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工作計劃 >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5篇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理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5篇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中學地理課程是使學生獲得可發展的地理基礎知識和本事、認識地理環境、學會地理思維、樹立環球倫理觀念、構成全球意識和愛國情感的一門基礎課程。

一、學生現狀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必須的抽象思維本事和初步的系統思維本事,同時國中已開始分科學習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始涉及社會生活中一些較為複雜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物。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階段的實踐、體驗是在國小基礎上的遞進。

七年級學生從思維發展來看,已有較大飛躍,學習過程中多些穩定因素,個別學生由於學習習慣較差,課堂中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講話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但總體來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是有的,作業也能及時準確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本章屬於教材的緒論部分,第一節為“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第二節為“我們怎樣學地理”。分別從情感和技能兩個方面讓學生感知地理,説明地理學科的學習資料與學習意義、地理學習的方法與途徑。本章的教學資料是為今後學習地理做情感上的鋪墊與準備,引導學生熱愛並親近地理學科。

教材經過“地理之謎”、“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生產建設”、“地理與風土人情”讓學生感受地理知識的奇妙與親切,既能讓學生感受地理知識的實際意義,又能激發學習地理的強烈興趣,體現出“地理知識無處不在,地理知識處處有用”的特點。

而第二節中“我們怎樣學地理”則經過引導學生畫學校地圖開始,從實際應用出發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工具—地圖的使用,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理念,使學生不會感到地理僅僅是一門學科,同時是一項人生的技能。“學會收集地理信息”、“學會思考地理問題”、“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則將興趣與方法、情感與技能恰當的融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門趣味、有用、值得學、能學好的課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認識地球、世界的海陸分佈、世界的地形、海陸變遷四部分。這些資料都是學習地理的基礎知識,同時又是幫忙學生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知識,藴含着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地理知識的基礎課,又是人生髮展的奠基課。

“認識地球”一節,教材經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藴含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材從地球形狀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能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較全面地介紹了地球。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人們能夠利用不一樣方法制作不一樣用途的地圖,並能根據需求選擇適宜的地圖。

“世界的海陸分佈”一節,教材首先經過“世界海陸面積比較”餅狀圖、南北半球圖等向學生展示地球的海陸分佈,經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和具體的數據,向學生傳遞了世界海陸分佈的特點及其面積比較,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會了一種説明問題的方法。經過一系列直觀與抽象圖片的結合展示,以及大洲輪廓圖的繪製等手段,讓學生對大洲大洋的面積、名稱及其排序有了十分感性的認識。

“世界的`地形”一節,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什麼叫地形、什麼是地形圖以及海拔和相對高度等概念,然後從運用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等概念入手,對陸地上的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作了比較。在此基礎上重點訓練學生的識圖本事。而等高線知識的學習,則為地形圖的學習以及後續等温線、等降水量線等知識的學習做了較好的鋪墊。等高線的判讀則對訓練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熱身。

“海陸變遷”一節,教材分別從地表形態變化、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運動兩部分來説明,經過很多實例説明地表形態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大陸漂移假説到板塊構造理論的構成,是極好的科學方法論教育素材,從假設到推理,再到實踐驗證,最終構成完整的理論這一過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學方法。而魏格納的事蹟,則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難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屬於人文地理資料,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其中最基本的資料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數量、分佈和人口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講述人種、語言、宗教、聚落等資料,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狀況,説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正確看待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瞭解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懂得尊重歷史和珍惜祖先留給我文化遺產。

本章資料將在後續學習中自然滲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節中人文地理資料的高度概括,對後續的學習具有總領效果。並且這些資料與我們身邊所知、所聞的許多事情關係密切,提議教師授課過程中,注重聯繫實際、聯繫時事,經過追本溯源的學習方法,挖掘這些地理知識的歷史和現實體現,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多樣的世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宗教觀、人口觀、環境與發展觀。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條件之一。它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尤其對農業來説,他更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氣和氣候、氣温和降水、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氣候類型四部分資料,既自成整體,又是學習後續分區地理知識的重要基礎資料。本章在介紹氣候過程中,很多采用了景觀圖、示意圖、圖表、地圖等資料,並注意密切聯繫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引出基本的科學道理,學生感悟了現象到本質的科學研究過程。

