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彙總5篇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彙總5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彙總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20xx年有畢業生727萬,被稱作史上更難就業季,20xx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如何面對當前的就業壓力呢?很多人感覺很迷茫,那接下來,陽光大學生網就經濟形勢和相關政策分析一下,希望對面臨畢業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幫助。

一、中國經濟走勢

1.當今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四種壓力影響:

第一種影響:受到歐美經濟放緩影響。

第二種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或到了拐點。

第三種影響:人口紅利率的下降。

第四種影響:多年來結構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 亞洲開發銀行(ADB)20xx年10月2日公佈20xx和20xx年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料分別為7.6%和7.4%,據有關統計數據,中國GDP增長估計7.5%,保8難以持續。

3.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分析 近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於消費、投資和出口(俗稱“三駕馬車”)。

A、20xx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為38.6%,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為37.7%,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為23.7%。

B、20xx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為37.3%,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為54.8%,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為7.9%。

二、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首先,受歐美經濟低迷影響,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將放緩。其次,內外環境的變化,使得20xx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成為大概率事件。

現階段,中國的經濟面臨通貨膨脹壓力、財政債務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多種壓力,使得政府下決心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等措施。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減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經濟低迷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中國受歐美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轉型的影響,20xx年預計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繼續回落,出口增長乏力,致使大量的企業減員或倒閉,加上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據有關統計,中國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減少就業崗位100-200萬人。出口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有30萬至50萬人失業。

四.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1、“十二五”期間的就業形勢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依然用了“嚴峻”二字。“一方面,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

2、近兩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20xx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大調研。調研顯示,近兩年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是在中小企業就業,去中西部就業的畢業生比重逐步提高。 從學歷上看,研究生初次就業率最高,本科初次就業率略低,高職高專初次就業率最低。從專業看,工科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理科和文史哲類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從畢業院校看,重點大學就業率較高,普通本科和獨立學院就業率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已就業者中,部分畢業生流動性較高。

3、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心理 一些高校畢業生寧可成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蟻族”,也不願意到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就業。多數高校畢業生仍然希望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希望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的積極性不高。

4、大學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傾向於在城市、在高收入行業求職就業。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礙。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户籍制度、幹部人事制度與市場就業機制還不完全適應。以幹部身份和户籍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與社會勞動力資源的統籌管理不協調,導致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政策不平衡,畢業生在地區之間、企業與機關事業之間流動仍然存在障礙,畢業生身份轉換困難,就業渠道不暢通,進一步加劇了結構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需要大量畢業生,但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較小,部分企業用工不規範,對畢業生吸引力有限;基層教育、醫療、農技等部門急需人才,但由於編制限制等原因,吸納畢業生能力有限。

5、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我國中小企業太少,就業容量不大。

二、專門人才素質未達標,造成崗位難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暢,造成職位浪費。

四、結構失衡是就業難的主要因素

A、時間結構 大學畢業生供給增長的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

B、區域結構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間與城鄉間差異,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很難對大學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地區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將難以改變。

綜上情況所述,陽光大學生網給20xx年大學生畢業生提出以下建議:

1、關於職業生涯規劃:

現在職業規劃當中,很多時候會對學生有一種誤導,就是給學生們過早的制定了一個職業點,比如根據你的個性、特徵等來評定你就適合做什麼,過早的給學生定了一個框框,告訴學生就這個職業最適合他,這就對學生造成了束縛。其實我們的學生不明白,人的這種個性的東西是不斷的變化的,比如講我的興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價值取向,它是隨着外部的環境的變化和自己的學習,自己的體會,是在不斷調整的。

2.轉變觀念是實現順利就業的關鍵:

大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性、能力、作出個性化的職業選擇,不把求職的目光盯在傳統的“集中”的區域、行業、單位,拓寬求職的視野。 改變“短期求職”為“較長期求職”在選擇工作時,大學生不能太理想化,一個人可能要經過3至4次的選擇,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對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題目:關於大學生的夢想及其實現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學生姓名: 專業: 學號: 年級:

任課教師:成績:

