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三下鄉調查報告

三下鄉調查報告

在現在社會,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下鄉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下鄉調查報告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1

“我是一名中國的教師,為民族的復興而努力,明天的中國決定於今天的教師;

我是一名隴原的教師,為甘肅的興旺而努力,明天的甘肅決定於今天的教師;

我是一名漳縣的教師,為漳縣的美好而努力,明天的漳縣決定於今天的我們;

我是一名斜坡的教師,為學生的幸福而努力,明天的他們決定於今天的我們。”

這是一所國小的教師誓詞,這所國小叫漳縣斜坡國小。斜坡國小位於定西市漳縣金鐘鎮看治坡村,這裏海拔 3300多米,全年無霜期就一個月。村離鎮有20多公里路,全都是坑坑窪窪的一拖拉機寬的山路,每逢大雨,山路就成河沿岸灘……村裏的人們過着典型的靠天吃飯的生活。

惡劣的環境再加上極為不便的交通嚴重地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落後的經濟狀況又嚴重地制約人們的受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的低落又反過來制約着經濟的發展,就這樣不斷地惡性循環着……

當地政府先後在這裏辦了十二次學校,但是由於人們思想落後,認為讀書沒有用,再加上經濟貧困,都沒有成功。可是,他們卻成功了——他們就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斜坡國小的教師們。

一、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侯新民,斜坡希望國小校長,第十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我不清楚自己是因為侯新民認知了斜坡希望國小,還是因為斜坡希望國小才認識了侯新民校長。直至今年,隨學院暑期“三下鄉”隊伍來到斜坡國小,和他面對面交談時,才能説算是真正地認識了他。

1990年,從縣職業中學畢業的侯新民回到了村裏,看到村裏的落後貧窮情況,他深深地被觸動了。當時,村裏的文盲程度高達90%多,村民家中的小孩從小就過着放羊、拾糞的生活。村裏發生的兩件事更是震撼了侯新民這個青年的心:一是一個村民收了一封親戚的信,跑遍了整個村莊,竟然沒有人看得懂;二是村裏的一個農民沒有上過學不識字,看不懂説明書,把農藥當成了滅蝨子藥,抹在了孩子的頭上治蝨,還好及時發現,送孩子上醫院,才挽回了孩子一命;……

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侯新民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志改變現狀,唯一的出路是辦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教育。就這樣,他就走上了一條別人想都不敢想的辦學之路!

二、歷盡艱辛 義務辦學

1996年,時任看治坡村團委書記的侯新民找到了團委委員的喬永峯,兩人一拍即合,很有默契地開始了準備辦學事宜。他們最初從創辦婦女掃盲班開始。當時全國婦聯在漳縣舉辦了沒有幾個掃盲班,這裏就是其中一個,而且全部事務由侯新民他們兩人負責。可一開始他們就遭到了當地人的強烈反對,説把婦女給教野了。當地人罵上掃盲班的婦女不正經,為反對開辦教學,有些村民不但站在校門口上罵,甚至把糞便都倒在校門口。

“回想當初剛剛辦學的那陣日子,那時的痛苦真的可以把人逼瘋:家人不理解,村裏的人反對,自己生活又成了問題,辦學的教室、教材沒有辦法解決,而且根本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侯新民現在對那些日子還記憶猶新。

然而侯新民沒有退縮,他利用自己是團委書記的有利條件,給當地人做思想工作,並動員了更多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他接連地給當時的縣委書記寫了幾封信,談了當地的教育狀況和當地的發展狀況,還提出了好多條建議。很幸運的是,縣委書記看到了信,並且給了當時金鐘鄉的鄉黨委書記指示:這些意見很好,這個青年很有見地!於是,辦學的事情就得到了縣鄉政府的支持,再加上全國婦聯的幫忙,教材的問題全部解決,所有的教材和本字都是社會上捐助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是舊課本和舊本子。侯新民通過向本地人借三間平房的方式,也把教室問題解決了。

最初學校只辦了一年級一個班,招收了55名學生。這些學生都是侯新民和喬永峯兩人挨家挨户求來的,給孩子家長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學生有了,可是孩子們卻三天兩天的不去上學,他們每天既要忙於教學,還得走家串户地去做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

“教室是借來的,書本是討來的,教師是免費的,學生是求來的。”侯校長這樣總結當初開始辦學的過程。

然而他們的辛勞付出,卻沒有得到鄉親們的喝彩和感激,給他們的反而是不解和質疑,那些勉強把孩子送來讀書的家長和村民們是這麼説的:

“你們瞎胡鬧,也就熱一陣子。”

“你們想出風頭!想犯錯誤!辦學校是國家的事情,不是你們的事情!”

“國家辦了十二次都沒有辦好,你能辦好?”

“侯新民是吃飽了撐着沒事幹!”

面對着大家的不解,開始的時候,侯新民是勸解,後來勸都勸不了,他們能沉默,用行動來詮釋着這一切。那些時候,侯新民連大路都不敢走,為了躲避那些風言風語,他只好在沒有路的山上走出了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後來被縣委書記陳新民命名為“侯新民小路”。

儘管剛開始的路程舉步維艱,但可喜的是畢竟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這給侯新民很大的鼓舞。學校開始慢慢地發展,但是接下來更多的困難更是他們始料不及的!

1997年春,幾場大雨過後,借來的三間破草房出現狀況,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孩子們在裏面上課讓人提心吊膽。學校又要開設二年級班,房子肯定不夠。侯新民想到了建教室,可是擺在他眼前的一個問題是—沒有錢。怎麼辦?侯新民向親戚朋友借錢,可是他們的態度很讓人傷心,“你要是用錢,我能不借給你嗎?可是,你要修學校我可沒錢!”

村裏有人給他出主意,可以去縣木寨嶺村林場求助,或許可以求得幾跟木頭。為了求得木寨嶺村林場的幫助,侯新民坐車趕到大草灘鄉酒店村,在林場門前,他向一人打聽那裏是不是木寨嶺村林場時,那人告訴他那裏是木材檢查站,林場在木寨嶺翻山過二三裏地。當他搭車趕到時,才知道自己被人騙了,當時已經是下午6點多,為了能順路打聽,返回時,他只好步行20多公里又趕回到酒店村,因時間太晚他只好回大草灘。此時,大草灘的飯店都已經關門了,又困又餓的侯新民只能住進旅社,晚上喝白開水充飢!

後來,沒有得到幫助的侯新民趕回學校。眼看開學時間就近了,他只好把自己家用來翻蓋房子的檁條拿來用在修建教室上,又從縣委爭取到舊瓦,動員團員青年打土成土胚,就在這樣的惡劣情況下,孩子們有了新教室!

三、義務教學十幾載 甘為教育獻終生

教室是有了,學生也有了,教材舊的加上捐助的也湊合着能用,可是,學校又面臨的問題是師資資源嚴重不足。

侯新民是職中畢業的,喬永峯是高中畢業的,他們兩人都不是正規的教師。隨着學生入學人數的增多,年級開設的增加,教師的人數是嚴重的短缺。侯新民就在村上找那些讀過書的人,勸説他們加入教師隊伍的行列。在這關鍵時刻,斜坡希望國小迎來了希望:先後至今一共有7位教師加入了隊伍中去!

他們被侯新民精神感動着,拋棄一切走入斜坡希望國小,為人類偉大的事業奉獻着自己的一切!除了侯新民校長和喬永峯教導主任之外,他們是:曲繼紅、張茲龍、姚秀林、盧樹剛、蔡對霞和王元成。

或許大家都不會相信,因為他們是民辦的教師,沒有轉正,他們一個的工資只有僅僅的一百塊錢!

雖然現在有8位教師(盧樹剛老師已經60多歲,生病在家),但是六個年級200多的學生的教學任務是相當的重,每個老師的一個星期的教學任務幾乎是滿節數,一個星期36節課,他們一般都是34或者34節!可想而知,這樣的繁重的工作量對於他們來説,是多麼的勞累!

然而,這只是其次。每個教師都有家庭,都是家裏只要的勞動力,和村裏其他一樣,他們家庭都很貧困,他們來教書,自己的温飽問題都只能湊合着解決,怎麼能照顧到家裏人呢?

到底是什麼支撐着他們?是什麼讓他們堅持下來了?

我想,這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大公無私精神讓他們獲得了勇氣、堅定了信念!

在和我們最可愛的教師們交談時,我們仔細聆聽了每位教師的故事。他們來斜坡國小教書背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一路走來,他們有過太多辛酸和汗水!

但是,他們挺過來了,家人的不理解轉化為支持;村裏人的譏諷轉化為喝彩和尊重!特別是,當他們看到從自己國小畢業的學生考上了縣一中,他們更是欣喜不已!我們從他們眼中看到更的是自豪!

以後怎麼辦?當我們談到未來時,我們沒有聽到一位老師對自己的待遇感到不滿。“我們奉獻了青春、家庭,再奉獻幾十年也無所謂了!”——當我們問姚秀林老師,如果他兩個孩子考上大學,交不起學費怎麼辦時,他説那就認命了。為了大家的孩子,“不顧”自家孩子的精神讓我們沉默了很久。“選定一條路,要勇敢地走下去,永不回頭!”喬老師的話語代表了全體教師們的決心,要為斜坡貢獻一生!

也正是有他們,斜坡希望國小才真正有了希望,一步一步地向前發展!