經過本章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天氣和氣候的概念,看懂天氣圖、明白氣温和降水的測定方法,會閲讀氣温和降水曲線圖,瞭解主要降水類型,瞭解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並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基本的氣候特點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異

在前面各章瞭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狀況的基礎,本章引入世界的發展差異、國際合作、國際組織等政治經濟概念,為以後學習各大洲、認識國家和地區的人文地理概況起到基礎性作用。第一節“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初步引入國家的概念,主要講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佈特點和經濟發展差異,並簡略分析了導致發展差異的原因;第二節“國際合作”,介紹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講述國際合作的基礎和重要性;第三節“重要的國際組織”主要介紹國際組織的產生及主要國際組織的宗旨和職能。經過本章的教學學生能夠對國家、對世界有一個更深入、更完整地認識,從而經過現象瞭解世界發展變化的本質,理解合作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為做一個“世界中的中國人”奠定基礎。

三、教學進度

周次單元教學資料課時

1—2一《讓我們走進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8

7—10三《世界的居民》8

11—14四《世界的氣候》8

15—16五《世界的發展差異》4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2

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根據學校教學工作安排和高中部工作意見,以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工作重心,堅持集體備課,在備課組活動中認真研究教學教法,積極開展各類學習、研討活動,研究教學過程的優化,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地理組的地理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而努力。

教材分析:

由於大學聯考改革特殊性,高中地理的學習主要由於大學聯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學習與複習的自身特殊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國中區域地理知識複習,學習任務重。國中地理以區域地理為主,着重講空間分佈和區域差異。

教學主要措施:

1、要提高學生對課堂時間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義和看法,如何將教學資料變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在學生活動的深度、廣度上做文章。

2、要注意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既要考慮到發揮好學生的作用,更要照顧到後進生的參與和提高,使各層次學生都能自主地參與學習,並學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能進一步提高。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深化創新教育,優化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

1、使由“學會”向“會學”轉變。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通過網絡資源自主學習。

三、教學設想

1、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切實可行的具體的教學計劃。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主人,加強基礎,培養能力,實行啟發式,探究式,培養學法,提高能力。

3、要努力增設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面向體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的體驗探究過程的樂趣,以次來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

4、要爭取把多媒體應用到地理教學中,優化教學過程,創設情景、解剖難點。

5、做好教後記,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與積累。

四、深入備課:

1、備學生

⑴幫助學生完成八年級地理學習的`過渡。我們要切實作好八年級地理的教學,在教學進度上不能急於結束課程,提早複習,而要在教學中時刻向學生滲透地理學習的方法和規律。

⑵幫助學生養成看教材的好習慣。根據以往八年級的學生的學習經驗來看:很多學生心氣浮躁、眼高手低,平時不重視教材中的基礎知識,甚至不屑於做課後題,相反,卻一心撲在做各種習題冊和難題上,結果一些人連最基本的知識都弄不明白。因此在本學期將注重這方面的指導。

2、備教材

對一些暫時拿不準的問題,要進行廣泛的討論,以期在教學中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3、備教法

嘗試將“研究性”的教學思想滲透到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在備課中搜集和參考一些理論聯繫實際的生動材料,把一些平淡無奇的知識轉變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創設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貫穿人文精神,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4

一、本學期教學要求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

《課程標準》是教學、命題的標準和依據,教學過程中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制定教學目標,並研讀《會考説明》和《xx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和模塊學習要求——地理》,落實高中地理教學的目標要求,為會考和大學聯考打下牢固的基礎。