年月日

題目:關於大學生的夢想及其實現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目的:通過對大學生夢想及其實現情況的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夢想的認識程度、是否擁有夢想以及夢想是否明確並貫徹執行,並對調查結果作出初步的整合和分析,最後認真的進行總結得出結論,希望能夠在此次調查中提高小組成員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堅定理想信念,並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取向。

二、調查時間:

三、調查地點:

四、調查對象:

五、調查開展情況: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方式,擬定問卷數量100份,針對各二級學院學生,問卷內容由小組成員經上網採集、討論修改並達成一致意見後完成;問卷由小組成員在不同地點(如宿舍、餐廳、師院廣場、教室等)進行分發和收集;然後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整合,最後初步完成調查報告的初稿,經小組成員共同修改完善後成文。 六、調查結果及分析:本次分發的調查問卷100份,有效回收99份,調查問卷中物電學院所佔比例相對較多,其他二級學院所佔比例適中,男女所佔比例適中,本科、專科學生均有所涉及,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為數據統計結果:

經過對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從總體上來説大學生的夢想狀況是良好的。

1.從第5題來看, 不論是大一,還是大二等高年級的的同學,在受訪的人羣中全都有夢想,這説明,我們對自己的未來還是有一個比較明晰的目標的,而這對於我們的大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從第4題看,不難發現,國小和高中是夢想形成的關鍵時期。國小時候的夢想一般都比較大的受到了長輩以及老師們的影響,並從此根深蒂固;而在我們經歷了9年的學習

以及人生閲歷不斷豐富以後,高中形成的夢想更多的符合了自己的意願,而恰恰在國中這個尚未逃離父母嚴格管教又沒有比較豐富的人生閲歷的青黃不接的年代,夢想的形成則沒那麼普遍。

3.對於夢想的理解,從第1題看,30%左右的學生認為夢想是一種動力,30%左右的學生認為夢想是一個未知努力的目標,另外也有部分同學對夢想的理解並不特別透徹甚至有些模糊。而夢想,不僅僅應該是一個夢想,光想不做是沒有用的,要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積極去實現,而當代大學生都應該樹立自己的夢想,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虛度自己的大學時光。

4.從第7題看,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夢想符合現實,但也有少數人認為其夢想比較飄渺,説明少數學生在夢想的確定上面出了一些問題,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現狀的一些不滿。

5.關於夢想的重要性以及是否有信心實現這一方面,80%多的同學都認為夢想對於自己人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從8、9、10、17、19題可以看出來,尤其是大一的學生,絕大多數同學為夢想做過努力,這可能也跟我們剛剛經歷完大學聯考,學習佔了我們生活中的重頭是分不開的。而高年級的同學,儘管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示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奮鬥,這種積極向上的風氣無疑是非常有利於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一個極好的學習氛圍。

6.從第11、12、13題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實現夢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這些不同的方面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這就表示我們想要實現夢想,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

7.從第15題可以看出,大家更加傾向於把夢想留在自己心中,不向外面傾訴。表現大學生對於夢想的心理狀態以及不確定性。

8.從第16、18題可以看出,不少學生對自己以後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初步的打算。從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同學將來夢想還是偏向於高級白領這一方向,金融系統和企業都比較受歡迎,而較為枯燥的學術研究和“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官場都讓很多同學望而卻步。

9.從第20題可以看出,極大多數學生認為當代社會拜金主義盛行,大多數人的功利之心太過於強烈,過於追求自己個人的利益,而這一點是不利於大學生夢想的實現甚至會影響社會的向前發展。

10.經過對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對於夢想的理解及實現情況在整體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現提煉現狀如下:

(1)當代大學生對夢想的思考更趨務實。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形成了求真務實的理念,不願避開物質空談精神、離開經濟空談政治、脱離現實空談理想。本次調查中近80%的大學生把夢想定位於他們未來的事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可以實現的。

(2)當代大學生在追求自身價值發揮的同時,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思想和社會責任感。大部分調查對象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在將夢想定位於事業的同時,都提出了要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來“為人民服務”“報效祖國”“回報社會”“為百姓造福”這樣一些遠大的目標。體現了他們夢想的崇高性,而構成了當代大學生夢想的主流。

