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健康 >

張從正育兒觀- 薄衣淡食少藥育兒觀

張從正育兒觀- 薄衣淡食少藥育兒觀

知其所容 乳食貴節

張從正育兒觀- 薄衣淡食少藥育兒觀

嬰兒之病,傷於飽也。《事親》雲:“今人養稚子,不察腸胃所容幾何,但聞一聲哭,將謂飢號,急以潼乳納之兒口,豈復知量,不吐不已……小兒初生,別無伎倆,惟善號泣為強良耳!”小兒“腸胃綿脆,易飢易飽”。乳食量是否適當與小兒的.健康關係甚大。如乳食量過少則可致營養不足;乳食量過大,可導致積食而產生嘔吐、腹瀉等症。因乳汁“其體為水,故傷乳過多,反從濕化。濕熱相兼,吐痢之病作矣”。為父母者,溺愛子女,以為啼哭即是飢餓索食,或以為多食即有助於小兒的成長,每多給予乳食,終至脾胃受傷。脾胃既傷,直接影響小兒的生長和發育,而且平生多疾。因此,乳食貴在有時,貴在有節,不可“及稍能食,應口輒與”。張氏認為:哭可泄氣熱,有益於小兒的身體健康。

薄衣遠緯 寒温適宜

過暖乃百病之源,張氏主張嬰孩平日應薄衣遠緯,同時不宜烘火以取暖。《事親》曰:“今之人養稚子,當正夏時,以綿祆裹腹,日不下懷,人氣相蒸;見天稍寒,即封閉密室,睡氈下幕,暖炕紅爐,使微寒不入,大暖不泄。”張氏認為:“雖衰老之人,尚猶不可,況純陽之小兒乎!”應順其天然,引導其嬉戲作玩,以活血脈,利筋骨。他的養子之法是:“兒未坐時,卧以赤地.及天寒時不與厚衣,布而不綿。及能坐時,以鐵鈴木壺雜戲之物,連以細繩,置之水盆中,使一浮一沉,弄之有聲。當炎暑之時,今坐其傍,掬水弄鈴,以散諸熱。”四肢為諸陽之本,手得寒水,陰氣達於心中,乃不藥之藥也。

防病卻疾 藥必慎當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寒熱虛實,轉變迅速,故而不能隨便用藥。《事親》載:“歲在丙戌,羣兒皆病泄瀉,但用藥者皆死,蓋醫者不達濕熱之理,以温燥行之,故皆死。惟陳敬之不與藥,用餘之言,病兒獨存。”張氏以陳敬之之兒病泄瀉為例,説明庸醫誤藥之害和有病不治得中醫之理,充分顯示了張從正的卓識。誠如張氏所言:“少藥,其病自痊,不為庸醫熱藥所攻。”《育嬰家祕》説:“有是病而用是藥,則病受之,反之則元氣受之,小兒元氣幾何,失當必誤病。”張氏還特別重視預防調養,指出:“若未病之前,從予奉養之法,亦復不生病。縱有微疾,雖不服藥可也。”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過愛小兒之病有三:一曰飽,二曰暖,三曰藥。對此張氏提出了薄衣、淡食、少藥的育兒觀,不但闡明瞭育兒之理,而且對臨證亦大有裨益。愛子心切,乃人之常情,但愛須得法。否則雖存愛子之心,反成害子之果,豈不悲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jiankang/9g9n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