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功勛心得體會【必備15篇】

功勛心得體會【必備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功勛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功勛心得體會【必備15篇】

功勛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28日,中國首屆心靈富豪榜在北京高校百年講堂公佈。中國聞名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無懸念地位居中國首屆心靈富豪榜之首。

主辦方給他的評詞是:他用一粒種子,變更了世界;他創建的物質財寶,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無價。而他自己,照舊躬耕于田疇,淡泊於名利,真實於自我。他以一介農夫的姿態,行走在心靈的田野,收穫着泥土的芳香。那裏,有着一個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碼。

當得知自己名列中國首屆心靈富豪榜之首後,袁隆平依舊帶着寬厚的笑容説:對我來講,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對各種排名失去了愛好,卻唯獨看重這個排名榜。

因為,主辦方給我的`評詞,對我大輩子做了一個較為精確的總結。雖然財寶可以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而要讓心靈真正富有起來,就不是那麼簡潔的事了。所以,我對這個排名深感欣慰。

做一個富有愛心和勇於進取的人,讓我們的心靈富有起來。

功勛心得體會2

《功勛》以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的故事為原型改編,集結堪稱中國電視劇行業“夢之隊”的編劇、導演、演員合力打造,試圖用生動的表演、感人的細節歌頌功勛模範人物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和高貴品質。

主創團隊被網友評價為中國電視劇“夢之隊”,《功勛》未播先火獲得的關注度並不誇張。

極目新聞記者瞭解到,該劇由《幸福像花兒一樣》《甄嬛傳》等劇的導演鄭曉龍擔任總導演。

26日晚首播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單元由《十送紅軍》《平凡的世界》導演毛衞寧執導,x省作家協會主席李修文與編劇劉戈建合力編劇,“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王雷主演;據悉,這一單元將鏡頭對準志願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李延年,真實還原李延年和戰友們在抗美援朝戰場用三天兩夜奪回失守的346.6高地的故事。

《無名英雄于敏》由《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導演沈嚴執導,王小槍編劇,實力派演員雷佳音、倪妮等領銜主演,以核物理學家于敏的氫彈理論研究工作為主線,以其家庭生活為輔線,講述中國科研人員鞠躬盡瘁的故事。

《黃旭華的深潛》單元由多次獲飛天獎優秀導演獎的楊陽執導,《重案六組》《白鹿原》編劇申捷執筆,黃曉明、陳好主演,用遊記的'形式講述黃旭華從x港務局到x再到xx造潛艇的故事。

《張富清的平凡人生》單元由《士兵突擊》《激情燃燒的歲月》導演康洪雷執導,陳枰編劇,郭濤、孫茜主演,聚焦張富清轉業後紮根基層,60多年深藏功名的故事。

《申紀蘭的提案》單元由林楠執導,鞏向東編劇,蔣欣、孟阿賽、倪萍等主演;《孫家棟的天路》由導演楊文軍執導,《穿越火線》編劇徐速執筆,佟大為、孫儷主演;《屠呦呦的禮物》單元由鄭曉龍執導,王小平編劇,周迅、張頌文主演;《袁隆平的夢》單元由《趙氏孤兒》導演閻建鋼執導,宋方金編劇,演員黃志忠聯袂董潔、任重等主演。

功勛心得體會3

跟袁隆平很親近的人説,袁隆平穿着很隨意,一點也不講究。

有一段時間,他的購物慾非常劇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場去購物。可他有一個“怪癖”,專挑便宜貨買,價錢高的東西他不感愛好。有一天,他與夫人鄧哲逛商場,看到貨櫃裏有打折到10塊錢一件的襯衫,他説,太便宜了,加2塊吧,12塊一件。售貨員笑着説,你這位同志真怪,人家買東西討價還價,你卻往上加,不行理喻,不行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氣買了10多件,“這樣的襯衣好,下田的時候穿起來便利,不用擔憂弄髒了。”他對夫人笑笑説。深知他生活習性的鄧哲不多説什麼,只報以莞爾一笑。

他穿的最貴的西裝,不會超過800元;他買皮鞋不會超過200塊錢,什麼意大利的“老人頭”、“鱷魚”牌等大牌服飾,他覺得這些昂貴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適、不自由。但是,中國頗具權威的評估機構報告稱,袁隆平的身價為一千多億。如此看來,就個人的'物質財寶而言,除了他腦袋裏的才智和學問值錢,袁隆平的確是中國最富有的“赤貧者”了。

