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6篇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6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6篇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1

為了深入全面瞭解xx縣養老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探索解決城鄉人口老齡化的途徑,xx縣老齡辦與相關部門聯合成立課題組,進行基層調研,深入調查,重點調查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養老服務行業機構的基本情況

XX縣轄22個鄉(辦事處)。截至xx年底,全縣總人口121.407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16.953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3.96%。老齡化形勢非常嚴峻。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魯政辦發[XX]25號文件)和《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賀[XX]42號文件),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特別是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縣內各級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各種形式的力量,截止到XX年3月底,全縣共有城鄉養老服務機構29家,其中住宿式養老服務機構(含養老院、公寓、老人服務中心)20家,牀位共2429張。全縣5193人受益,鄉鎮(辦事處)養老院1572人受益,集中供養率30.27%,兩個老年公寓和服務中心240名老人受益。全縣有5家居家養老服務機構、4家老年康復護理服務機構和153名護理人員。隨着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家庭條件良好,子女外出務工。空巢老人需要越來越多的養老服務。我們縣正在加大對一些鄉鎮養老院的投資,改建和擴建養老院,提高五保供養率,讓老年人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養老服務能力不足。全縣有20家養老服務機構,但大部分是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基本接受有自理能力和半自理能力的農村老年人。縣內養老機構沒有形成規模,養老服務機構少,入住率不高。農村養老院的硬件設施跟不上。由於資金不足,環境、牀位、設施等與養老服務需求和精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養老機構缺少員工。鄉鎮(辦事處)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大多配備民政助理擔任院長。工作人員既是管理者又是護理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較低。面對社會弱勢羣體的問題,難以管理和溝通。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年輕人和專業人士不願意做護理。另外,護理人員覺得責任重,工作辛苦,收入低,受傳統支配。

3.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年來,國家相繼出台了一些發展養老服務的優惠政策,旨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老年服務業,分擔政府、社會和家庭的後顧之憂。但相關政策都是指導性文件,沒有具體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可操作性不強。比如我們縣xx縣的老年公寓,都是私人機構,投入資金多,屬於低收入標準低利潤的福利企業。再加上水、電、暖的供應,水電的管理屬於企業,老年公寓很難享受水電等優惠政策。因為養老服務機構少得可憐,甚至無利可圖,所以很多民間資本都不願意投資養老服務等相關行業。這些問題只有政府投資才能解決。

4.政府投入不足。由於我國在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私營養老機構通過收費增加收入是有限的,私營養老服務可能會因收費的增加而得到改善。閾值& rdquo此外,農村老年人收入相對較低,這使得一些低收入老年人被拒之門外。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靠養老院供養。但由於鄉鎮(辦事處)資金投入的影響和經濟水平落後,五保供養老人難以得到充分支持。由於牀位和條件的限制,難以滿足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和其他老年人的需求,無法滿足社會養老需求,制約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5.居家養老和康復護理在農村是空白。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老年康復護理機構由於生活環境地區的影響,在農村地區相對分散,在城市地區相對集中。鄉鎮(辦事處)居家養老和康復護理是空白區域,城市主要為有一定收入的退休人員和有經濟來源的人員服務空巢老人,然而,面對社會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很難滿足社會養老的需求。

6.缺乏臨終關懷服務。住在xx縣老年生活護理服務機構的老年人,大多數是能自理或自理的老年患者。但目前對於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缺乏臨終關懷服務機構。因為臨終關懷工作比較辛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和糾紛,難以管理。所以這類服務機構的民間資本一般不願意投資。

三,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對策。

1.加大宣傳。針對社會上對老年服務人員的偏見,應大力開展尊老扶老的宣傳教育,將傳統孝道的精髓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賦予新的內涵,形成新的孝道文化。要廣泛培育和樹立新時期敬老先進典型,將老年人宣傳納入社會宣傳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養老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活動,樹立為老年人服務的光榮理念,提高民辦養老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穩定養老服務隊伍。

2.加大政府引導和支持力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

一是認真研究制定加快養老機構發展的宏觀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優先立項,統籌安排,資源配置,整合力量,從根本上保證養老機構快速發展。

二是新建住宅小區時,要統籌考慮老年人配套設施的建設,要求一定面積的公共室內活動。通過規劃和合理佈局,充分利用現有閒置資源,運用市場運行機制,利用文化大院,共同利用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提高養老服務設施的利用率和服務率,逐步形成老年服務網絡。

第三,要落實養老機構建設的各項政策支持。在公共用地和建設用地上,要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加大政府對養老機構的資金投入,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老年人入住率,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最大限度地參與和興辦養老機構,實行優惠政策享受,吸引民間資本興辦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場服務。

