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娛樂至死》讀書心得

《娛樂至死》讀書心得

《娛樂至死》由尼爾波茲曼所著。書中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娛樂至死》讀書心得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娛樂至死》讀書心得

《娛樂至死》讀書心得一: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於1985年出版了一本《娛樂至死》的書,PC娛樂網。這是一卷了不起的精神財富,對於處於信息爆炸年代,並被極大的信息量衝擊的頭昏腦脹的我們意義至深。

這本書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進行了探討。

當時,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據此,波茲曼悲觀地認為: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無論是印刷術還是電視,歸根到底是一種信息傳遞的媒介。

馬歇爾〃麥克盧漢有一句着名的話語:“媒介即信息。”他認為,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的把柄,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

在書裏,波茲曼有着更為深入的認識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

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着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

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媒介更像是一種慢性毒藥,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當完全上癮後,無法自拔。

《娛樂至死》讀書心得二: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

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

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娛樂至死》讀後感,來自卓越亞馬遜網友:在波茲曼看來,在印刷時代讀者閲讀的時候,讀者的反應是孤立的,讀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閲讀從本質上來説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當然也是一種理性的活動。印刷時代所培養的客觀、理性的思維,並鼓勵嚴肅有序、具有邏輯性的公眾話語。而隨着電視的興起,印刷機統治思想的“闡釋時代”逐漸逝去。

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瞬間傳遞信息,受眾無法在短時間內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對事物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在瞬時和圖像的雙重影響下,電視使人們既失去了傳統,又放棄了思考,並把人們引向文化的反面娛樂。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並毫無怨言,甚至是無聲無息。人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娛樂至死”的物種。

電報發明之後,傳統理性、嚴肅的語境被解構,信息的價值不再取決於起在社會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而取決與它是否新奇有趣。新的科學技術使得信息源源不斷增加的同時,信息的重要性一落千丈。信息後浪推前浪地進出於人們的意識,並帶給人們支離破碎的時間和被割裂的注意力。在瞬間傳遞、不斷更新的信息浪潮中,每個信息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被割裂開來,受眾所接受的只是“碎片化”的語境,甚至整個世界都變成了信息所存在的語境。這些沒有依據、毫無關聯、支離破碎或流於表面的信息常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實,實際卻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 值得指出的是,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的第七章“好……現在”中,他所擔心的不是單純娛樂類節目的泛濫,而是本應嚴肅進行思索的信息在製作節目時,被包裝成一種娛樂形式。在現在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娛樂本身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應該娛樂的也都娛樂了,在這點上……

娛樂至死的讀後感,來自京東網的網友:<娛樂致死>這本書的題目起得有點俗,像是一個不入流的作家寫的隨筆,然後為了賣座,為了吸引眼球而起的。

看了以後才發現,原來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哲學書,20歲的時候我非常喜歡看哲學,很多哲學名著都買回了家,不過多數哲學經典都很難讀,很晦澀,本來哲學就不是為了給普通人看的,何況經典了。

不用説隔着語言和時代的兩座大山,就是當代中國的哲學家的書,又有幾本能夠讀懂讀通呢。不過有一些哲學家,同時文學功底相當好,甚至本身就是文學大師,所以他們的作品還是能讀的'。

不過很多哲學家關注的東西很少能夠引起我的共鳴,不過是瞭解一下,看看哲學家都在想什麼。

不過這本書還是不錯的,提出的問題都很尖鋭,我們一直都在文字的世界中,這個世界是被印刷品主宰的,我們天天在提倡閲讀,反對電視。可是作者指出在印刷術發明以後,樹立了個體的現代意識,卻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印刷術創造了散文,卻把詩歌變成了一種奇異的表達形式;印刷術使現代科學成為可能,卻把宗教變成了迷信……是啊文字有優點,同樣有缺點。我們接受了它就必須把缺點一起接受。

電視也是一樣,雖然電視和圖象是非思考的,非理性的,但是我們卻無法拒絕它們的力量,我現在看書,要是沒有插圖,就根本不會買了。

圖象的世界遲早會到來的……

《娛樂至死》讀書心得三:

“在這裏,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這本書主要是闡述了電子信息時代與印刷時代的區別,對電視的消極作用進行了批判。認為想用電視來傳達嚴肅的信息是不可能的,電視的目的只是娛樂大眾。所有的一切在電視橫行的時代都穿上了娛樂的外衣。甚至包括宗教,政治,選舉,教育。。。

作者認為電視傳遞的信息是膚淺的,目標只是吸引受眾的眼球,至於內容完全沒有深度,想用圖像來表達深度的內容是完全不可能的。快速切換的鏡頭,欄目,廣告,在受眾的腦海裏只是稍縱即逝的一掠而過,並不能影響到現實的生活。

大部分的人在看過新聞的幾分鐘後根本記不清任何一則播放過的內容。

教育片也一樣,對受眾幾乎沒有指導意義。

電視的這種娛樂性質也給了受眾一種不嚴肅的刻板印象,導致受眾根本不相信電視內容的真實性。

對於像娛樂片一樣,插播音樂的新聞節目,人們觀看的同時並不會把新聞內容太放在心上。

比如剛剛播放的一則地震新聞,核威脅的新聞,受眾還沒來得及反映,已經被播音員一句OK,…NOW,引到了另一則可能是哪位公主得了百日咳這樣的新聞上。

書中説到了用電視傳教的例子,認為這種把宗教也娛樂化的行為雖然極大的擴大了宗教的影響力,卻使得宗教失去了其本有的嚴肅與神聖,結果肯定是會慢慢的削弱它作為宗教信仰的作用。

聯繫到我國國情,就會想到近幾年很火的通俗化經典,于丹講論語,易中天品三國,這些雖然都把難讀的名著用通俗的語言傳授給受眾,有利於經典的普及,但這種娛樂化的途徑,其實是會削弱經典的力量。

在這本書寫作的時候電腦還沒有得到普及,對於未來是奧威爾所説的信息被集權化統治,還是如赫胥黎所説,未來會信息過剩,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作者預言了後者的正確性。現在看來,他是對的。

互聯網普及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變成自主的交互的,不再是印刷媒介或是作者所説的電視一樣,按時發佈信息,根據編輯意圖發佈信息。現如今,人們已經淹沒在了海量的信息中。

從電視到互聯網,娛樂至死的時代仍在繼續,而且更加難以控制。不再是媒體制造娛樂氛圍,而是全民一起,互相娛樂,娛樂至死。

引用本書的最後一句話: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標籤: 至死 娛樂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17ww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