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培訓心得體會大全12篇

培訓心得體會大全12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培訓心得體會大全12篇

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宋·范成大《吳郡志》),杭州,一個我十分嚮往的地方。記得中學時候,課本上一首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讓我對杭州充滿了期待,那是一個什麼美麗的地方呢?

一個茶與城相得益彰的地方。我在萬盛九鍋箐森林公園工作的時候,因為九鍋箐種植、加工、銷售茶葉的原因,對西湖龍井頗多關注,記得當時西南農大(現西南聯大)茶學系的一名教授告訴我,西湖梅家塢的龍井茶最為正宗,我更是對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充滿了期待。中國唐代茶聖陸羽二十一歲時決心寫《茶經》,他實地考察三十二個州,歷時二十六年,才完成這世界上首部研究茶的鉅作。他在《茶經》第八部分“八之出”對產地描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潤州、蘇州又下。”當時杭州已經具有相當名氣了。元代愛茶之人虞集寫有《游龍井》飲茶詩, “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烹煎黃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廣為傳唱。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龍井,題寫六首龍井茶御詩,親封“十八棵御茶樹”,將西湖龍井茶上升為至尊地位。 “好山好水出好茶”,20xx年杭州西湖申遺成功,“西湖水、龍井茶”被一起載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湖龍井茶與一座歷史名城“綁”在一起。

杭州,我更想拜謁的`是浙江大學,一所歷史悠久的名牌大學。作為一個曾經的理工科學生,大學聯考成績不盡人意未能進入名校就讀是人生遺憾。哪怕能進入“雙一流”大學學堂學習一天,也能圓我多年夢。終於,集團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班讓我夢想成真。

20xx年10月18日,集團“企業管理和創新專題培訓班”入駐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開始了我們8天學習培訓提升之旅。宿舍住下後,第一時間考察校園,重温大學時光。流連在“小西湖”堤邊,覽湖邊垂柳依依,看夕陽西下;漫步在校園小徑,煦煦秋風下,聞桂花飄香。默憶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滿城留香,不愧為杭州的市花。

即將開啟的學習之旅,有“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分析”、“中美貿易摩擦的由來與反思”、“非財務經理的財務管理”、“企業投融資與風險防範”、“創新思維與企業管理”、“孫子兵法”、“突發事件應對與領導能力提升”和現場教學實踐等豐富的課程安排,我對本次的“充電”充滿渴望和期待,秋收的季節,一定會碩果滿滿!

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的培訓學習,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觀摩了名師教學、參與了班級討論,我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專家和教授們在教育教學方面對我思想理念上的衝擊,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為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通過觀摩一些名師課堂,讓我學會了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與班級成員以及輔導員的討論交流,能夠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讓我的思路更為開闊,思想更為豐富。通過這次網絡培訓學習,我感悟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幾點。

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理論聯繫實際。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慢慢摸索經驗,使自己能夠儘快適應教學的信息化。我要時刻告誡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前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台階。能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充電。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讓培訓的碩果在教學事業的發展中大放光彩。

二、轉變教師的角色地位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理念。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在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新課標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並增強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肩負起培養人的重任。教師不再是學生的主宰,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平等的團體,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

三、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教技水平。

新課程給了我們教改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我們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我們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我們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把原來的“教教材”變為“用教材教”。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

四、在學習中思考,在實踐中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而且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動中研究,這將是我今後所追求的目標。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脱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培訓只是一個學習的開端,是一種提高的方式手段,通過培訓我們要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真正感受教育的真諦,學習使人不斷進步,教師面對的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用激情和熱血為教育這片沃土增加肥力,用科學的合理的教育方法為教育護航,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孩子們開創嶄新的篇章。

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炎炎夏日,為期九天的肥西縣新聘教師崗前培訓在肥西師範學校圓滿結束。嚴謹和務實的培訓作風讓每一位新學員收穫頗豐。同時在這酷熱的夏日裏,單位領導和老師那細緻的人文關懷時刻打動着我們每一位新學員。培訓短暫,卻給我們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精神食糧。天氣酷熱,卻能感受絲絲涼意。

20xx年xx月xx日早上8點20分,我們準時在肥西師範學校培訓大廳進行了開班典禮。本次培訓,全縣共有一百多名新學員。培訓班裏氣氛熱烈,縣局相關領導和本次培訓負責領導相繼發言,提出要求和希望。縣局領導講解了關於新教師繼續教育的意義。強調新教師培訓對於其自身的發展和追求,每年必須要求達到72學時繼續學習時間。通過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同時實現資源共享,讓同行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縣局領導同時提出四點要求:一遵守學習紀律,營造良好環境。二按時按質學習。三撰寫學習體會。四提升自我的學習質量。

在肥西師範學校程功明校長的講話中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歡迎,二是希望。程校長首先自我剖析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強調要求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之後歡迎廣大新學員走入教師隊伍,歡迎到肥西師範學校來培訓。在培訓期間,程校長希望大家安全,文明,有效的培訓。安全就是做好自我的安全。文明就是互相尊重,相互關照。有效就是聽好課,做好筆記,讀好書,寫好反思。

