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百科 >

構造地質實習目的

構造地質實習目的

地質構造(簡稱構造)是地殼或巖石圈各個組成部份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麪貌特徵的總稱。是構造運動在巖層和巖體中遺留下來的各種構造形跡,如巖層褶曲、斷層等,稱為地質構造。歡迎閲讀

構造地質實習目的

構造地質實習目的

1、學會閲讀和分析褶皺及斷層發育地區地質圖。

2、學會分析構造發展史。

3、掌握讀圖的方法和技巧

4、通過綜合讀圖和分析,進一步提高讀圖、製圖和編寫地質文字報告的能力,鞏固所學的構造地質學相關知識。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簡稱構造)是地殼或巖石圈各個組成部份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麪貌特徵的總稱。是構造運動在巖層和巖體中遺留下來的各種構造形跡,如巖層褶曲、斷層等,稱為地質構造。構造運動是一種機械運動,涉及的範圍包括地殼及上地幔上部即巖石圈,可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水平方向的構造運動使巖塊相互分離裂開或是相向聚匯,發生擠壓、彎曲或剪切、錯開;垂直方向的構造運動則使相鄰塊體作差異性上升或下降。

定義

所謂地質構造是指組成地殼的巖層和巖體在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發生的變形變位,從而形成諸如褶皺、節理、斷層、劈理以及其他各種面狀和線狀構造等組成地殼的巖層和巖體,在內外地質作用下(多為構造運動),發生變形和變位後,形成的幾何體,或殘留下的形跡。

分類

地質構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時間分為原生構造(primary structures)與次生構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構造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原生構造一般是用來判斷巖石有無變形及變形方式的基準。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地殼或巖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麪貌特徵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巖石圈板塊構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藉助於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等。貴州位於華南板塊內,處於東亞中生代造山與阿爾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帶之間,橫跨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在已知1400Ma地質歷史時期中經歷了武陵、雪峯、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個階段。雪峯運動奠定了揚子陸塊的基底,廣西運動使黔東南地區褶皺隆起與揚子陸塊熔為一體,以後又經歷了裂陷作用、俯衝作用,燕山運動奠定了現今構造的基本格局。

相關理論

中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和特提斯構造帶的丁字接合處,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地構造特徵。"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説"、"地質力學"、"多旋迴構造"、"地窪説"和"斷塊構造説"是老一輩地質學家對中國大地構造特徵的總結,被稱為"中國五大地質構造學派"。

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説

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説,是張伯聲教授創立的一種地殼構造和地殼

運動理論學説。這一學説的思想萌芽於1959年。當時主要闡明的問題是,相鄰二地塊在不同地質歷史時期都以它們之間的活動帶為支點帶,互作天平式擺動,並相應地引起支點帶本身與之同時做激烈的波狀運動。1963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整個地殼是由不同級別的激烈運動的活動帶與不同級別的相對穩定的地殼塊體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級套一級的鑲嵌構造。並把相鄰二地塊的天平式擺動在空間上擴大範圍來統一考慮,引伸出地塊波浪的概念。自此以後,經過張伯聲教授等不斷地研究,逐步系統化、理論化,成為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説。波浪狀鑲嵌構造有別於五十年代以來國外學者提起過的地殼的鑲嵌構造。他們只是認為地殼的某些部分像一層"巨大的角礫",雜亂無章地鑲嵌在一起。而波浪狀鑲嵌構造説則認為地殼的鑲嵌是有規律的,其空間展布、運動變化都好像是幾個系統的波浪的相互交織。

波浪狀鑲嵌構造説在理論兼收幷蓄了"脈動説"的合理部分,從地球自身的運動探討了波浪鑲嵌構造的形成機制,賦於"地球四面體理論"以新的含義。它指出,由於地球以收縮為主的脈動,使地表產生四個地殼波浪系統。它們各自不停的傳播及相互交織,形成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網。地球由於脈動所派生的自轉速度的變化,又加劇或減弱了一些方向的地殼波浪,並可在上述波浪鑲嵌構造網上疊加一些其他構造形象。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就是地球以收縮為主要趨勢的脈動以及由此而導致的自轉速度的變化所造成的綜合效應。

該學説以地殼波浪運動的三種基本形式(蠶行式、蛇行式和蠕行式)來形象地説明地殼各大小塊體的運動是以水平方向傳遞為主,但"漂而不遠,移而不亂"。它有別於"板塊構造説"所認為的地殼幾大板塊在地幔上作遠距離漂移的看法。而且波浪狀鑲嵌構造是由於不同系統的級級相套的地殼波浪交織而成的宏觀與微觀統一的級級相套的地殼塊體的鑲嵌構造。

