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數學説課心得體會

數學説課心得體會

數學説課與優化教學

數學説課心得體會

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近年來,我們除了繼續抓好優質課評癬評課等教學活動外,還在教師中增加了“説課”這項新內容。實踐證明,説課活動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簡便易行,具有較強的參與性與合作性,能很好地解決教學與研究、理論與實踐相脱節的矛盾。目前,這種形式已成為大面積提高教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説課的具體內容與要求

所謂“説課”,即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就一 節課或一個單元(章節)或一個知識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

數學説課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

1.説教材。説課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要説出所教知識在整個學科知識體系中或國小階段本年級、本冊書、本單元中所處的位置和作用,教材編寫的意圖,前後知識的相互聯繫,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及關鍵,課時安排等。

2.説教法。説課者要説出教學內容以哪種教學方法為主,採用哪些教學手段及其理論根據。一般來説,任何一節課,都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不管以哪種教法為主,採用什麼教學手段,都是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結合學校的設備條件以及教師本人特長而定的,要注重實效。

3.説學法。説課者要説出通過教學內容教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怎樣激發後進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既學會知識,又掌握學習方法。

4.説教學程序。説課者要説出所授內容的教學思路、課堂結構、板書設計

所謂教學思路,即打算怎樣教,分幾步完成,每步怎樣做,以及為什麼這樣教,理論根據是什麼。教學思路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可根據不同教材、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和教師的教學風格設計。對於板書,則要説出板書設計的意圖。

二、開展説課活動是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途

上述“四説”之中藴含着教育思想、教育觀點、教育原則、教學方法。因此,要想使説課説得明白、説得有理有據,教師必須深鑽教材,研究教學方法和學法。

説課是對教學藍圖的分析、論證。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上好課。可見説課儘管是教師的切磋琢磨,但目的是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落實。

(一)説“準”教材,促進“三基”教學抓好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基本思維方法的培養,是素質教育在國小教學上最主要的要求。實踐表明,説“準”教材,能促進“三基”教學,而要説“準”就必須深鑽教材。

首先,要切實把握好一節課的教學目的要求。對於任何一節課,確定教學目的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指出了教學的主攻方向,規定一整節課教學活動的歸宿。確定教學目的要求,一要全面、二要具體、三要恰當。所謂全面,即不僅要有對知識的要求,也應當有對能力的要求;不僅要有對智育的要求,也應當結合教學內容有對思想品德的.要求。所謂具體,即指在40分鐘裏能夠具體實現的。

所謂恰當,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過高過低都是不科學的。

其次,要根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數學新舊知識間有密切的聯繫,新知識一般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引伸發展起來的。所以在深鑽教材時要找好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和生長點,從學生最近發展區,創設最佳的問題情境。要很好地運用舊知識和已有的概念,已知概念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決定性催化劑。比如,要講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可先安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複習題,讓學生説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及算理,然後出幾組通分的題讓學生通分,接着就可以出現3/4+2/5一題,讓學生討論與複習的題有什麼不同,應該怎樣計算。學生利用舊有知識,運用遷移規律,進入學習新知識的階段。

(二)説“明”教法,促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説明教法,就得研究教法,優化教法。一般來説,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要做到“四要”:一要有助於調動學生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發展能力;二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三要遵循認識規律,啟發學生思考;四要注意適應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的不同需要。比如,關於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有三種教法。

教法一,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教法二,列表,發現規律。教法三,將一個長方形分成若干個面積單位,讓學生“數”,預計會出現三種數法:①逐個數;②按行(列)數;③先數後乘。在此基礎上,教師擦去小方格而量長和寬。

比較上面三種教法,教法三是一種較優的教學方法。教法一是隻教結論,不教過程;教法二雖有分析過程,但以數據為基礎,沒有“面積”的直觀圖形:而教法三則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藉助於面積單位,讓學生通過“數”發現規律,這種教法是讓學生經歷由直接計量到間接計量的過程。在尋求公式的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説“會”學法,促進學習能力的培養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實現由“學會”過渡到“會學”的質的飛躍。因此,教師在考慮如何教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指導學生學。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也增強了。在教學中,一是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二是要加強思維方法的引導,讓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與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如面積概念的建立,就應着重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學時要讓學生摸一摸文具盒蓋的面、數學課本的封面,比一比文具盒蓋的面和課本封面的大小,抽象出物體表面有大有校緊接着在投影板上將四條線段圍成一個圖形,再將另外四條長一些線段圍成一個圖形,讓學生判斷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學生難以判斷)。

教師再將大小相等的方格覆蓋在圖形上,讓學生觀察,數一數方格有多少個,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圍成的平面圖形有大小之分,進而引導學生概括出什麼叫面積,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到並掌握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四)説“清”教學程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説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要説清楚理論根據,即不僅要説出怎樣教,更要説出這樣教的理由。因此,説課者設計每一步教學程序都應藴含着教育思想、教育原則,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

在對上述教學程序説“理”時,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的説明上,應把自己的設想提高到理論的高度。本課通過這樣一個問題引入新課,能使學生的思維很快處於興奮狀態。這樣,一方面可縮短組織教學的時間,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另一 方面讓學生帶着問題複習舊知識,以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探索過程中,引導學生將異分母分數與同分母分數進行比較,使學生了解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同單位的數不能直接相加。因此,必須先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的數,也就是化成同分母分數才能相加,即先通分,後相加。

這樣,學生在問題--複習--比較--轉化的過程中,既掌握限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法則,又發展了思維能力,同時還向學生滲透了化歸思想。

這樣的説課,既有教學程序的展示,又有理論根據,課説得有理有據。説課之後,再由聽者進行評議,指出不足及改進之處,既為上好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達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説課實為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dwjv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