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程標準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26日下午,我校全體數學教師組織觀看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與作業優化設計的培訓,首先王老師先給我們解讀了新課程標準的變化,然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這次的培訓——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解讀與理解和新課標下的優化作業與設計。王老師對於課程標準中的四基、四能和三會進行的詳細解讀,併為我們推薦了幾款數學適用的軟件,對於我們的授課非常有幫助。課程標準的解讀分為四個學段,對於九年義務教育進行了詳細的分解解讀。

新課程標準的學業質量解讀中7-9年級學段的解讀中指出,以結構化數學知識主題為載體,在形成與發展“四基”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與社會情境,以及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數學與科技中,在經歷“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和提出問題,用數學的思維與數學的語言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觀念、數據觀念,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數學的學習運用、實踐探索活動的經驗積累,逐步產生對數學求知慾,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

王老師還對作業優化設計進行了介紹,王老師指出了大單元作業設計實踐鞏固作業,王老師首先對作業目標進行了介紹:1。由基礎過關1,由基礎過關2,3,中檔提高4。2。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和對比。

通過今天的培訓,我對課程標準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學到了大單元作業的方法。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有幸聆聽了課標組專家――馬雲鵬關於課標解讀的講座。馬老師重點分析了核心素養中主題結構化的特徵一共分為三點: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在講解一致性時提到了運算過程中,不論是整數相加、小數相加還是分數相加,其本質都是計數單位個數的`“累加”。在我們日常教學中,我們新授課時也應該滲透計數單位這一核心概念,不僅是學會算法,更要理解算理,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都能體會到在運算時相同數位相加、相同分數單位相加的本質其實就是相同計數單位的累加。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聽了馬雲鵬教授對於課標20xx版和20xx版的對比,對新版課標的核心素養一致性以及結構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理解學科本質的一致性中,馬教授以數與代數領域為例,例如數的認識就是數字+計數單位,在整數、小數、分數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在每個學段知識的肢解,讓學生體會到知識之間的聯繫。在數的認識學習基礎上,數的運算就水到渠成,更加容易體會數的運算的核心的`一致性就是計數單位的“累加”。從另一方面來説,在整數、分數、小數的計數單位學習中,把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關聯,讓學生體會知識不是獨立分割存在的,把零散、碎片的知識串聯起來。在自然數、十進制、分數、小數的計算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到本質就是計數單位的累加,就是核心概念可以促進知識與方法的遷移。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核心素養不是固定在某一學段的知識能力,而是長期的.、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素養,馬教授聚焦核心素養,詳細解讀了新課標,讓人受益匪淺。尤其是內容結構化,有整體性、一致性、階段性三個特徵。在講解一致性時提到了不論是整數相加、小數相加還是分數相加,本質是一致的,都是計數單位個數的“累加”,整數、小數、分數在數的認識教學中也是一致的,都是數字+計數單位進行教學。如果在教學中能夠打通數集的關聯,把握數的一致性,對學生形成數感和發展符號意識大有裨益。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新課標的制定讓我們關注到結構化教學的重要性。馬雲鵬老師講座中提到結構化的三方面意義,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課程內容結構化目的在於體現學習內容之間的關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一個學科的基本原理,進而促進其學習內容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結構化有助知識與方法遷移,內容結構化使得零散的內容通過核心概念建立起關聯。核心概念可以把主題內零散的內容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強化更多的知識與方法,並將其運用於新場景的'學習之中,實現知識與方法的遷移。結構化促進核心素養形成。隨着學習進程的遞進,學習內容不斷擴展,使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步形成。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通過馬雲鵬教授深入解讀和實操介紹,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課標在課程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的明顯變化,更清晰地瞭解到內容結構化的特徵,瞭解到教學內容一致性和階段性的體現,認識到學科結構化的目的是使學習者瞭解所學內容之間的關聯,而不是個別知識的掌握,從內容之間的關聯中體會其中的'核心概念(或基本概念、大概念),這些核心概念在其後的學習中反覆運用和強化,有助於知識與方法的遷移,結構化的內容會使學生學習變得更輕鬆更持久,有助於達成“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要的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