四。斜坡國小的發展和未來

20xx年,日本政府無償援助67。73萬元,幫助斜坡希望國小修建校舍720平方米,徹底地解決了學校教學用房不足的問題。學校現有儀器室、圖書室、醫療室、辦公室及會議室;桌凳、音樂及體育器材基本齊全;學生人均圖書20餘冊;學校操場佔地1800平方米,有籃球架;學校六配套設施基本達標,有勤工儉學基地5畝。

斜坡國小天使得全村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到達了100%,殘疾兒童入學率到達80%。目前,在校學生的輟學率為1%,應屆畢業生畢業率為100%,六週歲兒童全部接受學前教育。

多年來學校多方籌集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設立“斜坡希望國小貧困教師基金”“貧困學生救助基金”,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穩定了教師隊伍,保障了適齡兒童的就學。

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學校狠抓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一、二年級推行VCD名師輔導教學,四、五年級開設英語課。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合格率到達100%,學生體育合格率到達95%,國小五年級畢業檢測連年位居全鎮前茅。學校重視生態保護教育,成立學校“綠色保衞隊”;少先隊組織開展野遊、雛鷹廣播、快樂星期六等活動;堅持“三操一活動”,使學校各項工作生機勃勃!

斜坡希望國小正在茁壯地成長,學校的全體師生們就有如他們校歌唱到那樣,為學校,為漳縣,為甘肅,為祖國努力奉獻着:

“斜坡國小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是個温暖的家,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同學們的友情和幫助,我們在這裏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建設家園,立志成材建設家園;

斜坡國小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是個友愛的家,日本友人資助建學校,社會各界資助希望苗,我們這裏已播下愛的種,將來要把愛心給每個人,將來要把愛心給每個人;

斜坡國小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是個美麗的家,我們栽樹又種花,我們增磚又添瓦,讓我們的家更美好,讓我們為四化做貢獻,讓我們為四化做貢獻,做貢獻”

編後語:

我們常常用“春蠶”“蠟燭”來比喻老師,但是,寫到這裏的時候我真的無法用自己的言語來歌頌斜坡希望國小的教師們。或許,他們沒有風趣的語言、沒有甜潤的歌喉、沒有豐富的知識,但是他們擁有一顆奉獻的心,這勝過前面一切的一切!

向我們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致敬!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2

為認真落實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省學聯“踐行科學發展觀 建功國際旅遊島”主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要求,我校秉承黨委領導,學工處、團委指導的理念,切合主題,精心策劃、認真準備了此次下鄉活動,並最終組建三支實踐小分隊,分別是“踐行科學發展觀農村經濟考察隊、踐行科學發展觀農村教育考察隊、建功國際旅遊島民族地區調查隊”,深入黎族自治縣對黎族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等進行全面的調查,採用家訪、問卷調查、宣傳畫冊、新聞報紙、文藝演出等方式積極開展活動面廣、影響深遠的大學生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同時藉機鍛鍊自身社會實踐能力,實踐中感受科學發展觀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帶來的巨大機遇。

一、下鄉考察

在組織隊員召開出發前的最後一次會議上,最終確定了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考察的路線:昌江黎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五指山市---樂東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7月5日上午在學院領導的致辭和歡送下,帶着學院領導和全院師生的期望,我們團隊踏上下鄉征程,在與地方單位取得聯繫後,於中午時分到達此次社會實踐的第一站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孔車村。 帶着激動的心情我們走進了孔車村,放眼望去一片發展的趨勢,村容整潔,文化豐富。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村委會,與村幹部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我們瞭解到村支書助理是大學生村官,同時也瞭解到了孔車村的經濟、教育、文化,當談到教育的時候村支書很自信的告訴我們昌江中學是海南省第一個實行高中免費、政府資助的中學。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黎族夫婦家中,親 身感受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民族文化,黎族人民很熱情,農民大叔給我們送來了清甜可口的椰子,農民大嫂拿出了她自己織的黎錦,給我們講述了黎錦的製作工藝、色彩含義和穿着場合,在與大叔大嫂的交流溝通中,我們獲益匪淺。藉此契機,我們還了解了“三月三”的節日內涵,“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讚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在“三月三”這一天,所有的黎族、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身着盛裝,帶着山蘭米酒、竹筒飯和粽子,各自以不同的形式慶祝節日。

車子一路南下,翻山越嶺,在經過4小時的行程後,我們來到了第二站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志針村,漫山遍野的是農民種植的橡膠樹,在與當地農民的交談中,得知橡膠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在和鄉親們聊天中,我們感受到了黎族人民的純樸和熱情好客,品嚐了白沙三寶:蜂蜜、綠茶、酸魚。在當地農民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新農村的建設,嶄新的農村公路,現代化的住房,先進的養殖和農場實體。在考察過程中我們瞭解到橡膠樹林資源的豐富,許多品種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但由於歷史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限制,導致當地橡膠樹沒有得到合理新老交替,其經濟價值沒有得到合理的挖掘,管理、保護方面的問題也厄待解決。

在白沙縣度過下鄉的第一晚,我們早早踏上了去五指山的路程。來到五指山市我們參觀了民族博物館和民族特色商品展銷中心。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黎錦、作坊和生活用具,瞭解了黎族的五大服飾:哈方言、賽方言、杞方言、潤方言和美孚方言服飾。五指山之行,收穫頗多。在前往樂東黎族自治縣的路上,為使本次下鄉更成功,我們外出計劃路線,隨機參觀了萬衝鎮三柏村,與當地百姓進行心與心交流,談話中瞭解到三柏村經濟上的滯後、農民能夠自給自足,年純收入不過1000元。調查中瞭解到,當地由於深入海島中部,經濟相對滯後,加上土地缺水缺肥,稻穀收益不被看好,政府政策和醫療制度尚未完全落實到人民手中,人民渴望在在國家新政策下脱貧致富。

結束了三柏村之行,我們來到了中國香蕉之鄉---樂東黎族自治縣,參觀了當地的永甘國小。新農村建設下的校園,教育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優美。在學校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樂東縣保定村。當地老百姓很是熱情,送來了黎族人民自釀的糯米酒。溝通中,我們與黎族人民對起了山歌,跳起了舞蹈。黎族人民給我們講述了《搖籃曲》歌詞含義是黎族青年長大後,用箭打獵,謀生和孝敬父母。在與一位經歷過“紋面”風俗阿婆的交流中,她給我們講述了“紋面”的來歷。“紋面”是舊時黎族婦女的重要特性之一。有關“紋面”的來歷,有三種説法,一是“紋面”是一種圖騰,是愛美的表現;二是“紋面”是因為躲避農奴主搶霸而不得已自殘行為;三是“紋面”是農奴主為辨別家奴而強行打上的標記。四是“紋面”是黎族女兒的標誌,有死後認祖之用。第四種説法,是最接近現代説法的。告別樂東人民,我們計劃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但因天氣和路途等原因,最終還是放棄了保亭站。“三下鄉”少數民族調研路線基本完成,調研回來,留給我們無盡的是對黎族文化的探索和追求。

二、新政策、新形勢下建設新農村經濟、教育和醫療的模式

1、新政策、新形勢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在深入農村,實際考察農村生態、經濟和農業發展模式在科學發展觀實施以來特別是建設國際旅遊島新形勢下取得的巨大變化,通過採取家訪、問卷調查等形式,我們與老百姓實現了心連心的溝通與交流,下面是採訪記錄的黎族百姓建設新農村的先進理念:

(1)普及機械化生產,取代手化勞動,農村經濟成倍翻漲。

從古至今,農村經濟的發展從未脱離過生產方式、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的變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科技發展的永恆動力,它改善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變了農業資源利用方式,推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機械化生產,必將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2)農場劃分不同實體,改變分散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集中資金和技術,發展規模經濟。

傳統農村經濟的不足在於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單一、分散,加之資金短缺、技術落後,使得農業生產缺乏規模效應,市場競爭力弱,農民增收緩慢。在新政策、新形勢下,白沙縣牙叉鎮人民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道路。在發展農村經濟上,率先運用工業化理念,並結合當地特色綠茶工藝和橡膠工藝,走出了一條農民脱貧致富的發展道路。

(3)興辦農家樂,在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國際旅遊島新形式下,發展綠色觀光農業。

白沙縣細水鄉花道下村是一個深入大山深處、地廣人稀,常住人口只有134口人的小村莊,橡膠種植是該村主要的經濟來源。雖然人口少,但是該村卻十分重視林業的發展。深遠幽靜、枝繁葉茂的大山,加之清澈見底的南渡江水,無愧於山清水秀一詞。在踐行科學發展觀、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3

調查報告1.實踐目的:

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社會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快樂,在活動中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在活動中我們深入民心!我們深入農村,瞭解民情。參加暑期“三下鄉”,我真的感到很榮幸。雖然是短短的十幾天,卻是截然不同的體會。

這次我們去的是秦安縣西川鎮王灣村,在這裏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一方面,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調查報告2.實踐內容

三下鄉已經結束已經一個月,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對比以前,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變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穫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財富。為了讓我們“三下鄉”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六個方面:

2.1、“法制下鄉、法律宣傳”

我們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發揮我們的特色,根據農村法律普及率低的情況做一些法律宣傳。我們可以通過彩頁宣傳,傳單宣傳,走訪宣傳等。

2.2、法律調研

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國家制定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深入實際的調查該地的農民對“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認識。調研主要有三個大的課題:

(一)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保護;

(二)農民工打工難;

(三)農民的維權途徑;