然而這位最富有的“赤貧者”對自己清心寡慾,卻對社會極慷慨、極具憂患意識,至今,他將所獲的12.5萬美元世界糧食獎的獎金,捐贈給了由他發起成立的科技嘉獎基金會,以扶掖新人……

功勛心得體會4

李延年、于敏、黃旭華、張富清、申紀蘭、孫家棟、屠呦呦、袁隆平,首批“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人生故事將登上熒屏——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創作的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功勛》9月26日開播,再現功勛人物將個人夢想融於國家發展的奮鬥歷程。

《功勛》是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理想照耀中國”展播劇目。該劇取材於首批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以“國家敍事、時代表達”的藝術手法,用單元劇的形式,串聯起他們的'人生華彩篇章,禮讚英雄、致敬楷模。

其中,《于敏》講述他投身國防安全事業的故事;《申紀蘭》着重展現她倡導推動“男女同工同酬”並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經歷;《孫家棟》以無數次試驗為切入點,展現他所代表的中國科學家永不言棄的精神;《李延年》聚焦戰鬥英雄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故事;《張富清》講述他紮根基層,深藏功名默默奉獻的故事;《袁隆平》講述他為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而不懈奮鬥的歷程;《黃旭華》再現我國自主研發核潛艇的艱辛之路;《屠呦呦》展示她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的過程。

該劇總導演鄭曉龍表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積極響應尊崇英雄模範的時代風尚,以赤誠的創作,講好功勛人物的故事。“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希望以功勛人物的崇高品格引領觀眾,激盪起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懷。”

功勛心得體會5

《功勛》這部劇取材於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以“國家敍事、時代表達”的藝術手法,用單元劇的形式,將首批八位功勛人物的人生華彩篇章與共和國命運串聯起來,詮釋了他們“忠誠、執着、樸實”的人生品格和獻身祖國人民的崇高境界。

八個單元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于敏,該劇從少年、青年和中年三個時期講述他投身國防安全事業的故事。沈嚴導演拍的于敏單元很真實,把當年科研人員的艱苦環境表現的淋漓盡致。于敏是一個凡人,由於科研工作繁重,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甚至在胃病發作的時候也不願意離開崗位,只拿蘿蔔乾充飢止疼。自然而然的,對於家庭他未曾好好照料到。好在他的妻子在背後默默支持着他,獨自一人操持着家裏的大小事宜,讓于敏無後顧之憂,不管是科研人員還是科研家屬,都是偉大的。

這份工作,對於敏來説不僅不會賺到很多錢,而且由於工作的保密性,在那個年代于敏也無法被人理解。劇中的于敏被鄰居指責不管家,妻子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母親更是埋怨他一問三不知。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去做了,併為之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想到當年于敏院士的感動中國頒獎詞: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鈎,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氣初成。一句囑託,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像于敏這樣的科研工作者,有的不僅是開拓精神,更有大局觀!歲月流逝,山河璀璨。於老的精神,將萬古流芳。致敬科研工作者!

功勛心得體會6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近日,看完電視劇《功勛》,我才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理解。《功勛》取材於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全劇分為《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8個單元,闡述他們作為一個平凡的人,卻取得了巨大成就時的高光時刻,詮釋了他們“忠誠、執着、樸實”的人生品格和獻身祖國人民的崇高境界。

在《功勛》八個故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能文會武李延年的故事。該單元主要講述的是47軍140師418團3營7連的指導員李延年,帶領7連在美軍王牌美騎1師的猛攻下,完成拿下346。6高地任務的故事。在故事敍述中,有一個橋段。7連有一個戰士小安東眼看要打仗臨陣逃脱了,被抓回來後他説他只是想見張二妞一面。7連連長聽了想要氣的拔槍斃了小安東。這時李延年立馬站出來,向全連的戰士們講述了小安東和張二妞的'故事。向戰士們發問:為什麼你不在家陪着老婆孩子們,非要當兵打仗呢?當戰士們一一回答後,李延年向戰士們講出了這個簡單又殘酷的道理。李延年説:“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要想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勝仗,要把美國鬼子打的不得不罷手為止。殘酷的是,可能到了和平來臨的時刻,我們已經看不到那個幸福的場景了,不能和親人團聚了。但是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是我們讓他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這一番話講下來,戰士們個個鬥志昂揚。眼見小安東知錯了,李延年也手下留情讓小安東戴罪立功。這一小小的橋段,就讓我明白了我國志願軍戰士戰鬥意志為什麼如此堅定,為什麼前一秒還在啃凍土豆,下一秒就打贏了吃着大餐,身體素質更好的美國大兵。