2、認真鑽研教材

在教學中既要重視教材中學科知識點的落實,也要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重視教材的整合,樹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價值觀,使教材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料來源,根據《課標》要求選取恰當的案例,彌補教材的不足。改變傳統地理教材觀,由單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轉化,由依賴教材向主動構建教材轉化。

3、重視課堂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課標》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關鍵性目標。要在教學中倡導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重視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穩固的學科基礎知識之上的。

4、重視備課環節。

備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學情和教材,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解讀《課程標準》,依據《課標》要求和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處理好量與時間的關係,合理取捨和整合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校內備課組的'活動,開展校際交流,尋求共同發展。

5、要有研究意識。

在課程改革中注意觀察、發現新的問題,有自己的研究主題和方向,在教學研究中重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教學評價的研究過程與方法的研究、以案例教學為例的教學過程與方法的研究、校本教研與教材相結合的教學研究以及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的研究等教學研究的內容。使自己在課程改革中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同時注意積累自己的經驗和實驗結果,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文章和論文,在參與課改的同時也使自己有所收穫和成長。

二、教學活動計劃

1、定期舉辦每單元的教材教法輔導。

2、開展區級研究課活動。

3、參加xx市舉辦的各種教學研究活動。

三、教學安排

本學期共20周,實際上課時間約19周。

教學內容安排:(按先後順序)。

選修5《災害與防治》、世界地理概況。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5

這學期,八年級地理複習具有時間緊、頭緒多、難度大等特點,我深知這必須吃透教材,認真鑽研,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和複習中去。為了讓學生考出較好的成績,特制定地理複習計劃。

一、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不管地理試題如何的靈活,呈現的方式如何新穎,有一個根本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地理還是地理,不可能脱離地理教學課標的要求,也不會脱離課本基本知識點的考查。複習主要是嚴格扣緊考試課標規定的範圍,以概括的知識體系為線索,重點突出課本中的“活動”、插圖圖表,重要的閲讀材料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確把握地理概念,正確掌握讀圖、填圖、繪圖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悉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試題,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我對學生提出個口號:“以標為標、以本為本、抱着地圖打滾。”

二、梳理體系,講練結合

課本的基本知識點的熟悉掌握是必須必要的,但是僅僅有這個環節,還是不夠的。因為,考試不是簡單的對課本知識的重複再現。其中,解題的方法和解題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考試中能否考出比較理想成績的一個關鍵所在。針對地理考試題的特點(有圖考圖,無圖考圖,“無圖不成題”是地理會考試卷的重要特點)。我準備安排了以下兩個環節:

1、疏理體系環節。

以地圖為中心,整合相關地理知識,形成知識系統的體系化。既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地理思維能力),也便於學生專題掌握知識,並在考試中答題過濾組織使用知識點。

2、講練結合環節。

主要分各種題型的講練(讀圖、填圖、繪圖訓練,材料分析題訓練, 開放性題目訓練),各種專題的講練(精選部分會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通過講練,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有規律性的知識,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切入點、方法,規範表達的方法,分析地圖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補缺補漏。通過這個環節的複習,學生們基本做到課本知識點熟悉,應考方法掌握。那麼學生們參加考試應該説,就沒有多大問題了。剩下的就是強化訓練,衝刺考試了。

三、強化訓練,衝刺考試

通過模擬題實戰的強化訓練,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最終以百倍的信心衝刺考試。

總之,面對壓力和挑戰,只有埋頭肯幹,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滲出到無限的學習和工作中去,才能不辜負家長、社會對我們的支持,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6

地理課程對於七年級學生是一門新的課程,但並不代表學生對地理知識一無所知,多數學生往往帶着許多好奇和疑問進入課堂,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利用學生的學習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整合學生已有知識,搞好知識的遷移,以達到鞏固、提高、加深的目的。七年級學生大多十三、四歲,生動活潑的年齡特徵,有利於開展活動教學,給學生以充分的自我展示,一方面適應學生年齡特徵,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實踐學習的需要。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大多停留在以形象思維為主體,為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達成多維度的教學目標,應加強直觀教學,特別是利用多媒體來豐富教學資源的呈現方式應成為教學手段的.首選。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①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感知地理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②認知、理解或運用基礎的地球和地圖知識以及基礎的世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

