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熱門)傳統文化作文9篇

(熱門)傳統文化作文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傳統文化作文9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的歷史悠久,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過年吧!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海里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一到除夕就會上岸傷人,所以人們都怕它。

這一年,除夕的'早晨,人們都準備上山躲避,只有一位老爺爺在一户人家門口走來走去。

到了晚上,年衝進院子,來到了那户人家門口。它看見門前粘着紅紙,就怪叫了一聲,衝了過去。這時院子裏傳來鞭炮的響聲。“年”嚇得倉皇而逃。過“年”就是這樣來的。

過年的習俗很多,我最喜歡的是放鞭炮了。春節的時候,我拿了一盒鞭炮,來到樓下,小夥伴們都在放鞭炮。我也想放我的“和平鴿”給大家看。可是和平鴿起飛的速度可把我嚇了一跳,它像戰鬥機一樣衝到我的腳下。真讓我大失所望,和平鴿一點都不精彩。我又拿了一隻魔術彈,五彩繽紛的禮花飛上天空,我又高興地跳起來。

過年真是我們小朋友最開心的日子。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那個神祕而驚喜的書房,正是我的那片樂土。那兒是個寧靜地,總會有苦惱煩悶訴説,緩慢邁進書房卻都能迎刃而解。閒暇之餘,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如果真的投入其中的話,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果真沒錯,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後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體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將其掌握了。

我認為最好的還是得從臨摹開始,我們要注意向他人學習,向他人的優點學習,把他人的好東西吸收過來,才能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當然在臨習前人的作品時也不能盲目的臨,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注意對名帖進行研究,要取其長去其短,為我所用,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點。

每當煩悶時,總可以攤開純潔的白宣紙,墨硯輕輕灑上,彷彿夾着梅花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挽袖蘸墨,提筆,頓筆,收筆,就如母親親吻襁褓中的嬰兒,墨毫輕輕扶淨白紙面,留下一道道墨痕,有如出水芙蓉忽地溢開;有如勁竹巋然不動;有如風箏飄在天上。似斷非連,寫來豁然開朗。

我深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大年三十早上,我七點多起的牀,沒顧得上吃早飯,就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

在路上,我見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一個小朋友在放三角雷,他把五顆三角雷的引線擰在一起,再用小鐵鍬在樹坑挖了一個小洞,把三角雷埋起來,只露出引線,等他點燃引線,三角雷便在樹坑裏炸開了花,因為以前我也放過三角雷,所以我對它十分了解。那個場面就好像打仗時地雷炸開的.景象,只是沒有地雷的威力大。

到了爺爺家,我和弟弟就這屋那屋的跑開了,媽媽問我們在幹什麼,我們倆就説:“我們想放炮,看爺爺給我們買炮沒有。”果然不出我所料,在陽台上找到了一個黑塑料袋,打開看看,果真是爺爺給我們買的一大包炮,把我和弟弟都樂得大叫起來。人家都是見錢眼開,我們這是見炮眼開,趕緊的就拿了些炮下樓去放了。

等到大年七年級早上,我更是起了個早,四點多鐘就起牀了,跟隨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去了老家拜年,一轉就是一大圈,把老家的爺爺奶奶,叔叔大伯們都拜了一個遍,還真是累人啊!這個年過的真充實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呼—呼—”天空中展開了一朵又一朵五彩繽紛的煙花,我才想起—春節來了。

打開門,迎面的是一陣陣的寒風。家門兩邊沒有紅紅的對聯,門上也沒有倒貼着的“福”字,門口更美有掛上那一對紅彤彤的打燈籠,整個世界一點節日的氣氛也沒有。我疑惑了:為什麼我沒有感到年味兒呢?

深思中,我的記憶又回到了以前。

小時候,春節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我可以穿上新衣服,一蹦一跳地去玩鞭炮煙花。“呼—呼—”笑看天空中的煙花,我可以在家裏吃得肚皮圓溜溜的,幫媽媽整理好房間,開心地等待客人的到來。我們也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下到親戚家串門,吃飽喝足後,待會厚厚的紅包……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過節時大家一個個都在家睡大覺,對那些節日傳統也越來越不上心了,反倒是對那些“洋節”十分推崇。

就拿聖誕節來説吧,這原本是西方的節日,但在現在的中國卻比春節還要受歡迎。聖誕節時,大街小巷裏,掛滿了彩燈。窗户上,盡是雪花片。家門口,都是一顆顆精心裝飾後的聖誕樹,大人小孩們都戴着聖誕帽。在平安夜時,水果店裏還盡是一個個被彩紙包好的平安果,好不熱鬧!