2.3、模擬審判

在農村可能審判案子可能大多適用“簡易程序”,即我們現在所説的“炕頭審案”,所準備的“模擬審判”項目可以讓村民瞭解真正的審判程序,認識法律的威嚴性。為此我們準備了兩個案子,一個民事案子,一個刑事案子。

2.4、支教

在支教方面,我們結合自身的特長,給國中孩子們進行授課,內容有,首先,我們講述我們的大學生活,讓他們更好的瞭解大學校園,促進他們的求知慾。其次,我們將自己成功和學習的的經驗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2.5、文藝演出

將我們將為為村民準備兩台台晚會節目有印度舞、話劇、獨唱等,以進一步滿足廣大農民羣眾對文化的需求。

2.6、支農

在業餘時間,我們將深入基層,幫助農民幹農活,真正的走進農民,瞭解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是實踐與知識的一個結合過程,是我們的“第二課堂”。

2.7、支持環保,低碳宣傳

當今社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環保意識也逐漸在人們頭腦中淡化,加之我們實際行動的破壞,整個地球的環境問題不能忽視,熱愛我們的地球,熱愛我們的家,就讓我們獻出自己微笑的一點點力量,所以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2.8、電影法律宣傳

通過農村題材維權電影的放映,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是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因素,更是農村法制建設的艱鉅任務,農民的法律意識將直接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支教、法律宣傳、低碳宣傳、趣味心理遊戲、文娛匯演?、模擬審判……這過程的點點滴滴,我仍然歷歷在目,卻無法用筆一一記錄。每次,當我想起大夥在例會上激烈討論的情景,我滿腔熱情;當我想起在每次活動中大夥忙碌的身影時,我滿懷感動;當我想起學生淳樸的笑容時,我滿盈開心……成長看似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經歷中體會成長。這種成長,何其珍貴!

調查報告3.實踐感想

從活動進入最後的籌備開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團結的力量。我們齊心合力的備課,我們認真的排練,我們激勵的討論。這一切都是“我們”,而不是“我”,團隊凝聚力、團隊合作精神就應該是這樣的。十八名隊員在陌生的地方,面對陌生的人羣,總有眾多挑戰和艱難,但是,當十八個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團結互助,挑戰艱難,這是本次活動的主旋律。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們穿街走户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些都是在學校裏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説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會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要知道做什麼,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説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接觸那些剛剛畢業的學長學姐,他們總是隊我説要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裏是學不到的。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在工作上還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會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句什麼都會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那一切就變得容易解決了。知識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猶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這次接觸的釀造業,對我來説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對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瞭解,才能更好地應用於工作中。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4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度兩個春秋,恍惚間,大學的兩年時光已從指尖悄悄溜走,回顧過去,我曾無數次問自己,作為一名英語師範專業生,到底做了什麼呢?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考試而埋首紙堆?專四將近兩個月的備戰,讓我漸漸頭腦清醒,如果這樣度過大學時光,只會蹉跎了歲月,浪費了青春,大學生一定要確立自己的人生夢想,否則每日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看似每天都在努力,實則沒有目標,就像大海里的船,沒有指南針,不知道要駛向哪裏,整天搖搖曳曳,大風一吹,就慌慌張張,能走多遠呢?記得我們的大學語文教授曾多次告誡我們“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所以一方面我要加強英語專業知識的學習,充實自己,這是“為己”,另一方面我要參加社會實踐,真正站在三尺講台將我所學授與他人,這既是“為己”,又是“為人”。大一我總覺得自己能力水平都不夠,不敢誤人子弟,大二了又給自己找了“專四備戰”的藉口,所以竟沒能涉足家教或培訓學校,錯過了鍛鍊的最好時機,現在臨近大三,覺得自己一定要行動起來了,正好暑假也有兩個月,何不抓住這個機會感受感受講台與學生?於是我便與室友到處找英語培訓學校,最終成功進入懷化芷江昂立英冠外語學校實習。

我們第一次找實習,沒經驗,完全是瞎貓子跌跌撞撞也不知道能不能抓到死耗子。離放暑假還有一個月,我們下了課吃了飯之後就在校園裏逛着,密切關注公告欄的動態,電線杆、開水房的牆壁、電話亭這些信息彙集的地方我們總是會留心觀看,找到有效信息,我們就記下號碼聯繫聞詢。然而,很多招募老師的信息都缺乏時效性,時隔太久,我們打電話問詢時,大部分的回覆是已經不需要老師了。有個別的公告傳單是家長貼出來招家教的,但我們都覺得既然是實習,那最好找那種設置了教師培訓的英語培訓學校,也就沒有聯繫家長。終於有一天,一傢俬人培訓機構要求我們去面試,我們幾個人既高興又緊張,大家準備好相關證件,穿戴整齊,提早出發到了那裏。令我們驚喜的是,校長是我們系06級的學姐,於是面試就變成了學姐學妹的“交流會”,交流中我們瞭解到原來她這裏主要想招理科方面的老師,而我們都不在行,但她還是表示,以後有英語教師方面的需要會優先考慮我們。於是,她跟我們聊了些她的學習經驗和英語專業的社會就業現狀,我們就打道回府,“另闢蹊徑”。眼看着公告傳單信息都無更新,於是我們決定利用網絡。我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學校的相關信息,都一一打電話聯繫聞訊,也參加過面試,但最終因考試時間與第二次面試時間衝突,沒能得願。最後,經過同學介紹,我們才找到了昂立英冠外語學校,她自20xx年創辦以來,已經發展成為懷化市一流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我們進行了面試,成功進入這裏參加培訓與實習。

雖然我們是英語專業生,但從沒有過實踐教學的經驗,培訓對於我們來説是必不可少的。培訓多在晚上進行,而這段時間我們為迎接期末考試也要複習,每天bus來bus去的,我們也習慣了,也不覺得累,因為培訓的確能學到好多東西。我們的培訓老師都是在昂立英冠外語學校教了幾年書的優秀的有經驗的老師,其中不乏高校研究生畢業的,而且我們主要針對幼少兒階段的學生英語教育進行培訓,培訓老師一個個都富有童心,表情可愛豐富,聲音清亮柔和,動作活潑大方,設計的課堂內容也不枯燥,樂趣多多。在培訓期間,我們重温了語音練習,反覆練習音標,還學會了許多英語課堂用語以及一些有趣的課堂遊戲,也學會了模仿三個英語童話故事的動作情表,收穫頗多。為了檢驗我們的學習收穫程度,負責培訓的老師還給了我們練課的機會,讓我們自己設計課堂並進行授課。練課時,她當堂指出我們上課的優缺點並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她温厚大方,不會刻意批評指責我們,所以我也就放開了心,抓住機會,大膽嘗試。畢竟面對的不是小孩子,我還是有點拘束,有時一臉嚴肅,動作僵硬,她每次給我指出來,還另作好的示範給我看,對我幫助很大,調到芷江實習後,我還一直記得她的忠告。

經過大概半個月的培訓(本來是一個月,但由於我們是中途面試的,所以錯過了前段時間的培訓,一直覺得遺憾,好在抄了一些筆記補了回來。)我們進行了三項考核:語音、情表、實時授課。語音是考核對音標的掌握,情表也就是要表演故事,實時授課就跟平時練課差不多,但比較正式。我表演故事情表時過於緊張,表情不夠豐富,動作僵硬,被幾個考官都指出來了,勉強過關。三項考核都過關了,我和室友便被調到芷江分校,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頭幾天,我們負責招生工作,白天到各大國小門口以及人羣多的街道廣場分發傳單,晚上就在昂立英冠外語學校樓下設立諮詢報名處,一面發傳單,一面向詢問的家長和孩子介紹學校的相關信息。幾天下來人都曬黑了,不過,我們總結了一個真理“堅持就是勝利”。雖然很多人拿了傳單看都不看就扔垃圾桶了,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理睬我們,通常斜了我們一眼就走了,“擺攤”時也冷冷清清,但幾天堅持下來,還是有不少人知道了我們昂立英冠外語學校將開暑假班,很多人來報名,國中的也有問我們會不會開新概念班,我們非常高興,學生多了就可以開班上課了,同時真正檢驗我們的時候就到了。後來,我瞭解到,我那個班竟然有很多學生是河西的(我們的學校在河東),這説明我們的宣傳工作還是沒白費力氣的。