3.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為增加員工數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針對鄉鎮養老院和養老服務行業的特殊性,應吸收受過專業社會工作知識培訓的社會工作者參與,加快服務團隊的專業化建設,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4.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目前,現有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應更加重視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作為民生保障,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重視和重視社會各方面的養老工作,加快老年服務建設步伐, 彌補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需求的局面,讓大多數老年人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2

尊敬的各位領導:

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模式,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在發展社會養老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居家養老的作用。居家養老模式的益處主要體現在:①可以在及時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同時,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從而照顧到了老年人“故土重遷”的習慣。②可以在排除子女後顧之憂的同時,維護老年人與其子女雙方的自尊心。③可以開闢新的就業途徑,解決社區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問題。④可以緩解社會養老的壓力,減輕政府的負擔。因此,居家養老服務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但仍需在管理上規範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增強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創新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積極探索貨幣化養老,對全縣所有農村敬老院進行重新佈局規劃,合併一些規模較小、地處偏遠的鄉鎮敬老院,採取民辦公助的形式,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由市、縣兩級政府補貼,在縣城和中心鎮擴建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高檔次政府養老機構,由政府採取全額負擔養老費的形式,優先收住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使這些養老機構真正成為各級養老服務單位的示範。繼續由政府部門管理的農村鄉鎮敬老院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要全面建立和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責任制、民主管理參與制以及按勞分配製度,逐步實現從單純為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服務向為社會公眾服務轉變,從單純供養向供養、教育、護理、康復和服務、經營一體化轉變。同時,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採取股份制改造為主,國有民營、託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現有老年福利院、養老中心等公辦盈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加快改革、改組、改造步伐。對公益性收養任務,可以採取公開招標方式向民辦養老機構購買服務。

加快老年人文化娛樂、教育健身等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要不斷加大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興建具有一定規模、滿足不同老年人需要的、層次不同的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學習、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到“十二五”末,全縣50%的村和90%的社區要建立適宜老年人學習、娛樂、健身、交流等活動的老年活動場所。依託老年中介組織及市縣、鄉鎮和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老年人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體、學習活動,使縣上月月有活動、鄉鎮(街道辦事處)週週有活動、社區天天有活動,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社區和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職業教育機構設立與養老服務相關的醫學、管理學、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食品用品開發等專業,培養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推行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採取委託培養、政府資助的形式對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規範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在崗技能培訓,實行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認證制度,持證上崗,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大力提倡社會互助,積極發展志願者隊伍,規範志願者培訓,建立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

注重媒體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老年人事業發展的輿論氛圍。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等新聞媒體要積極開辦欄目,全方位宣傳報道我縣老齡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老年人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情況。進一步加強《老年法》的宣傳,要突出頌揚參與、支持、贊助老年人事業的單位、個人及各類好人好事。要動員全社會積極迎接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大家瞭解當前社會的人口結構現狀和普遍存在的4-2-1家庭模式帶來的危機。影劇院、體育場館、公園、城市交通等相關社會服務機構要儘可能為老年人提供開放免費的優質服務。同時要倡導現代養老理念,改變傳統養老觀念。要以“老人節”宣傳月等節慶活動為抓手,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人人關心老年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3

為認真做好《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的貫徹落實工作,及早研究具體實施辦法,按照市政府領導批示精神,經市民政局研究決定,於2013年11月6日啟動了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狀況調研。本此調研採取普遍調研、抽樣調研和典型調研相結合的方法,採用入户問卷,調查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進行。全市共抽查了10個縣區,24個城鎮社區,51個行政村,成功訪問了19048位老人。

一、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一)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經過逐村逐户普查統計,全市60歲以上老人41.6166萬人,佔全市人口總數的13.73%,其中農村老人24.54萬人,城鎮老人17.06萬人,分別佔老年人總數的59%和41%。通過對比分析,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呈現“一快二化三多”的狀況,一快就是增長快。年增長速度為3.2%,預計到2020年,將達47萬人,約佔總人口15%以上。二化是指高齡化和空巢化,我市70歲以上高齡老人19.25萬人,佔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46%;由於我市主要以勞務輸出為增收項目,農村“留守老人”達12萬人,城市“空巢老人”5萬人,分別佔到全市老年人口的29%和12%;三多就是貧困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多。全市“三無”老人2525人、“五保”老人50633人、貧困老人41664人,三類人員共佔老年人總數的21%;失能老人12488人,半失能老人21626人,分別佔老年人總數3%和5%。