(3)大學生缺乏對社會的瞭解,集體觀念有些淡薄。

(4)大學生對自身的能力素質和知識水平沒有準確全面的認識,對市場在經濟條件下不同的工作崗位對自身能力的要求缺乏準確的定位。

(5)着眼於短期利益,而忽略將來事業的發展潛力,考慮將來的就業時過分看重工資待遇,而不注重積累經驗,鍛鍊能力,逐漸發展自身事業。

(6)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原來的夢想不切實際,這也表現出青少年夢想的成熟度不高,沒有能力做出一個指導自己一生的夢想。

(7)青少年時代的夢想多變,大家沒有一個一直不變的夢想。這也反映了青少年思想多變的一個現狀。

(8)不少同學的夢想趨於中庸,更多把重心放在未來職業道路的發展。

(9)一些人擁有夢想,但是沒有雄心壯志與具體的實際行動來實現夢想。他們往往是幻想,卻鮮有實際行動去達成夢想。導致夢想被束之高閣,成為無用之物。大學生奮鬥目標不明確,生活夢想相對渺然。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卻不知道如何去實現,只好一天天“混日子”先大學畢業了再説。

(10)少數大學生思想消極頹廢,心靈空虛,不思進取。本次調查發現有小部分調查對象夢想虛無縹緲,無所追求。這些情況,與目前高校有些學生戀愛成風和部分學生混文憑的現實狀況是相吻合的。

七、調查建議及對策:針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和大學生思想的誤區,特提出如下建議:

1.大學生在確定自己的夢想時,除要考慮自身的發展時還應多結合社會的發展狀況,立足於客觀的社會發展狀況和前景作出自己的決定。

2.大學生在期間要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在多種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或參加社團活動中培養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實踐能力。除了常規的教學實習、見習活動以外,還應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就近到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社會行業崗位去參觀、訪問、考察,實地瞭解它的社會作用和社會需求,切身體會所學專業知識的社會價值。

3.學校應多組織一些講座之類的活動,增加大學生學習職業規劃知識的機會。開設相關課程,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加強教育,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夢想,為夢想而奮鬥,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4.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身邊的人際資源,多向老師和學長請教問題。同時最好關注一下時政熱點,做到胸懷世界,對於想幹問題的深入思考以提高自己對就業形勢的把握。

5.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參觀各種歷史的、文化的、科技的、成果的、英雄模範先進事蹟等的展覽,促使大學生充實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提高素養。

6.用節假日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社區服務活動扶貧助弱活動等,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奉獻精神。

7.經常邀請各行各業有成就的傑出代表向大學生講授艱苦奮鬥、創業成功的奮鬥歷程,激勵大學生堅定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信念。

8.珍惜時間,分秒必爭。樹立夢想後,就應全心投入,力爭實現。我們現在應該把握分分秒秒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全面發展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才可以為祖國未來的建設增磚加瓦。

9. 忠於信念,持之以恆。信念一旦形成,就可以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使人們為實現某個目標而持之以恆地奮鬥。夢想不是努力一天,奮鬥一時就能實現的。只有忠於信念,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去追尋,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麼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絕大多數的中學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於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餘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國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10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國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國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遊、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國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100元以下。相對來説,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於國中生,對於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於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餘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中學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明確消費目的的,是一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於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零食,因此用於零食上的開銷也佔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度中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衝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於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説,已經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國小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後,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於精心呵護更不可取!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國小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於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後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國小生進行金錢教育是一個艱鉅的過程。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儘量滿足,家庭優越的條件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一個環節。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第一,廣大中國小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理財觀念。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對結果產生的原因分析:

1. 家庭因素 通過與多名家長進行初步的溝通了解,發現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學好學壞,他們也不太擔心,只要孩子長大成人就好,不試着和孩子們談心溝通,我認為是造成學生學習障礙的最關鍵因素。