在看完《功勛》後,無論是能文能武的指導員李延年,還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氫彈研發者于敏,都是千千萬萬為國家奉獻青春、無畏犧牲的代表。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們享受着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和幸福,卻有人還在發表侮辱烈士令人心寒的言論。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高地要拿下,到了我們這一代,更要明白自身的責任與使命,不忘先輩,砥礪前行。

功勛心得體會7

電視劇《功勛》在播出後,無論是彈幕評論還是網絡言論,一致對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給予了最高褒獎和最大讚美。作為在基層工作的共產黨人,應該從功勛人物中得到感悟,受到啟發,汲取營養,迸發力量。尤其是絕對忠誠的“時代楷模”張富清更應該成為我們基層工作者的榜樣。

因為對黨的絕對忠誠,才有了“哪裏艱苦,我就到哪裏去”的決心和勇氣。張富清從部隊轉業後,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設祖國”,他沒有眷戀城市生活的安逸,沒有顧及家人的阻止與反對,一個斗笠,一個挎包,一雙草鞋地翻山越嶺去上任。不怕苦、不畏懼、不懈怠、不退縮的奮鬥品質和戰鬥意志,見證了他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展現了他全心全意聽黨話、跟黨走的絕對忠誠。“最美第一書記”“七一勛章”的獲得者黃文秀,同樣是因為對黨的絕對忠誠,放棄了留校和大城市的優越生活,毅然決然走上了最艱苦的脱貧攻堅之路,以一心為民、捨身忘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作為在基層的我們,更應該將張富清的決心和黃文秀的勇氣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不怕困難、艱苦奮鬥、擔當作為,在平凡的歲月中始終閃耀着對黨絕對忠誠的金色光芒。

因為對事業的絕對忠誠,才有了“從未提過光輝歷史,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的淡泊和知足。張富清在戰爭年代作為突擊隊員屢立軍功,但轉業後他藏起了“功名”,依舊展現“突擊隊”的本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共產黨人風骨在他眼裏只有前四個字。修渠開山,開荒種田,他一去就是大半年,只為能多做出些成績,能讓貧困山區老百姓多口飯吃。對於名利與得失,他看得很淡也從未計較,一個經歷過戰火錘鍊、生死考驗的共產黨員,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還有什麼不知足,或者看不淡的呢?“全國脱貧攻堅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熱愛黨的基層事業,勇挑黨組織交給的重擔,不懼困難、不講條件、不辱使命、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以“黨若有號召、我必有行動”“貧困羣眾有所需、定當竭力衝在前”的絕對忠誠躬耕黨的事業,她從未向組織提過要求,從未向上級要過榮譽,將青春和生命交付給了畢生的事業。一生淡泊名利,一生樸實無華,是這位最美脱貧攻堅人最大的註解。基層黨員幹部應當以張富清和張小娟的淡泊和知足為標杆,不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在基層的崗位上踏實工作,爭做實幹家。

因為對人民的絕對忠誠,才有了“我不讓你下崗,怎麼去做別人工作”的克己和奉公。張富清的妻子因為精簡機構,原本不用下崗的她,在張富清的一再要求下,無奈離職。兒子原本有機會去城市工作,但張富清卻讓兒子放棄機會,下鄉當知青。面對妻子和兒子的.委屈與埋怨、不解和憤恨,張富清展現了對人民絕對忠誠的格局和胸懷,棄“小我、小家”,顧“大我、大家”。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也正是有了一大批張富清式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優秀黨員幹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被譽為“人民樵夫”“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廖俊波,把“肝膽幹事、乾淨做人”作為座右銘,他注重家風家教,愛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在教學第一線。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樓裏,家中裝修簡樸、陳設簡單。他以生命踐行了自己“組織把我放在哪裏都是信任,讓我做更多的事就是重用”的誓言。新時代的基層工作者應當以張富清的克己和廖俊波的奉公為榜樣,永葆為民情懷,以百姓之心為己心,學做“泥腿子”書記、“鄉巴佬”幹部、“狗不叫”村官,身入基層、情入基層、心入基層,專注做好百姓之事,以為民擔當造福百姓。

