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實習報告 >

關於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彙編九篇

關於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彙編九篇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彙編九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時間總是過得這麼快,不知不覺就已經來到實習了一個月。在這個月裏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在新華社大樓的九樓,大樓坐落的地方很安靜,樹木鬱鬱葱葱。從九樓往下看,就能看到贛江,風景很美,不管是雨天或是晴天都能讓人心情放鬆。

記得剛來實習的第一週,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感覺一切都是未知而又新鮮的,還懷揣着忐忑,因為本科學習的是英語專業,研究生一年雖然經過了系統的課程學習,但自知,我的新聞學術功底一直都是不夠強的。

但幸運的是,我有三個同班的小夥伴,而且還有直系的學長也在,每次我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會十分照顧我。這讓我這一段時間的實習輕鬆了很多。

剛來實習,因為沒什麼經驗,我們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綜編稿子。所謂綜編稿子,就是當各個網站新聞的搬運工,將那些熱點性比較強或者是大眾樂於接收的新聞綜編起來,適當的加入自己的話語和自己的圖片。

一開始我覺得這個真的很簡單,類似於複製粘貼。後來我覺得這樣越來越沒意思,對我的能力沒有任何提高,於是我開始不用原網站的圖片,開始自己找符合文章畫風的圖片。

除了重點和關鍵信息外,其餘的內容我都儘量用自己的話來表述,這樣一來我綜編的稿子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格,被選上頻道的概率幾乎是90%。截至目前為止寫的13條稿子中,在發佈的原創稿有4條,綜編稿為7條。

慢慢熟練了之後,我再也不侷限於僅僅是每天綜編稿子或者是寫文案這樣的工作。我開始將想要表達的想法用類似於微博九宮格的形式呈現。

例如建黨97週年的微博、紅色旅遊地的微博,慢慢的我們的“小團隊”做的越來越順手,也越來越能夠挑選出有吸引力的選題。

現在,我們又開始有了新策劃。我們要開始自己拍視頻,在符合要求的同時儘量將自己的創意融入當中。在這一次策劃中,我開始發揮了自己的創意,想出了很多點子 ,一起實習的小夥伴直誇我的想法好,這讓我對學習新聞的熱情又增添了幾分。

此外,我還跟着前輩老師們參加了兩次新聞發佈會,學習到的東西更是不可計量。我尤其感謝部門的戴姐,她的脾氣很好、很温柔,我們偶爾遲到請假她也從來不會責怪我們,我們提出的想法,她總是會鼓勵我們,並且在邊上給我們指引。

還很感謝部門的亞芬姐,帶着我參加新聞發佈會,在我寫好發佈稿之後,耐心地替我修改,用她的稿子和我的比對,告訴我哪裏需要改進,哪裏的詞語用得不恰當。

規定要八點鐘準時上班,而學校離實習的地方很遠,520公交又總是不準時發車,於是我們四個每天六點半左右就要起牀,然後騎着“租八戒”去地鐵口換乘地鐵。這樣的日子儘管很匆忙,但是有大家的陪伴覺得異常充實和開心。

我很感謝“小夥伴”一直都陪伴在身旁,我每次寫的稿子總是第一時間發給發哥和中慶,他們兩個就會耐心地替我修改、會第一時間提出中肯的修改我意見,哪怕手頭上的事再多再忙。

中慶新聞寫作還有學術能力各方面都比我強,總是給我很多有效建議。發哥的話,學術功底也就比我好那麼一點點,但他總是絞盡腦汁(不誇張)地為我解決一切。曉震就經常替我們分擔做微博的重任,在這裏也很感謝他們。

很感謝這一段充實快樂實習時光,接下來的兩個月,期待自己能做的更好。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實習更接近於一次獨立學習,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這次香港有線新聞台的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香港媒體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讓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個記者的使命感和態度。

一 關於有線電視新聞台

有線電視新聞台簡介:有線新聞台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台》、《財經資訊台》、《24小時新聞台》、《直播新聞台》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台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香港進入全數碼廣播。

二 實習前的準備

因為有線新聞台沒有在內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目。也可以説對它根本不瞭解。上網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瞭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前,多留意有關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於多瞭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製作模式有個初步的了?狻?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麼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 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台實習,對於我來説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於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説,應該多實踐。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鬆,自由的新聞環境,有線新聞台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聞台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採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取決於你的態度。"而且他還補充説,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裏面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電視台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後的五個星期內,能學到什麼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地學生的印象。