通過相關領導講話後,我和其他的學員一樣,對本次培訓有了準確的方向和目的。把自己在這次培訓中自我任務定格為兩個轉化,一是由教師向學員的轉化,二是由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的方向轉化。

在本次的培訓中,培訓內容大體可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二是教育法規,三是課程標準。在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裏,各科的授課老師講解理論課的同時緊扣實際教學,深刻系統的分析了我們新教師在日常實際教學中不足和困惑。同時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了我們實際的解決方法。在這種系統的學習氛圍中,我作為一名新教師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以前那寫不成熟的想法和行為現在看來是多麼的無知,我深深的自責着自己。但我同時又慶幸自己,因為在這讓我模糊不定的實際教學中,因為有了這次的培訓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我所從事的職業。這種職業是多麼的偉大和炫麗。因此,我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悦,我要對本次的培訓老師和領導説:“謝謝,是你們讓一個已即將迷失的我重新回到一個嶄新的世界,讓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我的價值,認識了我所從事的光榮事業”。也許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我內心的喜悦之情,但我卻知道我以後我該做些什麼!

在7月x日上午學習課程裏,縣教育局小教室的張主任做了題為《教師的職業道德的養成》的報告。張主任從六個方面系統的講解了教師所需具備職業道德和學業水準。他引用李開復的那段話對我觸動很大。他説道:“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有度量接受不可改變的,用智慧區別二者的不同”。這段話説明要用自己的.力氣改變自己,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這句話意味深遠,但卻深深的刺痛了我哪朦朧的窗口。同時,他還用最樸實的話語道出師德的三方面:一是良心,二是責任心,三是為人師表。話語雖然簡潔,但不失其所表達的深刻含義。通過張主任本節課程的講解我已暗自為自己制定了我的個人第一個職業規劃,在制定首個個人職業計劃我主要參照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了解教師職業發展階段,二是認識自己的發展狀況,三是充分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四是制定發展目標與行動策略。我想通過這個計劃來規劃好我以後要走的沒一步,我要虛心學習不斷充實我的知識和我個人專業的技能水平,廣聽八方評析,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走下去,早日爭取個人價值體現的最大化。

7月x日下午,有肥西師範學校程功明校長主講的“三真三愛”鑄就師魂,“三能三會”練師能為主題的教師素養課題再一次的為我打了一劑“強心針”。程校長用幽默風趣的話語開啟了我心靈那扇緊閉的窗門。“三真”:真誠,真實,認真。“三愛”:愛人,愛物,愛理。“三能”:能説會道,能寫會畫,能歌會舞。講解簡單明瞭,深入人心。在講解“三真三愛”時,要做到必須要求我們要嚴格要求,練好內功。付諸行動,錘鍊品格。同時引用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無類”和現代教育家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系統的闡述了沒有真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真理。而講解到如何做到“三能三會”時則要求我們做到兩點:一是樹立真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二是努力練就“三能三會”本領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恆,不驕不躁,專心致志。通過程校長的精心細緻的講解使我明白,要想成功沒有捷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同時要求必須要有高尚的情操,用最真實的自我踐行科學發展。實現真正人生“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價值體現。

在本次還有很多的大師名家授課內容也是精彩紛呈。例如,省教育廳法規科的查海波主任講解的課題《初任教師應當瞭解的幾個教育法規問題》,合肥師範學院的李羣教授講解的課題《師生溝通的藝術》,合肥師範學院的範蓓蕾教授講解的課題《教師禮儀與教師形象塑造》,肥西實驗國小金副校長講解的課題《關注有效備課,追求高效課堂》,肥西縣教育局中教師的李傳發主任講解的課題《備課,上課,反思的藝術和説課,聽課,評課的技能》等等。這些名師大家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深刻剖析了我們新人教師索麪的不足和須待解決的問題。他們利用豐富的知識,富有感染力的講解真正給我們一次傳到授業解惑,讓我們受益匪淺。他們高超的講解技能和豐富的知識底藴以及謙遜真誠的為人作風一時讓我難以自拔,以致九天的培訓時間感覺轉瞬即逝。

我相信這次培訓將在我人生的仕途中難以磨滅。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這次培訓我人生旅程將會開啟嶄新的一面,我將為自己的教育事業奮鬥終生,因為我為我的事業而感到光榮。

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由於疫情原因,我們在8月15日進行了線上英語培訓,有幸聽到臨西縣第三國小優秀教師鍾老師的課,《提高國小英語課堂探析》,受益匪淺。總體感受,鍾老師平時的課是用新(心)去上。

眾所周知,國小英語老師的總課多、班級多、學生多、作業多、內容多。但作為副科來説每班課時又少。在這種任務多時間少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更完美的完成任務呢?聽完鍾老師的課,我的總結為,用新(心)去上方法就比困難多。

首先,提高英語教學成績先決條件,要讓孩子:親其師,信其道。鍾老師用她獨特的方法和魅力去讓學生喜歡老師愛上英語課堂。老師時刻用新(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英語成績。鍾老師通過調查研究得出,孩子們喜歡老師改變風格,就立刻買了一條新裙子穿去學校,得到不同凡響。通過和學困生(調皮、不寫作業的)瞭解,並交朋友,讓他們愛上老師,愛上英語課,提高自己的成績。