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傳統文化呢,它已經漸漸被我們中國人忘記了吧?

現在許多外國人,都在過中國節,而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竟然淡漠了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這些傳統節日中傳承的都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啊!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認為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對外來節日也要借鑑和包容,適當的把它融入到本民族文化當中,把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融入國際社會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要把這些流失的文化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週末,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作業,要我們去參加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動,我們小組決定去甌説工坊,體驗古人是如何造紙的。

到了甌説工坊,一位四十多歲左右的老師,走到了我們面前,他身穿迷彩服,留着小鬍子,看上去蠻有文化的樣子。小鬍子老師讓我們圍到一個石槽邊,石槽分四格,每一格都裝滿了不同顏色的水,裏面有各種紙漿,有搗碎的香樟樹皮,有色彩不一的棉花,還有的是兩種材料的混合體。

小鬍子老師開始介紹紙的歷史,他説:“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發明造紙術的是東漢的蔡倫。造紙術和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並稱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文化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關於如何造紙,小鬍子老師給我們做了一一示範,讓我們瞭解了造紙的過程。

等老師做完示範,就輪到我們上手了。我迫不及待地到了石槽邊,學着小鬍子老師剛才的動作開始造紙。我先把過濾網在水中泡了泡,再把過濾網由下往上撈起,重複撈幾次,這樣,紙漿就均勻地平鋪在濾網上。接着用兩張柔軟的棉布把紙漿蓋住,放到一台壓平紙漿的機器裏,然後用力轉動機器把手,直到轉不動為止,紙漿排出了多餘的水分,也被壓得平平整整的。最後,我把壓好的紙漿小心翼翼地放在烘乾器上,把水分烘乾。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新造的紙就出爐了。我十分激動地捧着它,儘管它看上去有點薄,有點粗糙,但它可是我親手製造的第一張紙哦!據説,古時沒有烘乾紙的'機器,通常都是靠太陽曬乾的,需要好長好長時間,現代技術真是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小鬍子老師還告訴我們,造紙最主要的材料來自大樹,每製造一噸紙就需要砍伐17棵的成年大樹。看來我們要好好珍惜每一張紙,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不管怎樣,中國人都不能忘“本”。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緊急情況下,推開了兩名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雙腿高位截肢。不少人感歎她的舉動,但也有人替她感到惋惜。對比《二十四孝》中的某些類似“埋兒養母”的極端行為,這種行為更讓人尊敬。

文章中提到的有違當今社會主義所“規劃”的和諧藍圖的“傳統道德”如今註定要被剔除,倘若繼承這些糟粕,必定會收到法院的“通知書”和“警察的手銬”。對那些垃圾道德必須剔除,毫無疑問。“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為千年後的我們描繪了一個男權社會。“裹腳”定義了當時的審美標準,那也註定要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被巨浪衝走,儘管它在某些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的我們可以用千年後的眼光重審過去的歷史事實,諷刺當時的文化糟粕,卻不知道後人千年後亦會用這樣的眼光打量今天我們的一切。

千年前“精忠報國”的英雄與現在騙津貼的“士兵”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文化的精華大都隨時間的拉長減輕了質量,甚至湮滅了。

不可否認,自中國打開大門迎接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便遭到外來文化的侵襲。新舊思想道德文化的激烈碰撞,新時代的先進文化才能佔到上風,而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精華大都失去了,或者改變了最初的形態,遭到扭曲,甚至泯滅,無跡可尋。“聖誕日”“復活節”充斥店家“商戰”,“七夕”演變成了“情人節”;——這是多麼的遺憾。

我們承認,中國傳統道德中是精華與糟粕並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所孕育的未間斷的'文化精華,留傳至今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丈量的巨大財富,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區別於其他民族血脈的獨特精髓。換言之,這就是“本”這就是“源”。