③初步掌握終生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④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和環境觀,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和實踐。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重點:

重點: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三節地圖

第二章第一節大洲和大洲

第三章第一節多變的天氣第二節氣温和氣温的分佈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第四章第一節人口與人種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難點: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第二章第二節海陸變遷

第三章第四節世界氣候

第四章第二節世界語言與宗教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①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嘗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②改革課堂教學由以知識為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態度的有機整合,從而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③積極開發和利用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密切學校與社會的聯繫,教育與學生生活世界的聯繫,向學生提供最適切的教育從便使他們能獲得最滿意的發展。

④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革命,盡最大可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支撐課堂教學。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7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針對七年級和八年級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1)七年級上冊一共有三章:

第一章是地球和地圖;

第二章是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三章是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

雖然章節很少,但是內容很多。

(2)七年級下冊一共有四章:

第四章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遊;

第六章認識區域特徵;

第七章比較區域差異。

(3)八年級上冊共有四章:

第一章的陸地和海洋;

第二章的多樣的世界氣候;

第三章的居民與聚落;

第四章的發展與合作。

這四個章節都是比較重要的。

(4)八年級下期共有三章:

第五章的認識大洲;

第六章的認識區域;

第七章的認識國家。

二、教學目標:

由於這期不會地理考試,因此這期的主要目標就是在這期的時間裏面把七年級和八年級的所有知識全部拉通複習一遍,加強學生的記憶,為下期的會考做好準備。

三、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學生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力。利用地圖、地理填充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理性認識。同時做到教學過程中做到穿插回憶前面所學知識,增強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繫,幫助學生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後的繼續學習作好鋪墊。

2、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並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3、作業及時的收交批改。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8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教育改革綱要,全面實施地理新課程改革,努力探究偏遠地區中學地理教學改革的新途徑、新方法,認真落實xxx學校“導學案”教學模式,把“自學,精講,以練為主”的教學指導思想發揮到極至。教學中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鑽研地理教材,認真備課和編寫學案,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通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地理”轉變為“會學地理”。

二、學生狀況分析

xxx學校今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兩校重組,學生的層次出現了差異,據本人瞭解,八年級x班學生的地理基礎不是很紮實,教學中要區別對待。其他三個班級的學生地理學習水平不相上下,基礎相對牢固,對今後的地理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地理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地理學習的一般方法,課堂整體秩序也有所好轉,自學能力也上升到一定水平,相信本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將會圓滿完成。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圖文並茂、生動形象,學生易於接受。課本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活動”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八年級上冊地理為中國地理知識的宏觀闡述,主題是從整體上介紹中國的概況,主要包括從世界看中國、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經濟發展等四個大的方面。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共分三節。主要學習中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共分三節。介紹了中國的交通、農業和工業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響交通、農業和工業分佈的因素。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落實“自學精講,以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加強集體備課,精心準備地理學案,力求每節課學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課課清、堂堂清。

2、強化地理學案,以“知識問題化、問題習題化、習題基礎化”為思路,深化學案的設計和應用。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輔導,提高整體地理學習質量。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和探究性學習,多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機會,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最終使學生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而非死記課本知識點。

5、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

6、重視地理讀圖、析圖、用圖能力的培養,運用好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圖。

7、密切聯繫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學科的有用性。

8、指導學生開展地理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9、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10、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9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所藴含的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為突破口:在體驗、活動中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在探究中逐步形成科學態度,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在應用中獲取實踐能力,在交流中展現個性才能,在參與中領會教材內容。帶領學生認識中國,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激發學生建設祖國、家鄉的熱情。

二、教學目標、要求

(一)認知目標

1、使學生初步瞭解有關我國的地理差異。

2、瞭解我國北京,香港,澳門,台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一些重要的'省級行政區域。

3、認識省內區域:珠江三角洲,西雙版納,.

