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1

肖文儒至今難以釋懷,多年前x某煤礦發生火災事故,一開始還可以通過電話聯繫上井下被困人員,但由於當時技術手段落後,被困人員最終全部遇難。

“當時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人救出來。”他説。

今年1月,x棲霞笏山金礦發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員位於井下約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較為罕見。由於地質情況複雜,不僅鑽孔工作難度極高,井下湧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圍堵後有追兵”之勢。

4個鑽孔“多管齊下”,相繼遇到問題。肖文儒當機立斷:提前增調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帶一台高性能鑽機前來增援!

這時,救援希望最大的3號鑽在鑽至井下521米處時,距井底目標偏移已達7.4米。

一子落而滿盤活,新增救援團隊及時對發生偏移的3號鑽孔進行糾偏透巷。僅用4天,這條“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號鑽孔中,肖文儒建議“先堵水再透巷”,確保了這條生命維護和監測通道始終暢通。後來證明,這個方案讓轉至4號鑽孔下方的被困人員生存環境大大改善,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最終,11名被困人員獲救,這次事故救援也被業內譽為“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

臨場應變、力挽狂瀾,靠的`是廢寢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達旦的實戰訓練。38年來,肖文儒不管崗位、身份如何變化,他一直衝鋒在救援最前線,成長為我國礦山救援的權威專家。

“加強瓦斯實時監測!”20xx年秋,20xx萬達煤礦發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現場連續工作11個小時,當作業現場瓦斯濃度達到3.5%並繼續上升時,他立刻組織調整通風系統,將作業現場瓦斯濃度控制在安全範圍,最終,83名被困礦工全部獲救。

舉棋若定,落子無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鍊和刀鋒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國應急救援系統的“老兵”。

從推廣正壓氧氣呼吸器、高壓排水軟管等裝備的廣泛應用,到加快救援應急通信、礦用石膏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從組織起草礦山救護規程和救援條例,到“傳幫帶”各類現場處置和技術裝備的經驗……肖文儒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倡導“科學精神和熱血擔當缺一不可”。

他的手機上,存滿了全國礦山救援大隊大隊長和總工的電話號碼,一有機會,他就深入基層救援單位,推廣礦山救援的新知識新辦法,服務於城市救援與綜合救援。

“運用新方法新技術,老肖為應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險。”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綜合處二級調研員、副處長歐陽奇説:“他不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燈。”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2

學校組織統一學習了張桂梅同志對教育事業的先進感人事蹟,讓我心靈深處不由自主的為之一顫,也讓我感到無比的感動。

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依然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持在三尺講台而敬佩。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説就是“如果説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

她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

同樣作為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好花朵。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為學、為人、為師,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動祖國早日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3

6月8日,大渡口區相關部門經過認真走訪調查,最終發佈《關於對王紅旭等10名同志見義勇為先進事蹟進行表彰的決定》。

在這份有別於普通文件的公文中,公眾才第一次全面地記住了這些當天組成“人鏈”救人的一個個陌生卻可敬的名字:

經大渡口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授予王紅旭、許林盛、張廣榮等3名同志“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對馬波、賀琴琴、夏歡、張亞、張學峯、李珊珊、餘洪等7名同志進行嘉獎。

在這份名單中,年紀最大的45歲,年紀最小的29歲。

他們中既有學校老師,也有公司職員,還有做小生意的市民,包括更多沒有列入表彰名單的“人鏈”組成者——他們是重慶這座城市最普通、最真實、最鮮活的面孔。

事實上,他們只是重慶這座城市多年來見義勇為、捨己為人的`代表。

統計數據顯示,自20xx年以來,重慶市市級表彰見義勇為人員155人,區縣級表彰見義勇為人員1185人,共計1340人。20xx年以來,重慶已有13名見義勇為者獲評中國好人。

按時間統計,這意味着重慶20年來,平均每個月都會湧現5名以上見義勇為者。

按人口統計,這意味着重慶3200萬人中,平均每2.4萬人中就有1名見義勇為者。

這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標識,這更是一座城市的榮耀,它體現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4

劉永坦院士作為一名戰略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詮釋了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紮根東北、艱苦創業,改革創新、追求卓越,努力培育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劉永坦院士身上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不可磨滅,作為年輕一輩,必將傳承好、發揚好新老一輩的成功經驗和崇高精神,潛心研究、精心治學,為國家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5

劉永坦同志一生致力於我國雷達事業發展,帶領團隊成功建成了我國首部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功能的`對海新體制雷達,凝聚匠人精神,其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值得每位龍江人學習、傳承和發揚,他是科學路上的領軍人,他書寫了我們大美龍江的驕傲!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6月1日晚一段驚心動魄的視頻在重慶人朋友圈快速傳遞:湍急的江面上,十三名市民組成一道“人鏈”,手挽着手、呼喊着,延伸至滾滾江心,將一個溺水的孩子託舉傳遞……