其次,自己的課堂自己做主,向40分鐘要效率。鍾老師通過新的教學手段準備:有趣的課件、英文歌曲、英文舞蹈、遊戲互動。採用新的教學方式:課上語音語調的變化、自己譜曲的英文歌、手舞、chant等。讓整節課都“活”起來。老師是活躍課堂的`引導者,老師與學生互動,使英語課堂更有趣,讓孩子記憶更深刻,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再次,每次每季開學前秀一段英語,讓這學期孩子們都帶着崇拜、興奮的情緒度過。除此之外,平時要注重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訓練孩子英語日常用語。採用物質獎勵老師的好助手:科代表,小組長,肯定他們的優秀及付出。

總之要用心去安排每一節課,40分鐘的課堂要完成複習、背誦、講授新課、領讀,內容多,所以每節課都用心安排得當。英語最重要的是repeat,尤其是課上聽讀,鍾老師採用的三倍讀書法、抽列(行)接背法、分層作業法、定時背誦法、課後隨時鞏固法、手拉手幫扶法都很實用。

聽完鍾老師的課,的收穫是以後要學會用心去教學。用心去找到適合自己課堂的新方式、新方法;用心去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用心去感染學生、走進學生,從而收穫到更多的友誼,更好的成績。

培訓心得體會 篇5

12月7日,xx市校足辦的統一安排下,我來到市體育會展中心進行了為期六天的校園足球教練員的培訓。此次培訓讓我收穫頗多:

首先,市教育局、體育局各級領導對本次培訓作重要講話;承擔本次培訓任務的陝西 師範學院教授耿建華就本次培訓提出了一些要求。開班儀式結束後緊接着就開始學習。我抓住這次機會,認真學習,從足球的基礎訓練做起,瞭解校園足球發展狀況;青少年足球身體訓練的特點;知道了足球訓練與比賽的相關知識;學到了荷蘭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理念以及草根訓練的內容方法等等。

其次,感受最大是耿建華教授和李志指導一動、一靜;一位側重理論,一位側重實踐的絕佳配合,本身就體現出足球的默契配合的精神。耿建華教授和李志指導用貼閤中國小足球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在寒冷空曠的足球場上,他們通過足球練習和遊戲,把我們這些成年人帶動得興致勃勃地進行足球運動。一會兒是足球球性練習,一會兒是足球技術訓練,一會兒又是足球戰術配合,另一會兒還進行足球教學方法指導和足球訓練預防運動損傷的要求。使我們在運動中以及和耿教授和李指導的身傳言教下,掌握了足球基本技術和戰術以及草根足球的教練法,也對我今後的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耿建華教授和李志指導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學習。耿建華教授教學一絲不苟,言傳身教,主動詢問我們學習和掌握技術和教學的情況。耿建華教授雖然已經年過五旬,但每教一項技術都能親自示範,讓我們看清每一個動作,講清每一個動作要領,讓在場的每一位學員都清楚的知道動作的`細節,這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足球教練的職業操守,更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足球的希望。李指導更是親自上場踢球為我們展示足球風采和戰術配合意識。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天時間,但耿建華教授和李志指導恨不得把畢生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

另外,耿建華教授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足球教學方法也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知道了足球訓練一要“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從自身做起,學好足球基本技術,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練員,要持之以恆。二要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的訓練,三要了解運動員的心理,加強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提高他們的集體感和意志力,這樣才能提高球隊的戰鬥力,才能更好提高中國小足球運動的水平。

總之,這次培訓不僅注重理論上的學習和提高,而且重視足球教學實踐,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了起來,為我們基層足球指導員搭建了一個進步交流的平台。最後感謝xx市體育局和教育局提供了這次絕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學到了許多的貨真價實的足球知識和理論!

培訓心得體會 篇6

今年1月,帶着無限眷戀,我畢業離開了母校,而今再次走進校園,看見那一排排無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動難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角色的轉變,從乖順的學生轉變為站在講台之上傳授知識的教師,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和驕傲的。為了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們能儘快適應教學工作,學校特地為我們安排了持續五週的校內培訓。給我們講課的都是在教學一線上經驗豐富的教授們,他們用科學的觀點、獨特的視角、精闢的語言、嫻熟的教法給我們這些剛剛踏入高校的同學們上了一堂堂精彩的難得的好課。這次學習時間雖短但內容很充實這對於我們這些新教師來説將終身受益。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包括學校校史和辦學定位介紹、教育教學專題、教學能力提升專題、科研系列專題、人事政策及薪酬福利專題、青年教師培養專題等等諸多方面的系統介紹和學習。不僅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對二工大的發展歷史和人事、薪酬、財務等一些規章制度有了瞭解,而且學習到了如何結合個人特色,兼顧教學與科研。

