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與口才 >

關於家風家訓演講稿集錦七篇

關於家風家訓演講稿集錦七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訓演講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家風家訓演講稿集錦七篇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叫崔恩赫,來自振興路國小二年級三班。現任班長一職。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孝老愛親、善良有愛心》。

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裏。有太爺爺,太姥姥,爺爺、奶奶,好多大伯叔叔。所以我從小就被大家捧在手心裏。儘管有這麼多人寵愛着我,但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一定要孝老愛親。從我剛學會説話,每次到爺爺家,我就會被媽媽抱到太爺爺身邊,用我稚嫩的聲音喊“太爺爺”這時老人們別提多開心了。慢慢地我長大點後,我會自己主動地跑到他們身邊,親切地、大聲地叫他們,這時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傳出的開心的笑聲是對我最大的獎賞。每逢過年,我也一定早早地去給他們拜年;家中聚餐的時候,我也一定“忙裏忙外”給他們搬凳子、夾菜、倒酒、倒茶。

那一次,我們家大聚餐,因為我剛打完球,實在太餓了。菜剛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準備開動。這時,爸爸立刻嚴厲地瞅了我一眼,我慌忙放下筷子,眼淚頓時在眼眶裏直打轉。這時爺爺看到了,他一把摟住我,説:“別嚇着孩子,孩子剛打完球,餓壞了,先吃口怎麼了。”這時滿屋的人都説:沒關係、沒關係,他餓了,先讓他吃。最後還是太爺爺拿起筷子,象徵性的吃了一口,然後我才開始吃的。

回家後,爸爸媽媽很嚴肅地告訴我:你生長在一個有很多長輩的家庭裏,孝敬老人,愛每一位家人絕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表現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上的。對老人不光要孝,還要順,關心他們的冷暖,更要關注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陪他們幹他們愛乾的事情,儘可能多地陪伴在他們身邊。從那以後,我才明白,孝老愛親絕不是一句空話,它更多地應該付諸行動上。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弟弟的出生讓我的童年不再孤獨。我們兩個彼此陪伴,彼此玩耍,我再也不會感到孤獨了。同時也更讓我懂得分享和愛。現在我們家更熱鬧了,也更和諧了。我愛你————弟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我慶幸我就有這樣的一對父母。爸爸是一名醫生,他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都早出晚歸的,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一個電話就又馬上回醫院了。他經常説:病人那麼信任你,病人的家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你的身上,必須以精湛的醫技挽救一切可以挽救的人。為此,在媽媽懷弟弟最辛苦的時候,爸爸還去北京進修學習。媽媽也是,生下弟弟還不到一百天,就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在行業技能比賽中,被評為“人民的好醫生”。媽媽連續三年獲得了“能手”稱號;前一段時間媽媽上報紙了。起因是一個重傷媽媽因傷無法給自己的孩子餵奶,結果才幾個月大的孩子被餓得一直哇哇大哭。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我媽媽毅然地抱起孩子給孩子餵奶。望着報紙上媽媽給他餵奶的照片,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父母的行為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在學校裏,我努力做好老師的小助手:抱書的時候,我會搶在最前面,也會抱的最多;放學排隊時,我會幫老師組織好隊伍;上自習時,我會管理好同學不要打鬧,維持好秩序,哪位同學有困難,也都一定會找我幫忙。在家裏,我會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刷碗、掃地、拖地、哄弟弟,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等。在路上,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我會過去攙扶他們;看到有人摔倒,我會及時上前扶住他們。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中午,炙熱的太陽烘烤着大地,實在太熱了,我向爸爸要錢買冰淇淋,就在我歡天喜地地衝向攤點時,我看到在馬路旁邊趴着一個全身髒兮兮、蓬頭垢面的大叔。他拿着一個瓷杯子,頭碰到地上,不住地哀求:行行好,行行好吧。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五十元錢,又回頭望了望背後的冰淇淋,最終我還是把錢放到了那位大叔的瓷杯子裏。當我回到爸爸身邊時,他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他説:“一個有愛心、善良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敬的。你能在誘惑下依然保持一顆善良的愛心,孩子,你的人生一定會走得更高、更遠,爸媽為你感到驕傲。”我重重地點了一個頭,那一刻,我比吃了冰淇淋還感到高興。