正式開班上課,面對小孩子,我還是很開心的,也不那麼緊張,按照自己設想的課堂順利進行,儘量保持微笑,帶她們玩有趣的遊戲並從遊戲中記憶單詞,小朋友們都很開心。不過,有個小插曲讓我有點措手不及,點名時,我落了一位性格孤僻膽小靦腆的小女生,她答到的聲音太小了,我根本沒聽到,連續點了三遍她的名字,結果,她哭了。我當時耳根發熱,頭腦一片空白,心想:怎麼辦呀?第一次上課就有學生哭了。這時,有個小女生舉起手説:“老師,她回答了你,可是聲音太小了,你沒聽到。”她這一説話,趕緊把我從不知所措的空間里拉了出來,我突然想起來了,她來報到時,她的媽媽説她的膽子極小。於是,我趕緊走到她聲旁跟她小聲的道歉,為了逗她開心,我自我懲罰跳了一小段“鴕鳥舞”,她破涕為笑,整個課堂氣氛又重新活躍了起來。之後經過幾次課堂,我發現班上還有幾個女生比較文靜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於是,增加了貼貼嘉獎數量和次數,激發她們回答問題的熱情(不過,後面女孩子們太過於關注貼貼也傷了我不少腦筋)。向有經驗的任課老師請教了一些可班級多數人共同參與的遊戲,以培養孩子們的課堂參與意識,之後我自己也想了許多的方案,比如説分組競爭,與老師PK,使得孩子們的競爭意識提高,除了那幾個平時非常活躍的女孩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參與遊戲,其他孩子膽子也漸漸大了,令我感到特別欣慰的是,第一次課上哭的那個女孩子竟也敢舉手回答問題了,而且也慢慢樂意跟大家一起玩耍(之前她都不願意參與任何遊戲)。後來,她的媽媽告訴我,她在家話也慢慢多了,笑容也多了,還幫着家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除了上課,我還要寫教案,準備第二天的上課流程與教具,學校還要求我們寫好教課周計劃並貼在公佈欄上,好讓家長了解學生們的學習內容與家庭作業。這些事情都還簡單,只是在設計課堂流程時,需要認真思考每個環節的銜接,遊戲是否是用於教學,獎勵的貼貼最大限數,當然還要認真練習故事情表,熟悉每一個動作,這些就比較費心了。晚上,我們隔一天就會召開教研會,由經驗豐富的任課老師為我們練課,檢驗我們設計課堂的可實施性,這時,我又可以找出自己上課時的不足,學習他人的上課經驗,同時也收穫了任課老師不少的建議。多次練課下來,我發現,面對她們,我總是放不開,缺乏激情與感染力,課堂創意也不足,難以吸引她們的注意力。為了這個問題,我苦惱了好久,最後,忍不住給好朋友打電話,他建議我,進一步細化課堂計劃,從以前的課堂模式中跳出來,多多創新,增強自信感。於是結合任課老師們的建議,我細化教案並跟同事們討論,接受她們的建議,心中時常保持自信,覺得自己漸漸回到了最初想走的軌道,生活更加充實了,我的學生們也越來越喜歡我了。

最後期末考試完後,我們學校開辦了一次水果拼盤派對。看了自己的學生在家長面前表演學過《三隻小豬》的童話故事也有模有樣的,逗着自己的家長很開心(有的家長還給自己的孩子錄了視屏),我也很開心。在派對上,還有學生給我送禮物説:“這個玻璃球我最喜歡了,要是我下學期不來了,沒送給老師那就太遺憾了,不過,老師,我下學期還會來的!一定會來的!”我很感動,合着之前有個小女孩送給我的平安節一起帶回了懷化,我把它們珍藏了起來,藏在我的心裏···

之後的路很難走,當老師真的很不容易。通過這次實習,我懂得了許多,學到了很多的教學經驗,但我最大的收穫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用心,作為老師,不僅要關注上課,更要關注教育。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5

一、簡介概況

九江市廬山區xx鎮地處江西九江市東郊,東臨煙波浩淼的鄱陽湖,西靠風景秀麗的廬山區五老峯,南接星子縣城,距九江市區、九江機場、九江碼頭、九江火車站均僅30公里,距省會南昌100公里,鎮域面積100.8平方公里,轄xx、高壠、廬山水泥廠等3個居委會,五星、雙壠、銀門、谷山、青山、彭山、長嶺、五洲、光明等9個行政村、1個林場,現有人口2.82萬人。

為響應貫徹落實在紀念建團xx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社會實踐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徑的優勢,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貢獻,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九江職業大學校團委積極組織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

(一)序言

6月26日我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一行12人來到九江市xx鎮xx中學,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xx鎮是一個農村走向城市化的典範社區,半城市化的現狀更體現了黨中央響應振興農村的政策。在xx鎮的五天裏,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和國小生聯歡,為國小生義務輔導功課,走訪調查研究並幫助他們幹農活,在這裏,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在這裏也看到了市民的文明。這是我們這些大學生第一次如此熱衷於農村問題。其中大家關心最多,也是討論最多的,就是農村教育資源問題。

(二)國家戰略部署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將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現代話進程,對教育將提出更好、更高的要求。我國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國民經濟能否發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基礎是否穩定。只有加強基礎教育,才能更好的振興祖國的未來。

二、經濟收入狀況

xx鎮是著名的旅遊鄉鎮,素有“贛北旅遊第一鎮”的美譽。境內有廬山東門、三疊泉、國家森林公園、碧龍潭、xx寺、白鹿洞書院等著名景區。經過xx鎮黨委、政府十多年來的開發與建設,旅遊事業蒸蒸日上。XX年接待遊客達40萬人次,門票收入超過1000萬元,旅遊綜合收入達6000餘萬元,財政收入580萬元。社會各項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先後榮獲“江西省衞生示範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省級“五四紅旗團委”、“青年文明號”、省“青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三、教育問題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師資力量和教育普及的落後。

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

xx鎮委極力支持教育事業,雖説有不少的貧困的家庭,師資力量比較落後,但渴望教育還是非常值強烈。鎮委委組織資助貧困學生,以至於入學率還是很可觀的。我們在xx的這些天儘可能的和孩子們在一起學、在一起玩,以找到共有的樂趣。

四、總結

這次的:"三下鄉"的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一個好的國家需要有重視未來的潛力;一個好的城市對教育的投資比重永遠放在首位;一所好的學校對師資力量的重視永遠高於物質條件;一個好的老師永遠把學生放在首位,時刻牢記“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成功則國家興隆。只有這樣他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加強團隊合作才能創造更大的成功。

五、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教育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教育理論的理解,深化對理論結合實際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求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6

大學是我們年輕人踏入社會之前的一個過渡階段,為了提前適應社會的以及儘早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所以有必要在大學生之中開展像三下鄉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廣州中醫藥大學是一所醫學院校,三下鄉的內容自然大多數與醫學實踐有關,每年學校都會鼓勵大學生自己組織一定數量的隊伍下到鄉鎮下面進行義診義教活動,將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實際應用到實踐當中,既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服務意識,技能水平以及培養奉獻精神,同時能夠給當地人民羣眾帶來健康。

成功經驗一:恰當的地點選擇

12針五潮善分隊是一支在針康學院團委領導下組織的赴汕頭仙城鎮下鄉的三下鄉隊伍,從地點來看,仙城是潮善分隊不錯的選擇,因為其隊伍組成大部分為潮汕人,而在潮汕,外地人與本地人溝通將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針康學院的其他部分隊伍在選擇地點上就不盡人意,依我個人之見,其實大學生作為一羣社會閲歷尚淺、沒有經濟基礎、人脈關係薄弱的羣體,在三下鄉地點的選擇上,應該儘量選擇一些中小城市,至少是鎮一級的行政單位,而非偏遠山村,原因有三:

其一,偏遠山村交通不便,與外界聯繫不緊密,一旦有意外發生很難及時有效處理。其二,作為醫學生,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依賴現代的儀器設備,而這些在偏遠山村是很難尋找到的,這就對義診義教活動的開展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在城鎮上面,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後勤問題。其三,我們要定義好自己的身份,我們只是一批熱心,願意將假期時間奉獻出來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的大學生,而並非即將邁向工作崗位參與支教活動的畢業生或者志願者,所以如果是在偏遠山村,我們的到來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打擾到了當地居民平靜的生活,他們不瞭解大學生的三下鄉活動,參與熱情不一定會高。如果是在城鎮,居民相對文化程度比較高,大家瞭解這類活動,參與的熱情自然就高很多,這是相得益彰的。

成功經驗二:論踩點的重要性

仙城鎮是踩點後定下的地點,之後據我三下鄉十天來看,仙城位於潮汕的潮南區,城鎮人口10萬左右,屬於中小城鎮,我們義診義教地點位於仙城中學,靠近了鎮政府,也就是鎮中心地帶。從這一點上,我們佔據了地理優勢,贏得了最大的人流量。其次,當地政府能夠積極地配合我們學院團委的工作,幫我們隊伍解決了食宿問題,並向居民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當地的居民對中醫的認可程度高於一般的城鎮,大家都普遍能夠接受中醫方面的治療,這就讓我們的義診活動能夠有了良好的羣眾基礎。

踩點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就拿我自己班的兩隻隊伍來説,由於期末大家都忙着準備考試,沒有人願意奉獻時間出來去踩點,導致了在三下鄉之前的幾天才有第一批人去踩點,確實有反饋了不少的地點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倉促而不完整的,比起這支踩了三次點的隊伍,在知己知彼方面上是不能同日而語的。踩點信息不完整有幾個不足之處:

其一,食宿問題我們不能掌握主動權,如果當地政府沒能提供良好的住宿環境,而隊伍本身為了完成下鄉任務就不得不接受,這就會造成隊伍與當地政府潛在的矛盾。其二:對當地居民不瞭解,也就是對當地的中醫氛圍掌握得不清晰,萬一中醫氛圍不好,這將會讓隊伍前期的義診準備毫無用武之地,並且沒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工作重心,比如可以側重於義教方面的活動內容。其三,踩點可以避免一種特殊情況就是能夠及時瞭解到是否會有其他的三下鄉隊伍也選擇了這個地點,如果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的三下鄉活動,這就會讓雙方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衝突。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成功經驗三:招有心之人