在馬教授的介紹中我瞭解到課程目標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以“三會”作為長遠目標統領大局,從“四基,四能,情感態度觀”三方面詮釋總目標,而學段目標是對這三方面的分解,並且在其中融入了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而“課程內容”的重點是對內容進行結構化地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重視數學結果形成過程的,在教學中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主題結構化整合,其結構化特徵是具有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的,並且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領域中都能看到主題結構化的例子和特徵。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

在本次學習中,對語文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認識,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想做得更好,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發展,在民族精神上對學生的教育尤為重要,從情感價值觀中對學生有了更深的要求,也對教師在語文教學生提出了教育方向,在總目標中對學習過程的對個人的愛國精神的培養和了解國家的目標有了更重的講解,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吸取民族精華。課文中內容不懂地方提出自己的質疑,學生是課堂的發言者,而不是教師在講台上講解和質疑,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資源的整合,運用了許多的電教手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相輔相成。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書,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髮展的基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是語文教育得以有效進行的基本前提。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難點和亮點。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係,而且涉及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努力建設開發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針對以往語文課程的封閉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語文課程必須突破“三中心”即“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框框。在識字中要求了學生正確拼讀,糾正地方言的教學出發點,“精要、好懂、有用”這六個字一直被奉為語文知識教學的“六字箴言”。這六個字對語文教師是一個考驗能力水平的測試,是對語文知識教學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動態化。靜態用來回答事物“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動態用來回答“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對語文學科學習有了指定的框架,

讓我又一次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自己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讓我在語文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穫。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9

新頒佈的道德與法治新課標中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旨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等,增強學生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為培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課標細化了培養目標,明確了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實施建議等。通過深入學習我覺得我們思政教師的肩負重任、任重道遠。核心素養中的'健全人格是指具備正確的自我認知、積極的思想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態度。課標對健全人格從五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關於三四年級健全人格的目標有一條是這樣表述的:“初步認識和體驗人的生命是可貴的,珍惜生命。”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對生命意識的培育有了新的思考。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創設兩難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索與探究慾望。

創設兩難情境,向學生表達一種真實的道德生活圖景及引起學生對生活中兩難情景的注意,而目的是引導學生走出困境。

二、運用名人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理解真愛生命的意義。

案例法是生命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同時,也能發展教師深入社會實際收集案例和調查研究的能力。

三、運用項目化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是一種動態的課堂教學,對德育教學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要不斷學習課標,深入鑽研教材,把握課標的本意、教材的新意,互相融通,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達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目標。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0

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體育與課程標準,使我對體育課又有了新的認識,就對認識談談我的感受。

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實踐性特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努力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和多樣性,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能,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國中的學生處在青春期,興趣愛好廣泛,為了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在課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方面,注重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相聯繫,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的動機,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和責任感動教育,培養學生刻苦鍛鍊的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基本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國中的學生課程較多,學習任務繁重,為了使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在體育課中重視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學習的方法,並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關注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受益

每個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能力各自不同,為了使每位學生受益,因此要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有效運用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基本的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在繁重的學習中,中學生心理壓力加大,為了釋放他們的壓力,在體育課中開展豐富的體育遊戲,使學生的壓力得到緩解,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和生理上得到充分的放鬆,以此使學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1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我個人覺得課程標準的改革勢在必行,而目前新課標的改革,不論從改革的理念上,方向上,以及其具體的要求上,都很貼近時代的脈搏,把培養人的核心素養及價值觀的導向作為地理課標目標的理念,是真正尊重了人的發展。

新課標在內容要求上“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來學習對應的地理事物時,用到的詞幾乎都是“描述”而20xx版的課標多用“説出”。“描述”一詞更形象,更具體,更注重事物的特徵,給人更明瞭的感覺,而“説出”一詞卻顯的口語化和日常化。所以説新課標在內容的要求上更準確,更顯的有章可循。