因為品學兼優,我被評為歷山街道辦的“好少年”,我的照片還被貼上了光榮榜呢。

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我家的家風家訓,把我家的家風家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並且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都充滿正能量!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着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潤,影響着人們。

説起家風,我認為是家裏人的一種行為,對別人熱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難時有執着性、不食言,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風。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一時的富有,也不在於財產的多少,而在於家風的好壞。家風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一家人的心靈和血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風的一家人就會懂得勤勞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標。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能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是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説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説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謝謝大家!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説,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國小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4

家風家訓是一本神奇的大書。雖然簡單易懂,實踐卻很難。其中有一頁,就是我們必須實踐履行、一生受益不盡的“近在身邊,遠到無邊”的孝道。

“近在身邊”來形容孝道的確不錯,它天天無意間和我們打交道。一想到“孝順”一定會想到孝順父母、爺爺奶奶,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有句古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我們應與時間賽跑,只要努力去拼,怎會留下終生遺憾呢?

每到週末,爸爸媽媽總會時不時提議:到外婆家玩玩。我聽了,心裏暗暗欣喜:終於可以到外面散散心了!爸爸媽媽總會買許多讓我垂涎三尺的東西給外公外婆。到了那兒,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整天。爸爸媽媽可忙着打掃衞生、洗衣服、燒飯……漸漸長大了,我終於懂得了爸爸媽媽的用意,他們不是隻帶我去玩的,而是帶上了一顆孝順的心。

爸爸媽媽的舉動使我感觸很深,原來他們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孝道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我一直心想:孝道可能就藏在爸爸媽媽買給外公外婆的食品中,藏在爸爸媽媽燒的可口飯菜裏,藏在爸爸媽媽與外公外婆真切的交談中……不知他們是否可以品嚐和感覺到呢?這可能是爸爸媽媽帶給我最重要的東西:孝道。

大愛是無邊的,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有一次,外公住院,我和媽媽去照顧他。已到午餐時間,同病房的一位老奶奶,拿着一個飯碗在病房門口徘徊。爸爸媽媽平時教導我的家訓油然而生。於是,我走上前問道:“奶奶,你是不是不知道在哪買吃的?”老太太忙點點頭。我立刻帶着老奶奶到附近的麪館為她買面,並幫她拎回病房。一路上,老奶奶都在喃喃地説着:這個小夥子真懂事,真孝順!……我很不好意思,但覺得我又成長了。

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應該是無私的,不光是孝順親人,還應關愛身邊所有的老人。孝道藏在生活的一點一滴:扶老人過馬路,給老人讓座......這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被動的。如果大家都這樣銘記“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盡責的人才會在最大時刻盡責”這句話,一個世界彷彿就是個温暖的家。

孝道是一條流不盡的長河,流經我的一生。只要我們遨遊其中,就覺得它不再那麼遙遠了。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的傳承,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文明教育。在中國,人們喜歡以家訓的方式傳承家風,或者説,家訓是中國人期望家風長久流傳的最主要表達方式。那麼,就讓我們穿梭於古代和現實之間,體味家訓中傳遞的家風。

家風教育伴隨文明產生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現在有文字記載的家風教育大概就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周公(姬旦)的家訓了。在《尚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周公告誡侄子周成王(姬誦)的一篇誥辭。文中,周公告誡成王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不要荒廢政事,要安定民心。“知稼穡之艱難”,這樣的家風教育至今還在延續着。