(二)養老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堅持民生為本,積極構建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城鄉養老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全市已有50299位企業離退休職工和城鎮其他就業職工按月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47292位老人按月領取農村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70週歲以上高齡補貼有序發放,全市享受高齡補貼老人192514人;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更加規範,惠及全市8.5萬老年人口;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全面實施,18104位老人享受到了每年1200元的計劃生育獎勵扶持資金;“五保”和“三無”老人供養政策不斷完善,農村敬老院建設全省領先,全市已建成敬老院200個、社會福利院5個,共有牀位25860張,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了61.5%;養老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已建XX縣級老年公寓4個,民辦老年公寓3個,社會化養老牀位達到了1640張;居家養老服務、社區日間照料、農村幸福院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養老惠老、愛老助老等志願者服務活動進入常態;各職能部門都能從各自的職能出發,加大養老保障投入,老齡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態勢。

(三)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基本規範

目前,全市200所敬老院、5所社會福利院和7個社會化老年公寓,由機構編制部門批准為事業單位的144所,註冊為民辦非企業組織的6個,落實管理服務人員編制250人,聘用服務人員2198人,50%達到持證上崗;管理及服務工作人員工資逐年提高,達到了2300元/月;集中供養服務機構運轉經費每人達到1200元/年。同時,各級敬老院積極開展以院養院、以副補院工作,基本保障了入住院民的生活水平。

二、全市養老服務需求現狀

從調查問卷分析看,作為貧困地區,我市老年人整體經濟收入低,自我保障力差,全市有基本工資保障的老年人75646人,佔老年人總數的18.2%,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幹部25347人,企業離退休職工27090人,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3209人,81.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勞動創收或子女供養。

(一)服務需求多樣

由於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居住地域、家庭情況不同,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多種多樣。從問卷的19048位老年人回答的情況看,15619人選擇居家由子女養老,佔被訪問老人的82%;1905人選擇社區養老,佔被訪問老人的10%,1524人選擇機構養老,佔被訪問老年人的8%。因受傳統觀念影響,只要是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都習慣住在家裏由子女贍養,希望村(社區)能經常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體育健身活動;身體一般,子女又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最需求的是村(社區)能提供上門送餐、日間託老、家政服務、服務熱線、文化娛樂和上門看病就醫服務;真正需要機構養老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家庭困難老人。從調查的1.9萬老年人的反饋情況看,老年人普遍對社區開展助餐、家政、醫療護理、日間託老、呼叫熱線等便民服務有需求;對社區文化體育健身活動場所、社區老年文化活動有渴盼。

(二)能承擔養老費用不高

從調查情況看,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能承受機構養老費用2000元以上佔被訪問老年人10%,主要是本人有離退休工資或子女條件較好的老人;21%的老年人能承受的機構養老費用在1500元左右;69%的老年人只能承受1000左右的機構養老費用,特別是農村沒有固定收入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生活困難老人,承受費用均在1000元以下;對居家上門服務能接受的服務費用是10元/次。

三、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突出。我市41.6萬老年人口,僅有7所不足2000張牀位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以安康城區為例,5.1萬老年人,僅有一所容納30人的低標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而大量居家養老的老人需要社區為其提供上門送餐、醫療護理、家政料理,呼叫熱線等服務,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才開始探索,投入方式、服務內容、運行模式、管理辦法還不成熟,能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十分有限。

2、養老服務機構功能單一,覆蓋面窄。我市雖然建設了一大批容量大、高規格的敬老院,但敬老院對入住老人要求必須是生活自理的“五保”老人,且配套設施簡單,服務單一,以吃住為基本保障,而留守老人、貧困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等社會老人本身無條件入住,而另一方面敬老院配套功能也無條件滿足。當前最缺乏醫護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滿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特殊養老服務需求。失能、半失能老人主要依靠家庭養老,生活狀況十分惡劣。一個家庭要有一名失能老人,就必須有一個勞動力專門在家照護,不但不能從事經濟創收,還要支出基本的醫療費用,給家庭也帶來了沉重負擔,這部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十分突出。我市養老服務機構主要以政府投入建設為主,決定了我市只能建設保底兜底作用的低檔次養老機構,部分收入高的離退休幹部、條件優越的空巢老人想入住功能完備的高、中檔養老機構還相對較少。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通過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衞生城市,吸引來安休閒養老、“候鳥式”養老、生態養老的老人越來越多,集休閒、養生、娛樂為一體的高檔次養老服務機構還沒有建立。