功勛心得體會8

近日,一篇“請暫時遺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網上被大量轉發並引起很多人的討論。這篇名為《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的文章,呼籲民眾多關注水稻育種領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於文章引用了大量國內大規模種植的水稻品種、雜交水稻的發現過程等資料,也被一些人認為文章意指袁隆平的成就被過分誇大,掩蓋了其他科學家的光芒。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20xx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鼎鼎有名的大科學家,可以説家喻户曉,被稱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1999年10月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8117)被命名為袁隆平星,可以説袁隆平“譽滿宇宙”,他是中國科學家中最耀眼發光的學術明星。一提起水稻,必提起袁隆平,一提起有關糧食安全吃飯問題,都會談起袁隆平貢獻。但最近社會也出現了部分質疑袁隆平的聲音,從“海水稻”到暫時遺忘袁隆平,説袁隆平其實沒有那麼神,貢獻沒有宣傳的那麼大。作者將這種現象稱為“袁隆平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關注,他關係到如何正確認識我們的科學家,特別是明星科學家。

毋庸置疑,袁隆平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是中國千千萬萬科技工作者代表,兢兢業業,刻苦攻關,為我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尊崇袁隆平,其給大眾的形象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是農民科學家。但也不能否定,現在的輿論宣傳也將袁隆平有些神化,將他由紮根大地的農民科學家塑造成無所不能的“神”。“海水稻”讓人想象利用海水可以種植水稻,不僅可以解決吃飯問題,還能解決水資源危機問題,“中國人的飯碗是袁隆平打造的”,等等,相信這個結論袁隆平也不會笑納,也不是袁隆平原意,是我們的'宣傳出現了誤導,將袁隆平神化,在此背景下,出現《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類似的文章,並不是對袁隆平的詆譭,而是一些愛護袁隆平的人不想讓袁隆平離我們太遠,不想讓袁隆平變成神,想讓袁隆平迴歸人的科學家,不是神的科學家。

袁隆平現象提醒我們,科學家是人,無論他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多大的貢獻,他也是人,如果將其神化,那麼他就由人的科學家變成無所不能的神的科學家,就遠離了人間的煙火,由於沒有大地的滋養,也很快從神回到人間,但會磨損其原有的形象,本想提升其形象,但因不食人間煙火的拔高反而讓形象受到干擾,這是宣傳者也沒有意識到的副效果。我們的輿論宣傳一定實事求是,將真實的情況告訴民眾,科學家越食人間煙火越可愛,越值得我們敬重!

袁隆平是是我們科學界閃閃發光的明星。同娛樂界相比,我們的科技工作者雖然很多,但大多數默默無聞地工作,沒有被廣大民眾認知和推崇,我們需要社會像崇拜娛樂明星那樣尊崇科學家,但我們不是靠造明星,而是靠我們實事求是的偉大創造和奉獻。我們需要更多民眾崇拜我們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讓科學家獲得更多的社會尊重和寵愛。一個寵愛科學家和科學的社會,未來一定是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社會。

袁隆平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實事求是地宣傳他們的光輝業績,塑造出的科學家的形象會更偉大、會更接地氣、會更深入人心!

功勛心得體會9

寒假裏,我觀看了《功勛》這部電視劇。其中袁隆平爺爺的真實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

袁隆平爺爺一生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功勛之袁隆平的夢》就是圍繞這兩個夢想展開的。雖然一路困難重重,但袁隆平爺爺從來沒想過放棄,他埋頭苦幹、迎難而上、刻苦鑽研,不斷地研究、思考、創新。他之所以能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是因為他用盡了一生的勇氣和力氣去追求夢想,他把一生都獻給了雜交水稻,可見他為了實現夢想、造福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我想,他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如今,我們都能吃飽飯了。我不禁想起了李紳的一首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誰知道這一碗飯的背後有多少像袁隆平爺爺以及像他這樣的人辛勤勞動的身影呢?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體諒勞動人民的辛苦。

同時,我也被袁隆平爺爺這種科學精神、團隊精神所打動。袁隆平爺爺從事雜交水稻已經半個世紀了,他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了讓那些貧寒的人吃飽飯,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袁隆平爺爺熱愛祖國、一心為民的崇高精神不僅感動了全中國,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爺爺,您之所以獲得了“共和國勛章”,是因為您讓我們的手中都端起了飯碗吃飽了飯,您是中國的脊樑、人民的`驕傲。您永不放棄、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都為您感到自豪!我們一定會向您一樣,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做好每一次作業,上好每一堂課,將來用我們的行動報效祖國!