這次校內培訓與市教委組織的新教師崗前培訓交替進行,也起到了有效的互補作用,現將這次校內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本次的培訓最重要的是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全面的認識。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點。就我從事的教學崗位而言,最主要的工作任務是教授學生電子信息和光電工程的基礎知識,為他們以後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電子信息和光電信息領域的科研技術人員打好基礎。這也就是傳道、授業。

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這也就是解惑。

作為一名專職教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瞭解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學生,

站在學生一生髮展的角度對學生負責。這個一名成功的教師應該具備的。捫心自問,我相信自己能做到愛學生、負責任、認真對待工作這幾點,於是,懸着的心中有了一絲坦然,相信通過努力,自己能成為一名好老師。時長五天的培訓,課程多、時間緊,研討和交流的機會很少,但是通過培訓,我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認識。也認識到教師在教學環節要格外注重細節,要在選材、備課、板書等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法貫穿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掌握更多的知識。

其次,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今後的教學除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應該講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訓中,幾位老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高校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老師們還提出瞭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培訓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繪聲繪色的課,通過這次課,我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並且高校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自身就應該走在學術的前沿,將最前沿的知識帶到課堂,傳授給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畢業後能很快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時,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最基本的"六認真"要求,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佈置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組織考試和認真組織課外活動。備課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備課中要準備三方面,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要關注學生如何學,學到了多少東西。不僅要求老師課時備課,還要善於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總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教學上,應該懂得將教學藝術化,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知識的引導者,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懂得授課的藝術性。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如何使自己能夠有質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這門課,使學生能夠持續地從心靈深處接受我的教學,這就需要我努力地備課,努力地鍛鍊,努力地學習。

最後,本次的培訓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本次培訓中,培訓指導老師從頭到尾始終貫穿一箇中心,那就是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學生時期那種趨向感性或者説是浪漫的生活態度。鼓勵我們要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發展的弄潮兒。高爾基曾經説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也許,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説,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開端,而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還記得培訓的最後一個下午是新老教師座談會,宋書記、徐校長以及各職能部門的領導出席了會議。在各位新教師進行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後,在校領導的鼓勵下,都踴躍地提出了入校以來的感受及相關建議,包括拓展圖書館電子數據庫資源、校內辦公流程網上辦理等,校領導和各位領導耐心地回答了我們的問題,並針對某些重點問題實事求是地指出瞭解決的難度,這讓我們感到了領導們的腳踏實地和平易近人,對於二工大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信心。

總之,本次校內培訓使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多了許多教學方法和策略。最重要的是本次培訓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增添了許多信心。我會牢記自身使命,做好一名教師。通過言教、身教、境教,全方位、全過程、全身心地完成好教學工作,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擔。這段經歷對於我們這些新教師來説將是終身受益的。真心感謝學校,感謝人事處給我提供了這樣寶貴的培訓機會!

培訓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1月5日至14日,中專全體教師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中德職業教育集團培訓班。這次培訓既充實又緊張,課堂內容豐富。

本次培訓主要有以下幾項內容: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介紹、職業能力、教學法、行動為導向方法、課程開發等。通過十天的學習和交流,使我對這些內容有了更深刻、更直觀的認識,對行動導向教學法、課程開發以及我的教學理念都有了本質的提升。

同時,德國專家Uwe Heiber博士嚴謹的工作作風,幽默、風趣的談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天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覺很累,可是收穫也很大,我在培訓心得的紙上寫下了“累並快樂着”。下面我將自己在這次培訓中得到的一些收穫與啟示表述如下:

一、收穫

(一)培訓形式新穎,提升了“學生”的能力

以前聽取的報告講理念、講概念的東西比較多,而這次培訓比較直觀,德國專家系統、深入淺出的講解,耐心細緻的解答及悉心指導,使我們體驗了原汁原味的德國教師的上課風格。Uwe Heiber博士不是單純的進行教學法的語言傳授,而是通過完成一個個的具體任務帶領學員親自體驗,讓學員在課堂上行動起來,在培訓的幾天裏,我們就是“學生”,很多課都要在團隊的條件下完成工作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些“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得到鍛鍊和提升。這種做法,充分發揮了大家的主動性和團隊協作性。

(二)充分理解了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真諦

這次培訓,Uwe Heiber博士的精講,大家的積極參與,特別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給我們的心靈帶來很大的震撼。行動導向教學法正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思考,最大限度的掌握理論和實踐技能。

其中它的理論模型是六步: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驗——評估。其實可以將其歸納成三步:即事前(計劃)——事中(實施)——事後(評估)。而我們目前的教學主要缺少的是第一步:計劃,當學生養成事前做計劃的習慣和能力後,那麼對他職業能力的養成有很大的決定作用,而其中的職業能力

已經不再是我們所説的專業能力和技能,而是將其與企業的用人標準與學生個人將來的長遠發展融合進去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具體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性能力,而想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就需要老師認真設計這樣的情境,將實際化的企業的模擬或真實案例搬到課堂上,並在其中融入衝突等元素,讓學生實現跨界的能力及知識的學習。我們清楚的看到,行動導向教學法真正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突顯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引導、師生互動,以學生為核心。可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造力、獨立性和團隊精神,符合“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念。