説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個新聞台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為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 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採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 desk裏,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麼叫做跟時間賽跑。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裏,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為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後獨自做採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台裏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採訪什麼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對於電視媒體來説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強調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秀,如果是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麼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麼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team work裏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麼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量,長遠來説,會影響到整個台的形象。這也是為什麼新聞台裏面不強調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裏面出現"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眾。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為了適應香港人節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後,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踐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採訪教統局局長李國章。

因為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局長李國章出現的公眾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開始就説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採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為今天也是不不會有收穫。但是大家家也還是繼續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採訪。

教統局的IO又表示説李國章願意接受媒體的採訪。我們又馬上把麥克風插上,等待李國章出來接受採訪。在採訪完畢後,記者們大多數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參考大家所記錄到的筆記和聽回錄音,來確保自己沒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確定的還會反覆問。而相互之間也會參考一下這條新聞怎麼報。再打電話回各自的台裏向採主報料。在這次報料過程當中,我自己也犯了一個錯誤,我向採主説李國章沒有迴應我們問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説話,我是聽到另外一個媒體的記者這樣報料回她的台裏的,所以我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想當然的覺得也應該是沒有迴應的,就這樣跟採主説了。採主當時沒有説什麼,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帶和音頻先傳回台裏,讓他聽。等新聞出了以後,採主再打給我説,其實李國章從他的問題中已經是迴應了我們問的問題了的,只是説得方式比較婉轉,所以以後的採訪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分析,要注意聽被採訪對象回答的問題,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還要繼續跟進下去。有時候,新聞的角度和內涵,就是這樣靠記者挖掘出來的。

後來漸漸多了自己採訪的機會,每次的採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你正在瀏覽的實習報告是新聞實習報告--廣東南方電視台衞星頻道《城事特搜》欄目 交談。不要採訪對象剛説起某個話題並且意興怏然的時候,記者突然講到全然沒有關係的問題上面,這樣就考驗到記者的採訪功力了。通過層層深入引導式的提問,逐步挖掘深度內容。在循序漸進中消除與採訪對象的芥蒂,讓採訪對象不自覺地把重點道出,新聞採訪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一、統籌和控制能力。

統籌和控制能力是指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駕馭整個採訪過程的能力。很多記者往往採訪以後發覺獲得信息量並不多,甚至必要的問題點也沒有涉及到,這就是因為記者缺乏採訪的統籌和控制能力。首先,記者的統籌和控制能力表現在採訪的設備控制絕對權。有時候看到一些記者的mic被採訪對象拿在手上説話,這是記者不專業的表現之一。記者務必視採訪設備為自身神聖權利的象徵,記者通過手中的mic採訪受訪對象,從而獲取有用資訊。失去mic等於失去了採訪的發問權。其次,記者的事前準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於記者更好地發揮統籌控制的能力。事前準備包括:採訪聯繫、採訪對象背景、節目大體構想、記者和攝像之間的協調溝通、和採訪對象的事前溝通等等。再次就是記者的臨場應變能力。

二、具備後期意識。

任何媒體的採訪具備後期意識都可以大大節省前期的採訪拍攝工作。電視業務上,編輯對於前期採訪拍攝的要求比較嚴格,假如前期素材質量過低就會給後期編輯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記者採訪的問題務必做到精確簡練,問到重點上面。

三、不屈不撓的精神。

這種精神主要體現在街訪上面。街道上來往的人種複雜,而且對於突然而來的採訪表現得抗拒迴避。因此,街訪是記者遭遇最多冷眼和無情待遇的時候。這也是街訪具有鍛鍊記者功底的原因。首先要求記者應該具備不屈不撓的精神。經驗老到的記者已經可以看出哪些路人會是希望發表見解的,但那是長期鍛鍊的結果。