3、養老服務機構自我保障力差。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供養標準低,醫療設施配備不到位,每個機構配備1-2名管理人員,聘請2—5名護理人員,管理和服務水平都在社會低狀態下運營,勉強維持。目前正在運營的3家民辦養老機構,因政府沒有給予任何政策優惠,全靠自己融資,主體房屋建成後,後期房屋裝修、防火、防滑、無障礙設施等配套設備受資金或政策影響,無法一次性到位,需要入住機構養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因民辦養老機構醫療設施不配套,不能入住,而真正能掏出錢又願意在老年公寓頤養天年的老人,又嫌民辦養老機構條件差,不願意入住,這樣就造成了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低的尷尬境地。養老機構本來就是一個投入大、風險大、利潤低、週轉時間長的微利行業,這就造成了民辦養老機構負債大,運行艱難狀況。

4、養老服務業發展缺乏剛性的政策支持。我市雖然出台了《關於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安政辦發【2010】42號),但政策扶持粗線條,支持力度不強。如:民建老年公寓、康復中心、臨終關懷醫院、醫療保健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老年服務設施,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土地供應、資金扶持、財政補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沒有明確規定,只是提出號召和意向,由於政策的彈性,到了具體項目就無法落實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由於缺乏剛性獎勵扶持政策,所以目前社會力量投入社會養老服務業積極性不高,全市僅有民辦老年公寓3所,且規模不大,配套不完善,不能滿足老年人迫在眉睫的養老服務需求。

四、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有利於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保障老年人權益,有利於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形成我市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根據我市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提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是:以打造獨具陝南特色的生態養老基地為引領,構建公辦養老機構為支撐、社區居家養老為依託、民辦養老機構為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20年,使全市各類養老牀位達到39250張,其中農村敬老院總牀位達到33000張,集中供養率達到65%,淨增牀位7500張;市、縣社會福利院總牀位達到1100張,“三無”老人的集中供養率達到43.6%,淨增牀位660張;公辦養老牀位達到2150張,淨增牀位1450張;民辦養老服務牀位達到3000張,淨增牀位2500張。100%的城鎮社區建設起日間照料中心,50%的村建立起幸福院互助院。

五、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和建議

1、合理規劃。科學制定全市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在重點規劃好生態養老服務產業園區的同時,將老年休閒娛樂場所(公園綠地)、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公寓、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根據人口總量,統籌規劃養老服務設施的類別、規模、規格,切忌不顧社會需求,一哄而上,浪費資本資源。在實施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過程中,注意整合資源與新建設施相結合,設施改造與功能提升相結合,佈局結構與服務需求相結合。按照“建設一批、立項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進一步優化項目佈局,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要明確新建住宅小區500户以上的`,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列入土地出讓合同,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由開發商移交給民政部門統一調配使用;老舊小區沒有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不能滿足需要的,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完成達標建設。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要納入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建設,依託行政村、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農家大院、閒置校舍等建設託老所、老年活動站等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通過科學規劃,逐步推進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大格局的形成。

2、分類實施。圍繞“打造一個生態養老服務產業園區,實施兩個投入機制,重點推進五項工作”的思路,分類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形成。打造一個生態養老服務產業園區,即依託高新開發區、恆口示範區、瀛湖旅遊風景區,統籌規劃建設一個集老年產品研發、生產、物流配送、展覽展銷等一體化的養老服務產業園區。充分發揮我市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水質豐優、富硒保健、交通便利的區域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廣泛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建設3-5個功能突出、特色鮮明、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休閒養生、特色醫療、文化教育、科技服務養老基地,打造獨具陝南特色的養老新模式,引領全省養老服務業發展。實行兩個投入機制,即公辦和民辦兩個投入機制。政府要重點建設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兜底、託底保障作用。公辦養老機構要重點為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養,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低償優惠供養。政府投入建設的養老服務機構要以實用適用為原則,避免講奢華鋪排場;政府通過出台優惠政策,推行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行業,推進生態養老、休閒養老等不同檔次、不同類別養老服務機構的應運而生,滿足不同層次社會老年人的需求。重點推進五項工作:一是推進公辦社會福利性老年公寓建設。到2020年末,每個縣區要有一所醫養結合的面向社會失能、半失能老人開放的老年公寓。同時,城市近郊要建成一所300張牀位的社會福利院、一所200張以上牀位的回民老年公寓、一所200張牀位的老年人康復醫院或臨終關懷醫院。二是全面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要通過新建、改擴建或項目引導的方式,整合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文化、社區醫療等資金,合理規劃佈局設立具有一定規模、適應社區需求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使老年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人性化、親情化服務。依託日間照料中心,採取政府補助困難老人、購買服務、協調指導、評估監管等方式,鼓勵網絡平台、家政公司等各類服務實體進入居家養老服務領域,開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緊急呼叫等服務,滿足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三是有序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要選擇人員居住集中,村幹部熱心,老年協會建設完備的村開展農村幸福互助院建設。整合農村黨建活動室、衞生室、農家書屋等資源,完善農村互助院功能,按照“政府主導、村級領導、社會參與、老協運營”的建設管理模式,通過發揮村民自治功能和老年協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社會組織作用,組織開展鄰里互助,志願服務,倡導低齡為高齡服務、會員間互助幫扶,實行互助養老服務儲蓄,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實際問題。經過多年運營,達到良性發展,實現政府省心,老人滿意的雙贏目的。四是持續加強老年協會建設。實踐證明,基層老年協會是老年人活動的場所、維權的靠山、傾訴的孃家人,在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家庭糾紛調解,開展互幫互助,傳承孝老文化等發麪發揮着積極作用,要切實貫徹《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的意見》精神,協調解決老年協會活動場所、活動經費、活動器材問題,積極為老年人老有所為、開展活動搭建平台。通過整合農家書屋、全民健身、社區建設、幸福院建設項目資金,完善配套設施,豐富活動內容,讓更多的老年人都能參與到老年協會組織的活動中來。五是積極推進醫療衞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衞生管理部門要促進醫療衞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要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鄉鎮衞生院、農村衞生室、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建立社區醫院與老年人家庭醫療契約服務關係,開展上門診視、健康查體、保健諮詢等服務。對於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入住的參保老年人按規定享受相應報銷待遇。要鼓勵全科醫療人才到基層服務,配齊鄉鎮醫院基本醫療設備,確保小病不出村(社區),大病不出縣,重病不出市,分層分解就醫,緩解市級以上醫院人滿為患的詬病。