但是這個辦法對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在課前精心地設計這個學習情境,並用在情境進行的過程中,他能夠掌控整個教學過程,並且多種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靈活運用,同時將如何引導、啟發學生去製作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這是一個老師在不斷地摸索過程中才能做到的。還有在整個教學過程及情境的設計中要融入衝突等元素,不斷設置障礙,讓學生從而獲得社會能力及個性能力。另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被調動起來?需要情境的設計思路、趣味性等達到很高的標準。

(三)對於課程開發有了一個根本的全新的認識

課程開發是通過需求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再根據這一目標選擇某一個學科(或多個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評價、修訂,以最終達到課程目標的整個工作過程。做好課程開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項系統綜合的工程。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課程開發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課程開發的過程是將工作過程導向有效融入專業教學。做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針對專業主要工作崗位進行企業調研。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劃分行動領域,將行動領域與學習領域對應。確定基礎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拓展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引入現場實際項目,由難到易、由繁到簡設計教學情境。學習過程要融入社會能力、個性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的培養。

二、啟示

經過這次培訓,我獲得了諸多的啟示,對如何組織好我們的課堂教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與想法。

(一)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讚賞的眼神是老師調動課堂氣氛的關鍵

在培訓中Uwe Heiber博士經常會讓我們發表意見和看法,習慣了做學生的“聽”,總是心情忐忑怕説得不好,事實證明擔心是多餘的,這些“老學生”越來越積

極主動,心情越來越放鬆,因為Uwe Heiber博士從來都是用一種讚賞的眼神,鼓勵的語言來對各小組的作業進行分析點評,從來不批評。這種老師對學生勞動成果的尊重帶給我們很大的動力,讓我們竭盡全力完成每一次任務。由此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教師在課堂上,一定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無論學生的成果如何,都要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課後指出不足和改進的方面,這樣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也達到了教師教學的目的。

(二)教學方法需靈活多樣、教學內容要精心設計

行動導向教學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四種職業能力,它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講解、學生獨立學習、學生在小組內學習、學生作報告、學生展示工作成果、頭腦風暴法、小組比賽法、外出參觀、課堂作業等等。教學媒介也是,如PPT、發任務單等,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行動起來,使學生在行動中訓練能力。

我們可以考慮將這些方法運用於課堂教學的某一個小環節,在某一個知識點上運用這些生動有趣的方法,即使浪費些時間,可是達到的效果會很顯著的。另外可以在一些適當的內容上多讓學生自己去計劃、去參與,我想比每次都是老師告訴學生答案要來的生動多了。當然這需要老師去精心設計每一堂課。

(三)把課堂讓給學生

為了體現教師的自身價值,為了使自己上的`課受到學生的歡迎,我們不斷地進行教學上的改革:教學方法採用案例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教學手段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考核方式採用多樣性考核,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雖然改革後課堂效果有了一些改變,但總是不能杜絕學生上課睡覺、玩手機的這種現象。通過在培訓期間的學習和反思,認識到根源在於老師沒有把課堂讓給學生,教師仍然在扮演着導演加演員的角色,老師總是以講為主,學生也主要是被動的聽,缺乏任務的驅動。這次培訓,通過德國專家對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的運用,使得我們對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就是要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教學核心的方法。時刻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本位、選取有價值的教學內容、通過基礎與專業知識學習為載體、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

(四)多讓教師參加一些實質性的培訓,可迅速轉變和提高大部分一線教師的思想意識

俗話説“百聞不如一見”,這次培訓我身臨其境。以前也聽過參加國培的老師在學校裏做報告,但是因為沒有實質性地參與學習,所以總是感覺不到實實在在的東西。通過這次的真正參與,才有切身的感受。我想如果多給老師提供機會參加這種類似的培訓,即可以讓老師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又能讓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去考慮如何調動課堂,如何改變課堂。如果將老師們的教學觀念由被動變革變成主動改變,我們的教學改革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穫很大。我們應該借鑑先進的德國職業教育理論體系,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組織,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還課堂於學生的教學大氛圍。在此衷心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想只要用心去做,必然會改變我們的課堂,改變我們的學生,進而改變我們的教育。所以,十天緊張的學習雖然累,但我卻快樂着!

培訓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10月22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河北省鄉村中國小教師培訓國中語文送教下鄉豐南基地培訓活動,聆聽了盧素俠、田賀書、張素鳳、張麗鈞等專家教授的生動、形象而有精彩的講座,還聽了名師李鳳英老師執教的《背影》一課,自己也上了一節文言文閲讀課《河中石獸》,着實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可以這樣説:學習的過程是艱辛的,更是快樂的、幸福的,之後的反思更是雋永悠長的!短短的幾天培訓,走進了教授們的心靈世界,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把我印象最深的記錄下來,給自己留個紀念,願我也能拾級而上。