下鄉四次,隊伍的質量也不盡一樣,但我個人認為,一隻隊伍質量的優劣,並不是在於有多少有心之人,而是在於有多少個無所事事的人。

這個和害羣之馬是一個道理的,大夥兒辛辛苦苦為隊伍的名譽聲譽而努力奮鬥,結果有一兩個不做事或者盡添亂的人在隊伍裏面,對於外人來説,這就足夠影響我們隊伍在他們眼中的形象。這支大部分是大一學生組成的隊伍,雖然義診經驗確實有待提高,但我看得出來,基本上個個都分配到了屬於自己的工作,並且用心完成了,這個就足以贏得師兄師姐們為之努力。

因為有了有心之人,他們拉到了充足的贊助,讓三下鄉的後勤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並且能夠讓隊員享受到最完整的福利;

因為有了有心之人,每一天的工作都井然有序,沒有人會閒着沒事幹,到點有飯吃,上班有活幹;

因為有了有心之人,三下鄉就不再只是一個單調乏味的大型義診活動,而是一個集娛樂、歡笑、收穫一體的提高綜合能力的實踐活動。

凡事都有對立兩面,有成功之處,自然也有不足之處,而正是有了這些不足之處,我相信下一年他們能夠做得更加出色。

不足之有一:效率不高

雖然我承認他們花了足夠多的時間在三下鄉的整個過程,但是實際上有很多時候,只是在浪費時間做無用功而已。

首先是領導者的問題,分工不明確以及職權範圍的不清晰。我個人認為,隊長作為領導的核心,要負起統籌的責任並做出決策,調劑好隊伍內部因性格,觀點等等客觀因素造成的分歧。而副隊長作為隊長的輔助,就應該是多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向隊長提供建議和意見,完善決策的科學性,並且將隊長分配的任務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有必要時,要維護好管理層的權威。

然後是個人情緒帶入到工作當中。一個有能力的人,通常會希望自己手頭上的工作能夠按照自己意願去完善,但是這前提是要符合隊伍的實際情況,就好比一個公司年利潤只有一百萬,但是它的領導層要求拿出兩百萬去購置設備,這個就是浮誇。所以凡事都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對待。

最後是一點個人看法,隊伍的男女比例比較懸殊,這個勢必造成管理方面的混亂。女生心思細膩,形象良好,適合做文書,打理財務,男生有膽魄,有勇氣,適合做決策,對外溝通。當然,我們學院男女比例歷來如此,導致男女生的優點似乎有互換的嫌疑,但是天性使然,如果顛倒過來,則會讓別人覺得這支隊伍不太可靠。

不足之處有二:不切實際想法較多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很明白,一萬塊對一個人和對幾十個人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給了一個人,他就是萬元户,可以想做什麼做什麼,而分給了一個幾十人的隊伍裏,那考慮的東西就太多太多,於是事關錢的問題,千萬不能有太多遠大的目標,因為花着花着就會發現,原來光是吃飯,住宿之類的日常開支就足以讓這一萬塊消耗殆盡。

我這裏就説一個:建圖書角貌似是一個很樸素很崇高的理想,但是一個圖書角至少要幾百本書在那才能撐得起來,還要僱人來管理,書丟了還要重新購置,雜七雜八的費用多不勝數。那麼,在自己人都不能保證享受充分的福利下,就沒有必要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想法付出,還不如讓隊員吃好住好,有充足的精神應付所有的活動。

不足之處有三:優秀,但不拔萃

贊助有了,外援也有了,當地政府也配合了,三下鄉似乎也很圓滿地結束了。但是,我並不覺得真正拿出來展示的時候,我們會比其他隊伍的出彩多少。

內容單調,千篇一律的義診,而且是必須有師兄師姐在場方能進行。除了老師的四季講座有一點看頭,其他的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沒有專人做活動記錄。拍照的人雖然有,但是文字記錄卻沒有,也許照片會更加生動,但是隻有樸實的文字才能夠真正地打動人。

微博量足夠了,但是沒有真正影響到有影響力的人,也就是説,我們做人和做事都低調了,這個不利於一個傳統的延伸。做事可以高調是因為我們專業,讓不止仙城以外的人都見識見識自己隊伍的實力,讓別人代而宣傳,何樂而不為?

以上都是些個人看法,總的來説我對這次下鄉是很滿意的,感謝那些信任我們的人,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為之付出過的所有人,我願意再來。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背景

九年義務教育一費制和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兩免(教科書及學雜費)一補(貧困住宿生給予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為了進一步瞭解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給黨和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今年又逢我國建國六十週年,對農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有必要,故我院院團委組織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此次實踐活動在“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投身科學發展實踐”主題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活動分支教、社會調研和愛國主義教育三大主要部分,其中以支教為載體,並同步進行了社會調研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結束時我們集中以文娛匯演的形式展出了我院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成果。我作為調研組的一員,參與了此次社會調研活動,經過對調研數據和圖片的篩選、整合,我寫了這篇調查報告。

二、調查對象、內容以及方式

此次調研的對象為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清溪中心國小及其周圍的清溪、南門、田橋、温塘四個村莊的老師和居民。

調研內容圍繞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展開,詳細調查問卷見附文。

此次下鄉調查的方式有問卷調查法、個別走訪法和資料蒐集法三種。其中使用問卷調查法時共發放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4份,有效率為94﹪.在被調查者中,25歲以下者佔10.63﹪,26-45歲者佔50﹪,46-65歲者佔29.78﹪,65歲以上者佔9.57﹪.問卷由調研組六名成員(杜文龍、蔣珊、薛葦、李利、程燁、許日康)下鄉到各村莊時發放,其中部分問卷由被調查者獨立填寫,剩餘部分由調研組成員通過訪談形式把問卷題目融入到談話內容中。另外,我們還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家長和學生進行了走訪。最後,我們還向清溪中心國小的蘭朝紅校長蒐集過一些關於該校的情況。

三、調研結果分析

(一)家長的教育觀念現狀

1、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42.22﹪重視家庭教育,21.11﹪表現為很重視。這説明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家庭教育在社會、學校和家庭三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是家長觀念的一種進步。

2、文化程度與家庭收入的關聯性。

在問及文化程度對家庭收入是否有影響這個問題時,47.19﹪認為影響很大,39.33﹪認為有一定影響。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家長普遍認為受教育程度對將來家庭收入有較大的影響,但是“讀書無用論”、“讀書致貧論”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可能是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現象的影響。因此,政府部門要重視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着力解決好這個問題。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在大的方向上審時度勢,鋭意改革、創新教育體制,另外各個高校也應注重培養一批理論素養高、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大學生。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

針對農村學生不上學而去打工的現象,44.83%認為不應該,因為讀書才是他們的出路,但也有26.44%認為這很難講,對他們先發展與先生存之間難取難捨。這説明大部分家長反對子女不上學而去打工,但是有些家長迫於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只顧及了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子女受教育後帶來的長遠效益。

3、學校教育方式問題。

在學校教育方式上,64.67%認為體罰與教育結合,33.33%認為教育不體罰,其中年齡為46-65歲的被調查者中32%認為教育不體罰,65歲以上42.8%也持該觀點,26-45歲中28.57%持同樣的觀點,25歲以下中40%認為教育不體罰。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希望學生體罰與教育相結合,但是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對教育不體罰這種觀點的支持程度不一樣,大體上來説,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觀點的支持率有上升趨勢,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祖父母輩的家長對孫子女存在溺愛的傾向。

4.家長對子女接受教育的支持程度。

在子女學習成績優異但家裏供不起上學的情形下,72.83%會貸款供子女讀書,20.65%會選擇變賣家產供子女讀書,僅有6.52%選擇讓子女輟學。這些數據都體現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良苦用心和高度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心理。

5.家長對當今教育政策的瞭解程度。

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問題,已出台了多項教育政策,但只有1.25%非常瞭解當前國家關於農村義務教育的相關政策,15%比較瞭解,27.5%有一定了解,高達56.25%不太瞭解,這反映出當地政府對教育政策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宣傳覆蓋面還有限。

6.家長最關心的教育方面的問題。

50%家長最關心師資力量,21.88%最關心教育體制改革,14.58%最關心學校的教學環境,但仍有13.54%最關心學費問題。家長最關心的教育問題程先出多樣化的趨勢,這説明家長的教育觀念有所進步,同時最關心學費的比例不高,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村經濟有所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温飽問題不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7.發展農村教育與發展農村之間的關係

60%認為發展農村教育對農村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23.75%認為效果比較大。由數據我們可以讀出現今農村大部分已經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對發展農村的重要性,看來政府宣傳的“科教興農”口號已經開始深入人心。

(二)學生家庭情況。

1.家庭負擔。

在被凋查者中,48.89%有一個孩子上學,16.67%有兩個孩子上學,28.89%沒有孩子上學。從中可以看出,現今的家庭以一個或兩個孩子居多,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教育負擔。28.89%孩子上學可能是被調查者年齡過大或未婚等原因造成的。

2.家庭年收入以及主要經濟。

在眾多調查者中,61.36%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20.45%在3000-4000元之間,6.82%在4000-5000元範圍內,僅有11.36%在5000元以上。這些數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農民家庭人均年收入還很不高,農民的經濟狀況還有待提高。在這種經濟狀況下的農民可供子女受教育的能力還不高。因此,當地政府部門要繼續落實還中央關於“三農”

問題的相關政策,把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讓農民充分享受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帶來的成果。

另外,53.36%的家庭主要經濟為農業收入,26.88%為副業帶來的收入,19.35%為外出打工,本地農民不存在鄉村集體收入分配形式的經濟。這説明當地仍以農業為主,不過副業和外出打工也佔相當比例。相對往年來説,外出打工取得的收入有較大下降,這一方面可能是受國際經融危機的大背景影響,一方面可能是今年來國家實施了多項惠農政策,在家種田收入有所提高。