3、政策扶持。要儘快出台鼓勵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的辦法,主要解決民辦養老機構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社會融資政策。增加養老服務業項目信貸投入,適當放寬信貸條件,提供優惠利率,在必要情況下政府的財政可以予以貼息補助。二是土地供應政策。對民辦養老機構徵地,可按照公益性用地予以徵用,並減免相關地方性收費。三是醫療服務政策。鼓勵養老機構內設醫院、門診等機構,經審批合格後,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合療定點範圍。沒有條件的機構,也可以與當地條件好的醫院建立定點合作關係,醫院要給予優惠和支持。四是税費優惠政策。要減免相關的營業税、所得税以及土地使用税和房產税等。對城市養老機構捐贈的企業,可以抵扣企業税收。各類養老機構要實現與居民用電、用水、用氣、同地同價。五是政府補貼政策。各級政府的財政要每年列支一筆資金,對民辦養老機構給予一定的開辦補助和運營補貼。建議:新建養老牀位每張補助3000元,一個民辦養老機構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運營費按每年養老機構入住人員每人500—1000元/年予以補助,一個養老機構年補助總額不超過10萬元。六是政府購買服務政策。將失能半失能老人、低收入家庭困難老人情況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老人可享受到不同標準的政府貨幣化養老補貼(發放代金券),老人可拿代金券在社區日間託老所、農村幸福院享受就餐、休息、學習、娛樂和託管等服務,在醫院及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可享受醫療服務,在家可享受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的家政、養護等服務,也可以在公辦或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入住養老等,儘量為困難老人居家或機構養老提供優惠保障。七是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部門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專院校結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根據養老服務機構、社區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的規模大小安排適量的公益崗位,通過對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免費專業培訓後,安排到養老服務機構工作;養老機構應當積極改善養老護理員的工作條件,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提高職工工資待遇;要對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註冊考核政策。

4、規範管理。依據民政部《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出台我市《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養老服務機構管理辦法》、《養老服務機構年度檢查辦法》、《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標準》、《養老服務質量星級評定工作標準》、《社會福利機構建設及服務管理工作考核評估標準》等規範性文件;民政、老齡、財政、衞生、住建、質量技術監督等相關部門,根據文件規定對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年審、年檢,促使養老服務機構的硬件設施、內部管理、服務水平不斷的改善和提高。要成立養老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通過組織開展互查互評和交流,促進養老服務機構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保證養老服務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5、齊抓共管。堅持按照“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高度重視,密切協作,有序推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要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問題。發改、財政、規劃、人社、公安消防、質檢、工商、供電、税務、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努力形成民政、老齡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各級建設養老服務機構,必須進行法人登記。明確由民政、老齡部門實地考察初審後,下達籌辦行政許可通知,建成竣工,經相關部門質檢合格後下發設置行政許可文件,並每年接受一次年檢;發改部門負責立項和審批;規劃部門根據全市總體規劃負責養老服務機構的規劃和布點;國土部門負責按照需土地的審批劃撥;財政部門應根據社會化養老工作所需的資金比例,列支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發展保障金;人社部門負責落實公益性崗位的相關政策;消防、供電、税務、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配合落實相關減免政策。民政、老齡部門作為總牽頭單位,要做好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組織、管理和指導工作,加強與各單位協作,搞好政策銜接,每年要牽頭組織召開一次協調小組會議,通報情況,協調解決養老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4