四、《城事特搜》人事制度

《城事特搜》內部的人員角色呈現複雜和多層次性。從身份地位上面,主要分成台聘工種、頻道聘工種、稿酬工和實習生;從制度上看,分成編制工種、臨時工種、鬆散合同工。所謂台聘就是指進入電視台編制制度的在職人員,其福利是完全享有的,勞動分配也沒有設定上限。然而電視台裏面的台聘工並不多。其次頻道聘的就是指由於人手資源不足而賦予單個頻道自行聘請的員工名額,其不被成為編制員工。享受福利微薄,勞動分配沒有設定上限。稿酬工就電視台裏面一種較為鬆散的合同工,基本沒有福利保障,而且工資設定3000元的上限。實習生一般不享有電視台裏面所有的制度保障和待遇。

在工作職位晉升過程上面看,首先必須經過半年到一年期限的實習生表現,其後表現優秀者有機會獲得稿酬工的機會。而臨時工和台聘工的數量基本處於飽和狀態,因此再由稿酬升至臨時工或者台聘工就更加艱難了。一般等待時間1年~2年不等。其後的臨時工轉到台聘工種就更為複雜,很多記者基本到了這一步就停步或者已經轉到其他的工作單位了。從觀察其人事制度上看,這種人事設置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屬於一種懶惰型的人才管理機制。為什麼稱之為懶惰型的人才管理機制呢?這是側重其對工作人員的激勵程度上面考慮的。內部流行的一句話“有錢收的不做事,做事的沒錢收”。早期進入編制的在職人員基本不那麼賣力工作,但是仍然高據編制人員的職位,享受優厚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而剛進入的新手們要想進入編制,必須努力表現,不斷加班加點工作,受到福利保障和待遇並沒有跟着成正比發展。特別是實習生,一連半年到一年時間是分文沒收,還要支付採訪外出的全部車費,因為電視台是不接受實習生的報銷的。因此可見,內部的人員激勵制度是存在變形的狀態。由此導致的問題包括:

1、部分員工工作時間長了以後漸漸低落鬆散;

2、人才的流失嚴重;

3、舊編制人員工作鬆散僵化。

正是基於我國傳播事業機構的守舊制度模式,現正急需進行一場全面的徹底的廣電文化體制改革。希望能夠真正實現“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化體制管理”的實質。從根本上注重以人為本,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生產經營上面與企業化經營管理模式接軌,完善媒體的外循環經濟實體;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面參照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實現人才戰略,推進我國廣電事業走向實質性的健康發展道路。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4

 時間:8月

場所:省縣電視台新聞部

內容:

【實習體會】

通過在電視台的實習,認識到作為一個電視新聞工作者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什麼都重要,無論是在鏡頭前和被採訪者的溝通還是在背後和人們的溝通都非常重要,有助於記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來龍去脈,才會得到更及時準確的報道,才會出現優秀的新聞。

新聞不是坐着等出來的,是靠雙腳走出來的。主動的去採集新聞,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動,坐,只有坐以待斃。實習指導老師作為一個電視台的工作者,不可能以教導實習生為主,所以任何讓自己得到成長的機會都要靠自己主動去尋找、發現、請教,且事無鉅細。誠意,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勇敢面對錯誤,錯誤是大樹枝繁葉茂最好的肥料。剛開始進入電視台實習,很害怕犯錯誤,導致做事瞻前顧後,什麼也做不好,但細想,作為一個實習生如果沒有錯誤就不可能叫做實習生了,任何錯誤都會比之前的成功更記憶深刻,錯誤是完善自我的良方,感謝那些給了自己犯錯誤的機會的人和事。

【實習認識】

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國是農業大國的深刻含義,作為新聞很多時間都會都會走進農村,和農民朋友們打交道,學會走農田道,學會融入村民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在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為重,樹立團隊精神。不能逞個人英雄主義和不遵照上級的安排,自顧自的行動。

【學習經驗】

<一>在實習中瞭解到作為記者不僅是要寫要説,也要懂基本的攝像,一下是在實習中學習到得攝像技巧:

1.畫面不能“七扭八歪”;

2.整體構圖要和諧,不要“面壁思過”;

3.不要“橫線切脖”,即是説物體位置安排的合理性。避免“橫線切脖”的辦法是改變機位高度。一般是把橫線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

4.畫面不能過滿或者“缺邊少沿”,造成畫面不協調;

5.忌“顧此失彼”,合理安排畫面每一個事物。把他(她)們或是安排在畫內,或是安排在畫外,決不能把兩旁的人物拍成“半拉身子半拉臉”;