這天是兒童節,很多家長帶着孩子在萬發碼頭沙灘上玩沙戲水,下午快6點時,一聲驚慌的呼救聲打破了這份歡樂。

當時,王紅旭和妻子正帶着3歲的兒子在沙灘玩耍,聽到有人呼救“孩子落水”,還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他就已經衝出了人羣,衝向岸邊,一頭扎入了波濤洶湧的江水中。

王紅旭奮不顧身的一躍喚醒了岸上所有的人。很快,一條救命“人鏈”迅速結成,在這條“人鏈”的盡頭,只露出頭的模糊身影,就是王紅旭。

然而,孩子落水的位置水況極為兇險,頂着江心的'亂流,王紅旭逐漸靠近落水的女孩,不到一分鐘,落水的女孩被成功救回到岸邊。

這時候,岸上的人着急地喊:“水裏還有一個男孩!”王紅旭不顧自己已經筋疲力盡,再一次進入了激流之中。

他幾度沉浮才終於抓住了男孩。由於水流太急,儘管距離“人鏈”只有兩三米,但任憑他用盡全身力氣還是不能靠近“人鏈”。當所有人替王紅旭捏了一把汗時,只見他突然把男孩託舉起來,

用盡了最後的力氣把孩子推了過去!這一推,男孩得救了,筋疲力竭的王紅旭卻因為受到江水反捲力作用,一下子被激流捲入江中。

回憶起生死一瞬,當時離王紅旭最近的救人英雄許林盛噙着淚水説:“最後一刻,如果王紅旭不託舉男孩,大家一定可以抓住他,但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素不相識的孩子。”

“爸爸、爸爸……”3歲的兒子站在江邊呼喚着王紅旭。十三人手挽着手的“救命人鏈”一直堅持站在江水中。

政府動員了最大力量搜救英雄王紅旭。搜救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下午4點,然而,重慶市民在焦急中等來的,卻是王紅旭已經犧牲的噩耗。

只有35歲的王紅旭就這樣離開了,三歲的兒子再也喚不回爸爸,他辦公桌上的那塊秒錶,再等不來主人,還有學生們體能測試的成績單上,也再不會出現王紅旭的簽字。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7

劉永坦院士求真務實、敢於創新,為祖國“永坦”永不停歇。他把自己放逐到雷達研究的“荒漠”,率領團隊開啟了一項填補空白、從零開始的開拓性攻堅戰。我要學習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征程中奮勇爭先、努力拼搏。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8

劉永坦先生是矢志築牢中國“海防長城”的優秀科學家,是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是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是龍江人民的`驕傲。劉永坦先生40年如一日的專注國防科技事業,帶領團隊研製出高性能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使我國新體制雷達技術“領跑”世界,為我國萬里海疆修築了堅固的防線,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9

700多起災難事故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羣眾1000多人——肖文儒的手機裏,存着許多他參與過的救援現場照片和視頻。他能準確説出每一次事故的時間和搶救人數。

“這些不是照片、數字,都是一條條人命、一個個家庭啊!”“人命關天”這四個字,早在30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

1985年冬天,x省原x礦務局雁崖礦井下中央變電站突發着火事故。

當23歲的肖文儒和同事們成功帶着被困人員升井,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孩子!”

老人這一跪,重重地壓在了他的心上,也永遠地趕走了曾經的猶豫。

應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難、太危險了!20世紀八十年代,應急救援人員很多時候是在“賭命”。

戴上呼吸器,披着澆透了涼水的草袋子,應急救援隊員要在井下災區接近人體極限的.高温中工作;濃煙翻騰,他們只能閉着眼睛打密閉牆,一旦走錯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夾,後果不堪設想……

一次救援,肖文儒親眼目睹隊友倒在井下。

“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這工作咱別幹了啊?”肖文儒的腦海中,自己母親流着淚的苦苦哀求,和被救者母親含着淚的重重一跪,最終重疊成一個聲音:“我不能離開”。

選擇了應急救援,就選擇了與“死神”較量。記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隊友命懸一線。

“隊長,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礦井下盲巷積存的幾十噸煤粉發生自燃,形成隨時噴發的“火山口”,高壓水槍衝起煤塵,火光瞬間迸發四射。

“趴倒!”電光火石間,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

話音剛落沒幾秒,爆炸聲響徹巷道,火舌瞬間吞噬了作業空間。

趴在地上的肖文儒迅速擎起水槍對準火點,一秒、兩秒……氧氣越來越稀薄,一分鐘、兩分鐘……視線越來越模糊……

幸好,火勢被及時撲滅。“如果當時晚趴下幾秒,或者沒有堅持繼續滅火,可能我們就犧牲了。”肖文儒説。

井下二次爆炸,是礦難救援中最大的風險點。而這樣的生死關,肖文儒硬闖了4次。從煤礦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從隧道坍塌到山體垮塌,肖文儒總是向險而奔、逆向而行。