尊敬的各位領導: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各國面臨的共性問題,發達國家已於上個世紀中後期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於xx年也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0.18%。預計到20xx年我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峯。安義縣目前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3.1672萬,佔總人口的11.73 %。各種養老需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養老事業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加強對養老模式等系列養老問題的研究,瞭解安義縣社會化養老事業現狀,分析目前養老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老年人對養老資源需求的影響因素,對於推動安義縣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從容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峯的到來,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最近,我們對全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結合外地的做法和經驗,就進一步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我縣養老事業展現狀。

1、目前,我縣養老的主要模式有四種:一是傳統的子女、後代居家瞻養老人;二是五保老人(含城鎮孤寡老人)的集中供養及分散供養,經費由財政負擔;三是福利機養的自費代養;四是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近年來,我縣老年福利服務機構發展較快。5年來,通過向省市爭取資金及我局自籌資金,共投入了2500餘萬元,興建了十所農村敬老院,一所老年公寓和一個現代化的福利中心。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敬老院,使全縣上千名孤老老有所養。xx年建設了文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創了我縣社區居家養老先河,拓展了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共有五保對象1580人,其中集中供養186人,供養標準每人每年3744元,實現了全縣五保對象應保盡保。

2、城鄉老年人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縣共有106個農村老年協會、158個基層老年體協。縣老幹部活動中心還設立的協會、學會、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等業餘社團,基本能滿足有參加集體活動意願的老年人需要。全縣老年社團發揮羣眾性組織優勢,積極引導老年人發揮專長,培養興趣和愛好,豐富和活躍了城鄉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我縣養老方面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縣老齡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不夠大,個體私營企業參保率低。二是政府針對“五保”老人興辦的敬老院供養水平還比較低,公辦的老年福利機構體制不活,入住率偏低。三是民營養老機構仍處在起步階段,政府缺乏支持政策,全縣僅有1所老年公寓,規模較小、設施簡陋,而且護理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經營狀況不佳。四是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缺乏系統規劃,因地方投力限制,投入嚴重不足,全縣只有一個社區設立了居家養老服務點,因處於起步階段,效果還不明顯。同時,居家養老還處在社區組織的自願服務階段,還沒有建立系統化的低償服務政府補貼機制。五是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蔘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六是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事業發展。老年人家庭觀念較強,不願離開家人入住養老場所。比如我縣的老年公寓設有牀位160張,受傳統觀念及經濟狀況等因素影響,現入住老人只有54人,護理人員均是來自下崗職工和農村打工人員。

三、加快我縣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1、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積極支持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各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事業投入機制。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建適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學習、娛樂、健身的老年公寓、養老院、敬老院,鼓勵下崗、失業等人員創辦家庭養老院、託老所,開展老年護理服務,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養老環境和條件。對創辦的養老服務機構,應區分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其中,屬孤寡老人且沒有生活來源的養老服務,應由政府投資建設為主;屬生活困難的高齡老人,可按市場化方式運作,實行民辦公助,由政府購買部分服務,並給予相應政策優惠;屬較高收入羣體的,應實行市場化經營,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支持興辦老年護理、臨終關懷性質的醫療機構,鼓勵醫療機構開展 老年護理、臨終關懷服務。  2、積極推進社區養老服務。全縣所有社區都要興建福利型養老服務中心,或居家老家服務站點,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要拓展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老年生活照顧、家政服務、心理諮詢、康復服務、緊急救援等業務,向居住在社區家庭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鼓勵發展居家老人服務業務,社區負責為空巢家庭建立檔案,並根據空巢家庭的要求實行包乾制或定期服務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安裝有遠程中央控制和服務的電子呼叫系統。社區衞生部門要定期上門為老人體檢,對長期老年病人上門問診、送藥到門。