一、專家講座,高屋建瓴

培訓開始,我們聆聽了唐山師院盧素俠教授的講座《新時期閲讀教學的守正出新》,她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我們在收穫的同時更是使我們對閲讀教學有了更全新的認識。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是培養能力的課程,所以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髮展聽説讀寫的能力。”其中,盧教授指出:閲讀能力是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更是培養其他素質能力的重要抓手。可以説,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彰顯語文學科基礎性、工具性的重要方面,在整個國中語文教學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在閲讀教學中,每一位語文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準確地鑽研教材,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靈活地實施教學活動,就能提高閲讀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本次培訓中,唐山市語文教研員田賀書老師為我們細心解讀了《國中語文修訂版新課標》,並把新舊的課標作了一個對比,指出其中的不同之處,讓我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更明確的認識,從而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新版課標的理念和思想,並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起到的極好的效果,為以後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二、名師課堂,催人深省

李鳳英老師精讀課文《背影》讓我感受到名師的課堂教學自始至終都在進行着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感悟,學生和老師,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徜徉在語文大餐中,細嚼慢嚥,意味悠長!精彩的課堂需要細節來構建。關注細節,就是關注課堂的生成,也是關注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李鳳英老師以學定教,一步一步拉着孩子們學會閲讀,不但讓孩子們知曉了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同時以實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閲讀作文就是“説真話 吐真情”,整個學與教的過程都了無痕跡。我想這就是課堂預設和生成的絕妙處理,也是潛移默化的最好詮釋吧!她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父與子”,學生學的快樂,學的真實。

另外,課堂上,老師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入情入境的語言環境中讀懂文本。他們將文本教材作為“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學生語感和語言”的工具性的重點訓練材料,在充滿人文情懷的語境中,實實在在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能力。而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究、學會朗讀、與文本實現對話的過程,更是紮紮實實的聽説讀寫的過程。教學《背影》時,李老師就文中具體抒寫“感動”的段落,通過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理解、感悟、品讀,引導學生讀出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場景。這樣的效果,就是實實在在地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從名師經典課堂案例中,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成就精彩的課堂,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科素養和文化修養,要堅持學習,成就學生亦是造就自己,培養學生就是提高自我。

三、親身實踐,昇華自我

在聆聽講座的同時,我們還觀摩了幾位老師的示範課,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了這次培訓的實效性。有幸的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還上了一節文言文閲讀課《河中石獸》,本課設計的特點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譯——議——悟”的結構模式,從知識能力到情感體驗,從文本走向生活。具體有如下成功的嘗試:突出了重點,在誦讀中體味、感悟。突破了難點,巧用“換字法”,體會“多”和反問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體現了“過程和方法”。體現了特點,抓住了學科與文體的特點,上出了一定的“文學味”。 英國哲學家約翰·懷特在《教育哲學》中解釋“教”的時候説——“‘教’……意思是努力帶來‘學’”。 這節課帶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教就是要努力帶給學生可學的,而不是在那裏磨洋工。我就想明天我再講朱自清的《春》或者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或者是袁宏道的《滿井遊記》,我再也不死板的按照模式進行板塊教學了,再也不讓學生學習賞析寫景句子的答題思路了,我要從關鍵的形容詞入手,看作者是如何對春天、冬天進行描寫,從作者摹狀出來的“表現”進一步認識其特徵,最後聯繫社會人生作歸納性抽象昇華,得出其潛在的意涵,也就是文章的主旨。換一種思維方式,換一種教學方式,讓機械的重複變成一種享受,可能換來的是我們師生幸福的明天。

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提高。這次培訓,不論從教育教學的理論還是實踐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效良機。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讓我感受到自己要鑽研的路還很難,要學習的路還很長。這樣的學習,這樣的收穫,是我們一線語文老師的福音和觸發器。相信:行動就有收穫,堅持就有改變!改變因“學”而起,成效由“我”創造!

培訓心得體會 篇9

在信息中心這幾個月以來的工作和學習,我切實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不僅使自己的理論基礎、業務能力等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還進一步增強了對學習的自覺性與持久性,提升了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一、認真做好培訓工作,明確學習目的

在公司開展全員培訓期間,我作為新學員收穫頗多,學到的專業技能使我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培訓學習是提高業務知識的最有效手段。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是電子化、網絡化、數字化社會,知識更新、知識折舊日益加快。要適應和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二、培訓的作用在工作中得到昇華

通過培訓,在網站建立方面,我着實的學到了門户的基礎知識和應用。例如框架的搭建、程序語言設計、服務器的.遷移及升級。學習了VB程序設計語言、JavaScript程序代碼、門户Web Part組件等技術。在實踐過程中我從剛開始的陌生到現在可以完成基本工作。在門户管理方面,對於信息發佈、文檔管理、權限管理等工作我都能夠正常維護操作。在多媒體的設計方面,對於動態效果、flash的設計和製作、利用photoshop等軟件對圖片進行修復和美化等,更加盡善盡美的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培訓中所學到的知識在這些實際應用中,不僅啟發了我的思路,更是我工作的助力!

我認識要面對不斷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學習、要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新思維,以創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更加認識到加強培訓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業務知識水平的需要。還要感謝所有組員的悉心教導和幫助,讓我意識到一個團結的團隊能讓工作事半功倍,温馨的團隊氛圍能讓忙碌變成了享受,壓力變成了動力!