4、認識跨省區域: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xx黃土高原;以及以河流為生命線的長江沿江地帶.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閲讀專題地圖的技巧、方法,學會運用圖文資料分析問題。

2、初步掌握評價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分析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3、學會在地圖上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和總結,並能進一步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三)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強保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的責任感。

2、提高學生對我國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的認識。

3、初步樹立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的基本地理理念。

4、逐步樹立辨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5、教育學生樹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並倡導節約資源的嶄新概念,提高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的意識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接受、感悟新課程理念,用科學的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學。

2、認真備課,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突出地理教學的特點。

3、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儘量用最通俗的語言、圖文闡明地理事物的現象、分佈及發展變化規律,努力達到新課程理念所追求的境界。

4、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潛心研究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學生繼續學習、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5、積極參加備課組活動,向優秀教師、專家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能力。

6、深入到學生中間去,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已掌握的知識基礎,廣泛徵求學生的建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本屆高三文科班學生,由於高二下學期重點忙於高中學業水平檢測考試複習,對區域地理複習沒有認真對待,加上區域地理的知識點比較散亂,系統性不強,識記難度大,造成前段時間的複習效果不理想,使本學期的一輪複習內容變多,任務變重,會影響到二輪複習的進度。20xx屆高三地理備課組全體組員為了使備考工作順利進行,針對存前段時間複習存在的的問題以及地理學科的特點,,經過反覆商議和斟酌,特制訂如下計劃:

二、工作目標

力爭20xx屆高三地理科在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保持20xx屆的優勢並有所提升,奪取20xx年大學聯考勝利。為學生進入高校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20xx年高三地理備考複習分三輪進行。安排如下:

一輪複習必須在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完成,主要是以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為主,複習的具體要求如下:

通過這一輪複習,要讓學生達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綱規定的基本知識,能夠對知識進行基礎的歸納總結,能把握教材主幹知識。

(2)能學會畫圖、填圖、記圖、讀圖、用圖。

(3)答題做到規範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4)能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簡單的'地理實例,做到活學活用。

二輪複習必須在20xx年2月至20xx年4月完成,在這一階段,緊緊抓住課本,切實抓牢基礎;注重講練結合,以主幹知識為載體,以專題為基礎,以區域為平台,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全面提高學科思維能力;精細培優扶弱,實現整體推進。形式為專題複習,根據大學聯考的重點、熱點內容,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按知識的相對獨立性和內在聯繫劃分專題,深刻理解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培養分析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繫的能力,提高綜合能力。

三輪複習從5月到6月,形式為衝刺複習,訓練仿真題,查看已做試卷中的錯題,抓住主幹知識,重視地圖,關注熱點和焦點,講析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三、具體措施

(一)抓好常規教學環節:

1、備好和上好每一節課。在領會考綱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課堂結構,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形成一定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教學內容上,在構建知識體系同時注意知識的拓展和外延。

2、加強集體備課。每週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提出備課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供討論或總結備課過程中所收穫的新的體會,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取長補短,互通信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備課組成員必須做到到五個統一”,即教學目標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重點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習題設計統一。

3、精選、精練、精評習題。對試題要精心挑選,題不在多,關鍵要精,要起到真正練習的作用。要分析試題,要把握大學聯考題的特徵利用好每次單元檢測、月考,出好每次考試題,試題講解要及時、要講透,要注重解題方法,解題思路的培養,還要強調答題的規範化,用詞的專業化。對典型題還要寫到糾錯本上,確保學生每次考試能拿到70%的基礎題分數。