我又想起了魯迅曾説過的一句話——“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是啊,他們不僅僅是中國的脊樑,更是民族的先鋒、人民的英雄。

功勛心得體會10

他對任何人都充滿信任和尊重。他信任逃兵,信任前國軍羅厚財,信任司號員一個人傳信,他對同志們的信任讓我感到打仗並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是小到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民族的互相協同的力量,體現了他的很大的胸襟,氣魄,因為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之所以他能做到,我相信因為他懷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他的一句台詞“等我們的子彈打完了,手榴彈投完了,也決不能讓敵人從我們的陣地逃走”可以看出,李延年擁有多麼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

功勛心得體會11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推進的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功勛》,於9月26日晚登陸北京衞視晚間黃金檔。

該劇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李小明任總編輯,曹平、敦勇任總製片人,以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為原型進行改編,串聯起8位不同領域功勛人物的人生華彩篇章。劇集以單元劇的形式拍攝,共組織8個攝製組近20xx人奔赴祖國各地、全程實景拍攝。其中,《能文能武李延年》由王雷領銜主演;《無名英雄于敏》由雷佳音、倪妮等主演;《黃旭華的深潛》由黃曉明、陳好等主演;《張富清的平凡人生》由郭濤、孫茜、丁勇岱等主演;《申紀蘭的提案》由蔣欣、孟阿賽、倪萍、張洪傑等主演;《孫家棟的天路》由佟大為、孫儷、劉奕君、王自健等主演;《屠呦呦的.禮物》由周迅、張頌文、宋佳倫、郭曉峯等主演;《袁隆平的夢》由黃志忠、董潔、任重等主演。

該劇戲骨齊聚,陣容強大,共同表達對“忠誠、執着、樸實”精神品格的禮讚,讓這份國家集體記憶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繼續傳承。劇集總導演鄭曉龍表示:“我們不追求把每個功勛人物寫成長篇傳記,而是截取他們人生最有華彩的一部分,做到主題突出、結構精緻、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緊湊,既追求分組故事風格各異,又要實現整體的統一融合,讓廣大觀眾看得懂、看得進、喜歡看。”

功勛心得體會12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電視劇展播中有一部劇叫《功勛》,裏面總共展現了8位功勛人物,每位功勛的事蹟都是一類人的縮影,每集播放前都會有這麼一句話: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未曾受過飢腸轆轆之苦,是先輩們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換來的,功勛是吾輩之楷模,向英雄致敬,向先鋒學習。

學習張富清一心為公、不改本色的奉獻精神。張富清在面臨轉業分配的時候,毅然決然主動選擇到偏遠地區,“哪裏需要我,我就到哪裏去”這是張富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並將這句話付諸於行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特質——自找苦吃。張富清在工作中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帶領來鳳縣人民修建水渠、引水發電、鑿壁開路,在母親和女兒患重病的時候,也未曾離開工作崗位,舍小家顧大家,不曾以權謀私,而張富清的妻子也從未拖過他的後腿,全身心支持張富清的工作。在面對老百姓“喊兩句空口號當甩手掌櫃”的質疑,張富清面不改色,用實際行動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即便退休了,做白內障手術,還在想着為國家做貢獻,在醫藥費可以全部報銷的情況下,選擇了最便宜的`人工晶體。

學習於敏攻堅克難、忘我工作的鑽研精神。以前停留在“兩彈一星”是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衞星的字面理解,未曾真正理解“兩彈一星”這四個字的份量,落後就要捱打,要真正實現平等,國家要足夠強大。“核平衡才是平等,咱不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欺負咱們,咱們造的就是底氣”,就這樣,于敏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氫彈理論研究,放棄熟悉的領域,放棄之前的榮譽,幹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他的妻子孫玉芹也只有在于敏的工作逐步解密後,才知道他乾的工作,並説到:“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祕密工作。”于敏不信權威,信真理,工作從零開始,裝備簡陋,有的只是一些桌椅、幾把算尺和一塊黑板,在有限的時間裏使用每秒運算達萬次的計算機開展計算,他們爭分奪秒,帶病堅持工作,完成了時代賦予的使命,于敏無愧於“中國氫彈之父”的稱號。

學習袁隆平樸實無華、勇於實踐的創新精神。袁隆平把自己比作種子,不管撒在哪裏都會生根發芽,一輩子躬耕田野,始終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攻克了“制種關”,為中國糧食安全和解決世界饑荒作出傑出貢獻。在成功之前,質疑、失敗、挫折是研究生涯中的常態,但這沒有壓倒袁隆平,所幸在他人生的關鍵節點遇到了伯樂和貴人,才有了後來的從一株雄性不育株,到三系配套成功,從此,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讓人類永遠告別飢餓,他不滿足於此,又向超級稻衝刺,不懈奮鬥,勇於攀登,最終實現了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實。