6.畫面的重心要穩,忌“頭重腳輕”,主體上方留空白應比主體下方留的空白稍大一些;

7.忌“刀光劍影”,攝像時要注意光的合理;

8.畫面事物合理安排,變換機位角度,避免把主要人物與枝幹狀背景物安排在一條垂直線上,從而克服“雜草叢生”;

9.忌“哆哆嗦嗦”,要求畫面的連貫穩定,克服“哆哆嗦嗦”的毛病,我們在拍攝時儘可能選擇自動變焦方式。必須使用手動變焦時,就應特別掌握好手推拉變焦杆,使其始終保持勻速運動;

10.忌畫面的“空洞無物”,但搖移運動過程中的畫面卻缺乏實在內容甚至是空白,根本沒有表現主題的畫面內容;

11.畫面的起落要穩;

12.不要隨意的運動鏡頭,特別是電視新聞片,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反映較多的畫面信息,要求每個畫面的長度相對較長,既不適應新聞片在短時間內容納較多畫面的需要,又使人看起來眼花繚亂,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13.忌“或快或慢”,拍攝出的運動畫面,看起來和人的視線移動速度相近,那麼,這樣的運動速度就比較合適。讓攝像機的運動速度符合人的視覺習慣,是運動攝影的一條基本原則;

14.忌“主體遊移”要求記者對運動主體的取景宜大不宜小,要注意使攝像機運動速度與拍攝主體的運動速度大體一致。

<二>在實習中很高興能有一次出境經驗,也學習到作為出鏡記者應該掌握的一些技能:

熟悉當地事務,掌握人脈關係。記者應是公關人才,拿出一張人脈聯絡圖,你就成功了一半。

應急反應迅速,應變能力強,最成功的記者是突發事件直播報道記者。

有政治敏感,雖然記者不是政治家,但新聞永遠和政治相關聯。

可以提前策劃的情況下,出鏡記者要做到:

1、事前調查與資料收集。

2、做一個報道構成表。無論是一分鐘的現場報道還是三十分鐘大型現場報道的節目,都要把重點和提綱整理在一張紙上,可以一目瞭然。

3、找細節。

4、準備現場當事人的採訪。

背景聲、同期聲、現場所有的聲源都對現場報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能喚起觀眾的臨場感和現場感,特別是現場當事人的鮮活對話。當事人的話不要由出鏡記者代言,記者在採訪前要與其進行交流,如果採訪對象表達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讓他自己説話。不清楚的地方記者可以複述,但不要代言。

5、對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

出鏡記者説什麼

説精確的數據

要具體説幾月幾日,不要模糊。

説感觸——聽到、聞到、摸到……電視媒體是一個只能看、只能聽、不能聞、不能摸的一個媒體,而記者在現場能看、能聽、能聞、能摸,所以把記者在現場的感觸説出來,調動各種感官系統的信息。比如化工廠發生火災能聞到濃重的硫磺味道,這就增加了現場感。

現場採訪內容一定要短,每一句採訪的內容儘量不要超過45秒。現場不是一個説話場。除非採訪對象是一個核心當事人。

依託細節、道具、空間和背景説話

越空的語言讓人緊張,越危險,比如講概念。

把長問題切割成幾個小問題

情緒也是現場感,情緒就是現場感的來源之一,焦慮也好,緊張也好,痛苦也好,悲傷也好,其實就是現場感的一部分,出鏡記者的情緒最能直觀感染觀眾,所以出鏡記者情緒一定不能太平靜,否則會損壞很多現場感。

不是什麼都説,涉及到法律或者其他非常專業的東西,基本上要請專家來説。

不要準備整段的詞,給自己套上一個枷鎖。記者準備內容,不要準備語句,完整地照着之前寫好的東西來背誦,這是最危險的。

在一個直播系統當中,互相的信任是整個關鍵,千萬不要因為你想出風頭而打破它,這是作為直播出鏡記者的第一原則。

現場不要把話鋪得太滿,一定要留白,要讓現場本身説話,讓同期聲進來。

不要霸住鏡頭,讓所有鏡頭集中在自己身上,沒有讓周邊這些物品開口説話,這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現場永遠比記者的臉更有魅力。

不能簡單地羅列數據,更不能隨便下結論,應以可信的數據和細節來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

