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百科 >

關於對績效工資的思考

關於對績效工資的思考

2010年,教師績效工資全面推行,總體上增加了教師的收入。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工資,有了財政保障,相對原先基礎來説,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這本是一項普惠政策,然在實行過程中卻引發了諸多矛盾,從教師憤激的言論中可見一斑。

關於對績效工資的思考

其一,“本該是我的,怎麼被你佔了?”績效工資分為兩個部分,總額的70%為基礎性工資,30%為獎勵性工資。獎勵性部分需要根據教師的實際工作業績,以學校為單位進行重新分配,獎勤罰懶、按績分配。但有些教師誤解為,自己的工資就應該是70%+30%;這30%部分是他自己的“份內錢”,現在卻被別人分配去了。於是,難免就有“被剝削”的錯覺。

其二,“憑什麼你就比我多?”多勞多得、績優多酬的獎勵原則無可厚非,但教師的工作質量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工人的計件制,很多工作無法量化。即使是可以量化的成績分數,也並非就是科學合理、令人信服的。比如班級基礎有差異,取得同樣的教學成績,能否同等獎勵呢?基礎差的班級,教師所作出的績效顯然要大於基礎好的班級,但其間的績效度如何評定?更何況不同學科、不同崗位教師的工作質量,往往很難清晰界定。於是,必然會生出“不服氣”的念頭。

其三,“同在一個鍋裏吃飯,差別咋就這麼大呢?”由於績效工資是以縣為單位,各有措施;具體實施又是以校為單位,各有方案。不同的縣市、不同的學校,同樣學歷、同樣教齡、同等水平、同等績效的教師,最終的獎勵卻千差萬別。而相互一比較,就在無形中凸顯出差別來了,心態往往就在比較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其四,“不是為了那幾塊錢,為的是爭一口氣!”績效工資實行之後,教師之間的獎勵性工資出現了差異,有的儘管很小,但依然造成教師的心理失衡。學校既有習慣性的`激勵措施被新方案打破之後,教師一時很難適應,更因這些許的差異變得斤斤計較,實質上是作為教師的自尊心使然。錢多錢少,折射的是其工作的優劣和在學校中的位置,自然會成為教師“斤斤計較”的焦點。

事實上,誰也沒有動教師的“奶酪”,是教師動了自己的“奶酪”。績效工資引發的教師之間、幹羣之間的矛盾,是教育變革時期不可避免的問題。唯有積極尋找對策,因地制宜、因校而異,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就能平靜地對待,平穩地過渡,乃至平順地推行。

對策一:換位思考,有效溝通。

對同樣一個分配方案,站在不同的崗位,就有不同的看法。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崗位是最重要的,應該在分配方案中予以更大的比重,此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在教師討論學校方案時,幾個老師提出:學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家做的,不僅僅是班主任做的,建議班主任津貼佔總額的1%就可以了。我們按照他們的方案,計算了一下班主任的津貼,結果是每月18元,每天不到1元人民幣。而後,請他們換位思考:假如就這樣的津貼,你還願意擔任班主任嗎?還能體現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價值嗎?細算一筆賬,換位一思考,遠勝於喋喋不休的爭論。

有效溝通的一個祕訣就是要激活教師的同理心,從他人的角度,像別人那樣地想問題,以獲得同情、理解,亦能解開諸多的“心結”。很多矛盾,看似尖鋭和複雜,其實只要“將心比心”,就能釋然開懷。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尤其要有同理心,不能一聽到有不同的聲音,就以為是與學校作對,是故意製造難題。要知道,我們的教師是整個羣體中素質比較高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如果你想不到他們所想的那樣“複雜”,你就會遇到“麻煩”。而只要你能低下身姿,換位思考,就能達到與教師的有效溝通。心通則氣順,氣順則百事皆順。

對策二:陽光操作,精緻管理。

績效考評方案不可能盡善盡美,但只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教師都因理解而認同、支持。而唯有公開才能將每一個環節真正做到公正、公平。許多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放到枱面上公開討論,就不成為問題了。因為陽光操作具有公信力,足以消解教師心中的消極思想。我校每逢評選考核優秀等事關教師切身利益的工作,均根據教師實績考評,最後經專門的評選委員會投票表決。行政管理人員與一線教師代表按照1:1的比例組成評選委員會,現場票決,並公示。一位老教師被校區推薦為優秀教師第一候選人,最終在全校評選中落榜。她質疑校長對她抱有成見而取消了她的評選資格,然學校檔案資料記錄了當時投票的原始情況,看到所有評委的簽名,就欣然接受了。可見,只要堅持陽光操作,就可以贏得教師最大程度的信任,有了信任的基礎,績效等教育管理改革才能順利推進。

當然,僅僅陽光還不夠完美,更為關鍵的是要將每一項涉及教師的考核、評價,做到精緻、妥帖。比如:教師的作業批改,孰優孰劣,不能僅僅説個大概。我校考評組將教師所任班級學業成績最靠後的510名學生的每本作業,逐題檢查,發現錯批、漏批、未訂正等問題,詳盡標明,並記錄在考核表上,面對面地反饋給當事教師。“大概”、“差不多”、“不太清楚”等,在績效工資考評過程中,都應該成為禁忌。只有一絲不苟、細緻入微的管理,才能真正讓教師口服心服。學校管理不怕嚴,就怕粗。教師工作的績效,實質上體現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管理之中,只追求結果的績效管理,已然失去了一半績效。

對策三:制度保障,持續改進。

績效工資以來,幾乎透明的考評制度,是經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反覆醖釀、表決而確定下來的,成為學校教師的公約,具有約束力,這就為學校實行“法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位教師的教學隨筆在學校評比中被判定為不合格,取消了相應的績效獎勵。這位教師怒氣沖天,質問負責考核的校長,要求得到一個合理的理由。我們將這位教師的隨筆通過複製、網絡搜索,用事實證明他的隨筆是“複製品”,屬於抄襲行為。對照考評標準,一票否決。只要以制度為準繩,堅持原則,不退縮、不退讓,就不怕無理取鬧乃至歪風邪氣。我們始終堅信“制度第一,校長第二”,學校的長期、穩定發展,必須依靠學校的規章制度。在實行績效工資的過程中,制度是最具有力量的。

當然,所有的制度都是人為的,因而都有合理不合情、合情不合理等矛盾,都是不盡完善的。所以,我們要在堅持制度管理的基礎上,及時發現制度的缺漏,通過集體商議,打好制度的“補丁”,以防不良行為的侵入。如,我校在出勤考評中,教師中途外出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定,致使出現了個別教師點卯後溜號的現象,在教師的提議下,及時制定了教師中途外出請假細則,堵住了漏洞,使管理更加規範。這樣的持續改進涉及學校管理及考評的方方面面,只要發現不足,就立即整改。有了這樣的持續改進,制度就逐步走向完善,並逐步化為學校的一種文化。

績效工資實施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並非績效工資所生髮的。因此,我們應從教師的心理需求出發,在心理疏導、制度建設、精緻管理等方面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以真正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


標籤: 績效 工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baike/epnk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