力於創辦現代書院,進行各類文學研討活動;另一方面,以嶽麓書院為代表的古代書院煥發出新活力,它們與現代教育相結合重新開始學術研究和教育活動。

餘秋雨此次參訪地衡陽市內就有一座歷經六朝的“千年書院”——石鼓書院。這座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書院是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蘇軾、周敦頤、朱熹、張栻等名家都曾在此執教。不幸的是,書院在抗日戰爭中毀於日寇炮火,直至20xx年才被重新修復。雖然其建院歷史比嶽麓書院還早百餘年,但石鼓書院沒有像“後輩”那樣“發揚光大”,現僅供遊客參觀。

餘秋雨認為,不是每座傳統書院都要成為新的教育場所。書院的價值在於它就像一個文化教育的制高點,讓中華文化有了高層傳播的場所,“我們現在面對孔孟學説,沒有感到非常陌生和隔閡,就跟這種橫跨千年的教育方式有關。”

餘秋雨説,中華文化是目前人類文化中唯一沒有中斷過、活下來的文化。而書院就是中國文化傳承至今的'一把鑰匙,它的存在提醒着後來人,一個民族要發展就要注重教育,注重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的凝聚。

曾登臨過石鼓書院的餘秋雨建言,來衡陽的遊客都應該去石鼓書院“朝拜”,“它建院時間更早,其象徵意義就更大。”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7

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着重重危機。就拿傳統節日而言,目前的傳統節日處境十分尷尬,而外來節日卻備受推崇,每逢洋節,那種喧囂讓人目瞪口呆,而中國的某些節日卻相當冷清,比如七夕。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情人節,其歷史可追溯到20xx多年以前。它跟家喻户曉的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時至今日七夕並沒有列入法定節假日,大多數人不過七夕,甚至還有人不知道七夕是什麼。

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相當紅火,滿街上的青年男女捧着玫瑰、巧克力,浪漫如海;歡樂如洋。

為什麼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會遭到國人的拒絕呢?我問過好多人,其中大多數人都知道七夕,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節日單調不知道怎麼過。在市場上西方情人節的商業價值要比七夕大多的多。

在好多的節日中都有一個物質載體。比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西方情人節送玫瑰、巧克力,而七夕卻沒有物質載體,久而久之就會被人忽略,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這樣一些外國節日就會趁虛而入。如果我們不重視起來總有一天回被西方情人節取而代之的。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連祖宗留下的文化都保不住,這是民族的.悲哀。傳統文化的衰落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的一種斷裂,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複雜。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一些精良美好的傳統從我們生活中消失。

我們在吸取外來文化的同時應該更熱愛傳統文化。我們立法應該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必須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高度重視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其實,要像七夕這樣的傳統文化不被外來情人節取代,一方面要做到敝帚自珍,另一方面要不斷為傳統文化增加新內涵,注入新血液。不然,即便一時間內能抵抗外來文化的衝擊,時間久了,也會被我們自己拒之門外的。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8

中華傳統文化——漢字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的結晶。點,橫,豎,撇,捺,每一筆都至關重要。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寫一手中國字。小時候吧,用鉛筆寫字,我不是班級中寫字好的。那是我經常抱怨:這可惡的漢字這麼難寫。長大一些覺的這想法似乎有些大逆不道,況且用上了鋼筆,字歪的不那麼厲害,也就不那麼討厭了。現在,我愛漢字,雖然我的字仍舊歪歪扭扭不好看,雖然老師已經讓用可擦及中性,但是我仍舊喜歡用鋼筆,因為鋼筆可以練字。漢字在整整一天都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早晨起來讀着課文,我愛課本上的漢字。中午,打開練習冊,做着題,我愛練習冊上的漢字。晚上,打開電視,我愛電視上的漢字,整整一天,我都愛漢字!

追遂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有8000多年的歷史。至於漢字的個數,沒有人細細的統計,但是可以從古代的調查中看出問題。從秦朝的《倉頡》、《博學》開始,一共有3300字。有人統計過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十三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漢字在時代的不斷變化中也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大致可以分為改革和自然流變。漢字的`變化好像路的變化一樣,路是人們走出來的;路走出來後,人們隔一段時間就得修繕一次;修繕之後,路又漸漸發生一些變化,如變寬、變直、損毀,或者出現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繕。此外,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前的路漸漸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建設新的道路,如鐵路、高速公路等等。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漢字經歷了多少蜕變啊!

我愛漢字。因為它飄逸,它整齊。我愛漢字,因為它輕盈,它歡快,我愛漢字。因為它就像中國人,堅韌不拔,端端正正,因為它是中國千百年來的文化精髓。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不但要牢記歷史的恥辱,更要感謝祖先為我們創造了漢字。做一箇中國人寫一手中國字!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篇9

星期五下午的兩節課,卞老師給我們講了有關陶瓷的許多知識,讓我們全班的同學大開眼界。

通過這次的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比如説:為什麼陶瓷的英文單詞china跟中國的China一樣?陶瓷的製作、陶瓷是怎麼在古代運輸的……卞老師給我們上的這兩堂課真是太好了!

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陶瓷相撞,古人用的辦法很奇特:在陶瓷的木箱內撒上一些黃豆或綠豆,因為這兩種植物長得快,把陶瓷放在裏面,等到它們發芽後就把陶瓷與陶瓷之間的縫隙填滿,這樣就算有大風浪陶瓷都不容易碎,所以説古人就是聰明;陶瓷的製作方法也很不簡單:先是淘泥,再來選泥……十幾道工序聽聽就讓人覺得眼花繚亂,特別是燒置,火候太大,陶瓷就會乾裂;火候太小,陶瓷沒燒好,就變為廢品一件了。古人就能把火候温度控制得這麼好,七百度左右是陶,1200度以上才會成瓷,還要經過許多紛繁複雜的製作工藝!想想就讓人頭暈目眩,而在公元前20xx年到80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熟練掌握了燒製陶瓷的方法,我們能不感到自豪嗎!

今天的活動課,我感慨萬分:原來在古代的時候,陶瓷就已經這麼盛行了,我國燒製陶瓷的技術比歐洲早了近千年,這不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嗎?卞老師還説,在陶瓷界有一種説法,到現在還廣為流傳着“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塊”,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陶瓷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難怪陶瓷和中國的英文單詞是相同的',那時陶瓷就是中國的代表。如果説鼓是亞洲的魂,那麼瓷器就是我國——中華民族的魂了,所以陶瓷絕對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之一,因為它代表着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與勤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q9lq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