4、認真輔導學生。重視學情分析,不斷的調整教學思路,進一步優化地理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切實做好提優補差工作。跟蹤關注每次考試前十名學生的變化,其試卷要進行面批,及時反饋其存在的問題和提出幫助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自習課、晚自習等時間對考試成績較差的後十名學生進行進行輔導答疑,解決疑難問題,使他們在地理學習上儘可能減少障礙。讓他們學有所得。

5、加強督促和檢查。除了檢查每次作業是否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外,還要通過提問檢查要求掌握的內容是否掌握,還要繼續加強學生糾錯的檢查和督促。

(二)鑽研考綱和教材

1、分析考綱,把握考綱變化。

2、全面瞭解教材,把握重點,突出主幹,落實基礎,知識系統化。注重總結與分析。特別是地理事物、現象規律的分析。

(三)研究大學聯考,提升質量

大學聯考試卷的命題趨勢和走向,是在堅持對重點知識,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時,突出對能力的考查基礎上,適當加大試題的開放性、靈活性、時代性和綜合性。備課組要着重研究近5年的地理大學聯考的特點和命題趨勢。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重點落實《考試説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學內容與之對號入座,使知識與能力形成網絡。另外,我們在教學中,還要十分注意聯繫社會生產、生活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重視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生產實際、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的能力。

四、進度安排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1

以地理教學大綱和大學聯考考試説明為依據,圍繞“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這一宗旨組織實施教學,充分利用地理課的學科功能,努力探討、改進教育教學手段,完滿完成教學任務。

努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能,着力培養學生讀圖、理解、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文科綜合考試中嚴保地理這一關,大學聯考成績力爭使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滿意。

1、堅持集體備課,理論聯繫實際,加強交流,探索適應本校校情、學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學新模式,做教研的帶頭人。

2、複習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一課一練一結”。及時總結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爭取發表論文1——2篇。

3、認真學習先進教育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方法來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鋒。

4、努力做好資料的準備工作和教學檔案建設,精癬精編教學資料,建立高三學習、大學聯考課題研究的教學檔案,使教學具有連貫性、整體性。

5、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定期自查。

閲讀了《地理複習備考教學工作計劃》本站編輯還為您推薦更多工作計劃欄目

6、講:串講知識要點,梳理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拔升能力,如區域地理講授順序:①弄清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與相鄰區域的區位關係;②本區內地形、氣候的特點及分佈,並以此為成因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農業特點、交通等;③相似區域的比較。

7、練:精選精練,要求對每個知識點都力求重現一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8、評:針對性的評講,“打蛇要在七寸,用鋼要在刀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得分點,同時由個到類,培養髮散思維能力,如:中亞的乾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等地乾旱成因特點比較分析,進行普遍性規律和特殊性區域差異比較訓練。

9、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多年來的備考經驗,研究大學聯考考題導向、特點及其答案和評分標準,組編考題,合理安排訓練量,難度係數控制在0.5左右。

10、結:沒有總結,就不會有能力的提升,僅僅只是知識的再現,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題就會不知所措,因而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很重要。

一、先預習:

1、先認真按提綱提前預習教材,完成提綱所留內容。

2、完成提綱後的基礎訓練。

3、總結:哪些地方還不懂,記錄下來。

1、帶着預習的問題認真聽課,作好筆記。

2、如沒聽懂,應舉手詢問或課後詢問。

3、同老師一道完成課堂總結,理清知識脈絡,掌握基矗

1、整理筆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2、完成提高訓練。

3、不懂的可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2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以及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中學地理課程是使學生獲得可發展的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認識地理環境、學會地理思維、樹立環球倫理觀念、形成全球意識和愛國情感的一門基礎課程。

一、學期教學目標

七年級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閲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系統思維能力,同時國中已開始分科學習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始涉及社會生活中一些較為複雜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物。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階段的實踐、體驗是在國小基礎上的遞進。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我校的七年級五個班級。七年級學生從思維發展來看,已有較大飛躍,學習過程中多些穩定因素,個別學生由於學習習慣較差,課堂中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講話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但總體來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是有的,作業也能及時準確的完成。