透過農民收入多元化發展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農村經濟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步提高。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8

第一組組長:張國尚、 成員:高 紅、趙雙宏;

第二組 組長:段東乾、 成員:陳興雪、王 榮;

第三組 組長:包偉偉、 成員:陸 明、朱永權;

攝影:李恆 照相:張康

走訪1

我們這組來的第一家是一個家庭經濟較好的一户。户主在靖會四泵上班,妻子在家務農,其下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結婚成家。兩個女兒,小的一個在靖遠三中唸書,大女兒畢業於定西衞校,現工作于靖遠縣縣醫院。由於户主不在家,家裏人都忙。我和大女兒開始在聊的的同時瞭解當地的發展狀況。

該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户主的工資和家裏種的四畝地,其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和洋芋。家裏的收入也剛夠兩個女兒唸書,現在大女兒出來工作了,在經濟上也可以為家裏或妹妹唸書出一點。家裏平均收入也在每人5000/年,家裏現在主要支出就是二女兒的學費,二女兒大學聯考沒考上本科打算念三本,一年光學費就一萬元,四年算下來也至少要六萬塊錢,這在一個農民家庭是一個很大的開支。兒子也在農閒的時候出去到建築工地上打工,解決家裏人所有的生活問題。學生在假期裏回家幫家裏人乾點農活,減輕父母的負擔。高中的時候二女兒一年學費和生活費也至少要4500元,現在上大學要的就更多了。在當地的學生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小和國中學費現在都免了,一學期就交20—40元的雜費。現在的學生和家長不像以前那樣看唸書不好就不讓唸書了,實在因家庭有困難得也會有教育貧困補助。會考時考上的學生就去念高中,考不上缺的分數少的家裏經濟條件好的就交高費上高中。會考考不上的多半就去念中專,有很少一部分就去到外面打工或學技術。考上高中的經過三年的奮鬥考上本科的也很多,有山東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等等,基本上讀了高中的學生都念大學了只不過是學歷不等。

看他們的生活條件如衣食住行都還算可以,一年種地也沒有什麼困難。當地的交通、通信都好,水地為主沙地很少,氣温對農作物的影響不是很明顯,最主要的是那條靖會水渠,它是該鄉的生命線。這邊沒有什麼自然災害,耕地也不再是牲畜走向了機械化,糧食的長勢就靠這條水渠引上來的水澆灌的是否及時而決定。國家在農業上也給予幫扶,比如農用的`機械在購買的時候都有相應的補貼。二十年前這裏耕地全部靠牲畜,十年前有部分靠拖拉機耕種,現在基本全部是拖拉機耕種,運輸作物全部是機動車。國家在貧困的農户有補助,按月發放糧食補貼,對所有農户都有糧田補助。現在當地國小和國中學生的人數比起前三年少的多了,計劃生育對獨女户或二女户給予經濟幫扶。

走訪2

我們小組去的第二家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更讓我們感到吃驚的是在我們的採訪過程中得知這家户主已經在幾年前因得病過世了。這家有三個孩子,女兒最大現在靖遠三中讀高三,還有兩個兒子,大的一個讀九年級,小的一個讀七年級。當我們走進他家院子裏時,院子也比較大但還算收拾的乾淨,孩子的母親忙裏忙外的進進出出,我們就和他家的孩子進行了交流,大女兒的獎狀在這屋裏的牆上貼的很多,大概有二十個左右。兩個兒子在學習上沒有女兒那麼用功,成績在班裏平平,大女兒在家時會幫兩個小弟做功課。在學校裏女兒每一年XX元學費還要跟其他人一樣要交,但是每一年都能拿上貧困補助,生活費就靠其母親一年在家種地所得的來交付,這樣在經濟上大大的減輕了母親的負擔。兩個小的就在離家不遠的國中唸書,學費雜費都是全免的,吃飯都是在家吃。鄉政府每月都會給他們家裏發放貧困補助的糧食如:面。他家有鄉政府發的貧困證,當政府有什麼貧困補助他們可以直接去領。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9

為了響應學校關於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我院特意組織了這次三下鄉團隊一行師生共31人來到南寧橫縣進行實地調研。

橫縣位於廣西東南部,全縣總面積3464平方公里。橫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21.4℃, 年平均降雨量1415.4毫米。 橫縣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縣城橫州距南寧與北 海僅百餘公里。縣城西郊建有中國第一座低水頭髮電站----西津水力發電站。 由於這裏氣候良好,橫縣農業以水稻、甘蔗、茉莉花、茶葉、桑、荔枝、龍眼等作物為主。目前,橫縣已形成糧食、蔗糖、花茶、桑蠶、水果、水產、畜牧、林業等八大基地。特別是茉莉花,該縣被評為茉莉花之鄉。目前我國茉莉花的種植主要集中在廣西橫縣,全縣種植茉莉花10萬多畝,年產鮮花8萬多噸,橫縣茉莉花產量佔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橫縣全縣目前共有花農6.8萬户,花農33萬人,僅茉莉鮮花銷售年收入就達5億元,有力地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鑑於茉莉花有着那麼大的分量,我們此行也特別重視對茉莉花方面的調查。我們調查發現,這裏幾乎每個農民都會種植茉莉花,但種植面積有大有小,少的是種植自家的幾片地,多的是承包別人土地來種植。茉莉花生長壽命可達十幾年,年年都可以收穫,平時不需要太多精心的護理,只需修剪一下枝葉,平時澆澆水,施點肥料。因此種植成本比較低,適合大多數農民種植。茉莉花開花時間比較早,可以持續收摘到十月份,所以茉莉花雖然輕但收穫得也不錯。茉莉花一般花農是早上開始摘,到下午就賣掉。茉莉花需要天天摘天天賣否則開花的收購者不收。茉莉花受天氣影響會比較大,過旱和過多雨水均影響花的質量。今年由於受雨較多,茉莉花質量比往年略有下降,所以價格也比往年低一點。去年一斤可以賣到7元,今年5元左右。茉莉花收購市場一般從下午3點到7點這段時間最熱鬧,收花時間一到,各處花農都會開摩托車載上一兩袋花出現,使得市場人山人海。

茉莉花可以算得上橫縣的支柱產業,但調查得知政府對茉莉花生產提供的幫助比較少,基本沒有技術人員去教導花農如何科學的種花,也沒有投入太多努力去研究茉莉花的生產技術與提高產量的方法。對於茉莉花受到天氣的影響,產量減少且價格降低農民收入減少政府沒有補貼政策。對於茉莉花價格受收購者控制比較嚴重,政府沒有出面調控,也沒有出台政策專門處理這個問題,使得花農利益很難得到保障。

為了保障花農利益,我覺得政府有必要對茉莉花的重視力度加強。出台各種政策解決花農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這樣才可以保證花農種花的積極性,才能很好的維護茉莉花之鄉這個稱號。花農自己也可以提高維護自己利益的能力,比如説及時向政府反映各種情況,減少各自賣花的習慣防止隨意被壓低價格。

當地政府對經濟發展很重視,依靠茉莉花這一產業的知名度,不僅發展了農業,還帶動了當地工業的發展。政府正在為更好的發展當地經濟而努力着。

我們此次下鄉只去了三天,時間比較短,也沒能全部都瞭解完當地的情況,主要是對茉莉花有比較多的看法。以後還有機會去的話,肯定會有更多的更好的想法的。

  20xx年7月17日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10

**縣**鎮**村環境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0*年7月25日——31日

調查地點:**鎮**村(原**鄉)新街,**屯,舊街

調查方式:調查問卷,入户調查。

調查成員:** *** **** *****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

背景情況:

本着儘可能全面的展現被調查地點的真實情況,這個原則。我們必須對被調查地的經濟,人口,文化,自然條件等等多方面的情況。

由於政府機構精簡,我們這次進行調查的**鎮**村(原**縣**鄉)在20xx年7月12日已經與**鎮合併為**鎮。以前的**鄉被改名為**村。説以後面的大部分資料是基於**鄉做的。

**鄉是1988年從**縣**鄉和**縣州**分離出來成立的新鄉,雙連因此得名,意為“合併”之義。**鄉位於**縣西南部,東接**鎮,西鄰**鎮,州**,南與州**,片聯鄉相依,北與**縣接壤,東西寬11.56公里南北長19.55公里,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66公里,全鄉有8個村民委,87個自然屯,4338户,人口23423人。土地總面積1177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912公頃。20xx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4150萬元,比去年增長7.5% 農業總產值3835萬元,比去年增長7.2%財政收入459312元。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1670元。增長3.8%

主要種植水稻,甘蔗作物,從**縣到**鄉,交通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只有一條鄉級公路,對於人們出行可以滿足。但對於當地經濟發展來説,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滯後。

從我們這次的調查上看,手機在**鄉比較普及,衞星電視也較多。

調查情況:

調查問卷數(份) 13~20歲(份)20~40歲(份)40~60歲(份)60歲以上(份)

調查問卷數據統計表:

調查問題 每題選項的比例

1.您的年齡________A.13~20 B.20~40 C.40~60 D.60以上 A B C D

6 10 4

2.您的職業________A.學生 B.農民 C.工人 D.家庭婦女 E.知識分子 F.其他 A B C D E F

7 11 1 1

3.您的文化水平________A.國小 B.國中 C.高中或中專 D.大學 E.大學本科以上 A B C D E

4 8 4 2

4.您的月收入________元A.800元以下 B.800~1500 C.1500~3000 D.3000以上 A B C D

7 4

5.您家裏每天平均使用塑料袋的情況________A.1~3 B.4~7 C.7只以上 D.不知道 A B C D

14 1 4

6.您覺得有必要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和紙袋嗎?________A.有 B.無所謂 C.沒有 A B C