在《説苑反質》中,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嬰病重時寫下家訓,藏於柱中,要妻子等兒子長大後拿給他看。這份家訓囑咐兒子布帛不可用盡,用盡了就無法再做衣服;牛馬不可將其力氣用盡,用盡了就無法再使用牛馬耕田駕車;任事者不可對其過分苛刻,否則就無人幫你做事了。由此看來,“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家風教育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句。

在諸葛亮的思想觀念裏,人要注重加強道德修養,要不斷學習,要清心寡慾,要靜思反省,要不急不躁。他把自己這些思想和行動指南以家訓的形式傳遞給他的兒子,希望這能成為諸葛家風。可能連諸葛亮自己都沒想到,他的這些教誨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訓家風,影響至今。

顏之推教子“威嚴而有慈”

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被稱為“篇篇藥石,言言龜鑑”的家訓專書,是我國封建社會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家訓之一。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也就是説,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他要求家人在嬰兒能識得別人的臉色、懂得別人的喜怒時,就對其加以教誨。顏之推還説:“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父母既威嚴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了。“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由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大意是,對於子女,父母不能偏愛,不應厚此薄彼。通過這些語句,顏家家風躍然紙上。

顏之推身歷三朝,對世事滄桑、人情世故體會很深,因此在《顏氏家訓》中,他教育其後人要“少欲而足”、“無多言,無多事”、“慮禍養生”等。這些家訓既有封建社會的侷限性,也有其積極的一面。

《顏氏家訓》後,家訓著作漸多,差不多每個朝代都有一些代表性家訓產生。如唐代李世民的《帝範》,宋若莘的《女論語》,李恕的《戒子拾遺》;宋代司馬光的《訓儉示康》,陸游的《放翁家訓》,袁採的《袁氏世範》,陸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明代姚舜牧的《藥言》,楊繼盛的《楊忠愍公遺筆》,何倫的《何氏家規》,孫奇逢的《孝友堂家規》;清代愛新覺羅玄燁的《庭訓格言》,朱柏廬的《朱子家訓》,張英的《聰訓齋語》,汪輝祖的《雙節堂庸訓》,鄭燮的《家書十六通》,曾國藩的《教子書》,甘樹椿的《甘氏家訓》,鄒歧山的《啟後留言》等。這些家訓,影響深遠,對中華文化思想的傳承有着重要意義。

司馬光訓子節儉樸素

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也是被歷代人們稱道的家訓,這是寫給他的兒子康的家訓。

司馬光的家訓別具一格,首先説明自己是怎樣的人:“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r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幹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大致意思是説,他本來出身貧寒,一代一代都繼承着清白的家風相。他生性不喜歡豪華奢侈。他一向穿衣只求抵禦寒冷,吃飯只求飽肚子,也不敢故意穿骯髒破爛的衣服以表示與一般人不同,以此取得人們的讚揚。許多人都把奢侈浪費看作光榮,他卻把節儉樸素看作美德。

實際上,這就是司馬家的家風。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任州縣官和天章閣待制,為人廉潔,幹一輩子,家無餘財。這樣的.家風影響了司馬光,司馬光也是“以清白相承”,並認為“侈,惡之大也”。

在《訓儉示康》中,他舉出歷代許多“成由勤儉敗由奢”的例子,教育他的兒子司馬康“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要求他的兒子把勤儉持家的家風傳給下一代。

曾國藩家書傳家風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但説到近代家訓,繞不開曾國藩,有人説曾國藩的家書在家訓方面超過《顏氏家訓》。

曾家是望族,曾國藩的祖父曾留下了八字家訓:“豬、蔬、魚、書、早、掃、考、寶。”讀書、種菜、養魚、餵豬,為居家之事;起早、打掃潔淨、誠修祭祀、善待親族鄰里,是治家之法。道光年間,曾國藩做了京官,其父親在給他的家書中寫了三戒,即“節慾、節勞、節飲食”。