本學科學生比例:

七年級年級:優秀:20 %,良好:21%,合格:43%,尚努力:16%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本章屬於教材的緒論部分,第一節為“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第二節為“我們怎樣學地理”。分別從情感和技能兩個方面讓學生感知地理,説明地理學科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意義、地理學習的方法與途徑。本章的教學內容是為今後學習地理做情感上的鋪墊與準備,引導學生熱愛並親近地理學科。

教材通過“地理之謎”、“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生產建設”、“地理與風土人情”讓學生感受地理知識的奇妙與親切,既能讓學生感受地理知識的實際意義,又能激發學習地理的強烈興趣,體現出“地理知識無處不在,地理知識處處有用”的特點。

而第二節中“我們怎樣學地理”則通過引導學生畫學校地圖開始,從實際應用出發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工具—地圖的使用,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理念,使學生不會感到地理僅僅是一門學科,同時是一項人生的技能。“學會收集地理信息”、“學會思考地理問題”、“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則將興趣與方法、情感與技能恰當的融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門有趣、有用、值得學、能學好的課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認識地球、世界的海陸分佈、世界的地形、海陸變遷四部分。這些內容都是學習地理的基礎知識,同時又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知識,藴含着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地理知識的基礎課,又是人生髮展的'奠基課。

“認識地球”一節,教材通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藴含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材從地球形狀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能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較全面地介紹了地球。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人們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圖,並能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地圖。

“世界的海陸分佈”一節,教材首先通過“世界海陸面積比較”餅狀圖、南北半球圖等向學生展示地球的海陸分佈,通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和具體的數據,向學生傳遞了世界海陸分佈的特點及其面積比較,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會了一種説明問題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直觀與抽象圖片的結合展示,以及大洲輪廓圖的繪製等手段,讓學生對大洲大洋的面積、名稱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認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屬於人文地理內容,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其中最基本的內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數量、分佈和人口問題。在此基礎上再講述人種、語言、宗教、聚落等內容,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狀況,説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正確看待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瞭解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懂得尊重歷史和珍惜祖先留給我文化遺產。

本章內容將在後續學習中自然滲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節中人文地理內容的高度概括,對後續的學習具有總領效果。而且這些內容與我們身邊所知、所聞的許多事情關係密切,建議教師授課過程中,注重聯繫實際、聯繫時事,通過追本溯源的學習方法,挖掘這些地理知識的歷史和現實體現,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多樣的世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宗教觀、人口觀、環境與發展觀。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條件之一。它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對農業來説,他更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地理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大膽嘗試,運在學習中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教學中注重引發學生髮現問題,啟發思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在地理教學中注重與其它學科的整合,並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根據新理念的要求,本學期的地理教學緊緊圍繞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喜歡學、愛學,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地理課堂這一教學思路,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做以下幾點設想。

(一) 增強教師的親合力

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就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地理教師,而教師的魅力有內在的外在的美並存。內在的美應該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外在的美應有以下幾點:教師的言談舉止、主動與學生溝通、鼓勵賞識的態度、耐心細緻的幫助等等,總的説來教師應具備教學、師德的高素質,使學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師各方面素質都很棒,提高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強教師的親合力。

(二) 地理課堂模式的探索

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我一直採用清徐二中四環節教學模式,結合地理教學做過大膽的嘗試,本學期仍從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目標出發,對地理課堂做如下嘗試。

1、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整合教學資源,選擇對學生有用的地理知識,注重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

2、重點、難點的處理

為克服舊教材知識多、課時緊的現狀,對於重點知識的掌握和難點的突破我多用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效的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的容量。現代教學手段廣泛應用於地理課堂是本學期地理教學改革大膽嘗試的重點內容之一。

● 圖領全文 培養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習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識圖、析圖能力的培養非常必要,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所以本課我以圖為導線,通過學生識圖、析圖、動手填圖、討論、交流和師生間填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構建合作式課堂。