2 學校因素 (1) 通過四個多月的實習,對谷芒學校的歷史

現狀有了一定的瞭解,這裏的鄉鎮學校是由國家扶持貧困的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學生大部分是由國家強制性的上學,文化相對落後,學生家中大部分為放牧為生,到蟲草出來是有的學生曠課去挖蟲草,不注重學生的文化培養。

(2)學前教育工作不夠完善

(一)缺乏政策保障和監督機制。由於國家在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師資配置、保障措施等方面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加之“普九”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只有將大部分精力用於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上,對學前教育的發展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義務教育輕學前教育的現象。

(二)學前教育發展失衡,農村牧區幼兒“入園難”問題比較突出。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全州學前教育資源大都集中於城鎮,而農村牧區學前教育起步晚、資源相對匱乏,致使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失衡,學前教育公平得不到體現。

(三)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少,辦學條件改善緩慢。一是閒置校舍利用率不高,大多校舍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二是城鎮幼兒園班額過大,班額最大的達到80多人,教玩具、圖書等設備嚴重不足。三是鄉(鎮)、村幼兒園教玩具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不能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管理不規範。一是園務管理不規範。多數民辦園無章可循,沒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安全隱患多。二是使用的教材

不規範,許多學前班使用國小一年級教材,大部分民辦幼兒園無固定教材,缺乏系統性,造成學前教育“國小化”“托兒化”現象較為嚴重。

對造成學前教育落後的建議

(一)統籌規劃,穩步實施。根據全省學前教育發展的規劃要求。和本地區位特點、人口及生源狀況,按照“就近入園、擴大規模,大村獨辦、小村聯辦”的原則,制定好我州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二)強化組織,加強領導。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學前教育工作議事制度。成立州、縣、鄉學前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學前教育工作。

(三)實行辦園投資渠道的多元化。政府在興辦學前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鼓勵、支持鄉鎮、村社和個人興辦學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推行“民建公租”、“公建民租”的建園模式,將學前教育納入城鎮和新農村牧區建設規劃。

(四)建立學前教育投入長效機制。以政府投入為主,集體、家長合理分擔的方式,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保證公辦幼兒園運轉,按時足額核撥在編教師工資。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逐步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採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支持民辦學前教育發展,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民辦幼兒園建設。

(五)加快教師隊伍建設。根據“勞動人事部、國家教委關於《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之規定核定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民辦園教師列入當地教育、人事部門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的計劃範疇,未列編的幼兒教師、保育員、炊事員、醫務人員按工作性質、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建立最低工資、福利保障機制。通過送教下鄉、結對幫扶、國培、省培、對口支援項目,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和培訓。

(六)加強管理,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全州學前教育統一使用經省級以上教育部門審定或推薦的教材,民族“雙語”幼兒園、普通幼兒園民族班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實施“雙語”教學,在民族兒童學好母語的基礎上,加強漢語會話教學,力爭在學前三年解決幼兒的漢語會話問題。各級管理部門做好民辦幼兒園、鄉(鎮)、村級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工作。進一步規範民辦幼兒園的審批、登記,做到責權統一,開展民辦園分類評估,創建一批優質民辦園。

(七)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健全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學前教育發展的合力。州縣教育督導部門把學前教育工作列入教育督導範圍,將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經費投入、保教質量、幼教待遇等內容作為教育督導的重點,定期評估學前教育,確保學前教育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加大投入,保障資金,在爭取國家補助的同時,

州縣財政籌措一定的資金,實施“縣、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堅持以有利於事業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原則推進學前教育體制改革,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結合鄉鎮幼兒就學的實際需求,充分考慮當地佈局調整後富餘校舍的利用和幼兒身心特點,選擇園址和建設配套設施,確保園舍安全、適用、實用。

3 社會環境因素 在這個地方屬於國家牧區,學生家中有大量的牛羊、草場,對於他們來説學不學習都無所謂,因為他們以後生活物質保障是非常可靠的。

在我們學校導致學生學習不太好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課堂中通過老師的努力,每個學生都是勤奮好學的,所以我希望學校家長都應該努力培養孩子們趕得上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讓她們能夠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繁華城市的新面貌。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前言:

課外閲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開啟語文教學的又一把金鑰匙。隨着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它對提高國小生的語文水平和獲取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不管課內閲讀的效率多高,沒有課外閲讀,都不可能獲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張志公説:“從我自己學習語文的經驗來看,將課內與課外三七開”。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閲讀,以及進行多種閲讀方式方法的訓練才能培養起閲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閲讀能力。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閲讀的研究,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因此進行了此次調查。

調查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三、四、五年級的學生。

調查時間: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1、對課外閲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大量的課外閲讀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知識背景,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是部分老師對此的認識卻有所偏差。23%的學生認為讀課外書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讀物的選擇上也偏重於一些學習輔導類。而家長們希望孩子時時看的也是學習輔導類而不是閒書,這樣才不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可見,由於長年來推行的應試教育,使得課外閲讀受到無辜的“冷落”,使得孩子竟然與“讀書之樂”無緣。

2、學生閲讀的自主性還不夠強。

從閲讀習慣的調查來看,有43%的學生每天沒有固定的時間閲讀,還有學生必須在老師或家長督促下閲讀,並且很多學生選書只選擇老師推薦過或課堂上講過的有關內容,這就説明,學生閲讀自主性不強,未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着為完成任務而閲讀的現象。

3、課外閲讀的時間不是很均衡。

固定課外閲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調查顯示,中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5%,35%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半小時——1小時,36%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1小時以上;高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8%,看課外書的時間是半小時——1小時的是66%,看課外書的時間是約1小時以上是6%,有部分同學閲讀時間能保證1小時左右,但這個比例很小。學生沒有從課外書籍中汲取足夠的“營養”,他們只是進行了“快餐式”閲讀。究其原因,電視、電腦遊戲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有極大的衝擊。94%的學生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超過一小時,100%的學生每天超過半小時。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賴這些,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學的能力。

4、家庭讀書氛圍不濃。

七八十年代的“讀書無用論”、“腦體倒掛”的現象,使如今年輕的家長成為犧牲品;如今又因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父母們一方面疲於工作,一方面在工作之餘又只顧娛樂放鬆,他們無暇或無能力顧及孩子的成長需求,為孩子創設條件。學生家庭藏書量少,27%的學生家庭藏書達不到10冊,60%的學生家庭藏書在50冊以下。學生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學生閲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解決當前國小課外閲讀現狀的對策:

1、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激發興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給學生先講故事,再讓學生複述;經常鼓勵愛讀書、善讀書、會讀書的學生並讓他們談體會;以古今中外苦讀成才的故事激勵學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開展讀書筆記評展、課外閲讀故事會、精彩詩篇朗誦會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閲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渴求性的自我行為。

2、學校、家庭營造氛圍,促進閲讀。

教師可通過讀書角、圖書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使學生有足夠的書可讀;教師和學生可共讀一本書,共同分析,引起心靈的共鳴,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同時學校可按校園環境的規劃,精心設計每個空間,使整個校園既有優美的環境,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這種無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將閲讀興趣轉化為自覺的閲讀實踐。家庭是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要場所,最深刻地影響着學生的閲讀行為。因此,應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閲讀計劃,共同閲讀,或者在孩子讀完一部書後,給自己講主要內容,或者家長和孩子比賽讀書,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的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3、指導閲讀方法。

國小生課外閲讀的開始,均出自自發性並帶有盲目性。閲讀的方式也多為簡單的瀏覽。為了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精讀、細讀、劃線、加點、眉批、朗讀、默讀、速讀、精讀乃至背誦等方法閲讀課外讀物,既要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又要深入領會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要指導他們學會摘抄好詞佳句、作批註、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等讀書方法,做好知識積累。培養學生經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他們將工具書放在案頭,凡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都要通過查閲工具書解決。

4、 保證充足的閲讀時間。

要讓學生有時間進行課外閲讀,沒有整塊時間,就用零散時間,讓學生學會擠時間讀書,同時不侷限閲讀地點,可以是教室、閲覽室,也可以是綠蔭下、操場上、走廊裏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qro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