總之,通過培訓學習,我的感觸頗深,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理論素質、工作水平、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後,我要把握住各種學習的機會,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身邊的同事學,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方法豐富自己的知識,努力鍛造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中心員工!

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很榮幸能參加由江蘇省特教師資培訓中心組織的省聾教育語文教師培訓活動。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專家的精彩講座,有學員的教學展示,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回眸這一星期的培訓,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一、專家講座,精彩紛呈

我有幸聆聽了盛永進、談秀菁、趙慶等專家的講座,得到了前衞的理論薰陶。感受最深的是南京特教學院的盛永進教授的講座——《融合背景下特殊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考》。盛教授幽默的語言深深吸引了我,講座的內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不僅讓我瞭解到了世界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動態,而且還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

趙慶校長先總結了聾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學校的語言教育是促進語言能力發展的最好形式。但事實看來聾生語言的掌握效果並不好,這是因為學校相對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對聾生語言的培養目標要求過低,或陷入空談;放鬆對高年級聾生的口語訓練;書面語訓練與生活脱節;教學方式更強調對語言知識的識記,不利於發展聾生獨立遷移、類化所學語言知識的能力。接下分析了聾校語文課堂的卻失,一是要求模糊,缺失目標。二是單調枯燥,缺失情感。三是機械訓練,缺失積累。最後推薦了五個給我們語文教學有啟示的例子。

第一位是韓軍老師《新語文教育給聾校語文教學的啟示》,舉三反一,“語文的學習首先必須‘舉三’才行,然後才能‘反一’”。“舉三”就是大量閲讀、大量積累,這是學習語言的前提。“反一”就是學生自己的讀寫能力。沒有舉三,難有反一。這是學習語言、形成言語能力的根本規律。聽障學生的語言學習,我們就更應該確立“舉三反一”的理念:不僅在“舉一”上指導到位,更應該在“反三”上大有作為:將語文教材當作例子精讀精悟,並以教材為港灣,將學生引入到課外閲讀的浩瀚大海中去,教給學生在那裏搏擊風浪的本領,見識知識天地的美麗開闊,領略精神天地的無限風光,以達到舉三反一、自求博取的目的。雅各布·布洛諾夫斯基在《科學與人的價值》中説的那樣:一個孩子讀書就如同化工廠從海水裏提取鎂,幾十億加侖的海水在這個大化工廠進出着、被處理着。從每一加侖海水裏並不能提煉到多少鎂,但是從數量龐大的海水裏,情形就不一樣了?

第二位是孫雙金《重構國小語文教學體系的思考給聾校語文教學的啟示》,遵循規律,他認為現在的教材基本上是有一篇篇白話文組成,教一篇白話文,一般可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後提一兩個關鍵問題理解課文,接着可背誦文中精彩的成語、句子或片段即可,沒有必要在內容上挖過來挖過去。這樣一來,大塊的時間就可以節省下來,為校本教材的學習贏得時間、贏得教學的主動權。聾生雖有聽力障礙,但他們還是遵循着一般兒童的智力發展規律。聾校語文教學的第一塊“大石塊”應該是——語言信息的大量而高效地輸入。第二塊“大石塊”應該是——在儲備一定量的語言信息後引導孩子步入階梯式的閲讀教程,可以嘗試從“兒歌、童謠、繪

本賞讀”起步,然後慢慢進入美文美詩、寓言小品、蒙學故事的閲讀、理解和積累階段;第三塊“石塊”應該是——大量短小精悍的優秀兒童或少年文學作品。課內,以教材文本為例子,吸納並積累語言信息;課外,以海量閲讀為載體,在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中沉潛往復,在讀寫薰陶中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第三位是薛瑞萍老師《語文學習之道給我們聾校語文教學的啟示》,厚積薄發,其一、“讀書,寫作,對話,思考。這就是語文。”其二、“我愛讀,帶學生讀;我愛寫,帶學生寫;我愛思考,帶學生思考。老師台上口若懸河,燦若蓮花,學生下面對答如流,滔滔不絕。這就是語文!”其三、“語文教學,教師能做的和最該做的,乃是激發、提升孩子的閲讀興趣和品位。”

第四位是韓興娥老師《課內海量閲讀給聾校語文教學的啟示》,融會貫通。

①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構語言認知結構,使新獲得的漢語信息在大腦皮層構建新的鏈接,產生新的系統,從而融會貫通,牢固掌握。

②這個語言系統就只能在閲讀中才可能被高效地建構起來,學生們在海讀中不斷接觸並熟悉漢語語言,而這樣的語言復現又不孤立、不枯燥,且是富有意義的,是富於理解性的。

③學語文就像“捂柿子”一樣,通過大量的課外閲讀慢慢把“柿子”捂熟了。

第五位是領蘭祖軍的《價值教育觀給聾校語文教學的`啟示》,價值引領。

①語文應成為對學生進行價值教育的重要學科;

②語文教師應該用經典傳承價值;

③語文教師應致力於將語文課堂變成充盈價值關懷的“場”;