●知識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強地理學科與歷史、藝術、軍事等學科的整合,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親身體驗 參與實踐

地理事物的位置記憶歷來是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採用學生親自佈陣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地理事物的分佈位置,加強了對知識的記憶,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五、教學進度和教學時間分配

第 一大周 第一章

第二大周 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第三大周 第三章(第三節和第四節)

第四大周 第三章(第一節和第二節)複習

期會考試

第五大周 第三章(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

第六大周 第四章

第七大周 第五章

第八大周 複習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都是剛入國中的新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不過年齡特點決定會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與同學們談地理,認識地球和地圖;學習陸地和海洋;天氣和氣候;居民與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圖部分重點學習內容是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二節地球的運動;第三節地圖;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內容是第一節大洲和大洋;第二節海陸的變遷;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第二節氣温和氣温的分佈;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第四節世界的氣候;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一節人口與人種;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三、教學措施:

1、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要求選擇教學方法,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便順利地實現教學任務,完成教學任務。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踐行我校的校風: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創新的精神,從而總結出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在平時的教學中,強調地理同生活實際的聯繫,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地理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優化與智力潛能的開發,以學生髮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全面關心學生;提高教學效益,保證教學質量,推出教學品牌。

3、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愛生、樂教、善思、會研”的教風帶動“愛師、樂學、善知、會問”的學風。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起止日期、教學內容

預備周(複習舊知識、備好新知識)

第1周 軍訓

第5周 運動會

第6周 十一放假

第7周 地圖的閲讀 地形圖的判讀

第8周 大洲和大洋 海陸的變遷

第9周 多變的天氣

第10周 氣温的變化與分佈

第11周 降水的變化與分佈

第12周 世界的氣候

第13周 人口與人種

第14周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第15周 人類的聚居地-聚落

第16周 發展與合作

第17周 期末複習

第18周 期末複習

第19周 期末複習與考試

第20周 教學工作總結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學要求: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斷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質。

2、認真學習、領會《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地理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時掌握好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動”部分內容為突破口,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繼承以往教學活動的長處,並不斷深化、創新、拓展,形成多種多樣的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4、注意建立過程式評價體系,注重學生的發展,給在實施新課程中的每一位學生建立成績檔案,用來記錄該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況,作好整理工作。

5、將新課程教學實驗研究進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將自己在這些年的教學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課程改革的理念的課堂教學或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提煉,繼續發揚光大,並把它們記錄下來,寫成教案、活動案例、論文、實驗報告等,積累經驗,驗證《新課程標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學期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實現課堂教學現代化、樹立校本教研意識為中心,整合各項常規工作,為全面提高教師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本計劃制定的依據

1、學科教學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以及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中學地理課程是使學生獲得可發展的地理基礎知識和本事、認識地理環境、學會地理思維、樹立環球倫理觀念、構成全球意識和愛國情感的一門基礎課程。

2、學生現狀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必須的抽象思維本事和初步的系統思維本事,同時國中已開始分科學習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始涉及社會生活中一些較為複雜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物。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階段的實踐、體驗是在國小基礎上的遞進。

三、本計劃應到達目標和力爭到達的目標

七年級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明白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明白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本事。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閲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明白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四、具體措施

1.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在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

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理解知識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本事。高效課堂應當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是樸實、簡易的`課堂:課堂上沒有學生的認真自學,不新授;沒有學生的充分獨立的思考,不交流;沒有發現學生學習的障礙,不講解。

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

3.課時要認真鑽研地理課程標準,通讀教材,瞭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難點及“雙基”資料。資料的選擇要體現時代性,貼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素材,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4.強化作業、單元考試製度的落實。落實作業佈置和批改制度。單次作業佈置要適量,資料要精當,針對性要強,熱點問題要準,批閲要及時,矯正要徹底。同時,要異常注意對目標學生、弱科學生作業的面批。

標籤: 教學 地理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jihua/n5dp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