出鏡背景,一定要和報道的主題有緊密聯繫。

頭髮和化粧,女記者如果披頭髮,在出鏡風大的時候,頭髮就會成為干擾。化粧太濃,頭髮吹的一絲縫都沒有,也都不合適。

透明傘,準備一個透明性非常好的傘,在下雨時出鏡用。

語速,現場語速稍快一點大家可以接受。

【作品】

發表媒體:縣電視台《新聞報道》

1.十二屆縣政協召開第十六次常委會

2.縣暑期大學生實習總結表彰會暨彙報演出

3.縣人大關於對創建省級衞生城市工作的調研

4.出境一次,報道縣大橋鎮村民搶收水稻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説,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裏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着學習和工作。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説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力,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接近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二.實習內容

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説:“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三. 實習收穫

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6

學生姓名:謝彬彬

學號:092220070068

專業:新聞學

年級:07級完成日期:20xx-3-31

指導教師:黃丹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20xx年2月至3月底兩個月時間,我在《石獅僑報》社實習。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謹慎小心。

1實習目的

1.1.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

1.2.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

1.3.本次實習對我完成畢業實習報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實習時間

20xx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點上班到12點,下午2點上班到6點。週三晚上加班,週六停一天,挺輕鬆了。

3.實習地點

福建省石獅市羣英北路僑聯商廈7樓

4.實習單位

《石獅僑報》社。

關於《石獅僑報》,由石獅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管、石獅僑報社主辦,是一份週報,每週三出稿,週四見報,所以,相比日報,就不會那麼忙碌與緊張。對於我這個初學者來説也蠻好的,至少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報社裏現在的工作人員將近20人,有采編部、廣告部、辦公室、美編部等,雖然比不上大報,但也很不錯了,而且正在向大報靠近。而我實習的部門就是採編部。

5.實習主要內容

5.1."天下英雄皆我輩,一入江湖立馬催。"從學校到社會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領導,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

實習過程中有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當我滿懷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剛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個同事就問我:"你學什麼專業的?"答曰新聞學。"你會寫稿子嗎?寫過稿子嗎?"看着他那一臉茫然與不屑,任何解釋都是多餘的,我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看看。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總是不失時機地展現自己,工作中領導安排給我的寫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務,我都認認真真的完成,從來不敢馬虎。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於做人,做事,做學問。

"在大學裏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時我在修改稿件時,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努力自學儘快掌握有關新聞學的知識。平日裏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

由於住的地方離實習單位比較遠,所以每天8點不到就得起牀,留給個人支配的時間更少。我必須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

5.2.實習,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就算在學校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社會裏自己就像是空氣中一粒微小的塵埃,也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兩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就業之路做準備,千淘萬漉雖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

在我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我就聽別人説過,這個職業需要很廣的交際圈。這次參加實習以後我真正體會這一點。"人不熟,誰會主動給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廣,哪裏有事哪裏就會主動打電話找你,這樣就不用擔心丟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這樣一個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開朗、真摯為基礎。我在採訪的時候經常會臉紅,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這樣容易讓採訪對象產生緊張,影響採訪效果。所以接下來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我學過《新聞採訪教程》,裏面有個引用"事先有研究、有準備,是採訪深入、效率高的關鍵"。在實際採訪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訪前準備的重要性。無論是哪個記者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通過各種手段瞭解採訪對象。舉個例子:3月15號,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時要做這篇稿子的是張記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聞要採,於是叫我去獅城國際廣場採訪消協現場諮詢會。因為接到通知很突然,對這方面的資料沒有準備。所以臨時在網上查了一些相關信息,還好在開幕前趕到了現場。現場諮詢了很多工作人員,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資料,瞭解了不少事情。那次採訪很成功,有了採訪的側重點,避免了無謂的話題。

5.3後來漸漸多了自己採訪的機會,每次的採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説,剛開始採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於絕對,被訪對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後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採訪對象,手忙腳亂,心裏緊張得被訪對象回答什麼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説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

後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麼自己不熟悉的採訪對象時,就慌慌張張的。

我們需要在平淡的事實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僅僅要靠平時的磨練,更需要對整個事件的"瞭如指掌"。況且是週報,無論什麼新聞都不能依照日報的樣式那麼簡單,而是應該深入調查研究,寫出深度,寫得深刻。