④語文教師應將價值之“鹽”融化到閲讀之“湯”。

讀書就是要——讀明一點理,讀懂一顆心,讀做一個人。

二、教學研討,共同成長

培訓活動中,我們欣賞了溧水特殊教育學校兩節語文課——《將相和》和《哥哥傻嗎》,兩位教師給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聾教育語文課堂,使我們從中感悟很多。同時,我們團隊中的三位學員教師的實踐課也非常精彩,通過集體討論、備課、製作課件,使我們對聾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低、中、高年級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的膽量、睿智、鑽研精神,給了我無窮的榜樣力量。培訓活動中的每一次研討、每一次交流都是那麼真誠、樸實,大家在一起討論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教學中的體驗,彷彿是彼此心與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譜寫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消化培訓,為我所用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我的語文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課後經常撰寫教學後記,對該堂課的得失有所記載,以便今後上課進一步提高。並積極撰寫教育隨筆和教學論文參與投稿或評比活動。

感謝學校領導與同事給我提供了一個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通過這次培訓,我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長流,並將振奮精神、激勵自己,在特教語文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

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在達內為期兩週的實習時間已悄然離去,剛來時的那種新鮮好奇早飛到了九霄雲外,更多的是離開時的那種不捨和對自己及所學的反思。

當我第一天來這裏時,和其他同學一樣懷着興奮得心情踏進達內IT培訓中心,或許是單純的對這個新環境的好奇、也或許是曾經對這兒有一點了解想親自見證一下,因為聽大二的學長説只有來到達內才能學到與學校不同的東西,才能更接近實際項目工程。的確如他們所説,運行程序前必須作許多準備工作,如:在ClassView內的CSDIDemoDoc文檔內創建變量或增加成員函數;在ResourceView內創建快捷鍵或增加菜單項……當然做成功一個項目必須先寫好需求分析。

就這樣既興奮又好奇的跟着老師一步一步往下走,跟着在鍵盤上忙碌的敲代碼、調整程序。實習時間慢慢的在減少,而程序卻相反——越來越難,越來越繁。因為一個小環節與大家拉開了距離,在一個龐大的`項目中是不允許任何一處掉鏈子的。看到同學們早已“輕車熟路”操作自如了,而我卻不知所措,立刻就有了壓力。一天下來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種巨大的差距。學校所學與實際應用中的脱節。

在我困惑與迷茫時,老師給我解釋説:“咱用的編程軟件是VC6.0,更加註重的是對學生實戰能力的培養,在學校所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讓我們學習最新的編程技術,通過做項目的方式來讓我們明白實踐中的編程到底是怎樣的……”正是冀老師的耐心講解讓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幾天下來從簡單的c++程序到第一個win32程序,從MFC到第一個Dialog……雖然程序中還是有太多的疑惑但更多的是增長了見識看清了差距。

通過實際項目的開發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1.多向老師、同學虛心請教,也別説自己學的不怎麼樣,不然會大大減少自己的自信,從而與大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2.編程以前一定要對整個項目有仔細的瞭解,最好能寫好需求分析,這樣在實際操作時就會更加調理,而且不會遺漏東西。

3.做任何項目都離不開團隊合作。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團隊合作意識,多和小組內的人交流。

4.在編程中一定要規範,絕對不可以隨性

在達內的這半個月培訓我感覺獲益匪淺。雖然與課本知識不同,至少我看清了實際做項目與書本知識之間的差距,不至於在就業後手足無措。這次實習對我以後的學習甚至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從11月16日至11月22日,在華東師範大學參加了“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校本研修培訓,先後聽取了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謝利民等11位教授、博士生導師、特級校長關於“校本研修,提高教學質量”所做的專題報告。通過這次學習對什麼是校本研究,如何組織校本研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下是我自己的幾點感悟。

一、校本研究,注重讀書學習。

課程改革時教師最大的挑戰是對教師觀念的挑戰,校本研究就是要搞研究,要獲取新的理念只有讀書才能得到。

二、校本研究是以學校為陣地的。

這就強調了學校研究的內容是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因此,校本研究的研究內容是有針對性的`,是解決老師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校本研究是以教師為主體。

只有讓教師來解決自己教育教學中產生問題。才能改變教師的自提高教師的素質,老師把工作的研究當成學生的研究,每個老師都擁於他們不同的個性,教育教學過程中也要尊重他。

四、校本研究,堅持教育反思。

人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都是多次反覆的實踐,探索出來的。因些,每一個環節都有了和諧的地方,必須通過反思去參與指導,才能避免 1

下一次實踐重複這個錯誤,教師發生的直接變化,反思的步驟就是堅持互動。

當課程改革步入關鍵之年,課改進入縱深發展階段,困擾我們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專業水平,如何激發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得到真正全面的發展?“校本研究”讓我們感受到在課改中,成功者是成功,失敗者也是一種成功。“校本研究”讓我們的雙眼有了自信的光芒,頭腦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創新的火花。

我想要説,凡事要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實踐,那我們的教學就能真正的成為一門藝術,絕對就不是一種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簡單勞動了。為了自已專業水平的提高,為了使學校在教育教學上得到更好的發展,我要繼續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0eo9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