“生命至上,只有掌握第一手情況,救援行動才能更有效。”多少年來,只要到了事故現場,肖文儒就要揹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附近指揮救援,直到天亮才發現自己被滿地炸藥“包圍”;在瓦斯濃度高達4%以上的現場,他曾兩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眾議調整救援方案。

“向前一點、再向前走一點。”挺進生命禁區的每一次,肖文儒都會押上“所有的砝碼”。因為他相信,在漫無邊際的黑暗深處,還有人等着他帶去一束光。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10

央視一套《時代楷模發佈廳》於10月23日、24日播出時代楷模李夏同志先進事蹟後,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李夏同志先進事蹟的熱潮。在看了他的事蹟後我深受感動,在此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學習體會。

今年8月,奮戰在抗擊颱風一線、深入村組開展搶險救援的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夏突遇山體塌方不幸遇難,年僅33歲。他以自己對黨和人民熾熱的愛,紮根基層、默默奉獻,書寫了平凡中的偉大。李夏同志多年堅持在農村基層一線工作,始終把羣眾放在第一位,在面對颱風和洪水時,他沒有退縮,危難時刻挺身而上。看完李夏同志先進事蹟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深深讓我陷入到沉思中,我一直在想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尋找到自己的初心,用什麼樣的力量來時刻鞭策自己、砥礪前行!毛澤東説過: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就是因為有過眾多的英雄人物為着自己偉大理想而敢於犧牲的無畏精神,英雄的'品質和壯舉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的,在新中國發展的道路上,在如今日新月異的快速變幻中,有無數個有名或無名的英雄,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是全社會之道德基石與楷模,他們為整個社會付出的一切,甚至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我要向李夏同志學習,當然和他的精神相比我還差得甚遠,但他的精神會鼓勵我前行,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高尚品格和職業精神,堅守自己的職位,敢於克服困難。他踏踏實實為羣眾做實事的精神正是我所要學習的,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英雄來自平凡,平凡也造就了英雄,李夏是一個榜樣,也是一種現象,更是一種力量。無論什麼年代,都需要有學習的榜樣,作為人們前進的導向標,指引人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對每一名黨員來説,學習典型,爭做先進典型更是一個永遠的奮鬥目標。作為社區工作一員和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身份,我要把他不怕吃苦的精神運用到我今後的工作中,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向時代楷模看齊,做不斷奮鬥的追夢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揚黨員的優良作風,對黨忠誠、為民服務、攻堅克難的社區優秀工作人員!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11

多年一線救援的“火裏來水裏去”,讓肖文儒患上了關節炎。從事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後,又因生活作息不規律、壓力大,造成了他心臟血管95%堵塞,因而進行了心臟支架手術。家人跟他説要注意身體,他卻比以前更拼了。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肖文儒總是將前往現場救援説成去地方出差、調研幾天。做完心臟手術不久,肖文儒又衝到一線。在電視上看到他憔悴疲憊的面孔,姐姐立馬撥通肖文儒的電話,近乎咆哮地問:“你不要命啦?!”

在肖文儒的辦公室裏,有一個行李箱,便於他接到救援任務後“説走就走”。他説:“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得。”輕描淡寫的'一席話,卻讓人看到人民在他心裏的分量。

20xx年6月,x茂縣突發山體垮塌。肖文儒帶領工作組攜邊坡雷達趕赴現場,保障救援環境安全。他沉着冷靜、精準研判,帶領工作組和當地政府部門人員進入作業區。很多人並不知道,由於過度疲勞,加之烈日暴曬,他出現了血壓升高、頭暈等症狀,就着涼水服下藥片後,才撐了下去。

“這些年,我最難以忘記的是驚心動魄的事故現場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歷盡千辛萬苦把人救出來。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來,一切都值了。”對於這份事業,他永遠保持着衝鋒的那股勁兒。

像肖文儒這樣連續從事應急救援一線工作近40年的人不多見。當年參加全國救護大隊長培訓的同期隊友大多已改行換業,但他還是捨不得自己的專業。他説:“其他行業有很多人幹,但礦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這30多年的實戰經驗,我的工作有價值,我願意傾盡全力。”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12

耄耋之年的劉永坦依然活躍在科研前線,為國家重大需求努力攻關。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力量,早已成為劉永坦不斷突破、創新的“密碼”。通過學習,我們看到了的頑強拼搏精神,看到了劉永坦院士堅信科學可以振興中華的強國夢想。我們要通過此次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擔當使命,努力練就過硬本領,為建設科技強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力量。

觀看“時代楷模”心得體會 篇13

“我們怎麼樣使祖國強大呢?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按自己的努力去做!做的事對國家有意義,對我來説就是最大的報酬!”劉永坦院士的話深深觸動着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認真學習、努力傳承以劉永坦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在為祖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的傑出人才的`道路上盡己所能,砥礪奮進,同學生一道努力用實際行動踐行報國。劉永坦院士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將一直激勵我們在為國育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斷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e19m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