跟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間並不長,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從我個人觀點看,我們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和學習中,發現一個好的新聞素材不難,難的是筆下的功夫。我在和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體會:拿個新聞素材改寫是很順手的。然而當我出去採訪回來要自己獨立寫稿的時候,就有點不知道從哪裏下手,哪些方面是該寫進去的重點,哪些方面又是可以捨去的。這是記者的一個"上手慢"問題。所以我覺得需要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

6實習感總結和體會

6.1實習工作的總結

實習過程中點點滴滴和滴滴點點的真實和刻骨銘心讓自己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知道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座標軸上還在原點的左邊,需要加大馬力才能真正成為原點右邊的一份子。

這兩個月的實習,我參與了不同的活動,記者採訪、寫稿、參與策劃等,對領域內的各個崗位都有所瞭解,目的是為了更加了解媒體人。最重要的是真實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過這次實習,我感受到了壓力,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彌補的東西也不少。

我曾經覺得新聞專業沒有什麼好學的,尤其疏忽理論知識的學習。現在我發現其實我們新聞人每做一步,當中都有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影子。而且知識面也是必要的。因為無論是採訪,還是採訪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對該行業知識的瞭解。雖然臨時準備很重要,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平時準備這樣的一個積累的過程。

6.2實習工作的體會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採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進一步瞭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今後的計劃打算。努力改變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讓自己發光。

記者這個行業就像是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很艱苦,獎品再豐厚也只能到了終點才能拿。起跑的快慢並不重要,在於的是你去跑的這個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去幫你,是不是能勝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場馬拉松,怎麼跑,都在於自己。要送給自己一個怎麼樣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參考文獻:

[1]《新聞採訪教程》

[2]《華爾街日報》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7

XX年9月經過300多人的應聘選拔,我最後被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大學生記者團記者部錄用,經過兩個月的試用,最終被確定為正式成員。經過一個學期的勤奮工作及考核,在同年12月1日被聘為記者部部副部長,後於 XX年8月31日被聘為記者部部長。下面就把我三年在新聞中心實習的情況簡單總結一下:

 感觸 :小時對於無冕之王——記者的就有過很多幻想。

在江西服裝學院我的夢想實現了,成了一名校園學生記者,作為一名學生記者,我感到自豪,驕傲。雖然沒有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聯繫結合起來,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追求新聞的愛好。因此我報考了江西師範大學的新聞學專業,利用本不多的業餘的時間,學習新聞寫作的理論知識,報社成了我學習書本知識的驗收常雖然我平時很累,很少有屬於自己個人支配的時間,但是這對我來説很有價值和意義。

 認識:在報社的近三年的實習過程中,我不僅在能力上得到了鍛鍊,而且在思想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感覺收穫很大。

一、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所以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定的政治立場,瞭解黨和國家、學校以及近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工作能力上的提高。使我對於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了新的體會。

1、通過“潤華獎”、“中華杯”、“運動會”、“紅衣坊”、內參、以及校園生活的一線採訪,鍛鍊了我組織、策劃、協調的能力。

2、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學校校長、主任下至普通記者、編輯、老師、學生,形形色色,各具特點,培養了我對不同事情獨特觀察,鍛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有益的基矗

3、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也學會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麼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

4 、經過報社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熱愛這項工作,只有熱愛了才能幹好這項工作。

5、通過三年的報社學習,是我對記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在“潤華獎”、“中華杯”、“運動會”、“紅衣坊”為了等等大型賽事的時候,讓稿件發表出去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忙到深夜。

三、在思想認識上的提高。從報社朱老師們身上不僅學到了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朱老師身上那種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和學生記者、編輯們的敬業精神。

在今後的學習的路程上,我將不段的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多想,多讀,多學,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當我發現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併為自己的腳步感到驕傲。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8

我還記得,在那次汶川大地震中,我和我的同學們的家,東街國小在地震中毀了,是那些遠來援建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搭建了新家,板房學校。