巨型緯向構造體系

巨型緯向構造體系又稱東西向構造體系,或稱東西複雜構造帶。在大陸殼上突出的表現為橫亙東西的隆起山嶺,往往出現在一定緯度上,它的規模很大,是具有全球意義的。

它主要是受南北向擠壓力而產生的。它的'主體是由東西走向的。

褶皺或壓性斷裂構成的,同時還有與它垂直的張性斷裂和與它斜交的兩組扭性斷裂。這一系列東西複雜構造體系,不一定具有同樣的發展過程,也不一定具有同樣的綜合形態,但卻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徵,作為一個整體的複雜構造體系以及組成它的主要褶皺和斷裂,大致都是東西走向的。在中緯度地區比較集中,它在大陸上斷續延伸長達幾千公里,在大洋底也有它存在的蹤跡。它的發展歷史很長,經歷了反覆多次的地殼運動,一般常伴隨有東西走向的巖漿巖帶分佈。所以對各種礦產的分佈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從中國大地構造輪廓來看,有三條明顯呈東西向的山脈,形成三條橫亙東西的巨型緯向構造體系。由北往南是:陰山-天山構造帶、秦嶺-崑崙構造帶和南嶺構造帶。

經向構造體系

經向構造體系是一些走向南北的強烈構造帶,又稱南北向構造體系。

其規模不等,性質也不盡相同。它主要由走向南北的褶皺和壓性斷裂以及伴生的張性、扭性斷裂構成。在中國最為顯著的南北向構造帶出現在四川西部和雲南中部,其中以大雪山-戛貢山為主體,稱為川滇南北向構造帶。該帶在地理上稱為橫斷山脈。自西向東並列有高黎貢山、怒山和大雪山,由一系列強烈褶皺和規模巨大的衝斷層組成。在中國境內的其它地方,還有一些不太強烈的經向構造體系。在北方如賀蘭山區南北走向的構造帶與祁呂賀山字形脊柱相複合;在南方,四川東南至貴州中部,有川黔南北向褶皺羣出現。此外,還有一些經向構造體系,有的是呈零星分佈,有的與"山"字型構造的脊柱相複合。

扭動構造體系

上述的巨型緯向構造體系和經向構造體系,反應了經向或緯向的水平擠壓或引張作用,都是具有全球性的構造體系,也是地殼構造運動的兩個基本方向。但是,由於地殼組成的物質的不均一性,而使沿着緯向或經向的作用力發生變化,導致局部地殼發生扭動,便形成各種扭動形式的構造體系。

扭動構造體系的形式很多,根據作用力方式不同,可分為直線扭動和曲線扭動,前者一般稱為扭動構造,如"多"字型、"山"字型構造;後者一般稱為旋扭構造或旋卷構造,如帚狀構造等。

根據地質力學的觀點,前面所説的東西向或南北向水平應力,是由於在重力的作用下,地球自轉速度改變時所引起的離心力(一種是南北向的,一種是東西向的)產生的結果。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裏,地球自轉速度是有變化的。就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而產生的切應力,使地殼產生運動。切應力在赤道上為最大(因為地球轉速最大),兩極為最小(地球轉速等於0),因此在赤道附近出現巨型張裂、扭裂以及大的旋卷構造。

地球不是一個理想的剛體,當自轉角速度變快時,它的扁度就要變大,地球表層-地殼物質就向赤道擁擠,中緯度地帶受擠壓最強,於是就出現大規模的緯向(橫向)構造帶。同時,在緯向切應力方面,當自轉加速度變快時,就使地殼中的結合不牢固的部分物質,因跟不上轉速加快的步伐而掉隊,猶如車速急增時,乘客後仰一樣。這就使部分地殼相對地向西滑動,如美洲大陸相對於歐非大陸落後,便在它們之間出現了大西洋;美洲大陸西緣遇着太平洋底硅鎂層的阻擋,形成南北向的巨大擠壓帶-縱向大山脈,伴生的山字型弧頂也向西凸出。

"多旋迴構造運動"學説

"多旋迴構造運動"學説,即地殼運動的多旋迴理論,是黃汲清教授於一九四五年提出來的。該學説是在地槽發展單旋迴觀點上的進一步發展。所謂單旋迴,是德國地質學家史蒂勒提出來的地槽褶皺帶發展的模式。他認為,地槽發展初期以下沉為主,有大量蛇綠巖出現;以後地槽型沉積褶皺成山,與此同時有大量花崗巖侵入,隨後有安山巖噴發和各種小侵入體;最後褶皺帶遭受剝蝕,地槽轉化為地台,並有玄武巖噴溢。這就是有名的地槽發展單旋迴的基本觀點。

該學説認為,板塊運動説與多旋迴構造運動説不但沒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補充,互相結合。在研究中國大地構造過程中,把這兩種學説密切結合起來,是地質工作者的長期任務。

標籤: 實習 構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baike/qjg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