12 5 2

7.去菜場您家使用菜籃子的情況________A.一直使用 B.偶爾 C.沒有 A B C

3 8 6

8.外出用餐時,您願意使用經高温消毒過的普通筷子嗎?________A.願意 B.看情況 C.不願意 A B C

10 2 5

9.您知道垃圾最後是如何處理的嗎?________A.全部焚燒 B.全部填埋 C.分類處理 D.不知道 A B C D

4 3 6 4

10.您認為以下哪些物質會影響水的清潔度(可多選)________ A.農藥 B.生活污水(洗滌劑) C.熱水 D.生活垃圾 E.油漆工業水 A B C D E

14 8 9 8

11.您所在的當地水資源的情況________A.豐富 B.一般 C.缺乏 D.極度缺乏 E.不知道 A B C D E

3 11 1

12.你覺得下面哪一個問題最嚴重?A地球温暖化,B砂漠化,C森林亂砍,D大氣污染, E水源污染,F土地污染,G資源問題,H噪音,I其他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11

調查時間:20xx年**月**日——**日

調查地點:阜陽市穎泉區周棚辦事處劉堂、常營、郭莊等居委會

調查方式:調查問卷,入户調查

調查人員:袁波

關鍵詞:建國60年 農村經濟 農民生活

一.背景情況介紹:

阜陽市穎泉區周棚辦事處位於阜陽市東北郊,下轄12個居委會,區域面積8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萬畝,人口7.3萬人,公路202省道、京九、漯阜、青阜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周棚辦事處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型辦事處,以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為主。

近幾年,發展一些特色種植作物主要有:花生(夏)1000畝、大棚蔬菜300畝、油桃100畝、韭菜150畝;規模養殖有:蛋雞養殖20餘户,存欄5萬隻、兩户養牛場存欄180頭、養豬户15户,存欄2500頭。尚有閒置養殖水塘XX餘畝,需改造、開發。

二.調查情況:

1.調查問卷數:18 份

2.調查問卷數據統計表(含調查問題、每題選項的比例):

您的年齡:

a 20-30 1 b 30-40 9 c 40-50 5

d 50-60 2 e 60-70 1 f 70以上

您的政治面貌:

a 中共黨員 1 b 團員 c 羣眾 17 d其他(請説明____)

您的學歷:

a 國中及以下 17 b高中 1 c本科 d 研究生及以下

您的工作單位:

a 黨政機關 b 民營企業1 c 三資企業

d 國有企(含集體企業) e 事業單位 f 人民團體

g 學校 h 科研機構 i 自主創業1

j 其他 16(請具體説明:務農或外出務工)

1. 您對目前的醫療制度是否滿意?

a 非常滿意4 b 比較滿意12 c 不滿意 2

2. 您覺得藥物價格是否比較貴?

a 很貴2 b 比較貴13 c 合理3

3. 您目前使用何種醫療保障?

a 公費醫療 b 醫療保險18 c 自費

4. 您對醫院的服務及醫療技術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 比較滿意15 c不滿意3

5. 您在現有的醫療制度中是否已經受益?

a 有 18 b 沒有

6. 您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否滿意?

a 滿意3 b 基本滿意15 c不滿意

7. 您對您現在的收入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基本滿意3 c湊合12 d 不滿意3 e 非常不滿意

8. 您認為月收入多少才可以基本滿足您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a 200-800 6 b 800-XX 10

c 200-3500 2 d 3500-5000 e 5000以上

9. 您是否考慮過自主創業,如果有的話您認為制約您創業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a 資金10 b 政策 c 學識2 d 能力2 e 其他4

10. 您是通過哪種途徑外出務工?

a 廣告 b 親朋好友介紹9 c 中介組織介紹 d 鎮、村等統一組織 e 自己聯繫7 f 其他2

11. 對家庭成員外出打工或經商,您是否支持?

a 支持17 b 反對 1 c隨他(她)自己

12. 每月有不低於多少的固定收入,您才願意離開本縣謀生?

a 1000 6 b XX 5 c 3000 4 d 無論多少都不出去3

13. 如果有條件在家裏搞來料加工,您是否願意?

a 非常願意6 b 看工價後再考慮6 c 不願意6

14. 如果有種養大户邀您加入合作社,您是否參加?

a 參加13 b 看別人參加了才參加 c 不會參加5

15. 開展種養或加工,您最擔心的是什麼?

a 技術不過關 b 市場價格不穩定9 c 打不開銷路5 d其他4

16. 如果村裏牽頭入股辦企業,您是否願意入股?

a會入股4 b 看項目情況8 c不會參股6

17. 改革開放30年,您是否感受到國家在教育方面的貧困補助資金投入的增加?

a 是16 b 不是2

18. 您家中有幾位子女正在上學?

a 1位13 b 2位 5 c3位 d4位

19. 您家中子女去年的教育費用為多少?

a 1000元以下16 b 1000-XX元1 c XX-5000元1

d 5000元以上

20. 建國六十年,你感受到國家在以下哪些方面的補助政策大大改善?(可多選)

a 貧困大學生 b 貧困地區學生學費11 c 貧困農民補助13

d 工人勞務補助 e其他3

21. 您希望以哪種方式養老?

a 依靠子女4 b 存錢養老12 c 辦理養老保險2 d其他

22. 家中老人健康狀況如何?

a 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12 b 不太好,有較嚴重的疾病4

c 正在住院接受治療 d 比較健康,但需要經常吃藥2

23. 家中老人住在哪裏?

a 子女家裏6 b 自己住12 c 養老院等福利機構 d 其他

24. 您知道國家和當地政府都有哪些針對老人的福利政策嗎?

a 瞭解一些,但不多11 b 從來不關注3 c 知道4 d 其他

25. 您對當前政府針對農民的優惠政策是否滿意?

a 滿意6 b 基本滿意11 c 不滿意1

26. 您對土地延包30年不變的政策是否滿意?

a 滿意8 b 基本滿意9 c 不滿意1

27. 您認為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a 思想觀念b 資金6c 技術3d 自然環境e 基礎設施7f 其他2

28. 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信息是從什麼渠道得來的?

a 廣播電視報刊b 技術人員培訓1c 遠程教育d 自學17e 其他

29. 您生產的農副產品主要通過什麼渠道銷售?

a 合作組織統一銷售 b 銷售到市場10

c 商販上門收購6 d 銷售給企業 e 其他2

30. 國家提出新農村建設的五個目標,目前您認為哪個應該優先解決:

a 生產發展7 b 生活富裕5 c 鄉風文明1

d 村容整潔2 e 管理民主3

31. 您認為新農村建設應該主要依靠什麼?

a 靠政府項目資金扶持1 b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c 靠村民自身努力8 d村民和政府集體努力4

e 靠招商引資 f 靠國家政策正確引導5 g 不清楚

32. 您認為針對本地特點,最適合發展的產業是:

a 農作物生產15 b 經濟作物生產3

c 旅遊業 d 畜牧業 e 其他副業

.調查報告分析:

****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12

熱情似火的7月,為響應團中央和省團委的號召,進一步在社會實踐的大潮中錘鍊自己,勇擔強國使命,建設和諧農村。我們大學生財會研究協會在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結合協會的特點和各隊員的家鄉優勢,赴益陽市資陽區長春鎮進行農村土地信託流轉調研的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短短6天的三下鄉,卻讓我感悟到許多。

第一,實踐出真知。俗話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在三下鄉出發之前,我們通過網上搜尋和聯繫當地政府,掌握到了部分關於土地信託流轉的資料。在團隊成員的討論中,在對資料的研讀中,我們漸漸瞭解什麼叫土地信託流轉,“益陽模式”的特別之處在哪裏。原以為我們已經詳細的瞭解了這個課題,掌握了其要點,可是,當我們真正地走進農村,走進各種土地信託流轉示範基地,我們才發現,我們的認識與實踐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在調研中不斷髮現新問題,發現新情況,也在實踐中,通過調查走訪,不斷解決問題。我們在實踐中成才,在奉獻中成長!

第二,卓越的膽識。膽識不是匹夫之勇,不是鋌而走險,不是沽名釣譽,而是一種大智大勇。在三下鄉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中,我們聯繫了益陽市市委書記馬勇,最開始的我們也是抱着一個嘗試的心態,想着市委書記事務繁多,肯定不會有時間看我們的短信,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可誰知,一週之後,益陽市市委政研室陳世明副主任竟然親自聯繫了我們,並表達了馬勇書記對我們這個課題的支持。當時的我們,一時之間,百感交集。有一種感動,市委領導關關心大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有一種責任,我們一定要把這個課題做好的決心;有一種感悟,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去嘗試,不要因為其高不可即就不去做,一個人的膽識是最重要的。

第三,交流是一門藝術。我們這個課題,所接觸到的人很多。從基層幹部到市委領導,從樸實農民到各公司的負責人。在與他們的打交道的過程中,我深深感悟到,一顆真誠的心,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最好的通行證。不要因為職業的不同、官職的不同,而產生差別待遇,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就是真誠。憑藉一顆真誠的心與認真的調研態度,我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指導老師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市委、區委領導的一致好評,以及當地村民的 熱烈歡迎。

第四,細節。老子曾説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細節,是最能看出一個人、一個團隊的能力。在網上,我與市委陳主任交流,我當時問他:“為什麼您選擇相信我們這個團隊,三下鄉的隊伍那麼多,您為什麼支持我們?”他給我的回答是細節。他説他從紅網、益陽政府的黨風輿論監督網看到了我們的留言,覺得我們很用心,通過網絡找到政府官網,並通過對相關部門的留言獲取這個課題的幫助。一個用心去做這個三下鄉課題的團隊,我們政府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支持呢?