3.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模式,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在發展社會養老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居家養老的作用。居家養老模式的益處主要體現在:①可以在及時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同時,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從而照顧到了老年人“故土重遷”的習慣。②可以在排除子女後顧之憂的同時,維護老年人與其子女雙方的自尊心。③可以開闢新的就業途徑,解決社區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問題。④可以緩解社會養老的壓力,減輕政府的負擔。因此,居家養老服務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但仍需在管理上規範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增強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4、創新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積極探索貨幣化養老,對全縣所有農村敬老院進行重新佈局規劃,合併一些規模較小、地處偏遠的鄉鎮敬老院,採取民辦公助的形式,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由市、縣兩級政府補貼,在縣城和中心鎮擴建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高檔次政府養老機構,由政府採取全額負擔養老費的形式,優先收住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使這些養老機構真正成為各級養老服務單位的示範。繼續由政府部門管理的農村鄉鎮敬老院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要全面建立和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責任制、民主管理參與制以及按勞分配製度,逐步實現從單純為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服務向為社會公眾服務轉變,從單純供養向供養、教育、護理、康復和服務、經營一體化轉變。同時,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採取股份制改造為主,國有民營、託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現有老年福利院、養老中心等公辦盈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加快改革、改組、改造步伐。對公益性收養任務,可以採取公開招標方式向民辦養老機構購買服務。

5、加快老年人文化娛樂、教育健身等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要不斷加大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興建具有一定規模、滿足不同老年人需要的、層次不同的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學習、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到“xx”末,全縣50%的村和90%的社區要建立適宜老年人學習、娛樂、健身、交流等活動的老年活動場所。依託老年中介組織及市縣、鄉鎮和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老年人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體、學習活動,使縣上月月有活動、鄉鎮(街道辦事處)週週有活動、社區天天有活動,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6、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社區和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職業教育機構設立與養老服務相關的醫學、管理學、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食品用品開發等專業,培養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推行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採取委託培養、政府資助的形式對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規範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在崗技能培訓,實行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認證制度,持證上崗,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大力提倡社會互助,積極發展志願者隊伍,規範志願者培訓,建立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   7、注重媒體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老年人事業發展的輿論氛圍。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等新聞媒體要積極開辦欄目,全方位宣傳報道我縣老齡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老年人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情況。進一步加強《老年法》的宣傳,要突出頌揚參與、支持、贊助老年人事業的單位、個人及各類好人好事。要動員全社會積極迎接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大家瞭解當前社會的人口結構現狀和普遍存在的4-2-1家庭模式帶來的危機。影劇院、體育場館、公園、城市交通等相關社會服務機構要儘可能為老年人提供開放免費的優質服務。同時要倡導現代養老理念,改變傳統養老觀念。要以“老人節”宣傳月等節慶活動為抓手,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人人關心老年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5

尊敬的各位領導: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各國面臨的共性問題,發達國家已與上個世紀中後期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於20xx年也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0.18%。預計到20xx年我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峯。河梁社區目前的人口數為5680人,老年人口為712人,佔總人口的12.54%。各種養老需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養老事業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加強對養老模式等系列養老問題的研究,分析目前養老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老年人對養老資源需求的影響因素,對於推動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從容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峯的到來,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最近我們對本地養老服務業發展進行了調研,結合外地的做法和經驗,就進一步加快本地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本地養老事業發展現狀。

目前養老的主要模式有四種:一是傳統的子女、後代居家贍養老人;二是五保老人(含城鎮孤寡老人)的集中供養及分散供養,經費由財政負擔;三是福利機構的自費代養;四是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

二、養老方面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不夠大,個體私營企業參保率低。二是政府針對“五保”老人興辦的敬老院供養水平還比較低,公辦的老年福利機構體制不活,入住率偏低。三是民營養老機構仍處在起步階段,

政府缺乏支持政策,全社區僅有9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規模較小,而且護理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經營狀況不佳。四是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缺乏系統規劃,因地方投力限制,投入嚴重不足,同時,居家養老還處在社區組織的自願服務階段,還沒有建立系統化的低償服務政府補貼機制。五是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蔘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六是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事業發展。老年人家庭觀念較強,不願離開家人入住養老場所。

三、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1、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積極支持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各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事業投入機制。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建適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學習、娛樂、健身的老年公寓、養老院、敬老院,鼓勵下崗、失業等人員創辦家庭養老院、託老所,開展老年護理服務,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養老環境和條件。對創辦的養老服務機構,應區分不同情況,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其中,屬孤寡老人且沒有生活來源的養老服務,應由政府投資建設為主;屬生活困難的高齡老人,可按市場化方式運作,實行民辦公助,由政府購買部分服務,並給予相應政策優惠;屬較高收入羣體的,應實行市場化經營,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支持興辦老年護理、臨終關懷性質的醫療機構,鼓勵醫療機構開展老年護理、臨終關懷服務。

2、積極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所有社區都要興建福利型養老服務中心,或居家老家服務站點,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要拓展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老年生活照顧、家政服務、心理諮詢、康復服務、緊急救援等業務,向居住在社區家庭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鼓勵發展居家老人服務業務,社區負責為空巢家庭建立檔案,並根據空巢家庭的要求實行包乾制或定期服務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安裝有遠程中央控制和服務的電子呼叫系統。社區衞生部門要定期上門為老人體檢,對長期老年病人上門問診、送藥到門。