我還記得,在板房中,我們又悶又熱,是學校,讓我們的板房有了涼爽,雖然只有風扇,沒有空調,可我們的心,卻覺得無比涼爽……

我還記得,那晚,天下了暴雨,雷電交加,板房進水,我們怕極了,是生活老師一直陪伴着我們,讓我們不再害怕……

我還記得,聖誕節到了,當我們以為聖誕節會就這麼過了時,可一大早起牀,板房邊擺滿了聖誕樹……當夜幕來臨時,學校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個聖誕申帽,又開了聖誕晚會,於是,我們有了一個意義非凡、快樂的聖誕節。

我還記得,六。一節要到了,由於在重建學校,學校沒有多餘的錢給我們過六。一,是遠方的叔叔阿姨為我們郵來了愛心包裹,文具、玩具樣樣不差,那些東西我至今還保留着……

我還記得……

“512”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我仍然記得並且感謝這一切的一切,我想我的這一生都會記得並且感謝這一切,記得那麼多人對我們的關心,那麼多人我們的照顧;這一生,都會銘記、感謝黨恩……

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好成績回報關心我們、幫助我們的叔叔、阿姨、老師,回報黨的恩情。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9

根據各自使用的方言,我們幾個實習被分別分配到潮州話、客家話、廣州話三個不同的節目部。實習的第一天,除了辦好實習報到手續之外,便是回辦公室熟悉領導、同事們的稱呼和職務,並由每個節目部的負責人給我們介紹節目的製作流程,分配實習的工作任務。

我所在的潮州話節目部,從週一到週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對外廣播節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聞”之外,還有時事報道、中國週刊、世界週刊、潮汕藝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聽友信箱、今日僑鄉、五彩週末、鄉音鄉韻、在中國旅遊、僑訊專遞、動感中國、視點、經濟縱橫等欄目。

實習的頭幾天,我每天所負責的工作便是擔任潮汕每日特色新聞的編輯工作。大概步驟就是在網上鍊接相關的潮汕地方網,瀏覽並摘選兩三條當天發生在潮汕地區的代表性強、影響力大的新聞,進行規範地編輯,然後交給辦公室主任審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給播音員,在當天的節目中播出。

不過這樣看似輕鬆簡易的工作,做起來卻並非想象中那樣一帆風順。由於是剛進台的新手,對廣播新聞的要求沒有完全徹底地瞭解,因此,在編輯的過程中,對新聞的種類、地域性、內容、字數把握得不很好,一開始,經常得經過主任大刀闊斧地修改甚至冒着全軍覆沒的危險才能壓縮出兩三條完美的新聞。隨着實踐次數的增多,漸漸駕輕就熟,主任簽發稿子那一刻千金難買的笑容終於浮現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實習的工作任務也由少到多,從易到難。除了每天必做的編輯新聞之外,我開始做起“四海潮人”欄目的編輯工作來。從開始的聽節目、做記錄、比較並研究該欄目的特點,到最後完成整期節目的策劃和文稿編輯工作,這當中遇到很多困難,也動搖過、放棄過,但堅持到最後,當回頭看看自己這一步步走過來的歷程,覺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間學到了很多,從開始的一個清閒的實習狀態轉變到富有挑戰性、考驗耐性與毅力的過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工作的熱情與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與成就感。

實習期間,我們還常常跟隨前輩們到播音室參觀,並學習他們錄播的步驟和音頻軟件的簡單操作方法。由於台裏的制度規定凡是被招聘進台的員工須培訓半年以上方有資格播音和獨立主持節目,所以作為實習生的我們理所當然未能獲得機會親身體驗一回在這種國家乃至國際級別的電台裏播音的感覺。不過,遺憾之餘,我們還是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得到這一個月的學習和鍛鍊機會,最重要的是,能在實踐中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從課堂到社會的跳躍過程,我們檢驗了自己知識上的缺陷,更加明確了下一步的學習目標。

實習的最後一天,我們滿懷着一顆感激的心,和這個月來朝夕相處、曾經幫助和教導過我們的幾位同事以及已經在台裏工作的兩位 00 級師姐共同聚餐。那餐,是我這個月來吃得最香最飽的一頓,因為我不僅吸收了營養豐富的糧食,還收穫了沉甸甸的實習經驗。我很感謝學院給我這次機會,很感謝實習期間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朋友,我一定會把這一個月來實習中所積累的實際工作經驗帶回課堂中加以總結,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提高,為自己爭光,也為學院爭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baogao/vryv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