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彙總3篇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彙總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的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傳統節日的作文彙總3篇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1

這天我們要包餃子,包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它是歷史悠久的民間食品。餃子外形像元寶,裏面包着各種吉祥的餡,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憧憬,更代表着圓滿。

經過一番準備,我們一家人開始包餃子了。在包餃子時,爸爸還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餃子的由來的故事:在古代,窮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在隆冬時節,耳朵、手、腳都凍壞了。有個善良人,他見了此等情景,便在小房子把和好的面弄成一個個面片,再把餡放進面片裏,把面片捏成耳朵的樣子。這樣就做好了。善良人便給它起名叫餃子。一個個餃子掉入鍋中,不一會兒,便出鍋了。善良人把一個個餃子分給了窮人們。窮人們一吃,便覺得耳朵不再凍了。那次,是在冬至,所以,人們為了紀念那位善良人,便在冬至吃餃子。我聽了這個故事,笑了起來,開心地説:“原來餃子是這麼來的呀!”突然,姐姐叫了起來:“我在三個餃子裏放了蜜棗!誰吃到了,可有了大運氣哩!”大家都笑了起來。

晚上,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搶着,都想夾上那包着蜜棗的餃子呢!我們既享受着開心,更享受着温馨的親情!我們大家要把吃餃子的傳統文化發揚下去。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2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元旦,清明節,春節……可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節日莫過於中秋節。

農曆8月1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你們知道月餅是什麼時候流傳開的嗎?北宋時之在宮廷中流傳,然後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壇。發展至今,朝則成為全名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港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有一年中秋節,我和媽媽回老家。賞月亮做月餅,大清早的我還在屋裏睡覺。可是已經聽見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鬧鐘,媽呀,怎麼七點多啦,我二話不説,立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已經做開了,我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裏開始做了。

做月餅的第一步先製作月餅的'餅皮,先混合糖漿,花生油。鹼水和吉士粉攪拌均勻。第二步、加入麪粉,再加麪粉的過程中,我一失手把麪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臉上都是麪粉,像一個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極了,如果這裏有一個洞,我恨不得馬上鑽進去,我看見大家這樣我連忙説失手了,你們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東西。大家聽了我這句話才不笑了,我鬆了一口氣,清理完身上的麪粉我邊繼續跟着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經過幾十分鐘後,我高興的大喊:終於做好了一個了。回頭一看大家已經做了十幾個了,我十分着急,便繼續做下去,第一個不熟練第二次做的時候就很熟練了,第二次我一口氣做了十個,晚上我們在院子裏觀賞着月亮,吃着自己做的月餅,我開心極了。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悦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喜悦的象徵。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出門在外的遊子會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3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春節裏,人們會走親訪友,小孩會收到大人的壓歲錢,還會放鞭炮,還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其中,我最喜歡的環節就是吃年夜飯了。春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九口人都圍坐在一張大桌子前,談天説地,還聊形形色色的人。上菜了,媽媽把十幾二十盤菜一盤一盤地端上桌,琳琅滿目的菜品讓我應接不暇。

開動吃了,大家都“君子動口又動手”。我本想夾起一根粉絲,結果這粉絲又滑又長。我拿着筷子一會正着夾,一會反過來夾,一會從左邊夾,一會又從右邊夾,夾了不下十次。我堂堂君子連一根粉絲都夾不上來,還算是君子嗎?這次一定要夾起來,我一本正經地伸出手,用筷子使勁地夾,啊!成功了!還沒等我歡呼,粉絲那滑溜溜的身子還是從我的筷子下逃脱了。

吃完年夜飯,我拉上爸爸去放煙花。我拿起一根又細又長的煙花,用打火機點燃,“嗞———”,突然,“呼”的一聲煙花飛上了天,“吧啦吧啦”地響起來,開始還把我嚇了一大跳。

啊,春節真快樂啊!要是天天都這麼快樂,就等於每天都過春節該多好啊!

標籤: 傳統節日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wddjv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