3.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模式,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在發展社會養老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居家養老的作用。居家養老模式的益處主要體現在:①可以在及時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同時,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從而照顧到了老年人“故土難遷”的習慣。②可以在排除子女後顧之憂的同時,維護老年人與其子女雙方的自尊心。③可以開闢新的就業途徑,解決社區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問題。④可以緩解社會養老的壓力,減輕政府的負擔。因此,居家養老服務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但仍需在管理上規範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增強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4、加快老年人文化娛樂、教育健身等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加大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興建具有一定規模、滿足不同老年人需要的、層次不同的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學習、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組織老年人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體、學習活動,街道辦事處週週有活動、社區天天有活動,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5、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社區和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職業教育機構設立與養老服務相關的醫學、管理學、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食品用品開發等專業,培養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推行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採取委託培養、政府資助的形式對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規範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在崗技能培訓,實行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認證制度,持證上崗,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大力提倡社會互助,積極發展志願者隊伍,規範志願者培訓,建立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

6、進一步加強《老年法》的宣傳,要突出頌揚參與、支持、贊助老年人事業的單位、個人及各類好人好事。要動員全社會積極迎接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大家瞭解當前社會的人口結構現狀和普遍存在的4-2-1家庭模式帶來的危機。影劇院、體育場館、公園、城市交通等相關社會服務機構要儘可能為老年人提供開放免費的優質服務。同時要倡導現代養理念,改變傳統養老觀念。要以“老人節”宣傳月等節慶活動為抓手,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人人關心老年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養老服務業調查報告6

尊敬的各位領導:

1.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模式,進一步完善其功能。在發展社會養老模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居家養老的作用。居家養老模式的益處主要體現在:①可以在及時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同時,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從而照顧到了老年人“故土重遷”的習慣。②可以在排除子女後顧之憂的同時,維護老年人與其子女雙方的自尊心。③可以開闢新的就業途徑,解決社區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問題。④可以緩解社會養老的壓力,減輕政府的負擔。因此,居家養老服務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潛力。但仍需在管理上規範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增強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2、創新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積極探索貨幣化養老,對全縣所有農村敬老院進行重新佈局規劃,合併一些規模較小、地處偏遠的鄉鎮敬老院,採取民辦公助的形式,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由市、縣兩級政府補貼,在縣城和中心鎮擴建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高檔次政府養老機構,由政府採取全額負擔養老費的形式,優先收住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使這些養老機構真正成為各級養老服務單位的示範。繼續由政府部門管理的農村鄉鎮敬老院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要全面建立和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責任制、民主管理參與制以及按勞分配製度,逐步實現從單純為城鄉鰥寡孤獨和“五保老人”服務向為社會公眾服務轉變,從單純供養向供養、教育、護理、康復和服務、經營一體化轉變。同時,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採取股份制改造為主,國有民營、託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現有老年福利院、養老中心等公辦盈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加快改革、改組、改造步伐。對公益性收養任務,可以採取公開招標方式向民辦養老機構購買服務。

3、加快老年人文化娛樂、教育健身等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要不斷加大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興建具有一定規模、滿足不同老年人需要的、層次不同的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學習、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到“十二五”末,全縣50%的村和90%的社區要建立適宜老年人學習、娛樂、健身、交流等活動的老年活動場所。依託老年中介組織及市縣、鄉鎮和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老年人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體、學習活動,使縣上月月有活動、鄉鎮(街道辦事處)週週有活動、社區天天有活動,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4、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社區和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積極鼓勵職業教育機構設立與養老服務相關的醫學、管理學、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食品用品開發等專業,培養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推行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採取委託培養、政府資助的形式對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規範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在崗技能培訓,實行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認證制度,持證上崗,逐步實現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大力提倡社會互助,積極發展志願者隊伍,規範志願者培訓,建立專業人員與志願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

5、注重媒體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老年人事業發展的輿論氛圍。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等新聞媒體要積極開辦欄目,全方位宣傳報道我縣老齡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老年人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情況。進一步加強《老年法》的宣傳,要突出頌揚參與、支持、贊助老年人事業的單位、個人及各類好人好事。要動員全社會積極迎接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大家瞭解當前社會的人口結構現狀和普遍存在的4-2-1家庭模式帶來的危機。影劇院、體育場館、公園、城市交通等相關社會服務機構要儘可能為老年人提供開放免費的優質服務。同時要倡導現代養老理念,改變傳統

養老觀念。要以“老人節”宣傳月等節慶活動為抓手,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老、人人關心老年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jgql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