曾國藩做官的幾十年裏,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有兩件事必做:一是每天讀書,二是堅持寫家信。他的家信體現了他對家風的要求。他在家信中説:“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他教育家人要勤快:“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他要親屬堅持讀書:“諸弟每人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俱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以之。”也教育家人放下架子去勞動:“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他還要家人勤勞節儉:“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

讀《曾國藩家書》,就像在聽一位長者在和你聊家常,從讀書成才,修身養性,到為人處世,甚至到養花養草,無所不談,在閒聊中展現出曾家家風。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古人講忠孝仁義禮智信廉,講勤儉持家,重視家庭倫理,這些在今天仍有可汲取的營養。一代代的家訓,傳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文化。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6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讓我們從細微處着眼,從點滴小事做起,為着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着世界的温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

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三 古老的中華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傳,從未間斷。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華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頑強,就是因為組成它的千千萬萬個家庭有着良好的家訓、家規、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業的人,都充分彰顯了中華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讓我向你們講述一下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

家訓

我家的家訓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我小的時候,爸爸就教育我為人處世要與人為善。長大之後,才漸漸體會到小時候耳邊繁瑣的嘮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爺爺常説: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為惡小而為之,因為善小而不為,這是一個人良心的呼喚,是人心靈的道德底線。它無時無刻不在鼓勵着我做一個正直的人。

家規

我家的家規是:誠實守信,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準則,同時,我也認為這是做一個正直人的根本。無信則不立,媽媽常説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過一條天河,船上有各種各樣的背囊,裏面有智慧、美貌、金錢、榮譽和誠信。忽然,一場暴風雨襲來,船漂泊不定,船伕告訴他必須把一個背囊扔下,他猶豫了一會兒,把誠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後,身敗名裂,一敗塗地.

家風

家風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它體現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中,爺爺常説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説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媽媽常説人要誠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種昂揚向上的良好家風。

鳥兒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為它的那一雙翅膀;魚兒之所以能在水中暢遊,就是因為它的那一對魚鰭;馬兒之所以能在陸地上奔跑,就是因為它的那一雙矯健的雙腿。而今天就讓我們迎着良好的家庭氛圍,向着美好的未來邁進。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7

親愛的各位家長朋友: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就猶如一棵樹生長的過程。家長需要精心教育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們的缺點和不足,不是來源於他自己,而是來源於家長。對於這些缺點和不足,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粗暴的打罵,而是先糾正家長本身的錯誤,從而再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面對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數是由於外界因素和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的家庭壞境會給孩子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這時候,家風、家訓和家教的好與壞就是最有利的證明。

首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它是精神一層表面的教育,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理念。家風是一種正面的、積極向上的行為準則。它在於內化心靈,而外化行為。所以,孩子的家風教育不只停留在表層的行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教育。因此,家訓對於孩子的精神教育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訓是中國自古流傳的一種家庭傳統,至今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強烈的影響。對於家風來説,家訓更為具體、易懂。它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要求和警示,能夠更確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對。將家規熟記於心,每當孩子做事時,都會以家規為準,符合則為之,不符合則拒之。無形中,起到了警告、監督的作用。其實,家訓也可以理解為在家風的基礎上加以補充,達到內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個人認為,家風和家訓的主要體現還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雙方共同對孩子的親身教育。這種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總而言之,家風和家訓都屬於家教。所以,家庭壞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當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夠直接反應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負責任的家長。孩子在初始階段,他們所有的認知標準都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在這段時間內,父母能否讓孩子正確地認識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次改變。因此孩子的一生與家庭教育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家長必須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壞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風不是説説而已,家訓也不是背背也罷,家教就更不是簡單粗暴的那種打罵教育。家長對孩子做得夠不夠、好不好、嚴不嚴,就體現在孩子的未來。千萬不要等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才開始後悔當初對孩子教育的懶惰和放縱,要從現在就開始對孩子教育,擔負起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嚴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標準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來。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無法忽視的話題。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幸福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koucai/02e9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