我對課程標準中的“教師培訓和教學研究”部分的理解是,教師不僅要接受新課標的`培訓,同時在平時也要經常參加各種不同層級的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和教學研究,以提高教師的教育素養,從而培養出有情懷,有素養,有擔當的學生(人)。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2

研究新課標與材需要同時比照舊大綱舊教材進行,以便更好地把握新課程的實施方向。我的建議是,聽取專家對新課程材的解析後,組織教師將本學科新舊課標與教材中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列出,進行比較研究。同時,查閲網絡、雜誌等有關資料,吸收其他實驗區新舊教材探索的成果,和本校的研究結果彙總一起,形成文字記錄,為今後的正式實施準備寶貴的參照資料。通過比較分析,教師的研究視野將會更開闊,把握新課程的能力也會增強。

為了將新理念落實到課堂細微處,研討課例是最現實的做法。老師們在前期的理論、課標以及教材的研究中已經比較明白,理念已經深入內心,但在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了各種困難。為了避免走彎路,儘快使實驗成熟起來,研討課例是最好的方法。

參加新課程標準培訓讓我深刻認識到,在當今時代,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重要尺度。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價值取向。我認為,探究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成為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

在教學中,要落實發展的理念,必須建立知識意識和課程意識。發展性教學不是提高教學知識的總量,而是提高教學的有效知識量。新的課程計劃、標準不是教學惟一的資源,增加了“選修課”“活動課”,取消了教學指導書、參考書。

通過研究新課程標準,我深刻認識到這次課改不僅僅是教材的更新,更是學生研究方式和教師教學方法的徹底改革。以往我們重視結果,忽視過程,忽略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制約了學生的多方面發展。而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位一體發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徹底改變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化學,不同的人在化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化學研究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化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化學研究的主人,教師是化學研究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教師需要深入全面地研究課程標準,理解其精神實質,掌握其思想內涵和整體要求,才能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研究。

其次,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化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化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研究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研究。因此,教師應該善於激發學生的研究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教師是探究性研究的組織者,在研究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3

學習了馬雲鵬教授關於20xx版新課標的解讀後,我對如何“聚焦核心概念,落實核心素養”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核心素養統領下的內容結構化。20xx版新課標,對課程內容做了一些調整,重點是對內容進行結構化整合,探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要求重視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重視數學內容的直觀表述,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形成,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其中,新課標對學習主題進行了結構化整合,以“綜合與實踐”主題為例,將“量與計量”移至“綜合與實踐”板塊,以主題學習的方式出現,更注重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強調將知識內容融入學習之中,倡導跨學科的主題學習。這一改變,也對我們教師做出了挑戰,我們應當用整體性、一致性的.眼光看待國小數學的知識體系,精準把握教學,促進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整體理解與把握,逐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4

為了貫穿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xx年版)》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精神與要求,引領教研人員和一線老師開展研究,定於20xx年7月12日舉辦山東省國小數學“新課標新課堂”系列研討活動一一“數學文化與學習方式變革”如約在線上展開。

首先由省教科院徐雲鴻帶來數學文化與學習方式變革的主題報告,徐老師的從新課標中的數學文化;新方案與新課標中的教學方式;新課標中的核心素養;數學文化教學研究回顧等四個方面做了説明。通過徐老師的解讀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觀摩學習今天的研討活動。

接下來由濰坊市濰城區的幾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不同形式的數學文化課堂以及相關主題報告。包括了數學繪本課、實踐活動課、主題閲讀課以及數學戲劇等多種形式。這些課堂精彩有趣,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趙老師的數學繪本課《快樂的一天——認識時間》以繪本其獨特的趣味性和童真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圖畫故事的方式向學生講述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趙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講故事講述給他人和繪畫的形式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為學生自主創作繪本做了基礎鋪墊。