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道德文化,衡量其思想價值,繼承並發展精華,保持傳統道德的內在思想形態,維護精華的本原,將它帶入當今的生活實踐中去,在它的基礎之上構建符合這一時代的道德文化大廈。

不忘“本”,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即使外來文化與新思想侵蝕到了我們的每一寸土地,我們也無法丟掉傳統道德的“本源”。這“本源”,就是文明從未間斷的古國文化延綿至今的重要原因。傳統道德中的精華教會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倘若你已被新文化浪潮沖掉了這看似包袱的財富。請一定要找回它。

因為,不管是什麼理由,只要我們是中國人,就絕對不能忘“本”!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着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問我家鄉有什麼民俗,東北二人轉就是一絕。

二人轉是東北傳統風俗,以一男一女、以一醜一旦為表演演員,以板胡、鑼鼓為伴奏工具,以簡練的台詞,粗獷的唱腔為特色,以唱、説、做、舞為表演手法,以手絹、扇子為道具。該表演形式簡單,幾十個觀眾和兩名演員組成的一個露天小劇場,但卻深為人民所喜愛,東北人們喜愛聽二人轉甚至到了“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程度。連周總理當初路過吉林看了一場二人轉,都讚歎道:“二人轉不愧為中華文藝瑰寶之一,應該好好發揚”。

二人轉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幾種,其中廣為流傳的是:人們在田間地頭幹活時,又累又無聊,有兩個人想了一個辦法,將農田種菜的事件及村子裏發生的喜劇性質的事改為唱詞,給人們表演出來,慢慢就演變成了今日的二人轉。

二人轉以它那獨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詞博得了人們的喜愛。而且二人轉有着自己獨特的`演繹風格,在正戲表演之前多加一個“小帽”。俗話説“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調,唱戲的白搭,看戲的外落。”現在,小帽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二人轉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雙回門》《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轉”這種民間藝術形式,給人們帶來無限歡樂。人們喜歡它,也在發展它。很多地方辦起了二人轉培訓學校,使得這門民間藝術得以廣泛流傳。而因二人轉一炮走紅的轉星也不在少數,除了眾所周知的趙本山,還有小瀋陽,孫小寶等。他們在春晚的亮相,給億萬人民帶來了很多的歡笑。

二人轉就是我們的民俗,也同樣是中國老百姓的喜愛,我衷心地希望它發展越來越好。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20xx年,中國家喻户曉的皮影戲,被印尼申請為該國的文化遺產。04年在內蒙古流行的馬頭琴被蒙古國申報成功為該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05年,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祭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傳統民俗被搶的消息傳到國內,國人一片譁然,痛罵者有之,鄙夷者有之,更多的則是無奈和痛惜。

隨着經濟的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西化,很多人信奉天主教,熱戀聖誕節。然而,在崇尚洋節時,似乎已經失去了對自己文化的自覺意識。

很多中學生能熟練的用英語讀寫,卻看不懂文言文;對牛頓、培根奉若神明,對老莊、孔子卻形同路人;説起西方頭頭是道,談到老祖宗一無所知。仔細反思,究竟還有什麼傳統文化也已瀕臨失傳?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將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保護我們的文化財產,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國人自己的事。我們要熟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體驗古人在詩詞裏面留給我們的意境美;我們要多聽《貴妃醉酒》,從傳統戲曲中領略民族藝術的風姿;我們要過清明節、端午節……,在節日中頷首我們民族節日文化的習俗,把它發揚光大;我們要學習儒家經典、道家理論,那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可以以此培育我們中華學子的“中國心”。

如今,國家為保護民俗文化出台了相應的政策:從20xx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為了法定節假日。央視《百家講壇》也先後推出了劉心武的《解密紅樓夢》、易中天的《品三國》、于丹的《論語》《莊子》、錢文忠的《三字經》等,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詮釋了古代文學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創新,深受大眾喜愛,從而帶動了國人對國學、歷史等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

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清明時節的掃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時與家人的團聚,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讀孔子、學老莊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我們都來學習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共同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標籤: 傳統文化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vw12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