第五,團隊精神。“財協,團結!財協,激情!財協,有你更精彩!”我們大學生財會研究協會,成立十一年來,一直活躍在商院的舞台上,正式這種財協人的團結,財協的家文化,鼓舞着我們不斷前進,不斷創造財協新的輝煌!在這次三下鄉中,我們財協的團隊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從最開始的課題申報,到後來的準備工作,到正式三下鄉,我們一路走來,相互扶持,我們告訴用行動告訴大家,Yes,we are a team!!

第六,胸懷天下。顧炎武曾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當代的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揹負“大”字,承擔“大義”,胸懷天下。“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當代大學生更應該把青春和智慧貢獻給我們這個時代,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強盛人民幸福緊緊相連,到基層去,到祖國真正需要的地方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快樂的日子總是那麼快就過去,大家一起瘋,一起堅持,一起努力,一起奮鬥的時光是一筆財富。在這短短几天的旅程中,我們相互見證和分享了對方的成長。我相信,經歷三下鄉洗禮的我們,走出了曾經的象牙塔。年輕的我們,必將攜手一致,共創財協新的輝煌!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13

在由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共同組織的全國大中專學生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走過5年輝煌歷程之際,我也有幸作為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隊伍的一員,於20xx年7月23日,來到平度市崔家集周家村參加立時五天的三下鄉活動。 這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模範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種者為數不多的1550畝土地。他們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開放的良機,大力發展高效田和制種業,種植了蘋果、柿子、黃煙、葫蘆、辣椒、西紅柿、西瓜等作物。在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讚賞,各種村務工作開展得有條有理,村裏的治安良好,無刑事案件發生。村兩委工作認真負責,心繫村民,重視教育。村辦學校也村裏及附近村莊的適齡兒童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為此,周家村贏得了青島市文明村莊、青島市文明標兵、青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青島市模範村委會等多項稱號。 到這樣一個模範村開展三下鄉活動,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發揮自身的智力優勢和知識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貢獻;學習和宣傳的思想,親身體驗重要思想的深刻含義;積極向廣大人民學習,在社會實踐中檢驗自己,完善自我。

一、送科技文化下鄉

為了發揮專業優勢,我們的下鄉服務以科技、文化服務為主,我們去了大量圖書和宣傳材料,主要是有關農業技術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過它們,開闊了村民的視野,也宣傳了的思想。我們還為村民義務維修家用電器,提供法律諮詢和解決各種問題。雖然我們所能提供的東西是有限的,但畢竟把科技春風帶進了農村,吹進了村民心中。

作為本次三下鄉活動的重頭戲,我們還在周家村國小開辦了國小生義務輔導班。我們一共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四個輔導班共計50餘名國小生、國中生前來聽課。在各種輔導班上,大家竭盡所能,不僅為同學們解決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難問題,還積極地給大家講歷史故事,法課,做趣味數學題,教英文歌曲等。同時,我們還利用各種機會對同學們進行人生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他們明確學習目的,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緊記重要思想,立志將來為祖國,為家鄉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和同學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大家待我們有自己的親人,是我們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樣。我們還和同學們一起聯歡,開展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比賽,為他們播放科普電影及動畫片等。 在這些實踐服活動中,我們不僅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作了自己的貢獻,而且也學習、體會到了重要思想,從而對有了更深的認識。

二、瞭解農村實際情況,提高自身素質。

對進行實踐服務是對三下鄉活動的深化和創新的實踐重要思想,我們走訪了老黨員,與基層黨員幹部座談,考察農村改革開放成就等了解社情,加深對的理解。 我們通過走訪老黨員,聽老人講周家村從解放前一直改革開放後的巨大變化。老人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沒有黨,廣大老百姓就不能翻身做主人,沒有黨,廣大人民就不能走上致富道路。我們在於基層黨員幹部的座談會上,我們瞭解了周家村的基本情況,村裏農民主要靠種植果樹和制種致富。由於本村人多地少,他們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種植了200畝種子,100畝香港西瓜,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1992年他們還在房前屋後種上了柿子樹,去年又種植了1000棵,按每棵柿子樹收入200元計算,去年僅柿子樹一項,全村就收入了40多萬元。周家村取得的成就,多半歸功於村兩委(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他們利用改革開放的良機,積極採用新技術,開拓市場。村領導心繫村民,處處為百姓謀利益,敢於承擔責任。但是,村兩委普遍感到村裏經濟還主要停留在種植上,而農村經濟要想發展,必須上項目,深加工,辦企業,走出去。但領導的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能人帶頭。我們也積極為村裏出謀劃策,並表示回去以後多宣傳週家村,提高周家村的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引進外資,引進人才。 我們還對村裏部分村民進行了農民生活問卷調查和婚姻、經濟、教育觀念問卷調查。通過這些問卷調查,我們發現,農村經濟收入顯著提高,村民也更加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村民的各項意識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村民越來越重視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質的提高。總之,一切都表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是與黨的重要思想密不可分的。

三、三下鄉活動總結

這次暑期三下鄉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宣傳學習方面又有了創新。我們深刻體會到,開展三下鄉活動和實踐有着內在聯繫:科技下鄉推動了先進生產力,文化下鄉傳播了先進文化,衞生下鄉、法律下鄉等都是為人民羣眾謀利益的事實、好事。以前總覺得只是報紙上、領導幹部們講話裏的東西,經過實踐活動,讓我們對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認識,受到了最直接、最現實的思想教育。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帶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僅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啟發。 總之,我以為這是一條在社會實踐中鍛鍊成才的好途徑,是支持農村改革,發展和維護穩定的好辦法,也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好形式。

三下鄉調查報告 篇14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説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雨的洗禮?誰説一塔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一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這個假期的三下鄉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歷時一個月,過得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中國體制環境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瞭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於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收穫不少:

第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得人心。正好乘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正如現在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所在,新農村建設不僅要鞏固發展生產的大路子,要堅決貫徹科學發展的要求,積極結合當地實際,立足於自身根本,發掘自身潛力才能做到發展生產。要把努力提高農民生活富裕作為政府和村民一同努力的大方向,生活富裕了,農民才能進一步的往上層建築發展,只有讓農民富裕起來,才是政府最直觀的能力體現,農民只有富裕起來了才能積極切實貫徹黨提出的“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才能在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去動手描畫自己的多彩生活,從而做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不斷地建設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止在物質建設上,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管理民主也提了出來,當然農村的建設不是簡單的類比城市,農村建設相對有的優勢是建築用地平面化,它不需要象城市那樣向高層發展,也許有人也希望在農村建高樓,建大廈,但是這相對於農村的人口密度來講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在今後的信念農村建設發展中,管理民主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政府的政務公開,同時也要把民主與經濟,文化相結合,走羣眾需要走的路線,發展羣眾需要的產業,創造羣眾需要的小康生活。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真正做到黨提出的“發展生產,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成果。

第二,大學生是新農村建設新的主力軍。三下鄉社會實踐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生下鄉,一方面大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帶到農村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多少提供了一些線索;另一方面,大學生到農村去,也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一個訴説苦情,發表自己觀點的空間,讓他們緊鎖在內心的話語得到釋放,所以大學生下鄉受到各地農民的熱烈歡迎和全力擁護,我們所做的事情雖然並不多,但是這樣一種無私的活動也為他們提供了些許幫助,所以各地農民都非常滿意。而且,這樣一種社會實踐,也為中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送科技下鄉,服務新農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同時也增強了更多的人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識,讓更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樣一個行列當中來,共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這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拉動經濟增長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第三,三下鄉對大學生成長和成才具有重要意義。三下鄉與其帶給我不少的鍛鍊不如説帶給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這次三下鄉讓我真真正正的從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着問題,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卻是讓我思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轉變的。在下鄉之前,我對“三下鄉”的認識,僅僅只是有所耳聞,認為那是一項大學生們的下鄉旅遊。但是,在這一次個人實踐調查哦活動的過程中,讓我受益匪淺,這一次為期一月的實踐活動不僅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下的新農村建設發展,讓自己受到教育,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就絕不能只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辛苦而極富意義的一個月隨着時間慢慢流逝,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圓滿結束。帶着一份激動與期待踏上征程,想想我和村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和革新村的人民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留下過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三下鄉就是要我們這些熱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學到的理論來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鄉情,知道自己作為一名新農村服務隊隊員和一名當代大學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並要在實踐中肯定自己的價值,並認識自己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充實自己,去更好地為以後為人民服務作好準備,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的意義。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多鍛鍊自己,希望我的將來更能深入基層,去真實的看待新農村發展,這次“三下鄉”並不苦,但是重要的是通過“三下鄉”讓我自己真正的明白什麼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自己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需要在充實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實踐的執行,在理論和實踐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地總結過去,提高現在,展望未來,真正的做到“澎湃之後容量更大,激越之後內涵更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0njk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