在數學實踐課《綠蘿的祕密——多邊形面積》,整堂課由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課下自行分組分工,自己蒐集材料,課堂上小組為單位學生按照自己分工上台展示,高效有序,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數學戲劇——八戒分碗,通過學生們惟妙惟肖的演繹,解決了數學問題。數學與戲劇有機融合,既能讓學生在較為輕鬆、具象的環境中學習數學,又能把學生從課堂引向課外,在戲劇表演中加深數學知識理解,感悟數學魅力,在孩子們的心裏播下親近數學的種子。

濰坊教科院孫俊勇關於數學閲讀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髮展主題報告使我受益匪淺。數學閲讀是指對數學材料進行數學化分析,即信息提取、轉譯、內化,形成並表達自己數學觀點的過程,是數學教學重要的創新探索。“數學閲讀”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適當的閲讀材料,組織開展有效的閲讀活動,讓國小生換一種有趣的方式學數學,進而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和發展。

下午的活動是由臨沂三所學校的老師就各自的學校的特色做法進行彙報展示,最後由臨沂小數帶頭人於科長做補充總結。

樸園國小借一系列的數學競賽、趣味活動為載體,讓每一個學生真正走進數學,同時學校致力搭建數學文化傳播平台,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樂趣,發現數學的奧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展現思維的風采。

杏園國小的特色實踐作業設計給我眼前一新。臨沂杏園國小的數學老師們在學生實踐作業設計上做了深入研究,力求讓學生在實踐作業中發展數學的應用意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些付出和努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沂水實驗四小的特色數學活動也是豐富多彩。通過舉辦數學節給學生一個儀式感,不僅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濃郁的數學學習氛圍,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開發了學生們的數學潛能,培養了數學能力和素養,提供了展示數學才能的個性舞台。

於科長從改變數學學習方式;轉換數學研究場所;拓寬數學學習內容等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臨沂各國小的不同數學特色活動做法,不同的活動有共同的特點,都包含了數學文化,數學與生活聯繫密切。

生活即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麼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人們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如過去我們數學內容中計算有些難,而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計算器、計算機的√面普及,計算難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計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變了課程過去“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數學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

我在沒有系統學習新課標前,只着重學習了新課標對低學段的要求和指導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進行教學,所以有些地方對新課標的理解也不夠準確。在這次系統培訓學習後,對新課標有了新的和深入的認識與理解,下面來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一、對基本理念的認識

經過這次新課標的學習,在老師們的詳細講解分析中,對基本理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瞭解了音樂教學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學行為。懂得了新課標的“審美教育”要求是在音樂教學中通過教學手段,讓音樂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目標。“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

二、認識改革的必要性

音樂學科的老師們都有同樣的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生喜歡唱歌,但卻很少喜歡唱教材中的`歌曲也不怎麼愛上音樂課。通過這次新課標的學習我得到了兩個結論1、是教材原因,2、是教學原因。過去課本中的歌曲年代久遠,和現在孩子們的生活脱節,歌曲已對他們產生不了共鳴,還有音樂基礎知識存儲量少,影響了孩子對教材音樂的理解,因此失去興趣。因為我教的是低年段,拿到了新的教材,所以看到了現在新版教材上彌補了這一點,對老歌的變更與新歌曲的加入大大拉近了教材與學生的距離,所以手握新教材與新課標的我更應該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並對新的教學理念要有充分的認知,在教學活動中也應改革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師本課堂”改變為“生本課堂”的教學狀態,運用“發掘表現力、創造力”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通過比喻、提問、播放相關音像資料來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用自由探索、即興創作等多種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在藝術的探索與實踐中不斷提高審美創造力和表現力。這次的學習讓我深刻認識到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理清了很多教學理念。知道了上好一節音樂課。導入要創新、貼題並要在學生們能理解的範圍;要明確每個環節目標;語言引導要精確、到位;提煉引導性的關鍵問題;情感層次要明顯;教學方法、形式應多樣化等等。新教材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形式,許多形式供參考和選擇。這都是首次出現的,每一節課都充滿新意。

課程標準給我們教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理論指導實踐,按新課標的理念和標準組織教學,定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j11l4g.html