功勛心得體會13

寒假我看了《功勛》這部電影,講述了首批八位“共和國獎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通過電視劇的講述,讓這些傳説中的名字更加鮮活立體起來,他們將個人夢想融於國家發展,在平凡中造就了偉大。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電視劇裏有八位共和國獎章獲得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黃旭華了,他是中國核潛艇之父。

他製造核潛艇埋頭苦幹了30年,自己的父親去世前,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幹什麼工作!因為組織上要求所有的`人要嚴格保密,有一天他帶着科學家們去了葫蘆島,那裏食物很少,環境惡劣,他們要算各種算式,一隻算到同樣為止,那裏風很大,會把紙吹跑,還經常停電,雷連長為造核潛艇不耽誤時間,在下雨天為同志們通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黃旭華和科學家們,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仍然沒有放棄製造核潛艇,他們終於製造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就是我們強大的祖國。

黃旭華爺爺的高尚品質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對遠大目標的奮鬥精神和對祖國的愛國之情,他對理想的不斷追求,總是青少年奮鬥的榜樣,他對祖國的熱愛永遠是少年最靚麗的底色。

功勛心得體會14

《功勛》以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的故事為原型改編,集結堪稱中國電視劇行業“夢之隊”的編劇、導演、演員合力打造,試圖用生動的表演、感人的細節歌頌功勛模範人物為祖國、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和高貴品質。

主創團隊被網友評價為中國電視劇“夢之隊”,《功勛》未播先火獲得的關注度並不誇張。

極目新聞記者瞭解到,該劇由《幸福像花兒一樣》《甄執返染緄牡佳葜OH巫艿佳蕁/p>

26日晚首播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單元由《十送紅軍》《平凡的世界》導演毛衞寧執導,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李修文與編劇劉戈建合力編劇,“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王雷主演;據悉,這一單元將鏡頭對準志願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李延年,真實還原李延年和戰友們在抗美援朝戰場用三天兩夜奪回失守的346.6高地的故事。

《無名英雄于敏》由《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導演沈嚴執導,王小槍編劇,實力派演員雷佳音、倪妮等領銜主演,以核物理學家于敏的氫彈理論研究工作為主線,以其家庭生活為輔線,講述中國科研人員鞠躬盡瘁的故事。

《黃旭華的深潛》單元由多次獲飛天獎優秀導演獎的楊陽執導,《重案六組》《白鹿原》編劇申捷執筆,黃曉明、陳好主演,用遊記的形式講述黃旭華從上海港務局到北京再到遼寧葫蘆島造潛艇的故事。

《張富清的平凡人生》單元由《士兵突擊》《激情燃燒的歲月》導演康洪雷執導,陳枰編劇,郭濤、孫茜主演,聚焦張富清轉業後紮根基層,60多年深藏功名的故事。

《申紀蘭的提案》單元由林楠執導,鞏向東編劇,蔣欣、孟阿賽、倪萍等主演;《孫家棟的天路》由導演楊文軍執導,《穿越火線》編劇徐速執筆,佟大為、孫儷主演;《屠呦呦的禮物》單元由鄭曉龍執導,王小平編劇,周迅、張頌文主演;《袁隆平的夢》單元由《趙氏孤兒》導演閻建鋼執導,宋方金編劇,演員黃志忠聯袂董潔、任重等主演。

功勛心得體會15

袁隆平手裏駕馭着上千萬元的科研經費,他的生活卻極其簡樸。

長年養成的習慣,他喜愛去田壟,一有時間就到試驗田去視察,去呼吸田野的氣息。假如説事業的勝利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麼變更的話,那就是從20世紀80年頭起,他到試驗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車改成了摩托車。他覺得這玩意兒輕巧、快捷。沒料到,玩摩托車、飆車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樂趣。

田裏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揚花了,牢固了……他跨上摩托車,一溜煙躥上公路,拐入小徑,溜上田埂,矯捷的身影閃動在片片綠意葱鬱或金黃絢麗的稻田裏。十多年來,他先後換過九輛不同品牌的摩托車。如今,雖已70餘歲高齡,他還是常常騎着摩托車在田間轉。

20xx年底,在摯友們的勸告下,袁隆平買了一輛賽歐牌家用汽車。摯友對他説,騎摩托車是“肉包鐵”,開汽車是“鐵包肉”,還是開汽車平安一些。他興趣盎然地學起開車來,感覺還不錯。有時,他把汽車開到了田邊。他還笑着説,要去考一個駕駛證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ge0w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